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雷空爆和平地爆哪种好?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全国上下各个产业都处于百废俱兴之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和朝鲜之间的斗争却越发的激烈。

随着美国越过“三八线”,不断地对对对对对对我国的领域进行挑衅以及朝鲜政府不断向我国发出支援请求,中国政府秉持着热爱和平、保护祖国领土的信念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组成一支名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面对美国这个强大的敌人,我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中上甘岭战役想必给大家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这场战役中,我军的一志愿军的战斗英雄蔡兴海,仅仅带领8名战士便利用“空爆弹”的技术,打退了美国军队400余人,让美国人为之一惊,以为是什么高科技玩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的“高科技”。


上甘岭战役美国军队的强势攻击

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上甘岭形似三角形山,其地理位置好,隐蔽性强,其后方的阵地是双方输死争夺的目标,因此拿下上甘岭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早在之前的战役,美国就因为轻视我们志愿军的实力,被我军用各种战术击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如今,在我们不断的胜利之下,我国当前处境已经十分占有优势了。所以当下美军已经开始着急了,迫切地需要扭转当前局面,他们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策划着把战略重心往高地战转移,给自己制造优势。

因此在这场战役中,美国军队调集兵力6万余人,坦克170多辆,大炮300余门,出动飞机3000多架,如此之大的阵势足以看出对于这场战斗,美军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必胜打算了。不仅如此,美军还提出了“摊牌行动”,想要用小规模的行动,将我方的地位转为被动状态,趁乱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占领我军守在上甘岭的597.9和537.7高地。

就这样,兵力、武力、计谋都完善的美国军队开始对志愿军展开猛烈的攻击。据后来统计,平均每秒钟,便有6颗炮弹落下。为了争夺我方两个连驻守的一块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联合军不惜向我军投入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是目前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此次的军力和火炮的密集程度更是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高水平。面对这样的攻击,一开始处于弱势的志愿军队伍被连连击退,死伤十分惨重。


1952年11月2日,我国志愿军与美军已经在上甘岭上对峙了19天了,双方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就在这个时候,12军31师91团8连4班的副班长蔡兴海接到上级的指令,需要他们四班的人一定要将597.9高地最前沿的9号阵地守住一天一夜。

在上甘岭的阵地中,597.9高地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是由东北与西北两条山梁组成,形似三角形,美国人也称其为三角形山。对于敌人而言,9号阵地是占领507.9高地的一个必要的垫脚石。有了这块阵地,那么上甘岭战役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此他们在此处的攻击可以说是这么多阵地中最为猛烈的了。

对于我军来说,9号阵地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此地一丢,后面的阵地也必将无法守住了。因此,我军战士必须严守此地,他们发誓一定要死死驻扎在此地。然而此时此刻,在十几天的斗争中,4班的战士们早就伤亡了大半了,最终剩下来的只剩下了9个人。

蔡兴海十分清楚当前形势是怎样的危急,面对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蔡兴海等人抱着随时牺牲的决心。副班长带着队伍来到9号阵地,大家一起,开始拼死驻守


到了这里之后,果然当前的情况和他们想象中的一样,战势紧张,伤亡惨重。在部署好阵容之后,战斗一经打响,他们就感受到了来自敌人从四面八方的排山倒海一般的猛烈攻势,敌人步步逼近。然而面对这些,四班的战士们依然在枪林弹雨中勇敢前行,没有丝毫的畏惧。

可是当前,志愿军的装备很是简陋,只有一些简单的武器,如手雷、手榴弹、步枪等。但是敌人却装备着十分高级的坦克、大炮、空中飞机。不仅如此,敌人的兵力也远胜于我们。他们的火力凶猛,人数众多,双方实力实在悬殊,如果就这样对峙那结局可想而知。

因此,蔡兴海只得想办法智取,必须与敌人打消耗战、持久战、拉锯战。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地道战就是我们的拿手好戏。硬抗抗不过他们,蔡兴海就选用这样的方法。之前的时候,我军依据这里的地势在地下修建了大量地道与防空洞。这里地势复杂,沟壑纵横交错,因此这些地道很是隐蔽。

在白天的时候,敌人在天上用飞机炸弹进行猛烈轰炸之时,我军便躲入地道与防空洞中暂时躲避。待到敌人天上的炮火停止准备在地面对我方展开进攻时,我们又从各处的地道里出来开始与他们展开激烈的战斗。如此一来,减少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保留了体力和武器的消耗

一开始,蔡兴海等人决定用手雷进行近战攻击,用稍有爆炸延迟的手榴弹去攻击远处的敌人。当时的炸弹的信子拉开之后有6秒左右的时间才爆炸,但是远处的敌人看到手雷弹之后,有时间去躲开爆炸中心。这样一来既没有办法杀死敌人还浪费这些武器弹药,蔡兴海只能换一种方法。


经过他的仔细研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其实手雷和手榴弹真正的伤害能力并不是爆炸的范围和引起震荡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当炸弹发生爆炸的时候,瞬间的冲击力可以让弹片像子弹一样穿过人的身体,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于是经过计算与分析,蔡兴海发明了一套新的攻击方法:“打空爆”。

“打空爆”的操作大概是这样的:在使用手雷和手榴弹的时候,先将它们在手中停留一定的时间,计算着快要爆炸的时候,将其扔向空中。炸弹爆炸的时候,给敌人来一个猝不及防,没有逃跑的时间。同时由于在空中的时候就爆炸了,所以爆炸后在高处的弹片会首先攻击人的头部。如此一来,提高了武器的杀伤力,给敌人带来的伤亡率更高。

不过这样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风险。虽然他们都大致地知道这些手榴弹手雷的爆炸时间,但是每一个批次的武器也会有一定的误差。如果丢得早了,不仅没有什么作用,还有可能被敌人拿到再丢回来,这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如果稍微晚一点将武器扔出去,那么受伤死亡的就是自己了。轻则手被炸掉,重的话甚至连性命都没有了。

他将这个方法告诉了班里的其他八个人,但是这些战士们却表示,即使是有风险但是为了守住阵地,大家依旧在所不辞,因为这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在经过初步的训练之后,四班的九名战士们开始了他们战斗的道路了


没想到,奇迹就这样出现在了这九个战士的身上。幸运之神眷顾了他们,他们非但没有遇到任何意外情况的出现,甚至还在这一天一夜中歼灭了四百多个敌人。最终只只只有三个人受了些许的轻伤,剩下的六个人完好无损。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四班就凭借着这九个战士的力量,守住了9号阵地,击败了美军的进攻。后来美军还以为这个简单的“打空爆”方法是什么中国新发明出来的高科技武器。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双方都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十分强大的火力攻击,与美国军队双方前前后后为了争夺阵地交战了59次之多。在这长达43天的战争里,志愿军击退联军900多次冲锋。志愿军伤亡一万余人,而美军伤亡九千余人。但是最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奋战中以完美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蔡兴海等人的战果都看在了大家的眼中,上级领导也为这个以少胜多这样绝对差距的胜利感到震惊,立即向中央进行为四班的战士们邀功。在战后,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国内各个像《新华社》与《人民日报》这样的类似媒体报道,一时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们的伟大贡献,还有很多孩子们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崇拜对象。

甚至毛主席、周总理都对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赞不绝口,亲自接见他们并且对他们表示最真诚的赞美。1953年蔡兴海也积极地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正式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下定决心为党组织效力。

抗美援朝战争圆满胜利之后,蔡兴海由于在上甘岭战争中表现突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了等功,以及给予了他“二级英雄”称号,四班的其他八名战士也受到了表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还授予了蔡兴海“一级国旗勋章”

在后来,蔡兴海还在西藏的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西藏战斗了十七年之久,还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战,将自己的宝贵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他说道:“一直以来大家认为我是战斗英雄,给予了我如此至高的称呼,那么我就应该不负众望,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去,我要用一辈子去坚守上甘岭精神高地!

回顾蔡兴海的军旅生涯,这三十多年以来他都是服从命令,听从党的指挥,跟党走。虽然他的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副班长,但是他依然坚定地在做党最英勇无畏的战士。

三十多年以来,蔡兴海先后立功十多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与表扬,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981年,蔡兴海脱下了军装,光荣退役。在后来继续回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工作献计献策,担任当地木材公司党总支书记,一直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和社会。

1992年蔡兴海退休了,但是在退休之后年迈的蔡兴海依然积极地响应组织的号召。他经常到附近社区和学校为百姓和孩子们将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讲自己四班战士们无谓牺牲的精神,宣扬他们的爱国精神,传达了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是我们后代的一个光荣榜样。


蔡兴海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军人,他严于律己,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甚至愿意将生命都付出给国家。虽然他的职位不高,但是他却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定的完成自己的责任,不骄傲,不炫耀。

我们当前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先辈在战场上用生命为我们一点一点地换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现在。虽然这些志愿军战士们有的牺牲了,有的去世了,也有的已经很年迈了,但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爱国精神永远在我们的身边传承,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

本文由历史老炮原创,关注我,带您了解更多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高爆手雷和普通手雷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