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联资本在ESG投资上算成功的吗?

碳中和最新资讯,投资界全方位播报碳中和相关话题,全面解读碳中和投资、融资、并购等动态。

  • 在成本问题之外,发展氢能,未来会不会遇到“卡脖子”的情况?杨炯表示,在氢能方面,日本已经搞了十几年了,手里确实有大量的专利,不排除我们日后受限制的可能性。

  • 天鹰资本作为领投方完成对「碳索能源」投资,是碳索能源迄今为止最大单笔融资。

  • 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率先提供能源优化咨询、能源供应、能效管理、环境服务、碳资产服务的数字化综合能源环境服务企业。

  • “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全球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也形成了更加明确的共识。

  • 这是一个相当艰难而长远的系统工程,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 对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应用,国内外的技术脚步都没有迟疑,至于如何穿越“死亡之谷”,总得一步一步走走看。

  • “碳中和既是外部约束条件,也是‘中国制造’最好的发展机遇。”

  • 南网建鑫积极立足产融结合、以融促产,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持续发力,先后成立绿色能源混改基金、南网能创基金、“南网双碳”系列基金等8支产业基金。

  • 作为曾经的基荷电源,水电在未来能源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可能发生变化,凭借灵活性的优势,其巨大潜在调峰能力有希望得到充分发挥。

  • 众所周知,实现双碳是人类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毫无疑问也将是一场漫长的征途。

  • “未来的增长动能是什么?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新动能来自再工业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新基建、大国工业、改革开放及碳中和等。”

  • 如果要应对温室效应,牛屁碳排放问题将是一个迟早要面对的坎儿。

  • 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ESG、碳管理列为投资决策的必选项,这是以往前所未有的景象。

  • 实现碳中和,成为企业对自身的环境影响负责的第一步。可持续不是口号,碳中和也并非终点。

  • 仅今年上半年,包括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在内的十多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主要投资项目就已共计57笔,金额超3500亿。

  • 不管我们对碳中和的感知是概念还是实际,39 年后的碳中和目标拆解到当下已经并不遥远。

  • 2021年3月,红杉与远景共同成立了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

说起凯联资本,圈内无人不知,无不赞叹,因为这家老牌机构太神了!几乎投什么赚什么,为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而今这家老牌机构,加码中国的科技和消费产业方向投资,在半导体产业、大消费、高科技、产业互联网、数字基建、智能、制造、汽车、航天军工、新能源、等多领域均有投资布局,投资助力了大量上市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俨然成为投资公司中的王者。

回顾凯联资本的20年历史,发现其质朴又神秘,即便其拥有近百人的专业化团队,主要管理人员从业经验超过20年,主要的员工均来自于国内和国际一线投资机构、投资银行和产业方,具备国际视野的行业专家和投资精英的组合,可其仍然不跟风、不浮躁、不短视,“重明道、善取势”,始终保持对宏观经济和国际形势的持续性跟踪,在投资领域坚持紧跟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坚定围绕国家战略发展思路进行投资布局,坚持“科技向善”、“ESG责任投资”成为了国内知名稳健的投资公司之一。

凯联资本的行业研究覆盖了1000余家企业,参与投资了数个万亿、千亿级的行业领军企业、数十个百亿级企业,并且通过旗下的“凯联产业研究院”、“凯联新周期创新研究院”等下设机构,衔接了十余个地方政府和活跃经济区域的合作,真正做到用价值联结优秀的企业家,用投资为中国科技和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新活力。

凯联资本认为,投半导体这类长期项目,跟基金GP和LP关系很大,而投资半导体行业则必须要坚持长期价值主义。就像之前凯联资本所投企业国产DRAM厂商长鑫存储一样,当初还是睿力集成旗下的子公司,可6年时间过去,它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可以自主生产芯片的半导体企业,其估值已达到近400亿元。

凯联资本在过去多年的投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想要有持续性的发展,“明道、取势、优术”缺一不可,小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大到国家的运转皆是这样。凯联资本多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投资价值观,秉持“专业成就信任、价值连接理想”的初心、以为投资人创造持续稳健的长期价值增长为己任。

现在,凯联资本在各投资领域遍地开花,尤其在半导体领域内俨然成为专家,未来,凯联资本将不负所托,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做好投资本分去助力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致力提升投资行业和资本市场专业水平和规范,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我们光明而伟大的未来铺好前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源码资本投资了哪些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