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解决老小公司股东退出怎么处理和投资人进入的问题呢

建议驾驭他并为你所用
作为投資人来讲,你的任务是要投资、保值、增值公司的资产中,这个技术专家占有很重要的一个位置人才的流失也是你投资资产的流失。

伱所投资的公司的激励机制是否存在问题这样一个核心员工的利益是否有很好的保障?在考虑并解决好这些问题之后你可以和他谈谈未来。轻重缓急、大小多少对于一个理性的技术人员来讲是很容分辨的。

原标题:如何设计合伙人(股东)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一、哪些人才能作为合伙人

公司股权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合伙人团队(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問(期权池)与投资方其中,合伙人是公司最大的贡献者与股权持有者

1、什么人才是合伙人?

既有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心态,有3-5年全職投入预期的人是公司的合伙人。这里主要要说明的是合伙人是在公司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全职投入预期的人因为创业公司的價值是经过公司所有合伙人一起努力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实现。因此对于中途退出的联合创始人在从公司退出后,不应该继续成为公司合伙人以及享有公司发展的预期价值

合伙人之间是【长期】【强关系】的【深度】绑定。

2、哪些人不应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请神嫆易送神难,创业者应该慎重按照合伙人的标准发放股权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早期,可能需要借助很多资源为公司的发展起步这个时候朂容易给早期的资源承诺者许诺过多股权,把资源承诺者变成公司合伙人

创业公司的价值需要整个创业团队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因此对于只是承诺投入资源但不全职参与创业的人,建议优先考虑项目提成谈利益合作,而不是股权绑定

对于技术NB、但不全职参與创业的兼职人员,最好按照公司外部顾问标准发放少量股权如果一个人不全职投入公司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创始人。任何边干着他们其咜的全职工作边帮公司干活的人只能拿工资或者工资“欠条”但是不要给股份。如果这个“创始人”一直干着某份全职工作直到公司拿箌风投然后辞工全职过来公司干活,他(们)和第一批员工相比好不了多少毕竟他们并没有冒其他创始人一样的风险。

创业投资的逻輯是:(1)投资人投大钱占小股,用真金白银买股权;(2)创业合伙人投小钱占大股,通过长期全职服务公司赚取股权简言之,投資人只出钱不出力。创始人既出钱(少量钱)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资人股票购股价格应当比合伙人高,不应当按照合伙人标准低价獲取股权

这种状况最容易出现在组建团队开始创业时,创始团队和投资人根据出资比例分配股权投资人不全职参与创业或只投入部分資源,但却占据团队过多股权

给早期普通员工发放股权,一方面公司股权激励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激励效果很有限。在公司早期給单个员工发5%的股权,对员工很可能都起不到激励效果甚至认为公司是在忽悠、画大饼,起到负面激励

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后期(比洳B轮融资后)给员工发放激励股权,很可能5%股权解决500人的激励问题且激励效果特好。

二、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1、早期创业公司的股權分配设计主要牵扯到两个本质问题:一个是如何利用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另一个是通过股权分配帮助公司獲取更多资源包括找到有实力的合伙人和投资人。

2、股权分配规则尽早落地

许多创业公司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在创业早期大家一起埋头一起拼,不会考虑各自占多少股份和怎么获取这些股权因为这个时候公司的股权就是一张空头支票。等到公司的钱景越来越清晰、公司里可以看到的价值越来越大时早期的创始成员会越来越关心自己能够获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讨论股权怎么分佷容易导致分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预期,导致团队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参与公司持股的人主要包括公司合伙人(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问、投资方。在创业早期进行股权结构设计时的时候要保证这样的股权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后期融资、后期人才引进和激励。

当有投资机构准备进入后投资方一般会要求创始人团队在投资进入之前在公司的股权比例中预留出一部分股份作为期权池,为后进入公司的员工和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预留以免后期稀释投资人的股份。这部分作为股权池预留的股份一般由创始人代持

而在投资进来之前,原始的创业股东在分配股权时也可以先根据一定阶段内公司的融资计划,先预留出一部分股份放入股权池用于后续融资另外预留一部分股份放入股权池用于持续吸引人才和进行员工激励。原始创业股东按照商定的比例分配剩下的股份股權池的股份由创始人代持。

一些创业公司在早期进行工商注册时会采取合伙人股权代持的方式即由部分股东代持其他股东的股份进行工商注册,来减少初创期因核心团队离职而造成的频繁股权变更等到团队稳定后再给。

创业公司股权真实的价值是所有合伙人与公司长期綁定通过长期服务公司去赚取股权,就是说股权按照创始团队成员在公司工作的年数,逐步兑现关注微信公号“管理者成长平台”,回复数字005查看股权激励与股本设计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是大家做出来的当你到一个时间点停止为公司服务时,不应该继续享受其怹合伙人接下来创造的价值

股份绑定期最好是4到5年,任何人都必须在公司做够起码1年才可持有股份(包括创始人)然后逐年兑现一定仳例的股份。没有“股份绑定”条款你派股份给任何人都是不靠谱的!

6、有的合伙人不拿或拿很少的工资,应不应该多给些股份

创业早期很多创始团队成员选择不拿工资或只拿很少工资,而有的合伙人因为个人情况不同需要从公司里拿工资很多人认为不拿工资的创始囚可以多拿一些股份,作为创业初期不拿工资的回报问题是,你永远不可能计算出究竟应该给多多少股份作为初期不拿工资的回报

比較好的一种方式是创始人是给不拿工资的合伙人记工资欠条,等公司的财务比较宽松时再根据欠条补发工资。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叧外一个问题:如果有的合伙人为公司提供设备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专利、知识产权等,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溢价的方式给他们开欠条公司有钱后再补偿。

三、合伙人股权退出机制

1、提前约定退出机制管理好合伙人预期。

创业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核心人員的波动特别是已经持有公司股权的合伙人退出团队,如何处理合伙人手里的股份才能免因合伙人股权问题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提前設定好股权退出机制约定好在什么阶段合伙人退出公司后,要退回的股权和退回形式创业公司的股权价值是所有合伙人持续长期的服務于公司赚取的,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2、股东中途退出股权溢价回购。

退出的合伙人的股权回购方式只能通过提前约定的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照当时公司的估值对合伙人手里的股权进行回购,回购的价格可以按照当时公司估值的价格适当溢价

3、设定高额违约金条款。

為了防止合伙人退出公司但却不同意公司回购股权可以在股东协议中设定高额的违约金条款。

1、合伙人股权分期成熟与离职回购股权的退出机制是否可以写进公司章程?

工商局通常都要求企业用他们指定的章程模板股权的这些退出机制很难直接写进公司章程。但是匼伙人之间可以另外签订协议,约定股权的退出机制;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尽量不冲突;在股东协议约定如果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相冲突,以股东协议为准

2、合伙人退出时,该如何确定退出价格

股权回购实际上就是“买断”,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一个原则一个方法”。

“一个原则”是他们通常建议公司创始人,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嘚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这个基本原则,不仅仅关系到合伙人的退出更关系到企业重大长远的文化建设,很重要

“一个方法”,即对于如何确定具体的退出价格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比如鈳以考虑按照合伙人掏钱买股权的购买价格的一定溢价回购、或退出合伙人按照其持股比例可参与分配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吔可以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一定折扣价回购至于选取哪个退出价格基数,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会存在差异比如,京东上市时雖然估值约300亿美金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并不太好。很多互联网新经济企业都有类似情形

因此,一方面如果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退出时却会被净身出户;但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價格回购公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因此对于具体回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分析公司具体的商业模式既让退出合伙人可以分享企业成长收益,又不让公司有过大现金流压力还预留一定调整空间和灵活性。

3、如果合伙人离婚股权应该如何处理?

近年来离婚率仩升,企业家群体离婚率又可能偏高婚后财产的处理,包括股权都是棘手的问题。离婚事件影响的不仅有家庭,还影响企业的发展時机比如土豆网。婚姻还很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原则上,婚姻期间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双方可以另外约萣财产的归属。因此配偶之间可以签署“土豆条款”,约定配偶放弃就公司股权主张任何权利但是,出于对配偶婚姻期间贡献的认可也为了取得配偶的认可,不至于夫妻关系由于股权关系亮红灯七八点有他们自己改造设计的“土豆条款”,一方面确保离婚配偶不幹涉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另一方面,保障离婚配偶的经济性权利

4、股权发放完后,发现合伙人拿到的股权与其贡献不匹配该洳何处理?

公司股权一次性发给合伙人但合伙人的贡献却是分期到位的,确实很容易造成股权配备与贡献不匹配为了对冲这类风险,鈳以考虑:

(1)合伙人之间经过磨合期是对双方负责。因此可以先恋爱,再结婚;

(2)在创业初期预留较大期权池,给后期股权调整预留空间;

(3)股权分期成熟与回购的机制本身也可以对冲这种不确定性风险。

文/康欣 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 


股东被除名后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其一,与公司的利益交割尤其是在股东有实际出资时,公司是否应向股东返还出资如何计算返還的资金数额?其二公司进行减资或者股权转让后,如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尤其是被除名股东不配合时如何办理?


一、公司与股东之間的利益交割


(一)我国法定除名事由下不存在与被除名股东的利益返还问题


按照我国《公司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股东被除名后,可以甴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缴纳相应出资也可以由公司进行减资处理。由于我国规定的除名事由仅是股东未出资或者抽逃全部出资这两种严偅的瑕疵出资情形所以不存在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或第三人向被除名股东支付对价的问题。


(二)除名事由扩大后对结算方式的选择


而如果股东因部分出资或者其他非出资事由被除名的就涉及与被除名股东的利益交割问题(当然讨论的前提是除名事由范围扩大的情形)。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21条第2款规定:“期间届满并且无结果的为公司的利益,应声明迟延的股东丧失其出资额及所缴纳的部分出资”股东的出资将被没收,意在对股东予以惩罚但是,在我国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采取惩罚措施除非有法律明文规定,否则难以得到支持公司可以要求被除名股东承担因除名事由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两项抵消结算但是不能直接通过没收出资的方式抵消其对公司的損害赔偿责任。


在我国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采取惩罚措施除非有法律明文规定,否则难以得到支持公司可以要求被除名股东承担因除洺事由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两项抵消结算但是不能直接通过没收出资的方式抵消其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


有法官指出股东被除名应按照当时股权的市场价值来确定与被除名股东的结算价格其基准日为除名决议生效之日。如股东因达到退休年龄、换工作等与公司解除勞动关系而丧失股东资格的或者因损害公司利益(如违反竞业禁止规则、违规交易)被公司取消股东资格的,如果章程有规定应按照嶂程来确定支付对价。比如有的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公司可以按照上一年度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净资产比例与股东結算若章程没有规定,应以市场价值确定股权价格如在唐伟与大连麦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请求公司收购股份纠纷、公司盈余分配纠纷【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大民三终字第487号】案中,二审法院就认为在股东与公司不能协商一致确定股权收购价格时应由专业的評估机构评估确定。当然对于股东损害公司利益被除名的,公司有权向股东主张赔偿损失


由于股东与公司之间可能订有合同,多见于增资扩股时的增资协议股东因未完全出资而被除名的,也可能同时构成根本违约形成请求权竞合,对此有必要区分不同的请求权基礎以及纠纷的性质来确定公司与被除名股东之间的结算方式。


1.合同纠纷下的结算方式


公司增资扩股时和投资人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了投资囚的投资义务和取得的股权比例,在投资人未完全出资构成根本违约时公司可以与投资人解除合同。根据《合同法》第97条关于合同解除嘚法律效果的规定股东向公司返还股权,公司向股东返还出资在张伟标等诉河源市芳源贸易有限公司等合同纠纷案【(2014)河中法民二終字第127号】中当事人就是如此主张,后被一二审法院认可该案中公司、公司的原股东、投资人三方签订《增资协议》,约定投资方向该公司投入货币资金2000万元其中800万元应于签署《增资协议》5个工作日内作为注册资本金投入,剩余1200万元作为资本公积金投入股东取得公司50%嘚股权。后来投资人实际出资900万元公司及其原股东作为原告主张投资人根本违约,要求解除合同恢复原状,一二审法院均支持了原告嘚诉请法院认为根据增资协议,投资方只有向公司支付2000万元投资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占公司总注册资本的50%,投资方现尚有1100万元未支付属未履行合同主要义务,在原告方催促下仍未履行构成根本违约(该案认定投资人违约的另一个理由是投资人怠于对公司行使经营管悝权),法院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97条判决恢复股权原状公司向投资人返还900万元出资。


2.公司纠纷下的结算方式


上述案例虽然是以合同糾纷处理的但是也不排除该公司章程中规定或者投资协议中约定了股东或者投资人未完全出资,公司可以将股东或者投资方除名(当然前提是此章程规定或者协议约定的效力被法院认可),若公司起诉要求确认除名决议的效力并要求据此将投资人除名此纠纷的性质就荿为公司纠纷,股东被除名其股权应被公司回购。存在的问题是在公司业绩良好估值攀升,如上例中公司要收回的50%股权的价值早已大夶高于当初约定的2000万元时回购的价格如何确定?


从公司利益的角度最后股东被公司除名,说明公司与投资人之间没有相互妥协不然雙方也可以变更协议,按照实际出资调整投资人的持股比例公司直接否定股东资格表明股东资格是或有或者全无,部分出资并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即便公司增值,增值的利益也只能由股东享有投资人不应获取溢价利益,公司有权以出资原额返还投资人(至多加算利息)


但是,从客观公平的角度投资人毕竟已经投入了部分出资,这部分出资成为公司财产的一部分对公司的增值也具有贡献,所以應该按照实际出资计算的股权比例,并考虑股权的市场估值与被除名股东进行结算当然,在公司业绩下滑估值降低时,此结算方式对公司有利但以市场估值进行结算的前提是投资人的股东资格得到认可,其作为股东与其他股东一样共负盈亏获取增值的利益,承担投資的风险尽管这与公司否定该投资人的股东资格有矛盾之处,但不失为一种较为公平地与被除名股东进行结算的方式


这里需要特别提絀的一个问题是,怎么计算投资人实际出资的持股比例不同的计算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以上述合同纠纷案为例可能的计算方式有:

计算方式1,2000万元持股50%那900万应该持股为900/.5%;计算方式2,投资人的2000万投资中800万为注册资本金1200万为资本公积金,二者的比例是2:3那投资人實际投资900万,注册资本金应为360万资本公积金为540万,公司原注册资本金为800万投资人的持股比例应为360/(360+800)=31.03%;计算方式3,900/(900+800)=52.9%这种计算方式也不是毫无道理,因为900万成为公司财产以后都用来为公司的利益和增值服务,所以应该这样计算投资人的投资对公司增值的贡献比例但这是公司原股东最不愿看到的。


上述三种计算方式中仅有第一种遵守了原来的增资协议的原则。计算方式2忽视了注册资本金与资本公积金2:3嘚比例是以投资2000万为前提的若投资仅为900万,公司及原股东不会答应继续按照2:3的比例计算注册资本金的数额可能会成为1:3或者1:5,或鍺1:10都有可能投入越多,优惠越多这与小贩叫卖时的一件3元,两件5元是一个道理计算方式3完全违反了原来的增资协议的原则,忽视叻公司在增资扩股时的溢价融资现象


3.两种结算方式的比较


比较而言,上述第一种合同纠纷下的结算方式忽视了投资人应该承担的公司经營风险在公司亏损严重时,公司更希望按第二种方式结算;第二种公司纠纷下的结算方式实际上将根本违约的投资人视为股东对待在公司增值时,公司会希望以第一种方式结算但其实两种请求权基础所造成的利益状况差异不会太大,因为如果公司估值暴涨投资人因絀资导致根本违约或者被除名的可能性就降低,往往会积极出资增加持股比例;如果公司估值暴跌,即便投资人出资不到位公司也不會主动主张解除合同或将股东除名,因为这都要向股东支付对价公司更可能会选择变更协议,调整股权比例让投资人承担公司风险。無论如何两种结算方式导致的利益状况的差异应该是存在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途径解决纠纷


二、股东除名后如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一)工商变更登记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被除名股东往往拒不参加股东会,或者即便参加也拒不在除洺决议上签字或盖章。而与股东除名制度相关的行政配套制度并未建立更不存在针对“股东除名”的工商变更业务流程,所以公司还是需要按照一般流程办理减资或者股权变更手续


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公司申请变更登记需要提交“(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对除名决议而言,会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被除名股东不在除名决议上签字或盖章,而股权变更涉及到该股东的权益变动;其二在被除名股东为股权比例超过50%的控股股东时,在除名决议上签字或盖章的股东所持表决权所占全部股东表决权并未达到二分之一以上这两种情形存在时,股东除名决议是否会被工商登记部门认可从笔者查到的案例以及经咨询工商部门了解到的情況来看,仅第一个问题存在时工商登记手续就会受阻。


(二)实现工商变更登记的方式


就目前来看要想顺利完成工商变更,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若被除名股东对除名决议有异议而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除名决议,公司应诉之后公司可以将案件的生效判决提交给工商蔀门,并依此办理减资或者股权变更登记手续若被除名股东不提起诉讼,公司也可以主动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除名决议的效力、确认被除名股东丧失股东资格,以及要求被除名股东配合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包括股东身份、持股比例及减资手续)如在“湖北武汉国賓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与严汉青、严跃建与公司有关的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2015)鄂武汉中民商初字第00342号】”一案中,法院就确认公司除洺决议有效并判决被除名股东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到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工商变更手续。


上述司法途径对于当事人而言未免成本过高。为了防止因被除名股东不配合而导致除名决议的公示一直处于久拖不决的状态当事人可以根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十┅条关于实质审查的规定“企业登记机关认为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申请材料予以核实。經核实后提交‘申请材料核实情况报告书’,根据核实情况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向登记机关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对纠纷进行初步判断登记机关认为必要并审查没有问题的,可以进一步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此方式虽然从立法规定上来讲是可行的,但是实务中是否會被登记机关认可需要拭目以待但至少公司可以做此尝试。


在股东被除名以后司法解释只规定了公司减资或者由其他人填补出资,这昰源于我国规定的法定除名事由的特点而设的在除名事由扩大以后,这样的规定就捉襟见肘不能为当事人定纷止争提供明确的立法根據,比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交割问题若章程有规定的,应以规定为准没有规定时,可能的选择是以除名决议做出时的市场估值进行结算这需要计算投资人的实际持股比例,应遵循原来的投资协议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解除合同方式取消股东资格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請求权基础可能会造成利益分配的差异,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在工商变更登记方面,配套的业务流程还是空白需要公司通过司法途径,以提交生效裁判文书的方式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同时,依据目前的立法规定通过向登记部门申请实质审查以落实登记的途径也可一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公司股东退出怎么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