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普惠科创贷是什么贷款呀?是哪个银行下面的?贷款期限多久?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领域已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共建的市场。互联网银行借助金融科技能力优势,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客群,在普惠金融领域大有可为。

作为全国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因消费信贷产品“微粒贷”被市场所熟知,事实上,其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的小贷产品“微业贷”在低调中蓄力,目前触达227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授信客户73万家,累计放款额超7100亿元。其中包括为超过5万户科创型小微客户服务,授信额达710亿元。

深圳每3家科创企业就有1家使用微业贷

从一名手艺人到深圳市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泽星的创业之路充满挑战,在他看来,小微企业要想破局,长远的发展下去,真正需要的是可以和银行建立起关系,借好银行的力。

不过,像3D打印这类的科技型企业在融资中存在不少问题。

科创型小微企业有着“重创新,轻资产”的特点,一方面难以通过抵押借款,另一方面,此类企业风险难以评估,因此借贷费率较高。

而正是此类“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内各细分赛道的佼佼者和产业链的排头兵,对于加快解决我国技术层面“卡脖子”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其中,诸如微众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有效助力。针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客群,微众银行创新惠企模式,沿袭微业贷的成功模式,打造了线上化、无抵押的科创贷款产品。

“在具体操作时,我发现微众银行是最方便的,申请后资金很快就下来了。”江泽星也正是受益于微众银行的科创贷款。

科创贷款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重创新的融资需求为导向,以政府增信、风险共担、成本共担、灵活担保为融资特点,通过适度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控制贷款成本上限的科技信贷流程,解决了众多早期“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当前,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是微众银行企业金融服务的重点客群之一,已吸引近10万户科创企业前来申请。

在深圳,每3家科创型企业就有1家使用微业贷。深圳作为科创金融服务的核心地区,微众银行在信贷政策上进行了战略性倾斜,据披露,目前,微众银行科创贷款在深圳1.8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超过35%。

到2021年二季度,微众银行科创金融已经为超过5万户客户授信710亿元,其中深圳地区授信124亿元。

7100亿放贷额背后的坚守

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由腾讯、百业源和立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发起设立,于2014年12月获得由深圳银监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

开业6年来,微众银行专注服务小微企业和普罗大众,针对普惠客群的需求痛点,打造了包含“微粒贷”“微业贷”“微众银行App”和“微车贷”等多样化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矩阵,广泛服务个体工商户、新蓝领及年轻白领等多层次群体。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27个省和直辖市,累计触达小微企业227万家,累计授信客户73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7100亿元。

回顾来看,2017年微众银行正式启动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在局部地区试点。

2018年,针对微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贷款需求及其痛点,微众银行首创推出了线上化、无抵押、随借随用的小贷产品“微业贷”。到了2019年,微众银行为民营企业中的23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提供了信贷服务。

截至2020年末,微众银行小微企业客户已覆盖全国27个省的200余座城市;据可比数据测算,该行在贷企业法人客户数占服务业务覆盖地区小微企业总数的比重逾6%。

在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去年以来监管着重强调提高“首贷户”比例,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下沉服务重心。

微众银行微业贷通过数字金融服务降低小微企业获取“首贷”的难度,使得融资难的根本性问题得到改善。

据了解,微业贷2020年全年新增“首贷户”达到10万户,2021年上半年新增超过4万户,微业贷客户中约60%企业客户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的。

从微业贷近几年的成长中可以看到,其用户也在不断下沉。2018年时,微业贷77%客户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到2020年末,超过三分之二客户年营收低于500万元。

另外,微众银行通过下调利率、延期还本付息、还款优惠、减免手续费等措施,去年全年向实体经济让利15亿元,惠及19万客户。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利率连续三年显著下降,2020年较上年下降1.35个百分点。

持续布局重点产业数字化金融

自成立以来,微众银行持续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不仅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开放科技能力、推进开源生态建设。

据了解,微众银行历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都在10%左右,远高于金融行业平均水平,科技人员占全行员工比例保持在50%以上。

其2020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微众银行研发费用支出为19.44亿元,同比增长42.62%,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8%。

受益于长期的高投入研发,2020年,微众银行成功将国产ARM架构芯片应用于分布式储存、基础核心组件与资源管理等领域,显著提升了IT基础设施国产化水平并实现全栈安全可控。

借助科技优势,微众银行持续布局重点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三年内针对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国家重点领域展开探索,为重点领域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与数字化支持。

据悉,微业贷供应链金融签约逾2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及行业龙头企业,为逾5万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企业的生态圈,有效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支持链属企业来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让“卡脖子”早日变为“杀手锏”。

微众银行表示,将继续坚守“微”和“众”的服务定位,持续科创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与成长。

未来,期待如微众银行等的金融机构继续探索服务小微企业的更多可行路径,不断提升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引领成功的产品及服务辐射全国。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风投基金等投资主体,并推出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在满足大中企业科创需求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仍普遍面临着融资无门的窘境。针对这一难点,结合盐城市正在推进的“科技突破年”活动,东台市创造性建立专门服务科创企业融资的可转贷模式,制定具体方案和试点办法,引导试点银行加快产品创新、流程改造,及时建立起可转贷服务体系,并于近日向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首笔可转贷300万元,充分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赋能。

可转贷在实践操作中重点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在贷款之上附加转股权利。银行通过合同约定,授予科创企业在较长时间(一般3至5年,最长达8年)借用贷款的权利,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同时授予贷款银行未来将贷款债权转让给第三方或按合同预设条件转换成股权的权利,为长期低成本资金供给者提供固定收益之外的回报机会。二是适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广泛。可转贷主要面向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且业务快速扩张的非上市企业,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及相关领域,并采取信用或专利权质押等弱担保方式。借款企业后期财务表现优异,出现资本溢价,贷款银行可通过拍卖等方式将此贷款连同转股权利溢价出售给第三方,保障企业享受长期低成本资金的支持。三是蕴含多重政策红利。可转贷政策极大增强银行体系的供给能力和意愿,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科创融资体系,扩大地方科创研发资金投入。可转贷产品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本和人才的流入,也有利于支持存量企业转型升级。可转贷有助于化解储蓄过剩而资本形成不足的局面,可进一步提升本地企业融资发展的能力。

在此政策推动下,东台农商银行走访多家企业开展需求调研,最后与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该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现拥有专项著作权2项,技术专利20余项。6月25日,东台农商银行向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放第一笔“科技贷”300万元,贷款利率仅4.35%,比该行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1个百分点,有效化解了传统科创贷利率低了银行不愿贷、利率高了企业难承受的内在矛盾,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

首笔可转贷业务的成功落地,为东台市科创企业融资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也是实施精准惠企、襄助科创的一项金融创举,对建立健全广覆盖、可持续的科创融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后期东台市将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完善相关业务流程,培育和强化与第三方公司的合作,加强与科技、工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持续做好可转贷的政策宣讲,力争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之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下款的网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