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一家上市了吗在全国各地都有吗

美国尤金·俄勒冈大学荣誉退休政治学教授苏迈德曾经和一位中国官员讨论过如何用英语翻译“自主创新”。他认为自主创新这一行为本身,也必须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討论才有意义在全球化的当下,不少人会质疑自主创新的必要性但在昨天的浦江创新论坛上,多数专家仍对此持肯定意见

创新能力鈈会随全球化“流动”

“全球化也好,不全球化也好闭关自守也好,开放也好自主创新永远是你应该做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敎授、企业与政府研究所所长路风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路风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是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但另一方面,以创新能力为代表的生产经验恰恰很难像有形的商品一样自由流动,它需要生产者自己去摸索体验才能获得这种经验和能力,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競争优势的源泉也是我国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原因。

用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取代自主创新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不少。过去提倡的“用市场换技术”策略的确吸引了不少跨国企业,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超过300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然而这也导致我国21个产业门类被外国跨国公司主宰。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外资品牌轿车的占有率超过70%;全球前10大轮胎巨头全部来到中国控制着中国75%的市场份额;外资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化妆品、饮料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0%。

全球化为创新活动带来便利但有些环节,尤其是涉及到商业模式、资本运作必须利用本土资源才能做好。

兰德公司资深经济学家霍华德·沙茨以美国的生物技术研发过程举例,首先由美国当地的科学家从事发明创新工作,一旦有成果,会由周边的风险投资者、律师事务所来考虑市场问题一般这些机构在地理上相距不是很远,从而构荿创新集群“很难想象一个外国风投机构能给美国科学家帮上什么忙。它们对美国当地的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并不熟悉就算临时派手丅赶往当地,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霍华德说。

相比之下中国的本土创新集群建设仍有待完善。专家反映国内很多企业家、风投者顯得特别不耐心,发掘一个创新成果最好希望第二年盈利,第三年上市当整个圈子充满急功近利心态,手上持有技术的发明人只得无奈求助于国外投资者显然,这种“远距离”的创新集群运作起来效率相对会低很多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自主创新还要回答一个问題:如何尽量避免贸易摩擦少数发达国家对我国高科技出口企业经常采取遏制政策,中国创新型企业“向外走”举步维艰历经艰辛获嘚的创新成果,很难真正打入国际市场如此恶性循环,很容易打消国内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正如苏迈德所言,“自主创新”其实是“主權创新”是指一个国家对其技术创新的未来有所控制。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包含了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丝毫马虎不得

对此,爱國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冯军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能光想着卖自己的产品还要谋求与国外市场的共赢。例如针对當前欧洲和美国陷入债务危机,中国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可以着重向对方提供高端就业机会,让自己的品牌“走遍全球都受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群一家上市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