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航运媒体?

来源:中国水运网 发布日期: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文),“意见”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在国家重大战略的指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上海航运业界共同努力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长期关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研究者,我可以明确地得出,今年(202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为此,我们可以从数据和国际评价两个方面予以论证。

一、从一系列重要的客观数据看,这一阶段性目标已经达成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当时以建设国际枢纽港为重点,同时探索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国际枢纽港的标志就是建设洋山港、长江口航道整治以及国际邮轮港建设,高端航运服务业则起步于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成立。自“国发19号’文件出台以后,上海在对标国际知名的航运中心时就意识到,仅仅有国际枢纽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航运中心,航运要素的高度集聚(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真正开始实施“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即发展国际枢纽港和推动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这些年来,这两个“轮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共同推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那么,通过这些年来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取得了哪些进步呢?这些进步在国际对标下处于什么水平呢?这个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达到了国发19号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一系列数据。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上海国际枢纽港的发展情况。

年底,上海港在国际上已成为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联合国《航运年度评论》报告中,连续九年把上海港列为全球连通度排名第一的港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年保持世界首位,2019年达4330.3万标准箱(排位第二的新加坡港为3720万标准箱);其中,长期以为上海港不适合水水转运的观点被彻底颠覆,上海今年(2020年)集装箱水水转运量将会突破50%,国际枢纽港地位愈发凸显。特别值得骄傲的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四期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再看看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论证,到2010年完成三期的整治,航道水深达到-12.5米,为外高桥集装箱码头承担超过上海集装箱吞吐量一半的业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相对起步较晚的上海邮轮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成绩斐然,吴淞邮轮港和位于北外滩的国际客运中心形成了上海邮轮的组合型母港,通过多年邮轮母港设施建设以及邮轮旅游的市场培育,目前邮轮客流量已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枢纽港的理解也包括了上海空港;这里也有一系列可喜的数字,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 4 年全球排名第四。浦东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三。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大陆乃至世界海空枢纽地位双双名列前茅的国际枢纽型城市。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如果仅仅有以上这些海空枢纽的物流数据还不能证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的话,我们再来看看另一“轮”—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上海已经成为全球航运界高度关注的城市,众多国际知名机构或者全球性航运企业如果需要在中国甚至亚洲设置区域性机构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上海;例如,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亚洲船级社协会、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中心、上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中心、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等一批国际性(全国性)航运功能性机构云集上海;又如,全球十大船舶管理机构中的 6 家、国际船级社协会正式成员中的 10 家、全球排名前百位班轮公司中的 39 家、全球排名前五的邮轮企业等都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特别是我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总部落户在上海,目前其综合运力规模排名世界第一,旗下集装箱船队运力世界第三,能源运输船队运力世界第一,船员管理规模世界第一;还有值得上海骄傲的是全球著名的港口装备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在上海发展,多年来振华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集装箱起重机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全球“统治”地位,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三。

在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方面,上海目前共有包括11家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在内的57家财产保险公司和3家再保险公司,船货险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伦敦和新加坡位列第三(超过了中国香港)。上海航运交易所在全球首创的集装箱运价指数已经在全球航运界树立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成为世界航运市场的三大指数之一;在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运价备案所统计的挂钩协议中,与上海航交所指数挂钩的协议比例占他们所接收的挂钩合约的78%,这充分体现了该指数的国际影响力。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作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起成长起来的本土航运咨询机构,借助于上海海事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国内外航运领域影响力不断攀升;研究中心倡议成立的“全球航运智库联盟”秘书处常设上海,19家成员单位遍布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各洲;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航运景气指数”已被国际航运业界广泛引用。在海事法律和仲裁方面,上海的海事相关律所及合伙人数量排名全球第四,海事仲裁案件数占全国71.4%。在本土高端航运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高端航运服务机构云集上海,目前,上海已经呈现出万商云集,产业成链的航运要素高度集聚的繁荣景象。

航运文化是现代航运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校区,成为全球校园面积最大,专业学科门类最齐全的航海类院校;一所全球知名的海事大学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2010年建成开馆的全球最大的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在临港地区落成,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文化标志。

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

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校区

当然,我们还需要从航运市场环境是否优良角度来审视。这些年来,在国家以及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以改革精神不断探索,营商环境得到不断优化;特别是2013年上海率先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成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将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如在航运领域出台了一些列改革开放政策,发布了涉及航运领域的负面清单,不断改善口岸环境,率先打造单一窗口,口岸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口岸成本显著下降,这一显著变化已获得了贸易界和航运界的高度评价。关于营商环境的评价最优说服力的就是世界银行有关各国营商环境的评价,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2020年的中国排名跃升至第31位,其中上海统计权重占到55%,这充分反映上海在提升中国营商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人大于2016年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从法律层面保障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可持续的发展。

从以上这些数据和事实足以证明,无论从海空枢纽所承担的货物和人员吞吐量,还是在全球具有较高份额的航运服务业务量,以及众多国际组织和企业云集上海,都印证了全球航运资源已大量地集聚上海并在这里进行配置,这正是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所确定的目标要求。

二、从国际评价中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

如果上述数据和事实还是不能完全证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那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国际航运界是如何评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

我们都知道,全球最权威的航运国际性组织是联合国的世界海事组织(IMO),我们来听听该组织领导是如何评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2017年5月15日,在上海市市长应勇会见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一行时,林基泽秘书长认为,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看,上海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航运中心。根据他的观点,已经不是“基本建成”,而是“已经建成”了。

国际上对航运中心的评价并不多,但从2014年开始,由全球航运界著名机构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与我国中央级媒体新华社共同编制了“新华社.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该指数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连续几年逐年提升排名,从第7位上升到今年(2020年)的第3位(排在上海之前的都是国际上已经公认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中心:新加坡、伦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入了全球航运中心的前三甲。

表1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 





资料来源: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我们再来看一个国外机构--挪威航运咨询机构MENON(梅农)和挪威船级社(DNV.GL)联合发布的“世界领先海事之都(2017)”报告,该报告所提的“海事之都”从其指标内涵看就是我们所称的航运中心。在这个排名中,上海位列新加坡、汉堡、奥斯陆之后,排在第四名(排在伦敦、香港之前),这份报告在国际航运界也有较大影响(下表反映了该指标总排名情况)。

表2 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排名(2017)

从这些世界权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已经得到国际航运界的公认。因此,“国发〔2009〕19号”文所确定的“基本建成”这一阶段性目标显然已经达成。

本人认为,如果按上述这些国际机构的评价,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已经不止是我们一般对“基本建成”概念的理解程度了,而是非常接近于“建成”的“基本建成”。排位在第三、第四难道还不是国际航运中心?当然,“基本建成”,那怕非常接近于“建成”,我们还是要看到上海与伦敦、新加坡(特别是新加坡)之间的差距,甚至在不少方面与中国香港的航运中心也存在差距。因此,如何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到“完全建成”,这恰恰是我们目前特别需要思考的。

三、如何从“基本建成”到“全面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在充分肯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这一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真正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政府和航运业界万万不可松懈。为此,我们应认真对标国际上领先的航运中心,研究预判未来航运中心发展趋势,紧紧抓住上海航运发展的自身特色,努力弥补不可或缺的短板,尽早为下一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谋划发展之路。

1、抓住数字航运发展契机,实现航运中心换道超越

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发展目标,至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与《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对航运中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结合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及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发展目标,本人觉得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可以考虑是,港口生产智能化、航运物流高效化、航运服务精准化、航运要素数字化,全面建成全球卓越的智慧绿色引领的国际航运中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阶段性,前一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采取跟随型的发展路径,认真学习国际著名航运中心的发展之路,而未来,航运中心建设应从跟随型发展思路向换道超越型的发展思路转变。如何换道?数字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超越发展的可能。总体而言,在航运数字化方面,全球各航运中心发展的差距并不大,各自都在积极探索,而中国这些年来在数字经济方面发展迅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正在不断地运用于航运业,这将促使航运中心从传统的实体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向实体+虚拟的数字航运中心转型。为此,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以数字航运为引领,通过数字化实现跨区域的航运服务功能的全球辐射,实现从航运要素集聚型向航运要素辐射型转变,使上海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引领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2、保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较高水平,为航运要素集聚提供物流基础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不可能走伦敦的老路,伦敦通过两百多年的航运发展,已经沉淀了大量航运产业,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业,这些高端航运服务依托于航运物流而产生,但又不因航运物流的迁移而容易转移。上海(以及像新加坡那样的新兴航运中心)由于航运中心建设的历史较短,在短时间内仍然需要依托航运物流来吸引航运全要素的集聚(特别是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我们看到新加坡规划建设大士港,未来能力将达到6500万标准箱,这些说明航运中心建设需要有集装箱物流量的支撑。在航运中心形成过程中,各种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主要是为了服务于航运物流量(如船公司的存在,物流系统的存在,货流的存在等等,都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航运服务功能为之服务),较高的航运物流量将引导附加值更高的航运要素的集聚。因此,在一定时期,上海港还是需要保持集装箱吞吐量在较高的水平。

3、不断优化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融合发展

加快优化上海港口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水中转的比重,积极发展小内河的集疏运通道,特别是花大力气发展海铁联运,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公路集装箱运输在集疏运中的比重。做到既要保持上海集装箱物流量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又不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优化港口的集疏运体系是今后航运中心建设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4、发挥上海特色优势,吸引全球高端航运服务集聚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仍然需要积极吸引全球性的航运功能性机构集聚上海。通过多年努力,一批全球知名的航运服务机构和功能性机构在上海已形成集聚的态势,但应该注意到目前一些业界调查显示,全球航运界知名机构在亚洲首选地往往还是新加坡。时至今日,在上海发生的不少高端航运服务业务仍然被选择在伦敦或者新加坡处理。因此,发挥好上海依托我国经济强大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上海特点确定重点发展的航运服务业,做大做强诸如航运金融保险、航运经纪交易、航运仲裁法律、航运咨询信息等高端服务业,大力推进全球性和全国性的航运功能性机构集聚上海,特别是大力支持对传统航运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

5、借力自贸新片区和特殊综保区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航运业对外开放

在上海设立的特殊综保区在实现“一线放开,二线高效安全管住”的制度设计上已建立起很好的架构,这对上海未来比肩全球领先的航运中心创造了制度条件,力争突破上海航运产业发展中的制度性约束将是下一步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从国际对标中我们明显感到,航运发展的软环境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要充分借助于国家给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的契机,认真提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不断缩小与新加坡、中国香港在这方面的差距,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上海要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要紧紧依托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借助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努力打造三长角世界级港口群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的这一目标。

(作者系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

《财富》(中文版)-- 精神层面和个人魅力的层面固然重要,不过更加重要的是领导公司获得优秀业绩,证明商业价值的能力。过去的一年是去边界的一年,跨界竞争、合作比比皆是;同时,也是整合的一年,很多行业领先者被迫合体,以获得上下游更强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我们这次选出的50人,很多都具有跨界的思维与合纵连横的格局观。同时,我们发现无论起步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今天他们都在寻找新的工具、渠道、管理方式,以提升效率和产品、服务体验,助力公司在地理和时间的坐标轴上走得更远。——本刊编辑部

>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科技行业的瞬息万变永远让人着迷:2015年9月,腾讯公司的市值首次超越阿里巴巴,成为了亚洲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这也让马化腾成为了去年我们最关注的商界领袖之一。

毫无疑问,马化腾的成功得益于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强大背书。时至今日,微信拥有超过6.5亿的活跃用户数,几乎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并且该数值还在不断增长。

借助巨大的微信红利,腾讯可以进入更多的领域。腾讯的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微信支付和QQ钱包累计绑卡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腾讯在微信中嵌入了更多的O2O产品,也在培育新的用户体验和生态系统。

尽管如此,马化腾依旧在思考未来有什么可以颠覆微信。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说:“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是每20年,终端的演变会对整个信息业态甚至对整个经济业态产生一个重大转变。”他认为,可能我们未来会带上眼镜通过视网膜投射,我们可以跟人、服务、设备连接,不需要像现在使用手机,而是通过视网膜沟通。

> 华为首席执行官

咨询公司Gartner的调查显示,华为在过去一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强劲增长让其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第四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过亿的公司,比肩诺基亚、三星和苹果。同时,任正非在内部会议上要求华为手机业务收入在五年之内要超越1,000亿美元。作为参照,华为2015年作为世界500强公司的年收入不到468亿美元。

我们很好奇任正非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机遇?有分析指出,他预见到了“全场景体验连接”的商业机会。全场景涵盖了包括生活和工作在内的所有场景,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车联网,到将要火爆的虚拟现实技术等等。不过这意味着靠B2B业务起家的华为要彻底让自己的公司能力转向适应最终用户的市场。

同时,这个量级的收入增长意味着公司还要足够快地抓住全球市场机遇。对于一家狼性文化的公司,短期的基因突变完全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关于这家公司的努力程度,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组华为全球范围内差旅的大数据:公司一年近十万人出差的距离总和可以“往返火星两趟”。

> 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

身处两个“夕阳产业”,张士平却拥有惊人的赚钱能力。去年,他所领导的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被高盛集团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铝业公司—它拥有最先进的工厂和最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虽然并未将“世界铝王”的头衔保持太久,但宏桥集团仍然是铝价重挫之际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铝业公司。与此同时,张士平的纺织帝国适度收缩以求利润不减,在这个更加糟糕的行业里,魏桥纺织依然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张士平深居山东农村,用最简朴的经济学单枪匹马战胜了时代、对手,甚至他自己。

他早期的成功来源于自己对于效率管理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执行,把成本控制做到了极致;让他人感到棘手的政商关系,对于张士平来说并不是什么阻碍,他总能够找到两方最切实的需求,并且将它们统一起来,但他的确不会总是对官员言听计从;张士平懂得拒绝诱惑,他发誓此生不会跨入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绝不染指其可以轻易进入的期货交易,并且对金融和互联网态度冷淡;他明白自己所知有限,并且坚持量力而行,正是这种自知之明,将真正的智者与只是自以为聪明之辈区分开来。这些独特的企业家精神对于当今躁动的中国商界显得弥足珍贵。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在过去的一年,尽管马云饱受假货问题的困扰,但是这并不影响阿里巴巴的成长速度。2015年第四季度的公司收入为345.43亿元,同比增长32%。

马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于农村。在致阿里巴巴股东的公开信里,马云称阿里巴巴正在加大为农村消费者提供购买和快递服务。再加上极具弹性的中产阶级,有助于阿里巴巴充分利用中国从以“大烟囱”工业促增长向依靠消费来提振增长的模式转变。此外,在云计算、O2O等领域,阿里巴巴均成绩不菲。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任建新与其他执掌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高管们看上去不太一样。他表现得更为自信和开放,有时会主动选择见记者。在商业层面,任建新于1984年朝政府借了1万元,创办了一家工业清洗公司。接下来的20年里,他的创业公司中国蓝星(Bluestar)收购或者合并了逾100家国有企业。很快他就被官方媒体称为“并购王”。在中国化工于2004年正式成立之后,任建新开始了另一轮大举收购,这一次是走向海外,抢购澳大利亚、法国和以色列的农业与化工企业。

去年,中国化工以73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Pirelli)。新春伊始,中国化工宣布以44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瑞士农业综合企业巨头先正达(Syngenta),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最大的一桩海外收购。

>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在全球和国内经济走低的状况下,2015年万达集团的收入为2,901.6亿元,同比增长19.1%;预计净利润也同比大幅增长。2015年万达的服务业收入占集团收入达到43%,比2014年提高10个百分点。商业租金增幅超过30%,利润占比预计超过35%,轻资产战略通过合作万达广场的方式进一步拓展。

成立仅仅三年的万达文化集团的每年收入都以百亿数量级增长,2015年万达文化集团的收入是行业第2名到第10名的总和。2015年1月,万达院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至年底股价涨了10.2倍,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院线,入选沪深300成份指数。截至2015年12月30日,万达集团的海外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50亿美元,王健林的万达海外版图也将在2016年继续拓展。

> 平安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2016年的元旦贺词当中,马明哲表示,2015年平安保险集团的综合金融与互联网并重发展模式已渐趋成熟。集团2015年的总市值名列全球上市保险公司的第2位。互联网金融业务成为平安2015年的突出亮点。全年平安互联网业务累计用户超过2亿。陆金所的注册用户突破1,800万,累计交易量突破1.6万亿,成为了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线上金融资产交易平台,P2P交易量跃居世界首位。

>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

2015年京东集团的收入约为280亿美元,同比增长58%,但是净亏损也高达14亿美元左右。在电商领域之外,刘强东并未停下脚步。京东金融新一轮融资之后,子集团的估值为466.5亿元。刘强东表示,未来京东集团将打造至少两家上市公司,京东金融将是其中之一。对于传统电商业务,刘强东和马云一样,也把目光瞄准中国广大农村。他透露,2015年京东集团有3,544个京东站点,覆盖2,400个区县和40万个村镇。

>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移动搜索与线下更好地结合。他的尝试从2015年6月底开始。当时,李彦宏宣布百度将拿出200亿元投资糯米,并且强调了百度发力O2O、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转型。时至今日,根据百度的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由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钱包、百度直达号和巴西O2O服务商Peixe Urbano共同构成的电商化交易总额同比增幅达397%。但不可否认的是,百度在O2O领域里依旧有美团大众点评这个异常强大的对手。

> 滴滴出行首席执行官

在程维的带领下,滴滴出行用三年时间成为了中国最具成长性的科技公司。目前,滴滴出行有注册用户2.5亿,日均呼叫超过1,000万次,覆盖400个城市,公司的估值也高达165亿美元。

但是在此光环之下,程维依旧忧心忡忡。2015年,在面对与来自于国际的对手Uber的竞争当中,程维毫不示弱,通过本土化优势和坚决的执行力,滴滴拿下了80%的市场份额。

程维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我们依然在一个复杂的局面里,有很大的机会,也有很多的挑战。我们应该始终具备一个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心态。”

>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2015年,董明珠带领格力与阿里天猫、京东达成合作关系,把互联网销售做上了规模。早在2014年,格力就与国美破局合作。最近,该公司又传出了将与老对头苏宁联手。在库存高企的压力之下,公司之间的关系正在迅速转化。董明珠的公司目前需要利用所有快速出货的重要渠道,而苏宁正好拥有三四级市场的强大批发渠道网络。如果能够甩掉库存包袱,董明珠很快要面对的将是产品端的考验。现在,了解格力历史的人都在想一个问题:创始人朱江洪的工业精神和技术基因能否被她继承下来,推出赢得消费者青睐的爆款产品?对董明珠来说,这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

>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杨元庆在2015年饱受争议。联想集团连续第11个季度占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第一位,全球市场份额21.6%。此外,2015年也是联想集团“消化”摩托罗拉的关键一年。联想方面称,公司的移动业务已经扭亏为盈,兑现了此前杨元庆高调提出的、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的4至6个季度扭亏的承诺。

> 蚂蚁金融服务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

2015年尽管受到了微信支付的冲击,但是支付宝仍然占据了70%以上的移动支付份额。外界对蚂蚁金服的估值也高达450亿美元以上。12年间,支付宝从最初仅仅服务于电商行业,拓展到如今的支付、理财、保险、小微贷款、信用等金融服务业务。在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庞然大物的前夜,彭蕾却表现得越来越谦卑与谨慎。她不止一次地公开强调:“外界可能会认为,小蚂蚁胃口很大,但其实蚂蚁并不会变大象。”她指出,蚂蚁金服始终坚持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做小确幸的普惠金融。

>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在这位“金融老兵”看来,互联网金融趋势让银行的信贷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风险管控场景比任何时候都复杂。2015年,在姜建清的规划下,工行通过旗下的“融e行”“融e联”“融e购”三大平台全面整合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实现了“互联网工行”的蓝图。如今,万科等众多大型企业通过这些平台完成了跨渠道、跨市场的渗透。在姜建清看来,挑战银行的永远是风险,能够长久走下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回归金融的本源。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去年郭台铭大胆押注印度,他所领导的富士康将在未来五年投资约50亿美元,在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造一座大型制造工厂,这是印度企业史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交易之一。此外,郭台铭计划未来在印度新建10多家制造工厂,雇佣多达100万名工人。他当时说:“或许在十年之内,我们会在每个邦拥有一家工厂。”这家苹果公司的代工制造商在去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已经上升至第31位,它是中国最大的私营雇主。最近,郭台铭对日本百年老店夏普公司的收购战画上句号,他以59亿美元完成了这宗外资对日本消费电子集团的历史最大交易,并且承诺在三年之内让这家世界领先的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屏(LCD)公司起死回生。

>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

这家20世纪80年代由海南省政府筹建的企业,去年7月以超过25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首次被纳入《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2015年,海航开展大举的海外收购行动。它入股了巴西低成本航空公司蓝色航空(Azul)近24%的股权,成为最新一家利用巴西雷亚尔大幅贬值和公司估值下滑的机会,投资于拉美最大经济体的公司。最近,海航已经同意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信息技术企业英迈(Ingram Micro),创下中国企业收购美国IT集团的最高纪录。这些令人瞩目的大手笔都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这就是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尽管早已退居更高的职位,他却在“玄之又玄”的管理哲学上脚不停歇。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有记者试图窥探他此轮大举收购的真实意图,他却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自己琢磨吧。”

>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董事长

最近宋志平在《人民日报》刊登了自己的分析,解读如何化解水泥行业过剩的困局。他指出,中国是全球水泥大国,也积累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沉疴顽疾。他执掌下的中国建材在过去的几年里重组了4亿多吨的水泥产能,使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从18%提高到了现在的53%。

然而,去年全国的水泥销量为23.5亿吨,25年来首次下降,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宋志平指出,水泥行业今年就可能面临全行业亏损,甚至比现在的钢铁、煤炭行业更加困难,而供给侧改革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唯一选择。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他建言的第一条依然是:由大公司整合市场。

> 中集集团总裁

不满足于集装箱产业世界领先的定位,麦伯良执掌的中集集团未来要致力于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实现“制造+服务”的价值链升级和全球化营运。在中集的各个业务领域里,投入30亿元的中集海工业务因为持续亏损而备受压力,七年之后终于在2014年实现了盈利,而且在2015年实现了进一步突破。2015年7月,中集建造的“中海油服兴旺号”在中国南海开钻。中集来福士也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半潜钻井平台建造基地。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当今的中国商界里,陈春花属于一个越来越稀有的类型:她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探究者,与那种或是圆滑、或是教条的企业家和学者截然不同。陈春花之所以引人注意,不是因为她是一位大学教授,而是因为她已经两次以临时操盘手的身份神奇般地带领所在的公司实现了逆转。另外,她还是一位女性,也是一位作家。

陈春花在刚刚过去的三年任期内领导了一场近些年来少有而精彩的企业复兴。今日的新希望六和公司已经是业绩最好的多元化农牧业企业之一。2014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再次突破了700亿元,重回上升势头;公司目前的股价是2013年低潮时的两倍以上,2015年其市值曾经高达550亿元。一位竞争对手公司的高管说:“陈春花把新希望六和重新变成了一家增长强劲的公司。”

>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雷军领导下的小米生态帝国已经初步显现。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全年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突破4.38亿部。其中,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公司以15%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位置。

而手机只是雷军小米帝国的“连接器”。雷军表示,智能手机其实是物联网世界的中心,可以连接所有的设备,一系列的产品,例如电视,都有机会成为手机的显示器。在过去两年里,小米生态链投资的公司超过50家。

> 吉利控股董事长

当李书福将沃尔沃收入囊中之时,市场充满着质疑。如今,沃尔沃2015年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创造了自品牌诞生88年以来的历史性销量纪录。这种带动战略,也使公司的自主品牌汽车获益,各个车型的全年销量增长20%,净利润增长50%~60%。在李书福看来,更远大的目标是将吉利控股集团打造成为全球前10大汽车工业集团。为此,他发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希望将电气化、轻量化和智能化等核心技术转化为竞争优势。

> 苏宁云商董事长

最近,张近东因为接手江苏足球而备受外界关注。资料显示,苏宁在购买球员这一项上就花掉了7亿多元,投入力度甚至超过了去年的亚洲冠军广州恒大淘宝队。横向看,同业竞争者阿里已经入股广州恒大;京东则早就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主赞助商。足球成为了互联网零售行业巨擘争夺消费端人气的战场。不过对于张近东的苏宁来说,他们介入的不是一场游戏,而是战略的执行。

苏宁解释自己的战略中一些暗含的逻辑,比如家电具有品牌集中度和标准化的品类;另外两个有相似基因的品类是:母婴和体育用品。张近东和他的高管们图谋利用家电基因去获得最容易成功的“增量”机会。而2016年是他们自我证明和逆袭的一年。

>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最近,海尔集团与通用电气在美国签署合作意向之后,《财富》杂志的编辑杰夫·科尔文当天就撰写了一篇评论。作为最了解海尔和张瑞敏的外国记者,科尔文最后的评价认为海尔并不是要做中国的通用电气,而是希望让对方成为美国的海尔。

也有评论认为,和当年联想与IBM的交易一样,这次的合作将助力海尔进一步进入美国市场,并且为其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科尔文则指出张瑞敏试图让海尔家电不再仅限于产品制造,而是进化为一个网络平台,其他人甚至可以为其产品开发应用程序。从公司透露的数字来看:截至2015年年底,海尔平台上诞生了1,160多个项目。作为对比,海尔自己的在册员工从最高峰时的11万人减少到了6万人。

> 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

恒大2015年实现销售额2,013亿元,较2014年大增53.1%。目前,恒大在全国170多个主要城市里拥有大型项目400多个。而实现从千亿向两千亿的跨越,恒大仅用了两年时间。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马太效应日渐明显:大型房企优势继续扩大。在横向对比之下,恒大的“现金为王”战略是其胜出的一大因素。

> 双汇集团董事长

他是当今中国依然坚守在第一线的企业家当中的年纪最长者。去年年底,其位于河南郑州双汇工业园的全新美式肉制品工厂正式投产,这是万隆在两年前斥资74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之后,两家公司整合的最新进展—带着美国星条旗图案包装的双汇香肠已经在今年春节摆上了中国超市的货架。这位极具个性而且又心怀梦想的企业家,对于产业细节了如指掌,内部管理喜欢用数据说话,看结果评判。万隆所信奉的价值观在于一生只做一件事情。他最近仍然对媒体表示:“我只是一个标准的杀猪卖肉的屠夫。我什么事儿都不干,就干这一件,其他什么事我也干不了。”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15年,万科继续向着万亿目标前进,全年以2,627亿元的销售金额名列行业榜首,平均每天销售逾7亿元。在核心业务之外,万科涉足了物业服务、物流地产、教育营地、长租公寓及海外等新业务,并且联结上下游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创业者,形成了围绕万科业务的生态系统。

相比之下,公司的动荡仿佛是一语成谶。在2014年年末,郁亮曾经在年终述职会上说:万科转型要乱三年,以此预示万科未来在业务层面即将发生的剧变。2015年,万科股权结构面临的控制权争夺更为急切。相似的局面,不同的敌人。时移世易,王石、郁亮以及万科不得不再次解答这个难题,但是这次或许会有新的答案。

> 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陈东升还在进一步实现他“从摇篮到天堂”全产业链服务的梦想。2015年,陈东升执掌的泰康人寿在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布局养老社区,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高端养老社区项目泰康之家·燕园开始运营。首批300位居民业已入住,更因为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卖房入住的新闻而吸引了巨大的关注。同年11月,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作为获得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四家公司之一,泰康在线是国内首家由中国大型保险企业发起成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而看线下,泰康人寿也拥有4,200个网点和3,000多万名有效客户的强大基础。

>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

2015年是沈南鹏掌舵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立十周年,本年度它的投资成绩依然出色。这一年红杉中国团队先后有阿里巴巴、陌陌、快乐购、万达院线和赶集网五个项目成功退出,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10倍以上。10月O2O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强强合并,作为双方投资方的红杉中国被视为重要推手。2015年年初,红杉资本还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了清水湾基金,主要关注机器人行业的早期投资。

> 顺丰速运创始人兼总裁

中国快递业早已度过“草莽时期”,精益竞争和资本逐利,正在迫使一向低调务实的王卫登上前台。2015年,王卫将顺丰速递原有业务板块划分为五个业务事业群进行独立运营,并且投资布局了无人机物流。组织构架的变革虽然符合快递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人力梯队、运营流程、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掣肘,仍不免滞后;早期布局的生鲜电商、跨境电商、O2O等板块也面临着裁员、亏损等运营压力。在转型为综合物流商的道路上,王卫正在试图利用资本杠杆,撬动差异化品牌定位带来的行业优势。他很清楚,面对行业利润率下降的现实,谁能够尽快摆脱粗放式发展,谁就将领跑下一赛程。

> 长城汽车董事长

长城汽车是自主品牌里鲜有的领导者和颠覆者。从皮卡开始打拼,逐渐涉足SUV、轿车,直至长城SUV突破2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2015年,长城汽车共计实现销售逾85万辆,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但是长城的高端车型却迟迟未能够达到销售预期,在SUV市场上的王者地位并非一劳永逸。在智能化等行业趋势挑战企业固有价值链的情况下,魏建军需要尽快形成一个未来利润增长的关键点。按照规划,长城汽车预计到2025年才能够形成多个新能源车平台,既拥有传统能源车,又拥有轻混、强混、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对于魏建军来说,这段空档期的挑战显然更大。

> 美高梅中国主席、信德集团董事总经理

何超琼生而不凡,她的父亲是传奇的“澳门赌王”何鸿關。在众多子女当中,何超琼如今担任着美高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主席、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的董事和信德集团的董事总经理,这让她处于其父亲商业帝国的中心地位。如今,何超琼正在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她33岁便开始介入家族生意,在接管了部分博彩业务以外,她还挽救了父亲创建的航运和地产公司。事实上,包括博彩在内的这些传统产业都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何超琼一直试图将它们改造得更加适应当下以及未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全球化挑战日趋加剧、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和港澳商界普遍陷入失落迷茫之中,何超琼的尝试如果成功,她将无可厚非地超越父辈。这一点可能比中国如今再诞生几家互联网界的独角兽重要得多。

>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在今年2月的亚布力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演讲中,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坦言金融业这几年面临“活着”的问题:“银行的压力实际上是巨大的。”这和他2011年12月在“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的言论“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洪崎接任董事长的一年里面经历了巨大的行业压力和挑战。今年1月,民生银行发布的2015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5全年民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44.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11亿元,同比增长仅3.51%。在银行业严峻的经营形势下,直销银行成为了民生银行去年的经营亮点。自从2014年2月全国率先上线直销银行之后,两年内民生直销银行已经累计客户突破300万,金融资产余额近400亿元。

> 伊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身为全球乳业10强的领导者,潘刚并不满足于现状。2015年,伊利集团的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双项持续增长,并且稳居行业第一。同时,伊利看重互联网生态圈等创新发展模式的尝试:除了进一步加大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还与宝宝树、春雨医生、苏宁等新兴垂直类互联网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在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婴儿潮消费红利下,伊利集团的表现更加值得期待。

> 乐视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贾跃亭及其乐视生态一直伴随着质疑。尽管如此,他仍然以“蒙眼狂奔”的速度进军云生态、手机、体育、汽车、互联网金融等垂直领域。2015年,乐视生态经济成效初现,总付费会员数达到2,000多万,成为单会员价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集团总收入超过200亿元,生态总估值突破3,000亿元。贾跃亭坚信自己的模式代表着未来,并且开启了“乐视生态全球化元年”。他将全球化视为其下一步战略重点,立志成为“全球价值领先的互联网生态企业”。

> 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国军一直具有变革者的敏锐嗅觉。在实体零售业意识到严峻经济形势压力和电商激烈竞争的双重危机之前,银泰早已着手进行经营上的转型和整合。继2014年3月接受阿里巴巴53.7亿港元对银泰商业的战略投资之后,2015年6月沈国军继续进行股权调整,阿里成为银泰行业单一最大股东。阿里与银泰加速了线上线下的业务融合,开发了“喵街”、“喵货”和“喵客”等一系列零售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产品。

>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方洪波是传统制造业的坚守者,他认定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方洪波同时也是一位变革者,他试图从管理思维、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商业模式等多方面为美的集团注入新的发展基因。2015年,美的集团是三大白电上市公司当中唯一一家收入、利润双增长的企业,跻身《财富》中国500强第32名,位居家电行业第一。

> 合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15年,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这表明了古永锵的野心,他希望公司成为基于互联网的泛娱乐帝国。

同时,2015年合一集团收到了阿里巴巴的私有化要约,45亿美元的价格远远领先于其竞争对手。古永锵认为,在私有化后,公司不再有资本市场的束缚,对合一集团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2016年古永锵提出“超越纽约”的口号,其中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合一集团会走向全球;其次,未来集团在付费用户和访问时间有机会超越Netflix + YouTube的综合体。

> 鼎晖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裁

焦震在新世纪初期对蒙牛的投资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悍作风,为他赢得了中国投资界罕见人才的声誉:说话开门见山,不留情面,但是在应对媒体方面时常展现出朴实的幽默;对在中国如何做生意相当内行;习惯坚持独立判断,而且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受压力。这些素质使50岁的焦震能够进入中国顶级投资圈,并且独树一帜。就目前而言,焦震在很大程度上以直接和务实被外人所知,尤其是他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正因为如此,一些人称他为“快刀手”。

>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张颖全面负责经纬中国在中国的运营,在博纳影业、猎豹、理邦仪器、陌陌等一系列的新投资案例当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他本人推动了许多重要上市公司合作与下一轮融资,被称为是中国VC界对A股市场理解最深的人之一。

2014年,他分析了过去20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美国GNP相除的比率数据,并且籍此预言资本寒冬。过去一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确发生了剧烈变化,除了大量O2O项目倒闭之外,也有很多行业前两位的公司进行了合并。这几乎成为了一种系统性的现象。不过,经纬中国在张颖的带领下依然帮助所投公司完成了超过70亿美元的新融资,最终投了95个项目。

在微博上,张颖有超过770万粉丝,他很乐于和他们“低调分享”,内容从他读的书、看的纪录片、到他骑摩托车环游冰岛的旅行照片以及他的行业见解。

>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行坚持把自己定位成一位实业家。在跨领域经营农业、重化工业的过程当中,他试图为这两个极为贴近自然环境的产业,找到共同的发展密码:“顺势而不随流,明道却非常路”的发展模式。在刘永行看来,竭尽全力创造企业的相对优势,才能够确保战略定力;而在市场经济下,消费者说了算,企业必须事事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尽全力满足消费者持续苛刻的要求。

> 厦门建发集团董事长

吴小敏执掌厦门建发已经近两年时间。她本人也于去年首次入选本刊的“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榜单。建发集团位居2015中国企业500强第116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44名。身处厦门,吴小敏认为当地虽然有资源优势,但是需要整合。她最近指出,作为当地的大公司,建议吸引全国范围内的、愿意推动厦门时尚产业发展的企业、设计机构、设计人员、创客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想象力和才华,构建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 美团大众点评网首席执行官

凭借狼性,2015年王兴终于将老对手“大众点评”合并。新成立的美团大众点评网估值高达180亿美元,成为中国O2O领域里最具实力的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美团大众点评网的用户近6亿,年度活跃买家2亿,合作商家达300万户,覆盖中国1,200多个城市,2015年全年交易额超1,700亿元。王兴称,美团大众点评要和吃喝玩乐各行各业一起合作,少谈一些颠覆,多谈一些创新。但是和所有的O2O公司一样,王兴需要面对的是整个行业依旧处于烧钱状态下的盈利挑战。

>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

2015年,59岁的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带领绿地登陆A股,成为上海国企混改的成功范本,助力公司进一步发展多元化业务。他在采访当中指出,房地产行业的长期拐点已经到来,而且不可逆转。体制内出身的张玉良曾经担任上海市农委住宅办主任,1992年张玉良拿着上海市政府划拨的2,000万元成立了绿地开发总公司。绿地集团现在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

>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面对整体经济形式严峻,饮料行业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宗庆后对2015年娃哈哈总体表现的评价是“不能说满意,但至少走得比较稳当”。他坦言2015年娃哈哈主要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未开发出好的产品,二是受到网络谣言冲击疲于灭火。这家国内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饮料消费主体泛90后消费习惯的改变对销售和盈利的冲击,正在积极寻求销售渠道和方式的改进。

> 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

去年的最后一天,宁高宁被调离工作了11年的中粮集团。在他掌舵期间,中粮从一家谷物进出口商转型成一家综合性食品和乳品企业。

现在,宁高宁已经被任命为中化集团的董事长。一些人预计宁高宁将在新公司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领导一轮大刀阔斧的并购。他曾经被人称作“中国的红色摩根”,但是他自己说:“我的角色是职业经理人,是央企的‘放牛娃’。”熟悉他的人对宁高宁的评价是:“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时候主动跳出来代表一个群体发言,有点堂·吉诃德的气质。”无论如何,外界希望宁高宁可以再走一程,利用他的国际化经验交出新的答卷。

> 平安银行行长

金融业是审慎为先的行业,经常被跨域竞争者批评过于保守和迟钝。而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这方面却是一个“异类”。最近,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中国中心,为现场的100多名天使投资人、新兴企业主以及商学院的师生,讲授了一堂关于物联网以及物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课”。他认为物联网是工业革命4.0和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的交汇点。

2014年,平安银行首先看上了汽车领域,通过引入感知卡,实现对汽车的智能监管。2015年,平安银行将物联网智能监管拓展到钢铁行业当中:通过引入感知罩、感知箱等物联网传感设备,实现对钢材的智能化管理。在金融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邵平是一位值得关注的跨界变革者。

> 华润集团董事长

自从2014年4月接任被免职的宋林以来,傅育宁一直稳健低调地掌舵着这个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的央企航母。启用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接手华润,与其在招商局集团多年的职业经验直接相关。这位拥有海洋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型经理人”偏向稳妥的职业风格,也是华润面临经营和人才双重动荡的状况下的合理选择。

2015年4月,港交所上市的华润创业剥离非啤酒业务,是傅育宁执掌华润以来的最大动作。同月,华润集团旗下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华润双鹤也宣布以37亿元收购华润赛科。剥离资产和收购重组,被视为华润对旗下业务进行整理的标志。2015年,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由2014年的第143位提升至第115位。

> 中粮集团总裁

继2014年联合厚朴、淡马锡等跨国投资团,斥资30多亿美元先后收购了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的51%股权,和香港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Noble Agri)的51%股权之后,中粮集团在2015年继续推进国际扩张。12月22日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国际有限公司以7.5亿美元收购了来宝农业剩余49%的股权。至此中粮将来宝农业全数收入囊中,成为全球第三大粮商。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中粮国际是中粮的投资平台,此前投资Nidera和来宝农业均是通过这个平台,中粮集团希望在2019年之前将中粮原有的粮油糖资产注入中粮国际,实现三方资产的整合和整体上市。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去年年底,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的大型客机C919在多次延期之后宣布下线,并且计划在2016年实现首飞,最快于2018年交付给客户。这是一种158座的双引擎窄体飞机,它试图与当下全球最热销的喷气客机—波音737和空客A320展开竞争,并打破这个双寡头垄断了过久的行业格局。即便这看上去很难实现,不过目前C919预定用户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1家,总订单数达到了517架。金壮龙作为这个项目的实际领导者,其背负的期望和压力可以想象。两年之前,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前曾经在中国的卫星和航天器行业工作的金壮龙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承认,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存在差距,他说:“商飞必须先学会走,再去跑。”

> 比亚迪董事会主席兼总裁

虽然新能源汽车业仍然在梦境和现实之间苦苦挣扎,但王传福依然是除了埃隆·穆斯克(Elon Musk)以外的最大赢家。去年,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蝉联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并且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受到了热捧。该公司还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之际,在伦敦展示了全球第一款电动双层巴士。此前,比亚迪还与苏格兰制造商亚历山大·丹尼斯有限公司(ADL)签署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合资协议,为英国打造零排放的公交车队。最近,该公司称其斩获了迄今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的最大订单。(财富中文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十大媒体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