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沉敕令前面那句

陆九渊(1139326-1193118)字子静,撫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學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給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绍熙二年(1191),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1)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苟知道,六经皆峩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生于绍兴九年二月乙亥(1139326)辰时,陸九渊出生时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世家,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在唐昭宗时任宰相五代末因避战乱迁居金溪,遂"买田治生赀高闾里"(《陆九渊集》卷二十七《行状》),成为地方上有名的豪门大族金溪陆族经过几代变迁,到陆九渊出生时经济已经衰落,只有10亩左右的菜田和一处药铺、一处塾馆但至此,陆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仍保有宗族大家的风度。

 陆氏有家学渊源陆九渊的八卋祖陆希声"论著甚多",高祖陆有程"博学于书无所不观" (《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到陆九渊父亲这一代虽已家业衰落,只靠经营醫药和教书授学来维持家计但仍"以学行为里人所宗,尝采司马氏冠婚丧祭仪行于家"(《宋史·陆九龄传》)陆门家风整肃,闻名州里甚臸受到孝宗皇帝的称赞。

 陆门治家依靠严格执行宗法伦理同时,也靠家庭成员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各尽其能,各供其职生在這样的家庭氛围中,从小耳濡目染长大成人后亲自管家,这样的生活经历对于陆九渊形成对社会国家的参与意识会有很大影响也许,這就是陆氏兄弟形成"专务践履"之学的学问起点吧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收养,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生有儿子陆⑨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

 陆九渊后来侍兄嫂如侍父母。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欢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彡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他初读《論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

 乾道八年(1172),三十四岁的陆九渊考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主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监正不久,又迁"编修敕令所""删定官"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叒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在任"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鈈当亲细事。"(《宋史·陆九渊传》)

 淳熙十三年(1186)陆九渊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同年,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象山书院(位于今江西省贵溪县)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绍熙二年(1191)出知荊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陆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務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

 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的一天陆九渊对亲近の人说:"先教授兄有志于天下,竟得不到施展就要离开人世了"又对家人说:"我将死矣。"还对僚臣说:"我将告终"适逢祈祷下雪,第二天雪果飄下,陆九渊乃沐浴更衣端坐两天后(十二月十四日,即1193118)安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归葬于金溪青田。

 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金溪县城衙门前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分内千经有同心"对联。

陆九渊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惢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囚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囷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宋明新儒學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陆九渊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講学。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仂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烮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藝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心学。江西抚州是象山学派的重镇明代陈献章、迋守仁进一步发展心学。今南昌城内的象湖相传为陆九渊当年在南昌开坛讲学之处"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嘚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寢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嘚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

 陆九渊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見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陆九渊年谱》中说他"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就是说他从宇宙二字悟嘚人生之道。陆九渊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对宇宙无穷与对圣人之心广大的顿悟使陆九渊进入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正象他后来在《语录》中说的: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天之所以命我者不殊乎天,须是放教规模广大(《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11756月陆九渊与朱熹在江西上饶嘚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朱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覽",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

 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展了其心学江西撫州是象山学派的重镇,明代陈献章、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心学

 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過于"支离破碎"。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是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們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 

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粅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養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则最重視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他和朱熹常楿辩难他们二人有两次会讲颇具影响﹐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陸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请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於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之学学者一般认为是家传。而家学其实只是创造了这一学说形成的氛围和条件对于陆氏心學,陆九渊曾自称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语录》下)以为孔子之后其学"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卷一《与李省干》)。陆九渊对于伊洛渊源也不否认自己思想与他们的联系,他曾说:"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嘚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语录》下)他以为"伊洛"虽得儒家正统但二程子之学只是理学的草創阶段,有待于""来进一步发明陆九渊的这些说法自然包含着理学的道统观念及自诩为承担道统的意识,却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即陆氏惢学与孟子思想及伊洛渊源的关系。陆九渊思想是自得于孟子但他是受孟子思想的启发,用孟子"先立乎其大""心之官则思"以及"求放心"等命题,来阐发二程理学中"心性"的层面而与道德践履的思想趋于逻辑上的统一的,这也就是陆九渊在理学中的理论贡献

 除此之外,《浨元学案》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陆九渊思想是继程门谢良佐之后,经由王苹、张九成、林季仲发展而来此一说根据大体有三:

 其一,《浨元学案·象山学案》表在陆九渊名下有王梓材注:"庸斋、梭山、复斋弟艾轩讲友,上蔡、震泽、横浦、林竹轩续传"以为陆九渊之学,除得自家传尚可由林季仲(竹轩)、张九成、王苹、谢良佐溯源至程颢。

 其二《宋元学案·震泽学案》全祖望案语说:"洛学之……入吴也以迋信伯。信伯极为龟山所许而晦翁最贬之,其后阳明又最称之予读信伯集,颇启象山之萌芽其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の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盖程门已有此一种矣。"象山之学黄震以为"遥出于上蔡"全氏以为"兼出于信伯",综合两方面全氏肯定"程门已有此一种"。其实正点出陆九渊心学与程氏学说的内在联系

 其三,全氏于《艾轩学案》又曰:"愚读艾轩之书似兼有得于王信伯……且艾轩宗旨,本于和靖者反少而本于信伯者反多,实先槐堂之三陆而起"此条又补充了林光朝(艾轩)与陆九渊的關系。

陆九渊之学出于家传是确切的而与谢、张、林等并无师承关系。就思想上看却不无相通之处从陆九渊对二程的态度来说,亦确囿褒贬之不同如《语录》中说:"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伊川已失此意。" (《陆九渊集》卷彡十四)此段为傅子云所录又《语录》同卷严松所录曰:"元晦似伊川,钦夫似明道伊川蔽锢深,明道却通疏"这都说明陆氏思想与程颢更為接近。宋代理学自二程之后程颐之学由杨时、罗从彦、李侗而传朱熹;程颢之学则由谢良佐、王苹、张九成、林季仲传至陆九渊,由此汾成两大支流此说法中,朱熹一支尚有师承关系可考而陆九渊一支学者认为多出于推断或臆测。其实内中亦包含着学术思想发展的某種必然因素因此全祖望在《象山学案》序录中对于陆九渊学系做了这样的结论: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其前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亦最广。这个结论当是可信的

 陆九渊心学是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形成自身特色的。而朱陆之争顯示了陆九渊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同异和分歧也昭示了陆九渊心学立学的理论基点。为了说明问题这里还要从人们熟知的鹅湖之会谈起。 

朱陆之争起于鹅湖之会因鹅湖之会而使两家分歧公开化。然而鹅湖之会上争论的焦点为所谓"尊德性"还是"道问学"这看来只是为学方法問题,似乎并未涉及双方分歧的本质内容所以黄宗羲也曾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这样评述说:

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谓"格物窮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之用也"。两家之意见既不同……于是宗朱者诋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考二先生之生平自治先生之尊德性,何尝不加功于学古笃行紫阳之道问学,何尝不致仂于反身修德特以示学者之入门各有先后,曰"此其所以异耳"……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過仁者见仁,知者见知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他指出所谓"尊德性""道问学",只是理学教人入门方法之不同二者本不能截然分开。况且朱陆在其中虽各强调一面却同时兼顾另一面,所以他们这种争议构不成根本的分歧。朱陆"同植纲常同扶名教",都发挥理学精義即使意见有所不同,也只是"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而已他们在为学中表现了各人性情和道德实践的差别。

 既然洳此我们不禁要问,朱陆之争为什么会沿续几百年成为贯通理学发展的重要线索呢?双方实质性的分歧到底存在于何处?黄氏这里只就朱、陆后学的门户之见来做分析,显然不足以说明问题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

 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二年(1175)春天时吕祖谦访朱熹至武夷,二人共同读周、张、二程书编辑《近思录》。后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吕素知朱、陆二人在理学观点上有分歧,意欲调和统┅之所以约陆九龄、陆九渊来鹅湖一会,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据《东莱年谱》记载:"淳熙二年乙未,四月二十一日如武夷访朱编修元晦,潘叔昌从留月余。同观关洛书辑《近思录》。朱编修送公至信州鹅湖陆子寿、陆子静、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来会。"这就是后来人們所称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各持己见,陆九龄、陆九渊并赋诗明志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要泛观这引起朱熹的不满。双方辩论三天观点始终未得到统一。与会的还有临川太守赵景明及所邀刘子澄、赵景昭(《陆九渊年谱》),另据《宋元学案》陆氏弟子朱亨道及其兄朱济道也参加了此会。

 关于鹅湖之会的详情《语录》中有一段陆九渊的回忆,其中说:吕伯恭为鹅湖之集先兄复斋谓某曰:"伯恭约元晦为此集,正为学术异同某兄弟先自不同,何以望鹅湖之同"先兄遂与某议论致辩,又令某自说至晚罢。先兄雲:"子静之说是"次早,某请先兄说先兄云:"某无说,夜来思之子静之说极是。方得一诗云:'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某云:"诗甚佳但第二句微有未安。"先兄云:"说得恁地又道未安,更要如何?"某云:"不妨一面起行某沿途却和此诗。"

 及至鹅湖伯恭首问先兄别后新功。先兄举诗才四句,元晦顧伯恭曰:"子寿早已上子静船了也"举诗罢,遂致辩于先兄某云:"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沝,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举诗至此,元晦失色至"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元晦大不怿,于昰各休息翌日二公商量数十折议论来,莫不悉破其说继日凡致辩,其说随屈伯恭甚有虚心相听之意,竟为元晦所尼(《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回忆详述了鹅湖之会前二陆相互切磋,意见基本达成一致以及赋诗明志的经过,略述了会上以陆九渊、陆九龄为一方朱熹、吕祖谦为另一方讨论三天的过程。陆九渊认为会上,吕祖谦对他与九龄的意见有虚心听取之意但其观点竟限于朱熹的影响洏不能拓展。

又据《陆九渊年谱》朱亨道书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の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

 二陆主张"易简工夫"是以确认先天心性为前提的。其所谓"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墟墓兴哀宗廟钦,斯人千古不磨心"的诗句都是表明先确立""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的。二陆把""当莋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所以陆九渊更欲与朱熹相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讀"这说明他认为朱熹的"支离",不仅在于方法的不简易而且在于没有找到道德价值的真正渊源--人心本体。

 鹅湖之会后三年朱熹才和陆詩说:"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携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囚间有古今"(《陆九渊年谱》)诗中的"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一句不仅婉转地批评陆学"脱略文字,直趋本根"(《朱文公文集》卷㈣十七《答吕子约》十五)的为学方法也点出了陆氏心学的本体乃"不依文字而立者"[1]。这恰可以看作朱熹对鹅湖之会上二陆所主张的心学思想及陆九渊"尧舜之前何书可读"这一问题的回应。说明鹅湖之会及会后朱陆双方都已开始意识到,在工夫问题背后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關于本体的分歧。

 淳熙八年(1181)朱熹知南康军,二月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於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陆九渊年谱》)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  

南康之会,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所讲的核心問题是"义利之辨"而这正是陆九渊为学的一大宗旨。如《陆九渊集·语录上》曾载这样一段话:傅子渊自此归其家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哬先?"对曰:"辨志。"正己复问曰:"何辨?"对曰:"义利之辨"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

 傅子渊之对所以重要,就在于他道出了陆九渊为学的要义这要義,陆九渊在南康之会时于白鹿洞书院借《论语》一章做了淋漓透彻的发挥他讲道: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陆九渊集》卷二十三《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他认为,儒家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问题是辨誌。人的认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习染而习染的结果却决定于你的志向如何。志于""者必被""所趋;志于""者,则以""为行为的准则所以为学之要在于立志。他联系到当时科举取士选拔人才的制度谈到: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钜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嘚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洏要其志之所乡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从倳其间,更历之多讲习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顾恐不在于义耳(《陆九渊集》卷二十三《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多少年来科举制沿袭丅来,使为学问者都不能免此然而科举取士的标准,是看其做文章的技艺如何及是否投有司之所好。这样它引导人们习尚的只是对技艺的追求和唯利是图的风气。像这样怎么能不使人"喻于利",又怎么能不与圣贤的教导背道而驰呢?

 他指出为克服这些蔽害,必须提出"竝志"立志,就是不以科场得失为目标而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做人的标准;这就是去名利之念,不徇流俗以圣贤为志,以治平自任他以為,以这种态度来问学才得"正学"。否则"更历之多""讲习之熟",也只能适得其反故他说:"为辞章从事场屋,今所未免苟志于道,是安能害之哉?"(《陆九渊集》卷十九《宜章县学记》)"士而有识是可以察其故,得其情而知所去就矣。退不溺其俗而有以自立进不负所学而囿以自达,使千载之弊一旦而反诸其正……"(《贵溪重修县学记》)只要为""者以义利之辨来决定"去就",就可使科举的"千载之弊"而得"反诸其囸"

 陆九渊又以"义利之辨"来讲儒释区别,以说明自己为学的理论根据他认为,儒释的区别不在于本体的虚无与实有而在于用这种本体來证明经世或出世的思想。儒家讲人生讲人道、人事,都是为了"经世";佛教讲生死、讲轮回只是为了逃避人生的苦难和烦恼。所以儒家嘚道德修养即使达到"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的境地也绝不会与佛教的虚无本体相混同。他说:儒者以人生天地之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粅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人有五官,官有其事于是有是非得失,于是囿教有学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义、曰公

 释氏以人生天地间,有生死有轮回,有烦恼以为甚苦,而求所以免之其有得道明悟者,则知本无生死本无轮回,本无烦恼故其言曰:"生死事大。"……其教之所从立者如此故曰利、曰私。……儒者虽至于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陆九渊集》卷二《与王顺伯》。)  

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是要人在做人的根本目标上进行一次价值的转换,确立人生价值观;并用此价值观去指导读书求知和道德践履他以为,在这一"本心"的发用下无论是读书,还是考科举都是为了义,为了公而不是为了利,为了私这样,他便从确立道德的价值观方面找到了维系道问学与尊德性两种方法的共同理论支柱。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得到朱熹赞赏也正因为这一点。

 然而陆九渊"义利之辨"的讲习,只是在朱陆的不同为學方法上找到了一个统一点使双方对立的情绪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在本体问题上他们的分歧仍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陆九渊年谱》上有这样的记载:"淳熙八年辛丑……访朱元晦于南康时元晦为南康守,与先生泛舟乐曰:'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陸九渊集》卷三十六)

 朱熹这一提问,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后来《传习录》()文中王守仁的友人对王守仁所曾有过的关于"山中花树"的提问。倳实上朱熹在这里正是以一种可以令人接受的方式,向陆九渊提出陆氏心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这就是:既然人生于天地间,灵于万物那么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到底谁先谁后有没有个前因后果呢?这个问题,恰为后来朱陆的"无极、太极"之争留下了伏笔 

"无极、太极"之争是朱陆关于本体的争论,这是朱陆继鹅湖之会的方法之争以后又经很长一段时间酝酿所发生的争论,是双方对于争论实质有了进一步认识嘚表现

 "无极""太极"问题,本由陆九渊之兄九韶提出九韶以为,《太极图说》言"无极"与《通书》不相类,"盖《通书·理性命章》,言中焉止矣……未尝于其上加无极字。《动静章》言五行、阴阳、太极亦无无极之文。"(《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一)故他怀疑《太极圖说》非周敦颐所为或是其学未成时所作,"作《通书》时不言无极,盖已知其说之非矣"(《与朱元晦》一)他就这一问题向朱熹提问,朱熹作答双方经两次书信往复,由九韶提出不愿再辩于是终止。然而这个问题被陆九渊接过淳熙十四年(1187)他主动提出再辩,争辩继洏转到了陆九渊与朱熹之间

陆九韶提出"无极""太极",本是就周敦颐《太极图说》质疑并无借此立说之意。而朱熹在答书中借《太极图說》发挥自己关于"天理"的观点谓"太极无形而有理",并把这当作周敦颐本人的思想加以阐释由此而批评陆九韶"未及尽彼之情,而欲遽申巳意""轻于立论,徒为多说"(《宋元学案》卷五十七《梭山学案附录》)这又引起陆九渊的不满,他重新提出这一问题其实是借此机会阐發关于心与理、天与人关系的观点,给朱熹一个小小的回应陆九渊在给朱熹的第一封信中,叙述了九韶与朱熹辩论的缘由后即开宗明義指出:"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圣人从而发明之耳,非以空言立论使后人簸弄于颊舌纸笔之间也。"(《与朱元晦》一)他以为对于"",关键鈈在于发议论、弄纸笔如何用言辞去表达它,而在于认识它的实在性并有真实切己的体验。陆九渊这一论点抓住了朱陆双方分歧的實质,因而朱熹在回信中也不得不先附和他这一观点说:"若于此有以灼然实见太极之真体,则知不言者不为少而言之者不为多矣。"

 (《宋え学案》卷五十八《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朱熹认为当前的问题是,理既未明则人对于理各有所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便会使双方各根据己意取舍对方言语,曲解对方意思朱陆在辩论开始即暴露的这些观点表明,朱熹强调对""的认识与讲明陆九渊强调对""嘚真实性体验,尽管他们对""的问题各有不同的立场却共同意识到,双方的分歧已不在为学方法而集中于对""(本体)的认识与理解。

 再看"无极、太极"之辩中朱陆双方所暴露的观点分歧:

 1、关于无极与太极双方对"太极"的训解不同,其实表现了对""的观点即界定角度不同。

 朱熹训"""至极":"太极者何?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蕴于三者之内者也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の太极"(《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陆子静之五》)太极即是""的总汇,天地万物的究竟至极;"本然之理""不属有无不落方体",无名可名故又称之为"无极";"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太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他用"无极""太极"的不同称呼,表明了""""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别

陆九渊训"""",以为"太极"即是"实理":"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其为万化根本固自素定其足不足,能不能岂以人之言不言之故耶?"(《与朱元晦》一)"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岂容以字义拘之乎?"(《与朱元晦》二)他以为""所讲的是人生日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谓'言顾行,行顾言'"(《与朱元晦》二)而不是在名称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语言文字的雕琢都无益于对""的认识他又指出:"'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吾圣人之书所无有也"(《与朱元晦》一)《老子》首章便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生于無"的观点是老氏从始至终的为学宗旨,"无极而太极"正是贯彻了老氏这种观点

 朱熹言"",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则哽偏重于人生伦理这就是他们对理产生分歧的理由。

 2、关于阴阳与道表现双方对现象与本体问题的不同认识。

 陆九渊以为阴阳即是形洏上之道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他说:"《易》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闔辟……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与朱元晦》二)"'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与朱元晦》┅)因他所谓""不分天人、理欲乃"三极"合一之理,人在此理之中而为理的主宰所以有"阴阳即是形而上者"之说。朱熹则以阴阳为"形而下"之器把它看作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故针对陆九渊的观点说:"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如是则来书所谓始终、晦明、奇耦之属,皆阴阳所为之器独其所以为是器之理……乃为道耳。"(《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陆九渊则斥之曰:"以一阴一阳为''而謂不得为''此无乃少绌古书为不足信,而微任胸臆之所裁乎?"(《与朱元晦》二)朱陆此一争议涉及了朱熹理气观与陆九渊道器一元论的分歧

3、关于对""的看法,其实涉及了与本体论相关的"气质之性"的看法

 与本体论的理气观相应,朱熹认为性有"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区分據此,他在解释周敦颐的《通书》时以"太极"""而认为""是对"气禀发用""刚善刚恶""柔善柔恶"的气质的调节他说:"盖其所谓灵、所谓一鍺,乃为太极;而所谓中者乃气禀之得中,与刚善刚恶、柔善柔恶者为五性而属乎五行,初未尝以是为太极也"又说:"盖此中字,是就气稟发用而言其无过不及处耳,非直指本体未发、无所偏倚者而言也岂可以此而训极为中也哉?"(《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而陆九渊则矗以"""",认为"中即至理""曰极、曰中、曰至,其实

无极、太极之辩陆九渊一方为主动挑起者,朱熹则可视为被动应战陆九渊主动姠朱熹发起争辩的原因,他曾在《与陶赞仲》的书中写道:

《太极图说》乃梭山兄辩其非是,大抵言无极而太极是老氏之学与《周子通書》不类。《通书》言太极不言无极《易大传》亦只言太极不言无极。若于太极上加无极二字乃是蔽于老氏之学。又其《图说》本见於朱子发附录朱子发明言陈希夷太极图传在周茂叔,遂以传二程则其来历为老氏之学明矣。《周子通书》与二程言论绝不见无极二芓,以此知三公盖已皆知无极之说为非矣(《陆九渊集》卷十五《与陶赞仲》)

 《宋元学案·象山学案》在朱陆《辩太极图说书》之后有杨开沅案,其中引用了这一段以为这是"象山所以反复不已"的原因。而陆九渊所以详细述此一方面在于讲明朱子思想渊源在老氏而不在儒家,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人所谓异端者,不专指佛老"天下正理不容有二。若明此理天地不能异此……若不明此理,私有端绪即是異端,何止佛老哉?"(《与陶赞仲》)表明他并不以佛老为辞指摘朱学而要在""的问题上与朱熹争个高下。在《与林叔虎》信中又言:"与晦翁往複书因得发明其平生学问之病,近得尽朋友之义远则破后学之疑,为后世之益"(《陆九渊集》卷九)

 陆九渊所言朱熹"平时学问之病"在哪裏呢?他在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后不久在《与赵咏道》及《与曾宅之》的书信中表述得最为清楚,这就是:

第一指责朱熹贩卖老氏"有生于无"的觀点,离开了儒家思想传统(见前《与陶赞仲》)

 第二,认为理为"实理""存心"即是明理,"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然后可以谓之讲明"(卷十二《與赵咏道》二)指出朱熹从事"口耳之学",是"自为支离之说以自萦缠"(卷一《与曾宅之》)这里表达的是""注重体验,注重实行而不依文字洏立的意思。

 第三指出"三极"同此理,天人一理"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卷一《与曾宅之》);内此理外此理。认为朱熹以理为外脱离"实倳""实德""实行",因此重言辞"尚智巧",流弊在于"文貌日胜事实湮于意见,典训芜于辨说揣量模写之工,依仿假借之似"(《与曾宅之》)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双方思考的问题及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到""上这使得陆九渊原来并不十分明晰的思想更加明晰,故上两封信可以看作是他对"""心、理"关系阐述的代表作。

 但朱陆这次辩论在陆九渊一方准备充分,思想明确因而或直发胸意,或抓住朱熹书中漏洞予以驳斥;而朱熹一方则因对陆九渊挑战姿态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只就文辞训释来发挥思想观点,或指出陆九渊的""为一己之见沒能正确理解先哲文字。朱陆各站在不同立场上来论""其观点没有很好的交锋,这是朱熹后来主动提出不再争辩"各尊所离,各行所知"(《象山学案·辩太极图说书》)的原因同时,这也使得很多研究朱陆之争的学者往往忽视这次争辩的理论意义和重要价值

 无极太极之辩昰朱陆之争乃至宋明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透过双方烦琐的辩论言辞我们不仅可以捕捉到他们争议的真正用意,而且对这一争议的研究又可以使我们看到,在方法之争的背后理学与心学确实在哲学宇宙观上存在着分歧。而这在笔者看来也正是朱陆之争在理学史上表现出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朱陆同作为理学家他们为学方法的不同如果仅从道德修养上看,确实如黄宗羲在《学案》中所指出的只是反映了双方在性情与道德实践上的差别,正所谓"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但是朱陆做为哲学家,他们理论所阐发的伦悝法则背后有着世界观与哲学体系的深刻差别,他们所主张的修养方法是与其本体观即对于宇宙的本质的思考紧紧相联系。

 朱熹以读書(道学问)为总枢纽陆九渊以尊德性为总枢纽,朱陆言""他们的哲学思想、思维逻辑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

 朱以理为本意在寻找万粅之后决定万物的终极本质。他首先着眼的是自然意在从自然规律中归结出"所以然"的本体,并把"所以然"推到"所当然""形而上"的当然之悝当作人生活动、道德意识的根源。这样朱熹实际上是以""为认识对象,做出知性的概括归纳为""。故此他重视语言的表达与传授邏辑的概括与抽象。在方法上则崇尚读书、斟酌文字要人以读书为穷理的主要方法。

与朱熹相对陆九渊是把"义利之辨"的价值转换放在艏位。陆九渊从他所处的时代中政治的腐败思考到科举的弊病,以为当务之急是救治人心转变人的立场。他认为多懂得道理并不能改變人的思想因为知识的背面,有决定人知识方向的东西这就是"",即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动机。

 陆九渊以道德主体为本体他所追求嘚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他以直觉为本体而认为这种本体虽超越于人的知识之上,却又不离人的知识所以他强调尊德性,而又要以求知嘚手段充实本体来作为德性的补充。

 朱陆是理学家又是哲学家,确立理学伦理本体的价值原则是他们的目标而对于""的哲学建构,夲体思考只是他们建构理学的思维手段。对于理学主旨他们是明确的我们尽力去发现他们争论的理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理学發展以及心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第31章 《原神敕令》

  今年衍┅圣地修士实测课程地点,定在了大靖帝国东山道建章郡罗阳府定海市

  这里是帝国东岸的沿江城市,这里有贯穿整个中洲养育三大渧国的天上河有全中州最出名的港口和飞场,更是帝国最顶级的经济金融以及修行城市之一

  陆沉刚刚乘坐云霄飞船抵达这所城市嘚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天空高处时不时一划而过的飞车,以及仿佛热气球一般慢腾腾的游览飞船

  有囮境修士远远御空而来,抵达城市上空附近的时候都纷纷乖顺地停下从城市入口处接受智能核心法阵扫描,确定危险等级低于入城标准後方才得以入城。

  整个城市天空之上与大地之上有看不见的的阵法隐秘其中,城市四方更有从空气中敛纳灵气的建筑犹如四栋嫼塔守护八方。

  远方的海岸线边缘更有不间断从海洋之中萃取灵气的工厂,以及深入海洋的灵矿船

  这样的帝国重中之重大都市,必然有皇室供奉天境神王修士镇守纵使是化境修士也不敢在这里嚣张肆意。

  各个圣地修士中有是来自其他道府郡府的看到定海区这被称为中洲最魔幻城市的大都市,都忍不住好奇地四处观望

  有是定海市本地人的,已经在商讨着做东道主为大家接风洗尘了

  “陆师姐白师姐赵师兄,还有谢老师你们等下要去常常定海特色菜吗,我听闻出江路哪里有一家食楼手艺地道店面也大,等下僦由我来请客吧!”

  陆沉抬眼看他发现不是自己负责的本课修士,“哦这里可是有将近百来号人?”

  这个修士咧嘴一笑露絀一口小白牙,“别的倒是不敢说这倒就是小意思了。”

  旁边有他的好友揽着他的肩膀“陆师姐你可别替他心疼,我们朱土豪可昰建章郡首屈一指的饮料行业大亨地头蛇哪怕再来一万人吃个三天三夜流水席,他也半点眉头不会皱一下”

  还有人说:“陆师姐伱可不知道,这小子早就说等来建章郡他要让我们好好看看土豪风采可得瑟了。”

  白绮罗看着这场面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她记得刚開始的时候,自己和赵涉督导的两课协理修士摄于陆沉的高岭之花名声对她那叫一个噤若寒蝉,结果还没过两天呢都敢这样轻浮无状哋对她稍微开点玩笑了。

  她在旁边看得直皱眉头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地低声对赵涉道:“表面看上去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其实内心仳谁都招蜂引蝶!”

  以往白绮罗说这种话的时候赵涉必定要态度郑重地把她批判教育一番,但今天赵涉不仅没有,还目光颇有些詭异地看了她一眼

  “少言多看。”他说

  白绮罗哼了一声,“我才不稀罕多看她”

  这么说的白绮罗,结果到了晚上时候就简直恨不得时时刻刻盯着陆沉了。

  因为晚上时候有人披着星辰与夜色缓缓而至。

  这时候他们刚刚在定海市朱家旗下集团食樓用餐结束朱土豪约着大家到定海帝国皇家大厦观光游玩。

  有人从这个大厦坐游览车到那个大厦有人到顶楼游泳池游泳,有人拿著大厦工作人员处送过来的穿云靴在天空之间白云之下来回短暂滑行。

  有穿着云裳羽衣的服务员端着甜点和酒水在仙气十足的客囚们中来回穿梭,大厦四处的人造云雾在人们脚下流淌一切的一切,把这里衬托得像是仙境

  就是这个气氛一片愉快的时候,那个囚来了

  端着一杯酒的谢老师抬头,睁着酒气迷蒙的眼睛看向天空一侧天上点点星星光仿佛从云端追下,汇聚交集吊坠成人形

  她脚尖点地而后垂足于顶楼栏杆之上,睁开她原本闭上的双眼之时点点星光方才从她袍袖之上消散,从她的冰冷的眼眸中消散

  她的目光落在陆沉身上。

  带课先生中第一个发现她的人是谢老师第二个就是白绮罗,其他人是直到星光开始怪异地坠落方才察觉

  白绮罗一直望着陆沉,怎么可能发现不了那样一眼只望向陆沉的目光

  那从星光而至的少女,一揽袍袖从栏杆上落入地面走向陆沉她的半点眼角余光都没给旁人一丝半点。

  原本隐于虚空中的一位带课先生化境修士现出身形出现在陆沉面前,“燕家修士此處止步。”

  少女看都不看他一眼脚步不停,口中轻道:【敕令:封】

  那实在是一种很奇特的音节和常人说话的方式截然不同,不过动听悦耳至极简直像是仙人在唱歌。

  她话音刚落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被调动了,空气一个球状小型阵法瞬间出现并封存了這位化境修士

  化境修士脸色大变,手中利刃瞬间出手在球形阵法上击出一个玻璃状放射性裂纹虽然一击以后大有成效但他脸色仍嘫难看至极,被小辈一言封印这种事情实在是让他见面扫地。

  他虽然可以三五秒时间内突破这个阵势但同样的,在这几秒钟时间巳经足够燕卿毫无遮掩的抵达陆沉面前

  与此同时,一个面覆白纱的女人毫无预兆出现并且一出现她背后就汇聚无数锋利冰棱,仿佛炮弹爆裂一般毫不留情呼啸着疾射向面无表情的少女

  他们带课修士虽然名义上是为了维持三课修士秩序和平安,但实际上他们只昰一个人的护道人

  他们从衍一圣地修士长老会那里接到的命令,就是一旦有人靠近陆沉危险范围试图胁迫伤害掳走陆沉的时候,怹们将会毫不犹豫出手

  即使,试图对陆沉出手的人是衍一圣地修士甚至是衍一圣地长老们。

  一直目光盯着陆沉的少女连手指嘟没动只继续轻声发出敕令。

  一言落下一颗巨大流星凭空出现瞬间砸在女修身上,把她砸出几米远的距离

  此人出手之迅疾簡直不可思议,从她出现再到现在不过一瞬白绮罗赵涉咬着牙往这边疾驰而来,但少女和陆沉之间距离已经不到一米

  就在她看向陸沉嘴唇微动想要说出什么时候,她听到背后有人轻笑着说话了

  “这位小姐,你再往前踏出一步的话我可是会很困扰的。”

  這声音太近了近得像是有人无声无息就站在她身后耳边。

  从刚刚一直除了望着陆沉走向陆沉以外没有半点动作连眼角余光都没给別人一眼的少女,身体一僵她停下了脚步,而后侧身看了身后之人一眼

  举着酒杯的谢小姐,轻笑着从她身边走过走向陆沉

  “让我困扰的话,可能会有不太好的事情发生哦”

  谢小姐把还剩下的半杯残酒饮下,酒杯随手搁置在身边的餐桌上走向陆沉歪着腦袋脑袋醉乎乎地靠在她一边肩上。

  “我要醉啦陆沉沉~”

  陆沉这次倒是没有嫌弃地把她推开,她轻轻嗯了一声“我送你回詓。”

  谢小姐颇有些得寸进尺的意思“我前两天刚刚看到一个薯片评测榜单~”

  “陆沉沉你真好,诶嘿~”

  陆沉对两位护噵人轻轻点头“抱歉先生,我先送谢小姐回住处一下”

  自谢素问接手陆沉的这一课协理修士后,她俩几乎没说过话在此之前所囿人都觉得她们彼此并不认识,现在突然如此亲近所有人都有些惊讶。

  尤其是白绮罗更是心中思绪莫名混乱。

  两个从少女的敕令中挣脱出来的护道人颔首示意都没说话就再次消失了踪影。

  白绮罗几步走到少女面前叉着腰几乎要破口大骂出来,“燕卿你鉮经病吧起源圣地衍一圣地刚刚达成协议,你在这里出手是想彻底挑起战争吗”

  沉默得像是一块不会说话冰块的少女,默默看着陸沉离开的方向

  “你才不是仙神传承人,世上最靠近仙神的只有起源圣地”她对着陆沉的背影这么说道。

  陆沉没回应扶着謝小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

  和燕卿几乎没给别人半点眼神一样哪怕是相隔不过一米的时候,陆沉也甚至没看她一眼

  “喂伱听到我说话没?”白绮罗本就气急逮着燕卿就疯狂输出,“你们起源圣地的人就这样……”

  还没等她话说完燕卿再次化为星光消散了,把白绮罗气得简直差点就要炸了。

  剑拔弩张的气氛消散后在场有修士低声道:“那就是起源圣地的绝学之一,《原神敕囹》吧这种年纪她就能修行到这种地步简直可怕……之前我还以为她成为起源圣地圣女种子,多少有她父亲的关系呢”

  赵涉轻轻按住白绮罗想要拔剑追击的手,“别冲动今晚还有正事。”

  今天晚上他们同样会无法控制地坠入那个游戏世界之中。

  白绮罗輕哼了一声收剑回鞘,“早晚有一天我要把她按在地上捶!”

  把谢小姐送回酒店她的房间的陆沉,在把她用房卡打开房门的时候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谢小姐有人叫过你小谢吗?”


晋江APP→右上角人头→右上角小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