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营销靠谱吗?企业要直播的话,能实现增长吗?

每一次媒体变革都会带来了一场营销革命,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在,营销界又“变天”了,几年前,微博、微信兴起,广告人、公关人、品牌人张口闭口不离“社交媒体”,而如今讨论的对象变成了“”。直播会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媒界吗,它的核心优势在哪里,能为品牌带来哪些价值。企业主打开它的正确姿势又是什么?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利用企业直播来做营销?

一、企业发展为什么要利用直播营销?

1、某种意义上,营销就是一场事件营销。除了本身的广告效应,直播内容的新闻效应往往更明显,引爆性也更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话题,相对而言,可以更轻松地进行传播和引起关注。

2、营销能够体现出用户群的精准性。在观看直播视频时,用户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共同进入播放页面,但这其实是与互联网视频所倡扬的“随时随地性”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这种播出时间上的限制,也能够真正识别出并抓住这批具有忠诚度的精准目标人群。

3、企业利用直播营销能够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相交传统电视,互联网视频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满足用户更为多元的需求。不仅仅是单向的观看,还能一起发弹幕吐槽,喜欢哪位主播能够直接献花打赏,甚至还能动用民意的力量改变节目进程。这种互动的真实性和立体性,也只有在直播才能展现。

4、深入沟通,情感共鸣。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在这个去中心化的环境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集越来越少,尤其是情感层面的交流越来越浅。直播,这种带有仪式感的内容播出形式,能让一批具有相同志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聚焦在共同的爱好上,情绪相互感染,达成情感气氛上的高位时刻。如果企业能够利用在这种氛围下恰到好处的推波助澜,其营销效果一定也是四两拨千斤的。

二、企业成功地进行的关键

对于商业直播来说,直播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直播的成功与否,在直播之前要首先,明确直播的主题、关键信息,同时同步好其余的细节文档和物料等。而内容的关键是合适的内容以及合适的主播。卖家选择主播时要考虑其粉丝覆盖的人群、风格以及是否与产品品牌相符,而直播的内容也必须保证优质性和可讨论性。

商业直播的全面开启对策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全靠颜值、唱歌跳舞等才艺维系粉丝人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种情况下,如何吸引粉丝点击进入观看以及维系粉丝持续观看、主动分享、获得信任并转化就是商家直播的关键。

直播互动在一场直播中十分重要,直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平等沟通性、实时性和互动性。作为的主播,都要学会与粉丝沟通交流的技能,进行关于直播话题的互动问答、抽奖赠礼等。让粉丝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才会愿意继续观看、主动分享、关注并长期支持。



作为社交媒体营销的重要环节,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有优秀的商业直播案例往往都会配合微博、朋友圈、短视频、微赞等渠道进行预热、直播导流及扩散。微赞直播作为专业的商业直播平台,正是通过多渠道的扩散来吸引更多目标用户的关注,打造了一次次成功的商业直播活动。

总结:面对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产品服务类别,比如B2B和医疗,消费者或多或少有点好奇:产品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内容营销可以解惑,但若只用文字描述,难免有点单板,图片再美,毕竟只是一个定格瞬间,视频倒是形象不少,不过与直播的身临其境感相比还是缺少了些鲜活。为了激发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理想之选。

很大,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广告推销




2018火了抖音,里面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的不是别的正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同微信,微博,头条等一样,抓住的是人们感情交流、知识学习、自我展现的精神需求。

根据马斯诺需求模型,当人们在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就像人说的,以前天天盼过年,现在是天天在过年!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消费需求就会升级到精神层面。

现在即使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是纯粹的物质需求。比如现在穿衣不是为了避寒保暖的功能,而是因为满足你漂亮、个性的需求。吃同样不是为了裹腹,而是好吃、有创意、环境好。

从市场行业来看,业、美容业、电竞业等慢慢在扩大,这都说明了人们对于精神方面追求更多。

同样,精神产品需要内容去填充,抖音天然的UGC形式,内容丰富、平实贴近生活更容易被接受。很多商家看到这点也都纷纷去抢占这个红利。越早进入收获越大。







抖音是一种现象级文化传播形态。从早期的论坛到微博,到微信到抖音。无论是表述方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说明人朝向更关注个体的命运和形式。发展的速度我们更想关注优质和个性化的需求状态。感官多维刺激及参与很重要。




近年来,直播行业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时代,而随着欢聚时代、虎牙、映客的先后上市,以及抖音、快手等外部平台的冲击,直播行业已经进入了“寡头之争”的时代。

在直播行业,随着流量向头部平台聚集,欢聚时代在泛直播领域领先,但是进入直播的下半场了,欢聚时代还想怎么玩?

目前的直播主要分为三种,泛直播、直播及其他。YY直播是泛直播的典范,能与YY直播对标的是美股的陌陌、港股的映客,因为三者都属于泛直播的范畴,而欢聚时代持股的虎牙直播则定位为直播。

可以说,这三大头部直播平台占据着直播领域的大部分用户,据财报显示,YY全球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超4亿,其中超75%的用户来自海外,付费用户增至950万,同比增长37.1%。

数据都很漂亮,业绩增长速度也很快,但是GPLP犀牛可以看到虽然欢聚时代的用户基数在扩大,但是增速其实是一个放缓的状态,尤其是付费用户的增长。

其中,YY公司付费用户从2018年同期的350万增加到410万,可以看到,从目前的来看,欢聚时代的主要业务包括YY直播、虎牙直播、Bigo直播、以及其他。而对于欢聚时代来说,其收入主要还是依靠YY直播和虎牙直播。

从这几年直播行业的发展来看,作为垂直领域,一旦没有了创新能力,或是被其他新的产品所替代,没能成为用户的强需求产品,随时可能被对手替代,被市场淘汰,像诺基亚手机就是很鲜明的例子。

出走海外,机会与挑战并存

2018年以来,国内直播市场的头部格局越来越清晰,直播领域的YY和陌陌,直播的虎牙和斗鱼,他们对剩下的诸多小玩家从用户、收入和资本层面形成了倾轧式的优势。

但是随着国内直播市场趋于饱和,用户的增长速度放缓,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但是,拓展海外市场并不容易。

理想总归是美好的。在出海的浪潮中,有今日头条抖音这样令人赞叹的案例,也有微信这种令人困惑的失败,所以未来欢聚时代能否处理好国内产品和海外发展之间的关系,统一好两边的资源然后扬长避短,或许是未来欢聚时代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抖影直播以播放自拍摄或合成的小视频为主,门槛不高,审核较为宽松。可以这么理解,视频记录的都是一些贴近生活的日常琐事,属于真人版的生活秀。当然那些将拍摄视频作为职业,而刻意去导演的作品除外。光是贴近生活这一点,就能看出抖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市场受众较多,很多人喜好这一口。而恰恰抖音又提供了这个平台。所以也可以说,大家是一拍即合,因此只要你敢于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甚至否定自我,你就能在抖音平台中占有一席之地。你将会收获众多的粉丝,同时也能赚得盆满钵满。抖音平台上的众多大咖,基本上是以风格为主,因为广大受众本就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在长篇无味说教式的视频上,更愿意的是抖音这种快餐式轻松毫无压力的短而精视频。因此,无论从播主还是受众的角度来说,抖音都能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持,未来平台肯定还会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深挖潜力,发掘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所以说未来3年内的市场前景是巨大的,至少这样的形式还没有达到它的巅峰时期,开始预言走下坡路还为时过早。但是一旦受众的审美疲劳上来,同时这种形式走入下坡期,那市场前景就不容乐观了。所以我给了3年的时间,在没有更加能让人喜欢的自媒表现形式出现之前,抖音的平台仍然是雄霸一方的老大,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市场前景了。




近几年,随着直播行业的发展,直播细分赛道崛起,直播、直播、电商直播…越来越多的平台将直播作为标配功能,2019年在很多人判断直播市场再无战事时,快手、抖音和淘宝等平台纷纷强化直播功能,看上去,直播市场依然有无限可能。

关于直播行业,还有一种常见的声音是:直播市场迎来天花板,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那么,2020年抖音直播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1、直播市场增长空间依然还有,尚未进入存量时代。

直播增速放缓,但依然是一个增长中的市场。CNNIC数据显示,2019年6月网络直播服务半年增长率高达9.2%,远超过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网络服务,成为增速最快的网络服务。

2、直播已成为全民工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来说,无聊了、闲下来、没事了、休息间歇、通勤、睡前,拿起手机打开直播消费内容获取快乐,已是一种习惯性的方式,以打赏、礼物等不同形式给喜欢的主播或者内容付费,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主播已变成一种职业,主播服务日益重要。

2019年直播行业已经很少有负面新闻,在监管部门和直播平台的共同努力下,行业环境变得更加绿色,直播竞争变得更加有序,主播作为一种职业开始得到认可。

总体来说,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国民、生活和消费方式,主播则已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且备受追捧,直播市场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开始稳定增长的步伐。

直播黄金时代远未结束,消费升级趋势和5G时代到来,让直播的未来充满许多可能。




没有一技之长或者博人眼球的东西最好不要全职做这些。

现在抖音也进入了下半场收割的地段,每个行业或者东西都是分前期和后期的,什么站在风口猪都会飞,关键你是不是那头猪。能不能飞得起来。万一你的体重超标不就飞不起来了吗。

所以如果你要做这一类的事情,要么花一点心思去尝试一下,不尝试光靠别人说,你永远都是在徘徊期当中,不敢迈开脚步。

只要你会权衡流弊,及时止损,控制风险,什么都可以做,(当然违法乱纪的不能做)




潜力巨大,新兴互联网,媒体行业!!




“红人直播”背后 内容依旧是营销第一生产力

2021年的“双十一”大促,如北京的初雪一般,比以往来的早了一些。长达十几日的预热促销,似乎让11月11日狂欢日的交易热度逐渐消解。不出意外,天猫和京东在双十一期间的销售数字分别以5403亿和3491亿再次刷新了去年的成交额记录。但值得注意的是,增速比往年已经有所放缓。个中原因注定不少,而其中一大重要因素便是红人直播带货。

10月10日,阿芙精油创始人 “雕爷”孟醒的一篇《李佳琦杀死了双十一》全网刷屏。文中提到,“双十一这件事,核心是消费者这端,五折已经不解渴了。因为平日里,薇娅、李佳琦、雪梨、辛巴、罗永浩,晁然等等大大小小几百上千位、从头部到中腰部直播间,五折算个毛线?!”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一时间,关于这些“胡萝卜戴草帽”的红人们的讨论再次四起。事实上,“‘李佳琦们’杀死双11”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从“买它买它”的李佳琦,到“秒杀天后”薇娅, 现在如果问今年新消费的最显著表现是什么,”直播带货”可能是一大部分人的答案。10月20日,在双十一预售的第一天,李佳琦和薇娅两大主播的直播间观看量均突破2亿人次,二人直播间的单日成交额更是合计近190亿元,超过逾4000家A股上市公司去年的全年营收。值得注意的是,李佳琦在当日仅直播12小时便创下115.38亿元的累计交易额。

其实,直播电商并不是新鲜产物。早在2016年,直播电商就伴随移动直播的风口,以游戏直播、秀场直播等内容在淘宝、蘑菇街、京东等电商平台率先探索“直播+电商”的模式。彼时的直播电商尚处红利期,也同时获得了不少资本的青睐。《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数据显示,从2015年Q4至2016年Q3,聚焦直播行业的投资金额暴涨近4倍,而同期互联网领域的增速仅维持在25%左右。其中,包括IDG资本、红杉资本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均有所涉猎。

2017到2018年,获得大量资本投入的直播电商进入蓄能期,淘宝、蘑菇街等传统电商平台开始着手孵化其直播红人体系。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美拍等短视频平台也在加速布局直播电商业务。2019年,拼多多、小红书、知乎、腾讯等平台相继上线直播功能,直播带货GMV(成交总额)实现飞跃式增长。招商证券调研数据显示, 2019年直播电商总GMV超过3000亿规模。此外,各大MCN机构也在不断深化商业变现模式探索,加码红人培养,将红人直播带货带向平台化、产业化发展。

2020年,直播电商的热度丝毫未减,“淘快抖”三家巨头均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淘宝直播、抖音、快手GMV分别为4300亿元、1340亿元、620亿元。其中淘宝直播带货成交总额同比增长300%,而抖音则实现弯道超越快手。自彼时起,红人直播电商如破竹之势野蛮生长。时至今日,据毕马威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推测,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

同样在2020年,抱着“真还”梦的罗永浩入驻抖音,首次直播带货成交额就轻松超过 1.7亿元。人气老罗火爆的直播首秀,也催生出了大批量名人加入直播的行列,其中不乏因疫情而无戏可接的“老艺术家”和“流量明星”们。从去年到今年,这些号称“人肉聚划算”的红人们依靠疫情对线下经济的冲击迅速崛起,在短短两年内,便改变了传统商业逻辑,发展成如今“万家直播”的规模。而随之而来的是直播电商红人们的淘汰赛。

从央视“国家队”加入直播带货,到演艺明星主播,再到总裁、高管为品牌代言的企业自播,整个直播带货行业进入到一个井喷的局面,也同时开始了“内卷“”。以2020年天猫618的直播排期为例,在淘宝/天猫平台上仅一个月便有超过300个明星陆续下场直播,之中不乏有迪丽热巴、鹿晗、杨颖等一线明星加入。

那么目前红人直播带货到底有多“卷”呢?在今年10月31号,抖音平台一个名为“柳夜熙”的账号创造了一个新的定位。这个定位于“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的账号摒弃目前真人直播的形式,而是创造了一个虚拟带货主播。据悉,该“主播”开播三天就涨粉230万,首发视频更是赢得超过250万点赞。

尽管内卷已颇为严重,但纵观当下各电商平台,红人带货依旧愈演愈烈。那么到底什么人才能成为红人?仅仅是粉丝比较多的人吗?其实不然。红人之所以能够带货,在拥有大批量簇拥者的同时,需要与粉丝建立起强信任关系。

反观李佳琦与薇娅的早期成功逻辑,消费者选择李佳琦是因为相信他对于美妆的专业度,并且价格相对实惠。总结下来就是场景化的形容、体验式的描述、还有便宜的价格。而薇娅粉丝的下单逻辑则更为简单:全网最低价。至于演艺明星的主播,更多的是依赖其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长期在公众前的正面基础。

不难看出,这三种形态的信任关系本质是粉丝文化,即“我信你,所以我买你推荐的商品”。如果我们将粉丝文化分为四个时期(仰慕者、追随者、消费者、助推者),直播电商则涵盖了后两种形态: 明星种草分享(消费者)和粉丝团集体购货(助推者)。

“内容为王”的时代依旧

诚然,红人直播带货并不能充当产品销量的救世主。从李湘直播带货貂皮大衣,162万人在线观看却无一人购买;薇娅卖劳斯莱斯优惠一百多万0成交……到近期胖球直播数据造假、老艺术家直播翻车、明星人设崩塌等频频衍生的舆情风险,红人直播电商对于品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红人直播带货,坚守长期主义的逻辑才是根本,第1场直播并不那么重要,第100场才重要。

尽管身处全民直播时代,无论是品牌方还是这些主播们,甚至背后的媒体等内容创作者们都在“蹭热点,圈粉丝,做流量”,但在这么卷的情况下,品牌花钱越来越聪明,动不动就要销售线索或者转化率。用户或者说受众对于广告内容的要求越来越挑剔;而大批量涌入的KOL更是把内容的及时性和多样性拔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优质且出圈的内容才是掌握“流量密码”、“粉丝密码”的关键。

从直播电商的发展来看,从早期消费由线下转线上的搜索电商,到后来以拼多多、微商为代表,借助社交关系形成的社交电商,再到如今以文字、视频、直播等表现形式与电商结合产生的内容电商,红人直播电商只是兼具社交电商和内容电商属性的其中一种形态,其本质依旧是内容,而直播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有价值的内容才是背后链接人、货,吸引流量、促进销售的主体。

美国百货商店之父John wanamaker曾说过:“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掉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目前的直播带货。销售数据其实只是目前某些品牌主衡量传播的方式。究其根本,品牌需要的、在寻求的可能依旧是自带流量的优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播运营好干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