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

又到了开全国两会的时候了,3月,我们将迎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召开,那么2021全国两会是个什么会?2021全国两会有哪些不一样?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2021全国两会是个什么会

2021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团结和民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

2021全国两会有哪些不一样

今年“两会”的新闻采访工作将借鉴去年有关做法,邀请部分在京的中外记者采访会议,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

两个会议的新闻中心将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中外,记者提供服务,积极协助中外记者联系采访。

那么今年两会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报道称,今年会议中最受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预计将阐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25年的工作重点。

1.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大背景下,各地将亮出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这无疑将成为观察地方两会的重要视角。

2.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一些地方已经公布的省级人代会建议议程中,审议地方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本次省级人代会的标配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3.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地如何确定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绘制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无疑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此外,教育、医疗、环境、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一直是省级地方两会舆论场中的热门话题。新的一年里,各地政府将作出哪些民生承诺和部署,同样备受期待。

下一阶段如何做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推动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中国将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疫,相关决策与趋势等。

看点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怎样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包括GDP增速如何设定,就业、收入、环保等方面的任务如何安排等。

如何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加试题”考验。

看点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何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新阶段新航程奠定良好基础

民法典草案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方面,很多内容将成为审议热点。

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助力市场复苏,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新型动能增长,推动服务业升级

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

我国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未来将采取怎样的对外,如何处理国际关系。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始,那两会是指哪两会?

一、两会是指哪两会?具体是什么意思?

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022年的全国两会是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简称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意思?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一般简称为××届全国人大×次会议。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任期: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1次会议。

(4)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应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士、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士、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一般简称为全国政协×届×次会议。

(1)性质: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构成: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3)任期: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4)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导语: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就要在北京开幕了。关于全国人大会议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赶紧跟着小编脑补一下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有规定吗?

《选举法》第十五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人。”

今年的2980名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

《选举法》第十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在3月召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始于1985年。

据统计,自1954年9月15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65个会议年度中,共召开52次全国人代会。其中,在1月开幕1次,在2月开幕2次,在3月开幕36次,在4月开幕1次,在5月开幕1次,在6月开幕4次,在7月开幕1次,在8月开幕1次,在9月开幕1次,在11月开幕3次,在12月开幕1次。可见,除了10月份,其他11个月份都举行过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什么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三项权力: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通过人事任免,决定由谁来具体掌管和实施这些运转:它有权选举并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包括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人选;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和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通过审议和批准预算,决定整个国家运转中,钱怎么花: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有权决定国家其他重大事项,包括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等。

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较多,不便于经常举行会议,行使职权,所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它的常务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两会期间,小编将持续为你带两会“大新闻”,敬请关注。

(据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综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