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梦周公

贾谊: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Φ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的成就太大了礼坏乐崩就是形容西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周公制礼乐对中华文化的深刻影響

睡觉我们也称为“梦周公”,為什么这么说呢周公与睡梦的关系,出自于先秦著作《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孔子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于周(今陕覀宝鸡东北)故被称之为周公。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时成王还很年幼不懂治国之事。适逢当时周朝初建、百废待兴周公旦代成王执政,处理国家大事营建东都雒邑,讨平三监及东夷之乱制礼作乐,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卓越的功劳在政治稳定、管理国家的体制基本完备后,周公于摄政第十年还政于成王

周公旦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由於孔子非常尊崇西周的政治制度因此孔子以“梦周公”来表达对西周社会的向往。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唐代元稹的《闻韶赋》:“梦周公而不见想圣德而思齐。”宋代苏轼的《周公庙》:“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再后来周公成了“夢”的代名词,睡觉就被称作“见周公”了在清代的古代笑话集《笑林广记》中有一个故事:一师昼寝,而不容学生磕睡学生诘之,師谬言曰:“我乃梦周公也”明昼,其徒亦效之师以戒方击醒曰:“汝何得如此? ”徒曰:“亦往见周公耳”师曰:“周公何语? ”答曰:“周公说昨日并不曾见尊师。”

大意是:一个老师在白天睡觉但却不允许学生打瞌睡。学生们就反问老师怎么您就可以老師就撒谎说自己是去见周公了。第二天学生们也有样学样。老师就拿起诫尺把学生给打醒了并责问他:“你怎么能这样?”学生回答:“我也去见周公了”老师接着问学生:“周公说了什么?”学生回答:“周公说昨天并没有见过老师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