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没有靠谱一点的亚马逊运营公司推荐?

关于杭州亚马逊代运营公司哪家好?亚马逊代运营的工作内容有很多,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就一九八一科技来说,主要由市场调研、数据选品、精品运营、视觉设计、站外推广等几项工作组成。

这是进入亚马逊代运营工作之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产品的市场容量、品牌占比、季节性、评价等多个维度的分析,来判断产品的可操作性。

做亚马逊:“三分运营,七分选品”。数据选品是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结合运营的一些非常规手段,以求快速推出爆款。

爆款的周期一般在25天,如果在25天一个新品做不出来,就要考虑换款了,这也是代运营选品的试错成本。

好的代运营,必然是有丰富的选品经验和成熟的选品流程,并有一套科学的评估系统。否则就会造成大量的试错成本。

运营人才是代运营的核心所在,运营人才的素质也觉得代运营工作内容的好坏。这也造成了市面许多代运营工作的良莠不齐。

亚马逊的平台规则,与其他平台不同,统一要求白底。因此,对于产品的拍摄和后期修图,都提出了视觉设计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很多代运营都不包含此项工作内容。但是1981科技会提供修图服务。

不管是做国内电商还是跨境电商,站外推广非常重要的。不过,站外推广的很多内容带有灰色性质,要找到靠谱的资源也比较困难。

关于做亚马逊代运营,一九八一科技是认真的,杭州亚马逊代运营就选一九八一科技。

一九八一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让客户满意,为客户赢利”为终极目标,践行“专注、极致、高效”的工作态度,倡导“诚信、微笑、专业”的服务理念,为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提供最专业、最全面、最系统的亚马逊代运营服务,1981科技致力打造中国亚马逊电商服务的第一品牌。拥有专业的亚马逊代运营团队、指导拥有丰富的推广资源,助力传统企业商家亚马逊全球开店。

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一个区域:放松、稳定、易于掌控、有安全感,我们将其称之为舒适区。

对亚马逊运营而言,舒适区可能是手里有几款成熟的产品,不需要太费神;也可能是一份安逸的工作,收入稳定。

我们时常会听到“沉溺于舒适区会让人失去斗志”之类的话。但当亚马逊卖家们经历过2021年的种种磨难,今年还有多少人有勇气跳出舒适区,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月销500万的运营欲跳槽离开舒适区!

回想2021年初,亚马逊运营岗是何其抢手,各家公司为争夺人才不惜高薪挖人。然而一年后,跨境人才市场就发生了巨变,亚马逊运营岗薪酬缩水,招聘数量缩减。在此种大环境下,无疑是稳字当头。一位卖家坦言:如果现有工作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就先呆着,静观其变。

然而,近日一位业绩不菲的运营(以下称A)却想在此时跳槽,打算从零开始寻求新的挑战。据A介绍:自己入行以来一直做的欧洲站,目前就职的公司也只做欧洲站,算是欧洲市场这个大类目下的大卖。目前的月销售额在30万欧--80万欧之间,算是公司的核心运营,待遇各方面都很不错。

“单月业绩都做到500多万人民币了,安稳地待着不香吗?都2022年了,干嘛折腾自己?”看到这里,相信不少老铁对A的行为都难以理解。那么这位运营为何会有如此惊人的想法呢?对此,A也在帖子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

“自己的业绩在公司里算是做得很好的,但最近发现很难再突破现状了,处于一个瓶颈期很迷茫。总感觉自己能力还能再突破,尽管有去外面培训,但依旧无从下手。”

“亚马逊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担心将来公司要是不行了,自己出去会很难适应。加上年纪也大了,想趁年轻更多地锻炼自己,才不容易被淘汰,所以才考虑跳槽。自己打算去接触一下美国站,深度了解市场上其他公司的运营方法。毕竟亚马逊美国站是主流,虽然目前竞争激烈,但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去磨练自己的运营能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A是一位非常上进的亚马逊运营,不安于眼前的舒适区,这种敢于寻求新挑战的精神令人钦佩。

有危机意识固然好,但倘若盲目“走出舒适区”,步子迈得太大,可能适得其反。一位卖家表示:楼主是想主动来美国站找虐吗?美国的竞争对比欧洲,不是一般的大!你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

由于亚马逊美国站和欧洲站的市场体量差距甚远,以2021年Q4为例,亚马逊北美部门净销售额823.6亿美元,而整个国际部门的净销售额也只有372.7亿美元。因此,美国站和欧洲站在竞争程度、运营打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对此,一位卖家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美国市场是一个有10000条鱼的鱼塘,现在有10000个人捕鱼,人均只有1条鱼甚至没有。欧洲市场是一个只有3000条鱼的鱼塘,但是只有1500个人捕鱼,人均能捞到2条,但需要交1条给鱼塘主。有时候鱼塘主还要验你的渔网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CE ROHS等认证),谁介绍你来的(欧代),捕完鱼后要交垃圾处理费(EPR),时不时还有人检测你捕的鱼合不合格(安全问题)。

坦率讲,美国站和欧洲站各有各的难,但人人心里都有一个围城。做欧洲的卖家抱怨利润低,想去美国做爆款,结果被竞争对手挤到墙角,苦苦挣扎;做美国的卖家抱怨竞争太惨烈,想去欧洲搞搞,结果被门槛绊得头晕眼花。

对此,有卖家总结道:一句话啥都不好做,做哪个市场都是给亚马逊打工。其实除了亚马逊,大家也不妨试试其他平台。

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长远看,我们卖家也不可能只守着一亩三分地,等着坐吃山空。开拓新的站点,跳槽寻求突破,本质上大家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突破瓶颈。

不过,大家在踏入一个新的市场或者领域之前,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配套资源,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美国站的爆款思维和欧洲站的运营逻辑,差别就很大。

一位有过切身经历的卖家坦言:从欧洲站转到美国站以后,深感竞争相差太大了,没有供应链优势以及对市场理解不深的话,新品很难推起来。此外,美国站特别考验卖家的反应速度,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迅速做出调整,一旦被竞争对手超越,很难再追回去。

其实各位卖家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时候,不妨把眼界大开,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寻找更适合的新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从事亚马逊代运营工作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