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怎么做才能够一统东亚?

我清晰的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问我的爸妈我是哪来的,他们告诉我是厕所捡来的。很显然这种活稀泥的解答不但没有解决一个三岁孩子的疑惑,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疑惑:“哪个厕所?再给我捡个弟弟好不好?”,只记得之后大人们捧腹大笑。于是乎打小开始我便对我从拿来的这个命题产生了执迷,而后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命题在不断扩大,慢慢演变到“我们从哪来的、人类从哪来的、宇宙从哪来的”等。

近几年的游历和不同民族的接触使这个命题又再次得到了延伸,即:我们汉族是从哪来的。过往的阅读让我有了呼之欲出的答案,加上大量信息的查找,直到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总算是理清了它的由来脉络,所以这篇文章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调查结果,或许它会彻底颠覆你的三观,但绝对能丰富你的五官。

汉朝在公元前202年(距今2222年)被刘邦建立,标志着汉族的初步形成。但是当时的汉族并不是今天的汉族,面容特征和口头语言和今天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唯一较为相同的地方便是文字语言,众所周知的是我们今天的汉字是对古中华文字的改良。至于口语的差异我这里附上一个链接,大家可以听一听前30秒上古时期的中华语言:/v?vid=&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听完后大家应该会发现上古时期(夏至秦汉)的中华口语带有非常多的弹舌音和卷舌以及字后的尾音,这种发音方式在阿勒泰语系中很常见,如今天的俄语、蒙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等,于是这个线索便给人一个思维挑战:

是否在汉族形成之前,中华人种并没有从其它人种中分化出来?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收集各种资料寻找答案,答案告诉我考古学界目前的普遍认知是中华区域最早的已被验证的朝代商朝(更早的夏朝目前还停留在传言阶段未被验证)的统治阶级起源于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该民族入主中原后和原有人种混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华夏族,而这批原始民族的统治阶级更像是一批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借助军马的力量击败了原本在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建立了商朝。因为考古学者在代表中华起源的仰昭文化带(附图,包含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

发现了中亚人种的骨骸伴随了大量祭品,加之前一个视频提供的上古音线索,还有战国初期就明确记载在今甘肃一带曾居住着一批大月氏族,外加这批大月氏族今安家在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和新疆伊犁等地,可以较为肯定的推断,类似这批回迁故地的中亚民族(不一定就是月氏但可能是类似人种)很显然和仰昭文化区的原住民发生过混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的就是这批“出走”民族。(附图为百度百科中查找到的大月氏艺术油画)

大量祭品、上古音、大月氏等关键词迎着人往这一方面思考:早期建立商朝的统治阶级更大的可能是这一批拥有良种战马的中亚民族,而非中原本有农耕民族。加之民众天然都会对统治阶级有崇拜感,也很好的解释了殷商时期民间为什么崇尚白色,这批贵族很可能和今哈萨克族一样有着较白的皮肤(这种原始崇拜感今天依然存在);前视频里中华语言的上古音更加偏向于中亚语言也和这些推理很好的串联。

所以对于前文黑体标出的疑问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解答:今天的汉族在当时确实还未被分化,就算统治阶级不是中亚民族,也至少是中亚民族和中原民族的混血民族。

大月氏肖像画(维基百科)

看到这许多懂历史的朋友会发问:传说里商朝是灭掉夏朝后建立的(以下附图为朝代年代表),那夏朝的统治民族是什么族呢?这个问题又引出了另一个疑问,即:

汉字是不是汉族人创造的?如果不是,是谁创造的?

第一个问题,夏朝原住民虽接近今天的汉族但不完全等同于汉族。第二个问题,简短的答案是:不是。因为考古学并没有发现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更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目前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附图为甲骨文)

诞生于商朝晚期的贵族群体之中,用以祭祀和占卜活动。而我们今天汉族所命名的“汉字”,其实都源于历史以来各民族对甲骨文的改良,商朝后的周朝将其改良为大篆,秦朝李斯又将其改良为小篆,而汉朝又将小篆改良成隶书进而形成了今天依然沿用的文字。

所以基于夏朝没有文字发现的事实,目前可以解答出来的汉字是谁创造的答案是:一批以中亚民族为统治阶级的民族和中原原住民混血后的新民族,由于当时并没有民族的概念,我们今天的考古学暂时用今天的民族概念把他们命名为:华夏族。

文章看到这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发问:

如若殷商时期的统治人种是中亚人种,那为什么今天我们长得跟他们不一样?

再问,如若不是中亚人种而是一批混合人种,那和这批中亚人种混合的原住民长什么样?

如若你心中有这样的问题,那证明你确实在思考。我对自己也进行过同样的辩驳,最后在历史和今天依然留存的社会现象中找到了答案。

以下便是最精彩的部分,各人种图片会让你对汉族的演化有一个直观的视觉理解。

今天我们和中亚人长得不一样的现象,是有很多种历史因素、人文因素乃至人口因素综合促成的:

原因之一,母系大群体同化:

拿今天的回族做比较,大家认为回族跟汉族的面容区别大不大?很显然,回族人除了比汉族人白一点,个别鹰钩鼻之外,大部分人和汉族人长得没什么区别。然而回族人的祖先是在距今约750年不到800年前的元朝时期来到中华区域做生意或随商队远行的中东雇佣军和工匠,一批来自阿拉伯,一批来自伊朗,很显然,不论是来自伊朗还是阿拉伯,他们长得跟汉族人完全搭不上卦(下图为阿拉伯人和伊朗人的人物肖像)

面容如此鲜明面容差异为何如今变成了下图这样呢?(下图为今天的回族男女)

被同化的原因,是因为这一批远道而来的中东移民里很少有女性,或者说全都是男性。因为那个年代的长途跋涉都需要骑在骆驼和马背上走陆路,日夜颠簸对女性身体造成极大影响,生理期必须休息,这么一来不但影响进程,还增加了商队被劫持的风险,故当时进入中国区域的中东队伍里少有甚至是没有女人,而这批男性为了在当地落户安家则必须和中原女子结合,而在那个年代有钱的商人又可以娶许多女子,进而久而久之他们原有的基因被大族群稀释,直至700多年后的今天内地回族已经看不出和汉族的区别了。

原因二,EDAR基因:

在阅读有关该基因对人体造成的改变时,大大颠覆了我对东亚人基因来源的认知,该基因也被称为“幼态延续”基因,能够帮生物体延迟幼年时期的状态,简单来说,这类人发育的晚、年轻的久。如今的东亚人种都携带有EDAR基因,这个基因延缓了女性的乳腺发育,并使得东亚人拥有了直发,并且肤质细嫩,毛发少,无体味,脸型较短,五官圆润,男女体型差异不大,综合来说就是延续了幼年时期的状态。看着年轻不易老,也是东亚人在世界人眼中的固有印象。这个基因是和平年代的大杀器,在没有战争的社会条件下,幼态延续变成了优势基因,这类基因的携带者更容易成为别人的择偶对象,且择偶时间跨度长。阿拉伯伊朗地区过来的男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女人,对这种娇小可人的弱女子完全没有抵抗力,进而散尽家财也要纳入怀里。其实当时元朝统治期间中原地区居住着非常多的胡民,按理说这批中东商人很轻易就能找到和他们长相类似且习俗相同的中亚脸女子,然而从今天的结果看来,这批回族人的祖先最终还是选择了长相更加可人的东亚女孩,这一点可以从伊朗今天还存在的审美观里得到验证,伊朗以低鼻梁为美。

那么EDAR基因如何来到中原的呢?答案是:西藏。该基因其实是人类为适应高原条件而被自然筛选出来的基因,起初是为了适应高原环境,增强人体携氧功能的,这一批人下青藏高原进入青海及四川盆地一带后,就形成最早一批中华地区携带幼态基因的人种。(下图为藏族女孩)

很显然,虽然五官看起来接近,但今天的汉族还是不同于藏族,因为肤色有者天壤之别,且藏族中除上图给出的东方脸庞外,还存在许多高鼻梁深眼窝的西化脸庞(以下为另一类藏族女子示意图)

这样的立体脸庞在汉族中很少见,倒是在维吾尔族里常见,倘若这个民族参与了中华汉族的基因建设,那今天的汉族人里必然存在这类高鼻深目类似中亚长相的人种存在。然而今天我们看到拥有中亚立体脸庞的汉人是少之又少,或者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那么这类人哪去了呢?

很遗憾的说,我们今天的汉族经历了一次人工选种,且这次选种过程被历史完整的记录了下来。古汉族形成于2222年前的汉朝,一直发展到公元220年被曹魏取代,后进入两晋时期,这段时间的汉族都可谓古汉族,族人的面容犹如今天的藏族和新疆维吾尔族一般,既有高鼻深目者,又有矮鼻平面者,而一切终结于晋朝后南北朝时期的一次种族屠杀。这次屠杀的对象是高鼻深目多毛的胡族,和高鼻深目多毛的汉族,史书记载高鼻深目多须者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一律屠杀,抛尸荒野,甚有汉人中多须高鼻者也遭误杀,并集四方之胡而杀之。从这样的记载里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重要信息:1. 古汉族里确实有高鼻深目多须的中亚脸庞。2. 从这次事件后,四方范围内汉族的扁平面孔被精确定义了出来。这是导致我们今天汉族看起来和中亚人完全不同的重要原因,之后汉族人的自我意识和潜意识里会把高眉骨(即深眼窝)高鼻梁的人排除在本民族之外。

更遗憾的说,领导这次屠杀的人正是汉族本族的皇帝冉闵。冉闵后来被来自东北亚地区的鲜卑族慕容氏攻破时,慕容氏看到冉闵的脸疑问道:“你这种人怎么能当皇帝”,于是把他关起来,让他亲眼目睹自己的国土被一点一点打掉后再杀死。可想而知冉闵本人的长相,和高鼻、大眼、深目、多须完全不沾边,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对另一类高鼻大眼深目的种族没有怜悯之心。那么冉闵的长相,即是标准汉族的长相,且当时这种长相在中原占绝大多数,才能策动那么多的士兵和平民一起屠杀另一个长相类型的种族。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能以高鼻大眼界定美丑,如男星郑伊健并没有双眼皮和高鼻梁但也挺帅,而中亚人种虽然人人双眼皮大眼睛眼高鼻梁但也不见得每个都好看,好看的还是少数。(下图为汉族男性和中亚男性对比图)

对这一段论述做个小结,于是便能回答前文大号黑体字的第一个问题了:我们今天的汉族经历过人工选种、大基数同化小基数、幼态延续基因的择偶倾向等历史因素,故综合导致了面容上失去了中亚特征,进而和古汉族和华夏族有所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在中亚中原混血民族建立殷商帝国之前,也就是传说中的夏朝时期,中原一带的原住民是什么民族,三皇五帝又是什么民族。最直接的答案是:中原古人,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夏朝拥有自己的文字,其考古文物的发现非常接近殷商时期,或者说就是殷商早期。没有文字不可谓文明,也只能暂时把他们叫做中原古人,而不是华夏族。若有确凿的文字证据被发现,则这一批原住民便能取代殷商时期的中亚混血被称之为华夏族。在中亚民族还没有基因注入之前,中原古人很可能是属于东夷人种和苗蛮人种的混合人种。那么苗蛮人和东夷人又长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便来熟悉一下这仰昭文化区周边人种的面容特征:

前文提到的第一批下青藏高原的民族就是这批苗蛮民族的前身,当然古藏人和现代藏人的面容和汉人一样,经过岁月的改良,因为清代的时候满族贵族喜好藏传佛教,双方在文化和基因交流上都相当密切,而满族中后期又大量开始和汉族通婚,进而间接的把汉人基因打入了青藏高原,导致今天的藏人除了肤色外,看起来和汉人区别不大;蒙古族也一样,一直以来都同和汉族通婚的满族通婚最终也越来越趋近汉族。所以经过冉闵选种后的汉族基因基本覆盖了中国除新疆地区以外的全境,故今天许多古民族需要在中国以外的区域才找得到其原始踪影,而我在查阅诸多信息后锁定了古籍里的苗蛮、山越、虎方一类南族居民的定位点,他们八九不离十的就是以下这几类人种:

1.1 个头矮小但体能极强,体脂率低,皮肤黝黑且面部可爱,三庭短小,这一类人在泰国和海南一些比较闭塞的村庄里依然可见。(下图为泰拳手播求)

1.2 个头不高但身体宽大,肩胛骨和骨盆突出导致上半身呈正方形,脖子短肩膀宽,体脂率高,力量巨大,面部短小宽横。这类人在今天闭塞的萨摩亚群岛依然可见。(配图为萨摩亚群岛位置以及萨摩亚运动员)

这个民族有爱给自己纹身的习惯且蛮力过人,其习俗和体征都非常接近我们古籍里记载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孟获了。这可能是一个特有的族群也又可能和先前一类人瘦小的人种杂居。

1.3. 个头矮小,四肢也细小,力量不大但体力好,女人也可从事繁重的劳动,这类人存在于今天的印尼土著。(下图为印尼土著女性)

对于常住于福建南部的我而言,她们像极了闽南海边的老太太,甚至说是除了耳朵,没有区别。这类人种今天依然生活在交通闭塞且未文明化的印尼土著村落里,他们保持着这个民族最原始的样子。

以上三类南方古人种很可能分片散居在中国南部,又或者是长期混居。但可以推断,即便是分居,三类人种间也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换。故在今天南方汉人中并不局限于某个区域里其实都能找到面部特征和形体特征都接近以上三类人的个体,三类人群面容都有一个共性:即三庭五短,额头那段较长,五官较往下挤。

2.1 古籍中记载的东胡人种民风彪悍善战,历史中曾长期统治中原,我们熟知的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满族皆可归类为东胡民族,这个民族伴随我们中华大地走过了漫长的岁月,隋唐鲜卑、辽契丹、金女真、元蒙清满频通婚,故乃至今天的蒙古族亦可归类为东胡民族。首先先看看这个民族历代君王的画像:

隋文帝普六茹那罗延(杨坚)

画像可知,这几位君王面容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眼型都特别细长,且内眼角往下开,外眼角往上挑,这样的眼睛是南方民族未有的,这也是东胡人的典型特征。今天的蒙古族和东胡以及朝鲜辽宁山东一带史称东夷的民族都有频繁的基因交汇,所以今天的蒙古人的面孔里也可以找到接近东胡人面容特征的个体,以下来看一张蒙古族相扑选手朝青龙的照片:

朝青龙也具备这种上挑细长的眼型,但内眼角开的不明显。其原因或是由于满清时期满蒙汉三族的基因交流导致如今的蒙古族的东胡特征已经不大明显了,而更加偏向于东夷(以下会介绍东夷),而真正特征明显的东胡人在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和阿勒泰山区域附近,以下放上一组图:

卡尔梅克共和国地理位置

难以想象的是,居然在接近欧洲土耳其乌克兰地区本该是白种和中亚人种地盘的区域内竟然出现了亚洲面孔的人种,且还有女性个体。这一批人很可能是当年随成吉思汗部队打到欧洲的东胡部队,但女性成员究竟是如何跋山涉水到这么远来的真的不得而知。常理而言如若部队里全是男性,这个民族应该会被当地女性面容同化。所以推理,这个民族从当下进入欧洲初期就开始就对自己民族进行过基因保护,拒绝和白种人和中亚人通婚,并不远万里“进口”阿勒泰女性,才将东亚人的血统在欧洲人的地盘保留到了今天。今天的北方汉族里依然找得到这样的面孔,其面容特征是国字脸,高颧骨,长眼型,眼尾上挑内眼角下切,眉骨低鼻梁中等高,鼻翼较窄;形体特征是骨架大但体型修长,四肢细长,腿直,所以这类人很多成为国际模特。如今中国的西安依然可以找到不少的这类面容和体型的男女,或因西安当时是鲜卑族拓跋氏主要活动区之一且西安自古以来对外族的包容度较高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这种基因没有被历朝历代的强汉运动被淘汰,进而渐渐的融入了汉族。

东夷人很可能是南部民族和东胡民族的结合,其上古时期活动区域在今山东、苏北、河北西部、辽宁南部以及朝鲜半岛(下图中圈出东夷人活动区)

上古时期渤海黄海的水位没有今天高,陆地暴露的更多使得朝鲜半岛和中国山东辽宁的交流较为便捷,也使得东夷这个古族群得到了较广的发展。近些年来的DNA测序技术使得东夷人种被验证依然存在,朝鲜和韩国人被验证具有亚洲人种里最独特的基因组成,他们或许就是我们古籍里记载的东夷人的后代。我的祖籍是山东,我的一个堂兄弟测序结果显示有高达12%的韩国血统,我本人也有少量的东北亚血统,更加验证了山东、辽宁、韩国人和东夷民族的联系。山东人被普遍认为高大,大连女孩被普遍认为白皙高挑,韩国明星无论男女也是出了名的大长腿,这些有别于传统汉人的体征都是东夷民族和东胡有基因交汇的证明。而东夷人的典型特征很可能是纯单眼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凤眼,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基因组最特别于亚洲人种的原因。其实韩国的普通民众里丹凤眼的很多,但如今的整容术已使得韩国人完全变了样,那么韩国人的原始相貌,我们通过以下一组图片来做了解。(下图为选取韩国名人)

这几位应该大家一眼就看得出是韩国人吧。标志性的单眼皮,方脸,大骨架很容易让人将体型修长的东胡人和2型苗蛮人也就是类似萨摩亚人那样宽大体型暗肤色短脸的人联系起来做思考,东夷或许是二者的融合民族,五官亦是二者的平均值,身材也具备二者特征。当然,还是要强调,每个民族都有好看的人,即便是单眼皮居多的韩国也出了不少世界级明星。(下图为部分韩国明星)

以下为各民族原始分布图

这张更直观的古人种分布图,应该是给我们答案了,即:在中亚民族到来之前,曾经在我们中华文明发源地的仰昭文化区的中华古人究竟长什么样。

从图中得知殷商以前的中原古人很可能是更加强壮的东夷人和偏瘦小的苗蛮人的结合,东胡人或许也有一小部分从山西区域牧马南下参与结合,但比例较小。上古传说支持这一论据,黄帝所在区域即仰昭文化区长期和苗蛮有军事冲突,蚩尤控制的是东胡东夷集团,而炎帝夹在两者之间,原本属于蚩尤部落后投奔皇帝,最后击败了蚩尤和苗蛮,建立了夏朝。所以可得出苗蛮东夷通过战争取得了大量基因交汇,故中原古人应多脸部平坦,眉骨低,鼻梁低,脸型适中,三庭不长不短,鼻翼不宽不窄,脸颊不大不小,肤色不黑不白。以下这张1942年拍摄的河南灾民,很好的描述了中原古人的面容特征:

解决了中原古人的问题后,大家应该最好奇的问题来了,殷商时期中亚民族到来后和中原古人的混血人种长什么样?答案被分为两部分解答:1. 民间依然是东夷人和苗蛮人的通婚,大部分保留了中原古人的面貌。2. 统治阶级贵族之间很可能只发生和肤色较白的东胡、东夷人的通婚,因为殷商时期尚白的风气让贵族们不愿接受肤色暗淡的苗蛮平民和一部分暗肤色东夷,只愿意选择肤色较白的东胡、东夷人结合;再也由于东亚人种中幼态延续基因的诱惑,这批中亚人士兵也不愿再回去老家甘肃接受原本自己部族里的女性,非要在中原安家落户。于是贵族的中亚面容被东亚人种中和稀释,几代之后便不再是人种分布图中中亚小哥的欧洲面庞,但是肤白这一点由于尚白的社会风气得以保留。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殷商华夏一族面容特征的理论描述:欧洲面庞人种和东亚面庞人种的中和,但由于东亚人种为人口大基数以及幼态延续基因的介入使得其面部大部分保留了东亚人种的特征,但却依然有中亚人种的部分残留。

华夏一族的实际长相我们可以参考今天港人和洋人的混血儿,如下图所示:

当然,除此类更贴近东方化的华夏混血形象,早期华夏一族中免不了出现另一类比较西方化的华夏混血儿,如下图:

这批华夏贵族都有明显的高鼻梁、面部轮廓清晰、欧化眼(大双眼皮)的特征。在殷商早期,刚打入中原的中亚征服者必然会产生民族自豪感,进而和平民阶级的通婚是选之又选,挑了再挑,大部分相中白肤色的东胡和东夷,当然中原古人种中也有少量貌美白皙的女子被入皇室,也会出现为笼络平民将军而下嫁贵族子女的情况,又有贵族斗争失败者被放逐民间的失落者,但总体而言贵族和庶族不是大面积通婚,进而导致贵族和庶族出现面容分化,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一直从商朝跨越了一整个周朝到秦末才彻底结束,共约1400年的时间(因为周朝贵族和商朝贵族长期通婚且周朝基本继承了商朝的体制,秦始皇本身也是贵族出身其皇室和狄戎人有过通婚,狄戎类似羌胡人类别的有中亚特色的混血民族)。

漫长的岁月导致如今依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族拥有了这种古老的基因记忆,即:长成这样的人是贵族,长成这样的人好看,想要和长成这样的人婚配。这批华夏人的长相也成为了现代人的整容标准,这种选择倾向就是我们拥有这种基因记忆的证明。

其实美丑的概念都可能是基因记忆作祟,因为人类走不出以贵为美的主观意识支配,就比如在没有华夏是贵族记忆的欧洲人眼里华夏一族不见得好看,他们反倒觉得东胡东夷一族的亚洲眼和高颧骨好看,所以现在的国际名模,大都一张东胡脸庞。因为他们的基因记忆是:成吉思汗是贵族,长成那样的人才好看(成吉思汗曾远征欧洲,打败了欧洲所有国家的联军三次有余)。以下为亚裔国际名模:

这样的面庞,应该不会成为现代汉族的整容目标吧?现代汉族多半是想整容成中亚名族的样子。

今天纯汉族间依然能看得到东方化华夏族、东胡、东夷、苗蛮人等除中亚人以外的所有面庞,但就是看不到西化华夏族人的脸了,为什么?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看一看曾经长期给汉族造成巨大困扰的匈奴人。

有记载道殷商时期有一批华夏族人出走内蒙古大漠之地,和本地民族融合成了匈奴。也就是说匈奴人在组织起有组织的国家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混血活动和侵略活动,直到和华夏一族产生军事冲突时,该部族已经扩张到了今天的黄河河套地区。古籍载秦将蒙恬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及河西走廊。

那么匈奴人长得和华夏族一样吗?很显然不一样。因为匈奴是一批侵略性极高的民族,时常掠夺各其它部族的资源和女性进而不断和自己部族融合,曾经的汉朝中前期就常年向匈奴人进贡女子,中亚民族大月氏也被匈奴人抢的不得不撤离河西走廊,东胡人在东北的地盘也被匈奴人严重挤压,被迫发生融合。可见匈奴族就是一个基因的大熔炉,没有稳定的特征,但若非要选一个匈奴人形象的话,应该篮球明星巴特尔再配上大胡子,就可以表述出匈奴人的平均面容了:

他的面容即像新疆人,又像蒙古人,感觉就是中亚人和东胡人一比一的混血,兼具中亚高眉骨深眼窝高鼻梁的特征,又有高颧骨宽下巴的东胡特征(巴特尔为蒙古族)。

那么曾经秦汉时期同汉族华夏一族长期作战的,应该八九不离十就是这类人种,那么汉武帝击垮的也就是这样的种族。虽然汉武帝灭了匈奴国,但这样的人种依然存在并且大范围的融入了东胡和新疆青海等羌胡系少数民族中,所以之后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之际,冉闵屠杀的胡人,也八九不离十的是这批面庞的人种,这就是今天这样长相的人在汉族里基本见不到的原因。

那么很不幸的是,汉族里面那一批具备西化的华夏面容特征的人,就是那批被误杀的汉族人(华夏贵族终结于庶人刘邦建立的汉朝,自此以后中华人种贵贱阶级对调,无论各族皆开始大面积通婚,并统称汉人,进而华夏贵族基因散落民间)。

为什么要杀那批西化脸华夏人呢?他们长得明明和巴特尔不像啊?

下面两张照片展示一下西化华夏族人留胡须的样子,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这样络腮胡很显然躲不过冉闵的屠刀,有幸躲过一劫的人也多半尽最快速度逃亡海外,又或是躲进深山老林,一生闭而不出导致基因绝种。所以今天这样的人在汉族里几乎绝迹。

但值得庆幸的是那批东方化华夏族躲过了这次浩劫,并把基因散落到了平民阶层,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两个纯汉族人也有概率生出华夏长相的子女的原因,因为每个即便长得像苗蛮一族的南方汉族人里也可能携带华夏贵族的隐性基因碎片,那么后代刚好就遗传到双亲的碎片,就刚好再生出了华夏族。以下就是一些纯血汉人的华夏族案例:

以上展示的这几位名人都继承到了东方化华夏一族的基因碎片。

更有甚者继承到了西化华夏一族的基因碎片,但这种情况非常非常稀少,如下图:

络腮胡加华夏人的脸庞在纯血华人里确实独特。

看到这里本文已经接近了尾声,我们不妨把这篇文章的重点做个总结:

答:以中华古人为大基数融合了中亚、东胡、东夷、南族(苗蛮)、少量匈奴,后经人工选种留存下来的面平、毛少、肤色平均、五官平均、脸部轮廓平均、鼻型平均、身高平均的民族。

若你不是这样的平均值,那你的祖先很可能曾经来自不同于汉族后融合进汉族的民族,而你又刚好继承到了这样的基因碎片。

文字定义不够清晰的话图片对比会比较直观,以下选取了今天东亚各国的名人,再次归类后展现在人种分布图上:

1. 南族(苗蛮):额头那段较长,五官较往脸下方挤,大圆眼睛,三庭偏短,上挺(额头骨骼)饱满,中庭(鼻梁处的面部骨骼非鼻梁骨本身)略陷,下庭(下巴处的面部骨骼)较圆,鼻头圆润,鼻翼略大,嘴部偏大且唇偏厚,脸部轮廓柔和,显得可爱。

2. 东夷:纯单眼皮,颧骨较高,脸型偏方,下庭较长,头骨大,肩部骨架大,体型偏横,个头较高。

3. 东胡:眼型细长,眼尾上挑,颧骨高且明显,脸型长方,三庭皆长,鼻头较小,肤白,骨架大但四肢修长,身型修长,腿直。

4. 中亚:欧式大双眼,通天鼻(鼻眉连接处呈直线),眼窝较深,鼻梁高,鼻翼窄,鼻头尖挺,脸型狭长,唇薄,肤质较为粗糙,毛发浓密,身材大小中等但四肢长,手掌大。

5. 华夏族:欧式大双眼但无深眼窝,鼻梁高挺但不通天(鼻眉没有直线连接),鼻头尖挺但鼻翼不窄,脸部轮廓清晰但并不狭长,肤白,肤质细腻,身材适中,四肢长度适中。

6. 中原汉族(中原古人和各族混血后再经选种后的汉人):

眼睛不大不小,不单不双,甚有些许三角眼,三庭不长不短,脸型不窄不宽,鼻梁不高不矮,鼻翼不大不小,唇部不薄不厚,肤色不白不黑,体型不大不小。

7. 匈奴:高眉骨,深眼窝,鼻通天,颧骨高,下巴宽大,太阳穴下陷,面部轮廓凹凸感强,头骨大,身材魁梧高大,骨骼粗大,关节面粗大。

最后再把这几位安排到分布地图上:

感兴趣读者朋友们可以通过此图定位一下上古时期自己的本属民族。

再次强调,美丑并没有绝对,我们今天的审美可能是我们的基因记忆在作祟,每个民族都有好看,和不好看的人,在对照时不应该为自己的所属而感到自豪或自卑,因为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交汇。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各位更好的了解定义民族的概念和了解汉族以及中华人种史。今天的汉族虽然是大族,但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吸纳和接收了广阔的各民族,最终才发展到今天这个模样。所以作为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我们不能对边疆少数民族带有偏见和歧视,因为今天许多的我们,其实也源于他们,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我们。

刻薄话我也不说了,省得又说林大的读者没素质,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历史不是你的,也不是你说了算的。你要是真这么爱历史根本就不应该来看言情小说,恐怕当初是你自个儿想看言情结果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就开始说三道四了,这算什么?要谈历史,请到历史吧,魏晋吧和冉闵吧去,那里一堆牛人等着你,而这里是一部小说的贴吧,那你也不必在这里花时间说这些,当然也没有不准你说,毕竟没删你的帖子不是?只是觉得你这样在这里一遍遍的讲究史学很……无聊。

你是以为看小说的人都不知道历史需要你来教育呢?还是你不敢到真正有学问的人面前显摆才来这里发帖?


就借着楼主的这帖子发挥一下哈,楼主莫怪!


  父 冉瞻(烈祖高皇帝)


好也罢,歹也罢,先人已作古。
真也好,假也好,世人枉自猜。

历史,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我们看待历史得用辩证的观点, 既不能一味的否认,也不能盲目的吸收。
对于看待历史名人亦是如此。


有关waterineyes删了吧,碍眼,不欢迎他。。。


LZ说的好,楼上的回帖更精彩!抵制对历史不求甚解胡乱发帖的。


您又露怯了哈!林大是女的,就算是白发苍苍也长不出胡子来滴~请您老搞清楚哈~
您老是不是认识字还是读不懂啊?天涯品论的结果是什么?开篇第一行就摆着呢,人家认为:后世很多人因此盛赞冉闵,说他是汉人栋梁,民族英雄。

看见了吧?人家认为是可笑的呢~~
不管俺说实话,俺不认为冉闵可笑,俺认为您老很可笑!


俺还得问问您是不识字还是读不懂文字啊?

昨天俺贴的那段文字您看懂了吗?
再贴一遍给您老看看哈:《晋书 石季龙载记》:“慕容评率众围邺。……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

俺得问问您老,您说这宫人都是被谁吃的啊?
没关系,您可以慢慢的想,或是逃避哈~

俺告诉大家:那些宫人是被冉家军吃掉的!
吃人的不只是胡人,也有姓冉的一份!

您老得拜佛烧香感谢他们口下留德了,您老还得庆幸您的祖辈福大命大了,没被胡人吃掉也没被冉家军吃掉!


那请问water先生/女士,你这个年龄:你除了看看盗版书,呸呸林大,恶心恶心大家,还做出了什么成就?     本来对事不对人,可对失去理智的人要区别对待


本篇是对中国历史的人物进行分析,依据自己的见解和历史知识笼统为之,所列出的仅仅是我个人心目中认为较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历史人物。纯属自娱自乐,望请网友批评指教!在这里不涉及对人物的功过和定论,只对其人在历史的影响力进行评说,并用最少的文字进行完整的表述。

所谓影响力,不是考虑谁的声名显赫、意义重大、贡献杰出、流传广泛或影响一时,而是考虑历史中哪个人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发展方向、民生经济和方式,是否改变了历史中大多数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精神状态、认识深度、感情倾向和行为方式等等,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影响力!

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对世界的影响远大于对中国的影响。

成吉思汗为未来中国的元朝的统一奠下基础。蒙古人打通西域,实行信仰自由,这为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奠下基础。蒙古的扩张唤醒了欧洲文明,但对中国文明和汉人更多的是毁灭和扼杀!

是战国时期政治家和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有人认为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六位丞相之一。

商鞅推行的”商鞅变法“,使秦国长期凌驾于东方六国之上,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时期着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相传葡萄、石榴、胡桃等物皆为张骞从西域传入中原,而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杂技也传入中国,这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推动了世界文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最彪悍的勇战之一,建立(冉)魏朝。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代,在胡人的血腥屠杀和民族压迫下,汉族第一次面临灭种的可能!是冉闵拯救了汉族,他率领汉人对胡人进行大规模且野蛮的反击。

冉闵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为汉人的生存发展创造了空间。没有冉闵,中华文明也许就中断了!

实为中国佛教中国化的奠基者。佛教对中国有全方位的影响,如果佛教是由中国的某个人创造的。

那么他的影响力将排名第一!道安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包括组织僧侣、科制佛经、制定戒规、以释为姓、整理佛典、编纂经录,综摄佛法等等,这些措施确定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蒙古族统治下建立了全国大一统的汉人政权,使东亚大陆的统治权重新回到汉人的手中。

也恢复了汉民族在传统中国疆域内丧失已久的政权,以致恢复和极大地增强了汉民族的地位和自信心,也修复了早已元气大伤的中华文化。

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着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可操作化和标准化,如概括出来的”三纲五常“,这为古代中国创造一个更为成熟的社会秩序,也造就后来中国的民族性格。其”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并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后世的众多文学家,他的诗歌和体裁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中国民间端午节的由来,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言孔子必及周公,他是古代两大圣人之一。周公进一步规明社会秩序,是中国古代国家典制、人伦礼仪和教育制度的开拓者和创建者之一,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和尊卑等礼仪制度,影响深远。《周礼》若为其作,排名将更前。

汉唐盛风的尚武精神到宋朝为止,因为遇上重文轻武的宋太祖。宋太祖基本统一汉人地区,为汉人历史和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承上启下的重大贡献。

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朝代,发达的宋朝在中期就发行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秦朝着名的丞相和政治家,协助秦始皇制定了法律、政策、外交、民政和统一等工作。

李斯几乎每干一件大事都能产生影响千年的效果,司马迁说他的功绩可与周公、召公媲美了。李斯是一个法家最完全的执行者,他使”外儒内法“成为历代统治者稳固其统治的两大核心手段。

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的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着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着作!这部着作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也极大。鉴于他在中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排名应至此。

唐朝皇帝,其”贞观之治“的高度文明、开放社会、发达经济和清明政治响誉历史,其时的大唐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笑傲千古的超级大国。

其军事异常强大,取得了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无数胜利,至今还是中国人的骄傲。唐太宗是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有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之誉,在民间影响极大。

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历代中国人几乎或多或少的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其《庄子》一书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包括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大家都受其影响。

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刘邦有着传奇丰富的故事,和项羽的英雄色彩并诵于天下!

英国着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论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着有《史记》,他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以史为鉴,更多的是指这部《史记》为史料!他使此后中国的历史成为有记载的历史,这一点影响至深。司马迁的影响是中国如何治,而孙武的影响是中国如何战。他是中国历史一颗闪亮的巨星!

现代“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真正使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不是孙和毛,而是邓小平。

他使国家在唐朝之后,又一次真正的走向富强,走向开放,走向世界!改革开放带来了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这改变着中国的命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邓小平实际上是中国历史最成功的改革家之一!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学的大师。

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朱熹给中国人带来了更严格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五胡乱华使中国汉民族陷入了类似欧洲黑暗时代的年代,且长达三个半世纪。

隋文帝这时统一中国,他使中国避免了蛮夷化!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首先他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再次是废除酷刑,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影响巨大的科举选士制度。“读书做官”的历史动力和影响力大得无法估量。

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孟子》一书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和人类性善论,是中国不会出现宗教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加速了中华文明的成熟和强大。

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巨大影响包括统一中国、独立自主、破除迷信、灭绝匪患、打倒孔家店、建立平等观念和共产主义信念!新中国的影响,就是毛的影响。

毛的革命、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工业、民族和人口等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毛的思想、军事和文学才能,都影响至今!

他是使中国汉民族和汉人王朝确立及壮大的划时代巨人!他构建文明体系,为中国独尊儒术两千年奠下基础,影响力可谓至深之极。

汉武帝实质是汉人的第一大民族英雄,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并确定以正月为岁首。

如果纸是他一个人发明的,他的影响力将在人类历史中排名第一!“纸”大大的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

鉴于纸在文化传承和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蔡伦作为纸的主要发明者之一,将彪炳史册!可以说,蔡伦是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哲学家,世界着名的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政治理念。道教在其学说的影响下产生。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

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秦朝开国皇帝,实质也是中国的开国皇帝。

“百代都行秦政法”,他创立皇帝制度,并完成了中国一系列的统一,“废分封,设郡县,修驿道”,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的时代,这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千古一帝”。

孔子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式人物,是中国人两千年来行为规范的制定者。他的思想和学说是古代社会长期的意识形态和官方哲学。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话之冉闵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