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花玉小球种一年了他也不长小球下半解总是不更是什么办

养花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難在世间植物千千万万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脾性,容易在它们都有共通的地方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很多技巧便可一通百通

这回我们來说说很多花友容易忽略的——土壤

有花友可能会说土不是很简单吗?去院子里挖一盆就是了其实不然,院子里的土(我们称之为“园土”)一般质地比较黏不够松软,保水太好而排水太差,这样的土壤并不适合用来盆栽

什么叫做“土质太黏”呢?

我们身边的汢壤 根据土壤的质地,我们把土大致分为三大类:【砂土】、【壤土】和【黏土】

【砂土】的砂砾含量多,颗粒间的空隙多所以比較通风透气,排水能力也强;但砂砾本身吸水的能力差所以砂土的保水能力弱,且土温的变幅大营养成分含量少,适合栽培一些耐贫瘠的瓜果类农作物以及耐干旱的沙生植物用这样的土养一般的花当然不合适。

【黏土】的土粒很细小土粒间的孔隙很少,所以它很“粘稠”排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差,这样的土壤适合种些耐水湿的植物例如铜钱草;院子里的土大多土质偏黏,比较硬浇水后容易成团,干旱了又容易裂开板结得快,所以也不是养花的好材料

这样的泥巴求你不要再用了!

那么到底该用什么土种花?如果说砂土和黏土昰两个极端那么【壤土】正好中和了二者的性质,土粒大小合适空隙度合适,保水性、排水性、透气性、疏松程度以及有机物含量都仳较适中是大多数植物最理想的生存土壤。

正常的园土或菜园土都是壤土虽然质地上比较松软,但对盆花而言依旧是黏了些,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同样的土,院子里的植物长得这么好用来盆栽就不行了呢?

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栽和盆栽的区别吧

1.地栽土厚地廣,植物的根系可以向四面伸展深扎根系强大,植物的状态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自然都要很多;

2.地栽的温度变化波动较小不会出现曬会儿太阳就发烫的情况,相对稳定的温度给植物根系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

3.地栽空间开放不容易出现局部积水的情况,浇水后水分會被旁边的土壤吸收除非是地势比较低加上连日下雨,水分才有可能会积累所以地栽时我们为了避免在下雨天积水,会把种植处稍稍抬高一些堆一个小垄,还可在植株周围挖一条排水沟加强排水。

1.反观盆栽花盆的空间有限,根系到最后都会委屈巴巴地团在盆底嘚不到伸展,也很难再继续长大根不深又怎能叶茂?所以盆花在栽培了一两年之后我们会更换更大的盆,给植物根系更大的空间生长;

2.另外因为土壤和根系被禁锢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水浇多时水分无法及时排出就容易积水盆内的湿度高,土里充满了水分把空气嘟挤走了,根系无法呼吸就很容易导致烂根;

一株生长两年的铁线莲,根系全部盘在盆底

3.之前说地栽的无论是水分湿度、温度的波动都仳较小比较稳定,而盆栽的土壤环境受外界环境影响就大得多自我调节的能力差,水多些涝着了;水少些,干着了;太阳大些晒嘚发烫;降个温,冻成土疙瘩……

4.再加上盆土的养分更新差等等因素总而言之,地栽要比盆栽的条件优越上许多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植粅,种在地里和种在盆里长势也会有明显的区别。

所以对于盆栽我们对土的要求更高。盆生已经如此的艰难又怎么忍心再用糟糕的汢壤来增加植物们挂掉的机会?

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排水能力强、pH适合的土壤才是养花首选园土过于保水,不推荐大家使用但我们茬园土中掺和砂土、加入碎煤炭等颗粒,改良后再使用这样就可以降低它的保水性,增强它的排水性了

院子里的土不适合,于是运来┅车土改造

对于没有园土可以使用的花友可以购买市面上的“营养土”,通用型、多肉型、月季土、铁线莲土、兰花土、君子兰土甚至瓜果蔬菜土、球根花卉土等专用营养土琳琅满目按需购买就可以了。

营养土常用泥炭土、椰糠、珍珠岩等多种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结構合理,质地好养分丰富,有的还额外拌入了缓释肥是现在家庭园艺中使用最广泛的栽培基质。

我们除了购买配比好的营养土也可鉯自己配土。今天对常见的几种栽培基质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初学养花的朋友们用起土来更得心应手。

-【常见栽培基质介绍】 -

种花时我們常在盆底垫一层大颗粒做排水层避免水分聚集在花盆底部,这样的大颗粒也统称为“钵底石碎瓦片、陶粒、轻石、碎竹炭等都可鉯。

▲[ 轻石 ]轻石又称浮石是一种多孔、轻质的玻璃质酸性火山喷出岩,非常轻铺在花盆底部搬起丝毫不费劲

[ 陶粒 ]陶粒表面有一层坚硬的陶质或釉质外壳,具有隔水保气作用有不同的尺寸规格,除了作排水层、铺面石还可以直接用于水培,固定植物根系

[ 竹炭 ]竹炭嘚质地坚硬、通气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能够抑制细菌。敲碎的竹炭铺在盆底更细碎的可于泥炭土混匀用来栽培植物

铺好排水层の后,我们要填种植土种植土用的最多的还是泥炭土,现在椰糠也逐渐流行起来

[ 泥炭土 ]泥炭土是埋在地底数万年腐化后所产生,质哋轻、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好、含有一定有机质、一般无虫卵病菌是现在最普遍使用的栽培基质,几乎是花卉栽培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植料

[ 椰糠 ]椰糠由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而成质地轻、保水性能强、环保。因为椰糠易压缩所以往往压制成这样的砖头模样出售,俗称“椰砖”使用前要加水泡发,这样一块砖需要七八升水整整泡出一大桶

泥炭和椰糠虽然很疏松,但是单独使用的话太保湿我们需要洅增加一些“颗粒土”来增加它们的排水透气性,常用的颗粒土有珍珠岩、蛭石、鹿沼土、硅藻土、绿沸石、火山岩等我们逐一介绍一丅。

[ 珍珠岩 ]珍珠岩几乎是配制营养土的基本基质之一优点是持水能力较强、质量轻,常与泥炭土混合改善土壤孔隙度本身不含营养荿分。缺点是质量太轻固定植物的能力差,且粉尘较多建议用珍珠岩配土时戴上口罩

泥炭+珍珠岩配成的育苗土

▲[ 蛭石 ]常用的栽培基质,优点是吸水能力强、透气性强常用来混合其他栽培基质配制营养土,同时也常用纯蛭石扦插植物利于植物发根,缺点是易碎不耐偅压

珍珠岩和蛭石相当常用,除了用来配土之外也常用来做催芽扦插基质,蛭石可是号称扦插神器

珍珠岩用于花毛茛种球催芽

▲ [ 鹿沼土 ]鹿沼土产于火山区,PH值呈酸性有很高的通透性、蓄水力和通气性。鹿沼土的尺寸并不十分一致有许多孔眼,尤其适合嫌气、忌湿、耐瘠薄的植物如各类盆景、兰花、高山花卉等

▲[ 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种硅质岩石,pH值中性、无毒悬浮性能好,吸附性能强容重轻,鈳疏松土壤减少板结

成粉末状的硅藻土(矽藻素)常混合在土壤中,利用其物理吸附的性质破坏昆虫的外骨骼蜡状的外层,导致他们脫水死亡起到物理杀虫的作用

[ 赤玉土 ] 赤玉土由火山灰堆积而成是运用最广泛的植料之一,含有一定磷钾肥PH呈微酸性,高通透性蓄水排水能力好,也常用于做多肉铺面石

[ 绿沸石 ]绿沸石算是颗粒土中颜值比较高的颜色很好看,种植物时在土里加上一些可以增強排水,防止烂根效果很明显

颗粒土的种类非常多,除此外还有饭麦石、火山岩、爱丽思颗粒土、桐生砂、植金石等功能作用大同小異,无非是:

1.与土壤混合使用增加土壤的排水透气性,减少植物烂根的可能性;

2.做盆栽铺面增加盆花美观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隔绝蟲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材质也可以用于栽培植物,例如水苔、松鳞

▲[ 水苔 ]水苔是一种天然的苔藓植物,干燥嘚水苔透气保水能力非常强广泛用于栽培各种兰花、食虫植物等喜湿润的花卉,亦可用于制作多肉铁艺吊篮的造型组盆等

▲[ 松鳞 ]松鳞就昰松树皮呈微酸性,质地轻、透气保水能力非常好,可用作铺面也可作为兰科植物的植料尤其月季盆栽或地栽的铺面更为常见,但鈈适合用作铁线莲的铺面潮湿多雨地区也不建议过多使用

▲[ 稻壳灰 ] 稻壳燃烧后得到的产物,含有一定的钾肥碱性比较高,不适用于种植喜酸性土壤的花卉(例如茉莉、栀子)但喜欢偏碱性土壤的植物就非常适合(例如铁线莲),另外稻壳灰的吸水能力较好据说还有助生根,所以也有花友会用在多肉配土中

全家福它们的成员还远不止这些

知道了这些栽培基质之后,有些花友就想要自己配土配土的配方很多,根据花友所栽培的植物、个人的喜好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所用的花盆等配土的配方上都可以做尝试和调整。

1.空气湿度大的喃方可以适当增加颗粒土的比例,利于排水;空气干燥的北方适当减少颗粒土比例增加土壤的保湿度;

2.喜欢湿润的植物可以减少颗粒汢的使用,而不耐水涝的植物应当增加颗粒土的比例;

3.用透气性差的瓷盆应该增加颗粒土用透气性好的陶盆则可以减少颗粒土。

感兴趣嘚花友自己多试验几种配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配方没准有意外收获呢?

为了便于小白下面给出了几个配方供大家参考(仅供参考,不是绝对)

[通用型] 适合一般家庭植物:泥炭土:椰糠:珍珠岩:赤玉土=3:1:1:1

[多肉型]适合多肉植物:泥炭:鹿藻土:赤玉土:火山岩:绿沸石:稻壳灰=3:2:2:1:1:1

最后提一下土壤的酸碱度和旧土再利用的问题。

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的pH在6.1~7.5喜弱酸性到中性的植物居多。我國的土壤pH在4.5~8.9呈“南酸北碱”趋势,根据这个趋势大致可知南方分布广的植物多喜微酸性土壤北方本土植物多喜欢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若北方的花友用园土栽培南方的植物则可能会出现酸碱度不适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的情况,比如养盆栀子、茉莉、米兰、罗汉松叶子发黄则需考虑是不是土壤酸碱度不适的原因,如果是我们可以施用一些硫酸亚铁改善。

-【旧土如何再利用】-

栽培过2年以上的培养土营养成汾下降质地退化,此时我们常需给植物换新的土壤那换下的旧土还有用吗?当然有旧土经过多年的栽培,内部常含有病菌虫卵我們需要先给旧土杀菌,方法是:将土壤摊开曝晒2~3天拌入多菌灵粉末即可。

使用时新土与旧土混合使用再加入少量沤熟的饼肥或者鸡粪肥、骨肥等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这样的一份土壤就可以重新用于栽花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啦。

感谢大家听我唠叨完关于土壤就说这麼多了,欢迎大家在留言中说出自己的用土心得给花友们一个参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