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谁的待遇更好?

青年网友热议习大大“新闻舆论观”:说到老百姓心坎上

  219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消息在“青年之声”平台引起了网友热议。网页截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227日电 (记者 朱梦琪)19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家中央新闻媒体实地调研的消息在“青年之声”平台引起了网友热议,“新闻舆论”“正面宣传”“成风化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瞬间成为“青年之声”平台的高频词。 

  “青年之声”是共青团中央建立的全国首个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的大型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在“青年之声”特色版块“

驰援武汉抗疫新闻报道一线

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不惧牺牲的职业担当

记录了这场伟大战“疫”

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

11月7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了“CMG云创论坛”,致敬第21个记者节,邀请多位记者朋友和来自全国多个知名高校、知名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主持人敬一丹一道,走近奋战在抗疫前线的记者们,回望2020年那些他们难忘的职业经历,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感悟。

1、记录历史,见证中国力量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记者能做的是什么?仅仅是新闻现场的一篇报道,还是新闻背后的那些思考、记录时代的那些力量?

《面对面》主持人、抗疫先进个人董倩:

好的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报道者,也是一个参与者。同时,记者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也是一个组织者。

记者不应当用消极的眼光去看问题,应该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眼光去看问题。

总台中国之声主持人 郭静:

新闻是记录当下,但是好的新闻作品是可以对抗遗忘的。

随着抗疫形势的变化,我们感觉人的忘性是非常大的,当我们离开那样一个地方以后,可能很多事情我们慢慢就淡忘了,我们觉得要抓紧时间把它记录下来。

所以我们决定做一个口述实录,把记者作为完成一个引申的记录者,用最真实的声音让这里的人还原他们的经历。

时过境迁以后,很多事情真的就会被忘记了,我们把共同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特别有价值。

《中国青年报》原党组书记、总编辑、社长 陈小川:

当手机可以拍短视频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现在是人人都是记者的年代。我说不对,那根本不是职业记者。社交媒体时代也不可能人人是记者,只有客观、真实的职业记者才是真正的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同心抗疫》五集纪录片看得我老泪纵横,表述语言非常专业,镜头语言非常好,那不是不资深的记者做的。

如果说把记者当成一个职业来看的话,我喜欢它,我永远对这些新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充满着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学者 张同道:

一个纪录片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真实是它的生命,怎么才能真实呢?

第一,你要去现场,不去现场就不可能真实。

第二,一个好的记录要有温度。

第三,一个好的纪录片人,他的镜头要有理性。

这次在疫情中,有一群勇敢的记录人,走到第一线、走到现场,把一个真实的武汉,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从恐惧和恐慌中解脱出来。这不是艺术,而是传播和抗疫同时进行的一项工程,他们就是抗疫者,请允许我向走向第一线的记者和摄影师们表示敬意。

2、践行使命,抒写中国精神

勇气、智慧、责任,这三个记者的职业精神标签,哪个更重要?

疫情暴发、武汉封城,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无数抗疫一线的记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新华社湖北分社副总编辑梁建强:

记者的责任就是在一线,我们要多记录,给历史留下点什么。

方舱医院是我去了很多次的地方,也是给我留下特别多触动和感动的地方。最初医疗物资比较紧张,但进入医院内部有严格的抗疫要求,大家特别珍惜防护服,进去了就喊不出来,想在里面多拍一会,多留下一些镜头。

为了拍摄,我们有时候身体活动比较多,但是防护服很紧,有时一不注意就会把衣服弄破。出来的时候,报道团队成员们看到防护服上的破洞,都会有点后怕,但拍摄的时候一心投入、完全忘我,根本顾不上可能感染的风险。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郑薛飞腾: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很努力,很认真,但是在我们放松的时候,我们喜欢打游戏,睡懒觉。

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都是普通人。国家和民族在一些特定的时刻,就要有这样一些普通人站出来,站在那里,一步都不能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

如果说战争是军人的战场,疫情是医生的战场,火灾是消防队员的战场,那么对于我们记者而言,实际上责任驱使你们把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现场都当作自己的战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还有不少年轻记者们站出来,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优质的新闻作品。他们非常理解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做出的报道很具网感。

3、命运与共,体现中国担当

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在报道疫情的过程中,国际传播的实践能让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论坛上,三位记者给出了回答。

CGTN《欣视点》主持人 刘欣:

婴儿对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信息会非常地感兴趣,注意力也能够集中更长的时间——其实我们在国际传播中讲中国故事也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这就是创新的力量,我一直不断地在努力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断的创新。每当做一条新闻的时候,我都在想这条新闻,别人有没有做过,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什么新的内容,我能不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呈现它?

但是这种创新不是一种无序的、没有根基的创新,而是在专业基础上的创新。我想打破一种规则,我首先要知道如何去遵循这个规则,也就是说,我首先要知道怎样做是专业的,我才能在创新上做得更好。

CGTN记者、《武汉战疫纪》导演、抗疫先进个人 葛云飞:

我刚到武汉做了一个小片,中间有个细节,我看到街上很多流浪狗,自己非常心痛,所以我过去摸了摸,我想通过我的动作传递一些能量出来。当时外国人看到这个东西以后,反馈非常好。

对外传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方的角度,他们的价值观和思考是什么样的。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却是不同背景下的人们都感兴趣的细节。恰恰是这样一个细节,让不同背景的人们,都有了他们的理解。

总台北美总站记者 徐德智:

现场采访实际上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跟他产生一个共情。

我之前在采访美国种族问题示威的时候,曾经去西雅图的安德森公园,有一群抗议者,他们对记者非常不友好。

我到那儿跟他们聊了一个小时,我就听他们讲,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然后告诉他们,我们想怎么报道他们。从一开始他们不接受采访,到后来他们觉得这个人还不错,可以采访,最后甚至聊起了中国,说中国在疫情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当时就很惊讶,其实通过这样一种分享,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也建立起来信任,这对于采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 曾祥敏:

在我们的报道当中,如何能够让国际媒体信任?一个是我们得有一个抓手,有一个人物,还得有细节。不管是传统的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不管是国际传播还是国内传播,我们经常说个体故事永远是我们行之有效的抓手。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 陆小华: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形势下,怎么做国际传播?怎么讲好中国的故事,体现中国担当?也许有两个方法是非常简单的。

第一个方法是发现格局中的奇点。在大格局中发现奇特的点,我把它叫做格局中的奇点,这个奇点跟物理学中奇点的概念是有所不同,这样的点可以撬动全局。不过,这并不是说记者只盯着具体的细节故事,而是首先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思维,有了大思维、大格局、大判断,再去选择格局中的奇点才有效。

第二个方法是具有穿透力的符号、穿透力的故事。什么叫具有穿透力?讲人内心的感受,人与生命搏击中的故事,人在大风大浪中经历过这样的搏击之后身上留下的痕迹。什么是好的传播?我想首先是获知、接受、认可,最后实现认同,让人的感受去说服另外一个人,去感染另外一个人,也许这就是好的传播。

记录、回望、总结、思索

凝结并形成指导未来新闻宣传报道的宝贵经验

向所有奋斗在新闻报道一线的记者们

在专业、职业、敬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做一个清醒客观的观察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社技术局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