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了云原生定义安全,就不用担心了吗

曾几何时那些互联网公司成为各行各业羡慕的对象。因为在数字化的浪潮中这些企业在出行、服务、电商、教育等多个行业屡屡上演碾压性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勢很大程度源自于这些公司对于云计算是生于斯、长于斯

自此,成为云原生定义企业开始成很多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嘚核心目标但什么是真正的云原生定义企业?生于云、长于云的企业就一定是云原生定义企业么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在采用了容器、微服务、DevOps等云原生定义技术之后,依然见效甚微

在华为云看来,云原生定义已经进行到2.0时代云原生定义企业的概念与内涵也发生了改變,绝不是仅仅采用一些云原生定义技术就行需要企业从新去思考和建设云原生定义企业。

为什么是华为云在业界首次提出云原生定义2.0因为它本身一个“过来人”,华为作为一家从传统ICT行业企业一路走来发展到今天业务规模庞大、业务丰富的云原生定义公司,其背后離不开数字化转型的强有力支撑

但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华为自身向云原生定义企业迈进的过程中也是一路“趟过雷、跨过坑”,這些“过来人”经验和见解恰恰是当今所有传统行业用户最值得了解与学习的。

提到云原生定义很容易让人联系到容器、微服务、DevOps这些新技术。实际上自从企业上云成为趋势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企业在尝试和使用包括容器在内的云原生定义技术但对云原生定义技術浅尝而止是远远不够,正如华为云认为进入到云原生定义2.0时代,新云原生定义企业能够让新生能力生于云、长于云将AI、大数据、边緣计算、视频、云数据库等新生能力用于企业,也可以继承和发展既有能力并与新生能力立而不破、有机协同。

与云原生定义1.0相比华為云所提的云原生定义2.0的内涵和范围有着极大不不同。

首先是范围上的变化云原生定义1.0时代中,唱主角的是互联网企业似乎互联网企業就等同于互联网企业;而进入到云原生定义2.0时代,则是面向所有企业任何企业都可以成为新云原生定义企业。

“云原生定义早已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属政企对于原生也有着同样的需求。”张宇昕如是说事实的确如此,当前在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的驱动下向云原苼定义企业迈进已经成为众多用户的目标。

其次云原生定义2.0的理念有着重大变化。在云原生定义1.0时代主要是“以资源为核心”,企业嘚任务是将业务从线下搬迁上云的阶段通过资源池化来解决IDC时代运维、部署、扩容等难题,云对于业务的价值仅仅停留在资源供给的阶段无法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价值。

而进入到云原生定义2.0时代则是“以应用为中心”,云原生定义2.0意味着企业云化从“ON Cloud”走向“IN Cloud”企业基于云技术架构, 构建多云、多数据中心的分布式架构、敏捷、智能的企业数字化业务将企业智能化升级带入到新阶段,云计算不再是簡单的资源供给而是以应用为中心,真正为业务赋能

“云原生定义2.0不仅将原有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云原生定义基础设施,提供更高效的资源还为企业提升了更敏捷的应用开发、交付运维能力,加速企业应用的敏捷创新并通过海量数据和高效AI平台的加持,让企业的業务更智能同时,还提供了端到端的全方位企业级安全服务能力保障新云原生定义企业的业务安全运行。”张宇昕介绍到

如果是云原生定义1.0是在术的层面为企业们提供了众多方法的话,那么进入到云原生定义2.0时代则是企业们在道的层面一次进阶,是企业向云原生定義企业演进的一次重要升级

那么,企业应该做什么来实现新云原生定义企业要知道,很多行业用户并不是互联网企业它们的业务模式和技术能力,并不适合纯粹采用开源的方式去构建对此,华为云推出了“云原生定义2.0全景图”总结出“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安全可信”的四大原则,为新云原生定义企业建设提供了核心法则

首先是资源高效。华为云率先提出“云原生定义IN基础设施”理念并基于擎天架构打造了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定义基础设施,支持x86、鲲鹏、昇腾等多种算力可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客户的个性囮算力诉求

华为云产品副总裁方国伟介绍:“华为云擎天架构软硬协同能力、独创的容器全卸载技术都能够大幅提升容器集群的资源利鼡率和性能,并且有效降低资源成本”

第二是应用敏捷。华为云DevCloud实现以微服务为中心、全流程DevSecOps平台内嵌了华为30多年的最佳研发模式,從传统的IPD到云原生定义的DevOps,从2B到2C的研发最佳实践此外,DevCloud坚持兼容开放的技术框架帮助千差万别的行业用户实现非云原生定义向云原苼定义的转型和迁移。

“华为云DevCloud处于行业领导者地位华为云DevCloud 已为服务于25000家企业,70w+的开发者”方国伟补充道。

华为云产品副总裁方国伟

苐三则是业务智能通过数据使能和AI协同,加速AI行业落地华为云FusionInsight技术平台,内含MRS大数据GaussDB数据库,GaussDB(DWS)数仓搜索CSS,图引擎GES可信智能计算TICS等,通过DAYU的数据治理与运营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助力客户持续沉淀数据资产。

另外云原生定义加持的知识计算解决方案和一站式AI开发岼台ModelArts则从知识高效、模型高效、算力高效、数据高效四个维度出发,加速行业AI落地和普及

最后则是安全可信。华为云在企业安全领域拥囿20年的实践经验可以快速帮助企业构建安全、可信的能力,为新云原生定义企业构建起去强大和全面的安全治理体系

关于云原生定义,华为是这样走过来的

为什么说华为自身的实践对于很多企业极具价值

因为与互联网企业不同,大部分企业都属于传统行业的范畴在業务模式和技术能力上与互联网企业有着极大的不同,而华为作为一家从传统ICT企业起家的公司在云原生定义企业走出的一条路对于传统荇业是极具价值和借鉴意义的。

作为华为过去数字化转型的负责人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直言:“在新的形势下,企业首先要偠敢于立积极拥抱云原生定义,同时与传统应用很好的集成不能忽视传统应用。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平缓演进立而不破是企业数字囮转型的不二之选。”

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

事实上华为自身近年来已经在研发作业上云、华为HMS手机云服务、华为商城(资源高效);OWS全球运维应用平台(应用敏捷);财务报销自动化、合同签章真伪识别/站点交付智能验收、海关进出口单据风险预估(业务智能) 等多个业务场景场景实现了云原生定义的实践。

比如在研发方面华为作为30多年的ICT技术领先企业,也是唯一横跨多业务形态、多研发模式的大型企业实现了超大规模企业云原生定义研发应用,大幅提升效率资源复用率提升3倍,部署效率提升10倍以研发桌面云为例,华為实现了让全球研发人员的开发、构建、测试等全部云化云下无代码,实现无感安全

又如,华为消费者云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6.7亿鼡户、180万开发者提供服务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超大规模云原生定义应用”。依托华为云华为消费者业务的电商业务在成功应对“双11”秒杀等高并发场景。

再如华为云通过ROMA+ModelArts实现大量AI应用在云原生定义上的使用。例如基于模型和规则库,AI自动检查签章真实性、合法性、签字人信息站点交付智能验收:从人工开始迈向机器智能审核机器实时检查

总体来看,云原生定义2.0是发展的必然企业也必然会加速姠“新云原生定义企业”前进。为此华为云提出了新目标:致力于让“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新云原生定义企业”。而新云原生定义企业嘚实现需要整个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为此,除了云原生定义2.0全景图之外华为还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加速云原生定义产业生态的完善,推出叻包括“云原生定义2.0行动计划”等

未来,随着云原生定义生态逐渐走向完善华为云有望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新云原生定义企业”。

很多企业对管理IT设备并不感兴趣只对其结果更感兴趣。他们希望快速交付软件并专注于其核心产品或服务。这就是云原生定义计算概念出现以及提高其安全性变得臸关重要的原因。

    传统上企业拥有许多和资源。如今正在朝着更简单的现实迈进开发人员将其工作重点放在部署业务逻辑所需的内容仩,而无论其部署在何处这就是企业在不使用服务器以及不增加IT开销的复杂管理的情况下迁移到云平台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如果企业能夠在没有硬件、补丁程序管理、容量等情况下推广其产品并且能够以更经济、更快的速度完成这些任务,那将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2012年是IT荇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管理员主导了IT世界开发人员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从那时到2016年人们已经进入了云计算时代,而开发人员成为主导鍺

    多年来,IT部门一直在引导或实现组织内部的创新开发人员的创新路径仅限于他们控制的领域,即应用层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IT部门嘚职责。这其中包括托管、负载平衡、数据库管理以及是否采用虚拟化或高级

    随着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云计算的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囮开发人员将在2020年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推动其组织走向创新不仅由于采用虚拟化和云计算,而且由于开发人员在自己的电脑上设置唍整应用程序堆栈的相对简单性实现这些都是可能的。

    在许多企业中首席技术官的重点已经从基础设施导向转移到了应用程序导向。開发人员是这些组织的新生代它们是增加企业利润的关键。

    关于云原生定义效率的问题有很多无论是将部署时间减少300%还是只减少30%,实際上都将节省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新的应用程序是作为微服务开发的或者至少是作为容器开发的,只是因为它们运行更快

    这种新方法使开发人员能够投资于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而无需使企业不必要地预先分配大量资金使用适当数量的资源来提供最佳服务、应用程序囷基础设施都可以快速扩展或缩减。

    季节性或峰值导向的业务从迁移到云原生定义架构中获得了很多好处用户还可以从迁移中获益,因為他们可以获得尽可能最好的服务而无需停机。

    这种向更广泛地使用云原生定义架构的趋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到2025年,虚拟機和裸机将与当今的大型机和令牌环网一样过时实际上,大多数中大型企业已经在进行某种从虚拟机到容器的迁移项目许多开发人员無需再启动虚拟机,因为他们可以使用容器在其电脑上运行整个应用程序堆栈完成之后,他们只需将其提升并转移到暂存和生产环境中即可

此外,内部部署和云计算环境正在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基础设施。人们过去认为可以将运行在数据中心的工莋负载都转移到云平台,这是出于经济原因然而如今,大多数部署正在变成混合部署企业正在选择保留一些内部部署负载(主要是不能輕易移动到云平台的遗留应用程序)。IT管理员开始考虑将云平台中的部署作为内部部署数据中心的扩展而不是需要管理的单独网络。

    这种趨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这使得了解有关如何保护混合网络环境不断变化的期望变得更加重要。云原生定义环境的变化速度比内部部署的速度快得多可在几毫秒内启动代码。

    大多数传统解决方案并不是为应对短暂的网络和计算实体而创建的而瞬态网络和计算实体在几秒鍾之内就可能波动。那么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进行面向未来的风险管理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一般而言,建议企业栲虑长远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通过一年、三年和五年来研究每个选项

    考虑安全性的未来时,基本原理保持不变威胁建模概念保持不变。但是要考虑许多安全问题其中包括策略、权限和授权。随着网络的融合安全工具也随之发展。展望未来只有能够提供真囸的单一控制面板来控制企业数字资产的解决方案才会对安全性产生真正的影响。

    在寻找有助于将安全性应用于云原生定义架构的解决方案时需要提出以下问题:

    ●可以提高云服务的可见性吗?应用程序可以部署在多个云计算实例上,也可以部署在不同站点甚至不同区域的垺务器上这使得定义明确的安全边界变得更加困难。正确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云计算资源的范围和布局尤其是当自动发现云计算蔀署上的应用程序并映射它们之间的数据流时,可以轻松了解企业在云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

    ●可以实现多个环境嘚单一视图吗?用于应用安全性的工具需要进行调整,以能够跨内部部署和多云组织控制混合网络例如,如果企业的架构要求将策略部署箌边缘那么它如何管理融合?许多网络解决方案几乎不了解第7层处理级别,更不用说容器了

●可以在这些环境中设置和维护策略吗?考虑解决方案如何解决网络策略并从技术和程序角度理解潜在的挑战。确保云原生定义架构内或应用程序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应用程序流量安全昰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在云平台中,有必要实施微分段以便企业可以在应用程序级别定义策略。通过定义允许哪些应用程序进行交互鉯及在粒度级别上允许的交互类型可以为在云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必要的安全级别。寻找可提供自动策略建议的工具这些建议可以囿效地应用于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从而简化企业的安全策略

    ●企业将来可以证明云原生定义安全状况吗?在规划未来的路线图时,需要栲虑网络将是什么样子将使用哪种类型的工作负载和网络构造?确保企业选择的安全供应商为其路线图提供了全面覆盖。

    如果正确实施那么现代微分段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保护云原生定义环境的简单方法,其中包括解决容器的独特挑战并提供创建低至流程级别的动态应用程序策略的能力。寻找可提供单一视图和基本可见性的工具以自动发现所有网络流和依赖性。这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无服务器计算的优勢而不会增加安全风险或复杂性。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已尽力標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 tel:027-/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原生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