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书籍厉害和脑子聪明是不是一个意思?

中国最常见的100个名字研究,为什么这些名字喜欢扎堆出现?

在TOP10Stats主页上进入公布了中国人最常见的100个名字,详细的数据和井然有序的排列令人大开眼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11%,因此从TOP100中国人名字上,可以看到中国人取名的常见组合和用字习惯,下面为大家逐个分析其中规律。

中国姓氏人口排行榜前十名

一、姓氏人口数量决定一切,四大姓氏优势不可撼动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姓氏人口呈现明显的二八现象特征,前五大姓氏人口数量高达4亿人,分别为李姓9530万人、王姓8890万人、张姓8480万人、刘姓6460万人,陈姓5440万人。

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四大姓氏

再来分析中国人最常见的100个名字的姓氏,与此排名呈现高度正相关特征,分别为李姓32人,比例为32%;王姓30人,比例为30%;张姓21人,比例为21%;刘姓12人,比例为12%;陈姓4人,比例为4%。

以李姓为例,曾是宋朝第二大姓,元朝、明朝第三大姓,李姓人口最集中的河北、四川、河南、山东四个省人口约占全国李姓人口的44%,而这四个省的人口总数高达3.6亿,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与名字千差万别不同,我国姓氏排列呈现二八现象特征

排名全国总人口第二的王姓曾是宋朝、元朝、明朝第1大姓,而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王姓人口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都是华北的人口大省。排名全国人口第三的张姓是宋朝第三大姓和元朝、明朝第二大姓,山东与河南省张姓人口最集中,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27%。由于姓氏人口高度集中,他们的优势在名字上必然有所体现。

中国最常见姓名排行榜前十名

二、中国人使用频率最多的10个姓名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人使用人数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位名字是:张伟、王伟、王芳、李伟、李娜、张敏、李静、王静、刘伟和王秀英。其中张姓2人、王姓4人、李姓3人,刘姓1人,依然是王、李、张姓排名在前。

从姓名用字来看,前十名姓名用字中全部为形容词,再分析前一百名姓名,形容词也以70%的占有率遥遥领先,体现了中国人取名爱用形容词的特征,例如男性最喜爱的伟、勇、杰、强,寄托着父母对男孩健康成长,伟岸英勇的美好愿望;而女性最喜爱的静、敏、丽、艳等用字,则表明父母希望女儿家文静淑雅、聪明美丽的无限憧憬。伟字是个比较特别的中性字,男孩女孩都可以用,所以排名前十名中伟字名字独占四席。

中国最常见的姓名排行榜前100名

三、最常见的100个名字中最多的姓名用字分析

在这100个姓名中,女性用字英出现9次排名第一,男性用字勇出现6次排名第二,静字与伟字各出现5次。

出现4次的姓名用字有强、军、涛、杰(男性用字),敏、丽、艳(女性用字),其他的名字出现次数均在3次以下。

下面逐一分析这几个热门用字:

1、英——在古代与“瑛”是通假字,指似玉的宝石,后来多用于名字,比喻一个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英俊潇洒,英字多与形容词配合,出现在三字的姓名中,自古以来就是女性最常用的姓名用字,例如秀英、桂英等等。

我国古代姓名带英字的名人(穆桂英是否存在有争议)

姓名有英的著名女性不胜枚举,例如穆桂英、高桂英、王兰英、郭兰英、那英、刘若英等等。

2、勇——古人云: 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勇字是胆量和勇敢的象征,父辈用勇字给男孩子取名,就是希望将来成为顶梁柱的男性要有勇敢顽强的品质,智勇双全、勇于担当,成为锐不可当的开拓者和大无畏的气魄。

姓名带勇字的名人与明星

名字带勇的名人明星很多,例如张勇、石智勇、尤勇、侯勇、董勇等等。

3、伟——作为姓名排行榜前十位中唯一的中性用字,伟字堪称使用率最高的名字之一。一般选择它作为男性用名的长辈,都希望男孩子有伟大的志向,敢打敢拼,谋划宏伟的蓝图,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来一路坦途;对于女性用字来说,则希望女孩子不甘人后,长得英气俊秀,清雅伶俐,具有卓尔不凡的前途,在成就上不亚于男性等等。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名字带伟的名人众多,例如范伟、梁朝伟、于和伟、吕良伟、李宗伟、张伟丽等等。

4、静——静字的本意指安静无声,用在人名上指遇事不慌,能够平心静气泰然处之,淡泊名利,也是长辈最喜欢的女性取名的备用字之一,希望女孩恬静淑雅,文静秀气,从容自若,有书卷气。既有儒家的修养也有禅意的泰然。

姓名带静字的明星与主持人

名字有静字的明星比比皆是,例如宁静、徐静蕾、张静初、李静、伊能静、吴静钰、胡静、贾静雯等等。

5、强——强字属于褒义的形容词,一般比喻男性强健有力,身体强壮,勇敢顽强,性格刚强等,属于长辈最喜欢的男孩姓名用字之一,而且强字属于上声,音调昂扬,发音洪亮,通俗易懂,因而十分受到大家的青睐。

姓名带强字的艺人与名人

在演艺圈,名字有强的明星大家都很熟悉,例如陈强、唐国强、戴玉强、王宝强、陈百强以及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等等。

6、军——军字属于会意字,愿意指军营中围成营垒,作为名词指古代的职业军人,后来泛指军队或有组织的军事集体。在古代叫军的名人不多,而字被广泛应用于名字则源于人们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和对解放军的尊敬,长辈希望男孩子具有军人一样的飒爽英姿,有保家卫国的志向,在几十年前叫军的姓名十分流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至于叫军的名人,比较熟悉的有主持人朱军,画家冷军、世界冠军谢军、演员胡军、歌手戴军等等。

7、涛——形声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由寿字与水组成,寿字代表漫长的人生道路,意味着水变成弯曲的形状,由此产生水波与浪花。涛字临水,代表着智慧与韬略,用涛作为名字有着气势雄伟,恢弘大气,气宇轩昂的寓意,是长辈比较青睐的姓名用字,而且涛字中性,男性女性都可使用。

涛是中性字,男女名人明星都有

名字有涛的名人遍布各个行业,例如窦文涛、钟镇涛、马景涛、洪剑涛、刘涛、周涛、郭涛、杜海涛、江涛、汪涛等等。

8、杰——愿意指才能出众或卓尔不群的能人,用来形容人的才智过人,品行出众,在各方面出类拔萃。古来就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的说法。又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及英雄豪杰等古代成语。

姓名带杰字的名人大家都很熟悉

自古以来,杰字是父母对寄予厚望的后代取名时的热门用字,因此从古至今,名字为杰的优秀人士层出不穷,例如狄仁杰(唐代宰相)以及现代的李连杰、周杰伦、许冠杰、王杰、唐杰忠、林俊杰等等。

9、敏——最早出现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原意指动作敏捷,后引申为脑子反应快捷,勤勉用功。是女性取名出现频率极高的用字,用来形容女孩才思敏捷、冰雪聪明同时刻苦用功,清雅温和,恰如《论语》所言“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作为名字古代男女性都有,但如今则多用于女性,例如刘宗敏就是李自成的爱将,当代明星包括周慧敏、张敏、毛阿敏、刘敏涛、陶慧敏、汪小敏等等。

10、丽——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的汉字,在古代是“俪”的通假字,代表着成双成对,还有华美之意,并引申为漂亮与美丽,姣好的面容,是女性的专属形容词。自古以来,还有丽字的成语多用来描述女性曼妙的身姿和容貌,例如天生丽质、风姿冶丽等。

丽字名不虚传,许多明星的颜值无可挑剔

字如其人,“丽”字是个明星扎堆,群芳争艳的美女团队,不仅才艺出众,而且颜值顶尖,知名的艺人如邓丽君、杨丽萍、王丽坤、蒋雯丽、佟丽娅、迪丽热巴、赵丽颖、张凯丽、马丽、王丽萍等等。

即使外国影星,也被翻译成费雯丽、奥黛丽赫本、伊丽莎白泰勒、英格丽褒曼、安吉丽娜朱莉等等。

11、艳——最初见于古代篆文,是艷的简化字,原意表示丰满而色彩艳丽,颜色鲜明,后来引申为爱慕与艳羡,并用来形容女性漂亮的容貌,天生丽质、明艳动人、艳丽多姿等。用艳做名字和“丽”字相似,表明长辈希望女孩子长得漂亮俊美,聪明伶俐,招人喜爱。

名字带有艳字的名人明星也有很多,例如梅艳芳、裴艳玲、马艳丽、周艳泓、董艳梅、李艳梅、王艳等等。

四、姓名长度的历史变迁和新中国以来姓名的时代特征

1、在我国总人口的姓名户籍统计中,三字姓名依然占据四分之三以上的比例,但是在总数量排名前100的姓名中,两字姓名共85个,占比85%,三字姓名都是女性,仅有15人,为什么悬殊如此之大。

首先王、李、张几个大姓在这个榜单上数量领先,而此年龄段人口多数在15——59岁之间,几十年前的取名用字与习惯与现在不同,因此两字姓名较多仅限于前100名之内,在中国人姓名总体数量上,依然是三字姓名占据绝大多数。

姓名作为中国传承有序的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而且体系完备,在古代一般人除了姓氏和名字之外,在平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不可直呼其名,因此夺取了个字,作为平辈人之间的称呼,在与长辈相处时才会用上名。这种严格的传承体系一直延续到近代,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完全消失。

2、而聪明的古人在选取“字”的时候,十分注意与名字的结合,两者会有某种联系让人一目了然,例如著名的诸葛亮字孔明,张飞字翼德、李白字太白、秦观字少游、岳飞字鹏举等等,概括来说古人有两套名字。

汉代、三国时期,两字姓名可谓不胜枚举

再研究古代名字字数,一般东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古人的姓名多以两字为主,例如著名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姓名为三字的人物寥若晨星,主要任务刘关张、曹操、孙权、五虎上将、吕布、黄忠都是两字名。隋唐时期到南北两宋,两字名与三字姓名同时存在,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朱淑真等等。

明清两代,三字姓名开始占据主流

到了明清两朝,随着人口迅速增加,重名现象愈加严重,同时各个宗族对于字辈排行愈加重视,特别是朱元璋给后代起的姓名不仅全部有相同的偏旁部首,而且自成体系,从此之后中国人的姓名开始规范起来,三字姓名开始与两字姓名平分秋色,并且一直延续到近代时期。

我国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3、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取名的条条框框逐渐被时代打破,从此之后的姓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延续多年的字辈变得不那么重要,这一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男性名字有“建国”“保国”“爱华”等等,女性则较多出现“兰”“英”“梅”等新时代气息的名字。在这段时期,由于传统文化思想与宗族观念深入人心,在姓氏与名之间多带有标识辈分的用字,三字姓名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不同年代姓名数字长度的变化

进入六十七年代,两字名和三字姓名基本平分秋色,这段时期的姓名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例如“军”“勇”“强”“杰”“丽”“英”等大量涌现,充满了奋发向上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取名的心态更加平和,追求宁静自然、和谐美好的向往,这段时期的名字多选用“伟”“涛”“磊”“静”“敏”“艳”“平”等字。随着新文化思潮的观念更新和辈分观念的淡化,二字姓名总体数量到九十年代越来越多,如著名的相声演员牛群、冯巩、马季、姜昆等等。

进入新世纪,人口数量急剧增长,随着户籍制度登记和学生入学时重名现象大量涌现,为了便于区分,家长取名时也更讲究文字含义并避免重名的出现,三字姓名重新成为主流,截止到现在,新一代儿童三字姓名的占比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更加个性化的四字姓名重新出现。

五、前100名姓名中声调背后隐藏的规律

我们盘点排名前100的姓名中,四中声调的分布数据,姓名第二个字为一声和二声的分别有33人和32人,其中二声的声调是上扬的。姓名第二个字为三声和四声的分别有18人和17人,三声的声调有婉转的回味。

因为古典诗词讲究平仄,“平”指的是平声(一声),“仄”指的是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也就是二声、三声和四声。排名前四位的姓氏李[l%u1D0] 为三声、王[w%uE1ng] 、刘[li%uFA]均为二声、张[zh%u101ng]为一声。

再看姓氏与名字的组合:当张姓(平声)与二声、三声、四声组成名字时,听起来会有平仄转折的音韵感(也有平平的一种组合);而李、王、刘三姓有可能出现仄仄、或仄平的组合。

六、两字姓名容易重名带来幸福的烦恼,三字姓名重新走俏

通过排名前100名的姓名排行榜可以发现,由于我国姓氏人口呈现头部集中的二八现象,一些使用频率过高的汉字如伟、英、勇、静、杰等被太多的人青睐,从而造成了重名现象的大量出现,尤其是位列前一百名的姓名两字姓名超过85%,这大大提高了重名的概率。

不少户籍民警反映,当居民重名现象发生时,很容易影响到户籍管理、银行储蓄、保险医疗、入学登记、手机通讯等各个行业,也容易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幸福的烦恼。其实盘点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发生与名人明星姓名“撞衫”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快递与外卖时,往往一大堆邮件中有好几个姓名相同的包裹令人难辨东西。

那么,古代也有大量的重名现象,他们又是怎么应对的呢?事实上,翻阅史书典籍,古人重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例如楚汉相争时的韩信与韩王信,《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李丰和马忠,隋初蒲山公李密与写《陈情表》的李密,明代大太监汪直与海盗汪直等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使用“字”和“号”给姓名加以区分,从而大大降低了重名的概率。

许多受到重名现象困扰的中年人有了下一代之后,越来越重视解决重名的难题,首先由于三字姓名的组合选择性更多,使用起来大大降低了重名可能性,其次人们在为孩子起名时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讲究文艺范或者独特性,由于汉字字库如烟波浩渺,宛如丰富的宝藏一样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那种一层楼同时有好几个重名的同事或者课堂上被叫错同学的情况以及大幅度减少了。

七、2020年度新生儿姓名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

根据国务院最新人口普查数据,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新生儿姓名用字已经有了迥乎不同的变化,例如2020年新生儿户口登记的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十名的字依次为:梓、子、宇、辰、一、宸、泽、嘉、欣、佳。这些名字中除宇、泽、佳三字外,许多名字都是首次入围。

2020年新生儿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

梳理一下排名前五十个用字可以发现,当代的家长在为孩子取名时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体现,一方面尽量避免重名,另外比较青睐一些相对生僻的字和带偏旁部首的用字。例如比较少见的宸、睿、妍、熙、煜、昕、玥等,首次成为人们的最爱。

从字的属性来看,名词用字大量增加,形容词用字相应减少,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例如泽、晨、雨、诗、瑶、桐、萱等名词成为热门名字。

2020年男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再分析新生儿男性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清一色都是三字人名(姓氏忽略),说明两字姓名数量急剧下降。使用频率最多的前十位名字是:奕辰、宇轩、浩宇、亦辰、宇辰、子墨、宇航、浩然、梓豪、亦宸。

其中辰与宇同时出现3次,是最热门的用字,观察这些姓名,普遍比较大气、响亮,朝气蓬勃,气宇轩昂,而且具有强烈的个性,代表着姓名的新趋势。

2020年女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最后分析一下新生儿女性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同样都是三字人名(姓氏忽略)。她们是:

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语桐、欣妍、可欣、语汐、雨桐、梦瑶。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欣(3次)、诺(2次)和桐(2次),这些名字已经改变了常见形容词和花草命名的习惯,诗意盎然,令人产生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寄托着希望女孩子淑静文雅、聪慧敏锐、富于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书卷气息。

时代在前进,名字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在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中国文化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中国人、中国字、中国心,代代相传,炎黄永续。

《红楼梦》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叹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贾府人物的命运!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1

每次阅读《红楼梦》,心里总有一份暖流经过。他能走近每个不起眼的人心里,能理解每个卑微的人的不容易。在这个世界上卓越非凡的人仅是少数,大多数人一生也都在平凡的活着,还有一部分人一直挣扎在伤痛中………作者的这颗慈悲之心,悲天悯人的情怀,总让我有被疗愈的感觉。

很深刻的细节是作者在描绘唯唯诺诺,自卑的贾环的时候,没有仅仅描绘贾环如此地自卑,如此地小气,还描绘了贾环作为庶出,周边人的轻视,当时整个儒家社会的制度及贾环当时生存的恶劣环境,赵姨娘也没有给他多少的爱,这是贾环性格的必然结果和不得已的根源,作者把这一切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让我们去感悟…….繁华和衰落,作者经历过如此多的世事,还能保留着对世间的这份真情,对美的感激,对世间美好的所有事物深深的眷恋,我看了深深被感动了,有些东西在我的心里走过了一遍又一遍。

每次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觉得他越来越有味道时,我发现我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了。青春时期的单纯,为赋新词强说愁,快乐,翻过学校围墙外的一切,在读《红楼梦》的时候,感觉在心里又重温了一遍。过去20多年辛苦的求学生涯,成绩平平如温水煮青蛙般让人事后想起疼入骨髓。或许在一部分的人的青春岁月中,压抑,难受等也是他们青春的代名词。伴随这些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涌动,被压抑的情绪,有些的力量放在隐蔽处,不断滋长。我很想做这样一件事:很想用自己的力量告诉他们,一切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每次阅读《红楼梦》的时候,我总觉得红楼梦就是我生活的这个世界。作者对人性描绘如此地深刻,常常让我把自己代入其中去思考:如果我是贾母,我也会选择薛宝钗作为孙媳妇;如果我在贾府,也喜欢又能干又聪慧的宝钗;如果我是贾政,我对宝玉也会是“恨铁不成刚”的心态,如果我是王熙凤,也会对贾琏这“榆木脑袋”少一分感觉……..真正好的小说会让读者静下心来去思考,真实人生特有的味道。

生命,生活,生机,我始终对人生葆有一份热情和真爱,我也始终相信过尽千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更始终希望自己是个温暖的人,即使能看明白岁月的无情,人性的变幻莫测。

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2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水浒传》,从字面上来看,可以说是武侠小说一类,但深刻理解的话,可以说是揭露当时朝廷腐朽黑暗的一面的。

我认为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国家效力,对皇帝忠心不二,而背后却勾结对国家有威胁的人,他们就没有一点羞耻之感吗?

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去残害对国家最忠心的臣子,难道他们不觉得自己是罪该万死吗?

再看看那个皇帝,整天听信谗言,受奸臣的挑拨,不理朝政,听不得任何对自己不利的话,专听自己心悦的话,而事后又感到后悔,他不认为自己昏庸无道吗?

再想那个宋江,为了做官,竟宁愿牺牲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做什么都依赖他人,最后害死了102位兄弟,他不觉得自己无用对不起兄弟们吗?

我想不管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都为那些英雄们不平,而对高求,庞太师等人恨之入骨。

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这种人呢?不就是为了争权夺利,享尽荣华富贵,甚至想当上皇帝吗?即使得到了,他们会从心里高兴,或者他们会因此而收手吗?不,事实告诉我们,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再反过来想想,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钱权,是钱权一点点吞食他们的良知,吞食他们人性的一面,而"吞食"完了,他就会变得残暴无仁。

不错,爱钱爱权,人人皆有,但大多数人都有理性,知道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

俗话说的好,不义之财,不可久享,那些死有余辜的贪官,在九泉之下也应该反省反省自己了,他们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应有的代价!而那些忠臣,也可以仰天长笑了。

如果这世界没有贪官的话,我相信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那世界都会变得无比的美好!

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3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

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肚子在唱空城计。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

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

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

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4

寒假期间,我看了一本课外书——《西游记》,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西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

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其中的四个人,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诚心向佛。

二是孙悟空,他形义大胆,所有的妖怪都怕他。

三是猪八戒,他憨厚可爱,贪财好色,但是不缺乏善心。

第四个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实。

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在书中孙悟空不仅有七十二变,而且武艺十分高强,脑子很聪明,眼睛一转总能想出好办法,在关键时刻总是他救了大家。

他就是是只机灵,聪明,可爱的小猴子,一高兴起来就上窜下跳的,两手在胸前直绕花。

我觉得唐僧没什么本事却还是师傅,在故事里他出力最少,但最后功劳却最打,我觉得对孙悟空来说很不公平。

其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最令我气愤。

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就变成了村姑,老太婆,老头,可逃不过孙吾空的火眼睛睛,把他们全打死了,可唐僧以为孙悟空杀了人,于是把他赶走了。

孙悟空可真可怜啊!他被师傅冤枉,自己非常的伤心,为什么唐僧那么不相信孙悟空,我觉的唐僧做的一点也不对,他不分清红皂白就赶走孙悟空,要是我是他,我就相信孙悟空,信认他不会杀人,谁让唐僧只是凡夫俗子呢!虽然孙悟空被逼离开了,可他心里还是放不下师师傅。

当听猪八戒听说师傅被妖怪变成啦老虎,他马上就去就师傅。

我觉得孙悟空非常有情有义的猴子,虽然被人冤枉了他,可他并没有恨那个人。

一路上他保护师傅,默默无闻的付出辛苦,他们可真勇敢啊!我应该向他们学习。

我要做一个勇敢,默默无闻,付出辛苦,不半途而废的人。

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5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此书是在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完成的作品,该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今天读后感大全和大家分享各种红楼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着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历史名著读后感800字感悟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大脑的书籍推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