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主要记载的历史年限?

三百多年来,李自成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那就是李自成的生死之谜。对于李自成的生死,有两个影响最广泛的说法,一是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被当地人袭击杀害,二是李自成战败后化名为奉天玉和尚在夹山寺出家,一直到康熙年间才死去。

李自成到底有没有死?如果没有死,那么奉天玉和尚真的是李自成吗?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说李自成已经死了。

记载李自成战死的资料,广泛记录于清初费密所著的《荒书》、计六奇的《明季北略》、王夫之的《永历实录》、彭孙贻的《平寇志》、吴伟业的《绥寇纪略》、谷应泰的《明史纪略·李自成之乱》等几十种著作。

在这些史籍之中,对李自成之死,似乎所有作者都是言之凿凿,或说李自成被“居民用白棒击杀之”又说“食绝,被土人所杀”,又有人说“时积雨,骑陷泥淖而不能驰,村民锄挺奋击,人马俱毙”。至于死在何处,则有通城九宫山、通山九宫山等处。

对于李自成死时的样子,则都以尸朽莫辨,“逆首已泥”等说辞为主。这个说法最早源于追剿李自成的英亲王阿济格给朝廷的奏报:“因遗素识李自成者往认其尸,则尸朽莫辨,或存或亡,还另行查访。”

不久之后,阿济格又奏报“闻自成逃遁,现在江西”等话,朝廷为此认为阿济格是在有意欺瞒,于是将他降为郡王。由此可知,作为追杀李自成的主帅,阿济格也不知道李自成到底死了没有。因此,从清初开始,就有人一直怀疑李自成到底死了没有。

顺治二年(1645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其所著的《鞑靼记事》中写道:“没有人知道李自成的结局,有人认为他在战斗中被吴三桂所杀,但战斗后他从未出现,无人知道他是死是活。”康熙二十年(1681年),内阁学士张玉在编写的《剿闯献二贼纪事》一书中写道:“自成之死,终未有实据也。”可见,直到康熙时人们对李自成的死依然没有定论。

但是到了1955年,郭沫若以时人所写的几篇文章和发现的李自成宝剑、马镫为由,断定李自成是死于湖北通城的九宫山,而且是被当地村民杀死。

这一论断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实今天看来郭沫若的证据是有欠缺的,一是所谓的李自成宝剑从未有人见过实物,二是李自成在通城、常德一带转战,单凭一个马镫就断定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这显然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因为证据太少、太苍白。

那么,李自成如果没死,他到底去了哪里?这里就引出了第二个可能,那就是没有死的李自成剃度出家成为了一名僧人——奉天玉和尚。奉天玉和尚到底是不是李自成?我们用证据说话:

康熙元年(1662年),云南同知张琮伯在赴任途中经过辰州时,曾经记述道:“见一老僧,状伟而言辞慷慨。其徒曰:吾师即闯王也,彼时有孙某愿代死,吾师始得脱耳。”

乾隆十八年(1753年),澧州知州何璘觉得李自成之死疑点甚多,于是细加探访,经过数年寻找,何璘发现石门夹山寺一老僧名奉天玉和尚的人极有可能是李自成。

何璘曾经亲自进入夹山寺查访,在其所写的《书李自成传后》一书中记载:当时寺中有供奉木偶似李自成,有奉天玉和尚墓和紫石牌坊,奉天玉和尚顺治元年进入寺庙,无人知道他的身世,但其口音似西人。

何璘是第一个提出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的人,何璘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恐慌,因害怕遭到清廷以袒护之罪治罪,于是带人捣毁了奉天玉和尚坟墓的建筑和记载其事迹的紫石碑。

1958年,夹山林科所在何璘见过李自成墓地的地方,挖出了奉天塔和野拂撰文纪念奉天玉和尚的石碑。由于当时文物意识差,石碑被当场砸断,有的当作了猪槽、有的当作了修桥的垫脚石。奉天塔则被丢在了荒山之中。

1980年,林场工人石开柏无意中发现了被当作垫脚石的野拂撰文残碑,残碑有碑文15行,落款为“补之为铭”。历史学家经过考证认为,这就是李过留下的碑文,李过表字补之。

在夹山寺有一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碑文——《重修夹山寺灵泉禅院功德碑》记载:“顺治九年冬,野拂大和尚从鼎州(常德)来,投奉天老人批剃,更不惮勤勉。”由此可以推知道,李过在顺治九年出家,经常到夹山寺来侍奉“奉天玉和尚”。

而顺治九年(1652年),正好是李自成率领10万大军在常德、石门、澧县一带溃败的时间。1981年10月,慈利县发现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野拂和尚修的碑文,碑文上面清楚记载:野拂和尚“追随李闯与澧水”。如果这一切都只是巧合,那也太巧合了吧?

《支那撰述》和《梅花百韵》

1980年12月底,夹山寺维修大雄宝殿,工人们在离地面3.5米的一个墙洞发现了写有诗词的木板。工人不懂此木板的意义,将其拿来烧火。石门县文化馆专家龚少通等人赶来时,只收到剩下的3块木板。这剩下的3块木板,全都是花梨木,长度接近一尺,所写内容为《支那撰述》和《梅花百韵》。

在《支那撰述》上留有残文“野拂维禅”等字,是野拂为奉天玉和尚所写的颂词。《梅花百韵》有残诗9首,这9首残诗都非常大气,有“如何呼得法王名”、“徐听三尊话政猷”等。

1981年元月,为搞清楚奉天玉和尚的真实身份,常德和石门当地的专家对奉天玉和尚墓进行了发掘。奉天玉和尚之墓分为左中右三穴,经过发掘,挖出麒麟凤凰青花罐一只,中间装有舍利子若干。

青花罐子上有铭文砖一块,上面写着奉天玉和尚“师于大清壬辰年六月(清顺治九年)率徒开山,领弟子数千众,殁于甲寅年(康熙十三年)三月。”落款又是“补之位铭”。两次出现顺治九年,两次出现“补之为铭”,一个来历不明的和尚,来夹山寺时已经有弟子数千众,一个普通的和尚谁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在左边墓穴里发现镇墓圹符碑一块,上面刻着“身披北斗,头戴三台,寿山水远,石朽人来”几个字,这块石碑与两年后在陕西米脂县李自成行宫遗址发现的石碑一模一样。这种石碑镇墓的习俗是米脂旧俗,湖南当地从未有过这种奇异的三穴葬法和镇墓圹符。

著名历史学家穆长青、李元洛等人看了之后,指出碑文中有一个奇异的字,似乎已经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那就是一个门吞马的字形,门吞马就是“闯”。这块石碑和麒麟青花罐子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如果奉天玉真是李自成,那么青花罐就是李自成坐化之罐。

夹山寺出土的圹符与米脂出土的圹符

1983年,在澧县出土一柄水牛扇骨,上刻“永昌元年”四个字。历史上以永昌为年号的,只有晋元帝司马睿、唐武则天和李自成。1984年3月,又陆续在安渡镇、二都乡发现永昌通宝和写着“西安”、“自成”两字的铜马铃,这些铜马铃鉴定为明末清初之物。

1992年9月,在夹山寺重修大悲殿时,挖出刻有“敕印”的石龟印一方。在封建社会,只有帝王才用“敕”字,纵观数千年历史佛道两教都没有制造过或者使用过“敕印”的先例,夹山寺也没有被皇帝敕封过,那到底是谁的敕印?

1994年早春,石门县维新场镇寒水坪村农民刘凡军挖野菜时,在荒山中捡到一长条形铜牌,上面写着“奉天玉诏”四个字。

此物定为奉天玉和尚之物,这个玉诏当为调兵用的兵符,李自成隐匿在石门夹山寺,以此为名号继续指挥大顺军,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佛门之中,几千年来从未有过以“奉天”为法号的人,奉天玉更有可能是奉天王,即李自成的自称。

2000年,在石门县相邻的张家界水定区汪家寨,村民李慈祥等人在人迹罕至的观音山发现一处神秘山洞,挖出金钗、金簪、金箍等14件。随后市里立刻停止挖掘,进行了保护,据说后来又挖出了不少金银器物。

据《永定县乡土志》记载,李自成自北京败退后,携带着13船金银来到张家界一带,其金银器物传说被野拂埋藏在秘密之处。如果这批金银属于李自成的,那么这段记载当为真实历史。

关于奉天玉是不是李自成,著名作家蒋冰之(丁玲)曾言自己是李自成后人,临澧蒋家都是李自成后裔。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也认为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他的小说《雪山飞狐》一书中,开篇就交待了李自成由其胡姓侍卫以假死之法瞒过清军,躲到石门一带出家的情节。

奉天玉和尚到底是不是李自成?从清康熙元年到如今,石门一带出土的物证最多,最具有说服力,以上列举的10个是最有名的例子,也是目前专家最推崇的证据。由此观之,奉天玉和尚是李自成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真相也许早就已经隐藏在这些证据之中了。(此文完)

参考文献:《明季北略》、《平寇志》、《李自成死亡之谜》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28日,李自成农民军在明宫太监的接应下进入北京外城,崇祯帝朱由检眼见无力回天,大明江山倾覆在即,决意以死殉国。临死前,他逼周皇后自杀,又亲手杀死幼公主昭仁,砍伤长公主乐安,然后让16岁的太子朱慈烺以及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焕各自换上一身平民装束,在心腹大臣的带领下出匿逃......

山东曹县人班汉杰,成功引起了大清皇帝康熙对自己被抢劫一案的关注。康熙五十年(1711年)二月,他连续两次在康熙出巡期间,拦住皇帝的车马叩阍(告御状)。放在偌大的帝国背景下,班汉杰的案件实在微不足道。两年前,他曾向湖广总督、巡抚控告,说自己在河南做贸易,遭到陈四为首的流动杂技班子的抢劫,夺走了他的......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陷蕲州,明将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朱由检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

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打到北京城下,此时明朝内部已经乱成一团,大臣们各自保命,而崇祯又不甘心向李自成投降,更不想封李自成为王。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抱着为大明王朝殉国的念头,对后事进行了安排。1644年3月18日,崇祯皇帝把三个儿叫来,让他们换上百姓衣服,并让心腹太监送他们抓紧出城。崇祯皇帝这种安......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被李自成大军所围困的北京城,箭矢和火炮如大雨般向城内倾泻。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慌乱间吊死煤山。临终之前,他还通令皇后周氏自尽,亲手砍伤长公主、杀死幼公主,并不忘叮嘱年仅16岁的太子朱慈烺及永、定二王易服出逃,以期他日复国,为父母报仇。但是这位皇太子的下落又如何呢?明......

生在皇家,虽然可以过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但凡和“皇家”扯上关系的人,无不过着钩心斗角的累心生活。而且一旦皇权败落,甚至亡国,这些曾经的皇家人下场没有几个是好的。从明朝亡国太子的悲惨命运中看得出,皇太子与王朝的命运联系的是多么紧密。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之前,......

山东曹县人班汉杰,成功引起了大清皇帝康熙对自己被抢劫一案的关注。康熙五十年(1711年)二月,他连续两次在康熙出巡期间,拦住皇帝的车马叩阍(告御状)。放在偌大的帝国背景下,班汉杰的案件实在微不足道。两年前,他曾向湖广总督、巡抚控告,说自己在河南做贸易,遭到陈四为首的流动杂技班子的抢劫,夺走了他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被人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是最悲惨的皇帝。明朝在他手上亡了国,但是历史学家从不承认明朝是因他而亡国,更倾向于明朝在他父亲手上就该亡了。以当时明朝的情况,只能说是这个朝代气数已尽,再无回天之力了。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都是昏庸无能,碌碌无为,整日浸淫在......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李自成起义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