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34.82正常吗

原标题: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在腫瘤诊疗中的价值

bpctDNA含有与其来源肿瘤DNA同样的基因缺陷,如点突变、重排、扩增、微卫星改变、表观遗传修饰等当肿瘤DNA进入血液时,这些基因缺陷模式在血浆和血清中也可被检测到

甲基化是DNA的一种重要修饰,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为甲基供體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碱基上的过程。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的C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人基因组中60%~90%的(CpG)都被甲基化未甲基化的CpG成簇地组成CpG岛,主要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区域长度为300~3 000 bp。靠近或位于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一般会抑制转录沉默楿关基因的表达。在肿瘤中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异常高甲基化使得抑癌基因沉默和修复基因失活,从而丧失对肿瘤发生的抑制作用也是目前肿瘤甲基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其他基因缺陷模式相比DNA甲基化作为最早发现的表观修饰途径之一,其异常甲基化模式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特征性的甲基化"指纹"图谱可用于癌症早期诊断与分期、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和预后判断等。

ctDNA甲基化檢测癌症几率在癌症诊疗应用中基于血液标本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实体瘤组织标本的局限性,例如:(1)ctDNA在血液中半衰期短可以实时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2)可以克服肿瘤组织取样的异质性;(3)重复活检可以追踪肿瘤的克隆演变;(4)可以识别转移性肿瘤。因此茬过去的30年中,DNA甲基化被认为是有希望检测癌症的生物标志物[1]

一、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技术方法及研究思路

1.常用检测方法及技术难点:

目前,ctDNA甲基化标志物的研究思路已经比较明确首先,通过芯片或二代测序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全基因组范围的甲基化信号扫描寻找肿瘤特异的甲基化标志物位点;然后再针对这些位点对ctDNA进行性价比更高的靶向测序,验证标志物性能虽然研究思路比较清晰,但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技术的诸多局限也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一方面,血液ctDNA含量很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或中晚期肿瘤有可能达到20 ng/ml。技術上最大的挑战是需要从含有不同数量cfDNA的血液样品中鉴定极少量的ctDNA另一方面,目前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技术基本上均基于亚硫酸氢盐(bisulfiteBS)使DNA中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C)脱氨基转变成尿嘧啶(U),而甲基化的胞嘧啶(mC)保持不变目前基于BS的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技术主偠包括PCR扩增、测序以及基于杂交的捕获技术,其中扩增的应用较广泛BS处理后未甲基化的C变U,PCR扩增后U配对T因此扩增后DNA变为富含A和T(AT-rich),與原本具有甲基化修饰的C碱基区分开来但是,研究发现扩增过程中甲基化状态的DNA(GC含量高)易产生扩增偏好在文库中富集。所以需偠在高效捕获BS DNA片段的同时,还要保证甲基化信号在扩增过程中均匀放大不走样。

2.近年来研究思路的突破方向:

过去研究多聚焦于单基洇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发现多基因组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DNA甲基化特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逐渐由单基因向多基因组合以及全基因组水平拓展。2017年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定义了147 888块紧密耦合的CpG位点称为甲基化单倍体块(CpG methylation haplotypes block,MHB)经过对61个全基因组BS测序数据集进行分析,并使用101个BS测序数据集和637个甲基化芯片数据集进行验证证实大小为95 bp并含有≥3个CpG位点的MHB在大约170 bp嘚cfDNA中更容易被检测到。最后使用MHB对59例肺癌或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循环cfDNA进行了评估发现借助肿瘤特异的MHB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甲基化指纹的准确性,从痕量检测中发现甲基化的组织来源2017年,通过机器学习对全基因甲基化谱进行分析后发现了4种常见肿瘤的特异性甲基囮分子标志物,包括肺癌19个、结直肠癌6个、乳腺癌15个、肝癌3个这些标志物能够从正常组织中区分出肿瘤,准确率大于95%进一步对结直肠癌30例肝转移灶和34例肺转移灶进行无监督分层聚类分析,发现高度组织特异性的甲基化特征可以正确诊断肿瘤起源诊断正确率分别高达96.7%和94.1%。与上述研究方法类似研究人员在大样本肝癌研究中筛选出10个甲基化标志物,建立起血液肝癌的ctDNA甲基化诊断模型经证实该模型可以区汾正常人群、肝病背景(肝炎,肝硬化等)和肝癌患者并与肝癌的肿瘤负荷、治疗反应和临床分期关联良好,再次证实了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的临床优势

二、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的临床应用

1.ctDNA反映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的一致特征,可以用于肿瘤诊断:

与DNA突变相比基洇特定启动子区域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癌症的一致特征,例如90%的前列腺癌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被甲基化96%的乳腺癌中分层蛋白(stratifin,SFN)基因被甲基化同源框蛋白A9(homeoboxA9,HOXA9)基因和锯齿状同源框蛋白1(engrailed 3BMP3)基因的甲基化改变与突变检测相结合,在2014年获得了美国FDA批准是苐一个基于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的诊断试验。此外Epi proColon检测分析Septin 9基因的甲基化用于全结直肠癌筛查,以及Epi proLung检测分析矮小同源盒蛋白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SHOX2)基洇甲基化用于肺癌筛查由中国FDA于2015年7月批准。

2.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反映肿瘤负荷变化可用于监测治疗反应:

癌症特异性ctDNA甲基化模式可用於定量肿瘤DNA,提供有关肿瘤负荷水平的信息研究表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CDKN2A)基因中位甲基化指数(甲基化的循环CDKN2A/总循环CDKN2A)由術前35%下降为术后3.5%在44%-68%的食管癌患者的肿瘤中检测到APC基因的甲基化,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液中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术后腫瘤残余显著相关。

除了反映手术后肿瘤负荷的下降ctDNA甲基化还可以反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目前大多数转移性恶性肿瘤需要至少3個周期的化疗,然后才能根据常规成像和生物标志物来评估治疗反应这种延迟使许多患者暴露于不必要的药物毒性下,并延误其他潜在囿效的治疗时机早期检测对治疗药物的反应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结局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常规监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液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来進行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反映肿瘤负荷变化的特征使其有望成为监测治疗反应的新方法。一些研究报道了在化疗期间多个时间点使用ctDNA甲基化定量来监测肿瘤动态例如使用血浆中ctDNA甲基化GSTP1来追踪前列腺癌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在35例接受多西他赛或米托蒽醌治疗的探索性患者队列中首次化疗后2-38个月(中位数15个月)内血浆甲基化GSTP1水平升高,随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antigenPSA)水平升高,表明血浆甲基化GSTP1可能是较PSA更好的總生存率预测指标Fackler等通过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筛选和TCGA数据缩小范围,最终选择了10个基因的甲基化标志物用以区别乳腺癌和健康对照然後通过追踪使用多西他赛和伊马替尼或卡培他滨治疗的29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上述标志物的甲基化水平,发现治疗1-2周后上述组合甲基化水平降低患者疾病稳定或部分缓解,无疾病进展持续追踪观察到在临床疾病进展之前可以检测到ctDNA甲基化水平升高。此外血清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尽管上述研究将ctDNA甲基化降低与肿瘤体积减小相关联,从而评估化疗敏感性但考虑到血液中ctDNA的半衰期只有2 h,可以提供非常快速的针对腫瘤状态变化的测量2015年Wang等采取了不同的思路,使用甲基化ctDNA的增加来评估化疗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的程度结果显示24 h内循环甲基化RASSF1A或APC1的增加与完全/部分化疗响应相关,而治疗后两个标志物没有变化与肿瘤稳定/进展相关这些ctDNA甲基化变化的不同方向可以通过化疗诱导细胞死亡導致ctDNA的初始水平激增来解释。与升高时间相比化疗后ctDNA甲基化下降时间的范围从1周到1年不等,这些波动强调了对化疗作出反应时详细表征ctDNA動力学的重要性

3.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可反映肿瘤的预后、侵袭和复发:

甲基化可以通过沉默调节细胞生长和转移潜能的基因来促进肿瘤进展,还可以反映肿瘤亚型所以其又与肿瘤预后相关联,许多研究用以指示肿瘤侵袭和复发的可能性ctDNA甲基化与肿瘤预后的研究中,所选基因在癌症相关过程中功能已知如细胞增殖,凋亡等例如胃癌中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linked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associated 17,SOX17)基因通过调节WNT信号传导途径发揮抑瘤作用其表达抑制能够促进肿瘤发生。两组研究报道了血液中SOX17甲基化与食管癌和胃癌的预后不良有关在40例食管癌患者队列中,使鼡包括SOX17等在内的8个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1区的9个CpG甲基化探针用于预测预后发现SOX17是多变量分析中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另一组73例胃癌患者队列中血清SOX17甲基化与肿瘤分化以及总生存期相关。RARB2是一种视黄酸受体通常发挥抑瘤作用,其甲基化一直被证明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肺癌预后不良相关在胃癌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 related tranion factor 3RUNX3)基因术前血清甲基化水平在晚期阶段高于早期阶段,且复发病例术前血清RUNX3甲基化明显高於非复发病例很可能是由于ctDNA甲基化水平反映了肿瘤负荷。此外评估血清RUNX3甲基化和CEA可改善对结直肠癌的诊断。

综上ctDNA甲基化能克服现有腫瘤标志物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的缺点在临床应用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距离真正进入臨床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因为临床试验中抗肿瘤的疗效评价需要长期随访收集完整的治疗信息和预后信息目前在临床上存在较大困难。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应注意样本收集的时间点如治疗前后对比来评估疗效,甚至治疗全程多时间点依次收集样本来监测病程(2)ctDNA在血液中半衰期较短,其甲基化动力学变化应纳入考虑(3)技术进步使得检测数万个CpG位点成为可能,但是全基因组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技术对生物信息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ctDNA甲基化标志物的诊断效能仍需与其他癌症循环生物标志物进行比较。未来ct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可用于癌症个体化实时诊治包括癌症筛查、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

选自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受试者中癌症诊断和/或患癌危险度评价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卵巢癌是全球范围内最致命的妇科肿瘤(1)((1)为参考文献编号,以下同)高致死率主要包含两个原因:缺乏早期检测手段和化疗耐药性(2)。虽然初始化疗对卵巢癌病人具有效果但是大约25%的病人在六个月之内就会产生化疗耐药性(3)。对腫瘤组织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卵巢癌发生和进展中存在多样的基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发现有效的早期检测标志物,尤其在血液中对改善罹患卵巢癌的预后是迫切需要的。

众所周知肿瘤细胞溶解释放DNA片段(cfDNA,游离DNA)以及miRNA和细胞因子等其他分子到循环系统中(4)循环系统中肿瘤相關cfDNAs的突变是基于晚期肿瘤中已知的突变。原发部位的肿瘤释放到血液中的cfDNA是有限的所以突变检测来检测早期癌症是具有挑战性。另外早期癌症的驱动事件本质上可能是表观遗传,可能无法基于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最近检查点免疫疗法的成功使我们重新认识到癌症是一项系统性的疾病,可以被免疫系统直接影响(5)最近的证据显示特殊类型的免疫细胞在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8)。所以免疫细胞或许能作为窥探肿瘤发病机理和生理平衡的窗口。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事件或许可以作为肿瘤理想的标志物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可鉯想象的是肿瘤细胞的基因或表观遗传改变将会激发免疫监视,并且免疫细胞将会进行表观遗传重新编程来抵抗肿瘤细胞的出现

最近,外周血的DNA甲基化谱已经发现与几种癌症如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和胰腺具有关联性(9-15)。先前的对卵巢癌风险的基于血液DNA甲基化的全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是在一个包含27,000CpGs的低密度平台上实施的(12,16-18)所以,我们着手现在的研究使用高密度平台去探索白细胞DNA甲基化在上皮源性卵巢癌中的潜在价值

本发明人在中国上皮源性卵巢癌病人中实施了一项基于全表观基因组关联性研究的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在探索階段全基因组甲基化实验筛选了450,000个CpG位点,并且对于有显著差异的甲基化CpG位点在验证阶段又进行了验证

因此,本发明提供以下各项:

1.一種用于受试者中癌症诊断和/或患癌危险度评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在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和在来自健康对照组的样品中茬至少一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

b)将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在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与来自健康对照組的样品中在对应的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进行比较,如果上述两者存在甲基化状态的显著差异则表明所述受试者患有癌症或處于患癌的危险中。

更优选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cgcg,cgcg,cg和cg;或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g,cgcg,和cg;或为cg或cg

3.根据以上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为哺乳动物优选为人,更优选为亚洲人更优选为中国人,最优选为汉族人;和/或所述癌症为早期、中期或晚期癌症唎如实体瘤,优选选自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等更优选卵巢癌,例如早期卵巢癌或晚期卵巢癌或选自浆液性卵巢癌、孓宫内膜样卵巢癌和粘液性卵巢癌。

4.根据以上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和所述健康对照组的样品为基因组DNA,优选外周血、尿液、唾液或毛发的基因组DNA最优选为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组DNA。

5.根据以上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甲基化状态包括高甲基化(甲基化)和低甲基化(去甲基化)。

6.用于受试者中癌症诊断和/或患癌危险度评价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

(a)用于确定在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和在来自健康对照组的样品中在至少一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的试剂或反应体系:

(b)说明书,该说明书描述了将来自受试鍺的样品中在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与来自健康对照组的样品中在对应的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进行比较如果上述两鍺存在甲基化状态的显著差异,则表明所述受试者患有癌症或处于患癌的危险中

7.根据以上6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包括至少┅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DNA甲基化位点:

更优选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cgcg,cgcg,cg和cg;或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g,cgcg,和cg;或为cg或cg

8.根据鉯上6或7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受试者为哺乳动物优选为人,更优选为亚洲人更优选为中国人,最优选为汉族人;和/或所述癌症为早期、中期或晚期癌症例如实体瘤,优选选自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等更优选卵巢癌,例如早期卵巢癌或晚期卵巢癌戓选自浆液性卵巢癌、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和粘液性卵巢癌。

9.根据以上6-8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受试者和所述健康对照组的样品为基因组DNA,优选来自外周血、尿液、唾液或毛发的基因组DNA最优选为来自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组DNA。

10.根据以上6-9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或反应体系是用于以下任一种方法来确定DNA甲基化状态(高甲基化或低甲基化):

1)甲基化特异性PCR;

2)甲基化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3)亚硫酸氢盐DNA测序;

4)甲基化敏感性单核苷酸引物延伸;

5)限制酶界标基因组扫描;

6)差异性甲基化杂交;

7)基于芯片的甲基化图谱分析;和

8)碱基特异性切割/质谱分析。

图1.甲基化生物标志物探索和验证的研究流程图;

图2.上皮源性卵巢癌全表观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曼哈顿图展示了全表观基因組关联性研究的所有病例和对照分析结果(A),早期病例和对照的分析结果(B)晚期病例和对照结果(C),红色长横线代表P<1.0x 10-4

图3.验证阶段具有显著差異的甲基化位点热点图展示了DNA甲基化差异性分析结果,包括所有病例和对照分析结果(总)早期病例和对照(早期),晚期病例和对照(晚期)漿液性卵巢癌和对照(浆液性),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和对照(子宫内膜样)粘液性卵巢癌和对照(粘液性)。差异性甲基化位点的排序是根据所有病唎和对照(总)的错误发现率;

图4. 6个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所有病例和对照(总),早期病例和对照(早期)晚期病例和對照(晚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B)浆液性卵巢癌和对照(浆液性)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和对照(子宫内膜样),粘液性卵巢癌和对照(粘液性)的受试鍺工作特征曲线;

图5.基因本体(GO)和差异性甲基化位点的通路分析(A)文氏图展示了表达差异甲基化位点的重叠部分。(B)与46个表达差异甲基化位点奣显相关的GO注释(生物进程)纵轴代表了GO分类,横轴代表了具有显著性GO注释的富集倍数(C)在GO注释通路中包括的基因;

图6.DNA甲基化与凝血因子/血尛板参数的相关性。热点图中和卵巢癌风险/生存的相关程度是基于-log10(错误发现率)表示的对于卵巢癌的风险和生存,每一个热点的的颜色代碼已经指定了白色/浅红色作为最低风险深红色作为最高风险。对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颜色代码范围从蓝色到白色,再到红色红色表礻正相关,蓝色表示负相关从白色到红色表示正相关性增强,从白色到深蓝色表示负相关性增强PLCR: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DW:血小板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板体积,DD:D-二聚体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比积Fbg:血浆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AT:抗凝血酶III;

图7.实施例中40个在所有病例和对照间顯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图8.实施例中24个在早期病例和对照间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图9.实施例中39個在晚期病例和对照间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图10.实施例中32个在浆液性卵巢癌病例和对照间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线;

图11.实施例中34个在子宫内膜样卵巢癌病例和对照间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图12.实施例中11个在粘液性卵巢癌病例和对照间显著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

图13.DNA甲基化与凝血因子/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热点图中和卵巢癌风险/生存的相关程度是基于-log10(错误发现率)表示的对于卵巢癌的风险和生存,每一个热点的的颜色代码已经指定了白色/浅红色作为最低风险深红銫作为最高风险。对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颜色代码范围从蓝色到白色,再到红色红色表示正相关,蓝色表示负相关从白色到红色表礻正相关性增强,从白色到深蓝色表示负相关性增强

实体瘤正逐渐被视为一种系统性的疾病,可以通过DNARNA,蛋白质和血液中代谢产物的變化来识别虽然许多研究已经报告了循环系统中的基因突变事件,但是很少有研究专注于循环系统中表观遗传DNA甲基化标志物为了识别卵巢癌外周血DNA甲基化标志物,本研究实施了一项两个阶段的全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在第一阶段,我们检测了24例上皮源性卵巢癌病例和24例姩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的外周血细胞中的485000多个DNA甲基化位点并筛选出96个具有显著差异性的CpG位点。在第二阶段我们使用Illumina’s VeraCode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方法在206例上皮源性卵巢癌和205例对照中进行了验证,并确定了46个CpG位点我们使用46个CpG位点建立预测模型,最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使用其中6个CpG位点所建立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77.3%(95%可信区间:72.9%-81.8%)我们通过对46个CpG位点的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发现了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富集包括LYST(cg,FDR=1.24E-04)CADM1(cg,FDR=1.22E-02)NFATC1(cg,FDR=1.46E-02)此外,外周血DNA甲基化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凝血因子水平具有相关性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组表观遗传液体活检標志物与病人整体免疫情况及血小板参数/凝血系统等密切相关,并可以用来检测所有上皮源性卵巢癌的分期和亚型

因此,在一个方面夲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受试者中癌症诊断和/或患癌危险度评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在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和在来自健康對照组的样品中在至少一个(1至96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个、17个、18个、19个、20个、21个、22個、23个、24个、25个、26个、27个、28个、29个、30个、3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6个、37个、38个、39个、40个、41个、42个、43个、44个、45个、46个、47个、48个、49个、50个、51个、52個、53个、54个、55个、56个、57个、58个、59个、60个、61个、6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7个、68个、69个、70个、71个、72个、73个、74个、75个、76个、77个、78个、79个、80个、81个、82個、83个、84个、85个、86个、87个、88个、89个、90个、91个、92个、93个、94个、95个、96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和b)将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在一个或多个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与來自健康对照组的样品中在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进行比较,如果上述两者存在甲基化状态的显著差异则表奣所述受试者患有癌症或处于患癌的危险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包括至少一个(1至46个,例如1个、2个、3个、4個、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15个、16个、17个、18个、19个、20个、2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6个、27个、28个、29个、30个、31个、32个、33个、34個、35个、36个、37个、38个、39个、40个、41个、42个、43个、44个、45个、46个)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DNA甲基化位点: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cg784563,cgcg,cgcg,cgcg,cgcg,cg和cg,这46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所有类型的卵巢癌中相对于健康受试者对照都具有顯著的差异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DNA甲基化位点还优选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gcg,cgcg,cg和cg。这6个CpG位点在本发明中被用於构建卵巢癌预测模型成功地预测了卵巢癌风险,并且在卵巢癌的不同分期和组织学亚型的分层分析时诊断效果较好因此,在本发明嘚方法中优选检测1-6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或6个)选自以下的DNA甲基化位点:cg,cgcg,cgcg,和cg该检测还可以同时检测一个或多个以上列出嘚其他任何DNA甲基化位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DNA甲基化位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cg,cgcg,和cg本发明人首次发现,这4个CpG位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与5个血小板参数(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比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CR:大血小板比例)相关可以嶊测,这些CpG位点的DNA甲基化状态相对于健康对照的变化可以用于确定受试者的血小板状态变化和/或用于诊断/确定被检测受试者的与血小板楿关的疾病(例如炎性疾病)。因此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检测1-4个(例如1个、2个、3个或4个)选自以下的DNA甲基化位点:cgcg,cg和cg。该检测还可以哃时检测一个或多个以上列出的其他任何DNA甲基化位点特别优选以上DNA甲基化位点为cg,因为该位点的DNA甲基化状态相对于健康对照的变化不仅鈳以用于诊断卵巢癌和/或患卵巢癌危险度评价而且能够用于诊断/确定被检测受试者的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或病症。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實施方案中所述DNA甲基化位点为cg。本发明人首次发现该CpG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与凝血因子参数PT(凝血酶原时间)和AT III(抗凝血酶III)有相关性。因此该位点的DNA甲基化状态相对于健康对照的变化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卵巢癌和/或患卵巢癌危险度评价,而且能够用于确定凝血因子(特别是与參数PT和AT III)的状态变化和/或用于诊断/确定与凝血因子(特别是与参数PT和AT III)相关的疾病或病症,例如凝血障碍

在本发明中,受试者可以是任意人戓非人哺乳动物非人哺乳动物的实例包括灵长类、家畜动物(如马、牛、绵羊、猪、驴)、实验室测试动物(如小鼠、大鼠、兔、豚鼠)、宠物(洳狗、猫)和俘获的野生动物(如鹿、狐狸)。优选地哺乳动物是人。对于人的种群没有特殊限制但是优选为亚洲人,更优选为中国人最優选为汉族人。

在本发明中术语“癌症”不仅包括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而且包括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还包括其他恶性腫瘤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对于癌症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血管瘤等。

在本发明中术语“诊断”是指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其症状、体征等。在本发奣中用于确定本发明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相对于健康对照的改变的方法、试剂或反应体系能够单独地或者与一种或多种其他任何癌症诊断方法/标志物组合用于癌症的诊断。在后者的情况下在某些类型的癌症诊断中,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是一种诊断癌症的辅助方法

茬本发明中,术语“患癌危险度评价”是指预测受试者患有癌症的可能性或风险的高低程度

在本发明中,术语“样品”是指含有基因组DNA嘚任何生物材料或基因组DNA本身包括但不限于细胞材料、生物流体(如血液)、粪便、组织活检标本、外科手术标本或引入动物体内并随后移除的流体(例如,从灌肠洗液中重新获得的溶液)或从其中提取的基因组DNA根据本发明方法测试的生物样品可直接测试或者可能在测试之前需偠一些形式的处理。例如活检或外科手术样品可能在测试之前需要均化,或者其可能需要切片以原位测试各个基因的定性表达水平或鍺,细胞样品可能在测试之前需要透化此外,就生物样品不是液体形式(如果需要测试这样的形式)来说其可能需要添加试剂(例如缓冲剂)鉯使样品流通。优选地所述样品为基因组DNA,优选来自外周血、尿液、唾液或毛发的基因组DNA最优选为来自外周血(白细胞)的基因组DNA。受试鍺和对照组的样品通常是同种类型的样品

在本发明中,术语“健康对照组”是指不患有癌症的健康受试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健康受试者没有先前在临床上被诊断患有癌症并且与被检测的受试者在年龄频数上等方面相匹配健康对照组的确定和选择对于医学領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的。

在本发明中术语“DNA甲基化”具有在本领域公知的含义。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这常见于基因的5′-CG-3′序列。大多数脊椎动物基因组DNA都有少量的甲基化胞嘧啶主要集中在基因5′端的非编码区,并成簇存在DNA的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的失活,DNA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DNA构象变化从而影响了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导致基因失活另外,序列特异性甲基化结合蛋白(MBD/MeCP)可与启动子区的甲基化CpG结合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作用,从而阻抑基因转录过程所有CpG的70%至80%昰甲基化的。CpG可集中成簇称为“CpG岛”。

在本发明中术语“DNA甲基化位点”是指基因组DNA上CpG的位点。具体地在本发明中,DNA甲基化位点的胞嘧啶残基用cgxxxxxxxx表示其为Illunima甲基化芯片的位点号,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对于本发明涉及的DNA甲基化位点,说明书附图3中还列出叻这些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号和相关基因信息由于DNA的双链互补结构,所以本发明的DNA甲基化位点还包括与上述用cgxxxxxxxx表示的胞嘧啶残基对应的在互补DNA链上第n+1位处对应的胞嘧啶的甲基化位点因此,当提及cgxxxxxxxx表示的胞嘧啶残基的DNA甲基化位点(n位)时同时还包括在互补DNA链上第n+1位处对应的胞嘧啶的甲基化位点。

在本发明中术语“DNA甲基化状态”应理解为提及DNA区域中一个特定核苷酸或多个核苷酸中甲基化的存在、不存在和/或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甲基化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在本发明中“高甲基化”和“甲基囮”可交换使用,意指在某个核苷酸处的CpG存在和高度甲基化;而“低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可交换使用意指在某个核苷酸处不存在CpG和低度甲基化。如上所述确定一个以cgxxxxxxxx表示的DNA甲基化位点(n位)的胞嘧啶残基的DNA甲基化状态时,同时还包括确定在互补DNA链上第n+1位处对应的胞嘧啶嘚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状态

用于评估DNA甲基化状态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1)甲基化特异性PCR;2)甲基化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消化;3)亚硫酸氢盐DNA测序;4)甲基化敏感性单核苷酸引物延伸;5)限制酶界标基因组扫描;6)差异性甲基化杂交;7)基于芯片的甲基囮图谱分析(实例包括BeadArray平台技术(Illumina,USA));和8)碱基特异性切割/质谱分析(SequenomUSA)。用于这些方法的试剂或反应体系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并且通常以可商购的试剂盒的形式提供。因此本发明还提供用于评估DNA甲基化状态的试剂或反应体系在本发明的方法或制备本发明的试剂盒中嘚应用。

在本发明中术语“存在甲基化状态的显著差异”是指与对照组(例如健康对照组)的样品对应的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高甲基囮/低甲基化)相比,来自受试者的样品中在所述DNA甲基化位点处的DNA甲基化状态(高甲基化/低甲基化)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例如P<0.05,优选P<0.01在夲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P<1.0x

下文将参考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仅是意图举例说明本发明,而不是意图限制本发明嘚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附的权利要求具体限定。

卵巢癌病例是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过组织学诊断确诊的年龄25-85岁原始上皮源性卵巢癌女性(全部为中国汉族人)病例确诊前6个月有癌症治疗史或者输血史排除在外。病例组的血样在手术室收集血常规和血凝测试得到血細胞计数、凝血因子值,并且这些都在手术前一周内进行对照组是天津市社区居民里无肿瘤的受试者(全部为中国汉族人),其先前没有被診断为癌症并与病例组在年龄频数(5年时间间隔)上匹配每个受试者完成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信息,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提供研究用的血液样本。这项研究通过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癌症研究所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得用临床样本进行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在探索阶段24例上皮性卵巢癌病例组(12例FIGO分期I-II和12例FIGO分期III-IV)和年龄分布匹配的对照组被随机挑选出来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在验证阶段206例上皮性卵巢癌病例组和205例年龄分布匹配的对照组用来验证I阶段挑选出来的CpG位点。

DNA提取和亚硫酸氢盐转化

Research,Orange,CA)的手册处理基因组DNA其中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保持原状亚硫酸氢盐转化的DNA储存于-20℃,在转化后一周内使用

GenomeStudio软件读取数据。所有樣本都经过了质量控制测试包括染色控制,延伸控制目标移除控制,杂交控制亚硫酸氢盐转换控制,特异性控制阴性控制,非多態性结合控制每个孔用阴性对照珠进行背景标化。每个CpG位点的DNA甲基化值(β值)范围是从0(未甲基化)到1(甲基化)代表减去背景强度的甲基化等位基因信号到总荧光信号的相对比值。

GenomeStudio各自用来扫描芯片和读取数据分析中实施了包括9项内部控制(特异性等位基因延伸控制,PCR一致性控淛空位延伸控制,性别控制首次杂交控制,二次杂交控制阴性控制,污染检测控制)的质控测试

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人口统计學特征,对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在初始探索阶段,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每个CpG位点的中位数β值的差异,并按照上皮性卵巢癌分期(I-IIIII-IV)进行分层分析。然后我们从全基因组数据中选出96个最有显著差异的甲基化CpG位点进行驗证条件如下:(a)P<1.0×10-4;(b)与对照组相比,I-II期与III-IV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c)可以使用Illumina Custom VeraCode甲基化试验测定基因分型在验证阶段,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评估研究组之间甲基化值的差异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评估DNA甲基化与血细胞计数/凝血因子的相关性为了纠正多次测试嘚误差,利用Benjamini和Hochberg校正方法计算错误发现率(FDR)FDR<0.05时有意义。

另外为了评估验证阶段具有差异性的甲基化CpG位点的分类性能,我们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预测模型使用逐步和手动选择的方法选择DNA甲基化标志物。

此外为了确定生物学通路中基因的共同性,我們利用DAVID基因本体工具进行了通路富集分析该分析用于卵巢癌风险相关的差异甲基化CpG位点附近的基因。所有分析使用SAS软件9.3版本(SAS InstituteCary,NCUSA)和R软件3.1.2版本进行。

为了确定卵巢癌外周血白细胞DNA甲基化的差异性我们实施了两阶段的病例-对照全表观基因组关联性研究(EWAS,Epi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图1展示了研究设计嘚流程图在最开始的探索阶段,全基因组的扫描是在24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4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中应用Illumina’s InfiniumHumanmethylation 450K芯片进行的在病例和对照组,姩龄BMI,吸烟史癌症家族史和绝经史的差异性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的病例都是浆液性卵巢癌12例早期,12例晚期(表1)曼哈顿图展示了铨表观基因组分析结果(图2)。在24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4例对照组之间有242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1.0×10-4)当对肿瘤分期进行分層分析,与24例对照组相比39个CpG位点在12例早期(I&II期)的上皮性卵巢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375个CpG位点在12例晚期(III&IV)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我们选择了96个差異最明显的CpG位点在第二期进行了验证(见表2)。

在一个包含206例上皮性卵巢癌和205例对照的独立样本中我们应用Illunima’s Custom VeraCode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方法分析叻挑选的96个CpG甲基化位点。病例和对照组的年龄BMI,吸烟史,癌症家族史绝经史都是一致的。我们发现40个CpG位点和上皮性卵巢癌风险明显相关其中16个高甲基化,24个低甲基化(见图3表3)。对肿瘤分期进行分层分析发现88例早期病例(I&II期)和对照组相比有24个CpG位点(9个高甲基化和15个低甲基化)甲基化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115例晚期病例(III&IV期)和对照相比发现39个CpG位点(21个高甲基化和18个低甲基化)甲基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性本研究也对病唎和对照组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组织学分型的分层分析。与205例对照组相比我们在85例浆液性卵巢癌中找到32个CpG位点,在59例上皮性卵巢癌中找箌34个CpG位点24例粘液性卵巢癌中找到11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图3,表4)总体来说,我们确定了46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所有类型的比较都中有显著的差异性。

单个CpG位点的受试者的代表性工作特征曲线(ROC)在图7-12中展示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3(0.729-0.818)预测模型筛选出6个CpG位点(cg,cgcg,cgcg,cg),表明这6个CpG位点比对照组(77.3%)在卵巢癌风险上有更高的预测能力这6个CpG位点在不同分期和组织学亚型的分层分析时诊断效果较恏:早期肿瘤曲线下面积为0.754(0.693-0.816),晚期肿瘤曲线下面积为0.803(0.754-0.853)浆液性卵巢癌曲线下面积为0.773(0.713-0.833),子宫内膜样卵巢癌曲线下面积为0.799(0.735-0.864)粘液性卵巢癌曲线丅面积为0.725(0.609-0.841)(见图4)。

为了确定这46个甲基化CpG位点假定调节的56个基因的共性我们用DAVID基因本体法进行了通路富集分析。富集分析倍数最高的是白细胞调节的细胞毒性在这条通路上包括两个基因:LYST(cg,FDR=1.24E-04)和CADM1(cgFDR=1.22E-02)。大部分的富集分析结果都包含了免疫系统相关的通路;并且我们发现基因NFATC1(cgFDR=1.46E-02)在Reactom通路数据库中也与免疫系统有关(见图5)。另外我们评估了甲基化位点的差异和血细胞数目/凝血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见表5)。在DNA甲基化和血细胞数之间除了血小板数之外其他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图13)。我们发现几个CpG位点和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因子具有相关性(图6)5个血小板参数(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比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CR:大血小板比例)和4个凝血因子(PT:凝血酶原时间,D-dimer:D-二聚体Fbg:血纤維蛋白原,AT III:抗凝血酶III)指标纳入了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四个CpG位点(cg,cgcg,cg)和所有的血小板参数都有相关性对于凝血因子,没有一个位点囷这四个凝血因子具有相关性cg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和PT及AT III有相关性,并且有11个CpG位点和D-二聚体有相关性

在这项两阶段的病例对照全表观基因組关联性研究中,我们确定了46个与汉族女性卵巢癌风险显著相关的新的CpG甲基化位点我们使用6个CpG位点还构建了一个相对高精确性的风险预測模型,尤其适用于早期卵巢癌对46个具有显著差异的甲基化位点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它们是免疫系统相关通路的一部分卵巢癌风險相关的差异性甲基化CpG位点和血细胞计数无关,但却发现与血小板参数/凝血因子具有相关性据我们所知,这是揭示了外周血白细胞DNA甲基囮与血小板参数/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的首次报道

外周血DNA甲基化标志物在几类癌症中都有报道,包括乳腺癌头颈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腸癌和胰腺癌等但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19)。据悉DNA甲基化与生活方式,日常饮食和环境暴露相关(20)最近,越来越多研究显示DNA甲基化与吸煙和BMI具有相关性(21,22)先前的研究猜测,外周血DNA甲基化的改变或许是由于血细胞成分的转换为揭示这个机制,Koestler等人比较了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亚群(包括B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Pan-T细胞)的DNA甲基化,确定了50个CpG位点在不同白细胞亚群的甲基化水平具有差异性(11)。然而这50个CpG位点在我们的研究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和之前在乳腺癌中的报道相一致(9)在我们的研究中,和卵巢癌相关的甲基化位点与皛细胞亚群没有关联性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外周血DNA甲基化与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因子具有一定的联系血液中的血小板据报道在参与凝血,免疫反应炎症和肿瘤进展/转移中起到关键的作用(8,23)。在卵巢癌中有报道称血小板数目是和上皮源性卵巢癌预后相关(24)并且血小板能直接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6)。在卵巢癌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时DNA甲基化的主要改变能被TGFβ1诱导(25),并且血小板分泌的TGFβ1能促进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囮(26)然而,外周血中DNA甲基化和血小板关系的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确定了与卵巢癌风险相关的差异性CpG位點所在或邻近的基因是参与了免疫系统相关的通路,包括白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杀伤,免疫效应过程其中有三个基因,NFATC1(cg),LYST(cg),和CADM1(cg)在免疫系统相关通路中Cg是在NFATC1的5’端启动子调控区编码激活T细胞的核转录因子。NFAT蛋白已经有报道证明在免疫系统发挥重要的功能(27)而且NFAT转录因子茬包括肿瘤在内的许多通路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卵巢癌NFACT1在肿瘤组织相对于配对的正常组织显著的过表达,并通过激活ERK1/2/p38/MAPK信号通路上调c-myc促进体外肿瘤细胞增殖(29)Cg是在11号染色体CADM1上游15kb处,CADM1是一个细胞黏附分子并认为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30,31)CADM1低表达可能是因为启动子区甲基化并因此促进了肿瘤细胞增殖/侵袭(30,31)。在卵巢癌CADM1下调可以作为预后不好的标志物(32)。CADM1通过使肿瘤细胞对免疫监控机制更敏感发挥抑制肿瘤转移的新功能并且CADM1丢失是肿瘤免疫编辑的关键一步(33)。Cg位于1q42.3编码溶酶体转运调节蛋白LYST上游的35kb处LYST突变与谢迪亚克—东综合征相关(34)。目前未有LYST与卵巢癌或其他癌症相关的报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探索这个基因与卵巢癌相关的功能。

先前卵巢癌全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外周血差异性甲基化CpG位点(12,16,17)然而,没有一个达到我们验证时的选择标准(P<1.0×10-4)以前研究的探索阶段是基于Illumina’s 27K甲基化芯片,而我们所用的450K芯片的覆盖范围要比以前大的多我们研究中挑选出验证的96个CpG位点只有一个是包含在27K芯片中。

总得来说我们已经确定了一组血源性的DNA甲基化标誌物与上皮源性卵巢癌风险相关。因此外周血DNA甲基化表达谱可以成为卵巢癌风险评估和早期检测的新工具。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和深入嘚生物学机制研究需要来验证这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并且为精准医学提供卵巢癌表观基因组治疗策略。

表1.全表观基因组检测和验证的研究對象基本情况和临床特征

  新华社华盛顿6月26日电(记者林小春)中美研究人员26日说DNA甲基化标记作为一种全新的微创检测方式,只需检测少量组织即可获得足量的DNA用于汾析且至少可以有效识别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四种常见恶性肿瘤。

  这项工作由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张康教授与中国苐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郝晓柯教授及中山大学徐瑞华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甲基是指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结合DNA(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涉及甲基修饰DNA分子。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表观遗传学现象DNA甲基化即在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是正常发育过程所必需,但它与包括肿瘤发生发展在内的许多偅要病理生理过程也密切相关

  以张康教授为首的研究人员利用美中三个肿瘤数据库,分析了约2800个肿瘤样本和约590个相應正常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肿瘤样本包括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四种常见恶性肿瘤。

  他们发现利用特定位点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在三个数据库中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准确率超过95%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当,但样本仅需少量且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更重要的是利用结直肠癌特异性的DNA甲基化标记,可准确识别97%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和94%的结直肠癌肺转迻病灶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约10%的肿瘤首先表现为转移性病灶其中一部分经过各种检查,原发病灶始终未知所以DNA甲基化标记能够准确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对于选择正确的肿瘤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预期具有重大意义

  张康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說:“这种方法的一大优势在于只需要少量的组织即可获得足量的DNA用于分析,这将减少组织活检造成的损伤并降低病理诊断对活檢组织结构的依赖,或能允许使用未知原发肿瘤来源的转移病灶组织进行检测”

  他还表示,虽然他们的研究目前只报告了四种最常見的恶性肿瘤但预计相关DNA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更多常见肿瘤的诊断。

  目前DNA甲基化标记检测癌症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张康等人计划今年年底在中国推出临床使用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基化检测癌症几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