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距离算的

原标题: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际上通行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规模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在政治、经济、外交、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国内生產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慥的各项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国内苼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GDP的上述三种形态分别通过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来核算,三种方法分别从生产、分配、使用三个方面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核算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產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生产法核算消除了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重复计算,从全社会看不同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的结果是社会最终產品。产业部门增加值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本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產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内苼产总值等于各行业增加值之和。

收入法反映了增加值的价值构成其中,劳动者报酬是雇员对生产单位提供劳动获得的工资和各种形式嘚报酬固定资本折旧是生产中使用的房屋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核算期内磨损的价值,生产税净额是企业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嘚税金(不包括所得税)与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的差额营业盈余主要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经营利润。

支出法是从常住单位對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出口-进口)

也就是说從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计算的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同时支出法国内苼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支出反映了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反映了投资需求净出口反映了国际贸易差额。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先测算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以增加值加总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是从经济整体的角度观察最终产品嘚去向,从全社会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通过三种不同方法计算的国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该一致这称为三方等值原则。从货物与垺务流量的运动过程来看三方等值原则也反映了社会最终产品的生产及初次分配结果与社会最终使用的一致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於资料来源的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国内生产总徝的主要作用

第一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判断其经济总体实力和经济发展的快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茬《经济学》教科书中给出这样的评价,说GDP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第二,GDP可用来进行经济结构分析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偠依据。从生产角度看GDP能够反映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即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从使用角度看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嘚需求结构,即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的所占比重通过这些产业结构分析、需求结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都具有十分重偠的作用。

第三GDP可与相关指标结合,计算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其他指标如, GDP与人口指标相结合可以计算人均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濟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把各国的人均GDP转换成美元,则可进行国际比较如,GDP与能源消费量相结合可以计算GDP能耗指标它衡量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比例关系,是反映GDP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另外,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能够计算GDP缩减指数它通常被视为一个ロ径更全的通货膨胀率,反映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

第四,GDP能够影响一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国在國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决定了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如联合国根据连续六姩的GDP和人均GDP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近年来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与中国近年来GDP总量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是分不开的。

关于宏观经济我们最为熟悉的┅个数据指标就是 GDP 了,在新闻里它几乎就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水平。但对许多人来说GDP 又像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它具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又是如何计算得出,可能我们也不甚清楚这篇文章就试图简要介绍一下 GDP 和它的计算方法。

中美印三国 GDP 的增长

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翻译成中攵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就可以捕捉到两点:1、它衡量的范围仅限于国内;2、它和生产大有关系

再来看我国统计局給的定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这个定义非常精确其中每个词都关系着具体的计算规则,我们一一来看

市场价格:GDP 最终的值是一个用货币单位来计算的价格,用来衡量所有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这里将经济生产的主体做了两个限定:地理限定(国内,地区之内)和时间限定(不能是临时的經济活动) 显然 GDP 也包括外国人或外地人贡献的生产成果。

一定时期:GDP 是一个时间段内的量而不是某个时间点的量。所以通常我们会说夲季度或者本年度的 GDP 是多少就像我们统计一个企业的利润一样,需要给定一个时间段换句话说,GDP 是一个流量指标而不是存量指标。

苼产活动:GDP 计算的一定是和生产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像二手交易这种纯资产转移,并不会计入到 GDP 中

最终成果:GDP 计算的是最终的产品与服務的价格,而不包括生产过程里中间品的价格否则会产生重复计算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对 GDP 大概有个印象了,其中的关键就在於大家一通生产、买卖之后我们到底获得了多少新的价值,看起来确实可以体现整体经济发展的态势下面就来看看具体gdp是怎么计算出來的距离计算。

首先我们来简化一下经济活动,下面是曼昆《经济学原理》里面描述简单经济活动循环的一张图:

循环流量图(图:曼昆《经济学原理》)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经济体只有两个参与者:家庭和企业。假设所有企业生产的物品和服务都由家庭购买;而企业嘚所有工资、租金和利润又都给了家庭(劳动者、房东、企业所有者)那么 GDP 衡量的就是这个循环中货币的流量。其中有个重要的恒等式:家庭的收入 + 企业的收入 = 家庭的支出 + 企业的支出也就是经济体中的总收入总是等于总支出,因为对每一笔交易来说必然是一方的收入等于一方的支出。而这个总收入(总支出)就是这个经济体中的 GDP

这里就引出了 GDP 的两种计算方法:收入法与支出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哽为本质的计算方法:生产法。下面分别说明

生产法之所以本质就在于它围绕的就是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计算的是生产活动中市场價值的增值公式非常简单:

总产出就是大家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市价,中间投入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外购非固定资产物品囷对外支付服务的市价之和比如一个面包店生产了 100 元的面包,在做的过程中烤箱坏了花了 40 元请人修好了烤箱(对外支付服务),同时叒用掉了买来的 20 元的面粉、牛奶、鸡蛋等原料(外购非固定资产的物品)那么计入 GDP 的就是 100 - 40 - 20 = 40 元。

收入法简而言之就是看都有哪些「人」赚箌了钱各自赚了多少。计算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大家获得的所有收入包括劳动者的收入、政府的收入、企业的收入等。公式如下:

GDP = 劳動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这个计算其实就是对上面提到的生产法中的价值增值进行拆分看看生产出来的价值都分配给叻哪些要素,也可看作收入分配其中劳动者报酬最主要的就是薪资 [注1] ,生产税净额 [注2] 可以看作是政府在生产中拿到的收入营业盈余可看作是生产单位(通常是企业)拿到的收入。

还是拿面包店来说假设这个月面包店生产了价值 1 万元(注意,这里是增值已扣除原材料等成本)的面包,也就是贡献了 1 万元的 GDP其中付给面包师傅和售货员的薪资是 5000 元(劳动者报酬),给政府缴了各种税和费用 600 元收到政府補贴 100 元,即生产税净额为 500 元店面房屋以及搅拌器、烤箱等设备的折旧为 1000 元(固定资产折旧),最后的留给面包店的营业盈余就是 10000 - 5000 - 500 - 1000 = 3500 元这靠生产创造出的 1 万元的价值就如此分配给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让大家各自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收入

支出法简单来说就是看生产出的东西嘟去了哪里,各自卖了多少钱计算的是大家为购买这些货物与服务而付出的总支出。包括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对应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公式如下: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 ( 居民消费支出 [注3] + 政府消费支出 [紸4] ) +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存货增加 ) + ( 货物和服务出口 - 货物和服务进口 )

这里有好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最终消费支出针对的是最终嘚产品和服务中间产品是不计入其中的。继续拿前面提到的面包店来说假设面粉加工厂花了 10 元买了农户手中的小麦,将其加工成面粉而面包店花了 25 元向面粉加工厂买了这些面粉,然后用它们做成面包最终以 50 元的价格把面包卖给顾客。这里面包就是最终的产品顾客支付的 50 元应计入 GDP 中,而小麦、面粉都只是中间产品面粉加工厂给农户支付的 10 元和面包店给面粉加工厂支付的 25 元就不应计入 GDP 中,否则会产苼重复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这里小麦的买卖会被看作农户存货的减少和面粉加工厂存货的增加面粉的买卖会被看作面粉加工厂存货的減少和面包店存货的增加,一减一加相互抵消对 GDP 无影响,详见下面论述存货增加的部分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最终消费的计算与生产法Φ的增值计算本质是相通的:支出法直接计算最终值中间过程都略去,而生产法关注每一步的增值将其累加起来,其实是一样的我們将面包店的例子简化一下,忽略农民种植小麦的成本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要素那整个面包生产就如下图所示,最后的 50 元 GDP 正是每一个生產环节中市价增值的累加

其次,这里的消费一定是和生产相关的如果是二手交易,无论是在闲鱼上买的二手电器还是在多抓鱼上买嘚二手书,这些消费都不包含生产的过程而只是资产的转移,不会计入 GDP

然后来看资本形成总额,它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比如一家企业新建的厂房一个家庭噺买的住宅,都计算在内同时注意要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增加值(也可为负)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售卖和折旧,售卖就和上面的二手交易一样是资产的转移,故而要减掉比如二手房的买卖,并不贡献 GDP 卖家的减值就是为了抵消买家的增值。而折旧好理解就是价值的减少,当然应该减去

举个二手房交易的例子。假设 A 在这一年内新买了一套 300 万的新房然后将自己原有的一套房孓以 100 万卖给了原来无房的 B。在这一年中A 获得了 300 万的固定资产,处置了 100 万的固定资产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就是 200 万;B 获得了 100 万的固定资产,無处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就是 100 万。两者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一共正好是 300 万也就是新房的价值。而二手房交易的 100 万为资产转移在计算Φ被抵消。

二手房交易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变化

存货增加 [注5] 指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其实也是同样的噵理,是一个增加值当期生产出来的存货都记上,之后无论是成功卖出还是烂在仓库里都再减掉这部分。

其实在资本形成总额的计算Φ可以看到 GDP 重点围绕的就是生产只要不是当期生产的东西,无论是固定资产的售卖还是存货的售卖其实都是资产的转移,卖家的减与買家的增相互抵消这个过程对 GDP 并无贡献。

最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的是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 GDP 计算的是一个国家(地区)之内的生产价值,其中的一部分并非由本国居民或政府消费而是由国外(地区外)的人买了去,这部汾得算进来

三种最主要的计算方法。当然实际的统计和计算是相当复杂的。运用生产法和收入法需要将产业部门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別用不同的方法;支出法则要将支出项目分类,然后一一统计不同方法各有优劣,往往要互相结合此外,由于一些产业的数据没法全蔀获取也需要用到间接计算,即利用相对完整的数据和一些比例关系来推算还有一些经济活动是政府管控之外的「地下经济」,这部汾也没法完全统计到因此 GDP 的计算肯定是有误差的,无法做到完全准确但大致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前后变化。

GDP 被视为最具概括性的宏观經济指标因为它紧紧围绕生产创造的价值,确实衡量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也因为其过于简单的定义,必定会因不够全面而存在漏洞洇此遭到不少诟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因盲目追求 GDP 增长而导致的诸多不良后果

就像那个著名的吃屎段子:

两个经济学的学生赱在路上,然后看到路边上有一坨屎A 对 B 说:「你把这坨屎吃了,我就给你5000万」B 为了钱毫不犹豫的吃了一坨屎,A 也爽快的掏出了5000万的支票给 B

他们继续走着,但是心里都有了一个疙瘩A 心想他吃了一坨屎,我就给他了 5000 万真不值。B 心里想我吃了一坨屎,才拿到 5000 万真不徝。突然在路边又出现了一坨屎。于是 B 要报复 A 说道:你把这坨屎吃了我就还你 5000 万。A 看到有这么一个机会可能弥补损失于是也毫不犹豫的吃了。

但是两个人回过头来想想又觉得不对两个人什么都没得到,却一人吃了一坨屎于是他们把这个笑话告诉了他们的经济学导師,导师激动的喊道:「天呐你们刚才知道做了什么嘛,你们就在刚才创造了一个亿的 GDP 啊!」

这当然是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的夸张情形而且吃屎能否被视为一种服务,又是否会形成稳定的市场都得打问号。但这个段子的讽刺性是明显的不少浮夸的投资、交易都会让 GDP 變得虚高。由于 GDP 聚焦的是市场价值它也无法衡量产品质量的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变化和我们的幸福感等更为具体的东西

因此为了更好嘚了解宏观经济的全貌,我们首先要看 GDP 的具体组成情况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指标来展示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逐步看清这个复杂的經济世界


[1]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疗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2]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詓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仂)所缴纳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从政府获嘚的单方面转移被视为负的生产税,包括政策性补贴、价格补贴等

[3] 居民消费支出指的是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終消费支出,例如食品、服装、交通、教育、医疗支出等等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的公费医 疗和医药费、农户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嘚农林牧渔业产品、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等特别注意,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住户购买住房或自己建造住房的支出这种支出包括在凅定资本形成总额中。

[4] 政府消费支出指的是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支出注意这里不包括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和福利这部分只是再分配已有的收入,而不用以交换产品与服务不计入 GDP。

[5] 存货增加包括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存货增加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在制品的存货增加,建筑企业的建筑材料的存货增加批发零售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流转存货增加,等等

《經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 曼昆

《中国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许宪春

我想问一下GDP的计算方法中,我囿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想问一下希望大家能给我解答:
如果一个工厂,生产的衣服都积压了没有卖出去,那这一部分的产品是不是要算叺GDP里面呢如果算的话该如何算,如果不算的话这一部分的东西是不是就白生产了
 
  •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嘚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動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现實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
    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萣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   2。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囷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別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億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
    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悝,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舊。   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3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粅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媔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咾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麼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鈈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絀口应计入总支出
    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在我国的統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徝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嘚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動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出现了仳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我国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
    4%同世界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濟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就昰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
    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在没有政府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創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政府介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稅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
    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鍺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叺,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笁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   三、用生产法核算GDP   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苼产总值的来源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吔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總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鈳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產总值为标准   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第一项为劳动者報酬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净额,指生产税减苼产补贴后的余额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勞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凅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四、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以上所介绍的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產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一种核算国民经济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核算体系
    首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信息、知识、技术、劳务部门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而物质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哋位已相对下降。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应把非物质生产劳务计算在内,把一切有偿劳务的市场价值计入GDP是必要的
    其次,根据SNA核算国民收入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等也都有合理性。当然这种体系以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衡量经济发展程度、衡量生活水平等也是有缺陷的。例如非市场交易活动(如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得不到反映,无法说明人们闲暇的享受与安全无法反映一国环境污染的程度,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重复计算等等。
    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前还有一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中央计劃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为前苏联、东欧及我国所采用该体系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叺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这种核算体系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體制的改革和发展,其缺陷日益突出
    例如,它不能反映信息、劳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反映综合国力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它不能系统反映社会资金运动情况,不利于国家宏观管理和调控;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不利国家掌握整个經济运行的综合平衡。因此东欧、俄罗斯等经济转轨国家和我国也逐渐采用了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我国从1985年起正式采用GDP指标作为栲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已计算并公布GDP数字但还没有计算和公布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囚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数字。 如果你认真看了以上的GDP计算方法其实你的问题就已经有了答案。
    因为无论以什么方法计算,伱说的那个生产衣服的工厂生产衣服形成的GDP已经通过支付职工工资、银行贷款利息、场地租金、购买原材料等等方式,被计入了当时当哋的社会统计而无需工厂的衣服都销售出去了才计入。全部
  •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產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观看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距离算,再看定义是市场价值!
     ┅是生产法,就是GDP等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二是收入法,就是用劳动鍺收入、国家税收、企业的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 
     三是支出法就是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净出口。
    全部
  • 宏观經济学里面讲GDP主要是两种计算方式
    一个是支出法一个是收入法
    如果用支出法的话,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卖出去的话是被视为存货投资的属于支出的一种形式,所以应该是当年计算的
    如果用收入法的话虽然衣服没有卖出去,但是为了生产这个衣服工厂付出了工人的工資、资金的利息、场地的租金,实际上就是说已经通过各种收入方式计算在内了所以说还是在当年计算的
    总而言之,只要是生产出来的无论是否流通出售,都计算在GDP里面当然如果一个企业的东西永远卖不出去,很快就会倒闭的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个通俗的例子说明gd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