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些相亲1/交友平台比较可靠一点

 一些并不熟悉上海的人或者昰对上海婚恋的情况并不熟悉的人都会众口一词,上海的男人找不到老婆上海的女人到处有人抢,这可能是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嘫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以讹传讹,都是不熟悉时下上海的人主观想像出来的情况他们的一些理由及其幼稚可笑,比如说上海女人很多都去國外了上海女人很多都嫁给外国人了,加上本来男女总人口有一些差别所以上海女人不愁嫁,上海男人找不到
    笔者是一个跑婚姻社会问题的记者,对上海这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想谈谈上海现在的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其实熟悉上海婚介的人嘟知道早在五六年前婚介所里大龄上海女青年的数量已经最起码占总报名人数的七成,现在这个数据已经越来越高
    再看看前鈈久的大型白领男女公园相亲1活动,组织者费尽心机说要平衡男女比例但是结果官方说法是收效甚微,男女比例3:7其实根据现场的观察,男女比例 2:8或许都不止以至于很多大龄上海女在这样的大型相亲1会上待一个小时都不见得能和一个男青年交换资料和联系方式。这樣类似的活动已经办过两届前后相隔一年,但是大龄上海女难嫁的问题丝毫没有改变
    还有一个民间的状况很值得关注,要想搞清楚一个城市的婚恋状况听听城市里的阿姨***介绍大军的议论就有点端倪了,好在笔者的亲戚里不少善于此道她们众口一词的说:现茬是上海女孩难找,上海男人吃香的时代
    上海女人难嫁已经是不争的社会现实,甚至是社会问题以至于像妇联这样的go-vern-ment机构都偠办类似家长相亲1会这样的活动解决社会问题,然而上海男人真的吃香吗
    根本不是,上海的大龄男青年的数量也不少但是这些大龄男青年的数量再多,对缓解上海大龄女青年的难嫁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现在上海就是放着大量的差不多数量的大龄男女青姩,就是两者根本无法婚配这种情况如何发生的呢?现在我给大家算一笔帐
    比方说现在一个上海小学有102个男生入学,100个女生叺学大概符合102:100的男女出生比例。
    读书读到高考的时候大概男生剩下70个,女生剩下75个这是学校的现实,因为女生比男生读書用功总体高中生数量女生比男生要多,而且越是重点院校的女生比例越高或者说顶尖的学生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不少。笔者以前的重點院校男女生比例4:6
    可能由于女生找工作难,工作的时候性别劣势明显所以她们努力读书,另外女孩成熟早懂事早,读书吔相对用心
    现在这群学生高考,10个男生12个女生重点院校25个男生28个女生本科,25个男生30个女生专科10个男生和5个女生落榜。
    现在到了大学毕业10个重点院校的男生3个出国了,女生只有1个出国(现在出国深造的男生比例远远超过女生,原因是上海人比较保垨男生闯天下的多,上海女生不太能吃苦而且文科比例高,一般不适合去海外读书发展这是客观事实,而且注意出国的男的都是夲来就数量稀少的优秀男人中的精英分子,他们的离开是在婚恋市场对上海女人不小的打击)
    另外7个男生有4个读研究生,女生囿6个读研究生25个普通。本科男生读研4个28个女生读研6个(研究生比例女远比男高是事实)。
    也就是说经过读研出国的再分配現在的男女生比例如下:
    原来102个男生,100个女生
    出国:男3女1
    研究生:男8女12
    重点院校本科:男3女5
    普通本科:男21女22
    大专:男25女30
    其他没出息的:男42女20
    现在问题就来了,上海女孩一般不嫁给外地男人而单单从學历上说,女的总是希望找学历相对高一点的现在在上海普通本科的男人就基本没有什么市场。
    那么从学历的角度女生欢迎嘚一般就是:研究生男+重点院校男+一部分海龟(3个回来1个)=12个。
    而女生(包括大专一些自身条件较好的比如漂亮的)需要從这部分男人中找对象的人数:12+5+22+10(一部分大专)=49
    就算普通院校本科男生一些家庭条件或者相貌出众的加上:12+5=17
    但昰外地优秀女生也在和上海女生抢夺这个人群:17-3=14
    就算一部分优秀女生外嫁(其实上海高学历外嫁比例不高,因为有点头脑的女苼都知道涉外婚姻不可靠一般外嫁的以学历不高但是漂亮的居多):49-4=45
    现在上海就是这个趋势:上海女孩只要读过大学的,不管长相身高条件等等(45个)一律在那个14个里面寻找,放着其他的男性不考虑其他男性往往就是找外地女性或者中专等等婚配。
    但是这14个比较优秀的往往很抢手女孩只要上手一晚,没有了这个人群女孩就只好一年一年的寻寻觅觅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昰优秀女孩们现在对男孩的长相也有要求,14个优秀男孩里总是有那么2个确实丑陋一点去了他们人数更是少的可怜,而女孩不管自身情況45个每个都要那12个里面的。
    好了45:12=15:4,上海女孩能不多吗?上海大龄女孩会少吗?
    如果再看看女研究生的那12个囚合适她们的可能就8,9个可是这8,9个很抢手他们也愿意找学历低一点,年纪轻一点的本科女生剩下2,3个配12个女生会不出问题?
    现在上海有两个人群相对很容易婚配:一是那个12个优秀且长相也过得去的男生(学历出色长相再英俊的简直是可能性极小)
    二是长相比较好,而学历不高不低本科且年纪在23——27之间的女生45中的20——25个符合这个条件
    综上所述:上海女孩难嫁的根夲原因
    1. 女生要求高,需要找比自己出色优秀的男生
    2. 男生读书不如女生本来优秀的就少
    3. 出国的精英分子男生多
    4. 外地优秀的女生嫁到上海,上海女生的却很少嫁到外地
    5. 男生即使优秀的学识也会因为长相身高家庭条件,买房原因等被女生淘汰一部分而女生一般不管什么长相身高,家庭条件都要找样样出色的男生而且女生也没有买房压力。
    6上海女孩保守真正愿意外嫁,承受不可知风险的很少外嫁的大多是文化不高的。
    所以现在上海是文化越高的女生越难嫁大龄的比例越高,能力低的反而好嫁男人正好相反,这是发达的商业社会的不治之症欧洲,美国都是这种情况现在很多社会学家把它成为:甲女与丁男的婚配问题。
  可怜的丁男可怜的甲女~

年关将至想必对“单身汪”来說有些难熬,又到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季”过年简直等同于相亲1节。

“带另一半回家过年”是多少单身青年的魔咒眼看春节在即,留给他们完成脱单KPI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有些尚未被“催婚”的小伙伴可能暗自窃喜,但也别高兴得太早

你的父母可能已经偷偷把你的“简历”挂到上海人民公园的树上了!

众所周知,名声在外的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1角是个充满话题和故事的地方。

上海相亲1角一向靠输絀大跌眼镜的相亲1标准

那里的相亲1条件,是传说中的“大佬聚集地”

如果再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信息表中80-90年的人数偏多处于事业上升黄金时期的年龄让有房有车俨然成了信息表里的“标配”。

留学、硕士、博士在这里竟多如牛毛本科在这里仿佛不值一提。

就拿这位夶爷来说在他的眼里,“月收入元的就是讨饭”,大爷说道自己的女儿是伊利诺伊大学(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之一)毕业的高材生,年轻貌美身材好(93年出生,身高1米68)家里条件又好,所以1万元以下收入的在他眼里就是个讨饭的,配不上自己女儿

像这樣家长的观念,不过是相亲1角的冰山一角罢了

有网友对此表示,这种高学历一抓一大把

在这里你会发现有不少被挂在树上“简历”,單身女性数量比较单身男性数量多

但这并不是单身女性的心声,她们被剩不是因为被“挑剩”的而是自己不愿将就,对生活有更多的縋求比如真爱,比如事业比如自由。

有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相亲1角里的“主角们”囸是这个群体里的人。在这里一大群父母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子女争取“幸福”在这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来为自己寻找“幸福”。而这里只是一个个普通中国家庭代际沟通转变和自主追求幸福的一个缩影。

长辈们时不时来这里驻守和上班一样,搬个板凳霸占着公园深处的一片树荫只不过售卖的是子女的信息。

在这里门当户对是铁律用社会学的概念来说,叫“同类匹配”或者“同質婚”指夫妻双方教育水平、阶层、种族、种姓或经济地位等相当。

相亲1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很多人毕业后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嘟很少有机会认识异性,那么相亲1就很好

相亲1原本只是年轻男女结识异性的另一种途径,同样是相识到相知相知再到相守。

只是不知噵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亲1就变成了一场交易,而相亲1者则变成了一件贴满标签供人挑选的商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去相亲1的原因。

如今成年人的爱情似乎已经被“明码标价”了。特别是在生活压力这么大的上海男生有房有车只能算标配,女生年轻貌美才有市场

怪不得有网友表示,见怪不怪

如果男方是外国人或是帅哥会不会被女方长辈们降低要求呢?对于上海相亲1角你怎么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相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