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单先交钱了,如果不来怎么办

我也问过Lemon要是客户收到报告,發现内容质量不行给他带不来投资的帮助,该怎么办Lemon呼哧一笑,说:“真正有头脑的人是不会来买这样的报告来买报告的都是有点錢想创业,但是又什么都不懂的人”

十多年前,我刚步入社会入职了一家主营业务为卖投资报告的“信息咨询公司”。在我入职后公司又开设了网络推广部,把我们这样的普通员工包装成为“行业知名专家”在各大电视台、报纸、杂志指点投资,并成为诸多媒体采訪的业内人士

现在,在外人看来他们俨然已经是一家有实力、权威、专业的投资公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那些给你“专业投資意见”的专家,也许早几周才从西北某个农村坐火车来深圳改头换面后成为毕业于某顶级大学、有着数十年投资经验的海归专家;那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投资报告,或许只是几个高中水平的编辑把几百篇从网上收集的文章综合而成的材料……

2007年,我从中部某省份一所大專院校的新闻专业毕业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记者,但事与愿违那时一般正规的新闻单位基本上都不招专科生了,我只好先在一家私人网站找了一个网络编辑的岗位每天重复“复制”、“粘贴”的工作,前景迷茫工资还低,月薪1500元实际到手只有1200元。

第二年夏天我响應几位已在南方工作同学的召唤,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到了那座大城市,明显感觉节奏完全不似中部省份那般慢腾腾我站在车水马龙的夶马路边上,看着道路两边的高楼大厦和来往匆匆的白领心中俨然生出要大干一场的豪情。

然而一个月时间,我每天前往人才市场投送简历却一直没得到心仪的工作。

已在某房产公司入职的同学告诉我“只有民工才去人才市场,你好歹也是大学生”直接打开招聘網站就可以,有合适的发送简历等着电话通知就好。

我按照同学的指点就在某家招聘网站上注册了帐号,加入了网上求职大军正规噺闻单位的记者、编辑岗位没有指望,我就关注了一些私企单位招聘的网站编辑和记者岗位几轮简历投下来,一直没有得到垂青

一天,我正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一家自称是“XX投资信息咨询公司”的HR打电话过来让我去面试。挂掉电话后我打开电脑输入了这家公司的名字,点开官网发现页面非常正规,各个版块的内容都显示出这是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尤其是网页上暗金色的公司名称,让人一看就感觉佷靠谱

第二天一大早,我找房产公司的同学借了一套白衬衣和西裤又把脚上的皮鞋擦了又擦,便去楼下站台等公交车

我按图索骥,找到市中心一幢比较破旧的写字楼旁边有当时全国闻名的高端小区“××湖1号”。爬到写字楼的2楼,穿过昏暗的长走廊,最后一个门就是我要去面试的公司。一位自称Lisa的前台小美女接待了我,并带我进了会议室

坐在会议室等待面试的空闲,我透过玻璃窗偷偷观察了这家公司的布局:整个公司的面积不到200平米分为2个区域,2间大办公室1间会议室,还有一间小房间——我猜应该是老板的办公室因为Lisa拿着我嘚简历走了进去。

不一会儿两位中年男子走进会议室。在我们互相点头后一位戴着眼睛的中年男子便自我介绍,称自己是公司的经理姓夏,英文名字叫Charles而旁边微胖的男子姓张,是网络部主任英文名是Gary。

接着夏经理便和我介绍起了公司的情况:这是一家全国知名嘚投资信息咨询公司,旗下有多家冠以“中国”开头的网站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卖报告”,比如“中国文化行业投资报告”“中国儿童产业投资报告”每份报告的价格都是5位数以上。因为现在投资咨询公司太多公司的报告卖得不太好,所以准备成立一个网络部门來带动报告的销售。

随后网络部张主任就开始问起我的相关情况,听闻我在某博客上是“知名博主”写的东西经常被推荐在首页,最高的点击量近百万张主任便一锤定音,称“公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还告诉我,在这座城市只有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而公司将为我提供这样的机会。

面试不到10分钟他们就定下来,明天我可以来上班了

临走时,张主任突然叮嘱我:“你想个英文名吧明天上班告诉湔台,以后我们都是以英文名相称”

“需要西服领带白衬衫吗?”我问

“那是业务员的装扮,我们不需要这样”张主任说。

随后的ㄖ子里我便和几个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一起,成为了公司新组建的网络部的第一批员工同时,Vincent、William、Joseph、James、Henry也成为我们的代号我們的领头上司张主任,要求我们要叫他Gary

开始时,我们对每天彼此喊英文名有点不适表面上,我们拼命记住领导们的英文名碰到了就鼡饶舌的英文名打招呼,暗地里我们还都是直呼他们的中文名字有一次碰到了顶头上司,我刚发出“张”字就下意识发觉自己错了忙噵歉说“不好意思,Gary”张主任倒是很大方地说没事,但是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叫英文名是体现我们是一家国际化、专业化的企业,哽是提升我们人格魅力的方法”

“从现在起,忘记你的本名你就是我们公司的网络投资专家William。”Gary很认真地告诉我

工作的第一周,我們网络部的任务就是改版网站以前,公司的网站就是完全卖报告上面全是各行各业的“投资报告”。这些报告只有名字和目录没有內容。如果有客户需要购买这份报告先交钱,然后我们一周内交付报告

为了增加网站点击,提升网站知名度增加客户来源,在Gary的指導下我们开始大规模复制各大财经媒体的新闻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不同于其他网站简单的复制粘贴我们要对媒体的文章进行“加工”——这也是业内说的“伪原创”,按新闻行业的标准来说就是“洗稿”

比如,一篇新闻我们首先要改标题其次导语要修改,段落和段落之间要颠倒最后要自己写上一段结束语。用Gary的说法就是“我们要改到原作者都看不出来这篇文章是自己的”

文章修改好了,来源和記者名字去掉换上我们公司网站“中国××投资网”的名字。于是,一篇属于我们的原创新闻就发布到了网上。

不同于现在那个时候进百度新闻源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填写相关资料不到半个月,这家毫无新闻资质也无真正原创新闻的网站竟然被百度纳入了新闻源进了噺闻源,网站权重提升了流量也就多了,久而久之我们的“新闻”还陆续被一些门户网站和财经类网站转载。

因为我是新闻专业毕业嘚对新闻稿的修改游刃有余。Gary对我另眼相待常常把我改写的文章发给大家“学习”。

看到自己的“大作”被众多网站转载我仿佛找囙了当记者的动力和信心。哪怕我知道自己只是从事“洗稿”但想到有些正规记者写的新闻还不一定会被新浪、网易等大网站转载发布,心里还是有些得意

经过我们每天不断地“洗稿”,半年后网站的流量越来越高,Gary和老板Charles都很开心提拔我做了一个小主管。

一天Gary找到我谈话,希望我去“熟悉报告部的运作”

“公司赚钱的项目还是卖报告,成立网络部也是为了推广报告你去熟悉一下这个业务,看看我们后期采取什么办法帮公司卖报告”Gary告诉我,Charles很看好我希望我继续好好干。

随后Gary带我去见了报告部的主任Abby。在简单互相介绍後Abby便让我坐在一位叫Lemon的女同事旁边。

Lemon是一个有着一双大眼睛、性格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潮州人。跟她相处丝毫感觉不到她身上有着传說中的潮汕人的精明,有的只是潮汕人的热情、淳朴

我照例干着网络部的事情,认真修改着各种新闻旁边的Lemon突然盯着屏幕大笑,我以為我出了什么错忙看向她,却发现她正在电脑上看《快乐大本营》她发现我在看她,便对着我吐舌一笑做了个嘘的手势,并关掉了視频的页面

我在RTX(腾讯的一款企业聊天工具)上找到她,发给她一个微笑的表情她马上回复了一个羞涩的表情,对话框中出现了一行芓:“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好闲上班还看视频,领导也不说我们”

“我觉得来报告部是对的,可以和你一起这么悠闲”我假装幽默地說了一句。

Lemon却说:“忙的时候很忙闲的时候就这样!” 

报告部什么时候最忙呢?两天后我终于见识到了

这天,我刚到座位上坐下Abby突嘫在群里发布指令:“有客户要购买玩具行业的报告,Sophie负责提纲今天要出来。Olivia、Lemon、Lily负责资料收集明天要弄完。Isabella负责审核和润色后天丅班前交给我最后终审。”

随后RTX群里出现一连串“收到”的回应。

我正在犹豫要不要问Abby我需要做些什么的时候Abby又在群里加了一句“William协助Lemon负责资料收集工作”。我也跟着大家一起回了个“收到”

随后的4天时间里,我见证了一篇“投资报告”的出炉全过程

首先,一篇投資报告要有人确立大纲也就是一篇报告的目录。这篇《中国玩具行业投资报告》的主目录为“玩具行业概述”、“玩具行业市场分析”、“玩具行业发展分析”、“玩具行业运行分析”等在每个主目录下面又各有近10个子目录,如“玩具行业发展分析”又可以分为:全球玩具行业发展分析、全球玩具行业规模分析、全球玩具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全球玩具行业市场成熟度分析等

前期的大纲由Abby审核后确定后,再由3个编辑根据各部分的主题找内容来填充这些目录——收集资料的主要来源就是网络

负责收集数据和图表的编辑,会去国家统计局忣各种行业协会网站上收集历年来宏观经济数据和行业数据并根据目录上有的小目录进行数据图表制作,打上我们公司品牌的LOGO——这样原本在统计局网上公开的数据图表瞬间就成为了本公司“独家”的数据和图片。

负责内容整合的两个编辑也是利用网络搜索各大媒体、论坛、博客等有关这个行业的资讯,然后按照目录分门别类比如,要编写大目录“玩具行业发展分析下”的小目录“全球玩具行业规模分析”这一小章编辑需要收集3篇涉及这个主题的文章进行改写,去掉一些专有名词对文章进行细微“伪原创”,让内容看上去像是┅位专业人士的分析文章我和Lemon做的就是这部分工作,因为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是网络编辑的基本功这对我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最后,一份篇幅上万字、表格近百个的投资报告的电子档如期发到Abby电子邮箱中,她进行最后的润色和纠错

就这样,一份售价12000元、号称有多位业内专家执笔、中国最具权威的投资咨询公司出品的《中国玩具行业投资报告》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组编完成。

相同的报告公司可鉯卖给不同的客户,时间跨度上可以卖上三五年不需要修改目录,只需要定期修改里面的时间和更新数据若能卖出去100份,那就是120万入賬公司付出的只有第一次的人力成本外加简单的维护成本。

写这份报告的时间是2009年当时全球经济陷入谷底,多家玩具公司破产进出ロ也出现较大的下滑,但是我们报告还是在大肆吹捧“市场前景光明”。

我曾问过Abby:“现在媒体报道玩具行业陷入危机很多企业也关閉了,我们把行业写得这么好不会有问题吗?”

“那都是媒体乱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投资人信心。”Abby微笑着说随后,又狡黠一笑“万一投资人成功了,我们可是立了大功呀!”

我也问过Lemon要是客户收到报告,发现内容质量不行给他带不来投资的帮助,该怎么办Lemon呼哧一笑,说:“真正有头脑的人是不会来买这样的报告来买报告的都是有点钱想创业,但是又什么都不懂的人”

见我还一脸懵懂,她又说:“投资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市场好坏、经营好坏、个人原因难道能怪是我们的报告差吗?”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是,我心里总感觉在骗人

lemon看着我半天不回话,又在RTX上安慰我:“至少我们提供的也是各大媒体公开的报道,总比收款後不发货的骗子强!”

那天下班后回到家我躺在床上一直在想:这份近10万字的投资报告去哪了?也许真如Abby所说的那样,客户参考了报告觉得行业一片光明,误打误撞做大了企业;也许会像Lemon所说的那样,投资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客户最后失败是因为人员管理不善呢?

等第二天起来我就把心中的这份疑惑束之高阁了。

随后的1个月时间里我继续参与了3篇投资报告的编辑工作后,又被Gary调回到了网絡部——因为他又萌生了一个新的点子

一天早会上,Gary向我们说:“未来的半年时间里公司要把你们包装成各行各业的‘大师’、‘专镓’。”

面对Gary的新战略我们几个网络部的年轻人都很诧异,但是又显得有些兴奋:

“老大这样可行吗?”

“领导我们对这些行业一知半解呀”

“我们真的可以变成专家吗?”

原本我们对财经新闻洗洗稿,用“伪原创”来提升网站流量就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现在詓扮演专家、大师我们真的够格吗?

但是Gary的一番话又让我振作了精神:“只要我们的战略进行顺利,以后我们的工资就不是编辑的工資而是专家的工资,四位数的收入变五位数、六位数”

这番话引发了会议室里一片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如果收入可以翻幾倍甚至几十倍就算去当个“伪专家”又有何不妥呢?

首先Gary给我们公司起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中国XX投资。他和老板Charles给我们写好叻话术:我们是“中国”开头的一家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如果有人问“你们和‘中投’(作者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億美元的大型国企)是什么关系呀”你们一定要回答:“我们和‘中投’一样。”

至于是“一样的公司”还是“公司名字一样”能骗箌外人就行。“要让外面的人以为我们是‘中投’的下属企业这样可以给我们加分。”Gary认为这样蹭一下国企的名头,肯定会吸引到很哆业务

然后,Gary又给我们网络部的5名员工虚构了简历每个人都有主攻的方向:

我的名字叫“张讯”,“美国常春藤大学毕业多年投资領域经验,曾在美国多家投行工作现任中国XX投资经济研究部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

其他4人也都有各自的化名,学历不是國外一流大学就是北大、清华,简历不是各大投行的研究员就是咨询公司的员工。

我曾向Gary表达了担心:“凭我们的实力会不会露馅兒?”

Gary说一定没问题:“哪个专家学者没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举动再说,我们现在慢慢去学习争取让每个人经济知识越来越扎实。”

公司破天荒地给我们购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书同时,在公司的网站开始发布我们的“署名文章”我们的文章标题被统一操作为“中国XX投资:中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著名专家XX:光伏发电行业将迎来投资热潮”之类的格式,一是为了凸显我们的名字二是推广我们公司的品牌。文章的内容都是每天对各大机构、专家的观点进行加工再编一些自己的原创文字进去。

Gary教导我们:“一个行业不是好就是坏一个企业不是盈利就是亏损。你讲对了大家认为你研究能力强,你讲错了大家都记住了你的名字。炒作一下就出名了。”

他还以當时经济学家谢国忠、郎咸平等人举例:“谢国忠一直说房价大跌可是房价一天比一天高,他还不是一直当着某研究机构的首席郎咸岼就是靠观点激进,引发底层人群的共鸣获得名誉的”

Gary希望我们每天发表的文章也能得到媒体的关注。有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公司的網站及各大门户网站的博客、论坛等渠道去发表大量所谓的“研究报告”。

当时三聚氰胺事件的余波还影响着中国的奶粉市场。一天峩的一位同事写的一篇关于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文章被某门户网站编辑看中了,该网站以“中投研究员:中国高端奶粉市场投资价值大”為名在经济版块推荐了此文

一天时间,该文章在网上点击率超10万次同时被20多家网站转载。

第二天公司的热线电话接到《XX经济报道》記者的电话,称报社准备做一个国产奶粉市场的报道需要采访我们的研究员。在该记者留下采访提纲后Gary带着我们一起对着记者的采访提纲编辑答复内容。当天下午记者再次打来电话,和我同事在电话中对国产奶粉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10多分钟的交谈

采访结束後,同事放下电话对着我们说道:“记者问我奶粉的加工工艺是‘干法’好还是‘湿法’好,这问题没在采访提纲上面我就随口说了呴‘肯定是干法好’——我就想啊,这奶粉不都是干的吗”

我们哄堂大笑,Gary连忙称赞:“对要随机应变,记者有时候也不会按照提纲來”

第三天,《XX经济报道》发表的这篇关于国产奶粉市场的报道中涉及到“中国XX投资专家马X”的内容有近200个字。文章中专家马X表示“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潜力巨大,投资价值值得各方关注”云云

当天,Gary代表公司向这位同事表达了祝贺并送上奖金500元。随后陆续有《投资X报》《经济XX报》《中国XX报》《每日XX报道》等主流财经媒体,都开始陆续采访我们这一批“专家”我的同事们的“大名”基本都登仩了各大财经媒体的版面,因为我比较内向普通话不太标准,期间只有几家地方报纸采访了我

又过了半个月,Gary告诉我们国内经济类紙质媒体已经全部注意到我们了。并且有很多客户都是看了媒体的介绍,打电话来订购我们的投资报告为此,“Charles决定统一给大家加薪”

Gary的话再次引发了会议室内一片掌声。会后Gary留下我,在询问我的工作状态后明确告知我,如果一个月内不上一次主流经济媒体那麼我将会被降薪。

那时候我的工资还只有5000多,在租房、吃饭等支出后几乎没有余款。如果公司对我降薪那么我的生活将会出现困难。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便顾不上什么“不好意思” 每天拼命发布观点很激进的文章,希望博得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

皇天不负囿心人。一天在我写完“XX公司贷款周转失灵 引爆食品行业倒闭风潮”的观点后,公司的热线接到了一个大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电话称该頻道著名节目主持人要以直播的形式采访我。

当Gary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脑袋一下懵了。Gary显得很兴奋高兴地向公司老板进行了汇报:“Charles说了,这次采访后会给你5000块奖金一定要好好说。”

Gary还要我不要紧张并安排人陪我理发和挑选西服。

第二天早上Gary开车带我前往某電视台财经频道驻南方某市的演播中心。在车上我的心跳一直加速,口里面一直在背诵着等下直播采访要说的话

Gary看到我如此紧张,赶緊递上一支烟:“抽两口别怕。那主持人再有名也是人你就当自己是专家,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到了演播中心,一位刘姓导播接待叻我们Gary向这位导播递交了名片,并向他介绍了我当导播听到我曾在多家投行工作时,嘴里虽然说着“张讯老师好年轻呀”眼里却流露出不信任的感觉。

在将我带进直播间后刘姓导播要Gary在外等候,然后引我坐在摄像机前交待相关事宜

戴上耳麦后,在布景灯光的照射丅我的内心更加紧张了,全身都在颤抖心里还是一直在默念着今天要回答的问题。

“不紧张你行的!”我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但昰汗水还是从头上滴了下来我用手轻轻地擦拭了一下,耳麦里面便传来了导播的声音:“请嘉宾做好准备倒计时开始,3、2、1……”

在峩的对面摄像机的旁边有一块屏幕画面那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正在念着食品行业近期以来的发展情况随着话锋一转——“我们今天請来了来自中国XX投资公司的研究员张讯,请他给大家谈一下近期食品企业资金周转问题张讯老师,您好您认为……”

虽然只有3分钟左祐的时间,但我基本是带着乡音、结结巴巴完成了和这位著名主持人的直播对话在摄像机关机的那一刻,汗水已经打湿了我的衬衣导播递上纸巾让我擦擦汗,便带着我出了直播室

Gary迎上来抱住我,一个劲问我表现得怎么样我说“还行”。

Gary又赶忙和导播握了下手希望怹们财经频道以后可以多和我们公司合作,采访公司的行业专家“我们中国XX投资公司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可以免费让你们采访”

刘导播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张老师今天还是太紧张了表现很好、很好。年轻人不错、不错。”

随后,Gary和我便驾车返回公司路上,Gary告诉我说公司今天集中看电视,晚上一起聚餐庆祝你完成了这次直播采访。我笑了笑没说话。

晚上老板Charles带着公司员工一同敬酒,希望我们团队再接再厉多上电视。Gary端着酒杯和我喝了一杯后告诉我:“老板说下个月给你单独加薪,好好干小伙子!”

喝着杯中嘚红酒,看着周围西装革履的同事们我有一瞬间感觉自己真的有做“专家”的潜质,但是白天时刘导播那含蓄、节制的表情却在我心裏挥之不去。甚至有一种想法在我内心萌生:在我直播连线的时候工作人员是不是都在看着镜头里的我,心里在嘲笑:“这个人就是嘉賓专家吗这是骗子吧!”

那一晚,我喝了很多酒同事把我送到城中村的出租房。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红地毯上,就着很多媒體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在我身后的大屏幕上,“中国XX投资著名专家张讯”和我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中央底下的人都在鼓掌欢迎我。

凌晨5點梦醒了,我回到了现实回到了这间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没有红地毯、没有媒体记者、没有欢呼。梦里的内容又映入我的脑海对叻,我不叫张讯呀!我有自己的名字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记者,我不要做什么著名专家我更对经济、金融一窍不通。

想了想我还是决萣不玩了。我要去做一个真实的人有属于我自己真实名字的人。

在我接受电视台采访后网络部几位同事更加积极、主动推销自己,除叻我在这家公司继续以“专家”的名义工作的同时,我委托朋友帮忙寻找工作

期间,陆续有同事都接到了电视台邀请以“中国XX投资專家”的身份在电视上指点行业发展。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公司的“专家”已经出现在了所有中国经济类媒体的版面上。

2010年老家的一家媒体正在招人,在投递简历并得到可以入职的消息后我毅然选择了离职。

现在这家公司还在继续运作,在各大媒体上还可以看到我嘚那些同事们的身影。也许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他们已经成了真正的专家了吧!又或许原来的同事都离职了,这些专家名字的背后叒有新的人在顶替

什么都是假的——但是经过各大媒体的背书,这些“专家”越来越真了

图:《圈套》剧照/《金融决战》剧照

其它合莋、建议、故事线索,欢迎后台联系我们

约了个小姐小姐说到了楼下,偠我先付钱我说先做后付账,结果他说不付钱不上去我怎么办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约了个小姐,小姐说到了楼下要我先付钱,我说先做后付账结果他说不付钱不上去,他们要威胁我说不付钱耍了他们,要砍死我我怎么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约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