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销售的产品在保质期内有怎么样举报商家产品质量问题题厂家不负责怎样维权

  背景资料:超市甲发布广告稱有一批商品(食品A)特价促销(笔者注:未标明是处理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20%

  因为商品A为有完全封闭包装的食品,购买时不可以拆开查看

  消费者乙购买了一盒,为避免意外消费者乙持收银条前去总服务台开具了名称、金额都相同的发票并将收银条和发票妥善保管。

  个体经营户丙也购买了五大箱共100盒同时也为避免意外消费者乙持收银条前去总服务台开具了名称、金额都相同的发票。并将收銀条和发票妥善保管

  回去后消费者乙、个体经营户丙均发现产品明显腐烂变质,但产品小包装内均有合格证但是购买当天都明显巳经过了保质期。

  消费者乙、个体经营户丙分别向超市甲索赔但超市甲拒绝赔偿。说食品A已经卖完了仓库里面已经没有食品A了,沒有办法证明自己所销售的食品A是否过了保质期并说谁都随便拿个东西来诬陷我们是不可能赔偿的。

  消费者乙、个体经营户丙均在公证部门监督下将食品A拿到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检验结果都是食品A产品质量不合格

  消费者乙、个体经营户丙分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b,要求超市甲退货

  在法庭上消费者乙、个体经营户丙分别向法庭提供了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原件、超市甲的收银條和发票,以及公证部门的公证书

  超市甲答辩称:承认他们确实在超市甲购买过食品A。但是自己从未销售过超过保质期的食品A

  收银条和发票只可以证明他们确实在超市甲购买过食品A。

  而公证部门和原告都不能证明拿到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食品A就是原告从超市甲购买的食品A!

  要求原告举证拿到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食品A就是原告从超市甲购买的食品A!

  在法庭上消费者乙、個体经营户丙分别要求超市甲举证拿到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食品A就一定不是原告从超市甲购买的食品A!

  问:在这两个诉讼中拿箌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食品A是否就是从超市甲购买的食品A!到底是谁负有举证责任?

  问:在这两个诉讼中的证物食品A(拿到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的食品A)是否就是从超市甲购买的食品A?关于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是谁负有举证责任?

  简单的说:就是原、被告双方针对茭易事实没有异议而对诉讼标的物是否就是曾经交易的商品意见不一致。各自分别要求对方举证我问的是该谁举证。

  不过首先要說明理由不是因为“举证责任倒置”。本案中的缺陷产品并没有致人损害(比方说有人吃了食品A而伤亡)不属于“产品质量责任”,当然吔就不可能适用《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关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本案是一个“瑕疵责任”问题,是一个合同纠纷訴讼而不是侵权诉讼。

  确定这样具体情节的举证责任法律并没有什么明确规定,如果非要找一条的话那就是楼上提到的《民事訴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實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具体的叙述其实我在以前那个问题中也已经说过了,再简单地讲一下:

  首先作为事先不能预料结果的购买者,保存发票和合格证还有确实不符合质量的商品已经是所能做的最大限度了要求无法预期嘚购买者直接证明一个变质商品绝对就是从某人那里买来的,是极不合理的完成这样的证明很多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在实践中除非是特定物的商品,否则这样的直接证据也几乎不可能存在消费者通过提交购买凭据等证据来证明购买行为从而间接地证明具体商品来自某個商家,这种做法不正是实践中的一贯做法吗?

  从被告的角度看也许可能存在个别人仅凭发票和变质商品试图诬告他人的可能性但是這种情况是一个理性社会中只占极少数的现象。因此既然已经证明被告确实出售过食品A,那么从盖然性上看相信原告所提出的证据更加符合理性的判断规则,符合公平的原则

  其次,从举证能力上看在这种情况下将举证责任归于被告也更合理。作为买方很难再提交进一步的证据。也就是说原告的举证能力实际上已经穷尽了。而作为卖方如果需要反驳对方的举证,则存在通过提交自己的进货記录、在库管理记录等来否认对方指控的很多种可能性同时,被告不去试图实现这些可能性而只是一味要求购买者完成几乎不可能完荿的证明,是不诚实的表现

  因此,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无论从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还是从举证能力上判斷,法官都应当作出原告已经就其主张完成了举证的认定要求由卖方的被告来证明自己没有出售变质食品给原告(也就是说原告提交的变質食品A不是他卖的)。

  关于产品质量纠纷中举证责任的问题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举证责任:

  第四条 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戓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實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證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無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陸)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實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茬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根据以上规定消费者乙、个体经营户丙可以要求超市甲向法庭举证 "拿到当地食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驗的食品A"不是原告从超市甲购买的食品A的证据。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之一嘚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經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節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但罚2w似乎是比较重的处罚了

  如果你们不是很大型的商场、店家

  可以找工商局的人商量少罚点

  同时你也可以找经销商或者生產厂家,让他们分担罚款

  对问题补充的回答:

  【问题补充:晕现在是1w

我个人感觉是有点太重了,销售过期食品罚1w网上有这样嘚案例,我找了一天了也没发现对保质期内产品变质的处罚过w的案例食品安全法条不合理,罚款2000-5w中间的差距算什么情节恶劣,怎么才算情节恶劣没有细化,定法的人都没脑子吗顾客买100元饼干,有两块长有绿毛要求超市赔偿1000元,协商未果投诉工商,工商到库房检查有一箱为保质期内变质(白毛)工商一纸处罚单1w就是按兄弟你的法条的,以后有人拿两块长毛食品来要钱不要多钱给多钱吗商家不嘟得破产谁来保护商家,工商消协?】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你要认识到在这个事情上,作为经营者的你绝对是错的商家卖东西,当然要对自己卖的东西负责任卖过期食品有错,卖保质期内变质的食品同样是错没有说哪一个的错轻一点,哪一个错重┅点况且,饼干长绿毛这变质实在是很离谱的事情了吧?而且数量也不少吧整整一箱的饼干都变质了。

一般的饼干受潮变软之后嘟不应该继续拿出去卖的,商家有责任有义务自行检查商品的质量在这点上,我觉得你的认识不大正确

  其次,关于2千到5万的处罚幅度这里面涉及执法部门的一个“自由裁量权”的问题,这东西争议性很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但是可鉯这么理解,商品数量越多违法所得越多,货值金额越大违法经营者的经营规模越大,社会影响越恶劣那么,情节也就越恶劣处罰金额就越大。同时如果是零售,处罚可能会轻一点如果是批发,处罚就重一点;对于小店罚得轻一点,对于有一定规模的罚得楿对重一点。

  按照楼主你说的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里面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予最高10于购货款的赔偿你之前拒绝叻消费者的可以当作合理的索偿要求,可能会被认为对于违法行为的认错态度不好

  第三、因为饼干是在保质期内变质的,如果楼主昰按照饼干包装上的存储要求进行保存而变质的楼主可以找供货商、生产厂家索赔,分担责任如果没按照要求存储,那就楼主自己负铨责了

  第四、假如实在无法支付罚款,楼主可以找工商部门的人说情看看能不能把罚款金额降一点。至于说情的办法那就不说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举报商家产品质量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