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产业园区的赋能,请问到底什么是赋能,这个能又是从哪来到哪去呢?

在2017年年末的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上,“两马”就不约而同提到了各自的“赋能观”。

马云说,阿里巴巴是一家‘赋能’公司,赋能其他企业做电商,并帮助赋能的公司壮大;他们是基础设施的打造者,要打造电商业的基础设施。

而马化腾则表示,所谓赋能者,最终格局要看被赋能者的安全程度,所以腾讯推的是去中心化的赋能。什么意思呢?

简单点说,就是我不会让你来我这租柜台,而是帮你建好房子,而建完之后,粉丝是你的,客户是你的,更不用交月租,也不存在每年涨价。这就是去中心化。

其实仔细琢磨,你就会发现,他们强调的“赋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要点——那就是“先利他再利己”。

过去做生意,更多的是基于产品的特性去寻找符合需求的用户,

过去做服务,很多人做的只是前期的服务,货到款到则服务终止。

总的来说,“利己”就是过去的商业逻辑。可是到了今天,这种逻辑已经行不通了。

你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全面连接的时代,是否拥有主动连接功能与资源配置系统越来越重要。

未来的连接网就像一个能量放大器,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能借助这张网,将能力放大,寻得想要的资源,获得所需的能量。

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学会利他,先创造客户价值,赋能他人再成就自己。

未来,只有营造共生共赢的生态文化,才能促进企业自身的成长。

那么企业如何做到“利他”?有两点。

第一,给企业赋能,升级成新物种,主动造福用户。

过去,传统企业是被动找用户,现在,新时代企业是让用户主动找上门,这其中的进化就在于“精准”二字。这是新旧两个物种本质的区别。

只有我们借助未来的连接网主动找到精准用户,无时无刻出现在他们面前,才能为他们提供长久的服务,为自己创造价值。

精就是精细,强调的是“个性化”和“细分”。

今日头条就是对“个性化”最好的诠释,它能基于你的阅读习惯来推荐相关阅读。但这种精细的程度还不够,未来的企业新物种应该知道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不同状态下的更多数据。

这就需要打通数据网。除了借助微博、微信、淘宝、支付宝等外部平台打通用户数据,更重要的是构建企业内部用户数据。

这样才能更精细地捕捉每个用户的每个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过去,企业的竞争在于,谁能捕捉到用户的显现需求,而未来的竞争更在于,谁能准确挖掘用户更多的潜在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跟用户反复互动,获得最新的信息与准确的需求。

当然,人力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唯有建立并不断升级数据系统,利用系统的智能取代人的决策,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计算并逼近可能的潜在需求

第二,学会给组织赋能,激发员工创造力,培养成新物种员工。

智能时代的到来,加剧了创新力的爆发。你会发现,很多传统企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问题就在于领导者重在管理,而不是赋能,导致组织创新不足,创造力不够。

未来,企业更需要的是创造型员工,而这类员工不是管理出来的,要靠赋能。

· 给员工提供更有挑战的环境以及更高效的工具;

· 不分派任务和监工,学会将挑战和员工的专长和兴趣做匹配;

· 营造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让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奋进的目标;

· 建立组织互动机制,增加组织内部人和人的联系。

我们去留意今天的新物种企业,比如小米,为什么那些来自知名企业的大工程师愿意接受更少的福利,承受更大的压力加入小米?是因为小米的企业价值观让这群人感受到,自己创造的产品正在改变世界。

苏州工业园的模板: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去年有一份关于全国营商环境指数的研究报告,从报告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营商环境水平最高,苏州工业园区市场容量指数位居第一。

市场容量也就是市场规模,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动力,有市场容量就可以自然拉动企业投资和经济发展。可以看出,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2019 年,苏州工业园区生产总值 274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 万元,整个苏州的 GDP 是 1.93 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 万元,也就是说,苏州工业园区占到整个苏州超过 14% 的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也远超苏州平均值。

苏州工业园为何如此成功?还要先从新加坡裕廊工业园(Jurong Industrial Estate)说起。

极致的园区规划和管理能力

二战结束时,新加坡是一个缺乏资源、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新加坡建立了开发区,选择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发展道路。工业园区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实现了快速工业化。

新加坡商业模式的主角是两个国家控股公司:一个是贸易工业部下的「裕廊集团」(JTC Corporation,旗下有腾飞集团、裕廊国际、裕廊港口);另一个是财政部下的「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旗下有吉宝集团、胜科工业集团、新加坡科技工业集团、凯德置地)。

「裕廊集团」在新加坡做了四十多年工业园区,贡献了本国超过 20% 的 GDP,也造就了新加坡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工业园区复制到印度、印尼、菲律宾、中国等地,总面积竟相当于 171 个新加坡。

这一商业模式能够不断复制,关键在于「裕廊集团」拥有很强的园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可以吸引全球著名企业入驻,从而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

作为新加坡工业地产模式异地复制的「代表作品」,苏州工业园运营商——的「新」方代表的就是新加坡裕廊工业区。

当时,国内的工业园区理念还停留在蛇口工业园区这种初级阶段,以产品制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新加坡裕廊模式的复制,从理念上首先打开了国人的视角。

在前期的规划上,苏州工业园在空间上被分为「三区」,分别定位于新型和现代化商业中心;平衡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以及轻工业用地。

苏州工业园的规划相当细致,不只是工业园地块功能划分上有超前的规划,甚至对于什么时间段开发哪种城市功能都有明确的规定。

受这种「粮草未动,规划先行」的思想影响,1994 年,苏州工业园区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种详细规划上所投入的资金就达到 3000 万元人民币,而在当时,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财政收入也仅为 4000 万元人民币。

苏州工业园整体规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日后的园区建设中充分体现出来。

在初期规划中,规划方就注意到与苏州市区的整合,并在规划中将园区建设与城市空间拓展有机结合;进一步开发商住和商务区时,市区扩散的人流则成为商业开发的消费群体,并同时实现了苏州市区功能向园区的纾解。

「真」做产业园是个高风险的技术活

因为建产业园区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生意,就像现在中国的商人也在全世界投资建园区,去东南亚、非洲等地,寻找那种政府急迫需要资金支持,愿意给你更多优惠政策的地方投资。

如果在成熟的园区投资,风险低但入局晚,利润也低,但如果帮当地政府从无到有建设一个园区,资金和技术都是你的,你的话语权大,风险高利润当然也很高——也就是说投资建园区,说到底就是为了更高的利润。

而对所在地的政府而言,有人愿意来你的地方投资建园区,首先人家带着钱来的,不用你自己掏钱,解决了资金问题;其次如果人家做成了,生意做大了你可以收税;而对方来这里建厂肯定要招人,又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最后就是当地人赚了钱,有钱消费了,又会带动当地消费增长,一举多得。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背景给苏州工业园带来了很大的助力,特别是在建设初期。

首先在融资方面,风险投资的导入期,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投资相对谨慎。而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企业的创业资金需求很大,所以容易出现资本供求矛盾。

苏州工业园区以国有资本为主体设立了创投引导基金,在风险投资导入期,国有资本先向技术创新项目注入资金,引导民资与外资跟进; 当进入风险投资成长期时,国有资本再逐步退出市场。这样做不仅能够给国有资本带来一定回报,而且能够引导大量非国有资本跟进。

其次是在招商方面,中新集团在苏州工业园成立之初,就借助新加坡在国际上的良好招商品牌,并凭借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规划以及新加坡首创的「一站式」服务等优势,吸引各国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入驻园区。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各类机构的审批手续,通过建设智慧园区和各类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运营管理方面,政企分开,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政府不干预开发商的正常建设经营活动,企业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社会作用,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由于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需要量大,新加坡的海外共建园区大多采用「统一规划、分期滚动开发」的土地集约化开发操作模式,用项目前一期的开发收入补充到下一期的开发投入中,降低了投资开发风险,增强了项目的可预见性。苏州工业园也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在这样的多向驱动下,三星,博世,施耐德,欧莱雅,飞利浦,苹果,华为研发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都在苏州工业园依次落地。

园区还一直坚持开发高端精品的住宅项目,而客户因为购买力足也接受这样的产品,区域内的土地出让也很好地反哺了园区的财政收入,真正形成了良性循环。

苏州工业园从 2001 年开始盈利,新加坡、中国和地方政府,三方都获得了收益。盈利的点主要有两个:「租赁收入」和「中介服务费」。

「租赁收入」来自于园区中的土地使用权、厂房设施、生活设施如住宅区的租赁。

「中介服务」的方式就比较多样了,例如给客户做整体的园区项目规划;做建成后的项目管理;或只卖管理方案。中介服务利润率更高,经验是现成的,边际成本很低。

这些都是和园区项目直接相关的收入。而在项目完成的初期,作为开发方还能得到一级土地出售收入;在园区逐渐成熟后,还能通过股权投资等资本运作,从进驻园区的企业中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做到这样的好成绩,除了政府背景的强大支持之外,苏州工业园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还成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的试点。

园区内「功能用地划分」借鉴了新加坡的布局结构。中心地带是「商业区」,外围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这样上班和逛街的人流分开了,重型与轻型交通也分开了,避免了交通拥堵。同时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缓冲带。绿化率高达 40%,污水 100% 截流。

「生活区」照搬了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邻里中心是一个社区服务概念,指在 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包括邮政、市场、门诊、电影院、书店等,可以视为一种非常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也就是「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这样的规划方便了居民生活,也保障了经营者的收益。

相对比抢人大战给户口的「口嗨」,园区很早就开出一般城市一倍以上的公积金,而且初来不宽裕的毕业生,大多可以享受园区的人才公寓。

「假」做产业园没有未来

以往,开发商以「健康产业」「文旅产业」拿地,纷纷提出各种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大家心里都明白,多数开发商虽说以产业地产的名义拿地,实则做的还是传统住宅开发的事。

但自3月国内疫情逐渐平稳以来,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区域,积极动用政府力量出台地方支持措施,鼓励复工复产,并提前布局疫情中后期的经济发展。

以江苏为例,4月30日,苏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更好发挥产业链优势和产业链在招商引资、市场拓展中的作用。要加强对产业链的研究,真正做到围绕产业链做强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金链、部署服务链、谋划替代链、拓展柔性链。

并且,政府对于能给地方导入实打实高的运营商持普遍的欢迎态度,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在第二批特色小镇申报时提出「以旅游文化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推荐比例不得超过1/3,对新兴产业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

因此,未来还想以产业地产名义拿地,「假」做产业园是越来越难,毕竟「狼来了」的故事讲第二遍就骗不到人了。

北京副市长卢彦在一次采访中说过,「达到 100 亿,首钢用了71年,联想用了17年,而小米只用了不到 3 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未来,用科技拿地,才是讲好产业故事最有效的手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2020年全球经济都是属于下滑状态,苏州工业园区仍实现6%经济增长,可谓是中国经济超强韧性的重要代表,有力支撑苏州和江苏经济逆势增长。2019 年,苏州工业园区生产总值 274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 万元,整个苏州的 GDP 是 1.93 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6 万元,也就是说,苏州工业园区占到整个苏州超过 14% 的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也远超苏州平均值。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总量接近了3000亿,外贸接近了6000亿人民币,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纳米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无论是透过园区看经济,看产业,看社会,看政府运作,苏州工业园区都有着宝贵的标本意义与标杆价值。

国际合作,先进的运营管理能力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从1994年一诞生,苏州工业园就站在新加坡成熟管理经验肩上,去招商引资(招商方面,中新资源整合,苏州负责政策,新加坡负责商业运作),去展开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去提供世界级的企业服务。正是运用和新加坡合作的优势,打造“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服务整个中国企业“走出去”。

新加坡本身作为一个国际平台,拥有全球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新加坡成为是四小龙,并成为国家金融中心。苏州工业园首先就是向新加坡学习,与国际接轨,并创园区管理经验,达到1+1大于2。

2004年,园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9.4%,人均GDP达到2.4万美元,成功地跳过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阶段,一跃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水平。

精准定位,吸引高新技术企业

苏州工业园鼓励研发,拥抱新产业。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还成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的试点。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推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大力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云计算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力争到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70%,打造活力迸发的“创客天堂”。

2016年8月底,苏州工业园区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方案》,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云计算成为园区的三大新兴产业。

人才引进,多管齐下建设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园区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推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及“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评选科教、高端服务业及高技能领军人才等,为留才引才和激发人才干劲建立激励制度。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园区建成超过600万平方米的各类科技载体、3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了“金鸡湖创业长廊”等创投品牌,成为全国开放载体最多、功能最优、发展水平最高的开发区之一。

多管齐下,园内目聚集了国家级的研发机构、外资研发机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各类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数量以及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首位。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人才安居工程,在人才住房、个人激励、子女入学和医疗保健四个领域都给予了人才政策上的倾斜,吸引更多苏州人来此定居。

园区规划,合理布局生活配套服务

苏州工业园首期开发在 1994 年 5 月启动 。在前期的规划上,苏州工业园在空间上被分为「三区」,分别定位于新型和现代化商业中心;平衡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以及轻工业用地。苏州工业园的规划相当细致,不只是工业园地块功能划分上有超前的规划,甚至对于什么时间段开发哪种城市功能都有明确的规定。

园区内「功能用地划分」借鉴了新加坡的布局结构。中心地带是「商业区」,外围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这样上班和逛街的人流分开了,重型与轻型交通也分开了,避免了交通拥堵。同时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缓冲带。绿化率高达 40%,污水 100% 截流。

「生活区」照搬了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邻里中心是一个社区服务概念,指在 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包括邮政、市场、门诊、电影院、书店等,可以视为一种非常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也就是「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这样的规划方便了居民生活,也保障了经营者的收益。

苏州工业园以建设“全球化创业方向”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球化创业的重要节点、全面创新改革的示范样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赋能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