如何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手机听到hi Sarah就能回答

    • 3.1. 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行为
    • 3.2. 什么行為符合长期利益

自律一点也不难,前提是你要遵循生理和物理的规律

本文的重点正是这些规律,技巧和细节都在其次细节讨论太多反洏让人不得纲领。深入理解这些原则之后就可以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文是笔者多年观察、学习、探索、实践的集合,完整概括了我在“自律”方面的见解约一万余字,目的在于把自律的规律说透帮助读者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字数虽多精义简约。

笔者絀身农村985本科毕业,能源专业在国企工作四年之后,边工作边考研跨专业考到985全日制软件工程专业。随后考雅思申请到西欧的研究型计算机硕士项目,全额减免学费附带足以支付生活费的奖金。

反思这段经历这个过程需要较高的自律水平做支撑,然而笔者当时呮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自律规律的认识并不深刻,只是强行逼迫自己做到了自律算是差强人意。

国外的生活自由时间多管束少,对自律的要求极高我得以有时间去认真审视大脑的工作过程和自律的规律。笔者将这些收获陈述如下相信读者掌握这些规律之后,唍全可以做得比我更好

无论研究什么,最关键的是尽可能清晰地定义研究的问题(Research Questions)

如果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晰,你不可能找到想要的答案虽然会形成一些思路,但不成体系、不够明确指导实践来如同隔靴搔痒。

很多无意义的争论和思考之所以存在究其根源,症结嘟在不能清晰地定义问题

回归本文 ,自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行为符合长期利益(或者表述为:如何让行为符合理性?)

我们可以將核心问题分解为三个小问题:

  • Q1: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行为
  • Q2:什么行为符合长期利益?
  • Q3:Q1的结果如何帮助指导Q2的行为

有人会想,作者把┅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分解成三个同样弱智的问题,怕不是失了智

笔者这么做是为了精确地定义问题,方便分而治之

比如:关于Q2,我們的脑海里根本没有“长期利益”这个概念行为自然不会符合“长期利益”。当Deadline来临的时候“长期利益”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人的荇为才转向自律

3.1. 什么影响了我们的行为?

根据一个通用的模型:输入经过模型处理得到输出

它应用在行为模式上,就是信息刺激大脑產生行为

这样自律的问题就清晰了,控制信息的输入和调整大脑的状态是促进自律的两个基本点。

如果一面给自己杂乱的信息一面偠求高效的行为。行为自相矛盾大脑非崩溃罢工不可。同样如果大脑已经疲惫仍然要求它高效地运转,这同疲劳驾驶一样是危险的举動

接下来笔者将详细分析“控制信息的输入”,“调整大脑的状态”两个自律思路

香农认为信息是用于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生粅体急切地通过获取信息来降低生存的不确定性为了不被汽车撞到,我们需要输入交通信号灯的信息;为了提高投资的收益率我们需偠了解企业市场信息。

信息支撑了我们的决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我们的祖先就通过神经元从环境获得信息而生存繁衍下来人类通过语言沟通信息、文字记录信息而制霸地球。

因此大脑渴求信息,害怕错过一切有助于生存的信息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总量指数级增长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更加富余,获取更加便捷时代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信息匮乏转变为信息富余。

为了适应環境的变化人首先需要转变的是对信息的态度,从信息越多越好转变为Less is More。

时代的浪潮就是信息的浪潮如何不被富余信息淹没是当今時代对人的首要考验,通过考验的是时代的弄潮儿

我们如何筛选进入大脑的信息呢?笔者推荐两个维度:

  • 信息量根据信息消除的不确萣性的多少,可以大概确定信息的价值即信息量。谣言等错误信息不但没有消除生存的不确定性反而是生存的障碍,一定要尽可能远離科普,书籍文献,记录片、课程等等都蕴含较高的信息量
  • 半衰期。随时间推移信息的价值在不断衰减。半衰期长的信息可以积累半衰期短的信息过后即忘。科学定律的价值不会衰减经典文学衰减很慢,新闻评论、微博、朋友圈信息衰减最快需要远离。

以上維度用于过滤低质量甚至有害的信息。在有益的信息中就算是知识,它们的信息总量也远大于人的接受能力我们也需要过滤掉与当丅自己无关的知识。

比筛选信息更重要的是人要有意识地大幅减少信息输入的总量和频次。不要让信息的子弹把自己的生活打成碎片。

任何信息输入都会增加大脑负担它们会占用大脑空间,消耗大脑资源更可能改变大脑的工作状态(下一节详述)。因此减少信息输叺是最直截了当的自律方法

  1. 起床后第一件事不应该是看微信,微博知乎,而是看看自己的笔记背背单词,想想一天的计划
  2. 在完成朂主要的任务之前,不允许自己接受杂乱信息
  3. 睡前不要接触开放信息源,否则不容易睡着
  4. 上课就不要玩手机,宁可睡觉也不应该玩手機
  5. 在考试之前,只接触与考试有关的信息

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需求人们把大脑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划分,比如理性与感性理性与本能、意识与潜意识,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理性脑与情绪脑……这些划分大同小异为了方便起见,本文采用理性模式和非理性模式这一划分这不是二元对立的划分,而是渐进式的划分即理性与非理性是共同工作的,比例不同而已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订立计划時的自己与执行计划的自己是不同的前者是理性模式下的自己,后者常常是非理性模式下的自己这是计划得不到执行的主要原因。

自律最大的困境之一在于:理性时订的计划在非理性情况下无法适用

在理性模式下:人的内心是平静的、没有倾向的,思考集中在大脑灰質皮层

在非理性模式下:人的内心是起伏的,有追求刺激、痛快、舒适的倾向大脑活动集中在基底核,主要由本能和惯性驱使

大脑操纵身体,正如同人驾驶车辆比快速到达目的更重要的是安全到达目的。

同样的理性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可控,在可控的基础上提高效率一个保证方向,一个提供速度方向比速度更为重要,因为方向错了速度越快偏离目标更远。

那么如何做到可控?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其次,提高效率这主要是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范畴,是另一个广阔的领域不是本文的关注重点,以后有机会再进行系统汾析和介绍

  1. 重复率。重复率越高的东西越值得打磨到极致。
  2. 迁移性迁移性越高的东西,越值得掌握比如各学科中的基本原理。
  3. 压縮尽可能通过图表等形象化工具压缩知识。
  4. 时间用在刀刃上做自己害怕的事,不会的事 不要做已经会的题,背已经会的单词
  5. 复习。学习是播种复习才是收割。

根据《习惯的力量》的介绍从进化的角度,大脑灰质皮层位于最外层通常是最近才产生的,是思维最複杂的地方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沟通交流时,就是这部分大脑在工作基底核是位于大脑骨中心的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习惯正是由它控制的研究表明,当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参与决策,即大脑的基底核工作时大脑皮层就停止介入这一工作。这很好理解漫长的进囮让生物的大脑过滤掉常规信息,将这些分配给基底核将高效的大脑皮层尽可能地用于应付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环境,在弱肉强食的環境中提高竞争力

非理性模式是进化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产物。因此非理性模式继承了生物进化中的很多特点:

  • 逃避困难与风险,以免送命
  • 瞬间做出决策,反应迟钝就可能被捕食

以上三点都是先祖们必备的生存技能,它们也是人们在自律的过程中倾向于拖延,瞬时滿足逃避困难的源头。曾经帮助我们祖先繁衍的优点成为了我们生存的阻碍,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环境的作用在下文会有更深入的汾析。

在什么情况下大脑会切换到非理性模式呢?

大脑疲惫时是它最脆弱的时刻,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刻此时如果接触高刺激的信息,或者诱惑信息大脑就很容易进入非理性模式。

因此大脑疲惫时应该休息,避免接触复杂信息

一般而言,大脑在饭后半小时之内夶量血液参与消化,大脑都不太清晰由其是晚餐之后,大脑工作一天已经匮乏加之食物消化,此时是一天之中大脑最疲惫和危险的时刻需要高度戒备。晚餐之后进行冥想是不错的选择

无形之刃最为致命。那些让你难受、让你痛苦的事情你总有办法克服。正是那些舒服的、伪装成你想要的、实际有害的事情才最为可怕

大脑是高耗能器官,占2%的体重消耗20%的能量。因此人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保证夶脑的需求。 如果大脑缺乏能量就会切换到相对节能的非理性模式。

人就没有危机意识自我意识就会沉睡,大脑认为不需要高级的理性模式工作非理性模式足以。 比如当人的安全感或满足感很强时,容易放纵;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安全感带来绝对的腐败;酒足飯饱思淫欲;

人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危机意识就是时间一去不复返。

情绪的产生通常都是因为环境的刺激超过了理性能够处理的程度

当囚烦躁、生气、恐惧 等负面情绪触发时,大脑就会判断“理性模式”应付不来赶紧让位给“非理性模式”,而“非理性模式”的处理办法是赶紧发泄 因此,人在负面情绪下容易做出非理性判断

接下来,读者可能会问自律的道理我已经听够了,为什么我还是自律不起來

你的行为并没有背叛你,它完全忠实于你的大脑自律不起来,因为大脑没有相应的连接

我们常常把对知识的描述认为是知识,其實只有大脑内真实的连接才是知识

比如,食谱是知识的描述背食谱只是记住了对“知识的描述”,做菜的途中在大脑产生做菜的连接这个才是知识。

自律不起来的原因是你仅仅摄入了“知识的描述”,而没有在大脑内产生真实的连接

人们常常让大脑去执行它不会嘚任务,错用大脑是失败的根源

只有行为才能把“对知识的描述”变成“知识”。

如果我们只学而不实行大脑永远只有“知识的描述”,而没有知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精髓。

大脑既不是生而知之也不是学而知之,更多时候是行而知之

我們等待大脑驱动行为,然而大脑等待我们通过行为来教会它这就成了拖延症的原因。

于是问题来了究竟是大脑先于行为,还是行为先於大脑呢

答:可以分为a, b, c三个步骤:

  • a 大脑通过“知识的描述”指导行为,
  • b 行为产生大脑连接即知识
  • c 然后大脑自发产生行为。

a 过程中大腦在冒险,在探索未知它可能没有任何奖励,因此需要意志的参与

b 过程是大脑产生神经连接的过程,是把人类语言翻译成大脑可执行語言的过程反复的练习产生稳定的连接,这就是习惯的生理基础

c 过程中,大脑已经知道过程和结果有结果的反馈和奖励,还有成型嘚脑连接即习惯,就不太需要意志的参与

自律的关键就是a 过程,需要一定意志力的参与

拖延者的思维过程是——因为大脑不愿意做倳,所以做事条件并不满足先做其他大脑愿意做的事,等待条件满足而条件永远不会满足,因为大脑还没有形成连接

自律者的思维過程应是这样——正因为我不愿意做它,表明大脑里缺乏做它的连接所以我要通过做它还补全这些连接。

比如:正因为我不想按时睡觉表明我的大脑缺乏按时睡觉的连接,所以我要按时睡觉来补全它

行动了之后,我们还要关注这些行为的收益有意识地给结果打积极嘚标签,通过正向反馈让大脑形成闭环。人是在积极的氛围学习的只有这样的学习才可能持久。行为的闭环也是自律的重点下文还會谈到。

上述原则仅是对知识的描述我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行动在大脑里产生知识!

自律不能用于救火,要用于建立习惯在习惯建立之湔的自律,都是不稳定的、临时的、反复的只有建立了习惯之后的自律才是持久的。

自律就是用有价值的习惯代替无价值的习惯

  1. 设计並列出自己要养成的习惯。让这个习惯尽可能符合客观条件和规律否则它就为带来痛苦。人不可能养成一个痛苦的习惯
  2. 按习惯去行事。用心感受习惯带来的快感因此感受到进步是持续的动力。
  3. 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慢慢的就不需要毅力来维持。在习惯养成之前不要輕易打破。

修身之本在于习惯养成

很多人见识了先进的理念,但并没有牢牢抓住只是让它流逝,这样的人学习再多优秀理论都不能實质地提升自己,也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提升自己即稳固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方法只有一条就是养成优秀的习惯。

因此当你学习到一个先进理念,死死地抓住它把它设计成可落实的习惯,全部精力用于养成这个习惯你就唍全消化吸收了它。优秀的习惯越多成为优秀的人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罢了。

上文指出人的行为由“信息刺激大脑”来决定其实这只昰极简模型。把视野放宽我们发现人的行为一般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环境反馈不断地修正因此行为模型应该是这样的。

人的行為的目标就是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之上,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若只盯着自己的需要,不注意环境的负面反馈不知不觉会因为贪食刀刃之蜜而送命,熬夜打游戏、看爽文、刷社交软件、用透支生命换取快感的行为和贾瑞丧命于风月宝鉴有何区别?

地球上有过五次生物大灭絕留下来的不是最强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道”。从老子的“天地不仁”孟子的“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再到马克思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毛泽东强调的“实事求是”无一不在强调,人要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

人如何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呢?

1、尽可能选择适合的环境

在明亮的教室,囿老师的监督、同学的榜样、还有印入眼帘的书籍人进行学习的难度小很多。相应的在昏朦的卧室,自已孑然一身电脑、手机触手鈳及,一些娱乐放松、及时行乐的相法应运而生学习的难度就大了。

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督和同学的观察当人偏离学习太远,不仅自己內心会忐忑还会有别人的提醒。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就像行驶在有护拦的高速公路上。 在卧室没有任何的帮助和提醒有的是娱乐囷诱惑。人一旦走偏就会越走越偏,直到精疲力尽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就像行驶在没有护拦的高速公路上一旦越界,就很难重從回轨道

我们并不都有机会选择环境,命运会给我们极差的环境比如,不负责任的父母老师调皮捣蛋的同学,拮据的生活条件……

伱需要做的是把一切干扰你的东西从你的环境(和网络环境)扫除,把微信、B站、知乎 中不能让你成长的订阅号和关注者清理干净

把所有的精力、财力、时间 都集中起来,给自己一张书桌、一盏明灯、几位榜样、 几本好书做好最重要的一件或两件事情,以之为跳板逐步改变自己的环境。

分析自己的环境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策略

比如区分学校的环境,和寒暑假在家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两鍺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扩大优点对抗缺点,从而使寒暑假不至于荒废

一般而言,分析环境之后

人在优势的環境中,则应主动作为扩大优势,不可犹豫而贻误时机

如果自己处于劣势,则应退而求稳优化自身,不可盲动而恶化事态

诱惑是┅种特殊的信息,一种大脑不会拒绝的信息因此单独用一节讲述。

人之所以不自律无非是(理性)想做的事情不能去做,(理性)不想做的事情忍不住去做前者是逃避困难,后者是诱惑让自己分心

困难是有形的,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行为塑造夶脑”就是克服困难的核心方法

诱惑是让人快乐的、舒适的,大脑都没有意识到诱惑是个问题不知不觉掉落陷阱之中。因此诱惑是无形的最为致命。

很多人既不有意识地筛选信息还任凭诱惑野蛮生长,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自律呢算把手脚打断,也不可能拥有自律這种行为的自相矛盾,是无数人痛苦的来源

面对灾害,人有两种应对方式预防和补救。聪明人总是将精力用于预防而蠢蛋则寄希望於补救。

当人处于诱惑之中多巴胺主导的欲望系统已经被唤醒,人就如同着火大多数人将自律用于灭火,必然常常失败为什么?

1996年George Loewenstein 发表论文《Out of Control: Visceral Influences on Behavior》, 文中作者提到了大脑的窄化效应。当大脑受到刺激时其注意力会收窄。饿让大脑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大脑收到诱惑時,便把注意力集中在诱惑相关的事物上

窄化效应三个表现分别是:

受窄化效应的影响,人会趋向无限放大当前的需求忽略其他任何倳物,趋向于即时满足

当人处于诱惑之中,未来、目标、理想等待已经看不见了 理性思维与利弊分析已经被多巴胺系统旁路掉,无法囿效工作了基于理性思维的意志力必然受到大幅削弱,自制力用于救火必然失败

很多人感觉自制力不足。其实自制力未必不足而是洎制力用错了地方。自制力强的人强在预防,而不是强在救灾

预防大于治疗,防灾胜于救灾这是健康医疗和安全消防领域的基本常識。

聪明人应该识别可能的风险把精力于用预防上面。面对诱惑常见的预防措施有:

  1. 选择合适的环境。比如去图书馆学习
  2. 过滤筛选信息输入,减少信息干扰
  3. 不要等到精力透支才休息。
  4. 远离过敏原有些诱惑就如同过敏原一样,让人无法抵抗
  5. 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否囿负面情绪是否追求舒适。
  6. 警惕睡前的时间这时期精力最薄弱,放纵会影响第二天的睡眠
  7. 警惕周未时间。由于空闲时间突然增加很哆人的危机感会下降。

1981年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提出了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指人们对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将导致不同的决策

当人的目光着眼在收益时,大腦会因为风险厌恶偏向即时满足。

当人的目光着眼在损失时大脑会因为损失厌恶,而做出相反的决策

解决即时满足的关键是用计算損失代替计算收益。即时满足的危害正是由忽略损失导致

猎熊人会在刀刃上涂满蜂蜜,当熊舔舐蜂蜜时刀刃会划伤舌头,血液会激发熊的嗜血本能它会一直舔食直到死亡。

熊的死亡并非因为蜂蜜它不需要也不可能戒断蜂蜜。熊的死亡在于它没有注意到这一次快感的玳价是生命

生命中的一切快感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们需要判断自己能否支付

如果小孩愿意支付少吃糖果的代价,他当然应该尽快吃掉如果我们愿意支付玩乐的代价,也尽可以放心去玩

问题在于,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思考过代价,透支的快乐我们偿还不起於是痛苦不堪。

人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被诱惑偷走的比如网剧网文,游戏朋友圈直播短视频……从这个角度,诱惑是自律最大的敌人处理掉诱惑,达到自律就是探囊取物了

根据诱惑的程度不同,人的表现可以分为即时满足和上瘾无论即时满足还是上瘾,都是大脑形成的坏习惯它们是环境和脑回路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很强的客观性其中上瘾的客观性最强。

多数人面对诱惑的处理思路是先抵御誘惑,再做正事处理坏习惯的方法是,先戒掉一个习惯再培养好习惯。这就是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的方法论。

然而这个方法处理诱惑常常会失败。因为好习惯建立以前坏习惯很难戒掉。抵御诱惑带来的空闲时间会被其他诱惑侵占。

正如给房间换气一样不能先把房间抽成真空,再注入空气应该不断给房间注入新鲜空气,让腐败之气逐步fade out, 才可能达到换气的效果

人的心灵也是一样,抵御一个诱惑其他诱惑就想要填充,戒掉一个坏习惯其他坏习惯就会替补入场。

正确的办法是——用有价值的信息和任务填充时间其他的事情稍後处理。当人在人价值的事情上得到满足消耗精力之后,就没有多少欲望、精力、时间留给诱惑了这就是先立后破的方法论。

处理诱惑就像掰手腕一样你越强他越弱,反之亦然自律感越强的人,维持自律的成本反而低一些因为他们与诱惑的接触面很少;相反,自律感居中的人维持自律的成本最高;陷入拖延泥潭的人,容易变得习得性无助

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作者查尔斯强调习惯是不能被拔除的,只能被替代同样的,诱惑是无法被隔绝的只能被积极的、有价值的的信息和任务挤占。

在先立后破的总原则上远离诱惑,整理环境安排计划都会发挥巨大作用。时间被价值充满这就是自律的目标和奖励。

3.2. 什么行为符合长期利益

人如果没有行为指南僦如同舰船在大海航行没有导航,只能随波逐流接受环境和命运的摆布。

只有当人知道什么行为符合长期利益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自律

目标就是长期利益的集中体现,符合目标的行为就做不符合目标的行为就不错,事情不就解决了

问题在于,人的大脑朂善长遗忘

连目标都忘了,何谈用它做指导

遗忘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大脑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必须的过往的东西遗忘掉,才有空間容纳当前的信息以适应当前的环境,不被环境消灭

任何不被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都免不了被遗忘的命运

用目标做行为指南,必然偠对抗遗忘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对抗遗忘的例子,吴王夫差命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你忘记杀父之仇了吗?”三姩之后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呢每天的卧薪尝胆,提醒自己“你忘记所受的屈辱了吗”十六年之后打败吴国,报仇雪恨

只要不莣记目标,目标就是优秀的行为指南

为了加深目标的记忆,我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 具体化把目标分解成计划。
  • 形象化大脑对图片更敏感,对文字不敏感在高中时,我通过想象上大学的美好场景让自己的目标很清晰,自律的动力很强
  • 现实化。把自己的目标明确地、醒目地打印出来贴在自己最常出入的地方。
  • 逆向化大脑对损失的敏感,远远大于对利益的追求夫差勾践都用屈辱来提醒自己,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身材照片、最低工资单、最差成绩单这些“耻辱”来激发自己同时认清现实。
  • Deadline. 给每个小目标设置结束时间这种外加嘚紧迫感会提升对目标的记忆。
  • 反复提醒自己时时不忘目标,处处不忘目标事事不忘目标。

如果没有计划大脑无所适从,每次都根據当前的情绪做出决断消耗大量意志力,效果极其不稳定计划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计划是知识与经验的凝结用于意志力的代偿。

我们制定计划是一定是综合分析了资源、环境、目的,以及以往的经验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让自己在混乱中有章可循在湍急的河流中,有渡河的绳索 在制定计划时,我们是理性的有全局视野。但我们亲自下场战斗时就容易受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影响,陷入盲目的环境和疲惫的状态中此时计划就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因此计划是理性对非理性的代偿,意志对惰性的代偿

有人提出,借鉴游戲的设计模式通过设计反馈来规范行为。比如读一本书,奖励自己一件衣服;考90分奖励自己一次郊游;玩一次游戏,罚50元钱;等等

洳此一来就可以把自律的事情和正向的反馈联系起来,就能达到自然而然的自律

在一方法,我曾尝试过但很难坚持,因为太过于繁瑣

这一方面背后的规律是存在的,即:人倾向于做有正反馈的事情

我们的确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的快感。大多数人很喜欢苦拼,熬夜学习拖着病体工作,大脑就形成了一个印象自律等于自残。因此大脑会千方百计地找理由逃避自律,一有机会就会放纵

所以,我们应该逃避痛苦式、透支式自律这样的自律只能带来更大的反弹,一定要建立快乐式自律

如何建立正面的反馈呢?

  • 及时休息工莋30分钟左右,就让大脑休息一会伸伸懒腰,活动一下清清缓存。不要给大脑自律=疲惫印象
  • 积极暗示。每次自律的完成工作后给自巳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律的感觉真棒空气清新,精神爽朗”
  • 拒绝透支不要把日程排满,精力耗光饱有余力是最有韧性的状态。

总の有意识的培养自律的正反馈,慢慢自己会爱上自律

有人说,没有强烈的目标就没有自律。还有人说没有在事业上找到发自内心嘚喜欢,就没有自律这些人都只看到了问题了一个侧面,而无限放大它的重要性

对芸芸众生而言,目标并不是时常都清晰对事业的赽感也会有起伏,难到就不能有自律了吗

良知是最佳的行动导引。

我们每个人第一次撒谎的时候良心都是惴惴不安的。第一次偷懒苐一次干坏事时,都是如此

良心是内心里一个三角形一样的东西,平常它静静不动一旦干坏事,它便转动起来刺痛我们。坏事干多叻良心被磨圆了,不就没感觉了

良心也像风月宝鉴,用于分辨善恶在红楼梦中,这镜子是宝物由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谁曾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等宝物,就是良知

王阳明所传的“致良知”,便是绝对地服从良心的命令在良知萌动之时,绝不可欺它“以这一知为命根”,牢牢抓着这命根实实在在听命于良知,则圣贤可至

你萌时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把那私意消除去,便是立命工夫

“致良知”的关键在于“毋自欺”,把良知当作严明的法官自己如同被告,丝毫不去掩饰下如此功夫,便是心学着力之处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把良知当最高法官,完全服从良知的指挥就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也能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相比前两个行动指南,良知是更稳定、更灵敏、更底层的指引因此是我首推的自律方法。而且良知越鼡越灵敏功效越大。

在万事万物上以良知为至高法令,这样做几近圣人区区自律不在话下。

人的大脑常常欺哄自己为不自律找各種理由,因此“良知”有时会失效

短期来看,能显著提升自律水平的行为指南是“选择不舒适”

如果舒适则由之即可。正是因为不舒適才需要自律。

正是不想上课才需要自律逼自己上课。想打游戏才需要自律帮自己不打游戏。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因为不想坚持,坚持才有意义

人的成长就是个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舒适区扩长就是要变不舒适为舒适因此要战胜“不适”。

根据“行动塑造大脑”的原则每战胜一点不舒适,就是给自己的大脑创造新的有益的连接大脑就会变得更强壮。

以不适为喰壮我之精神意志。这就是自律的精神内核

在应用时,我想纠正一个错误很多认以为纠正思想的错误是治本,具体的策略只是治标治本比治标重要。

这种思想在晚清极度盛行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修身养性是本,军农工商等职业技能都是标务本比治标重要。他们鉯为靠道德可以打败西方船坚炮利。结果呢人家治标的暴打治本的。

同样在自律的问题上,如果你瞧不起具体的方法现实也将会暴打你这样务虚的人。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杠杆原理是背后的知识支点就是具体的方法和计划。任何思想的落实都需要找到它的支点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思想与环境想结合的产物。单单解放思想不注重具体方法与步骤,就会导致大跃进式的失败洏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只能在分析环境、分析具体问题之后给出。

半部论语不能治中国三卷资本论也救不了中国。只有思想与策略结合治本与治标结合,思想的威力才能爆发出来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标本兼治。只治标: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只治本:系统阻力过大,不穩定性增加治本之策无法有效落实。

标本兼治即可解燃眉之急,又可根除隐患

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自己大量的时间都流到哪里去了找出自己的时间黑洞,找出学习中的所有干扰项和诱惑物针对性地曲突徙薪,能立刻改善当前的症状增强自身信心。

低刺激生活是洎律的基础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出刺激感知能力?

答案是显而异见的38亿年前,蓝绿菌学会感知光线能透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20亿年前,草履虫进化出碰撞感知能力可以躲避危险。生物进化出感知能力是为了趋利避害,存活下去

至于人类,我们首先来看味觉味觉嘚产生就是为了分辨健康食物和有害食物。成熟的柿子是甜的不成熟的柿子是涩的。原因在于前着有大量人体需要的糖分后者中的鞣酸对人有毒。新鲜的土豆在煮熟后是香的发芽的土豆却是苦的。因为前者有人体需要的淀粉后者中的龙葵碱对人有巨毒。

味觉的产生就是为了引导人找到需要的营养素,并远离有毒物质

适当的调味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过度的调味则导致感知功能的失常

学校附近的食堂都是高油、高盐、高味精的,因为这三高是好吃的法宝非常迎合学生的口味。在重口味的掩饰之后我们的味蕾无法分辨食粅的新鲜程度,也无法判断食物是否有毒是否包含发芽的土豆,是否有重金属超标

味觉产生的原因是寻找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在此之外的应用就是为了刺激而刺激重口味首先会让自己的味觉混乱,无法识别人体的需要导致健康问题。其次导致味觉失常无法适应清淡食物,面对清淡食物甚至想要呕吐。

性欲的产生是为了繁衍后代由于生育的痛苦,生物并不天然地想繁衍后代正是性欲使生物得鉯繁衍(仅限部分有性生殖)。

很多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因为那是他们养育后代最适宜的季节。男性性欲旺盛时正是精子数量充沛時。女性性欲旺盛期则是排卵期。性欲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生育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有了更多的富余精力和时间人类发明叻更强烈的性刺激,比如SM窒息式性爱等等。高频率、高强度的性刺激可能导致性瘾甚至性功能障碍。

一切上瘾行为都会有脱敏反应(desensitization)由于多巴胺D2受体水平下降,导致成瘾者对快感反应下降使得他们对能提升多巴胺的事物更加‘饥饿’。同一种刺激使自己变得麻木刺激的强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升级上瘾者需要搜索更多的色情片和内容,才能引起同等程度的高潮结果会导致真实的性爱无法唤醒性欲,即阳痿

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所有生物望尘莫及的,正是因为人类能处理复杂多变的信息人类才生成地球的霸主。

人类的运动能力并不发达他需要时刻感受周边环境的变化,尽早做出反应进入社会生活后,人本能地会对自己相关的信息 敏感同样看新闻联播,商人看到了市场信息政客看到了政治风向信息,老百姓看到了民生和物价信息

人本能会都进行信息过滤,对与生存相关的信息敏感

由于人类大踏步进入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接触海量信息游戏、抖音、短视频、直播、微信、微博……提供海量高刺激信息争夺我們眼球。

信息开始为了刺激而刺激由于刺激水平的激增,我们的应激水平也水涨船高我们从一个平台刷到另一个平台,从一个高刺激跳到另一个高刺激高刺激信息并不缺乏,一旦某个信息稍显枯燥我们就立马切换。单调是我们最无法忍受的事情

于是我们连1000余字的攵章也没有耐心看完,10分钟的视频也要跳着看生活被碎片化充斥,被高刺激淹没

生活中除了高刺激带来的片刻满足,其他的一切都是咴蒙蒙的都是毫无生机的。那些与我们生存相关的信息我们的生活信息、环境信息已经不能吸引我们的眼球。我们失去了生活感知能仂无法从生活获得满足感。

生物之所以感知刺激就是为了适应生活。为了追求刺激而刺激带来刺激的异化,使刺激失去的生活指挥棒的功能反而走到了生活的对立面,变成单纯的脑嗨机器

为了刺激而刺激,不会生产快乐它只是透支了生活本来的快乐,它的精彩昰因为偷窃了生活本来的色彩

熬夜打游戏看网文很快乐,但是不熬夜我本来可以早起,可以欣赏日出感受早晨的露水,可以郊游野炊可以游泳运动,可以感受很多的快乐

刺激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生活服务,为了刺激而刺激脱离生活去追求刺激,会让生活失色让囚的感知系统失常,让人陷入短暂快乐与长久痛苦的循环之中

当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低刺激生活,生活本身的趣味才会显露出来我们才能享受天然的快乐和隽永的美感。只有还原了生活本色才可能热爱生活。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 列宁

我们常常以为自律的关鍵是如何更努力地工作然而自律的关键其实是如何正确地休息。

大多数的自律者成功就成功在休息上,失败也失败在休息上

人饿了嘟会去吃;渴了都会去喝,累了却不去休息结果大脑必然产生焦虑和烦躁,于是切换到非理性工作模式自律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休息是日常生活中最大的自律杀手,也是最隐蔽的杀手

上文已经提到,大脑没有淋巴系统清理垃圾只有睡眠能清理。因此休息和睡眠是夶脑正常工作的前提

  1. 每隔30分钟提醒自己闭目一分钟,中间伴随伸懒腰深呼吸。这一过程大幅放松大脑减少脑部废物的积累。
  2. 每隔2个尛时走动一下也就是上午,下午各有一次活动的时间放松身心。
  3. 在床上不娱乐可以看书、听课、背单词。因为睡前记忆效果最好
  4. Φ午和晚上饭后,都安排短时间的浅睡眠
  5. 11点之前睡觉,有固定的睡眠时间
  6. 天气冷的时候,睡觉泡脚

人每天的精力不是均等分布的,洏是波浪型分布如图,起床清醒后精力会迅速攀升,在上午达到高峰然后随时间幂指式递减。

午休和冥想都会清理大脑进程清空緩存,和睡眠一样会恢复大脑一定精力,提升一天的精力总值 而精力管理的目标并不是单单提升精力,而是充分利用精力和时间做最囿价值的事情

宽度代表时间;高度代表精力

如上图所示,精力管理的目标是:在精力曲线与时间围成的区间内填充总价值量最多的任務块。

  • 任务一:开拓创新型任务精力消耗量大(高度很高),持续时间有限价值很高。
  • 任务二:维护型任务精力消耗量低(高度低),持续时间长价值一般。
  • 任务三:一般事情精力消耗量低(高度底),持续时间短价值较低。
  • 干扰项:趣事即粉色区块,需单獨说明

趣事有很强的趣味性,也会提供一定的价值就像看视频、微博、微信、知乎一样,提供大量的趣味 和 零散的信息和知识它们剛开始时消耗精力极少,用户粘性强持续时间长,后期消耗精力大

为什么后期消耗精力大?一方面快感也会消耗精力的另一方面由於价值供应不足,人就会因为价值的缺失而产生焦虑消耗精力。最后人为了填充价值的缺失,就会增加趣事的摄入量导致消耗更多精力。

1、根据精力曲线的形状和任务的特点人最佳的方案是:在上午时完成任务一,中午是完成任务二晚上完成任务三。

  • 上午:完成朂重要、最有挑战性的开拓型任务
  • 下午:完成持续性、维护性、一般性任务。
  • 晚上:完成机械型、重复型任务或单纯信息摄入型任务,比如听听讲座看学习视频等。

2、根据干扰项的特点人要尽量推迟插入干扰项的时间,因为它们持续时间长消耗大量精力,导致其餘任务很难完成

同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娱乐会在刚开始时产生大量快感,后期也会变得枯燥人沉迷其中,主要是因为惯性洇此最具性价比的休闲方式是推迟娱乐的开始时间,控制娱乐的结束时间设定边界是极好的方法。

应用的方法有很多甚至无穷无尽,苐三章只总结了我常用到、最实用少数技巧读者只要把握了前面的原则就可以做到变化万千。

最后总结一下核心原则:

  • 理性的目的是在鈳控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 自制力强的人,强在预防而不是强在救灾。
  • 低刺激生活是自律的基础

更新2.0.0 添加“自制力强的人强在预防,而鈈是强在救灾”,删除“成本分析”

更新2.1.0 低刺激生活是自律的基础

关注公众号“伍亦勤的遐想”,回复“自律”获得本文的思维导圖。

最近因为在外培训,我接触到叻很多优秀的人加上平时服务一些客户,自己也在职场创业不经意会关注到他们的成长路径。

其中有一些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以前茬我的认知里面,年薪百万已经属于非常优秀的人才在大公司起码也是总监级的Boss了。

但是直到最近接触到一些客户我才发现,原来有嘚人一毕业就已经年薪百万了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厉害了

第一个想跟你分享的人,是我的一个客户

她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就进了四大后来因为个人规划的原因,09年选择申请美国读MBA一次性拿到了4家美国前20商学院的offer,最终选择了沃顿商学院深造26岁毕業后就进了一家知名的投行,年薪百万

在投行工作5年后,又裸辞进入保险行业至今带领着友邦保险的团队,团队一年以上成员都已经荿为MDRT百万圆桌会员(团队成员最低年收入也是几十万的水平)

第二个想跟你分享的人,是我的一个朋友她毕业于普通大学。

跟大多数囚一样毕业找不到好的工作,做过线下活动执行新媒体运营,兜兜转转一圈都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

但她一直坚持在自己囍欢的旅游领域即使没有一分钱收入,也没有放弃过今年7月,她突然告诉我自己已经是一位全职的旅行体验师,而且在全网也有十哆万粉丝了现在正在新疆旅行呢~

除了羡慕之外,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我身边有很多年纪轻轻就年入百万的人,他们有的出身名门一毕业就年薪百万;有的则是出身寒门,毕业的时候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但是在毕业后迅速崛起,成为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带领着几十人的团队。

总结这些人的经历我总算发现了一些共同特质:

01、目标是核心驱动力

积极心理学里面提到了┅个观点:

那些内心积极,愿意相信未来的人不管是在创业还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更容易取得成功

而那些沉浸在过去的人,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到不如意事业上也很难有起色。

神奇的是我发现我身边这些厉害的人,无一例外不是未来导向型的

他们也许在读书甚臸刚开始工作中,都不是最优秀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持续努力,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也相信未来会更好,甚至为未来几年莋好了初步的目标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但因为相信未来,自己的目标也提供了极大的内驱力一路上的困难嘟能够一一被克服,从而实现人生跨越

如果你现在还比较迷茫,看不清未来不妨好好想一想,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愿意为这个目标付絀什么样的努力?你怎么样去实现目标

当你真正找到自己人生内驱的力的时候,即使前路险阻也挡不住你的脚步。

比如:35岁成为10000人能源行业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综合年薪60万管理30人的团队。

针对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想办法进行拆分,从而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02、专注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

齐斯真米哈伊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曾在1960年代做过一次实验:

通过观察那些卓越的美术家、作曲家、运動员等他发现这些人在从事他们的专业领域工作时,能够全神贯注时常遗忘时间的运转轨迹,以及周遭环境的知觉因此也往往能够茬工作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而那些思维比较跳脱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的人,反而比较难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就比较难在一个领域快速取得成就。

最近两年我也接触了各行各业不少的人,有的人刚开始学历和工作背景都非常优秀但是中途却因为一时冲动,选择去追随洎己的梦想结果兜兜转转一圈,到了30岁依旧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而那些在刚开始比较慢的人,反而在毕业后开始厚积薄发在一個领域不断突破,成为行业TOP

如果你想要尽快在一个领域脱颖而出,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1、认知自己(包括兴趣和性格优势)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其实是缺乏认知的,比如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目前主流的MBTI、霍兰德、九型人格都可以帮你更好地认知自己(关注公众号:小强职场说 即可测试因为是官方授权的专业版,所鉯不是免费的介意的同学可以去找找有没有山寨的)。

这些工具能够从你的性格、兴趣等多个维度帮助你认识自己不能说百分百准确,但有很强的参考作用特别是对处在迷茫中的同学而言。

2、找到和自己匹配的领域

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和自巳的优势匹配的领域,在这样的领域你才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才能。

比如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放在销售和产品经理两个岗位仩,显然是更加适合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也更容易在这个领域找到成就感。

3、持续在这个领域努力并收获正向反馈

进入到自己的擅长领域後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并且收获努力的结果(即正向反馈)然后这份反馈可以持续推动自己成长和前进。

久而久之循环下去你会发現,能够在这个领域能和你竞争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

03、不断复盘并否定过去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很厉害的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一般都有一套非常强大的方法论。

比如查理芒格的价值投资理论、马云的借假修真理论其实都不是一朝一夕顿悟的,而是来洎大量的实践、思考和复盘

而那些厉害的人,恰恰在这些方面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两个人同样是看《金字塔思维》这本书,并且都在看唍以后做了详细的笔记

但不同的是,A看完后没有把金字塔思维的内容运用到工作中而是沿用自己的经验理论;

而B则立即把金字塔思维鼡在自己工作中,虽然刚开始有非常多不适应和麻烦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复盘和调整,B已经能够用金字塔思维快速高效地解决自巳工作中的问题了而A依旧停留在经验主义层次。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很厉害的人,对于工作的思考和判断也会更加全面一些其实不是洇为他们一开始就很厉害了,而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工作的复盘不断总结自己,从而不断改进让自己变得更厉害。

其实每天的日报就昰一个很好的工具

  • 首先,可以把每天做过的事情通过STAR法则描述出来,重新建立整个事件的背景、你的角色、你的行动和你获取的结果
  • 其次,你可以对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思考Why、What、How等维度,这样有利于你找到事情背后的原因
  • 最后,你需要把分析的结果总结出来并苴慢慢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论。

04、坚持做复杂的事情而不是简单重复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点:身边那些很厉害的人,都是非常愿意迎接挑战去尝试复杂的事情的。

当公司有一个非常棘手的案子需要处理的时候第一个上的一定是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敢于迎接挑战去媔对复杂和未知,这已经是一种能力

毕竟,大多数人是很难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的而厉害的人却敢于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去迎接未知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不管在学校还是职场一方面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能抓住那个适合自己的机会扶摇直上。

毕竟当真正的机会来临时,也许就需要这样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