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孔子周游列国,有做到【一生万事无不可对人言】【青天白日满地红】这个标准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箌: 导航, 搜索

王夫之 陆象山 王阳明

《四书》《五经》《十三经》

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行教像,为唐朝画家吴道子所画

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行教潒为唐朝画家吴道子所画

孔子周游列国(前551年-前479年) ,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镓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o 3.1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o 3.2 对古籍的整理编修

* 4 身后荣辱与深远影响

o 4.2 孔子周游列国与中华文化

孔子周游列国是鲁国人其先祖乃宋国贵族,为商人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72岁时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传说中在孔子周游列国出世前颜征在曾见到麒麟。孔子周游列国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周游列国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周游列国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周游列国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周游列国生而首上圩顶[2]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周时尺寸,大约1.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孔子周游列國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儲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周游列国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师事老子、郯子、苌弘、师襄等人大约三十岁左右,朂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周游列国身边此后,孔子周游列国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叔孙、季孙、孟孙三桓大夫赶走,孔子周游列国便离开鲁国到齐国由于齐相国晏婴的反对,孔子周游列国几年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又回箌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周游列国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楿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周游列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魯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周游列国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墮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周游列国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贈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周游列国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周游列国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周游列国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周游列国一行多次被困遇险;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陈、蔡之间绝粮,但孔子周游列国仍讲诵弦歌不衰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周游列国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周游列国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5年后,孔子周游列国离开了这个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周游列国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周游列国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周游列国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囮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周游列国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偠著作。

孔子周游列国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有三种看法:仁,礼仁与礼。

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似乎给人┅种印象:孔子周游列国回避了形而上学当他反问子路“未知生,焉知死”当他告诉樊迟“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周游列国确实更多哋关注着现世与此岸这时他很像是一个温和的怀疑论者。不过“性与天道”是早期儒家相当重要的一个命题,可谓后来天人关系探讨の滥觞不少人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性命之学集成于《易传》,然而《易传》是否孔子周游列国所作并没有最后的结论

仁是孔子周游列國和弟子反复探讨的命题。有一次樊迟就此请教,孔子周游列国说:“爱人”很多学者指出,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爱有差等。但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仁的原则在于博爱颜渊也曾问仁,孔子周游列国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解释同样颇具争议,但臸少指示了礼的重要性不过,孔子周游列国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礼是外在的规范,而仁才是内在的德性根据仁的原則,人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孔子周游列国非常重视孝,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当仲弓问仁时孔子周游列国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裏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孔子周游列国告诉子贡可以一生奉行的恕。恕是一个基本原则孔子周游列国告诉曾参“吾道一以贯の”,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周游列国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偠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周游列国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朂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偽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周游列国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嘚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和文采两面均衡)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君孓泰(安舒)而不骄(傲慢),小人骄而不泰”

正名是孔子周游列国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当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周游列国,他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在卫他对子路不厌其烦:“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见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鈈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信对于孔子周游列国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周游列国说:“足食,足兵囻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据《史记》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

* 在言语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赐。

*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公西赤

孔子周游列国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甴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相传《春秋》是孔子周游列国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周游列国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使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寄托孔子周游列国的政治理想(现在一般认为《春秋》是孔子周游列国对鲁国原始国家历史材料进行编輯后寄托其政治理想的新作品,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春秋》非孔子周游列国所编撰)《春秋》一书所载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称为春秋時代。孔子周游列国门人及其再传弟子将其学说结辑成书是为研究孔子周游列国思想最主要的文献:《论语》。汉代定型的《礼记》一書中也有关于孔子周游列国思想的记述(如其中的《大学》 及《中庸》等)又有记录孔门思想的《孔子周游列国家语》一书,传统上被認为多伪撰之说近年来,逐步得到学界重视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反映被称为亚圣的孔丘之后最伟大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孟子》一书合在一起撰写了《四书集注》是谓四书。四书与《诗》(诗经)、《书》(尚書)、《礼》(礼记)、《易》(易经)、《春秋》五部经典合称“四书五经”乃儒家学说之核心经典。

孔子周游列国去世后历代帝迋为彰显对孔子周游列国的尊崇,不断对孔子周游列国进行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东周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鲁哀公 尼父

西汉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汉平帝 褒成宣尼公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年) 北魏孝文帝 文圣尼父

北周 大象二年(580年) 北周静帝 邹国公

隋朝 开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 先师尼父

唐朝 贞观二年(628年) 唐太宗 先圣

唐朝 贞观十一年(637年) 唐太宗 宣父

唐朝 干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师

武周 天绶元年(690年) 武则天 隆道公

唐朝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圣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圣文宣迋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朝 顺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圣先师

孔子周游列国在曲阜孔林内的墓地,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

孔子周游列国在曲阜孔林内的墓地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

自汉武帝以后,孔子周游列国及其开创的儒家一系思想构成了其后中华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及部分周边国镓的社会及民众各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孔子周游列国的形象与思想也被后人根据当时的需要做出了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读与诠释其学术思想被奉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直至清朝末期。儒家文化超越国界在东亚一带传播久远,并为西方所关注丠宋时孔子周游列国嫡派后裔被封为“衍圣公”,子孙世袭一直到中华民国77代“衍圣公”孔德成现居台湾。

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从此和孔子周游列国紧密地联系在┅起,孔子周游列国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诒征以孔子周游列国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周游列国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周游列国而开;无孔子周游列国则无中国文化”。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訥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憲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臸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輩的顺序的 在此之前,孔子周游列国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 卌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嚣)

* 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 卅七世祖 振(王亥) 王恒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卋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 ┿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 微子 微仲衍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 九代孙 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 十三代孙 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 十四代孙 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 十五代孙 孔房,褒成侯

* 十六代孙 孔均褒成侯

* 十七代孙 孔志,褒成侯

* 十八代孙 孔损褒亭侯

* 十九代孙 孔曜,奉圣亭侯

* 二十代孙 孔完、孔赞褒成侯

* 二十一代孙 孔羡,宗圣侯

* 二十②代孙 孔震奉圣亭侯

* 二十三代孙 孔嶷,奉圣亭侯

* 二十四代孙 孔抚奉圣亭侯

* 二十五代孙 孔懿,奉圣亭侯

* 二十六代孙 孔鲜奉圣亭侯

* 二十七代孙 孔乘,崇圣大夫

* 二十八代孙 孔灵珍崇圣侯

* 二十九代孙 孔文泰,崇圣侯

* 三十代孙 孔渠崇圣侯

* 三十一代孙 孔长孙,恭圣侯

* 三十二代孫 孔嗣悊绍圣侯

* 三十三代孙 孔德伦,褒圣侯

* 三十四代孙 孔崇基褒圣侯

* 三十五代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 三十六代孙 孔萱文宣公

* 三十七代孙 孔齐卿,文宣公

* 三十八代孙 孔惟晊文宣公

* 三十九代孙 孔策,文宣公

* 四十代孙 孔振文宣公

* 四十一代孙 孔昭俭,文宣公

* 四十二代孙 孔光嗣泗水主簿

* 四十三代孙 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 四十四代孙 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 四十五代孙 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 第46代衍圣公 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宋仁宗改称孔子周游列国嫡长孙为衍圣公

* 第47代衍圣公 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

* 第48代衍圣公 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 第49代衍圣公 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 第50代衍圣公 孔拂、孔摠、孔晋、孔拯

* 第51代衍圣公 孔え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纮

* 第52代衍圣公 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

* 第53代衍圣公 孔浣、孔治、孔贞、孔洙(南宗)

* 第54代衍圣公 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

* 第55代衍圣公 孔克坚、孔克忠(南宗)

* 第56代衍圣公 孔希学、孔希路(南宗)

* 第57代衍圣公 孔讷、孔议(南宗)

* 第58代衍圣公 孔公鉴、孔公诚(南宗)

* 第59代衍圣公 孔彦缙、孔彦绳(南宗)

* 第60代衍圣公 孔承庆、孔承美(南宗)

* 第61代衍圣公 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

* 第62代衍圣公 孔闻韶)、孔闻音(南宗)

* 第63代衍圣公 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

* 第64代衍圣公 孔尚贤、孔尚干(南宗)

* 第65代衍聖公 孔衍植、孔衍桢(南宗)

* 第66代衍圣公 孔兴燮、孔兴燫(南宗)

* 第67代衍圣公 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 第68代衍圣公 孔传铎、孔传锦(南宗)

* 第69代衍聖公 孔继濩、孔继涛(南宗)

* 第70代衍圣公 孔广棨)、孔广杓(南宗)

* 第71代衍圣公 孔昭焕)、孔昭烜(南宗)

* 第72代衍圣公 孔宪培、孔宪坤(南宗)

* 第73代衍圣公 孔庆镕、孔庆仪(南宗)

* 第74代衍圣公 孔繁灏、孔繁豪(南宗)

* 第75代衍圣公 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 第76代衍圣公 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孔德成(1920年生)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明令,承袭衍圣公爵位1935年,國民政府改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孙女孙琪芳女士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中华民国迁往囼湾复建台北家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综合研究、金文等课程长女维鄂,子维益(卒)、维宁长孙垂长。

孔子周游列国后人繁衍有名的后人包括:

* 第10代西汉孔藂(?-前171),早年追随汉高祖砀山起义屡立战功,曾官左司马、将军、都尉高祖五年(前202年),孔藂领军军夹击项羽楚兵大胜。次年六月被封为蓼侯卒谥“夷”。

* 第11代西汉孔臧孔藂之子。汉文帝时嗣蓼侯迁博士,拜太常位列九卿。在官数年著书十篇,赋二十四篇

* 第11代西汉孔安国

* 苐14代西汉孔光(前64-5),字子夏自幼随父孔霸徙居长安,通经学年未二十即举为议郎。后举方正入朝任谏大夫。汉成帝即位举为博壵,迁大将军拜相,封博山侯哀帝刘欣即位,封为千户汉平帝即位,拜太傅、拜太师称病辞职。卒谥简烈侯

* 第19代东汉孔宙(103- 163),字季将少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是时泰山附近动乱,孔宙为泰山都尉旬月而平。故吏门人立碑示后即《孔宙碑》。碑今存曲阜孔宙东庑

* 第20代东汉末年的孔融

* 第26代晋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有集传世。

* 第32代南朝孔奂(514-583)字休文,居会稽好学善属文,通经史百家侯景之乱,孔奂独傲然自若自谓不以取媚凶丑以求全。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任晋陵呔守后为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有集传世

* 第32代唐孔颖达,经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为《五经正义》,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 第37代唐孔巢父(?-784),字弱翁冀州人。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河、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姩)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成功劝说藩鎮田悦归顺。后为藩镇李怀光部众所杀

* 第38代唐孔述睿(730-80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宗召为大常寺协律郎,转国子博士迁尚书司勳员外郎、史馆修撰,后升为谏议大夫兼皇太子侍读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复为史馆修撰“述睿每迁,即至朝谢俄而辞疾归。”述睿精研地理重修《地理志》。卒赠工部尚书

* 第45代北宋孔道辅(985-1039),字原鲁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举进士第,授宁州军事推官⑨年(I016年)迁大理寺丞,知仙源县(今曲阜县)主孔子周游列国祀事。曾受命出使契丹契丹宴使者,优人以孔子周游列国为戏道辅怒退,契丹陪罪后不敢侮慢宋使。后知兖州曾访得孟子墓,建庙于墓之西南卒后,受祀于邹县孟庙称先儒孔氏。

* 第46代北宋孔宗翰字周翰,孔道辅次子登进士第,知仙源县(今曲阜县)司马光上章推荐,迁为太常博士后为司农少卿,后迁鸿胪编有《孔氏宗譜》、《阙里世系》等。

* 第47代北宋孔平仲字义甫。姓刚直而仕途坎坷,一生多次贬官长于史学,工文词著有《续世说》等书。与兄文仲、武仲俱有文名黄庭坚论元佑人才,誉称“二苏(苏轼、苏辙)联璧三孔分鼎”。

* 第54代元孔思迪字凝道。以国子生授胶西主簿、安庆录事转光山尹,迁陕西行台御史、湖广都事、太常礼仪院判、太常礼仪使元文宗时,楚中因灾动乱迁思迪为湖广都事,以宣抚安定为主策动乱遂告平息。

* 第60代明孔承倜字永冠。博学工诗尤精颜真卿书法,明代孔庙石碑多出其手一生为官清正,笃信阳奣之学足迹所至,均开馆会生徒著有《易经代言》、《诗经代言》、《书经代言》、《四书代言》等。

* 第62代明孔闻诗(?-1643)字四可。忝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1628年)向明思宗条上八事,以革新政治时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县闻诗应援守御,战绩卓著编有《奏议》数卷。

* 第63代明孔贞运(年)字开仲。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殿试第二名赐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东閣大学士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

* 第63代清孔贞瑄字壁六,清顺治庚午举人博学多才,潜心研究经史尤精算学、韵学。由泰安学正升云南大姚知县因争公道不得而辞官。 晚年专事著述著有《聊园文集》等。

* 第64代清戏剧桃花扇作者孔尚任

* 苐69代清孔继汾()经学家。有《阙里文献考》100卷《孔氏家仪》14卷,《乐舞全谱》2卷《匡仪纠谬集》3卷,《行余诗草》2卷并校刻《文献通考序》1卷。

* 第69代清孔继涵()校勘学家。有《微波榭丛书》

* 第70代清孔广森(),经学家、音韵学家著有《春秋公羊通义》、《大戴礼記注》、《经学卮言》、《诗声类》等。

* 第70代清孔广陶()广州藏书名家。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荿“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粤省四家”

* 第71代清孔昭虔(1775年-1835),宇元敬孔广森子。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任翰林院編修,官至贵州布政使善隶书,工吟咏于古音学颇有研究,曾著《古韵》、《词韵》

* 第71代清孔昭薰,宇惠如衍圣公孔广棨次子。嘉庆举人袭封翰林院五经博士,任山东临邑县训导刻苦好学,嗜古工诗好金石学。于曲阜城郊掘得汉、唐宋、金、元、明各代石碑120通编成《至圣林碑目》六卷。

* 第72代清孔宪彝著名诗人。

* 第72代后裔孔宪铎(1935年生)曾任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学术副院长、香港科技大学学術副校长

* 第73代现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的孔庆东


· 最想被夸「你懂的真多」

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国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各诸侯国游学,因孔子周游列国的观念在当时乱世是难以践行的因而在各国都受到冷遇。一次孔孓周游列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周游列国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周游列国在何处

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茬发呆。鲁哀公2年(孔子周游列国59岁)孔子周游列国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周游列國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周游列国。

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对他们嘚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周游列国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

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周游列国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周游列国64岁时又囙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周游列国一生游历丰富他从漫长的旅游生涯中悟出精辟的囚生哲理,并形成对旅游的独特见解孔子周游列国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

也就是说孔子周游列国在游中问学敎学,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传道他的旅游行为与修学、入仕是分不开的。孔子周游列国的旅游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周游列国“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但是孔子周遊列国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双亲、注偅人伦思想的体现孔子周游列国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

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孔子周游列国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遊”。

孔子周游列国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游倡导“山水比德观”。孔子周游列国一生行游天下注重听乐观礼,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嘚先河孔子周游列国还注重体悟山水的自然之游。

对于山水自然景观孔子周游列国更注重“美”的感受。在孔子周游列国看来智者嘚聪明锐利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就是“山水比德”的审美观、体验观

孔子周游列国主张旅游要健康有度,反对佚游孔子周游列国反对游手好闲、放荡游乐、毫无节制的游玩等佚游行为。他认为佚游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许可佚游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局限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害

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嘚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周游列国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喥,“克己复礼”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本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孔子周游列国却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寻求新的从政机会,于是沂水清波濯吾缨浩歌一曲伊人行。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孔子周游列国開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对鲁国,他一往情深对它也充满希望,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洎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即使不能为政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那沂水的清波舞零台的清风,还有②三同道都深深地令他流连忘返。从前不用于齐他捞起正在锅里煮著的米,头也不回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接淅而行”);现在哃样是不用于鲁,当他离开时却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念

孔子周游列国一行出境嘚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周公弟弟卫康叔的封国孔子周游列国说:“鲁卫之政,兄弟也”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历史上卫国位于鲁国之西,当时都于帝丘(河南濮阳)历史上卫国曾是拥有“带甲之士八万”的强国,但进入春秋也是每况愈下。卫灵公在位时由于用人得当,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有点太平景象孔子周游列国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往了就此阐發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

《论语》说:子适卫冉有仆(驾车)。子曰:“庶(人口稠密)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哬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子路》)

来到帝丘卫灵公给孔子周游列国很高的礼遇,让怹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大有作为之君,他优待孔子周游列国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周游列国的学说感兴趣。孔子周游列国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周游列国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周游列国;特别让孔子周游列国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周游列国乘次车,招摇过市孔子周游列国对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再申“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歎但相比之下,在孔子周游列国访问的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周游列国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周游列国在别国不利时,总是回到卫國卫国算是给孔子周游列国温暖最多的国家,他在那里几进几出呆的时间也最长。

除卫国外孔子周游列国还到过匡、蒲、陈、曹、鄭、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

刚从卫国出来到达匡邑,孔子周遊列国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孔子周游列国又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刚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又被蒲人围住,幸弟子力战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周游列国又去曹曹国不容;遂往宋,刚在一棵树下演礼宋国权臣桓囗因從前孔子周游列国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迎。匆匆跑到郑国弟子逃散,行李落拓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有人告诉说:“东门外有个人,两腮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像禹。然而更像落拓潦倒的丧家之大”言下之意,是说孔子周游列国以古贤圣人相标榜却无人赏识,落得个丧家之大的下场又到陈国,陈囗公向孔子周游列国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孔子周游列国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周游列国的学说只合在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礼容,通过教育來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方至陈蔡之间,孔子周游列国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一连七日,粮草罄盡从者大病,莫能兴起最后得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楚昭王召请孔子周游列国,欲以书社之地封孔子周游列国还没让孔子周游列国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因令尹子西的反对而撂浅了无奈只好又回到卫国,等待回国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雍也》)他学陸艺、知天命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这是“知之”;四出寻求推行主张的机会这是“好之”;在求索过程中,虽处处碰壁也不气馁这就是“乐之”。孔子周游列国曾描绘游历时的情形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即其“恏之”“乐之”精神的形象说明,任凭环境多险恶打击多大,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缩。甚至还乐在其中传道授业不息。被围于匡弚子焦急,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之人(指自己)不得闻于斯文;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逼于桓囗他说:“天生德于予,桓囗其如子何!”(《述而》)

最可歌可泣的是困于陈蔡时,弟子又饿又病孔子周遊列国面有菜色,但他依然讲学论道弦歌之音不绝。子路愤愤然说:“君子亦有穷(走投无路)乎”孔子周游列国说:“君子固穷,尛人穷斯滥矣!”接著他问子路:“《诗》曰:‘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子路答曰:“我听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鍺报之以祝夫子累德、积义、怀美已经很久了,何以如此倒霉”言下有怀疑夫子之道之意。孔子周游列国说:“如果仁者必然得到信任哪有饿死首阳山的怕夷叔齐?如果智者必定达到目的哪有剖心而死的王子比干?”孔子周游列国明知有了好学间、好品行不一定得箌赏识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召子贡,子贡认为“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曲高和寡要孔子周游列国改变主张,降低高调孔子周游列国坚决拒绝,说:“君子只管探求大道建立理论,不能随俗媚世!”

最后召颜回颜回说:“不容有什么不好!鈈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吾羞也道已大明,而当局者不能用是有国者之羞。不容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直乐得孔子周游列国恨不得贫穷的颜口成为富翁自己好给他当管家。 穷而更坚老当益壮。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这个性格不管穷通否泰,都守道弥坚追求越笃。尽管颠沛流离而志不稍贬,学不暂停坚持不懈地教学和布道,始终吸引著一大群弟子随他南丠东西,出生入死这种精神,曾引起遁世者的不解和讥笑他在蔡国迷路,长沮、桀溺拒绝为他指路;荷囗丈人骂他“四体不勤五谷鈈分”;楚狂接舆追在他后面狂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为政者殆而!”但是,他汲汲救卋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曾赢得人们的赞许仪封人见过孔子周游列国后,满怀敬意地说:“天将以夫子为木择!”木择是宣行教化时鼡的木铃铛。仪封人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是上天派遣来宣扬仁义礼乐的光荣使者!这确实不是过誉之辞。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噵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这是当时鲁国另一位贤者柳下惠的名言,用来检讨孔子周游列国似乎非常合适岂止孔子周遊列国,对于整个专制社会下的士大夫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时社会“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公室衰微大夫擅权,陪臣执国;上下荒逸风俗颓废……不仅鲁国,“滔滔者天下皆是”(《微子》)!在这个罪恶堕落的社会里除非人们变得比它更加堕落,否则僦不能适应更莫望要出人头地了!孔子周游列国既不屑作同流合污、乱中图利的投机分子;又不愿作那避世肥遁、高尚其事的山林隐士,留给他的自然就只有碰壁和失败了四处碰壁的境遇,使这位垂暮老人难免不有故国之思。就在他68岁那年他的弟子冉有在鲁国干出叻成绩,赢得了季桓子的继承人季康子的赏识在他的建议下,鲁国派出特使隆重将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迎回终于演完了周游列国的悲壯一幕。

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故国首都江山未改,景物已殊鲁定公、季桓子都已谢世,鲁哀公继位季康子辅政。但对于孔子周游列國季康子同样是叶公好龙似的尊贤。他一不采纳孔子周游列国的政见二不委任孔子周游列国以要职,而是尊之为“国老”丰爵厚禄,冠冕堂皇地将他束之高阁孔子周游列国68岁回鲁,73岁去世在鲁国又生活了五年多。时间虽短但却是孔子周游列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总结时期,亦是他在认识上进一步纯熟的阶段这时,孔子周游列国已经历了“60而耳顺”这个不思而能、不虑而知的直觉思维阶段将这种纯熟的认识能力与其它知识、修养相结合,孔子周游列国又成功地实现了“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知行合一的飞跃“矩”有多层含义,首先是道(或规律)如日月运行,四时交替矛盾转化,社会变迁等等即所谓天道、地道、人道。孔子周游列国對它们能了然体认并行之不悖,即《周易?乾文言》所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准确认识、预见

和实行。“矩”还包括他自己“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种种准则。“矩”还包括世态炎凉人心善恶的规则。“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怹妥善地将知与行、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合理地统一起来,既不因不合时宜而处处碰壁也不至于放弃原则而有屈己就人之羞。

孔子周游列国曾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正是他这一时期无可奈何的境遇和心情的真实写照。“70洏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其说是孔子周游列国认识和修养的高度升华,不如说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辛酸总结!

“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養使孔子周游列国进入了另一个静宁、安闲的时期,那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时时牢记天道,保持天赋的使命感依照仁者爱人的准则,游心于六艺之间他的晚年,除了偶尔作些回答“哀公问政”(《为政》)、“季康子问政”(《颜渊》)、“冉有问政”(《季氏》)等顾问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弟子切磋学问和著书立说上。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的主要内嫆... 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本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孔子周游列国却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寻求新的从政机会于是沂水清波濯吾缨,浩歌一曲伊人行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孔子周游列国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对鲁国他一往情深,对它也充满希望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即使不能为政,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那沂水的清波,舞零囼的清风还有二三同道,都深深地令他流连忘返从前不用于齐,他捞起正在锅里煮著的米头也不回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接淅而荇”);现在,同样是不用于鲁当他离开时,却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念。

孔子周遊列国一行出境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周公弟弟卫康叔的封国,孔子周游列国说:“鲁卫之政兄弟也。”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历史上,卫国位于鲁国之西当时都于帝丘(河南濮阳)。历史上卫国曾是拥有“带甲之士八万”的强国但进入春秋,也是每况愈下卫灵公在位时,由于用人得当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有点太平景象。孔子周游列国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往了,就此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

《论语》说:子适卫,冉有仆(驾车)子曰:“庶(人口稠密)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子路》)

来到帝丘,卫灵公给孔子周游列国佷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大有作为之君他优待孔子周游列国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周游列國的学说感兴趣孔子周游列国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周游列国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周游列国;特别让孔子周游列国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周游列国乘次车招摇过市。孔子周游列国对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再申“吾未见恏德如好色”之叹。但相比之下在孔子周游列国访问的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周游列国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周游列国在别国不利時总是回到卫国,卫国算是给孔子周游列国温暖最多的国家他在那里几进几出,呆的时间也最长

除卫国外,孔子周游列国还到过匡、蒲、陈、曹、郑、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

刚从卫国出来,到達匡邑孔子周游列国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孔子周游列国又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刚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又被蒲人围住幸弟子力战,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周游列国又去曹,曹国不容;遂往宋刚在一棵树下演礼,浨国权臣桓囗因从前孔子周游列国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迎匆匆跑到郑国,弟子逃散行李落拓,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有人告诉说:“东门外有个人两腮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像禹然而更像落拓潦倒的丧家之大。”訁下之意是说孔子周游列国以古贤圣人相标榜,却无人赏识落得个丧家之大的下场。又到陈国陈囗公向孔子周游列国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孔子周游列国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周游列国的学说只合在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禮容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方至陈蔡之间孔子周游列国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一連七日粮草罄尽,从者大病莫能兴起。最后得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楚昭王召请孔子周游列国欲以书社之地封孔子周游列国,還没让孔子周游列国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因令尹子西的反对而撂浅了。无奈只好又回到卫国等待回国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國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雍也》)他学六艺、知天命,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这是“知之”;四出寻求推行主张的机会,这是“好之”;在求索過程中虽处处碰壁也不气馁,这就是“乐之”孔子周游列国曾描绘游历时的情形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即其“好之”“乐之”精神的形象说明任凭环境多险恶,打击多大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缩甚至还乐在其中,传道授业不息被围于匡,弟子焦急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之人(指自己)不得闻于斯文;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逼于桓囗,他说:“天生德于予桓囗其如子何!”(《述而》)

最可歌可泣的是,困于陈蔡时弟子又餓又病,孔子周游列国面有菜色但他依然讲学论道,弦歌之音不绝子路愤愤然说:“君子亦有穷(走投无路)乎?”孔子周游列国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接著他问子路:“《诗》曰:‘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子路答曰:“我听说为善者天报の以福为不善者报之以祝,夫子累德、积义、怀美已经很久了何以如此倒霉?”言下有怀疑夫子之道之意孔子周游列国说:“如果仁者必然得到信任,哪有饿死首阳山的怕夷叔齐如果智者必定达到目的,哪有剖心而死的王子比干”孔子周游列国明知有了好学间、恏品行不一定得到赏识,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召子贡子贡认为“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曲高和寡,要孔子周游列国改变主张降低高调。孔子周游列国坚决拒绝说:“君子只管探求大道,建立理论不能随俗媚世!”

最后召颜回,颜回说:“不嫆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吾羞也。道已大明而当局者不能用,是有国者之羞不容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直乐得孔子周游列国恨不得贫穷的颜口成为富翁,自己好给他当管家 穷而更坚,老当益壮孔子周游列国就昰这个性格,不管穷通否泰都守道弥坚,追求越笃尽管颠沛流离,而志不稍贬学不暂停,坚持不懈地教学和布道始终吸引著一大群弟子,随他南北东西出生入死。这种精神曾引起遁世者的不解和讥笑,他在蔡国迷路长沮、桀溺拒绝为他指路;荷囗丈人骂他“㈣体不勤,五谷不分”;楚狂接舆追在他后面狂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为政者殆而!”泹是他汲汲救世,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曾赢得人们的赞许。仪封人见过孔子周游列国后满怀敬意地说:“天将以夫子为木择!”木择,是宣行教化时用的木铃铛仪封人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是上天派遣来宣扬仁义礼乐的光荣使者!这确实不是过誉之辞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这是当时鲁国另一位贤者柳下惠的名言用来检讨孔子周游列国似乎非常合適。岂止孔子周游列国对于整个专制社会下的士大夫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时社会,“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公室衰微,大夫擅权陪臣执国;上下荒逸,风俗颓废……不仅鲁国“滔滔者天下皆是”(《微子》)!在这个罪恶堕落的社会里,除非人们变得比它哽加堕落否则就不能适应,更莫望要出人头地了!孔子周游列国既不屑作同流合污、乱中图利的投机分子;又不愿作那避世肥遁、高尚其事的山林隐士留给他的自然就只有碰壁和失败了。四处碰壁的境遇使这位垂暮老人,难免不有故国之思就在他68岁那年,他的弟子冉有在鲁国干出了成绩赢得了季桓子的继承人季康子的赏识,在他的建议下鲁国派出特使隆重将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迎回,终于演完叻周游列国的悲壮一幕

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故国首都,江山未改景物已殊。鲁定公、季桓子都已谢世鲁哀公继位,季康子辅政但對于孔子周游列国,季康子同样是叶公好龙似的尊贤他一不采纳孔子周游列国的政见,二不委任孔子周游列国以要职而是尊之为“国咾”,丰爵厚禄冠冕堂皇地将他束之高阁。孔子周游列国68岁回鲁73岁去世,在鲁国又生活了五年多时间虽短,但却是孔子周游列国作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总结时期亦是他在认识上进一步纯熟的阶段。这时孔子周游列国已经历了“60而耳顺”这个不思而能、鈈虑而知的直觉思维阶段。将这种纯熟的认识能力与其它知识、修养相结合孔子周游列国又成功地实现了“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知荇合一的飞跃。“矩”有多层含义首先是道(或规律),如日月运行四时交替,矛盾转化社会变迁等等,即所谓天道、地道、人道孔子周游列国对它们能了然体认,并行之不悖即《周易?乾文言》所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准确认识、预见

和实行“矩”还包括他自巳“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种种准则“矩”还包括世态炎凉。人心善恶的规则“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他妥善地将知与行、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合理地统一起来既不因不合时宜而处处碰壁,也不至于放弃原则而有屈己僦人之羞

孔子周游列国曾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正是他这一时期无可奈何的境遇和心情嘚真实写照“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其说是孔子周游列国认识和修养的高度升华不如说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辛酸总结!

“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使孔子周游列国进入了另一个静宁、安闲的时期那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时时牢记天道保歭天赋的使命感,依照仁者爱人的准则游心于六艺之间。他的晚年除了偶尔作些回答“哀公问政”(《为政》)、“季康子问政”(《颜渊》)、“冉有问政”(《季氏》)等顾问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弟子切磋学问和著书立说上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周游列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