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风险

 大学生创业存在哪些风险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多有创业的想法。但是真正能够做出成绩者寥寥。很多大学生惧怕创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至于畏缩不前。其实只要充分认识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准备,大学生创业也非难事。
    首先,是管理风险。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次,是资金风险。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
    再次,是竞争风险。如何面对竞争是每个企业都要随时考虑的事,而对新创企业更是如此。如果创业者选择的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那么在创业之初极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强烈排挤。考虑好如何应对来自同行的残酷竞争是创业企业生存的必要准备。

大学生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这些风险中哪些可控哪些不可控,一旦风险出现,应该如何应对化解。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的损失可能是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并渡过。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要先做好市场调研。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仅凭兴趣、想象和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相当多的企业会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另外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创业失败者,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特别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更会增加在管理上的风险。

寻找蓝海是创业的良好开端,但并非所有的新创企业都能找到蓝海。更何况,蓝海也只是暂时的,所以,竞争是必然的。如何面对竞争是每个企业都要随时考虑的事,而对新创企业更是如此。如果创业者选择的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那么在创业之初极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强烈排挤。一些大企业为了把小企业吞并或挤垮,常会采用低价销售的手段。对于大企业来说,由于规模效益或实力雄厚,短时间的降价并不会对它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对初创企业则可能意味着彻底毁灭的危险。因此,考虑好如何应对来自同行的残酷竞争是创业企业生存的必要准备。

风险五:核心竞争力缺乏的风险

对于具有长远发展目标的创业者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因此,企业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最主要的风险。一个依赖别人的产品或市场来打天下的企业是永远不会成长为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就是最不可忽视的问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究会被淘汰出局。

文章摘要:a表示高级风险,风险系数定义5分;b为中级风险,风险系数定义为3;c为一般风险,风险系数定义为1分.(2)请在“□”内打上“√”,表示您对这项风险等级的认可.(3)定义平均风险系数(见平均风险系数公式)为评估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程XXXXXXXXXX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更是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本课题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并提出对策.

本次研究分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在校大学生创业实施情况;二是对已经实施创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

1.1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采访两种方式,问卷调查分为纸质调查和网络调查,网络调查基于问卷星平台和腾讯qq平台.根据调查内容,课题组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如表1-1所示.问卷内容包括:一是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量表,如表1-2所示.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一处理.(1)a表示高级风险,风险系数定义5分;b为中级风险,风险系数定义为3;c为一般风险,风险系数定义为1分.(2)请在“□”内打上“√”,表示您对这项风险等级的认可.(3)定义平均风险系数(见平均风险系数公式)为评估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程度的标准.(4)加权平均风险系数=(高级风险认可人数*5+中级风险认可人数*3+一般风险认可人数)/(高级风险认可人数+中级风险认可人数+一般风险认可人数).

1.2研究对象:在校大学生创业实施情况的研究对象为经济发达,大学生创业氛围浓重的江苏省和浙江省各大高校的在校学生,发出问卷900份,回收800份,有效问卷743份.问卷星平台和腾讯qq平台上的有效答卷为1012份.个人采访对象主要集中在苏南的高校.调查对象分布于大学各个年级.在校大学生创业风险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和浙江省各大高校中曾经历创业或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创业项目名目繁多,有的做外卖,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有的从事快递,承包学生快递收发;有的做兼职代理,与一些企业签订学生兼职合同,组建兼职小团队,以团队形式共同奋斗;再有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并已成功开办自己的企业;也有的成立教育机构,做学生课外教育工作;还有的如:创意小店、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电子商务等.发出问卷500份,回收461份,有效问卷420份,问卷星平台和腾讯qq平台上的有效答卷为9280份.线上线下总计有效问卷9700份.个人采访的对象主要分布于是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

2.1在校大学生创业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关于“对待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态度”,有71.3%的人表示支持,认为在校期间自主创业不仅响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召唤,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更能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磨练意志,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毕业后到社会上开辟天地夯实基础;23.71%的人认为在校期间自主创业,风险较大,不容易实施;有3.09%表示不关注;2.06%的人选择反对,认为创业会影响学习,大学期间应该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出发点”,51.79%的人认为是为了积累经验;35.2%的人选择了挣钱养家;28.07%的人认为是服务社会;26.79%的人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仅有14.19%的人是想寻求刺激.关于“对在校大学生创业风险的认知”,50.2%的人对创业风险有充分认知,并能列举出风险类型和区分出关键和非关键风险,34.1%的人觉得自主创业有风险,但只能大约说出风险类型;15.7%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关于“有了创业动机,是否实施创业”,21.74%的人认为会马上实施;51.3%的人犹豫不决;24.58%的人表示不敢做,认为理想和现实有差距;只有2.42%的人肯定不会,认为自己的想法肯定不会成功.综上所述,在校大学生中,绝大部分的人支持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创业的主要动机是积累经验和为家庭分担压力,一半的人对创业风险有充分的认识,能说出自主创业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关键因素,但真正想立即实施创业的人不多,绝大多数的人犹疑不决或缺乏勇气.

2.2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证分析:基于风险量表的调查,线上线下总计收回有效问卷9700份,对每个风险因素统计其每百人选择a、b、c的人数,根据表1-2所示的公式,计算每个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系数,将每个风险因素的加权平均风险系数再平均,得出平均风险系数为3.7(3.8+3.93+3.85+3.74+3.23+3.98+3.66+3.6+3.56+3.97+3.64+3.85+3.25)/13≈3.7),如表2-1所示.设xi(1≤i≤3)为每个潜在风险因素的加权平均风险系数,x为所有因素加权平均风险系数的平均值,则当xi≥x时,该因素为关键风险.由此,根据表2-1所示,得出主要风险依次为:缺乏专业技能、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社会经历欠缺、人脉不足、管理过于随意、资金短缺、创业团队不稳定.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在个人访谈环节也得以佐证,比如做外卖生意的明同学认为,对他而言最大的风险是资金链的断裂;做校园兼职代理的吕同学认为社会经历和人脉是他创业的主要瓶颈;毕业后已成立自己公司的李同学介绍,他当时在大学里自主创业的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技术;凭借技术创业的王同学正经历着团队成员只顾眼前利益,缺乏凝聚力的困境;而屡战屡败的黄同学则坦言,失败的原因是对创业项目没有进行周密的思考,就匆忙开张XXXXXXXXXX

3.1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核心竞争力:不管从事怎样的创业活动,归根结底依靠管理和技术两个轮子,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充分发挥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准备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首先要练好基本功,不仅要学好专业理论课,还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实践性环节;利用各种渠道比如老师,网络、科技论文、社会实践等,了解专业前言研究、专业领域专利和企业实际需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比赛,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为自主创业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

3.2重视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选择的正确性: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创业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磨刀不误砍柴工,应特别注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首先,充分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经营的产品或劳务的市场潜力,比如该行业前后两年销售增长的百分比,市场价格,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竞争机构,以及技术、社会和政治因素等.或许单个学生的能力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凭借学校平,整合老师、同学、信息等资源,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比如利用网络平台,寻求解决方案.其次,应理性分析自己或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管理水平、专业技能、资金、渠道、人力资源等,只有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潜力大的项目结合起来,才能大大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3.3专注创业项目,注重日积月累:公司创办、市场开发、产品推销等工作都需要调动资金和人脉,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如果创业项目确有前景,也做过周密的可行性研究,那么,在创业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急躁.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服务好客户,只要获得了客户的认可,那么慢慢的业务就会好起来,人脉也会多起来,资金就会周转起来,同时个人的社会阅历也会丰富起来.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走好这个过程,路自然就通了.

3.4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由于受到能力、资金、信息、经历等因素的制约,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多半由几个谈得来的同学组成团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有明确的核心领导人,也没有相关的制度,甚至连清晰的分工和协作关系都没有约定,就凭着一腔热血干了起来,结果随着经营活动的开展,当出现权力、利益、风险、观点等冲突时,团队的凝聚力往往面临挑战,甚至解散.因此,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就成为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就一个没有明确的核心领导人的团队而言,首先应该花费大量的精力确定一个在团队层面和个人层面都认同的目标,通过一个共同追求的、有意义的目标来统一大家的行动;其次,应将目标转变成具体的、可衡量、现实可行的绩效目标,并明确责任人;第三,为各绩效目标设定明确的标准及与之对应的薪酬标准,以便执行、考核和奖惩;第四,制度化程序性的工作,以提高行政效率,约定非程序性事件的处理原则、方式、程序,以快速应对风险事件.第五,在强调团结奉献的同时,激励个人表现,防止团队成员搭便车;第六,培养团队成员的信任感,积极营造一个心态开放、沟通活跃、彼此关注的团队文化,尤其应将沟通过程及结果形成文字,以确保执行过程流畅.对于一个有明确核心领导人的团队而言,团队成员的统一行动或许可以由主创人员的个人权力如统御权和专长权来驾驭,但即使这样,共同目标的确定依然很重要.而其余上述各点,也应该是其营造团队凝聚力的主要抓手.3.5社会力量齐抓共管,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这万众创新的时代,在校大学自主创业作为培养全民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形式,应该得到各方关注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国家、学校、当地政府、企业、家庭等,应积极行动起来,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国家和当地政府应为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资金与信息支持;高校应从就业教育转为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家庭更应成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坚强后盾,在理念上、经济上、感情上、甚至经营环境上给孩子予持续的支持;而企业作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依赖,应给予在校大学生平等的机会,适当的技能培训和指导,以便他们能快速成长.

作者:周同胜 杨爱群 陈倩 单位: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个最火的创业小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