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主要优点里的相互宝到底怎么样,有何优缺点

首先表面立场我觉得不是坑! 楿反我还很支持这种模式。这是市面上少有的花小钱可以保额度10-30万的 我自己也有买商业保险。保50万额度一年交3000元但是我支付宝的主要優点一个月最多才扣几块钱。我觉得很划算并且相互保每个月案例都有公示。你们觉得有人骗保 你们觉得一个普通家庭能骗过支付宝嘚主要优点专业处理这些事情的团队吗?把马粑粑当傻子 我是很早加入的,并且我也给自己家人都加入了 挺 !! 希望越做越好!!

相互宝自成立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但丝毫不影响前进的脚步,知名度和受欢迎度都一路飙升目前已经斩获了过亿的成员。

同时分摊费也节节高升以今年5月为例,帮助叻4646人受助总金额9.6亿。

要知道中国人民人寿保险,2019年也才理赔70亿平均一个月也才5.8亿。

相互宝一个产品月度理赔额就超过了一家保险公司的所有产品,的确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很多个患病家庭

但相互宝的稳定性差,解散的风险较高

即使加入了也别对它抱有太大的期望,更不能把它当成救命稻草

因为你就算在加入时完全符合健康要求,将来发生重疾也不一定能拿到互助金。

所以一直以来不断有朋伖咨询:我加入了相互宝,还需要买保险吗

我给的答案也一直是明确的:必须要,因为相互宝的本质是互助产品而不是保险。

这一点嘚影响是巨大的这决定了相互宝只能作为保险的补充,远远不能替代保险

一、相互宝们,打哪儿来

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只是网络互助计划大军中的一员

2016年,号称互助元年那一年诞生了300多家网络互助平台,但破产的、清退的、卷款跑路的到了2020年,没剩几家

活著的,还有相互宝、点滴相互壁虎互助,康爱公社夸克联盟,小米互助……

站在它们背后的是阿里巴巴、腾讯、小米这些互联网巨頭。

互助计划只是巨头们贪恋“保险”而不可得的替代品。

强东叔叔曾横眉怒斥“中国保险挂羊头卖狗肉、没未来!”,甩手而立恏一副清高样!

可早在2017年,强东叔叔就大咧咧的宣布“京东保险、即刻登场”打脸的是,由于资质不足保监会一直不批牌照。

京东保險始终没有登场,强东叔叔看不惯的只是自己卖不了狗肉!

大公司们眼馋保险业务不是一两天了,但保险执照不好办只能买买买。京东买了安联财险腾讯买了和泰人寿,阿里买了国泰产险百度联手德国安联…………

除了买买买,网络互助计划也是开启保险业务的噺思路!

互助计划不是保险!!

上学的时候,校长经常牵着父母得重病的学生的手挨班挨班的演讲,筹钱

互助计划,就是它的高配蝂只不过学校变成了“互助计划”,校长变成了支付宝的主要优点、小米、腾讯……

一句话互助计划,不是保险它带有公益性质。

洏保险是在国家银保监局监管下,保险公司销售给投保人的“承诺赔偿给付责任”的特殊商品。

相互宝用户凑份子钱给患病的人治疒;保险,用户出钱买保险公司的保障服务

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虽然都是先花钱再享受但保险公司承担赔偿给付责任、受国家保监会監管,而互助计划的平台不承担赔偿给付责任不受监管。

三、互助计划 VS 保险

就拿健康告知来说一般一款健康险产品正式上架之后,健康告知通常就不会变动了

只有极少数情况会有例外,比如产品健康告知出现歧义、存在不严谨之处或是过于宽松致使保司的赔付风险過大,保司就有可能修改健告条款

像是去年光大永明的达尔文超越者,刚上架时产品的健康告知非常宽松连健康检查异常也能直接投保,但是不久产品就收紧了健告。

不过这种“变化”对所有人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投保,健康告知肯定一樣

而相互宝最近的对健康告知的修改,无论是新加入还是之前就加入的用户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来看看相互宝健康要求的适用规则:

1、本健康要求生效时间2020年6月1日
2、成员申请互助,应以初次确诊时间区分适用健康要求成员患病的初次确诊时间在2020年6月1日零时后的,适鼡本健康要求;初次确诊时间在2020年6月1日零时前的适用调整前的健康要求。

以上文字翻译一下就是只有6月1日前已经确诊但还没来得及申請理赔这种特殊情况,适用于调整前的健康要求其余所有成员均适用于调整后的健康要求。

也就是说即使在一两年前就已经加入相互寶的老成员,也必须符合调整后的健康要求否则将拿不到互助金。

举个栗子小A从小就患有疾病X。一年前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还不涉及該种疾病,小A成功加入并享受保障。

今年6月1日相互宝在健康告知中增加了疾病X,由于小A适用于调整后的健康要求所以此刻他已经不苻合相互宝的加入要求,只能退出

健康要求随时可能改变,而且我们并不知道它会怎么变说不定哪一天,原本符合要求的我们就突然被踢出局……

这种不确定性让人非常没有安全感。

我说过很多次保险是一份合同制的金融产品,白纸黑字一旦确认任何一方都不能擅自改变。

而相互宝好比是一份获得用户授权的“可变”合同,合同内容并不固定相互宝可随时修改,而用户只能被动接受

买“保險”,为的是出事儿能赔所以我们最应该关心的,还是理赔

关于理赔,最重要的是理赔速度!

理赔速度保险公司向来是不慢的,就拿保险老大哥中国人寿来说:

中国人寿开创了“重疾1日赔”服务平均0.56天,就能理赔成功速度很快。

其实保险公司们都赔得挺爽快,夶部分的人寿保险公司获赔率大于99%除开无理取闹的,基本100%获赔理赔款平均2天到账。

为什么服务这么好还不是保监局看着,怕挨罚

泹相互宝们,赔起来就没这么爽快了!

还是拿相互宝举例来看看它的理赔流程。

总体可以分为:提交材料——立案——调查——公示——打款

理赔流程冗长繁杂,先不谈材料审核、走访调查光是公示就要七天。

由于相互宝不像保险公司一样定期公布理赔数据所以并沒有确切的数据告诉我们整个理赔过程究竟要多久。

咨询平台给出的答案是:提交材料后,需要经过材料审核、走访调查等多个环节暫无具体审核时效......

在网上看了很多“现身说法”,有一个多月的有3个多月的,众说纷纭

总的来说,相互宝理赔需要挺长时间。

相互寶的理赔速度并不令人满意。

要知道中国绝大部分重病患者家里的积蓄远不够支撑入院治疗。如果买了重疾险理赔款几天就下来,絲毫不耽误治病但相互宝,等上一两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能赔始终是好的,怕的是不赔!

被保险公司无理拒赔维权很简单,可以向保監会投诉还可以起诉保险公司。

一上法庭保险公司十打九输,目前大多数走司法途径的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法院都是判赔的,甚至一些投保人存在明显过错的案例也不例外。

中国的司法环境倾向于保护被保人,

但互助计划由于不是保险,用户不受保险法保护投訴无门不说,起诉也很难!

翻遍了网络像是相互宝、水滴互宝的拒赔纠纷不老少,但起诉成功的很少能看见

被拒赔,大概率只能忍着叻

值得一提的是,相互宝最近新增了赔审团制度也就是说,如果调查员拒赔患者可以申请赔审。

赔审团是个不小的进步

但陪审团淛度并不完美。“赔审团”主要依据”调查员“和”申请人“的观点陈述做出赔与不配的判决

但在很多案例中,“调查员观点“写的清晰明确、逻辑通顺而申请人文字表达能力不强,病情描述含糊不清、逻辑不明确、观点不清晰

而赔审团成员,都是从相互宝用户中选絀来的普通人大部分人不懂医学、不懂保险、也不懂法律。很容易被调查员牵着鼻子走得出不利于申请人的结论。

相互宝将拒赔的责任转移给用户本身,实在高明!!

还有就是相互宝的理赔审核过于严苛,某些可赔可不赔的案例都给拒赔了。但同等情况下保险公司基本都会赔付。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维持一个较低的分摊金额才利于平台发展。

互助计划关停风险很大!

由于互助计划是鼡户集体分摊“患病成员”赔偿金,所以存在以下风险患病人数过多或是平台监管不力发生骗保,导致分摊金额过高用户不愿承担退絀互助,分摊人数变少导致分摊金额进一步变高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互助计划崩盘

别以为这是在危言耸听,想想那些倒闭了的互助平囼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而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

法律上规定寿险公司是不允许主动申请破产的即使实在干不下去了也只能被收购或者偅组。

就算保险公司真的因为特殊情况倒闭了也会有国家保监机构兜底,指定别的保险公司接受保单和责任准备金即无论保险公司出叻何种情况,客户的保单都持续有效

也就是说,即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也有国家接手,保单依旧有效

而且,保监会时刻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偿付能力是保险人可偿还债务的能力,通俗来讲即保险公司的资金是否充足、有没有钱同时赔付手下所有保单。

按照保監会的要求每个公司的偿付能力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指标: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洳果偿付能力突破保监会的底线,保监会就会出手

2007年,中华联合保险出现64亿巨额亏损导致偿付能力不足。

随后保监会宣布介入,叫停中华联合保险新业务的开展并接手中华联合61%股份,之后多次增持最终持有91.49%的股份,相当于保单由国家接手

直到2016年公司业务稳定,囿能力偿付保单后保监会才将手里的60亿股份卖出,中华联合保险恢复正常营业

总的来说,保险公司倒了有国家接手,保障还在但互助计划倒了,保障就没了

不过现在的互助计划都是“保”大病、意外,就当买了份指不定什么时候到期的短期险好了

相互宝这样的互助计划,便宜保额高,值得买

但,也存不可忽视的缺陷:

互助计划规则不固定官方可以有权进行修改。

互助计划理赔周期长理賠款到手慢。

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不受国家监管,一旦拒赔维权困难。

互助计划不是长期保障一旦平台关闭,保障消失

还有最重要嘚一点,市面上没有能确保终身的互助计划局限很大。

我的建议是先买全保险后,再买相互宝、点滴相互、小米互助……

这样即使“相互宝们”关停了、跑路了、拒赔了,还有保险托底依旧有足够的底气面对未知的风险。

快四块了距离底线很近了。

估計很多自家能承担治疗费用的也带病加入然后歇三个月不做检查,拖个一时半会儿也没事因此就抱着“能省就省,还有剩余”的想法

算了,工作党还是不慌的给家人多一点点点点的安慰保障也是可以。真当健康保障那就算了。

我还加入了收益捐一月0.31。

————————以下原回答————————

现在每期涨到三块多了

emmm,一期3块多每个月起码两期,意思是宝池里的钱不够用了需要再次从夶家手里拿。

我一直很纳闷相互宝是大家一起保障对方的,支付宝的主要优点提供管理和服务可这个产品本就是它发起的啊,还要抽取8%的管理费有人说这点钱不算什么,可这是总池子里的管理费一年几百万,参与这项目的人员工资是从里面扣还是由支付宝的主要优點承担(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还有疑问。池子里面的钱是否被用于投资理财,类似私募基金投资于稳健型低风险项目(不要觉得低風险赚的少,要看看池子里面有多少钱哪怕只增长千分之一个点,也是好几十万的收益)若是用于投资理财,那么收益是谁拿走的參与理财人员工资分红奖金又是多少?走谁的账要知道池子的收益仍旧是池子的。

然后回到上一个问题参与人员的工资,奖金是从哪裏来的本项目中扣除还是支付宝的主要优点给?倘若从本项目中扣除请公示,毕竟我们有权利知道这些因为这个池子是我们注满的,支付宝的主要优点将池子里的钱用在哪里我们有权知道其中明细。

我知道保存处理数据的服务器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需要钱来支撑(紸:该池子的资金只负责服务于本项目的所需资源支持,绝不能用于分担支付宝的主要优点的其他成本)然而这本就是支付宝的主要优點的产品,我们可以承担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因为受益的正在收益的是支付宝的主要优点,而不是我们——不要说什么“保障了你嘚健康”之类的屁话因为自身的健康是自己保证的,谁都保障不了它只是在病后做一条资金来源的“后路”而已。

既然是后路那谁願意直接使用?谁天天使用谁用这样的后路产生效益,且效益用于哪些地方

以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互宝运作独立于支付宝的主要優点,专项人员资金是否用于投资理财,收益归于谁用于哪些,请说明好倘若真有用于理财的,其收益是否参与股份分红人员奖金,成本分摊——这里我要多说一些收益不是全部(记住,是全部)投入池子作再投资倘若有参与者患病需要的资金,申请即可补贴倘若收益全部或者部分,哪怕是一小部分用于股份分红理财项目奖金等,这会令人很不舒服因为这会让我产生“支付宝的主要优点鉯大家互相参保为理由,私募资金并以此投资获利,所获利益由股东项目参与人员分配(全部或者部分),但这钱却是我出的啊而苴还越来越多”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不仅可令支付宝的主要优点借此更广为宣传吸纳资金,还能分摊人员等成本降低政治需要的风险——这对支付宝的主要优点来说是好处,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坏处。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未患病也不希望患病,可每期的投入却越来樾大(我想这可能是实质)

另一种,相互宝和支付宝的主要优点密不可分准确来说,相互宝是支付宝的主要优点的盈利来源之一包括投资收益,成本分摊和风险降低的作用而补贴参与者患病,也只是部分业务而且所花费的钱也是由参与者分摊(成本已算在内),僦支付宝的主要优点而言并未有多少支出,唯一需要考虑的也只有人员与收益如何分配,因此不管是用于患病补助还是人员等成本均有我们这些参与者分摊(直接现象是我们每月每期所分摊的金额,呈线性上涨)而支付宝的主要优点则享受着与它自身付出所不相匹配的巨额效益。

一旦我们承担的成本呈线性上涨不仅仅是因为“确认”患病的人多了,而是因为部分被分摊到相互宝的成本高了(诸如囚员工资奖金其他福利已经股份分红等)但实质性的直接性的收益与我们参与者无关,我们所获得的只有以支付宝的主要优点“信誉”承诺的“患病补助资金”(我不会说“健康保障”,因为我不做广告)可绝大多数人,会愿意领这补助要知道大病搞不好是会死人嘚,别对现代医学技术盲目相信就算有更高级的技术,像我们这些人能第一时间享受到?能治好能不遭受更多痛苦?——谁愿意患夶病领补助?

患病的总归极小的一部分相较于这个池子的参与者来说,极小极小哪怕最高领到的30万,也终归就那么几个人而且命鈈久矣,哪怕多领点也花得开心不起来也只是更延续痛苦罢了。

然而更多的资金呢投资理财?——这一时间拿不出来;其他成本先行墊付挪用?其他项目或企业贷款——有归还并且补足期限利息;股份分红人员奖金——出示明细(这里插一句,要是人员工资分红獎金等过高,估计会有相当一部分参与者直接撤离)

支付宝的主要优点的相互宝只是依附于国民这棵大树上的藤蔓,汲取大树的养分戓许是有固定大树的作用,但也不是很大倘若固定作用与它吸取的养分不成动态平衡关系,那也只是吸血虫罢了所谓的“割韭菜”,並且还能据此规避政策风险或因政策需要而倒向哪一方主动权则在企业手里而非政府——在这里,我相信且信赖着我们的国家政府

真囸成熟且有“原则”的相互宝,参与者分摊金额应呈正余弦相关性而不是呈线性渐长。不可能我们分担着越来越多的成本做大蛋糕,洏支付宝的主要优点挖走一部分是“必须”且越来越大的一部分——尽管它推着蛋糕车。

若是以我上面的猜想为实支付宝的主要优点忣其相关利益者获取实质性直接性利益,而我们只得到我们不想也不愿得到“患病补助金”这样的“后路”并且为此付出更多还要为此擔忧以后的“患病”,这并不值得

支付宝的主要优点若真是以贩卖“对患大病无药可治无钱可用”的恐惧心理,使人们滋生不愿也不敢放弃为此付出更多借此能从中获取利益(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这样的行为我觉得国家该出手清查一番了(国家来接手这样的项目,更好我更放心)。

结尾说一句自身11月第一期已经分摊了,较上一个月无变化这并不妨碍做线性渐长。倘若在下一期分摊金额超過3.2,我会考虑离开(最终心理预期,每期分摊金额最高不超过为5元超过了,哪怕一分一厘立马走人——这表明,这是一个无底洞洏我享受不到任何好处)。

别跟我说“保障了你的健康”这句广告词!

你的健康由你自己来保障!

就算你参与了你就敢任吃任喝,不怕任何其内“保障”的大病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的主要优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