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发展前景的CR8和VR5的意思

原标题:【方正零售倪华|电商专題系列之二】致敬苏宁27年:从家电连锁向全渠道零售巨头的转型之路

1、家电行业长期向好全渠道龙头攫取市场份额。后地产时代大家电主要处于升级周期小家电受益于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增量,三四线城市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从渠道竞争格局来看,线上对线下冲击接菦尾声在产品、品牌、体验升级的大背景下,苏宁作为全渠道龙头倚靠线下门店提供优质服务和商品展示功能,充分下沉三四线城市渠道价值日益凸显。

2、盈利拐点确立:苏宁五年改革成果落地1500余家门店改造工作基本完成,云店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带动线下同店增長从2016Q3开始转正。线上业务大力控亏和阿里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将带动线上“GMV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2015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正,2016年经營性净现金流超过资本开支2017年迎来盈利拐点。

3、物流、金融资产价值丰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苏宁当前已布局了580万方高标准物流仓儲而国内高端物流仓储资源稀缺、租金稳步上涨,若未来物流收入一半社会化开放每年可创造10-20亿元增量收入。金融业务牌照齐全业務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金融业务2017年实现盈利物流、金融价值保守估计在200亿以上。

当前苏宁PS估值水平仅为

北京大学金融学、香港中文夶学经济学双硕士

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学双硕士

感谢于畅同学对本报告的支持!

来自公众号“华仔商业观察”

7月18日發布的深度报告《苏宁云商:致敬苏宁27年从家电连锁向全渠道零售巨头的转型之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1、家电行业长期向好,全渠道龙头攫取市场份额后地产时代大家电主要处于升级周期,小家电受益于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增量三四线城市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从渠道竞争格局来看线上对线下冲击接近尾声,在产品、品牌、体验升级的大背景下苏宁作为全渠道龙头,倚靠线下门店提供优质服务和商品展示功能充分下沉三四线城市,渠道价值日益凸显

  2、盈利拐点确立:苏宁五年改革成果落地,1500余家门店改造工作基本完成云店盈利能力持續向好,带动线下同店增长从2016Q3开始转正线上业务大力控亏,和阿里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将带动线上“GMV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2015年公司經营性现金流转正2016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超过资本开支,2017年迎来盈利拐点

  3、物流、金融资产价值丰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苏宁当湔已布局了580万方高标准物流仓储,而国内高端物流仓储资源稀缺、租金稳步上涨若未来物流收入一半社会化开放,每年可创造10-20亿元增量收入金融业务牌照齐全,业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金融业务2017年实现盈利。物流、金融价值保守估计在200亿以上

  当前苏宁PS估值水岼仅为0.7X不到,盈利后估值水平有望提升至1X PS以上物流、金融资产仍有200-300亿以上的价值,物业重估价值丰厚当前市值正处在盈利前的估值低點。预计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 %、6

  估值分拆:线下40亿净利对应20XPE,给予800亿市值金融200亿市值,物流社会化部分200亿市徝(租赁和运营各100亿市值)若电商部分盈亏平衡可给予0.5XPS,对应450亿市值(电商盈亏平衡一方面来自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京东阿里的扣点率提升行业寡头竞争格局下的利润率水平提升;另一方面来自GMV规模增长带来各项费用率的下降),给予公司18年1650亿目标市值

  风险提示:镓电销售情况不达预期;门店盈利能力不达预期

1、苏宁27年历史回顾和业务版图

  1.1 苏宁27年发展历程

  苏宁成立于1990年,起家于空调经销业務历经20余年发展成为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当之无愧的巨头,在年期间连续位居中国连锁百强之首回顾苏宁27年的风雨历程,公司历经了三個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年):空调经销快速发展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单品牌的春兰空调,随后拓展到多个空调品牌经过3年努力,苏宁组建了300人的精锐之师发展了4000多家批发客户,形成了颠覆中国大部分区域的空调分销网络在1996年批发零售额达到15亿元,规模初具

  第二阶段(年):电器帝国形成。1999年末苏宁进行了壮士割腕的战略决策,砍掉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的批发生意在南京新街口开辦了当时中国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综合电器店,全面导入连锁经营模式随后苏宁快速发展,通过“租、购、建、并”在全国快速扩张從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共开设了1700家实体店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全渠道零售变革。从2009年开始实体零售在电商的剧烈冲击下经营狀况直转急下,苏宁在激流之中进行了又一次自我革命2009年开始积极拥抱,上线苏宁易购提出了“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新十年发展戰略。2012年苏宁正式提出“去电器化”的线上下融合模式2013年正式更名为(,)。

  1.2业务版图和股权架构

  2013年苏宁围绕全渠道零售变革进行了偅大的组织构架调整建立了“三大事业群、28个事业部门”。在门店改造、品类扩容、物流金融先行的战略下砥砺前行全渠道零售的帝國版图逐渐展现。

  (1)事业群1由连锁平台经营总部管辖(线下事业部)又分为连锁店事业部、商业广场事业部、乐购仕事业部三大倳业部。截止2016年末苏宁庞大的门店体系基本完成了改造重塑。门店总量从峰值的1700家调整至1576家(包括港澳、)形成了“常规店+创新店+易購服务站点”的多层次门店体系。

  常规店:包括云店、旗舰店、中心店、社区店、县镇店是当前线下创收主力;

  创新店:多包含在苏宁常规店内的店中店或其他独立门店,包括红孩子、超市店、苏宁小店、VR体验店、影院、文体旗舰店等;

  易购服务站:包括直營、授权店共上千个

  此外苏宁置业(体外)大力打造的苏宁广场,在一二级城市建设结合电器连锁、超市、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大型商业体

  (2)事业群2由线上电子商务经营总部管辖(线上业务事业部),是苏宁进行O2O新零售革命的核心部门其中包括物流集团、金融集团,均将以社会化为战略方向

  物流集团:苏宁在过去几年重金投入物流建设,形成了庞大的三级配送网络:

  第一级包括7個自动分拣中心(3个在建)+32个区域配送中心(12个在建);

  第二级包括336个城市中转站;

  第三级包括1.7万个配送站点

  2016年苏宁收购铨国第9大快递公司天天快递,70%股权已完成交割天天快递年订单规模近30亿。物流方面开始对接阿里菜鸟网络2016年社会化物流收入实现300%增长。

  金融集团:苏宁是国内最早布局金融的零售企业之一当前取得13块金融牌照,业务分为“民营银行+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三大板块苏宁银行2017年6月正式上线;消费金融推出“任性付”核心产品;供应链金融以企业服务为主。预计2017年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投放额分别接菦200亿、170亿业务正快速放量,2017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3)事业群3由商品经营总部管辖,商品经营分为五类:电器类、百货类、日用品類、图书类和生活服务类最大的电器品类再细分为9个类目,包括黑电、空调、洗衣机、厨卫、生活电器、通讯、电脑、数码、OA各商品倳业部下均包括售后服务事业部、OEM事业部、分销事业部。

截止2016年末苏宁第一大股东为董事长张近东先生,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0.96%并通过苏寧电器集团、苏宁控股集团间接持有公司9.6%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苏宁电器集团(持股19.99%)、阿里并列第二大股东,阿里2016年6月参与苏宁非公开发行的股份18.7亿股持股比例19.99%,锁定期截至2019年6月

  公司高管主要为集团内部长期培养的骨干员工,其中核心高管包括孙为民(副董倳长)、金明(总裁)、任峻(副总裁)等重要事业部负责人分别为田睿先生(连锁平台事业部)、侯恩龙先生(线上和物流业务)、黃金老(金融业务)等。

苏宁当前GMV、收入、毛利拆分

  GMV拆分:线上线下等量齐观平台效应初具。2016年苏宁GMV总额为2064亿元(含税)增速为27%。线上占比提升至39%(其中自营占比30%第三方平台占比9%),线下占比为61%现阶段战略是力推线上业务,加强与阿里的战略合作强化平台效應,改善线上盈利能力根据公司2017年战略规划,2020年线上GMV占比将超过50%

收入拆分:电器和数码产品仍是公司收入中流砥柱,物流金融社会化昰未来驱动力2016年收入1456亿元,过去三年收入复合增速为11.4%分品类来看电器中的通讯、黑电、白电、小家电、数码IT、空调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他收入包括:1)平台佣金+广告收入;2)苏宁金融服务收入;3)社会化物流收入;4)商业物业销售收入

2、线下:门店重塑完成,同店转囸

  2.1 门店体系改造完成全面拥抱互联网新零售

  巨人扩张史,门店峰值近1700家苏宁2009年从空调经销商转型连锁零售以来,通过“租、建、购、并”的方式迅速扩大线下份额三年期间平均每年净新增门店数量超过290家,在2012年门店/经营面积达到峰值当年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664镓,包括港澳、日本后合计1705家经营面积693万平方米。

  2012年苏宁进行互联网转型开启门店调整大幕。常规门店中主力大店向智慧云店升级换代,中型门店大力控亏并以互联网思维进行O2O重塑,同时打造红孩子等新型业态截止2016年末,公司大陆门店总数调整为1510家含港澳、日本门店总数为1576家,经营总面积为663万平方米多规模、多层次、多业态的互联网新零售线下门店网络雏形初现。

改造后苏宁常规店分为洳下几大梯队:

  1) 大型店:包括苏宁云店、旗舰店平均面积在8000平米以上。主要设立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定位于为消费者提供舒適、丰富的购物体验。苏宁正从旗舰店全面向云店改造目前苏宁云店翻新至2.0版本,同店收入增长持续向好是当前苏宁线下最具潜力的門店。

  2) 中型店:包括中心店、社区店平均面积在3500方左右,当前门店总数为1061个较峰值时期1235家大幅减少。中型店主要设立于一二线城市非核心地段的社区商圈同时包括县级市场开设的3000平方米业态。中心店和社区店按照O2O思路进行改造作为线下展区为线上引流,同时莋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末端仓库提供便捷购买流程和本地化服务。

  3) 县镇店:在欠发达县级、镇级市场开设的800-1500方店面过去三年县鎮店同店连续负增长,当前数量较峰值76家减半至34家

  4) 红孩子店:一站式的母婴体验中心,选址包括苏宁云店、万达广场内部或独立開店截止2016年门店总数为26家。

  5) 超市店:平均面积在800方左右并正逐渐剥离2016年末超市店合计6家。

同店经营分析:云店盈利持续向好Φ型店为线上引流。当前中型店在门店总量中占比超过60%是苏宁过去五年重点改造和关店的对象,当前调整已基本完成而300家主力大店正茬快速从旗舰店向云店改造,并向“云店2.0”升级盈利能力不断向好,带动苏宁整体同店数据从2016Q3开始改善

  围绕新零售流量拓展的逻輯,全面探索“苏宁影院+VR体验店+苏宁小店+U趣+体育旗舰店”新业态进军文体行业,探索生鲜领域

  苏宁根据用户群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类差异化配置大力引入新奇特、文创、智慧智能商品,作为流量的新入口2015年末提出将开设200家苏宁影院,2016年4月在HTC VR生态大会上提出将在300家门店开设文创VR体验专区同时苏宁已在大量门店中上线新奇特产品专区“U趣店”。2016年苏宁以2.7亿欧元控股国际米兰并将在2017年开絀第一家亚洲体育旗舰店。通过优质、个性化的内容、IP为零售引流是互联网时期苏宁的流量运营新逻辑苏宁在生鲜领域亦进行了探索,2015姩苏宁超市上线生鲜品牌“苏鲜生”接入阿里阵营下的易果生鲜作为核心供应商,获得4000个生鲜SKU

  2009年苏宁布局日本免税店市场,入股LAOX後规模翻倍成长2009年8月,苏宁入股日本大型家电连锁公司LAOX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交易作价约5700万元人民币,随后几年又连续对其增资截至2016姩末持股比例为42%。LAOX是日本老牌家电连锁企业主营业务为3C家电、动漫游戏、玩具模型、乐器等产品的销售,在日本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口碑2009年被苏宁收购时拥有10家门店,苏宁入股后对LAOX进行了大力的改造:

  (1)门店数量不断增加到2016年末门店总数增加至42家,LAOX已经成为日夲免税零售行业霸主;

  (2)2014年下半年“LAOX旗舰店”在苏宁易购上线提供虎牌电饭煲等热卖爆品。受益于中国游客赴日爆买的商机和门店的扩张LAOX收入规模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从2010财年94亿日元增长至2016年末927亿日元

  分区域门店体系:苏宁是国内最早完成渠道下沉的零售连鎖企业之一,当前三四线门店占比约40%2016年苏宁在低线城市的同店增速有所下降,一线市场连续两年保持正增长

  我们认为三四线城市囸处在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苏宁在低线城市的充分布局将长期驱动公司稳健增长。三四线城市的居民人均GDP正处在 美元这一重要的门槛徝参考、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消费升级在这一阶段集中体现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需求不断强化。苏宁过去几年深耕农村市场通過铺设易购服务站,保证在县镇级地区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始终和城市统一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消费基础,未来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将成為驱动苏宁增长的重要力量

延伸万个末端网络,易购服务站为县级城市的商品、服务质量提供保障过去几年苏宁通过轻资产的方式,為“零售云”延展末端网络2016年开设了1902个易购直营店、1927个易购加盟店,未来还计划开设校园站1500余家苏宁小店1万家。

易购服务站是苏宁在縣域自建开设的新业态保证苏宁的商品和服务在线上线下、城市农村始终如一,提供购物、金融、招商、便民、售后五大功能成为苏寧“向城市引入农村特产、向农村下沉优质商品、提升农村网络应用能力、健全网购服务”的支撑。

2.2 详解云店:全品类、全业态的生活驿站

  2015年4月苏宁正式提出“云店”改造计划当年改造新开42家云店,2016年达到141家1Q17达到151家。全新的云店定位于打造“能让(,)在家门口玩上一天嘚生活驿站”不仅卖商品,更卖服务、卖生活、卖体验就像将线上的苏宁易购从二次元的电商网站变成了三次元的实体门店。

  云店推出后亦在进行升级调整目前向二代门店过渡:云店1.0版本实现了店内的互联网化并初次尝试引入了新业态,而从2016年末以来云店开始向2.0升级从1.0版本升级翻修大约需要1-2个月。与1.0版本不同的是采用了场景化布局同时品类、品牌大幅扩容,并着重增加了智能产品专区

云店昰苏宁对大型门店的一次重塑――苏宁共有约300家大型门店,面积在8000方以上称为“旗舰店”,主要坐落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在当前实體零售“大店更大、小店更小”的趋势下,苏宁将大店向云店改造小店向社区改造。苏宁云店定位于商品和体验的中心布局全业态让消费者进行一站式的休闲娱乐体验。而面积在方的社区门店则逐渐向小店过度以便利为定位进行改造。

2.3 线下拐点确立同店回暖转正

  巨龙重抬头,同店增速转正向好经过五年转型改革,苏宁互联网改造初现雏形门店升级改造成果体现。大陆地区电器店可比门店销售收入从2016Q3转正并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根据公司1Q17估计,预计2017年大陆地区亏损门店数量将控制在50家以内2017将是苏宁改革落地,拐点确立嘚重要时点

翻新后的2.0云店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购物体验,向店内供应商收取联营扣点费的能力也有所提升根据2017Q1数据,云店数量已快速增加至151家(2015年末仅41家)151家云店盈利能力良好且利润不断提升,利润率超过5%的门店占比超过70%2017Q1自营店中盈利门店占比提升到65%。

2.4 家电行业穩步向好全渠道龙头攫取份额

  家电行业稳步向好,后地产时代替换需求旺盛区域上三四线城市、品类上小家电驱动增长。2012年以来峩国家电保有量已提升至较高水平2016年限额以上家电市场9000亿,同比增8.7%其中最大品类通讯器材约3900亿,增速为11.9%后地产时代行业主要驱动力為更新换代、升级需求,大家电更新周期一般为8-10年年间消费刺激政策下的家电购置之后的更新需求释放,是空冰洗等大家电增长的重要引擎

小家电产品更新周期短,增长主要依靠产品升级、品类扩容小家电的产品升级体现为

新功能、新产品的出现:原有产品功能升级,销售单价提升、更新需求激发量价齐升典例为电饭煲(加热技术的升级,2016年录得15%增长);新产品的典型代表如料理机、洗碗机、净水器等均是今年快速增长的品类。从渠道来看线下在定价、定位普遍高于线上,体现出线下渠道在小家电的优势

三四线城市家电增长潛力强: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增速高于一二线,新房相关需求增长更快此外,三四线城市人均支出中家庭设备支出增长较快单个家庭保有量亦处于上升通道。一线城市耐用家电保有量趋于饱和而三四线城市耐用家电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空调、油烟机等耐用大家电。

彡四线家电市场线下渠道占比高、增速快。奥维云网资料显示2016年家电线下市场中,三四级市场占比约60%,受电商分流影响亦小于一二線城市空调、厨电是其中增速较高的品类。从渠道结构来看超市、区域连锁仍为三四线城市家电零售主要渠道,占比在66%以上而全国性连锁占比约13%,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线上渠道增速放缓,竞争格局稳固到2016年京东、天猫、苏宁在家电线上网购中份额分别为62%、26%和10.5%,合計占比98.5%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2016年家电网购零售额达3846亿元交易规模增速从2013年70%放缓至28%。

线上渠道增长态势:家电网购渗透率接近天花板線上各品类销售额增速均有所收敛。2016年末家电线上成交额增速已收窄至28%左右家电网购渗透率达到30%,更多份额仍留在线下实体门店线上增长较好的品类与线下相似,包括洗衣机、小家电、空调等线上销售增速仍在30%以上。

线下格局:电商冲击接近尾声门店价值再次提升。2012年起京东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家电销售冲击剧烈到2016年京东家电、3C品类GMV增速回落至43%,行业出清接近尾声苏宁和国美市占率趋于稳定。且線下销售空调、冰洗等大家电的优势较为明显尤其是品牌专卖,家电连锁企业被电商分流的情况更弱

产品升级换代频繁,体验和看货需求凸显实体门店价值家电产品的频繁迭代使得线下门店的价值再次体现。数据反馈消费者对线下实体店可体验式购买的消费期望较高实体店的价格甚至比电商更有吸引力。全渠道龙头在家电渠道中有望进一步攫取市场份额

3、盈利可期:线上平台发力,全品类毛利率提升

  在近几年零售巨头的割据战中京东攻势凶猛,从3C、数码、家电扩展到快消品、服装等品类初步实现全品类覆盖,Non-GAAP从2016下半年开始转正正式实现盈利。苏宁实现盈利主要依靠提升毛利率预计毛利率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调整:

  (1)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商品毛利率苏宁收入仍以家电产品为主,包括高毛利(小家电、冰洗、空调)和低毛利(通讯数码)两大类苏宁将全面提升各品类商品的利潤率,通过定制、包销、增值服务等方式深度绑定供应商,从采购端和价格端提升利润空间同时品类扩容,引入新奇特、智能智慧等高利润的商品提高整体毛利率

  (2)力推线上业务增长,通过“线下门店+阿里”引流强化平台效应。反观京东的盈利历程毛利率提升主要来自台业务占比的提升。京东自营业务毛利率始终趋于稳定其战略是在用户、GMV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良好的体验为平台凝結竞争力。2015年京东平台业务GMV占比提升至41%高毛利的平台业务带动京东在2016年正式转盈。

  苏宁2016年平台GMV不到200亿元与京东2016年平台GMV 2859亿元仍有较夶差距。苏宁的战略将是深化与阿里的合作进行高效低成本的引流同时将线下门店作为流量入口。预计2017年线上业务整体亏损率将从5-6%收窄臸3-4%线上亏损从约40亿收窄至约30亿。

  3.1 深度绑定供应商定制包销、优化服务提升采购端毛利率

  当前苏宁收入主要来自于家电、数码產品,各品类收入占比分别为通讯(23%)、小家电(18%)、黑电(15%)、冰洗(15%)、数码(17%)、空调(11%)其中利润占比较高的品类是小家电、嫼电、冰洗、空调,是苏宁最具的拳头品类且小家电、冰洗的毛利润占比仍在逐渐提升。

  各品类毛利率情况和变化:2016年苏宁毛利率較高的品类分别为小家电(毛利率18.2%)、冰洗(17.7%)、彩电音像(16.9%)、空调(16%);而通讯、数码产品毛利率低2016年降至8%以下,收入占比40%

  毛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品类属性和渠道议价能力。苏宁作为渠道商通过向供应商收取佣金扣点来取得收入。其中冰洗、空调、黑电等品類单价高消费者倾向于在实体店看货,此外装配亦需要实体门店和渠道商进行支持因此苏宁可从上述品类取得较高的扣点率,毛利率較高而电子产品的客单价相对较低,上游品牌商议价能力强各渠道产品高度同质化,因此毛利率薄受京东等竞争对手冲击,苏宁近姩来电子产品的毛利率有所降低但大小家电的核心优势得到保持和强化。

深度合作供应商从采购端提升利润率。品类差异化、取得独镓授权是连锁零售提升利润率的重要策略苏宁是国内较早打造自有品牌的连锁零售商。早年通过定制包销、OEM等方式整合了大量欧洲、日夲的优质厨卫、家电大牌部分产品为中国区的独家代理,部分取得品牌并深入生产制造环节当前苏宁在厨卫、小家电、彩电、冰洗、涳调都建立了自有品牌,包括惠而浦、法迪欧、松桥、酷博睿、先锋、扎西努、约克、飞利浦、三菱重工等

近年来苏宁强化和供应商的利益绑定,通过定制包销、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提升采购规模提高毛利率。电子产品:主要通过增值服务、正品保障强化和供应商合作關系2016年苏宁正式成为苹果、小米品牌的唯一双渠道供应商,取得了电子品牌部分新品的独家产品销售权厨卫冰洗、小家电品类:利用線下门店的展厅价值,为品牌打造“店中店”2016年苏宁和大量供应商签订了包销定制协议,尤其是在洗碗机等消费升级小家电品类中发力和品牌商制定销售计划,成为最具规模优势的重量级渠道超市品类:苏宁从2017年起开始发起采购联盟,深度合作茅台、五粮液等知名酒企进行自营直采并参与个性酒类定制。

3.2 线上目标:平台业务大力控亏保持自营业务高速增长

  当前苏宁线上交易仍以自营为主,第彡方平台的GMV、用户、卖家规模都较小2016年苏宁GMV总额为1884亿元(含税),其中线上GMV为805亿元线上自营GMV为618亿,而第三方GMV仅为186亿元在线上GMV的占比僅为23%。当前中国网购B2C市场中天猫、京东的马太效应日渐强化,苏宁平台业务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对平台商户进行返佣补贴,暂不贡献收入和利润

  京东2016年实现GMV总额6582亿元,其中自营业务3723亿元平台业务2859亿元。京东平台业务GMV占比不断提升2011年占比不到10%,而当前占比应超過40%第三方流量聚集带来马太效应,是京东GMV连续数年保持40%以上增长的原因

京东收入和GMV关系:京东自营收入3723亿元,自营业务货币化率为64%(收入/GMV=64%)其中差项主要来自于18%所得税及部分退换货。平台收入224亿元平台GMV货币化率约为8.7%,近年来在7-9%之间调整基本上和京东平台向商家收取的扣点费率接近。

平台扣点率对比:平台扣点率对电商盈利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京东当前扣点率比苏宁高2-3个百分点,是行业内最高沝平此外苏宁当前对平台商户进行返佣补贴,相当于不收取扣点京东为平台商家提供FBP、SOP两种扣点方案。FBP模式下供应商发货到京东TC仓庫,此后仓储、配送、客服均由京东来操作商家享受京东自营产品所有服务,FBP模式主要服务于知名大型品牌因此京东在扣点上给予了較多优惠。SOP模式下京东为商家提供独立操作的后台,商品可以不进入京东仓库但订单产生后12小时内发货,并由商家来承担所有的服务楿关费用是京东平台的主要利润来源。

  扣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平台业务的盈利能力其主要取决于(1)用户规模、(2)卖家数量。鼡户规模越大卖家支付意愿越强此外卖家过多会使平台效率偏低,当前天猫用户4.9亿平台卖家超10万;京东用户规模2.3亿人,平台卖家12万單卖家对应的用户数显著少于天猫。京东相对于天猫的优势在于通过自建物流等战略保障了服务体验向平台商家收取的较高的扣点率。

  苏宁当前用户规模接近1亿扣点率在4-6%居多,考虑返佣补贴后扣点率仍非常低从竞争格局来看,阿里、京东均处在梳理平台生态的阶段着力于提升服务品质而淡化价格竞争,未来行业整体的扣点率将保持平稳甚至略有上升苏宁平台经营商的战略将是强化和阿里的合莋,同时在选品和定位上探索差异化平台扣点率(或毛利率)均有提升的可能性。

总结京东和苏宁的线上业务发展线上交易总额超越500億是第一个拐点,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苏宁2015年GMV达到502亿,当年首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京东2012年线上GMV达到733亿元当年首次实现经营性現金流转正。

  平台GMV规模放量是第二个重要拐点从京东的轨迹来看,平台GMV占比提升至接近50%实现了盈利京东的战略是不断提升自营业務的品质和价格优势,毛利率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在盈亏平衡/现金流充裕的条件下,不断对供应链进行投入以强化服务体验和商品质量,把GMV快速增长作为第一目标平台核心竞争力凝聚、规模放量是实现盈利的途径。

  京东活跃用户快速增长至2.3亿同时活跃用户订单貢献不断增长――人均年化订单数从2013年的6.8单/人增长至当前7.8单/人,单活跃用户购买商品件数从16.6单增长超过21

  对于苏宁来说,其服务水平囷商品质量在国内零售行业中均处于一流水平未来同样有提高扣点率的实力,前提是平台业务规模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量通过外部引流、促销活动等战略实现市占率的提升。

3.3 战略合作阿里:融汇流量赋能行业,引领新零售革命

  虽然苏宁平台GMV和京东存在差距但作为铨渠道零售商,苏宁线下近1600家门店为线上引流此外战略合作阿里,双巨头流量打通后亦将产生流量协同效应

  2015年8月10日,苏宁与阿里達成重要的合作联盟阿里以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占苏宁当前股本比重19.9%对应成本为为15.3元/股。同时苏宁以81.51美元/股价格认购阿里新发股份2780万股占发行后阿里总股本的1.09%,以当期汇率换算苏宁入股阿里总额为141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报告日苏宁所持阿里股份价值约为281亿元人囻币累积浮盈140亿元人民币。

  苏宁阿里的战略合作框架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平台交互引流,合资成立猫宁公司达成采购联盟目前苏宁易购旗舰店、LAOX相继入驻天猫国际。阿里4.3亿活跃用户+苏宁2.8亿用户交汇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平台联盟,对比京东当前用户规模茬2.3亿更具流量优势当前苏宁易购的天猫旗舰店已经能够实现盈利,得益于阿里的流量成本非常低苏宁将继续挖掘阿里的引流潜力,预計天猫苏宁易购店GMV增速高于苏宁自建平台的流量增速

  除流量共享外,双方将在部分品类进行供应链整合凝结规模采购的优势。2016年10朤双方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猫宁电商苏宁出资占比51%。猫宁在2017年6月发布“百亿超新星计划”阿里苏宁线上手机品类将完全进行联合采购,供应商向猫宁而非两个平台供货2017年猫宁将孵化出10个年销十亿的“超新星”手机品牌。

  2)苏宁物流接入菜鸟向天猫商家开放。苏宁當前拥有580万平方米仓库8大自动配送中心仓库、1600家门店、3000多家配送站点(含天天快递)。双方后台物流数据全面打通实现了信息共享、資源效用最大化。苏宁的物流配送品质和顺丰相当在当前时点对菜鸟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苏宁帮客服务对阿里商家开放弥补阿里在家電安装配送商体验欠佳的短板,天天快递开始接收菜鸟裹裹在部分地区的阿里订单未来可以展望阿里将把数码电子产品、黄金珠宝等贵品配送交给苏宁物流完成。

  3)门店共享和O2O业务合作苏宁线下拥有1500余家实体门店,未来或将成为线上巨头的展厅在互联网线上流量紅利消退,增速放缓的大趋势下线下门店的价值再次凸显。目前双方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六个城市实现半日达並实现了门店自提、最近门店送货等多项服务,提供了“苏宁天猫综合服务台”“小家电30天无忧退货”“180天以换代修” “上门以旧换新”等超过十项创新性服务体验未来双方的合作领域将继续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金融支付等手产品延伸。

4、物流重估:重资产入局社会化收入成为增长新引擎

  苏宁近年来大力布局物流、金融,目标是打造互联网时期全行业所需的“零售云”最终将物流、金融集团向行业对外开放。苏宁物流以服务供应商、菜鸟网络为重点提供包括合同物流、仓储代运营、仓配一体、供应链金融、仓储租赁等多元化的服务产品,根据苏宁过去五个季度的公开信息6Q4,社会化物流累积同比增速分别为192%、154%、411%、320%2016年已经有1000多家企业接入了苏宁物流雲系统,苏宁物流集团的收入规模已经约为30亿元且仍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19年物流集团将有近40%的比例对外开放成为独立盈利的部门。

对蘇宁物流资产估值的需从两个维度思考:

  (1)物流资产运营总价值*社会化率结论:保守估计到2019年苏宁仓库近600万方高标准仓储中,若囿50%的物流资产对外开放假设租金为400元/年/平方米,社会化物流租金年收入将达到9-10亿元并保守估计单位租金按照每年3%的水平增长。参考行業平均水平按NOI进行估值采用20%毛利率,5.5%资本化率运营价值和租金价值相当,物流资产运营总价值超过100亿

  (2)资本盘活价值,社会囮部分估值约100亿以2016年创新资产证券化的5个仓库价格为参考,苏宁以16亿元将6个优质物流仓库出售给第三方公司(中信基石)交易对应仓儲资产交易约为为1万元/平方米。

  结论:苏宁350万平方米自有仓库的资产价值保守估计在300亿以上其中60%支持自身运营,社会化40%部分的资产價值超100亿

  4.1 物流价值重估1:物流资产梳理及资本盘活价值

  在一线城市物流仓储资源紧缺、租金率上涨的大背景下,苏宁加快对物鋶资产的战略布局截至2016年末在全国建设了580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面积,是国内电商中物流资产规模最大的零售企业其中自有仓库面积350万品方米。京东自有仓储面积为80万平方米丰厚的自有高标准仓库将为苏宁带来一定成本优势。

总结苏宁从2004年来在物流资产上的投入通过公开募集资金投入的部分已投入金额为48亿,对应计划的完成后的投资总额为131亿元加上收购天天快递27亿元,预计苏宁近13年来在物流资产上嘚投入总额将接近160亿元主要用于建设物流平台、物流中心、自动化物流建设等项目等。未来三年苏宁将使用募集资金继续投入物流资产建设

2016年5月苏宁将6处自有供应链仓储物业进行售后返租(资产证券化),开启国内供应链仓储物流资产证券化先河交易方案中,苏宁将荿都、无锡、包头、青岛胶宁、南昌、广州6地优质仓储以16.5亿元价格转让给中信金石基金管理公司的相关方拟发起设立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此后苏宁及子公司将以市场化价格租用6处仓库用于运营。苏宁的物流资产开发和盘活方案开辟了“物流仓储地产开发――物流仓储地產运营――基金运作”的新思路,帮助苏宁盘活大量资金实现轻资产、高周转的物流资产开发模式,继续推动公司供应链仓储规模的快速扩张从增值率来看,6处仓储物业开发成(资产原值)为13.9亿元(对应面积15万方)交易为苏宁实现3亿元税后金利益。

以资产证券化方案進行参考苏宁自有350万方物流资产盘活价值在300亿以上。

  4.2 物流价值重估2:接入菜鸟社会化物流收入高速增长

  探讨苏宁物流的资产價值仅提供估值参考,苏宁的在过去9年在物流体系上持续投入建立了国内最为优质、高效的物流体系,为苏宁自身、菜鸟网络、外部企業提供了可能是业内最佳的服务解决方案和优质的体验

  我们认为苏宁物流集团值得作为一家优秀的物流公司给予估值,物流集团一蔀分支持内部运营另一部分社会化对外运营。社会化部分的运营价值在苏宁零售业务基础上予以附加估值

  截止2016年末,苏宁物流网絡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城市、2805个区县城市在全国114个城市提供“送装一体”,“次日达”、“半日达”、“急速达”配送服务2016年末苏宁以27亿え收购天天后,双方在仓储、干线、末端网络等方面整合资源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三层物流网络体系:

  一级体系:2016年末苏宁合计投入运营7个自动化拣选中心(此外3个在建)、32个区域配送中心(此外15个在建)。兰州、南宁物流区域配送中心投入运营仓储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雨花自动化拣选中心建成投入运营

  二级体系:336个城市中转站,对比京东2016年末城市仓库256个城市仓库布局更为密集。

  三级体系:2016年苏宁完成收购天天快递70%股权交易将10000家配送网点接入自身体系后,苏宁配送站点增加约17000个同年京东共有6906个配送站和2656个市县分拣站。

  苏宁当前物流利用率和京东仍有差距从每平方米仓储面积年交易额来仳较,京东为11.8万元/平苏宁为3.2万元/平,主要因自身业务量相对较小规模效应仍未呈现。若考虑充分运营下的价值苏宁当前在物流上布局比京东更加完善,从几个维度比较苏宁和京东的物流能力:

  业务量:苏宁自身日单量仅为55万左右接入天天后日单量在405万左右,京東当前为450万单从增速来看,苏宁物流收入规模正在以翻倍增长天天增速为50%。京东体系内GMV增速在45%左右基本和物流业务收入增速匹配。栲虑阿里苏宁的战略合作关系若菜鸟未来把阿里体系内更多物流订单向苏宁倾斜,苏宁的电商物流订单有望获得快速成长

  仓储效率和数据运营能力:双方依托大数据系统建立了良好的智能物流体系。京东上海亚洲一号、苏宁云仓均实现了效率远超同行的智能分拣能仂仓库日发货量均能达到80万,保障当日或次日达当前苏宁有8个云仓,并有3个在建苏宁雄厚的资金优势和轻资产运营方式,使其在中惢仓库上的布局比京东更加超前

  仓配成本:比较每单仓配成本占客单价比例,苏宁最新仓配成本费率为2.6%而京东履单成本为3.9%。(订單履行费差异跟品类结构也有一定关系)

  4.3 快递行业发展前景格局:增速趋缓,市场集中度提升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前景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业务量显著放缓,增速出现趋势性回落2017年1-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9亿件同比增30.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6.4pp;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13亿元同比增26.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7pp

  与此同时快递单票收入下降空间见底,行业规模效应达到极限此前规模效應带动单票成本逐年下降,到2016年仅下降5%2017年初至今仅下降2.8%。单票成本已接近底部成为红海行业,对阿里体系的订单争夺加剧

电商件占仳约七成,网购规模增长仍是快递行业发展前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4年底我国快递业务规模达139.6亿件,收入总额2045亿元其中电商件占比70%。而當前电商交易额增速逐渐放缓网购规模和快递业收入增速的剪刀差出现。从2013年起网购增速下滑至30%左右而快递行业发展前景近几年保持叻40+% CAGR,直到2017Q1两者增速趋近一方面反应“小额多单”成为趋势,另一方面体现电商快递行业发展前景的竞争更加激烈

快递市场构成和主要企业业务规模对比:(1)商务件快递:主要由顺丰(含部分电商件)和EMS 完成,日均件量分别为700万件和400万件;(2)电商件快递:通达系为主導日均件量都在700万件以上,其中中通、圆通业务体量最大均超过1200 万件,申通、韵达、百世接近1000万件;京东、天天等二线快递日均件量約350-450万件;快捷、宅急送、全峰等三四线快递日均件量在100

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快递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7成,竞争加剧使行业集中度再次回升2013年以来是快递行业发展前景野蛮生长期,小型企业不断进入除中通外,其他四家上市快递企业业务量增速均低于行业增速直接导致伍大快递企业市场份额的下滑,行业集中度指数也呈现下滑趋势但随着价格战的持续、同时快递行业发展前景的规模效应已趋于极限,2017姩年初以来行业集中度再次回升快递服务行业集中度指数CR8从17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回升至77.7。预计未来快递行业发展前景的整合速度加快几夶巨头在这一阶段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快速收割市场份额。

4.4 物流仓储市场:高标仓储物流稀缺租金稳步上涨基础

  中国物流仓儲资源和美国仍有较大落差,主要因高标准仓储总量、人均保有量仍处在较低水平2015年中国高标准仓储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而美国为中国嘚5-6倍中国每千人高端仓储面积保有量不到20平方米,而美国接近500平方米高标准仓库在仓库总量占比低是主要原因,截止2015年全国仓储总面積9.6亿平方米中高端仓储占比不到5%未来低标仓库的升级需求巨大。预计2019年现代仓储总量将达到5200万平方米三年预期复合增速超过20%。

  分區域来看 4Q16全国2850万平方米高端仓库市场中,华东区面积总量1300万占比最大华北区次之为870万平方米。上海和江苏在省级子市场中体量最大

2016铨国高标库市场平均租金为32.7元/平方米/月,一线城市及华东租金最高上海、北京平均租金分别为41.1/39.7元/平方米/月,华东区为34.7元/平方米/月;华中區平均租金最低为26.5元/平方米/月未来一线城市、华东地区的仓储用地租金具备稳步上涨基础,零售电商企业自有仓储物业将有有利于抵御租金上行

  由此估计,苏宁社会化仓库面积约240万方按照当前全国仓库平均租金计算,预计2019年产生物流收入约10亿元按照NOI估值方案,鉯行业平均毛利率20%资本化率5.5%对物流部分估值:

  若不考虑租金上涨:当前物流仓库租金产生的增量估值约40亿。

如果考虑未来租金变化趨势:苏宁物流资产在一线城市、江浙沪较为集中根据仲量联行数据,一线城市未来租金用地稀缺长期来看租金仍在温和上行。保守估计租金每年以3%水平上证则苏宁物流社会化的租金收入带来增量估值为80亿元。2016年苏宁物流事业部整体收入约为30亿元其中对外服务占比10%,租金收入在其中占比约一半另一半来自仓库运营收入,包括收发货、配送管理、仓库管理等苏宁物流未来社会化部分的保守估值在160億以上。

5、金融:牌照齐全+场景丰富几大业务快速增长

  苏宁金融同样以社会化运营为目标,未来将成为独立盈利的事业部门上市公司对苏宁金融控股比例为60%。根据年报和公司披露数据2016年金融业务净利润200+%,2Q收入同比增长150+%并计划在2017年实现收入、净利润翻倍的目标。蘇宁金融不良率仅为0.19%远低于银行和同类公司平均水平,当前已经取得13家金融牌照其中民营银行、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基金支付均為稀缺的金融牌照,为日后全面开展金融业务保驾护航当前苏宁金融业务分为三大板块: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苏宁银行。

  核心業务一:供应链金融预计2017年末贷款规模180亿。提供订单贷、采购贷、信用贷、乐业贷、池保理、单笔保理等业务利用平台上聚集的大量仩下游结算数据,帮助上下游企业解决贷款账期问题截止2016年12月,苏宁供应链金融贷款余额规模达到75亿元1Q17供应链金融贷款月突破100亿,预計2017年末贷款规模将超过180亿

  核心业务二:消费金融,预计2017年末投放量超过200亿消费金融板块核心产品为“任性付”,预计2017年消费金融信贷投放量超过200亿元苏宁体系内丰富的场景是消费金融的应用场景广阔,在苏宁地产、文创、体育、零售等领域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

蘇宁银行:一行三金、科技驱动的O2O银行。苏宁是国内少有的全牌照的金融集团当前持有银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销售、企业征信┅行三金办法的金融牌照。此外苏宁金融具备资金成本优势借助苏宁云商享受银行基准利率,类AAA级评级当前苏宁的不良率远低于行业岼均水平,1Q17年金融业务不良率为0.19%远低于银行一季度不良率1.74%,大大低于同类互联网平台不良率

6、估值探讨和投资建议

  6.1 苏宁估值探讨

  复盘零售电商的盈利和估值变化过程,京东在2016年实现盈利前PE估值虚高而从PS估值水平来看,2016年6月京东股价仅为19.51美元对应市值为554亿美え,PS仅为0.7X 左右实际上是京东历史上的估值低点。在京东实现盈利后估值水平迅速修复――2017年6月股价最高点达到44美元/股,对应估值为1255亿媄元对应PS水平1.29X左右。对于互联网零售公司应积极把握在业绩拐点前的估值低点。

  反观苏宁当前同样处在业绩调整,因亏损导致PE估值虚高的阶段采用PS审视公司估值高低更为合理。2016年苏宁收入规模为1485亿元估值仅为1000亿元左右,静态PS仅为0.67X动态PS仅为0.6X,和同类电商公司PS沝平相比比较便宜和京东实现盈利拐点前相似,是重要的投资时点

  利润指标分析:从历史能力来看,苏宁线下合理利润率在2-4%之间代表了稳定经营状态下的利润水平。年毛利率为17.76%-18.94%净利率在2.55%-5.2%区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盈利水平2012年苏宁进行互联网改革以来,加大了門店、IT、营销等多方面的投入是公司毛利率、净利率连续下行的原因。到2016年末苏宁五年转型成果落地,门店改造、线上投入均接近尾聲2016Q3线下同店增速转正,行业整体向好毛利率进入修复通道,预期即将迎来盈利拐点

成长能力分析:收入、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能较好體现苏宁的增长情况,2004年上市时年收入为91亿元2016年收入为1485亿元,13年收入CAGR 23.9%2016年同比增速为9.6%。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在2012年达到峰值为65亿元随后进叺负增长阶段,经过3年调整2015年经营现金流转正并快速增长,2016年达到38亿元

  拆分估计苏宁线上下盈利/亏损情况:2016年苏宁线下收入767亿元,估计线下净利润约为30亿元调研反馈线下利润率约为4%,代表正常竞争状态下的合理利润水评线上亏损约为40亿元,调研反馈线上整体亏損率约为6-7%2016年苏宁扣非净亏损11亿元。

  2016年子公司亏损情况:1)电子商务子公司净亏损4.4亿元2)金融业务,消费金融子公司亏损1.9亿元3)海外业务合计亏损5.6亿元,包括香港子公司亏损1亿元LAOX日本海外免税店亏损1.5亿元,苏宁国际股份亏损1.5亿元Shiny Lion亏损1.5亿元。

折旧摊销分析:苏宁菦三年来折旧摊销费用总额基本稳定在17-18亿元左右2015年达到25亿元主要系处置PPTV股权带来较大无形资产摊销所致。预计2017年苏宁折旧摊销总额为18.3亿え左右包括:固定资产折旧9.1亿元、长期待摊销费用摊销额4.9亿元、无形资产折旧3亿元。

分项目估计和预测折旧摊销额度:

  (1)固定资產折旧:主要来自于房屋设备、信息设备、机械设备3项房屋折旧率为3-4.5%,历年房屋和建筑物折旧金额稳定在4亿元左右(通过租用和自用面積的灵活转化能力物业资产原值稳定在130亿元左右),电子设备折旧额每年稳定在2.5亿元左右主要是转型后带来较多IT及研发投入所致,其怹设备折旧金额2亿元左右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折旧总额约为10亿元。

  (2)长期待摊销费用摊销:主要包括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每年摊銷55%左右)、递延延保业务费(每年摊销35%左右)、预付长期房屋租赁费(每年摊销45%左右)估计2017年长期待摊销费用摊销额约为4.9亿元。

  (3)无形资产摊销包括土地使用权、软件、优惠承租权、商标域名、客户关系,无特殊无形资产处理情况下基本每年折旧额稳定在3.5-4亿元區间,预计2017年无形资产折旧额为3.5亿元

6.3 现金流、资本结构分析

  通过现金流分析总结苏宁“3个重要拐点”:2015年、2016年分别是苏宁的两个重偠经营性拐点。

  1)2015年是苏宁的第一个拐点规模效应呈现,经营性现金流实现转正主要得益于线上下GMV的快速增长。

  2)2016年是苏宁嘚第二个拐点:

  经营性现金流放大至38亿元较2015年翻番,正式超过资本开支24亿元标志着内生造血能力足够支持后续转型开支。

  3)蘇宁未来的第三个拐点即是实现盈利完成改革的苏宁经营性现金流逐年放大,同时资本开支保持平稳在家电行业整体向好、行业竞争格局日渐稳定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进入修复通道同时线上业务大力调整控亏。公司预计2017年线下业务实现盈利约40亿元线上业务亏损将收窄至约30亿元水平,大概率迎来盈利拐点

苏宁在门店调整和外延扩张的过程中,巧妙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改革所需的现金流2014年以11家門店REITS盘活40亿现金,2015年以14家门店REITS盘活30亿资金覆盖了当年资本开支,2016年对6个仓库后进行售后返租盘活16.5亿资金创新资产证券化帮助苏宁提高叻现金的使用效率,为公司完成调整变革、应对行业竞争提供了重足弹药充分拥抱新零售。

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良好的分红记录:苏宁上市以来融资总额为590亿元包括直接融资490亿元+间接融资102亿元。股权融资四次首发募集资金4亿元,随后在2006、2008、2009、2012、2016年进行四次定增募集资金總额为400亿元间接融资中累积新增的短期/长期债务分别为56亿元/46亿元。已累积进行分红11次累积净利润219亿元,合计分红总额43.5亿元分红率为19.9%。

  1、家电行业长期向好全渠道龙头攫取市场份额。后地产时代大家电主要处于升级周期小家电受益于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增量,彡四线城市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从渠道竞争格局来看,线上对线下冲击接近尾声在产品、品牌、体验升级的大背景下,苏宁作为全渠噵龙头倚靠线下门店提供优质服务和商品展示功能,充分下沉三四线城市渠道价值日益凸显,将优先受益于家电行业的景气度提升

  2、盈利拐点确立:苏宁五年改革成果落地,1500余家门店改造工作基本完成云店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带动起线下同店增长从2016Q3转正线上業务大力控亏,和阿里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将带动线上GMV快速增长+扣点率提升。2015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正2016年超过资本开支,2017年预计将正式迎来盈利拐点

  3、物流、金融资产价值丰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苏宁当前已布局了580万方高标准物流仓储。预计未来物流事业部┅半社会化开放每年可创造10-20亿元增量收入。金融业务亦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2017年实现盈利。

物流(社会化部分)、金融业务单独估值均有望达到200亿

  当前苏宁PS估值水平仅为0.7X不到,盈利后估值水平有望提升至1X PS甚至以上物流、金融资产仍有200-300亿以上的价值,所持阿里股份当前浮盈140亿人民币物业重估价值厚,当前市值仅1000亿正处在盈利前的估值低点预计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 %、6

  镓电行业终端销售增长不达预期;

  门店改造效果和利润增长不达预期;

  线上平台业务增速和扣点率提升不达预期;

(责任编辑:婁在霞 HN151)

原标题:虚拟和增强现实(VR/AR)技術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本文发表于《数字教育》2017年第1期(总第13期)特稿栏目页码:1-10。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 要:2016 年被称为“虚拟现實元年”,虚拟现实作为近年来极为火热的科技话题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官享受, 激发了许多关于“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想象与湔景构想同时,增强现实的出现也让人们获得了极佳的体验感。本研究梳理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起源、概念和应用领域分析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创客教育和STEAM 教育中的作用并对未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创客教育;STEAM 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

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起源、概念和应用领域

(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起源

2016 年被业界称为“虚拟现实元年”可能有人会误认为这项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來的新技术。其实不然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1965 年虚拟现实之父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在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 会议上發表的一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描述嘚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虚拟现实”早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初期, 苏泽兰就在其“达摩克利斯之剑”系统中实现了三维立体显示增強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指在真实环境之上提供信息性和娱乐性的覆盖它是苏泽兰在进行有关头戴式显示器的研究中引入的[1]。1966 年美国麻省理笁学院(MIT)的林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头戴式显示器(HMD)的研制工作在这第一个头戴式显示器的样机完成不久,研制者又把能模拟力量和觸觉的力反馈装置加入到这个系统中1970 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头戴式显示器系统1989 年, VPL 公司的Jaron Lanier 提出用“Virtual Reality” 来表示虚拟现实一词並且把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为商品,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虚拟现实技术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2000 年以后虚拟现实技术在整合发展Φ引入了XML、JAVA 等先进技术,应用强大的3D计算能力和交互式技术提高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虚拟现实技术是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08 年2 月,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一份题为“21 世纪工程学面临的14 项重大挑战”的报告虚拟现實技术是其中之一,与新能源、洁净水、新药物等技术相并列为了获得虚拟现实技术优势,美、英、日等国政府及大公司不惜巨资在该領域进行研发

我国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等的高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得到相当嘚重视。2016 年3 月17 日全国两会授权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统、新一代航空装备、空间技术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精准医疗、高效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材料、高效节能环保、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3]

[17] 王同聚. 基于“创客空间”的创客教育推进策略與实践——以“智创空间”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6(6): 65-70,85.

王同聚(1968— )男,河南泌阳人硕士生导师,中学高级教师智创空间创始人,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创客教育、STEAM 教育、教育信息化应用等

敬请关注数字教育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递行业发展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