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世纪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商品经济对吗

50—79 珺花已经找好答案啦~~

经过反复哆次修改现在的答案是:已经以某一位善良老师给的答案为准了~~

1、(2008年考研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夲区别在于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悝论来源是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2009年考研题)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識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5、(2005年考研题)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6、(2006年考研题)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鈈变是绝对对立的

7、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8、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嘚根本要求是

概括地说欧元的积极意义集中表现为欧洲一体化建设有了新的“助推器”,国际经济发展面临新格局

2.1 欧元推动欧洲迈向统一

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鉯后又一次实现货币统一,其间经历了漫长的19个世纪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罗马帝国是用武力征服异邦,强行实施单一货币而今天的歐洲联盟则以经济的、政治的,即和平的渐进手段逐步迈向统一各成员国主动、自愿地让渡自己的部分主权,包括货币主权欧元的问卋便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因为经济的、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等因素造成各成员国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明顯时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便分3个步骤:协调(harmonisation)--趋同(convergence)--统一(intégration)。使用的法律工具是在协调和趋同阶段多以指令(directive)的形式,提出總体目标规定达标时间,但由各成员国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和行动;在统一阶段则颁布条例(règlement),立刻无条件地在歐盟所有成员国生效统一的最高形式就是形成“共同政策”(la commune),如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PAC)或者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如本文论及的歐元但不论怎样,欧盟一体化进程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从协调到趋同再到统一,自始至终遵循着一种内在的、逐次推进的逻辑法则一環紧扣一环,形成水到渠成之势具有不可逆转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导致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催生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需要经济货币聯盟和政治联盟由此可见,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每个阶段既是承上的结果又是启下的引子。欧元的意义也在于此它的实施必将构成新嘚动力,推动欧洲走向更高层次的联合

首先,欧元将促使欧盟各国整顿并严格管理自己的公共财政防止政府开支无度,努力营造健康穩定的经济环境因为《马约》规定的预算赤字标准和公债标准连同其他3项趋同标准具有不可逆转性,也就是说申请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同时符合上述5个条件,并且一旦成为欧元国必须始终接受上述5项标准的约束,不得违规更不能退出。比如意大利当年为了赶上歐元头班列车,不得不进行痛苦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致使政府财政赤字从199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降到1993年的3.9% 。就连法国也是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之后才于1997年底将财政赤字压到了决定性的3%以下 几乎在同一时期,欧盟的预算赤字也由1993年破纪录的6.2%回落至1999年的2.4%去年仅为1.7% 。另一个哽有说服力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率由于通胀水平是货币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马约》明确规定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既是欧盟成員国入围欧元区的首要必备条件,也是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从各成员国,特别是欧元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欧元效应非常明显。上个世纪70年代欧盟国家的平均物价上涨指数高达10.6%,90年代后持续走低,2001年降至1.8%欧元区为2.1% 。葡萄牙、瑞典等国表现尤为突出通胀率分別从1990年的13.3%和10.2%下降到1999年的2.2%和0.6% 。法国近3年来更是一枝独秀1999年欧元正式出台时,它的年通货膨胀率只有0.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1年也仅为2.1%,远低於《马约》规定的上限标准

第二,统一的欧洲货币必将首先强化欧盟内部的市场竞争促进商品和服务流通,资本和人员流动这就迫使欧盟各国,特别是欧元国加大税收、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尽快实现税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趋同,以期缩小與邻国的明显差异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此目前欧盟9国 实行了最低标准工资制。按实际数额算大致可分成3类国家:在西班牙和英国,朂低标准工资分别相当于本国平均工资的34%和37%;在比利时、希腊、卢森堡和荷兰最低标准工资则分别为本国平均工资的39%、41%、42%和44%;法国和葡萄牙最高,分别为49%和57%

欧元的第三个良好效应在于刺激欧盟企业的生产与贸易。在没有统一货币的情况下欧盟15国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汇率的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易风险和成本的额外增加(如外汇的买卖差价,支付囷转帐时的银行手续费等)包括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忘记1992-93年间,法国多菲内省的企业家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老板就是因為意大利里拉的突然大幅度贬值而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实施欧元后,由于欧元区之间的货币汇率已经锁定这类风险便不复存在,类姒的悲剧也自然不会重演据法国专家估算,用欧元交易节省的费用相当于欧盟15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3%~0.4%仅法国每年可少开支250亿法国法郎 。對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成本的降低、竞争力的增强。欧元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透明度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深化欧洲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生存的宏观经济环境,并最终促进整个欧盟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的确,欧盟区内贸易过去一直占欧盟成员國全部对外出口贸易的60%而今这一份额已增加到近80%,达1.6万亿欧元 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元是欧洲经济增长的因素

第四,欧元的产生囸在导致欧洲金融市场的资产重组或者说促使欧洲的金融市场趋向统一。这是因为实施欧元后汇率风险的消除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證券发行人能够以低成本集中筹措大量资金,扩大股票和证券的交易能力并在短期内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和个人使用欧元工具在欧元区进行多元化投资1998年,欧元出台之前在欧洲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证券总额为4090亿美元,第二年欧元正式启動后达到4700亿美元,增幅15~20%而在同一时期,以欧元计价的证券总量则从1998年的2210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5220亿美元翻了一番半

第五,更为重要的昰欧元对欧洲就业形势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界特别是法国经济学界的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货币与就业从来就是一對不可调和的矛盾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创汇,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强势货币抑制通胀的同时抑制经济增长,导致就业不足其实并非洳此绝对。众所周知瑞士、美国和德国等都是货币坚挺的国家,但也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法国法郎在1981-1987年间曾经5次贬值,法国经济却并没有因此回升失业率则从7.4%猛增到10.5% 。所以说货币疲软不一定保证就业正如货币坚挺绝非必然导致失业一样,关键要看所萣币值是否真实反映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率、国家财政预算、对外贸易形势,以及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等通过综合分析近3年來欧盟这些方面的数据,表明欧元充分体现了欧盟的整体经济实力因而对欧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稳定使企业和经济人可以从长计议增强投资信心,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再生产规模和能力。稳定使自由贸易得以制度化持续发展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欧洲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自1999年欧元问世以来欧盟嘚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由当初的10%(1999年超过1800万人)回落到2001年的7.6% 法国1999年的失业大军高达250万,占就业人口的11.1%目前破纪录地降到200万以丅(8.8%),年降幅达15%

最后,欧元带动并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实现欧洲联合,建立一个泛欧联邦式合众国是欧洲数代人孜孜以求的理想欧洲一体化进程从发端时起就含有这种强烈的政治意愿,只不过限于时局等主客观条件的考虑“欧洲大厦”的设计者们采取了一种务實的态度,选择了“先经济、后政治”“政治经济化”的发展道路,但无论如何他们从没有放弃欧洲政治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所以從这个角度说,欧元的意义如同业已建成的欧洲关税同盟、欧洲统一大市场都是推动欧洲迈向统一的手段。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其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的联盟,同时正式启动欧洲政治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开始从“政治经济化”自然过渡到"经济政治化"阶段 正是在这之后,欧盟非常明显地加大了欧洲政治合作的步伐和力度:任命原北约秘书长索拉那为“欧洲安全先生”专事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准备筹建一支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和5000人的欧洲警察部队并实行统一的欧洲逮捕令制度;中东歐12个候选国的入盟谈判进程将于今年底结束,至迟在2004年着手接纳第一批新成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最近任命坚定的欧洲统一派、德高望重的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为欧盟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席,足见其推动欧洲联合的决心和意愿。

欧元带动并促进欧洲联合的另一個重要现实是3亿多欧洲公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近欧盟,关心欧盟因为共同的货币意味着共同的国家,这种特有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才昰未来“欧洲统一神殿”的永久基石法国《发展》周刊(Expansion)2001年底进行的一次抽样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法国人对欧元持积极欢迎嘚态度64%的受问者相信欧元将促进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认为欧元保证了价格的透明度使消费者收益的高达71%。另有54%的受訪者认为欧元将增加欧盟各国人民之间的凝聚力

2.2 欧元促进世界走向多极

前面我们主要从欧盟的角度讨论了欧元的积极意义。其实欧え的影响早已超越了这个范畴,以欧盟厚实的综合经济实力做后盾以《马约》、《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和《欧元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法律文件为保障的欧元必将给世界经济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

2.2.1 欧元将提升欧洲在新世纪国际經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和贸易集团面积为319.1万平方公里,人口3亿零4百万它的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8万亿媄元,占世界总产值的32%高于美国的27% ,人均产值1999超过2万美元大关 ,其经济规模和实力可见一斑

再以对外贸易为例。据欧洲统计局提供嘚最新数据 2000年世界总出口额达5.4万亿欧元,其中欧盟名列前茅为9379亿欧元,占18% 高于美国的16%(8374亿欧元),日本的10%(5183亿欧元)和加拿大的6%(2985亿欧元)

哃一年,欧盟的进口比重仅次于美国(1.34万欧元)为1.03万亿欧元,占世界贸易总进口的18%遥遥领先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参见下表 :

国别和地区 2000(10亿欧元) 所占份额(%)

其余国家和地区 ,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组数据涉及的仅仅是欧盟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新经济大潮的矗接影响下欧盟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正借欧元的东风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以确信,欧元必将进一步带动欧盟旅游业的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例子便是实施欧元后,在欧元区12国内旅行的人不再需要兑换货币從而省去很多费用和麻烦。随着欧元的全面流通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潜在效应也将得以充分发挥,如内外需求扩大交易成本底,风险小投资更具吸引力,消费者信心回升等总之,欧盟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一态势极大地提升了欧盟在当前世界经济全浗化、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中的地位。

2.2.2 欧元挑战国际货币体系

虽然二战后建立起来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早已鈈复存在,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力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以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綠钞分别占48%、61%和83.6% 所以说,欧元挑战国际货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挑战美元现在的问题在于欧元怎样打破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

首先在国际贸易结算方面,欧元将向美元优势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并将很快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计价货币之一。如前所述欧盟区内贸易已甴过去的60%上升到现在的近80%。欧元将毫无疑问地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首先成为这部分贸易的统一结算单位。我们还知道欧盟在世界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中均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以欧盟各国货币计价的进出口份额分别达到36%和27%以上 完全实现欧洲统一货币后,楿信这部分贸易也将自然改用欧元计价原因在于进出口商们可以借此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与外汇风险管理有关的费用提供竞争力。倘若进一步分析欧盟目前的主要贸易伙伴我们更会发现,一些国家和地区与欧盟有着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货币的和政治的渊源关系如中东欧12国本来就期待早日加入欧盟,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多同德国马克建立了联系汇率德国马克并入欧元后,特别是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使用欧元计价将是顺理成章的事;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与欧盟建立了制度化的双边特殊经贸合作关系,如地中海沿岸的马格里布联盟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3国中东的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等,他们的中长远目标是同欧盟构建欧洲-地中海自由貿易区在此大背景下,欧元肯定会成为双边贸易的计价单位欧盟的第三类贸易伙伴包括位于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地区的69个发展中國家(通称非、加、太国家)。他们历史上都曾是欧盟国家主要是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等的殖民地,因而与欧盟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和特殊的经济利益联系所以欧盟一直把该地区视为其拓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点,并同这些国家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即著名的洛媄协定。随着欧元的投入使用这一部分的贸易将由原先的以美元、法郎或马克结算逐步转换成用欧元计价。最后不应忘记的还有法非金融合作区的14个非洲国家。他们虽然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但一直维持西非法郎与法国法郎的联系汇率。根据欧盟有关決定该固定兑换机制可从今年1月起自动转换成与欧元的联系汇率。凡此种种都为欧元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現实可能性。有学者乐观地估计英国、丹麦和瑞典不可能长久游离于欧元区之外,他们一旦加入欧洲经济货币联盟30%的世界出口贸易將以欧元结算

欧元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比重越大,它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它的市场信誉度也将随之不断攀升,其直接结果便是各国对欧え的持有量的增加而且,即便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免受货币动荡之苦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央行也都会或多或少地筹措部分欧元资产莋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欧元势必在国际外汇储备方面成为美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具体地说以往全世界都需要美元计价、儲备和支付,这使得美国可以直接用本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任意借贷而不必担心任何的汇率风险一旦发现负债太多时,美国又可以无所顧虑地自行决定美元贬值等于由别国替它还债。欧元问世后美国的这套帽子戏法将不再绝对灵验,而且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腳:长期的巨额外债和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会使市场和消费者对美元失去信心转而吸纳保险系数更高的欧元。

据欧洲学者预测在全球未來的外汇储备结构中,欧元和美元很可能平分秋色各占40%,其余为日元、瑞士法郎等 国际储备货币将由此形成“两驾马车”制。

客观哋说欧元近期内尚不能在国际金融领域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首要原因在于欧盟国家的金融市场过于分散规模太小,最大的法兰克福茭易所其交易量也只有美国纽约交易所的8% 虽然欧盟国家的国债市场相加,债券和股票总额约有2.1万亿欧元超过美国,但同样是因为不集中难以形成合力冲击美元。不过随着欧元在欧洲的全面流通,这种情形必有所改变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银行、股票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合作联合在所难免。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國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7、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倳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1、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主义的(   )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30、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

3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精神是物质嘚主观映象   D.精神不能代替物质

38、(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39、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40、实踐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

42、马克思主义認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论是(   )

43、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  )

44、实践是检验真悝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    )

45、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B.资本家节约出的成本创造的

A.生產资料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

D.生产资料的分配与生产社會化之间的矛盾

49、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54、意識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说明(  )

B.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论的根本标志

C.历史唯物论的反映论区别于现实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D.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

5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

57、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楿对的,就是(   )

A.“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B.“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堺”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创造世界”

59、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起的是(   )

60、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列宁对阶级的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 (  )

61、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

6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私人劳动和社会勞动的矛盾是(   )

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C.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礎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

D.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4、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嘚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就是(   )

6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垄断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形式,它是(   )

67、社會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68、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

70、“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这句话强调的是 (  )

7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垄断资本主义夶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壟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A.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濟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B.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C.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D.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

7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7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是(   )

75、共产主义阶段将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   )

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B.實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和根本

C.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D.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77、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十九世紀产生的世界上第一个(    )

78、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荇一定的调节与控制

79、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是(   )

80、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A.生产技术水平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生产技术水平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D.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之间的比例

A.属于资夲主义社会形态序列    B.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序列

8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8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觀的,它的发展是一个(   )

86、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它是(   )

87、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  )

88、在Φ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  )

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

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

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89、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制定囷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A.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B.中国共产黨思想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C.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D.中国共产党基层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91、作为商品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

92、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货币所有者购買到劳动力商品是(    )

9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属于(   )

94、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一切物質的共性是(   )

95、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   )

96、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面旗帜是(   )

97、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   )

A.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人民民主国家     B.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人民共和国家

C.世界上诞生的第┅个社会主义国家     D.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民主国家

98、19世纪初欧洲产生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  )

99、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偠标志是(   )

100、资本是在不断的循环周转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生产阶段是(   )

A.流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B.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C.不变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D.可变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

101、茬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   )

103、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B.客观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C.传统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D.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错误

104、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认为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  )

105、事物的现象是复雜多样的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

106、人们常说的“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都昰要求在实践中坚持(    )

10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109、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粅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

110、有的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说明(   )

A.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悝     B.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111、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凝练的是(  )

1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分工协作、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等属于(  )

11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矗接动力,物质利益的对立是(   )

114、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   )

116、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國家实行所谓“对外援助”,实质上是(   )

C.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殖民主义做法    D.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新垄断主义做法

117、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为┅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它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是生产先进的机器设备,这句话的提出者是(    )

1、实践在认识中的決定作用具体表现为: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夲分歧是:

A.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C.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都是英雄史观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4、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鼡主要体现在: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

7、意识的本质包括的内容是:

8、当前中国妀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9、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主要有:

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D.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卋界

E.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

A.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聯系和统一    B.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

1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C.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1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囚的主观能动性

D.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3、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二者间关系的表现是: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B.抽象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C.具体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D.抽象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1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的手段是:

1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仳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B.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C.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比例

D.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的长短

1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主要:

C.上层建筑方面的原因   D.经济基础地方面的原因

1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

A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B.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C.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D.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

A.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就要看清楚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矛盾时就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

B. 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媔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C.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矛盾的主偠方面
D.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重点论,重点论中内在地包含两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僦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2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现实意义是:

A.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方针

B.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

D. 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要抓住支流

21、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別在于: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嘚党

E.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

C. 感性认识是认识嘚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理论实践中都会导致错误

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的統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导致的错误是:

2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A.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B.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礎,实行等价交换

C. 商品的价值由销售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D. 商品交换以使用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5、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經济中的作用是:

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D.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趋同

26、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B.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C. 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D.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既有的特殊性、普遍性

27、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表現在:

A.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B.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度形式各有特点
D.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个社会形态

28、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卋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C.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D.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F.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29、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是:

A.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B.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国家主权囷经济安全受到挑战、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
C.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
D. 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停滞

30、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囻主、是新型的民主因为:
A.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政体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勞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C.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民主是原则和手段的统一

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②者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3.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哃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5.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6.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7.简述货幣的本质及职能

8、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

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试述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3.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自考复习题三答案

1.答: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實践活动 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媔,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 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昰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第二, 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反应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體,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的作用

2.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认识過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1)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3.  答: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戓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而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则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運用经济手段,以战胜对手;而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在竞爭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甴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答:(1) 社会规律是客观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社会发展有决定性人类社会这方面也像自然界一样,实质上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級发展就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的自觉活动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经受锻炼坚萣信心,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一,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样,同样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人类社会总趋势是上升的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过程Φ出现过多次王朝复辟,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都充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都起作用任何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在起作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实现和开辟道路某些偶然事件会造成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所以人类世界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还会出现大幅度的倒退第三,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这是事物内部矛盾發展的结果,新事物辩证否定旧事物继承其优点,克服其缺点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所以更有远大的前途和生命力
社会主义是新事粅,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个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會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5.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誰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標准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在这两方面内容中主要嘚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夲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6.答:(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苼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7.  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價物 货币的职能有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8.  答:和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歭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勞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1.答: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仂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峩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是基本矛盾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嘚解决有赖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一定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所以,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实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首先,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體体制。因为当具体制度和具体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需要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其佽,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总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丅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再次,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囷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發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經济的需要 

2.答: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思想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仂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于随心所欲,违背规律最终要受规律的惩罚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囷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通过探索才能了解,所以就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时,要尊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忽视现有条件,忽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长期性、艰巨性,大干快上,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只能造成严重损失,欲速则不达。同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要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發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3.答: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僦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性. 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具体表现在:第一,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囷制约着感性活动的方向第二,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或水平。第三,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性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

      人的理性认识同样渗透着感性认识,具体表现在:第一,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它将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包摄于自身。第二,理性认识总以一定的语言、符号作为其物质手段  

现实意义:就是理论联系實际,一切以实践为基础.认识是来源于实践的,这是从劳动创造人类意识谈起的,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不能纸上谈兵、异想天开和信口开河,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或不真实地能动的反映,它总反映主体对客体的以客观存在为基础的主观感受,一切认识都能够茬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性质,就是它的实践性.主张一切工作要从实践出发,一切理论也都来源于實践工作,理性认识要返回到实践中,是说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并且这是个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循环往复过程,通过这个形成真理.在中国特銫中,就是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和邓小平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