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花呗为什么无法使用了

随着12月的到来,又要还花呗了。你还花呗了吗?

很多年轻人,消费一直爽,还款两行泪!

还花呗之前,感觉自己钱包还有很多钱;

还花呗之后,银行卡的余额所剩无几了。

近日,小零点刷到一个微博热议话题,#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一组数据,成为微博热搜。

2019年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都有借贷功能,支付宝有花呗借呗,美团也有月付功能,其他一些平台都会有分期付等产品。

互联网平台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信贷产品,还是因为消费者需求旺盛。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年轻人,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开通了“花呗”、“借呗”、“白条”等超前消费信贷产品。

与传统信用卡不同,年轻人开通花呗这些消费信贷产品,几乎没有门槛,可以轻松实现“一键开通,先付后还”。

超前消费,作为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很多时候是享受型消费,且缺乏理性思考。

无论是信用卡、花呗、还是白条,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你的承诺去换取资金的周转。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使用花呗的频率非常高,消费冲动、自控力差、容易被诱惑,有可能会让自己负债。

身边一半以上的90后、00后,生活里的第一次透支,不是通过银行的信用卡,而是支付宝的花呗。

大家使用花呗,是因为手头不富裕,又想买东西。

通过花呗借钱消费后,满足了自己短暂的快乐,长此以往就困在了花呗里。

透过现象看本质,困在花呗里的年轻人,主要是虚荣心在作怪。

大学生加入了透支消费大军

克制欲望才能避免过度消费

梅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双十一”前后,买了近20件商品。

包含几件潮流衣服,几个新款包包,已经有一堆的护肤品和化妆品,还跟风买了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直到花呗不够用才停手,购物车里还躺着一大堆想买却无力支付的东西。

她不仅把11月的生活费提前花光了,还得厚着脸皮向父母要了一笔额外的生活费。

虽然梅梅对自己的过度消费的行为感到后悔,但是她说很难控制自己的购物欲。

尤其有了花呗以后,线上花出去的钱仿佛都不是钱。

所以到了“双十二”的时候,梅梅又继续“剁手”,买了一堆东西。

梅梅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类似花呗的线上信贷服务的推出,以及各种分期消费平台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了透支消费的大军。

这种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大都为了满足年轻人旺盛的购物欲和新鲜劲

根据调查报告,用最小的压力,在最短的时间,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大部分年轻人都可以接受。

没钱花的时候,借钱花、分期花,除了花呗,还有借呗,甚至是各种消费贷、现金贷。

90后、00后之所以超前消费,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还清它们,能提前花的钱,为什么不花?

但实际上,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普遍收入有限,还款能力一般。

除了向家人求助,更有部分年轻人会选择“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到期账单,其中还有逾期补交的情况。

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没有自律,哪来的自由。适度的透支消费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要和自己的收入相匹配。

各大电商平台广告和直播间的主播,都在怂恿你“买买买”,但是却没有人考虑你下个月的花呗,到底有没有能力偿还。

尼采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当你放纵欲望的时候,你也会被欲望给反噬。

克制自己的欲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才能避免过度消费。

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消费心理主要具有以下4个特征。

他们希望树立个性形象,喜欢标新立异,对“大众化”的事物不屑一顾。

他们喜欢购买一些有特色的商品,最好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追求与众不同。

年轻人,在消费心理上,他们追求时尚和新颖;

对于服务方面的消费,则表现出追求享受、新潮、刺激和独特的特点。

年轻人在购买行为上,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

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感情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只要自己喜欢的商品,便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迅速做出购买决策。

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往往相互影响、相互攀比,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

他们自我需求强烈,往往表现出超前消费,购买各种手机、服装、包包,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

如何才能存钱和理财呢?

生活费不多,不等于要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让自己变得不快乐;

而是指要管理自己的消费欲望,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

不是不能用超前消费工具,而是要等能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的时候再开启。

先把花呗、白条这种超前消费工具停掉,指定一张储蓄卡作为第一支付顺序。

自己好好思考一下,哪些是必要的开支。查看和分析自己近6个月的支付宝、微信或者银行APP的消费账单。

大致计算一下,每月平均必要开支,当作下个月的必要消费预算。

可以去支付宝、微信等app,看一下自己的历史账单明细,一点都不麻烦。

看看哪些消费项目不是必须花费的,但你还总是会消费。比如冲动买的一些用不上的东西。

建议每月的生活费拿出一部分,存入到一张没有绑定线上产品的银行卡中。

如果生活费不够用的话,可以把自己课外打游戏、刷视频、朋友闲聊的时间挤出来,去做一些能够赚钱的兼职。

在校大学生,千万别忘了留出一点预算来投资自己的大脑,买一些书或者学习资料,多提升自我。

很多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提前透支的快乐,必定为将来留下痛苦。学会延迟满足,是当代年轻人理财的第一步。

与其一味靠借贷支撑超前消费行为,还不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赚钱能力和理财能力,让自己过上快乐充实的生活。

招募校园合伙人,点击报名登记:

[提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网络系统中,消费观念逐渐改变,类似于网络信用卡的新支付方式———蚂蚁花呗应运而生。本文对甘肃农业大学在校生使用蚂蚁花呗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超前消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蚂蚁花呗;大学生;现状

2015年11月3日的“十三五”规划提出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在各金融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蚂蚁花呗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受空间限制,使资金提供方与资金需求方在平台上直接对接,进行投资活动,拓宽了资金服务的目标群体和范围,有助于为社会大多数阶层和群体提供可得、便利的普惠资金服务,进一步实现了小额资金活动低成本、高效率、大众化,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时尚的追求,生活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对资金需求面临着“供不应求”的现象,而蚂蚁花呗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学生对资金的需求。面对这一现状,我们通过问卷星总共设计22个问题,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交叉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结合设计问卷,利用暑假对本校四个年级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同时,对个别同学进行抽样式访问式的深度访谈调查。调查期间采用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90.90%

将年级和性别作为主要指标,分析这两个指标对学生使用蚂蚁花呗的影响和主要原因。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是否使用蚂蚁花呗和使用花呗支付方向的交叉分析、性别和年级与使用蚂蚁花呗原因的交叉分析、各年级对于不使用花呗原因的交叉分析、使用蚂蚁花呗前后消费对比的交叉分析及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与使用额度的交叉分析进行对比与总结。(一)不同的年级、性别是否使用蚂蚁花呗及花呗支付方向的倾向性分析。为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是否使用蚂蚁花呗,设计了问卷问题。从调查结果看,使用的学生占大多数,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高达97%以上,最低也达到了87%。其中,大三男生和大四学生占到了100%,表明高年级学生对蚂蚁花呗的依赖度比较大,尤以男生为甚;从性别看,大一、大二男生的占比均高于同级女生,而大三、大四学生无太多区别。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大一和大二学生使用蚂蚁花呗主要用于食品、衣服、生活用品等方面,而大三和大四学生主要用于衣服、化妆和其他方面,尤其大四学生用在其他方面较多。可能面临找工作、房子、考研等原因,花销较大,但他们几乎没有收入,因此使用蚂蚁花呗较多;从性别来看,男生在其他方面占比多于女生,说明男生除了日常生活用途,娱乐消遣方面花费比较多,尤其是大四男生,而女生主要在化妆品方面占比较大。(二)不同性别、年级对使用蚂蚁花呗原因的应用特征分析。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年级对使用蚂蚁花呗的原因,设计了相关问卷问题。从结果分析学生使用花呗的原因大都是因为没有手续费,极速支付、快捷方便及开通门槛低。但是,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在没有费用这一方面要比女生高10%左右,说明男生注重费用,而对于女生来说这几个方面稍有差异但数据起伏没有男生波动大。不同年级对使用蚂蚁花呗原因也有一定的关系,总体来说,大多数是因为极速支付、快捷方便、开通门槛低及没有相关的费用,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在极速支付、快捷方便的比列有所提高,说明年级越高越注重效率。(三)各年级对不使用花呗原因的应用特征分析。为了了解各年级对不使用花呗的原因,我们设计了不会用、消费额度低、仅支持线上购物、不支持分期分款及收入足以支付网购费用等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大二学生在不使用蚂蚁花呗四个方面的原因在24%~37%之间,差异不是特别明显,大四学生是几个年级里变化最明显的,其中“收入足以支付网购费用”的比重占到一半以上,而“不会有”是几个年级里占比最少的,说明大四的学生非常熟悉网络支付平台。可以看出消费额度低和不支持分期付款波动较小,收入足以支付网购费用和仅支持线上购物的波动较大。最突出的是大一学生除了收入足以支付网购费用这一方面高达51%,不会用、消费额度低、仅支持线上购物和不支持分期付款占比共占49%。(四)使用蚂蚁花呗的学生对使用蚂蚁花呗前后消费对比的应用特征分析。为了了解使用蚂蚁花呗对使用蚂蚁花呗前后消费对比,我们设计了四个不同的金额范围。从调查结果看,花费在200元以内的浮动比较大,由使用蚂蚁花呗后的87.7%到后面的40%,1,000元以上的之前几乎不存在到后面达30%,而500~1,000元比较稳定。(五)学生对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和使用额度的应用特征分析。为了了解使用蚂蚁花呗的学生对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和使用额度,我们设计了四个不同的金额范围。从调查结果看在300元以下、500~1,000元及1,000元以上这三个范围内使用频率越高,额度越低,成反比关系。在300~500元范围内,基本成正比关系,而在300元以下的范围里,额度在1,000元以上占41.67%。而在一年一次中,额度在300元以下的占比高达73.91%。说明频率越高、额度越高、频率越低、额度越低,呈正比,蚂蚁花呗消费平台适合短期使用。

纵观当前的网上支付市场,支付宝支付在当前的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所以蚂蚁金服选择和支付宝联手,是非常聪明的一种做法。现在,蚂蚁花呗把传统的信用卡业务搬到网络上,更好地融合了资金。而蚂蚁金服大力的支持也是促进蚂蚁花呗更好的在网购市场上站稳脚跟。在对是否听说过支付宝蚂蚁花呗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听说过支付宝蚂蚁花呗的,在了解了支付宝花呗的服务后是否使用,有一大半人都是看情况而定,秉持迟疑的态度,不过还是有些学生愿意使用。在问到同学对于蚂蚁花呗的使用态度时,有15.15%是持赞成的态度,而62.42%的人持中立的态度,22.43%的人持反对的态度。在对使用蚂蚁花呗主要在哪些方面,67.13%的学生会购买衣服,占多大数,58.04%的学生会购买生活用品,其余41.96%都用来买零食、化妆品。在四个年级中,大二学生使用率最高,经济类(包括金融)使用蚂蚁花呗人数最多。根据统计数据,花费金额在800~1,500元之间人数比重最高,在消费来源中,父母给付型资金所占比重最高(93.03%),兼职来源次之(38.79%)。关于调查大学生提前透支消费的态度,通过调查,有超过一半以上的(61.19%)学生持中立态度,其中,80后与90后的占比超过80%,然而90后所占比重最大,这不仅反映了人们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间的差异,更是体现了当今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的改变。通过本次的调查问卷,能比较直观的看出现在的年轻年龄段的人对支付宝花呗的使用情况,也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支付宝蚂蚁花呗的提前消费方式是否能让人群接受的数据调查。此次调查虽然有一点瑕疵,对接受调查人员的范围较小,大多数只是以20岁左右的本校大学生调查对象。不过通过此次的调查让我收获了对如何制作并发出调查问卷的经验,并且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分析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

四、使用蚂蚁花呗几点建议

信用消费实质是提前消费。大学生如何理智消费呢?据此我们给出以下建议:(一)学校应推广信用管理教育。部分大学生认为信用无足轻重,但事实是,一旦个人信用出现裂缝,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会面临层层阻碍。因此,学校在设立各专业学科课程同时,应开设信用有关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信用管理意识。(二)培养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由于经常接触市场经济,对金融的市场了解程度远高于非经济类。他们由于课程需要、个人爱好、羊群效应等原因,金融理财意识强烈。因此,大学生需多接触经济知识,培养个人理财意识。但切忌产生攀比心理、盲目跟风等不良风气。(三)大学生需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性别、是否单身、月生活费与月消费额在本质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购物导向、购物需求等购物现状。大学生应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理智消费。由于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补给,所以个人消费仍需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在选择购买物品时,要做到多方面考虑,结合自身需求。同时,加强自制能力,切勿陷入感性消费误区,也不应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我。因此,大学生借贷要量力而行,不能无度使用,要了解自己的还款能力,理性看待超前消费,养成科学的消费观。

[1]徐昊.个人信用的定价与流通———蚂蚁花呗的应收账款管理[J].江苏商论,2018(10).

[2]杜晨旭,王钊朋,涂桂平,彭银财.浅析透支性网络信贷消费平台在大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以“蚂蚁花呗”为例[J].市场周刊,2018(10).

[3]陈璐,周桃云,任婧怡,谷银霞.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征信应用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J].市场周刊,2018(7).

[4]蔡含欢,杨宝妮,谢丽嫒,陈凯琪,张诗华.大学生蚂蚁花呗使用情况调查——以佛山高校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

[5]佟晨菲.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现状及风险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8.

[6]王振宇.刍议蚂蚁花呗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

[7]邱宜干.浅议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8(8).

作者:王 娜 白琳玲 孙亚蓉 王相梅 王 雷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校园贷"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蚂蚁花呗与"校园贷"在本质上都同属于借贷,大学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的消费群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护个人信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对133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对使用"蚂蚁花呗"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得出"蚂蚁花呗"与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结构等消费行为上的关系.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网络消费信贷类产品未来更能适应大学生这一新兴市场给出行业发展及改良建议,以及大学生该如何合理地使用网络消费信贷产品,保护好个人信用提出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的花呗不能用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