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核弹能把美佬撑死!撑破肚皮!内脏全部流出来!

这两天看了Steven Bannon的新闻资料,整理一个有关Steven Bannon的人格档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倒数第三段对本问题有一些个人解读:)

开始我对政治没有兴趣,直到我加入了海军。看到卡特把事情弄得他妈的糟,我成了里根总统的崇拜者,到目前也是。不过,让我变成整个建制的反对者,来自2008年我在亚洲运营公司的经历。我看到布什也和卡特一样,把事情弄得他妈的糟。整个国家都是灾难!”

Bannon接受彭博记者采访时的话。他鲜明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动机。他的政治动机中,有两个政治敌人——卡特总统和布什总统,有一个政治偶像——里根总统,有两个历史事件节点——伊朗人质危机和2008年经济危机。这体现了他的政治色彩,反对民主党和建制派,提倡宗教传统价值的回归。

Bannon出生1953年11月27日。父亲叫Martin Bannon,母亲叫Doris Bannon(婚前姓Herr)。父亲是一个电话接线员,后来慢慢升到管理岗位。据说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他的父亲损失了大部分储蓄。

Bannon曾向彭博记者表示:“我来自一个白领、爱尔兰裔天主教徒、亲肯尼迪、亲工会的民主党家庭。”

爱尔兰裔天主教徒,是Bannon成长家庭中重要的文化背景。

在美国移民史中,传统爱尔兰移民有斗殴和酗酒的名声,也有重视教堂和学校的声誉。早期爱尔兰移民中,底层的贫困人士较多,也因持家不俭而诟病。传统美国舆论把爱尔兰人普遍看成野蛮、粗俗、贫困的。在这种种族主义歧视下,他们也产生较强的抱团意识,看重非正式规则和组织,建立较多的等级秩序。爱尔兰人普遍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也成了他们联系的重要纽带。他们多数人支持民主党,肯尼迪正是他们族裔的政治明星。在当今美国,爱尔兰人在金融、工会领导、体育、新闻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一个爱尔兰裔民主党家庭的孩子,成了共和党保守派的忠实宣讲者,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Bannon就读弗吉尼亚理工学院(Virginia Tech),任过学生会主席。根据《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他暑假在老家里士满的一家废品站工作,可见他的家庭条件当时并不如意。1976年他从弗吉利亚理工学院(Virginia Tech)毕业,获城市规划学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参加了美国海军。他在驱逐舰上服役4年,开始时是在太平洋海域巡航,做副工程师;然后在北阿拉伯海巡航,做领航员。当时正值伊朗人质危机。他在1979年到达波斯湾,看到卡特政府处理无能,愤懑的同时也让他开始关注政治。

Service),获国家安全研究硕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异常繁荣,吸引着每一个有雄心和抱负的年轻人。为了进入华尔街金融圈,他1983年去哈佛商学院读书,1985年毕业获管理硕士学位。他作为一名投资银行家就职于高盛,开始是在并购部门。20世纪90年代,Bannon和几个高盛同事,成立了 Bannon & Co,专注于媒体投资。他制作了十多部电影,并从电视节目的版税中获得可观收入。比如当时著名情景喜剧《宋飞正传》,他从中赚了数百万美元。年, 他还做过地球科学研究项目“生物圈2号”的主任,推动其研究污染和全球变暖。

从家庭出身可以看出,bannon是一个苦孩子,上大学还要暑假在废品站打工。家庭不能给他向上晋升提供支持,他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一点点往上走的。参加海军的经历尤为重要,一方面,他有了初步的职业经历和人脉,并提升为海军军官;另一方面,他也开始对政治初步产生兴趣。卡特处理伊朗人质危机中的无能,激发了他参与政治的决心。里根的宗教保守主义,成了他政治主张的启蒙。但是,和共和党建制派不同的是,他的出身让他对下层人士更为共鸣。华尔街投行的职业经历,也让他看到了资本家的贪婪。于是,他的保守主义主张,也增加了底层民众的民粹色彩。

在高盛投行的工作经历,对他有着复杂的意义。他能进入华尔街投行,过程并不轻松。尽管毕业于哈佛商学院,他的年龄和背景,并不是一个优势。多数投行一开始就拒绝了他。直到有一次,一个高盛代表邀请他去高盛校园招聘会。他回忆,招聘会上有700多人应聘,他自我感觉没有什么机会,就干脆站在边上喝茶,和周围人聊天。他聊了半小时棒球,大家都聊得很开心。结果,聊天的人里面有招聘官,对他的印象很是不错。结果他就意外入选了。他在高盛工作很勤奋,除了圣诞节没日没夜工作。在高盛并购部门期间,他说每一天的工作都刺激火爆,并购重组的工作就像战争一样。不过,他和周围的同事处得很愉快。他说,同志的氛围感觉像是在海军舰艇作战室。

911事件是美国右翼意识复苏的起点。Bannon也深受影响。2004年他制作了一部里根主义的纪录片《面对邪恶》。纪录片依据Schweizer的书《里根的战争》。纪录片也让他结识了 Andrew Breitbart。Breitbart刚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媒体网站。他们开始合作建立这个全球化、中右翼、普世主义的反建制网站。 2012年,Breitbart心脏病去世后,Bannon继任网站执行主席,开始全面掌管网站运营。在他的新闻视野中,移民, ISIS, 种族骚乱,传统价值观的崩溃,是重中之重。

和家族传统一脉相承,bannon信奉天主教,推崇传统的价值观。

他曾通过网络电话,参加了一个由保守宗教团体组织的有关贫穷问题的梵蒂冈会议,提倡“积极参与公共场所的基督教信仰活动”。他在会议上说:“我们正处于残酷和血腥冲突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这个教堂里的人,如果不团结起来形成教会激进的一面,不仅仅支持我们的信仰,而是为我们的信仰而斗争,对付开始出现的新野蛮势力, 那么,我们 2000年、2500年来所传承的一切都将丧失殆尽。”

他也赞颂Palin这样传统价值观女性,2011年还拍过纪录片《永不击败》,为Paulin总统竞选助威。他强调要守卫传统的家庭价值,女人应该有丈夫,应该爱自己的孩子。相反他指责那些自由反传统的女性是神经病。

相比他的右翼保守派前辈,他增加了媒体宣传方面的经验。他说过,20世纪90年代在高盛工作的时候,他也反思过保守派传统媒体没落的原因。它们多数观点太直白了,仅仅是贩卖结论。这完全吸引不了普通读者的口味。相比而言,他善于寻找大众口味,制作有冲击力的纪录电影,比如,他制作纪录片《面对邪恶》,支持茶党运动;制作《第零代》,反思08经济危机根源。

在多数纪录片中,他都提出要摧毁现有的压迫制度,与世界邪恶的力量宣战。而传统媒体也是这些制度的代言人。为此,身为媒体制作人的他,激烈地指责媒体。他曾说《时代》杂志是病毒的最好宿体。最近,他公开对媒体说,敌人并不是民主党,而是你们这些记者,你们才是民主最大的问题。他对记者有批评也有期望,相信能够教育好他们,“尽管他们本人是自由派,写不出什么好故事的。但如果你能给他们一个基于事实的真实故事,他们还是可以公平的。”

他受益于美国传统价值观下的上升渠道。这个渠道可以归为三步:大学毕业,拥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如果是穷人就上低廉的公立大学;参加军队,获得基本的技能、关系和荣誉;进入商界,依靠勤奋和人脉做生意。对于美国多元化导致传统晋升渠道狭窄,他尤其敏感并激烈抨击。他也指责华尔街利欲熏心,把保守、厌恶风险的合伙制,变成一个公开交易的赌场,赌得还是别人的钱财。特别是08年经济危机洗劫了他父母的资产,更让他对自己曾经服务的华尔街金融业激烈声讨。

他的人际评价两极分化。他的搭档scot vorse称他脚踏实地,是个有创造性的思想着,“充满进取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非常聪明,善于倾听,作为战略思想者,能够考虑三四步”。Fort Worth咨询师Martin Bowen 和他在生物圈2号项目中共事过,评价他“聪明、有干劲、不睡觉”。另一个家族好友称他他是一个聪明、冷静、有目标的人,有着“异于常人的头脑”。也有下属称他经常虐待别人,把每件事情都看成是战争,如果感觉到对手的威胁,他会倾向于把对方彻底毁灭。为此他还经历过一场员工诉讼。有女员工称他满嘴脏话、充满性别歧视,骂自己是“蠢女人”(bimbo)。

Bannon结婚三次,有三个女儿。 第一任妻子是Cathleen Suzanne Houff。两人育有一女 (Maureen,1988年出生,西点军校毕业,101空降师中尉,Bannon很喜欢这个女儿。家里客厅大照片就是女儿在伊拉克时的场景,她拿着机关枪坐在萨达姆曾经的椅子上)。1995年,他第二次结婚,妻子是Mary Louise Piccard, 做投行工作。他们1997年离婚,之间有双胞胎女儿。他的第三任妻子是Diane Clohesy,2009年离婚。

结婚三次,离婚三次,Bannon的婚姻并不如意,他的前妻还指控他有家暴。

1996年1月,他的第二任妻子曾报警,称他强扭自己脖子和手腕。在警方报告中,妻子描述争执场景:早晨,妻子向他要信用卡去购物,他要求妻子写个支票(check)。两人开始激烈争吵。争吵内容扩展到财务和未来。前妻要他搬出去,表示要离婚。他嘲笑前妻,说绝不会搬出去。Bannon出去开车的时候,妻子跟过来向他吐口水,他在驾驶座拽住她的手腕和脖子,像是要把用力她扯进车子。妻子挣扎逃脱后报警,半年后两人离婚。前妻还提到,他们结婚初期,每三四次争吵中,就会有一次肢体暴力。

和第二任妻子离婚后,他们还为女儿抚养争吵。Bannon说,不喜欢女儿被前妻养成吵闹的调皮鬼,要求夺回女儿的抚养权。前妻则指控他在家中追打自己,威胁要绑架女儿。2007年,第二任妻子还指控他有反犹种族主义言论。他对妻子说过,不想让女儿就读一所中学,因为里面有太多犹太人。他还质问过另一所中学校长,学校图书馆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光明节(犹太人的节日)的图书。Bannon通过发言人否认,表示自己只是关心自己的女儿,看重和女儿和家人的重要关系。

作为爱尔兰裔天主教徒,Steven Bannon也会带有爱尔兰传统价值观。传统爱尔兰人有比较大的权力距离,更推崇家族传统纽带。他们重视非正式的规则,小团体意识和等级秩序是比较强的。他们崇尚竞争甚至斗殴,表现为更为男性化的色彩,而冲动控制力较弱。Bannon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底层爱尔兰人的价值观可能较大影响了他。比如强调传统家庭价值,更重视集体文化,但是有比较强的小团体意识。他有较大的权力距离,比较看重权威意志,这也使得他的下属的关系比较专制强硬。他的生涯中充满了竞争和男子气,但是也会有一些暴力冲动。

他持有一种奇特的循环时间观,认为美国历史是四个阶段的循环。四个阶段分别是危机、拥抱制度、反叛制度、忘掉过去。每个循环周期大概为80年。他把2008年看成是新的循环的开始,纪录片《第零代》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照这个思维角度的话,上个周期大概是1928年到2008年,1929年美国正好爆发经济危机,然后前10年新政苦苦维持,下一个10年依靠二战真正摆脱危机,20世纪四五十年代重新进入繁荣。这么看,怪不得Steven Bannon会提出10年内美国必有一战!)

从人格特质的角度看,Bannon是一个外向的人,喜欢演讲和媒体发声。他的责任感比较强,他的海军服役经历强化这一点。他的合作伙伴也称他脚踏实地,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但他开放性比较弱,从他的极右翼和种族言论,可以看出他的团体外偏见比较强。他的情绪并不十分稳定,经常言语攻击和威胁对方,曾经多次和妻子发生肢体暴力。有人说他经常处在“战争状态”。因为极端言论和暴力行为,他不容易受到多数人的喜欢。很多人会把他看成偏执、自大的人。而他的这个性格,却正好符合川普的胃口。两个人成为同一战线互相支持的战友。

Bannon对彭博记者说过,高盛的工作经历教给他,不要做第一个进门的人,因为你会成为众矢之的。……高盛不轻易开发任何创新产品,而是致力寻找合适的商业伙伴。”也许,Trump也是他的商业伙伴,他们互相搭档,发动共同的反建制战争。

联合国传出消息要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十分积极,跑到五常那里分别游说,许诺出去很多利益,但最后发现,总有一两个通过不了,巴西说不通美国,印日说不通中国,德国说不通法国,后来四国报团,联合起来争取席位,五常又各自收了一次贿赂,然后说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最后没下文了!

  记者:5月24日,中俄两国空军举行了联合空中战略巡航,有媒体称,此次行动与乌克兰局势有关。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吴谦:5月24日,中俄两国空军实施2022年度例行性联合空中战略巡航。这是自2019年以来两国空军联合实施的第四次战略巡航,目的是检验提升两国空军协作水平,推进两军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此次行动不针对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拉克娘炮被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