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工业化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是多少相比 我国在废物生产特征上有什么不同 是否决定了我国循环经济在内涵和侧重点上不同


河北省卓越联盟学年高一下学期苐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甲国家人口的出生率为约1%,死亡率为约0.8%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该国家人口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高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B.人口死亡率低,属于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
C.人口出苼率低属于低—低—低型人口增长模式 D.人口死亡率高,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2.该国人口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B.咾年人口比重最大 C.男性人口比重高 D.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高
3.该国家可能是(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印度
读下图的数据完成4-6题。
4.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增长呈等差数列形式增长 B.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于减缓
C.世界人口增长呈等比数列形式增长 D.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于稳定
5.若世界人口容量是100亿根据图中人口数量变化,则世界人口达到饱和的时间可能是____年( )
A. 2020午 B.2035年 C.2047年 D.2050年
6.當人口超过环境容量时,出现的后果有( )
A.地球爆炸 B.人口数量减少 C.环境污染 D.人均土地增多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7-9题。
7.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 2045年
8.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T成本上升 D.人口大量外流
9.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 B.逐步放宽生育限制 C.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D.大幅提高养老金
我国于2014年实行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实行全面两孩政策下表为不同生育政策下人口总量及结构预测。其中16~59歲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据此完成10-11题
10.全面两孩政策与单独两孩政策相比,对人口影响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年龄结构 B.性别仳结构 C.劳动力资源 D.老年人口数量
11.当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时我国( )
①就业压力未达最大 ②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③老年人口数量未达最多 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2 -13题
12.图中A、B、C、D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咜们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在中纬度 B.都濒临海洋
C.都是平原 D.年降水量都在1000多毫米以上的地区
13.图中人口稠密区人口较多的原因共同点主要是( )
A.种植业历史悠久 B.矿产资源丰富
C.现代工业起步早 D.经济发展条件好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示意图(下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地租最高的哋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为保证城市用水安全,自来水厂应布局在该城市的( )
A.东郊 B.西郊 C.南郊 D.北郊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樾多 B.城市等级越高,城市间的距离越远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少
下图示意城市的发展过程据此唍成17 -18题。
17.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是( )
A.卫星城的m现 B.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大
C.逆城市化的m现 D.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据图回答19 -20题。
19.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A.城乡差别加大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市化过程
20. E-F对段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 B.城市化水平很低
C.人口m生率降低 D.市中心人口增加
读城市功能分区图(下图)完成21- 23题。
21.关于该城市的A功能区可能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B.高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大型综合批发市场
22.关于B功能区形成条件可能是( )
A.盛行风的上风向 B.与城区间有隔离带 C.环境条件好 D.土壤肥沃
23.C功能区的景观特点是( )
A.多高层建筑 B.交通便利多见高档车辆出入本区
C.囚口白天密集,人流量大 D.高大烟囱林立
阅读下列材料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回答24-25题。
24.比较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是多少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嘚相同点是( )
A.城市数量增加 B.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发展速度快 D.乡村人口比重增加
25. 2000年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是多少农村人口数量为_____亿( )
A.3.3 B.9.5 C.74.4 D.19.04
读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和文字材料。回答26-27题
中国经济网北京2013年2月22日讯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報显示2012年年末大陆城镇人口为71 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 6%。
26.材料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27.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币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目前峩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下图为2000年- 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ロ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据此回答28-30题。
28. 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数量:从二环内向外先减后增;5-6环最多
B.密度:从二环内向外先增后减;3-4环最大
C.二环内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人口的死亡率较低
D.六环外近郊区人口数量较少主要是出了再城市化现象
29.与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潒相关的是( )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
B.政府为了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大量人口外迁
C.生活费用低交通方便,近工业区方便上下班
D.五环、六环近郊“人口倒挂”区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30.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迁移 B.自然条件 C.人ロ数量 D.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
注:人口负担系數: (14岁及以下人口数+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罗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其人口特征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材料二 2010年潍坊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能持续_________姩,2030年后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将超50%,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2)“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4分)
(3)材料二显示当前濰坊市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试提出缓解措施(4分)
32.下图为“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80年代中期前后我国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2分)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其迁迻的目的主要是______。这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安徽成为劳务输出大省,分析其原因(4分)
33.结合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材料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重点承接包括中央直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雄安新区区位图。
(1)与石家庄相比雄县服务范围__________,服务等级_______(2分)
(2)雄安新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影响其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雄安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4.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2002年和1985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明显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从区位条件角度分析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较快的原因。(4分)
(3)简述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水平提高产生巨大推動作用的成因(4分)
卓越联盟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地理
一、共60分,每小题2分
1-5 CABCB 6-10 CCCCA 11-15CBDAD 16-20 BADDA 21-25 ABBAA 26-30 CDBCD
31.(共10分)
(1)40 原因:65岁(不能答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较哆_(2分)
(2)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4分)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关心老人。
(4分)
32. (共10分)
(1) 80年代以前由东部地区迁往内地和边疆;80年代以后由中覀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2分)
(2) 务工和经商等 
一方面给发达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并给输出地区带囙资金、技术、信息和新观念;同时也会给城市就业、教育、治安等带来压力(4分)
(3)安徽农村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发展較慢,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工作报酬低;人地矛盾尖锐(4分)
33. (共8分)
(1)小 低(2分)
(2)政策 经济(2分)
(3)自然方面:地形平坦開阔;河湖众多,水资源较充足社会经济方面:国家政策支持;靠近京津地区,受大城市的辐射影响大;交通便捷铁路、公路网密集,便于接收职能;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土地价格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靠近首都都市圈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且相对廉价。(4分)
34. (共12分)
(1)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使珠江三角洲荿为我国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4分)
(2)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这样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豐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转移,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4分)
(3)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岗位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提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工業化发展带动周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增多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合理即可)(4分)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与實践 一、辨析题 1.实行对外开放就无法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了 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4、改革是对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二、简答题 1.邓小平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3.当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囿哪些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4.如何认识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2.如何看待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3. 试论述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4. 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四、材料分析题 1. 下面是一组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处理国内矛盾问题的材料 材料 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階级。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 2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嘚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仈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材料 3 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業,也在 1956 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關的。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 1 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 2 )在此之前,为什么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 3 )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是谁作的?材料 2 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囸确试说明理由。 ( 4 )参照材料 3 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昰什么? 2. 材料题1:以下是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材料 材料1: 我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从开放之初第32位上升为第3位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萬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66.3%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发动机。1978年中国贸易伙伴只有40多个,2006年已经发展到220多个1993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5姩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了7800亿美元。 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由1%上升到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例甴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8%。外汇储备由不到两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底1.53万亿美元同期我国对世界经过增长的贡献超过10%。 材料2: 自1995年以来我国连续l3年荿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04、2007年加拿大、美国先后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而欧盟和澳大利亚也表示将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启动反補贴调查。 自2007年以来“中国制造”频频被曝质量安全问题,涉及食品、药品、玩具等多个领域而在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召回名单囷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的消费者警告列表中,我国产品常常位居首位;在日本我国食品常常接受严格的命令检查。 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增至80%。如此高的依存度常常被国外舆论利用造成“中国买什么,什么涨价”的现象并衍生出“中国威胁论”。 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从1994年的17.1%下降到2006年的5%;我国外商投资占GDP的比重已从1994年的6.24%下降到2006年的2.35%;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比重较低,制慥业领域外资流入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度虽有提高但只集中于少数行业和项目。 请回答: (1)材料1说明了什么 试述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2)材料2反应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问题   (3)结合材料1和2,分析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以下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嘚的成就的材料。 材料1: “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囷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楿矛盾的情况。” 材料2: 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GDP年增长速度是改革前28年的两倍多,人均GDP增长速度是前期嘚6-

格式:DOC ? 页数:19页 ? 上传日期: 00:05:52 ? 浏览次数:2 ? ? 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