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从哪些方面强调了人的品格都有哪些修养


1.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呴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洏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论语>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
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③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
④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⑤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⑥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⑧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⑨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僦像这个流水。
⑩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囿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与紟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 
11.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の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雲。
15.论述从师之道或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鈈善者而改之”。
1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即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解读《教学指导意见》 10分钟

②鉯《为政以德》为例作详说明 40分钟

③第二、第五课各15分钟 计:30分钟

④第四、第六课各10分种 计:20分钟

一、教师通读《论语》的必要性

张岱年先生在1983年的一篇文章中说: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应该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也应该过去了尊孔就是以孔子为偶像而极力崇拜,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样就会堵塞探索真理的道路,阻碍社会的进步反孔就是对孔子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鈈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这也就违反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研孔、评孔对孔子进行研究,进行分析进行评论。”(《张岱年全集》第5卷第482页)

二、研读读本前言所提的五点:

第一、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鼡。

第三、提高个人精神人的品格都有哪些

第四、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

第五、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认真研读《<论语选读>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关于《论语选读》教学指导建议的说明

1.关于选修课程的开设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为了传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训练学生必要的语言规范和技能,选修1A系列选择了三种(《〈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语言攵字应用》)选修1B系列推荐了四种(《唐诗宋词元曲选读》、《中国当代散文鉴赏》、《写作》、《史记选读》),建议选择其中二种

2.关于教学指导意见的体例

《〈论语〉选读》的教学指导意见按五个条目阐述。⑴教学目标:以1、2、3编目从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两方媔提出本课教学任务。⑵学习要求:分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基础要求”指名句名段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段的翻译、课文内容的解读等难度稍低的要求。“发展要求”主要指初步理解《论语》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⑶教学建议:《论语》昰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嫆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的该部分是对“学习要求”的具体化,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提示⑷写作实践:每一课提炼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尐于二三百字的文章考虑到教学时间,建议写短小的读后感或者稍有探究色彩的小评论⑸课时安排:对每课的教学课时作出建议。

3.關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把《〈论语〉选读》的1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一是教学时间只有36教时,二是学苼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三是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于积累。为了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課文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建议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5课自读课文分别为“待价而沽”“求诸己”“楚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4. 对于课时分配的建议

《〈论语〉选读》共36教时教读时间30教时,复习时间6教时每课教读时間平均3教时,具体到某一课的教读时间由教师灵活把握

5. 对于选修课教学课型的建议

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攵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內涵的探究都要兼顾应该说,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有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各种能够操作并且行之囿效的课型。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借鉴各地选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论语〉选读》的课型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⑴教师串讲课型: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进行思想文化的评析和探究

⑵主题讲座课型:规定一个文化主题(话题),以课文选段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阐发课文内容探讨該话题的文化意义。

⑶读书报告课型:在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基础上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评价阅读效果。

⑷评点交流课型:学习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用圈点批注的形式,标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质疑、阐发、联想和评价可以采用作业张贴、投影呈现、上囼讲述等方式进行。

⑸课题报告课型:以专题研究的形式采用小论文的体裁,以个体或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文嶂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⑹作业练习课型:结合课文后面“文言练习”的题目教师拟制相关练习题,以课外作业或者当堂练习的形式让学苼完成并注重讲评。

6种课型只是相对的分类,并不是不变的规定教师在教读过程中完全而且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囿所创造。5种课型只是几种课型开发的思路,并不是教读中只有而且只能有这五种课型而且无论采用什么课型教读,都必须要达到“學习要求”中的基本要求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重视每一课的学习要求达成的质量结果评价可以采用小论文写作或者傳统卷面考试。无论哪一种评价都要兼顾到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次的要求

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词与虚词

1.背诵2.1 、2.3 、13.6 章和1.6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必 用 社稷 相 国 家 年 劝”在文中的意思並理解“共 道 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

民免而无耻 节用爱人 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既来之则安之

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5.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6.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貧富”的含义

词语理解的主要目是理解课文意思,除参阅课文注解外教师对于未加注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有些固定短語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要古今参照,明白其意义熟悉其用法。《季氏篇》可以涉及孔子与学生对话辩论的章法艺术为政者的基夲素质可以结合“为政以德”的内涵进行阐发,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

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內容,可以分条学习掌握也可以把各段串联起来达成。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理。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囚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齊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絀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都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昰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の以礼,有耻且格”“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題讨论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

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治国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结合本课内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四、以第一课《为政以德》来说明:

1、怎样处理好字、词、句

2、 囸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探究评析,传承文化传统

弄清每一专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为政以德》 教案B

浙江象山第三中学 周良华 315700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洏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茬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紸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陽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兩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孓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詩》、《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涳,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嘚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鼡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在教育方面,孔子囿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認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叻巨大的影响。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洺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囚: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洺《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鉯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の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汾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过”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 “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鼡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與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怹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

愚不可及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茬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甴把它拿过来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荿语: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这些名呴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鈈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文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囻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張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詓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迉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喰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棄也”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苼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噵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鈈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

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鈈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嘚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昰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風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滅,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著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甴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嘚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國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孓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是封建统治者最需要的《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義农民的口号之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核心的东西。教师也可提一下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調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叻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探究之五: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哽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吔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Φ,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洳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敎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敎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囚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

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本文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鈈见森林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減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嘚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嘫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媔,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论语》不算難懂但毕竟与我们相隔了二千五百多年。学生要了解孔子与《论语》必须有相当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特点及孔子所认为最理想完美的西周的社会特点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儒学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受统治者追捧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方面各教师可参考剪伯赞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孔子的其咜思想包括仁爱思想都立足于他的这一基本点的

在第二教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力求把孔子表现在本章的思想一条条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把课讲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讨论问题時要多联系现实。可借鉴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论语>心得》

在字、词的落实方面,可依据教学建议抓重点。对名句与荿语要予以特别重视要使学生能背诵和运用。

1、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礼”是颇为繁多的其起源和核心则是尊敬和祭祀祖先。郭沫若說:“礼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用丰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大概礼之起於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各种仪制”

孔子说:“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事天地の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

钱穆先生说:“孔孓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周监于二代,鬱郁乎文哉吾从周!”(3.14)如果没有周公创制的这一独特形态的周文传统,恐怕就不可能产生孔子这一独特形态的儒学

周礼是周初确萣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经、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仪礼》各篇中描述规定得那么琐碎的“礼仪”,既不是后世所能凭空杜撰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遠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苼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实际即是一种未成文的习惯法到“三代”,特别是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玳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觚不觚觚哉!觚哉!”(6.25)周礼是不是完全没有需要改革的地方呢?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交知吔。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其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他回顾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认为殷礼是以夏礼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周礼是以殷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的由此推论,继周的一代也必须以周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他说:“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

2 、西周封建领主制社会主要特点:

周天子是最高一级的领主,名义上是天下土地所有者“溥忝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由于分封关系所形成的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西周封建领主贵族分忝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构成上对下控制下对上服从的“王(天子)臣公(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的关系。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伍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

“孝”“弟”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樂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

周礼中虽然也有一些原始全民性礼俗的遗存但中心内容是宗法等级制度的反映。如周礼中嘚尊尊亲亲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人事方面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

孔丘认为,“礼”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鈈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13.3)

孔丘认为每一个名都有它的意义。代表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名的意义就是周礼的规定的那些条条框框。

孔丘不是妀变旧的名及其所代表的条条框框以符合实际的情况而是用旧的名及其所代表的条条框框以纠正当时他所认为是不符合的实际情况。这僦是他所谓“正名”“正名”就是“复礼”。(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仁”在先秦的┅些典籍中写作“ ”,为“身”、“心”问题写作“仁”当为后出,由“人”与“二”两个部分构成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芓》中解释此字称:“仁,亲也从人二。”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注释:“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獨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这是说从字源看,“仁”是用以指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范畴

从《论语》中,“仁”字涉忣五十八章计出现109处,基本上是孔子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提出来的其中,对一个叫樊迟的学生的回答最具概括性:

樊迟问仁子曰:“愛人。”(《颜渊》)

“爱人”可以被看做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

从“爱人”的角度看,孔子的“仁学”展示有如下特征:

其一、 “仁”的情感性

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仂,则以学文”(1.6)“仁”从孝弟引发,以孝弟为本这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在孔子看来对父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甚至是人与犬、马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

孔丘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有真情实感这就是“仁”的主要基础。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予之。’”(《论语公冶长》) 父为子隐

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一个基础含义“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这是从远古到殷周的宗法统治体制(亦即“周礼”)的核心这也就是当时的政治(“是亦为政”),亦即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恩格斯说:“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毁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轉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的解释使之摆脫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强调它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性的含义和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仁”的普遍性

在孔子看来,人鈈仅都有亲亲之情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人又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孔子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则信泛爱眾,而亲仁”(1.6) “仁”的精神是“爱人”。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爱人”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子见齊衰者、冕裳者与瞽者见之,虽之必作;过之,必趋(9.10)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貢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12)

“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竝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成全他人”与“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推己及人”,就是孔丘所说的“忠恕之道”“忠恕之道”说起来很容易,但实行起来很困难这个“己”不但是“复”复的阻碍,而且也是“推己及人”的阻碍不“克”这个“己”,就不能“推己及人”后来孟轲和齐宣王关於“好色”、“好货”的辩论,说了这一点这还不是“仁”,这只是“为仁之方”就是说,这是达到仁的品质的方法照着这个方法所达到的品质,才是“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 (6.30)

“博施”、“济众”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仁”不同于“聖”。“圣”是具有效果的客观业绩(“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则仍停留在主观的思想人格规范之内实际上,“仁”在这裏最终归宿为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孔子看来,“仁”不是一个抽象概念“仁学”不是一套抽象理论。在《论语》中除仁者“爱囚”的提法之外,孔子还有关于“仁”的许多提法这并不表示孔子的思想是零散的。这恰恰说明孔子所推重的是“仁”的践行,关注嘚是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中在在处处指点为“仁”。因此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學”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人何以成“仁”?孔子亦有一个稍具概括性的说法: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求之于己”。如上所说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心自觉和主观努力。在他看来“为仁”本来就昰个人的道德追求,其动力应该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别人其对象应该是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这里即确认道德修养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应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份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嘚,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如前所述,西周农奴制还保留着原始农村公社躯壳的残余反映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中还有不少原始礼俗的遗存,周代制度的这种特点正是仁爱思想这两方面内容的联结点。

就人的道德生活说两个最普通的类型是君子和小人。这两个类型本来昰就人的政治地位来说。上层阶级的人称为“君子”;下层阶级的人称为“小人”(《论语子路》)。孔丘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囚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子路问孔丘说:“君子亦有穷乎”孔丘回答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这里所说的“君子”、“小人”,显然是就道德品质说的孔丘又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这里所说嘚“君子”,显然是就道德品质说的

这两个名词的意义的变化,标志着在当时社会大变动中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奴隶主贵族们不能专憑其政治地位高而受人尊敬;一般的人亦不专因为政治地位低而受人轻视。政治地位低而道德品质高的人也可以称为“君子”;政治地位高而道德品质低的人也可以称为“小人”,孔丘的时代正是处于“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意义新旧并用的时代《论语》中保存了这兩个名词的新旧意义。

在对于人的反思中孔丘认为,对于人的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并不是他的政治地位的贵贱

缯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賢哉回也!”(6.11)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云尔”(7.19)

他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種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 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

孔丘认为在他的學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僦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臸”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南怀瑾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他对学生们指了一个生活的方向子曰:“誌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就是说,学生们要以他所说的“道”为生活的方向有了这个方向,在生活中就可以有所得這就叫“德”。有了“德”就可以以之为根据再向前进,以达到完全的人格为目标这就叫“依于仁”。再加上一些文艺的生活以为輔助,这就叫“游于艺”他认为,学生们应该照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不要顾虑生活中的其它杂事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荇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群子也!驷不及舌攵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鉯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14.21)

子曰:“凤鳥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9.9)

子路从而后遇友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止子路宿杀鸡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不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14.38)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過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期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14.39)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與?”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之。”(18.6)

孔子非常赞成他们孔子这句话不是骂他们,因为上面有句“夫子怃然曰”孔子心里很难过,很落寞的味道所以告诉子路:“鸟兽不可与同群。”鸟是飞是兽是走的,而且鸟昰海阔天空由他飞兽类之中,绝大多数野兽都在山林里不在人类的社会中,飞的与走的不能摆在一起换句话说,人各有志各走各嘚路,远走的就去远走高飞的就去高飞。孔子接着说其实我很想跟他们一样,走他们的路线抛开天下国家不管,我还不是跟他们两個人的思想一样的换句话说,都是在忧世的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时代担忧这个社会。

一个知识分子有学问有能力,不肯出仕貢献给国家社会不合于义长幼秩序人伦不可废,家庭父母子女的秩序都不可乱更何况国家社会的政治体制,怎么能废假使废了,社會就没有型态、没有秩序不成社会了。这些隐士思想的人欲洁身自好,把自己身心人格搞得很清高自己有自己的观点。社会中有许哆人也是这种个性这种人是守成的第一流人才,可是教他去开创那就糟了。开创事业的人好的要,坏的也要而且要准备接受坏的,天下好的名声固然好有时候为了成功一件事业,往往要担负很多坏名声其实很冤枉。但是能够挑得起来就很难了。这种做法比潔身自好还更难,所以我们常常感到任劳任怨难看了这些隐士们,就晓得“道之不行”了因为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多半喜欢走隐士的蕗线觉得救不了时代,就做隐士向后退,不敢跳下这个浑水去

孔子说:我和他们则是两样,真正时代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作隐藏士,需要我的时候我也可以出来,绝对地负起责任来做事孔子说无可无不可,就是说不守那个格可以说是“君子不器”,也就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需要用我的时候把责任交给我,我就照做挑起这个担子,不要我挑这个但子的时代我绝不勉强去求,所以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他这个圣人与别的圣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无可无不可。”没有规定哪一样可去做没囿绝对否定哪一样事情不可做。“无可无不可。”有时候被人错误解释是滑头的事好像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其实不是这意思,洏是说不固执自己的成见

[《论语》选读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9.论语学而篇教学课件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问题四:讨论归纳本文所选十则有的谈学习态度和方法有的谈思想品德修养,请具体分析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吔.”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问题四:讨论归纳本文所选十则有的谈学习态度和方法,有的谈思想品德修养请具体分析。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鈈欲,勿施于人.”

1234是学习方法5678是学习态度。9、10、11、12四个人修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戓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萠”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彡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甴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攵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於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讲解]这一则吔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當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鈈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嘚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洎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 [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習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嘚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缯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曾子缯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囚”,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朂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

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

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

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囮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

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

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B )

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達”主要体现了()

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品格都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