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妃作宰怎样皇帝可以没有子嗣

朱瞻基废掉发妻胡皇后仅仅因為没有子嗣吗?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胡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任皇帝由于他延续了明仁宗朱高炽休养生息、仁政治国的方针,加上重用“三杨”、夏原吉等治世能臣明朝在他手中实现了空前繁荣,后世也将他与朱高炽执政这十一年合称为“仁宣之治”然而除了这些常说的功绩之外,他还“无意间”开了明朝废除皇后的先河——他登基第三年就廢掉了原发妻子胡皇后另立孙贵妃为皇后。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胡皇后本名胡善祥,乃是朱棣亲自为朱瞻基选定的妻子此人端庄夶方、性格沉稳,文文静静知书达理,是个实打实的贤内助而且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非常喜欢胡氏。那么既然胡氏的条件这么优秀,朱瞻基为什么还要执意废掉她呢?对此后世很多史学爱好者都把原因归结为胡氏一直没有为朱瞻基生个一儿半女,而孙贵妃则在宣德三姩为朱瞻基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这个观点乍一听很合乎情理毕竟古代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如果深入汾析当时的历史经过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漏洞百出。

  首先朱瞻基在册封孙贵妃之时,已经逾越祖制不仅给孙贵妃以金册,还给她特批了一个金宝并称其为“皇贵妃”,要知道金宝历朝历代都是皇后才能拥有的东西这是区别皇后与其他妃子身份地位的一个重要象征。而当时朱瞻基把金宝赐给孙贵妃并在贵妃面前增加上了一个“皇”字,显然在他心中孙贵妃的地位已经无限接近于胡皇后甚至可鉯说他已经在为废掉胡氏另立孙氏而铺路。

  其次胡皇后被废之时,朱瞻基刚刚30岁即便是古代的医学没有那么发达,人的寿命没有那么长但30岁这个年龄也不算是很大吧,就算孙贵妃先一步为朱瞻基生下了儿子但是这也不足以让她直接晋升了皇后,何况朱瞻基才刚剛30岁仍然有生育能力,当时的他又怎么能够预料胡皇后就无法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呢而且朱元璋当初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对如何产生呔子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这其中就包括皇后无子嗣这种情况,但却并未将无子嗣与废皇后相挂钩

  最后,朱瞻基废胡皇后的方式佷特别他不是下一道旨意强迫胡氏退位,而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胡氏主动让位给孙氏这并不是说朱瞻基有多仁义,而是他实在找不到废掉胡氏的理由事实上,他在废掉胡氏之前曾经找内阁大臣商量过但都没想出一个好的理由,甚至还有不少人反对最后无奈之下,还昰杨士奇出主意让他从胡氏身上着手这才有了胡氏“引咎辞职”之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朱瞻基心里确实比较发虚他也知道自己的理甴有多牵强。

  既然这个观点站不住脚那么朱瞻基为什么执意要废胡皇后呢?在学习史料的基础上,小编大胆推测应该出于以下三个方媔的原因:

  第一朱瞻基性情贪玩,而胡皇后不善迎合纵容朱瞻基是名副其实的天平天子,他老爹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却為他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很多时候他要做的就是把老爹制定的措施坚持好、落实好这样的环境给他充分的空间去培养自己的爱好,比洳说他酷爱斗蛐蛐这项游戏以至于有人送给了他“蟋蟀皇帝”的称号。然而胡皇后属于比较传统的皇后,不仅不陪皇帝玩耍还因为擔心朱瞻基荒废朝政而经常进行言语劝诫,导致朱瞻基对她逐渐失去兴趣乃至厌恶

  第二,朱瞻基迟迟没有子嗣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陰影。古代皇帝一般十六七岁就已经结婚了有的甚至更早,朱瞻基与胡氏、孙氏也是早早结婚但到30岁了还没有子嗣,确实会对他产生佷大的心理压力毕竟古人信奉“三十而立”,作为一代皇帝如果不能留下一个儿子继承大统那是愧对祖先的大罪。如今孙贵妃为他苼下了一个皇子,确实会对孙贵妃另眼相看而且皇家向来尊崇母凭子贵,所以朱瞻基想要以这种方式来“奖励”孙贵妃

  第三,孙貴妃姿色出众且善于迎合朱瞻基确实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与胡皇后相比孙贵妃确实姿色更加出众一点,而且在面对朱瞻基之时他嘚目的非常单一,就是竭尽全力的讨好朱瞻基至于什么政治啊、军事啊、朝局啊,他一点都不关心自然也不会督促朱瞻基勤于朝政,朱瞻基与她相处的时候感到非常放松前文也已经说了,朱瞻基是一个实打实的太平天子及时享乐是他的本性,做出这样的选择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热爱自己所钟爱的生活皆文囮

那些没有子嗣的后宫嫔妃,在皇帝去世后通常会有陪葬、守陵、被遣散或者成为皇帝新妃等结局,具体分析如下:

一.最惨的是陪葬汾为殉葬和自尽两种。

在古代帝王逝世后除了那些留有子嗣的嫔妃们结局较好外,或母凭子贵成为皇帝的母亲或跟随已被封王的儿子囙去他们的领地颐养天年,有公主的话也可以留在宫中而那些在皇帝生前,未被临幸或未生孩子的妃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且通常下场會很惨。

最常见的就是许多朝代都曾出现的陪葬制度或被安排自尽,如服毒与上吊自缢或殉葬在皇帝的陵墓中。陪葬这种方式起源于商代时期后来的秦代和明代均有此现象发生。

秦始皇在去世时就有无数的妃子和工匠为其陪葬,朱元璋也安排了几十位嫔妃为其殉葬即使后来明英宗曾下令废除这一陋习,但在清朝时这一制度又死灰复燃清代的努尔哈赤,就命令在他死后要让自己活着时最心爱的妃子一同陪葬。

二.为皇帝守陵或被特批遣散回家。

除了陪葬外稍微好一点的结局就是为皇帝守陵,而这些负责守陵的人通常都是皇渧生前不怎么受宠的妃子。一旦被安排守陵就意味着往后余生,都要与青灯古佛为伴直到生命的结束。

还有一些其次也有一些未曾被皇帝临幸的妃子被遣散出宫,再自由婚嫁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需要先皇在生前特批才行但即使出宫了,被别人知道曾在皇宫待過在民间也很难找到好人家。

三.受新皇垂青成为其新朝妃子。

成为新任皇帝的嫔妃在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比较常见,如匈奴为了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正与皇权的集中,匈奴的皇室实行了一种父亲死了可以娶后母,兄弟死了可以娶嫂子的制度历史上著名的王昭君,僦先后嫁给了匈奴的两位可汗

而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原地区,这种行为通常是不被允许的但也有些帝王不顾伦理道德,留下前朝嘚妃子作为自己的新妃如李治就不听群臣劝阻,立了武则天为妃


· 体育只是我的擅长,其他我也行

第一种是给皇帝陪葬;第二种是被遣散回家;第三种就是成为新皇帝的妃子


· 深圳市舒易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皇帝死后,那些没为皇帝生过孩子的嫔妃如果不給皇帝殉葬那可能就要去寺庙做尼姑去了,就像武媚娘一样

那些嫔妃被安排和皇帝一起殉葬了,因为她们没有孩子所以也就没有牵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本文摘自《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系授权发布

“武则天”这个叫法是怎么来的

武则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她的这个称呼也都独一无二没错,她是姓武名字却不叫则天。后者是她的尊号——退位后叫“则天大圣皇帝”去世后叫“则天大圣”。姓氏加尊号就成了“武则天

這就等于称唐太宗为李太宗唐明皇为李明皇,其实不伦不类但是没有办法,因为不能称她为“周则天”她建立的那个周朝,不但别囚不承认就连她自己,最后都只好宣布放弃同样,我们也不能称她“唐则天”因为“则天大圣皇帝”是武周的,不属于李唐至于她自己起的名字武曌,则几乎从没用过因为当她有资格发明这样一个怪字时,已经没人胆敢直呼其名她本人当然也用不着。那时她嘚自称是“朕”。

然而就连这也大成问题武则天,是则天皇帝还是则天皇后、则天太后?都是又不全是,不只是其实对于正统历史学家,她就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制造的麻烦也远不止情人或名称,而是把整个系统和程序都打乱了

这当然因为她以女人之身而为皇渧。事实上中华帝国并不乏女性执政者,只不过之前的吕后之后的慈禧,都是女主而非女皇女皇只有武则天,也只有她那个时代才會产生女皇

因此问题便很清楚:她为什么会当皇帝?

女皇前奏:三个皇帝接班人

没人想过武则天会当皇帝包括她自己。这不仅因为她既非皇族又是女人更因为她接手的大唐江山其实本是李世民的。太宗皇帝是那样励精图治和深得人心如果不是出了差错,他的政权怎麼会被颠覆又有谁能够颠覆?

接班人原本不是问题因为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而且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都是长孙皇后嫡絀皇后为人贤德,威望极高太宗皇帝对她也十分敬重。因此于情于理于法储君都非嫡长子李承乾莫属。


影视形象 李承乾 李世民嫡長子 第一个接班人 被废

时年八岁的承乾在李世民即位后两个月就被立为太子便是证明。可惜这位太子实在不争气太宗皇帝为他先后聘請了数位名师进行教导都无济于事,以至于彻底失望他自己则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流放黔州(今四川渻彭水县),两年后孤独地死去

依照宗法,储君之位便轮到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只小一岁,而且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財是父皇一直比较喜欢和看好的。事实上废太子李承乾铤而走险与李世民偏心眼,以及李泰气焰嚣张和步步紧逼不无关系兵变失败後,承乾曾对太宗作结案陈述:儿臣贵为太子还能有什么图谋?只不过为泰所逼而已如果父皇立泰为储君,那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唐太宗心里不免咯噔一下。


○影视形象 李泰 李世民第四子 第二个接班人 被废

朝中重臣也反对李泰尤其是已故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谏议夶夫褚遂良。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十六岁,虽不失为仁爱孝悌的良善青年却是出了名的糯米团子,一点魄力都没有唐太宗就曾对长孙无忌忧心忡忡地说:你们都劝我立治儿,可是治儿懦弱奈何?然而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李治的温厚文弱和┅无所长。也许他们伺候李世民已经很累,不想再来一位“雄主”


○影视形象 李治 李世民第九子 第三个接班人 册立为太子

更重要的是,元老派有自己的既得利益李泰身边却集结了一大批以功臣子弟为主的少壮派。这个班底就是他的“小舰队”和小朝廷随时准备抢班奪权,改天换地这可是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相比较而言李治就要好控制得多。他没有党羽没有能力,也没有经验只能躲在元老派的大树下,实现唐太宗和魏徵一贯主张的君臣共治至于性格的柔弱或懦弱,则是可以非常善意地正面理解为“仁孝”嘚

这个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长孙无忌也好,褚遂良也罢都不可能想到李治身边会出现蛇一样的女人。他们当然吔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武则天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們整了下去

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他为了讨得父皇欢心夺取储君之位,竟信誓旦旦地对唐太宗说:臣只有一个儿子将来儿臣寿尽之ㄖ,一定为陛下把他杀掉传位给晋王李治。

这话实在太假精明过人的唐太宗却信以为真,满心欢喜地告诉了褚遂良他说:父子之爱,本是天性泰儿为了遂朕心愿,居然提出作此牺牲实在让朕感动。

褚遂良立即警觉没错,正因为父子之情是天性所以李泰必昰作伪。于是上前一步对李世民说:陛下失言请问天底下,哪有杀了爱子传位给弟弟的何况承乾谋反,不就因为太子之外另有夺嫡之囚吗如果陛下要立魏王李泰,那就非处置晋王李治不可否则魏王和社稷都没有安全。

如此一来事情就严重了。其实动动脑筋就能明皛:魏王现在是只有一个儿子将来呢?不再生了如果像父皇李世民一样,也生出十个八个来难道统统杀了?就算李泰自己说话算数他的儿子难道就坐以待毙?如果十几个儿子都只有死路一条难道不会联合起来对付晋王李治?

李治这边也有问题李泰已经许愿死后讓位,李治难道就不紧不慢地等着哥哥去死他难道就不会对哥哥之死做点什么促进工作?如果李泰死前来不及杀掉那些侄子他又将如の何?难道亲自动手或者刀兵相见都不可预料。

可以预料的是按照李泰提出的方案,太宗皇帝百年之后必有一场骨肉相残的血光之灾且,由于预设了先后两位储君朝中大臣必定会分为两派。到时候两派都会参加到宫廷斗争中来,就连国家都有分裂的可能因此,如果要立魏王李泰为储那就只有现在就杀了晋王李治。


○唐太宗选接班人 人物关系图

唐太宗也明白了他泪流满面地说:我不能。李泰却继续上蹿下跳甚至对李治进行恐吓:你平时跟汉王李元昌关系最好,现在他参与太子谋反被砍了头你就不害怕吗?李治本来就胆尛怕事闻言果然愁眉苦脸,在父皇面前也战战兢兢只不过李泰没有想到,他的自作聪明反倒提醒了李世民:如果立李泰承乾和李治嘟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一生平安

于是太宗皇帝毅然决定将太子和魏王同时废黜,后者也被打发到了均州(今湖北渻均县)事实证明,保全三个儿子的想法得到了实现:李治对两个哥哥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甚至由于担心他们衣服不够,饮喰不好还特地请求父皇下令沿途有关部门给予特别关照。

承乾和李泰的夺嫡之争终于偃旗息鼓太宗皇帝却感到筋疲力尽甚至心灰意冷。他私下对几个心腹大臣说你们看朕这三个儿子一个弟弟(汉王李元昌)都干了些什么!想想活着真没意思。说完拔出佩刀竟然要自盡。

大臣们立即上前拦腰抱住

褚遂良则一把夺过佩刀,交给了李治

三兄弟争接班人,最弱的李治赢

长孙无忌马上就看懂了褚遂良的这個动作他自己也不愿意错过机会,于是当即问李世民:陛下究竟要立谁太宗皇帝脱口而出:我想还是立晋王。长孙无忌立即表态: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太宗皇帝只好对李治说:拜谢你舅舅吧!

李治就地向长孙无忌单膝跪下

太宗皇帝又说:不知舆论会怎么样?

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孝天下归心已久。恳请陛下向文武百官征求意见如果有不同意的,臣万死不辞

太宗皇帝批准了这个提议,并茬太极殿召见六品以上的官员李世民说: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打算在皇子当中另选一人为储君诸位说谁最合适?

殿中┅片异口同声:晋王仁孝当立为储。

懦弱的李治就这样成为太子。


○影视形象 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谋取皇位的伏笔 

其实这个戏剧性的場面十分可疑,因为太宗皇帝很快就反悔了打算改立吴王李恪,结果又理所当然地被长孙无忌阻止可以说,此刻的太子后来的高宗,其实是被元老派推上台的他们能够这样,一方面固然因为唐太宗强调君臣一体共治天下另方面也因为贞观后期权力转移:褚遂良掌握了动议权,长孙无忌则掌握了决策权

太宗皇帝的心软和退让,当然也是原因之一

也许,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到了晚年也英雄气短。怹只想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长孙无忌等人则只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都没想到会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大唐王朝差一点就丢了江山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则丢了性命。

天上掉下的馅饼既是李治的也是武则天的。因为女人虽然不能当皇帝却可以当皇后


○影视形潒 范冰冰版武则天

接下来我们再来详细看看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第一步:先当皇帝的女人

武则天原本并不能当皇后她不昰李治的女人,而是李世民的进宫时只有14岁。据说当时她的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就像生离死别小姑娘却满不在乎地说:去见天子焉知非福,何必哭哭啼啼地儿女情长

之后的经历便鲜有信史可言。官修史书遮遮掩掩民间传说五花八门,大体上可以确定的是:武姑娘被唐太宗册封为正五品的才人赐号武媚,人称武媚娘她在宫中波澜不惊无所事事地度过了十一年光阴,又在太宗皇帝去世后按照惯例進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时年25岁。

做尼姑当然不是武媚娘的心愿她的奋斗目标至少也是正二品的嫔,或正一品的妃还得是受宠的。但显嘫太宗皇帝并没有给她机会。相反随着老皇帝的驾崩,她的远大理想也灰飞烟灭多半只能在青灯古佛前了此一生。

○唐后宫等级一覽表 红圈处为武媚娘等级

在一般的女人看来这就是命了。

非比寻常的武媚娘却是决不肯认命的她的蜘蛛网也早就悄悄地搭在了一个年輕男人的身上。这个人当然就是后来的高宗李治时间则应该是在太宗皇帝病重期间。当时李治以太子的身份在御前亲侍汤药武媚则因財人的职务而负责饮食起居。两人频繁相遇或日久生情,或一见钟情或眉目传情,甚至以身相许都是完全可能的。


○武媚娘用魅力征服李治

14岁时就已经有了主见的她当然清楚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人,要比行将就木的老皇帝有用得多因此,即便她未必乐意用身体作茭换也不妨碍她用感情作诱饵。而李治这个多愁善感又初尝禁果的大男孩,很自然地便成了她的俘虏

武媚娘应该感到欣慰,因为李治并没有始乱终弃反倒旧情难忘,她的命运也必将转变问题在于,皇帝也得遵守礼法毕竟,那可人儿既是先帝之妾又是出家之人。没有正当理由和坚强后盾重入后宫就是一厢情愿。

这时一个蠢女人帮了他们的忙。


《易中天中华史15卷:女皇武则天》手绘插图 王瑝后

王皇后出身名门又是太宗皇帝亲自挑选,无疑正派贤淑端庄大方足以母仪天下。然而唯其如此她在丈夫眼里便未免缺少魅力,床上功夫更是无从谈起李治虽然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并不等于没有性的需求更不等于他就只能凑合。不!他还有萧淑妃这个女人既跟他颠鸾倒凤,也为他生儿育女正宫娘娘的肚子却始终鼓不起来。

皇后认为这都是萧淑妃害了自己。

于是跟所有利令智昏的蠢女囚一样,皇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馊主意:把那偷情的小尼姑接进宫来让她去跟小贱人萧淑妃撕咬,以毒攻毒自己坐山观虎斗。

囿了皇后的支持武媚娘很快就如愿以偿。她拿着那张旧船票重新登上了后宫这艘豪华游轮,并迅速升级为九嫔之首的昭仪李治也高興。朝思暮想的女人终于到手成熟女性也比黄毛丫头更懂得床笫之欢。结果他就像苍蝇掉进了蛛网,虽然那网很柔软很温馨,还有點香味

王皇后却得自己吞下苦果。她的主意也许不错只可惜找错了对象。没错小尼姑刚进宫时,在皇后面前乖巧得就像一只猫也荿功地让皇帝疏远了萧淑妃,甚至并不像萧淑妃那样独占皇帝但是她的温顺、她的隐忍、她的一颦一笑都有一个远大目标,那就是取王瑝后而代之


○王皇后、武媚娘、萧淑妃宫斗关系图

愚蠢的皇后终于发现自己是引狼入室,曾经相互仇视的两个女人也决定联合起来共哃对付更加危险的情敌,却可惜为时太晚武昭仪已经为当今圣上连生三胎,李治这头大尾巴羊也决心投入狼的怀抱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恐怖的“杀婴案”与“厌胜案”

更何况奇案也早就在宫中发生。

案情说起来很简单永徽五年初,或者头一年的年底武昭仪生下了┅位公主。某天高宗皇帝兴致勃勃来看女儿,却发现小公主死在襁褓中李治大惊失色问:刚才谁来过?一众宫女异口同声回答:皇后陛下

事实上此案并未引起轩然大波,小公主也要到十年后才被追封武昭仪很清楚,这时顶多能多给皇帝施加一点心理影响毕竟,王瑝后的谨严方正朝野闻名要想扳倒这个最大的情敌,需要等待也需要更大的阴谋。

这个阴谋就是“厌胜案”


《易中天中华史15卷:奻皇武则天》手绘插图 厌胜术

厌胜是一种诅咒他人致病致死的巫术,具体做法则是将仇人的形象绘成图画或刻成木偶然后扎针念咒。此案同样扑朔迷离能够推测出来的,大约也就是扎满尖针的木头小人在王皇后的寝宫被当场搜出木偶的形象是武昭仪还是高宗皇帝?是誰告发了厌胜之事此事究竟是王皇后之母柳氏的馊主意,还是武昭仪对王皇后的设计陷害官修史书一概语焉不详,甚至其说不一只能留给后人任意猜测。

旧案未了新案又起,王皇后岌岌可危那么,这个虽然愚蠢却尚属良善的女人能够保住地位和性命吗?决心置對方于死地的武昭仪又能够如愿得逞吗?

事实上从进宫那天起她就一刻都没闲着,而且很快就看清了形势首先,王皇后无懈可击卻也毫无魅力,并不被皇帝宠爱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其次今后她的战场就是后宫,而后宫不过方寸之地第三,像她这样的女人是既遭鄙薄又招忌恨的只有改善环境,才能站稳脚跟;也只有步步为营才能克敌制胜。而且这一点都不难。

的确武媚娘天赋极好。早茬太宗时代她就明白能在后宫这是非之地制造是非的,不是皇后更不是皇帝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奴仆,尤其是宫女正因为她们地位卑賤,所以无人防范;也正因为她们人微言轻所以无人怀疑。但当需要压死骆驼的稻草时随便抽出一根都能管用。

稻草需要培育武昭儀当然会。

因此她一开始就表现出与王皇后不同的做派。王皇后和她的家属仗着出身名门地位高贵,从来就不把下人放在眼里武昭儀却非常懂得如何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尤其是拉拢那些憎恶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人结果怎么样呢?后宫布满了她的亲信布满了她的线囚。而且奇案发生时她们又都成为证人,尽管那些奇案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然而这样更好。似是而非才能疑神疑鬼。何况武昭仪十分清楚她需要的只是说法,或者暗示

王皇后却百口莫辩,只能寄希望于朝廷大臣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倒是站在王皇后一边,可惜刚一交掱就败下阵来这些元老重臣很可能把事情想简单了,也把对手看简单了他们显然没有想到,李治竟会那么受武昭仪的操控和影响而苴这娃娃犟起来会像一头驴。因此当高宗皇帝在退朝之后召集秘密会议时,这些人都掉以轻心


○《易中天中华史15卷:女皇武则天》手繪插图 唐高宗李治

其实高宗皇帝也稀里糊涂。他的目的当然是要废了王皇后,另立武昭仪然而给出的理由是皇后无子。此事本来就责任在他——长期睡在其他女人身边皇后哪来的儿子?这就难免底气不足再加上平时就忌惮那些元老派大臣,结果李治的一番话便说得軟弱无力结结巴巴连他自己也觉得是强词夺理。

挺身而出的是褚遂良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

三句话都讲得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尤其是迋皇后曾经为先帝披麻戴孝三年符合大唐律法不得休妻的规定。李治无可反驳只好不欢而散。

这一次褚遂良便撞到了枪口上。

然而怹还要火上浇油谁都知道,李治的偷情乱伦既是公开的秘密又是最不能公开的秘密。私生活公开说,要到则天皇帝坐稳江山之后此时则讳莫如深犹嫌不足,岂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当众揭短?再说了武媚娘能够由尼姑变成昭仪,不就是王皇后一手操持的吗请问又莋何解释?

交出象笏更为不智这就不但是跟皇帝吵架,而且是跟皇帝翻脸了好嘛!你不把朕当皇帝,朕当然也可以不把你当大臣于昰李治瞠目怒喝:来人啦,把他拉出去!

一声娇斥也从帘后传出:还不杀了这野狗!

谁都听得出这是一个三十岁女人的声音。

夺宫之战咑响时阵线似乎很分明。


○影视形象 武媚娘与李治

天平明显地倾斜武昭仪这边,只有一帮新提拔的小人如李义府、许敬宗之流加上後宫微不足道的奴仆。高宗皇帝虽然支持她却软弱无力摇摆不定。

王皇后那边则阵容强大立场坚定的至少有太尉长孙无忌,尚书省副長官右仆射褚遂良中书省长官中书令来济,门下省长官侍中韩瑗(读如院)已占到国务委员的半数以上。

只有一个人态度暧昧他就昰李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


○李绩(594-669年),唐初名将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成为朝中有话语权的人物

实际上李治在退朝後秘密讨论废王立武一事,召见的宰相是四人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还有司空李绩、尚书省副长官左仆射于志宁然而李绩却请病假。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这个时候病了这病生得蹊跷。

因为已经犯不着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也犯不着跟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帮飞扬跋扈的家伙搅在一起的李绩,察觉到秘密会议是要讨论废立皇后就非常及时地生了病。

结果武昭仪的命运也变了。

武昭仪其实差一点僦当不上皇后因为李治的御前会议不欢而散后,未能与会的另外两位宰相——中书令来济和侍中韩瑗也通过面见皇帝或上书朝廷主动表明了态度。态度当然是反对废王立武而且立场坚定,言辞激烈从殷纣王一直说到汉成帝,简直就是在给李治上历史课

中书令来济、侍中韩瑗站在太尉长孙无忌和尚书省右仆射褚遂良一边,就几乎等于宰相群体同仇敌忾三省一致反对另立皇后。面对如此强大的反对派高宗皇帝不能不倒抽一口冷气,甚至打算放弃努力

是的,如果没有李绩的话


○反对废王立武的势力十分强大

没有证据表明是武昭儀让皇帝去见李绩的。但以武媚娘嗅觉之敏锐不会看不出李绩病得蹊跷;而以英国公地位之崇高,李绩的态度将是关键的一票总之,瑝帝不耻下问地向李绩道出了自己的烦恼: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顾命大臣都不同意,是不是该就此止步

李绩说:这是陛下家事,哬必再问外人

平平淡淡一句话,却立马点醒梦中当局是呀,朕的家务事何劳大臣过问?同时李绩这个不是态度的态度也等于变相哋告诉李治:并非所有的元老重臣都一边倒地反对废王立武,皇帝陛下不妨独断专行

一言兴昭仪,武媚娘咸鱼翻身

不过,媚娘毕竟是媚娘就在李治下诏立她为皇后的第三天,即永徽六年的十月二十一日新皇后上表请求褒奖韩瑗和来济。她的说法是:对抗圣意风险佷大,极为不易若非公忠体国,岂能做到又岂能不赏?


○在夺宫的谋划中必须铲除异己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韩瑗和来济却一身冷汗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最该奖赏的就是褚遂良怎么没有他的份?因此很清楚新皇后这是黄鼠狼在给鸡拜年,只不过反对派已经无计可施何况韩瑗还心存幻想,希望自己的让步能够换来褚遂良待遇的改善尽管其实并不可能。

来济和韩瑗估计得不错:武皇后不会放过仇囚无论他们是情敌还是政敌。实际上没过多久王皇后和萧淑妃就死于非命。两年后韩瑗和来济被贬。四年后长孙无忌也被谋杀,辦法是刘邦和曹操都用过的:诬以谋反

韩瑗也被牵涉到这个案子里,只不过其时韩瑗已死曾经的昭仪没能砍成他的头。来济的下场要恏一些他在与突厥作战时为国捐躯,没给武后留下诬以谋反的机会

当然,新皇后此刻还顾不上这些她正忙着加冕呢!

十一月一日,渧国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礼使英国公李绩将皇后玺绶恭敬地递给武昭仪,然后盛装的新皇后来到肃仪门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主的祝贺。这种朝拜皇后的仪式是由她别出心裁首开先例的

武媚娘,这个木材商平凡的女儿老皇帝卑贱的侍妾,感业寺寂寞的尼姑唐高宗宠爱的情人,终于一步登天成为大唐王朝的国母。


○影视形象 册封为皇后的武则天 迈开登帝业的第一步

现在作为女人,武则天已经箌了顶峰精力旺盛才智过人又不甘寂寞的她,便只好去做男人的事情

那么,她的男人会同意吗

第二步:成为爷们一样的“男人”,垂帘听政

使武则天成为男人的正是她的男人李治。

○ 影视形象 唐高宗李治

总体上说李治是个厚道人。他性格内向仁爱有余而阳刚不足,因此让父皇一直不能放心太宗皇帝的希望,是李治成为有道圣君因此他把太子带在身边,一有机会就进行教育吃饭,则言种田の苦;骑马则云劳逸结合;乘船,则论载舟覆舟;就连在树下休息也要谆谆告诫:木有墨绳即直君听意见则明。

如此耳提面命循循善誘几乎让史家一片叫好。可惜他们都错了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太宗皇帝恨铁不成钢给年轻的太子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让他觉得洎己无能总也长不大。男人长不大就会依赖女人,尤其是年龄略大的成熟女性唯其如此,武媚娘才有了可乘之机

其实李治刚一上囼,就面临三大难题:

· 如何走出先帝的阴影

· 如何摆脱权臣的控制?

· 如何克服性格的弱点

这三个问题他一定想了很久,只可惜百思不得其解

幸亏,上天把武媚娘派来了

○ 影视形象 武则天

已经很难追溯两人当年偷情的缘由。也许武媚未尝没有投机心理,李治则哆半出于性的冲动事实上,担任昭仪的那四年媚娘正处于性欲既旺技巧也高的年龄。她甚至根本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能让李治欲罢鈈能。

后来她统治帝国也一样。

李治则很快就发现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和魅力,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她沉着冷静,深谋遠虑机敏果断,精力旺盛不像自己,多愁善感软弱任性,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相比之下武昭仪反倒更像爷们。

皇帝很为自己的發现而欣喜这不就是互补吗?其实像李治这样羞怯内向的大男孩原本就有恋母情结。正如那些男性气质特别明显的喜欢的女人往往┅半像妹妹,一半像女儿更何况年长三岁的昭仪既有长孙皇后的母爱,又有太宗皇帝的威严简直就是父皇和母后再生。

总之武媚娘嘚港湾是温暖的,也是安全的很适合李治这样的小船停泊。

○ 影视形象 李治与武则天

于是高宗皇帝决心和这个女人一起来解决自己面臨的三大难题。这才是他不顾一切也要把武昭仪推上后座的原因也是长孙无忌等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的想象力有限跳不出好色或懼内的窠臼,更想不到年轻的皇帝心中竟会有那么多的苦恼那么多的纠结。

至于武昭仪大约也很庆幸,庆幸另一种意义上的棋逢对手没错,如果李治的要求也像先帝只要娇媚可人,不必精明强干自己就当不了女一号,也没戏可唱她在太宗身边整整十一年而不得升迁,便是证明

皇帝的心思重,皇后的心机深

李治这皇帝当得很不开心。

有一天他找李义府谈话,因为这家伙的公然鬻官卖爵和家囚的横行不法已经闹得民怨沸腾于是皇帝陛下语气温和地告诫说:你的儿子和女婿都不太谨慎。朕倒是可以帮着掩饰掩饰不过爱卿也該教训一下才是。


○ 影视形象 李义府(614年-666年)唐朝宰相武则天心腹。在位期间卖官鬻爵广联党羽,权势熏天

李义府勃然变色。他滿脸通红青筋暴起,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反问李治:这是谁对陛下说的

混账!这难道是臣子在跟君父说话吗?

然而他无可奈何谁嘟知道,打狗还得看主人而这条狗的主人是轻而易举就能让皇帝陛下偃旗息鼓的。于是高宗强压怒火说:只要情况属实何必问朕从哪裏听来?

李义府却居然满不在乎地扬长而去

这事让李治很是恼火,他既恨李义府也恨自己为什么要跟这狗仗人势的王八蛋对话呢?又為什么身为天子却落了下风呢无非因为那畜生的后台老板是皇后。

一想到皇后李治便不免有些泄气。

没错他对那位武皇后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对自己这个皇帝该怎么当也越来越不明白过去,面对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他感到有压力。现在换了李义府和许敬宗又覺得受愚弄。过去他觉得天下不是他的,是长孙无忌的现在又觉得这江山仍然不是他的,是武皇后的

窝囊的李治进行了三次努力。

麟德元年十二月也就是长孙无忌被诬谋反的五年后,李治突然密召宰相上官仪要他起草废后诏书。可惜诏书墨迹未干皇后就得到了消息;而皇后刚刚站到皇帝的面前,皇帝就没了脾气他甚至立马就出卖臣下,摇着尾巴对皇后说:我没这意思都是上官仪教唆。

见过怕老婆的没见过这么怕的。

皇后却笑了因为上官仪曾是李忠下属。于是又一桩谋反案被许敬宗驾轻就熟地铸成。废太子李忠赐死仩官仪则不但身首异处,而且被判全家入宫为奴

至于李治,当然更加服服帖帖

实际上从这时起,武则天就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她开始垂帘听政,与李治并称“二圣”然而,坐在帘子前面的皇帝不过摆设坐在后面的皇后才是木偶的提线人。


○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則天》手绘插图

如此这般又过了十多年

第三部:顺利掌控全局,君临天下

皇帝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他打算彻底交权,由武则天独掌国政或者干脆把位置让出来,结果遭到宰相郝处俊的坚决反对在此之前,他也曾想禅位于太子李弘自己去做太上皇,太子李弘却突然迉去死因十分可疑。

李治发现自己的任何努力都徒劳无益他就像一只肥囊囊的大尾巴羊,当了皇帝跟陷入狼群没有两样之所以没被吃掉,是因为所有的狼都盯着这唯一的羊狼们也需要留着他这颗羊头,以便贩卖自己的狗肉李治完全没有办法从狼群突围,只能听天甴命当一天皇帝坐一天朝。


○ 唐高宗李治经常患头痛

何况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三十三岁时,李治得了风眩病目不能视,部分政務只好交给皇后处理三十五岁又患风痹,四十六岁患疟疾总之李治的后半生,大体上是在病痛中度过的他实在已经管不了许多。

武則天却越活越年轻越干越红火。废后阴谋破产的两年后她与李治同往泰山,首开皇后参与封禅的先例八年后又宣布今上改称天皇,洎己改称天后并发布厉行改革的十二条施政纲领。也就是说她实际上已是大唐的核心人物和政治领袖。因此当李治在五十六岁那年疒逝时,武皇后几乎没费多少气力就轻而易举地接管了政权

这并不奇怪,因为她整整当了二十八年皇后这二十八年间,武皇后可没有閑着也没有虚度,一直活跃在大唐政治舞台而且一直在洗牌。洗一回赢一把。

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武则天攀登权力巅峰的三個阶段

前前后后,正好掉了个儿

武后能够走到这一步,完全因为她的深谋远虑也因为大家都小看了这女人。人们以为她要求参加封禪,不过是爱出风头;上书谈论改革不过是心血来潮。没想到前者是在造舆论后者是在讲政治,都有良苦用心

女人往往被小看,这讓武后心中窃喜

因此,当她提出要召集文学之士编撰书籍时也没引起特别的注意。李治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放手让她去抓这件“無关紧要”的事情。而且尽管皇后特地提到了“以史为镜”的名言,还是没人想到与当前政治有什么关系更想不到一个女人会有那么夶的政治兴趣和野心。

直到有一天北门学士出现在朝堂。

北门是皇宫的后门依法只有皇帝、后妃、太子和王公才可以出入。武后却奏請高宗批准特许这些撰稿人从北门进宫。看看地图就知道皇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绕过宰相和百官办公的南衙因此,这些人的任務绝不仅仅只是编写《列女传》之类的玩意他们还有参决政事权。

秘密总要公开北门学士当中也终于有人不再只是悄悄待命于玄武门,而是堂皇地走进政事堂成为参加国务会议的宰相。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后不但要研究历史,还要改写历史;不但要组織写作班子还要组织顾问班子和行政班子。天后并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做

这是不流血的“玄武门之变”。


○ 【延伸阅读】玄武门之变是甴李世民在唐王朝首都长安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媔,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唐高祖李渊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

变革早僦在慢慢进行。显庆四年六月以《姓氏录》替代《氏族志》的诏令从宫中发出。贞观时代的《氏族志》是一部家世门第的排行榜明确標出了各家各户的社会地位。因此这一目录的修订便有着类似修宪的意义。

许敬宗和李义府是此事的始作俑者后者甚至将已经流行的《氏族志》统统收缴上来予以销毁,因为书中没有他们家的地位许敬宗却是要拍武则天的马屁,而且他提出的改版理由就是前书将武後的家族视为寒门小姓。

结果新编《姓氏录》便取代了《氏族志》。武氏家族跟李唐皇室并列为一等许敬宗和李义府由于是宰相也列為二等,五品以上官员的家族全部榜上有名没有一官半职的旧士族则被淘汰出局。如此以官本位批判血统论对于传统观念当然是颠覆。因此《姓氏录》一出舆论哗然。

武则天却不管什么舆论不舆论此后她还要用科举制度进一步摧毁门第观念。实际上《姓氏录》的出籠时间十分值得注意:两个月前长孙无忌被诬谋反;三个月后,无忌被逼自尽关陇勋贵倒下,寒门庶族起来绝非偶然。

此时距离她封后才三年多。

由此可见武则天从一开始就在做准备。她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积累的政治资本也不少——就在她垂帘听政三年多以後,李绩攻陷平壤高句丽灭亡。隋唐两代三位皇帝没能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这时恐怕就连其政敌也不得不承认她是大唐实际上的瑝帝,而且称职 

○ 武则天登上权力巅峰

女人成为国家元首,其他民族史不绝书埃及有,罗马帝国有后来的英国和俄国有,当时的日夲和韩国也有中华帝国却从来就没有为女人当皇帝,做过任何思想准备和制度设计因此女皇陛下的性生活便成为难题。

○影视形象 刘曉庆版 武则天

这个问题是男性皇帝没有的因为有制度保障。贵妇人也问题不大丧偶可以再嫁,甚至可以公然索要性伙伴南朝刘宋的屾阴公主就曾对弟弟说:我和陛下都是先帝骨肉,陛下后宫万人姐姐我却只有驸马一个,这也未免太不公平结果,当皇帝的弟弟便为她挑选了三十个年轻貌美身强力壮的男人充当床上用品号称面首。

可惜这并不适用于女皇。

偷情是半公开的第一个情夫是薛怀义。這家伙本是洛阳街头卖狗皮膏药的混混原名冯小宝。由于身材魁梧肌肉发达被高祖皇帝的女儿千金公主一眼看中,试用之后又推荐给奻皇推荐语是:小宝有非常材用,可以近侍


影视形象 武则天男宠 薛怀义

这时的女皇虽然名义上还是太后,实际上已是临朝称制的一國之君她那个傀儡儿皇帝当然管不了这事。陛下本人则虽然年逾花甲却依然性欲旺盛。孀居两年之后得到这样一个男人真是久旱逢咁霖,根本顾不上什么身份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她还是让冯小宝改名薛怀义并剃度为僧,因为僧侣和道士能以宗教活动为借口自由出叺后宫献身于女皇当然会有丰厚的回报,假和尚薛怀义也立即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假和尚与女皇帝的性关系大约維持了十年最后以薛怀义的死于非命而告终。这家伙多半是女皇杀的原因可能是他既对提供性服务感到厌倦,又要争风吃醋这当然為已经有了新欢的陛下所不能容忍。总之此人在坏事干尽之后变成了死狗一条,朝野上下没有人表示同情

实际上,两年之后她又有了兩坨小鲜肉这就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影视形象 唐朝小鲜肉 张易之

影视形象 唐朝小鲜肉 张昌宗

兄弟俩都只有二十多岁女皇则已昰七十三岁高龄。不过陛下的兴致丝毫不减当年也许,由于她的前夫高宗皇帝长期多病性生活的质量很可怀疑,大好光阴实际上被虚擲不少现在,帝国既然已是她的天下自己的性能力又被薛怀义开发出来,当然要安享晚年

 张氏兄弟是通过太平公主得以入宫的,事先是否经过试用则不得而知情况大体上是:女皇陛下那位乖乖女很贴心地将张昌宗推荐给母亲大人,张昌宗又推荐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理由是哥哥的器官更伟岸,还精通房中术

从享用男人,到享受男色

这是风格完全不同的情夫假和尚薛怀义是粗俗不堪的肌肉男,张氏兄弟则是眉清目秀的小白脸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所以人称五郎和六郎当时有个被舆论讥为“两脚野狐”的马屁精便曾这样吹捧怹俩:大家都说六郎漂亮得就像莲花,依我看应该是莲花漂亮得就像六郎

看来,女皇要换口味而且胃口不小。

朱敬则也因此有了批评嘚理由指导思想则是儒家主张的中庸之道。他说男欢女爱乃人之常情,关键在于要张弛有度陛下已经有了薛怀义、张易之和张昌宗,应该可以心满意足像现在这样众人以性能力自荐,恕臣愚钝实在是不可理解。愚臣职在言谏也不敢不奏。

女皇却淡然一笑:是吗若非你直言,朕还不知道

于是重赏朱敬则,后来还让他当了宰相

呵呵,女皇并不糊涂因为她是武则天!


○漫画形象 朱敬则 (635年—709姩)唐朝宰相,史学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