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奥迪小满文案涉嫌抄袭?

5月21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汽车发布了著名艺人刘德华代言的视频广告。这广告没有干夸汽车性能,而是以奥迪车在乡野间驰骋为背景,“人生小满”为意境主题,被舆论群赞文词佳、镜头美而一时刷屏,播放过亿。

不料,5月22日上午视频主“北大满哥”指责奥迪广告严重自己去年发布的。目前来看,抄袭的不仅是创意,更是大量雷同的文字,包括满哥写的一首仿古诗。由于证据确凿,奥迪22日10点多就迅速下架了视频,并称会就“侵权情况进行处理”。

根据2021年修订的《广告法》,除了广告受众外,本广告涉及至少四方主体:广告主奥迪,即为推销自己的商品,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企业。广告经营者,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企业,奥迪已经指出这是一家叫M & C Sacctchi的创意代理公司。广告,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主体,如电视台或微信。广告代言人刘德华,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作推荐、证明的人。

《广告法》禁止广告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或欺骗、误导消费者。不过,这一般指对广告中的商品的质量性能等造假。广告文案的原创者是谁、奥迪有没有向其付费,通常不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意愿、购买决策,所以这个广告虽然可能涉及制作人员的弄虚作假行为,但不属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虚假广告。

目前来看,刘德华在其中只是一个拿剧本说台词的演员,除非他事前知道这里面存在违法事由,否则没必要道歉。相反,由于刘德华是知名艺人,知名度甚至不低于奥迪,以至于满哥发布维权视频时直接指向“尊敬的刘德华和某著名的汽车品牌”,导致他成了集火点。刘德华的人设也一向是正直严谨,所以刘德华此次遭受了一定的声誉损失。尽管他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但至少对他是个尴尬事。故而,奥迪已经向刘德华公开道歉。

无论刘德华团队此前是如何签约的,本案也给各位广告代言人(特别是名人)提了个醒。他们和广告主签约时,皆可约定:若后者在商品或广告制作中的过错而导致前者声誉受损的,可以要求后者予以赔偿。

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在于著作权方面:即广告相关方和文案原创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显然,奥迪不应该白用满哥的文案。《广告法》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权益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当然,对广告发布者而言,除非事前明知故意,否则对此等情形一并追责,属于过苛。原创者现在也没有追究发布者责任的意思。所以担责者应该是广告主和广告经营者。

《民法典》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现在奥迪已经宣布视频下架,向满哥道歉。广告制作公司也应考虑道歉声明。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赔偿的问题。

对原创者而言,抄袭本身未造成其自有商品销量下滑等方面的损失。其损失实际上是授权许可费的损失,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本来应该向他申请使用文案的许可费,或者说稿费。默默地抄袭了,实际上是赖了许可费。

因此,合理的赔偿金额可以参照奥迪同类广告对文案的许可费标准,并考虑两个特殊因素而上浮。一是原创者本来没有必须授权的义务,所以不能拿别人自愿授权的许可费标准来衡量,否则就成了本文案使用“木已成舟”下的“强买”。二是这个广告在奥迪广告中也属于罕见的爆款佳作,虽然有画面精致、明星代言等因素,但文案本身优质,也属于公认,故许可费应高于平均水准。补完授权手续后,广告主亦无妨继续上架该广告。

如果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不能和原创者达成一致意见、自行和解,那原创者可以到法院起诉,由前两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主要过错在于广告经营者对广告主的欺瞒,那广告主也可以在事后要求广告经营者对自己承担责任。

文/缪因知(法律学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秒发声明问责代理公司,“小满”文案抄袭实锤,奥迪和上思谁担责?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产经中心

从捧为“神级佳作”到被指“全本抄袭”,奥迪的“小满”宣传短片,翻车仅用一天。该短片已连续两天冲上热搜,正反交替,一地鸡毛。5月22日,在博主“北大满哥”发布有关奥迪宣传短片抄袭其文案的相关短视频后,奥迪迅速发布声明称,因监管不力、审核不严给刘德华先生、北大满哥及相关方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并称已责成创意代理公司处理。

从奥迪方面的表态来看,抄袭事件已经实锤,并问责承接该短片的代理公司。但在该事件中,发布者(一汽奥迪)、代理商(上思广告)及主演刘德华,三方是否均需担责成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视频制作基于创意代理公司,在声明中奥迪方面也表明为代理公司处理,但由代理商责任导致的侵权事实,奥迪方面作为直接面对公众的视频发布者也很难完全从该事件中免责。

时间倒回至5月21日,刘德华与奥迪品牌合作的宣传短片《今日小满,人生小满就好》上线后刷爆各平台,“刘德华科普小满节气”的词条也迅速冲上热搜。而作为该片导演的彭杨军也发布微博表示,“这是我导演过的片子里最轻松愉快的一次……谢谢所有的小伙伴们,谢谢客户一稿过”。

然而,一稿过的“小满”,一天后便惹出大麻烦。5月22日,名叫“北大满哥”的博主发布短视频并配文“被抄袭了过亿播放的文案是什么体验”,直指刘德华及奥迪品牌视频文案全文抄袭。据了解,“北大满哥”所指被抄袭的视频,是其去年5月21日发布的关于小满的视频,彼时其视频点赞量超10万。而两者文案逐句对比能发现,奥迪广告文字与上述小满视频如出一辙。对比视频发出后,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根据该短片简介显示,“小满”宣传短片代理商为M&C Saatchi(上思广告),代理商创意为张皓。随着“奥迪小满广告抄袭”登上热搜,奥迪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均删除相关视频,并发布声明致歉。奥迪方面在声明中表示,“该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M&C Saatchi提报并执行,本着不回避问题的原则,我们已责成其尽快就所涉文案侵权情况进行处理,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在事实正式澄清之前,奥迪各官方渠道将全面下架该视频”。

据了解,上思广告由查尔斯·萨奇与莫里斯·萨奇在1995年与杰里米·星克莱尔等人联合成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该品牌在国内的汽车品牌客户包括比亚迪、宝骏汽车、保时捷等。2019年,上思广告陷入人事动荡和财务造假风波,莫里斯带着三位高层离职,公司首席执行官、执行创意总监和首席策略官也相继自愿解聘。

业内人士表示,通常企业的创意广告会委托第三方代理公司进行方案提交和制作,企业负责审阅和最终定稿发布。奥迪在声明中表示将责成M&C Saatchi尽快就所涉文案侵权情况进行处理,也是划清第一责任方。

在奥迪致歉后,惹祸的上思广告也发布声明称,我司奥迪服务团队系奥迪小满篇品牌视频开发团队,在视频内容开发过程中,因该公司奥迪服务团队版权意识淡薄,在未与版权方沟通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了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关于‘小满’的视频中文案内容给刘德华先生、北大满哥、一汽奥迪品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困扰。“我们深表歉意,并诚恳地向原作者道歉,同时承诺尽最大努力弥补对原作者的损失。我司郑重承诺将在广告创作中尊重和保护原创作者权益,严格杜绝此情况发生。”

此外,5月22日下午,刘德华在官方后援会App华仔天地发文表示:“对原创我是百分百的尊重,今次事件,对于广告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满哥造成的困扰,我个人深感遗憾。”

上思广告闯祸,奥迪是否担责?

记者注意到,“小满”短片制作完成后由奥迪在其官方渠道进行发布,并产生流量,虽然该视频已经删除,但已经发酵一天时间。

“视频下架只是停止继续侵害行为,但此前的侵害行为已经存在。”浙江晓德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文明认为,如果该广告挪用个人视频内容用于商业目的,但内容上并未标注来源和作者,在《著作权》法上为侵害行为。作为主演的刘德华,仅提供人物形象,视频内容和文案及发布都与其无关,因此不会涉及相应责任。奥迪作为发布者,其将视频发布出并用于商业用途,虽然由奥迪代理商进行制作,但被侵权者也可以起诉企业,让其承担相应责任。

不过,陈文明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企业与委托公司在达成相关合作前,会签署相关协议和合同,在广告制作上通常会标明保证著作权相关规定,如果被侵权者起诉企业,企业可以将代理商列为共同被告共同承担责任。“如果该事件对企业造成恶略影响,企业也可以继续起诉代理公司,让其承担相应损失。”

对于此次抄袭事件,一汽奥迪相关人士表示:“一汽奥迪品牌非常重视原创和知识产权保护。每一个直击人心的创意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厚积薄发。”

随着新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个人在公开平台上发表作品越来越普及,但这并不是给抄袭者提供便利条件。业内人士表示,公开发表过的作品未经当事人允许,用作商业目的已触碰法律红线,未来企业应加强管理和审核,以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事实上,据了解,广告公司在进行广告宣传创意时,通常也会进行与论文相似的文案查重程序。但一位广告行业内人士坦言,以前对于文字类的文案仅需检索便能得到查重结果,但视频类产品中主播的口播式文案,确实有查重难度。对此,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媒体时代产生短视频、音频等多种作品呈现形式,企业也很难发现文案和创意源头,还需上线能在新媒体形势下检索App或平台以解决该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

南方都市报 发布于:广东省

5月22日午间,“奥迪&刘德华小满篇”广告视频开发团队针对抄袭争议,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声明称,在视频内容开发过程中,由于团队版权意识淡薄,在未与版权方沟通的情况下,使用了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关于“小满”的视频中文案内容,给刘德华先生、北大满哥、一汽奥迪品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困扰,深表歉意,并诚恳地向原作者道歉,同时承诺最大努力弥补对原作者的损失。

公开资料显示,这次广告由创意代理公司M&C Saatchi(上思广告)提报并执行。该公司在全球有多个办事处,上思广告(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09月0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等,在国内拥有多个汽车品牌客户包括比亚迪、宝骏汽车、保时捷和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等。

相关争议视频是刘德华与奥迪品牌合作的短片《今日小满,人生小满就好》。该视频上线后,全网点赞和播放量均超500万。但上线当日,名为“北大满哥”的博主就留言称几乎整篇都截取自其去年所发的视频文案,并质疑“引用的时候能不能通知一下原作者”。

同日,北大满哥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发声,将两条视频进行对比,并强调其中的诗句是自己引自曾国藩的一句用语,后填词所成。但随后也有网友举证,部分文案更早由网友“yoli琳”在2017年发过。

对此,“yoli琳”回应,相信这是每个深入了解24节气的人都会有的发现,不算是什么独创性思想。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迪二手车广告案例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