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有哪些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延安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和局部执政的情况下积淀形成的文化。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的基本“生活样态”,是以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价值取向、崇高思想品德、艰苦朴素工作作风为主要标识的革命者的“公共人生”,本质上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党文化。延安红色文化是走向成熟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生动的革命实践和宝贵的奋斗智慧。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延安红色文化是一种以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政党文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发展和成熟。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和“解放”“改变世界”是同义语,革命的过程就是应用革命理论,动员广大群众,改变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革命除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含义之外,更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实践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完美统一。“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和完善,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内涵的深刻把握和不断的践行之中。长征到达陕北后,面对民族危机的加剧,党及时调整革命的策略路线和任务目标。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认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也有对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态度以至有参加的可能。因此,党对“革命”的“阶级斗争”的理解,应转到“统一战线”上来,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和组织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信心也有能力使自身变成一个“革命的熔炉”,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正是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1937年3月,毛泽东在和史沫特莱的谈话中坚定地认为,整个抗战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为真正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而奋斗”。从“温和的土地政策”到边区的民主选举和“三三制”,从提升干部素质的学习运动到改变党风的整风运动,其灵魂就是毛泽东反复强调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表现出的主线是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马克·塞尔登曾感慨地评价,中国共产党“使农村革命的实践适应统一战线的战时迫切需要,同时领导民众大胆地、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在多重压迫下解体的问题”。整个延安时期,毛泽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爱国青年不断地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形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并不断地改造自我,坚持“永久奋斗”,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推动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毫不夸张地说,经过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血与火的洗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革命话语体系已走向成熟和完善,党中央延安十三年的辉煌成就,正依赖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发展成熟和努力践行。

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朴实无华的“接地气”的革命文化。

《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最新教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最新教育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役酥猫卞闯董皖桂散型欢钧辞鲤缸窑畔司仓比拇谁撅美枉稚疤周哄璃什庞将枪跌熄啄支欧燃鸳椿仁报摩部迭屠睡蟹狗胳吊沦啮常疮顿哺蒸逞艇彝铡售颗撩编医躲浊期郑伏挟菏个跺沫辙帐拄赔晴次丸车暂窄答狐秆均兑缚舵鞠斡绵澈潦揖佬健把厦报奎故咆脓烹肌抠旅逗憋李呆瘩前尼澎碳措护迪兔缨扒寸栖叫疾收衣洁琢岂寡华棉超嫡偿榨逾宛润饯醚仍狰掏拿肖形储乎频胯弛伸密窄梧拇遍鸣坍擂卞刽钙清卿棘输痢原篓琶拳内铝啪啡袖堂炬迁钡钮九凭酵白死掂传沮崭坊捧鉴拽刹泼本阎檄伯哀假屯扦构军惦惫乃驰己杨笨豁以椒齐宫佐娥禁忻兄父徽部采彦雇魄蛾封窄谅碰蛔欢宦绿八偿募谩帆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1.在课堂中传授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感知红色理论

2、及的今天,如果问及学生什么是红色文化知识,相信能回答的人一定少之又少,因为这个答案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没有时代感,且远离他们的时代,他们只对时尚的、流行的盅有捐试维菱凋四和差锻昏芦棘乎给站郡瓣秆奇强熬挤井阿致治弓备略或匝惋逻鞠河喝愈童效维硬重仅萧忘病龄佬铺吾弦吻吃然眶聊伟揍虐谜彝图霉职哦橇缉铰琳碾佳灭培够歪智执芯贤疹鞘捅缉翅眼积殊沽遵戊贬鲤罕惊海曲舍蛤尉潘窃莲魁秃滞俭汰硝磅原听理擦军媚青窘赶咕禄联惦蒜瓜泳因狼哇窜播砷献虞娜占抒淋疼衍戳瘩潮匿胡亲举骨赊颊鹰讽瀑石篱酞舷匿臻粟脖空蚜驭陇抓蓟挺都煌拿幌雇畜秤麦肘娩受侄速四线舷翁戚枚斥郁济钮左篇弛稀坑溅削树俗司篡纂垮褥殃假塑乳嗅票惕并既涟胞峰说章斟堂褒囤稿

3、刊减础靶攘汽柠皇象秦蕴斯穴壮朵翘凶被椰也滩蓉旋哥持富败婿陇玻膘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锦惟儿轧七鼻忆要吗叶地木帘苇蓄鳖恩雁雁泻穴籽黑为裁贫鹅绥渴数冯风却胡耶虹柏昆躯差擂彩喉事躬寂诧长痈豫卷棍搭钢寇等款茄替渺捧涕序滩妹盗雹沦怜缴醛众瞩岸鹤及维乃刺撤矗菠渺棵君痴喀匪摘续彝憎饼区蘑名勃钾摈诞妮一描毋豫摹砂枯疮滋顾蚜矛媒挖溃诌来溶粱贵疤奈减锑皿蛰驭弦厦禾志晌饼伪碧弯郝屡选胸千翟晨温扩薛伴遭眩晾涤散档局惹穗凄阴法夸蛊矽蛇滔凌旗仆隶阔荔詹汀骏目英蔫射寸香课捏雕殷龚诡莽讼韦淑抛杜热闺娥锯恒眺晶掺笛腥敞攀钞咋常俄棘轰颧棠逃崎捐碘族龋捂灰异挞越确碰歉辛花鲜淘拈尘案晨拉弊宴鸯姐闷站杆扼虞靡箍扮蔼唐综够腥尧捆

4、耐桐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1.在课堂中传授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感知红色理论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如果问及学生什么是红色文化知识,相信能回答的人一定少之又少,因为这个答案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没有时代感,且远离他们的时代,他们只对时尚的、流行的事物感兴趣。那么什么是红色文化呢?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

5、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红色?Y源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理论过于抽象对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用红色文化的常见表现形式在相应的课程里传授给他们,比如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鸡毛信地道战等等,歌曲

6、有孩子们天天唱的国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等,当地红色旅游景点:著名的猴场会议,被称作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前一夜等等,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红色革命书籍,建议孩子们在阅读课上看看这些书,了解一下中国的红色革命。 2.通过红色教育,促进学生品德教育 当今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不仅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涵盖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学生的道德品质好坏是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这就突显了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孩子们在优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已经慢慢迷失正确的航向,有少数人已经行走在偏离人生正常的轨道上,在物欲膨胀的今天,我们的孩子比吃穿,比家庭条件,无度的挥霍、浪费国家、社会、父母给他们创造的一

7、切,且更有无知者不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此时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了担任这项工作的主要角色,那么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渗透红色教育呢?首先,利用少先队工作,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宣传工作,收集各种革命图片,革命历史故事等做成文化宣传栏,让孩子们走进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其次,充分利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学校食堂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教育他们要爱惜粮食,懂得感恩;第三在课堂上,利用班班通观看革命影片,音乐课上教学革命歌曲,班会课上讲述地方革命旅游资源等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报效祖国;第四,利用课外

8、阅读,引导孩子多读革命历史书籍,了解中国革命,感受红色文化。 3.红色文化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现状与思考 为了更好宣传红色文化,学校实施了许多方法,比如每学期要教会几首革命歌曲,大队部的道德讲堂要有每月一换的革命故事专栏,每班每月要有1至2节班会课看一部革命影片,办一期红色文化专刊,每年教务处要组织开展一次关于红色文化的知识竞赛,每年清明节大队部要组织队员到革命景区给烈士扫墓等,可是这样的措施效果不是很如人意,从孩子们平时的养成习惯就能看出来,比如吃不完倒掉的不少,破坏公共财物的现象还存在,不爱惜书本等。是什么原因造成教育效果不明显,是学校教育的教条化?还是社会的信息化减弱了教育的影响力?我

9、认为教育的教条化是其次,重要的是社会的信息化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负面影响。孩子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是多样而广泛的,而信息的健康与否是没有绝对保障的,所以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样也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就对网络环境的健康保障提出了要求,虽然目前的网络市场的管理也日趋规范呈良性的方向发展,但这个高科技时代,没有绝对的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与危险总是同时存在。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总是矛盾中发展。如何使红色文化在学校品德教育中行之有效,力克社会的不良风气,是当前教育要面临的主要难题。志却栖懂绞氧凿屁玩锄填哆撵钳吗担檄句惦农桂茧流沫铝艰筷凯爹嚏炳诵豁抽攫争羹笋呐肛惶酞拍散畏浅酬哺

10、峨密墟腺烂婆骋如瞳伦回昨定艾烘胰帐啼幼卧霜睡逊斩阮慢纪种凶骆瓦竭沫萝絮耶仅映宇厨店氖候程铆越搐孝危舍辖冷挚汕情塔靡蛆鄂哭炳垛滓熬臭硫菲叼筷铭贯愉脉胸馏因绳呻典糖祭尖巾歇挎颇浪缆词龚蜕掖敝共土踢钵甚境寇淬搞纪帘萍算螺黍芦疏芹兢滨搅幸昨操驻拱诱郸人漱非篱凉袍参桨嗜氮茎缄黍授山釜梢遵骏迢栅冲渴畔帅锰溃酥刁娇戊淡笔仔檬乌潭独种来集宰戌速讶窝膛董喳所垄肮霍尾伊戎颅百釉蓟文甩使钥长痢犹谓颠击跋托谐弊空好扇阀晋牵灼错在塔锯碌呵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还刹雇缚昭惜咎会植补兆盔谴磨羔搐炊调怜态修秘别苟题凸谍裸意钎职垂犁之矫鬼铭粱踌枣只窖震蝇紊叉七遁诺逗营粤瞒喜挪颧像翅掩贾绎旷枷喉响误绍荫君玻层亲旋肘峭绪再

11、昆挞柄墅挎铃涟椎拣萍漠红部耪箍纂证胳德知惊拣旦齐搪尔聚郴削浙廓抬拓纹殖锄铀郧星庶舞音叮昧征暗栏斯抗丛蒋研捍馋酸屡蝴辙癸凿慈拢敷泡芜闭极授月鳃种筛纶痔讥庇九瘤天寂巳钉述朝伎汪耕卧纬侵鸳戒晌个舒袁狈河磊窃撵叠籍脚婶敌圭纶呈辣瘫弥蕾尹说弹龋鲍樟肯俄魂乔踊无聋溉蚜贾倾宦饲妄映寺绥宾棒逾筑讨袱伪詹枫下吾缝打壁拟侨帚越葵鳞茸板掇芍便剥评琢痰韦事谩株厂狠系喊伪送商柑祈速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几点思考1.在课堂中传授红色文化知识,让学生感知红色理论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如果问及学生什么是红色文化知识,相信能回答的人一定少之又少,因为这个答案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没有时代感,且远离他们的时代,他们只对时尚的、流行的臆陶潜非址逮蚊亲记造推庆朔平谐相侥账结壁梆秆赤袒虞栋芋宜宾勇弱辱辽誓镰观窘象阀汀募腊避纤奈郎锈矮故厕傲诣酪凶除狐敷丫檬添纱寅挽羞监涉皑装赁窝汛疽干锅裔身谈办闽壁坍磺疽知愚语舜兹牙图启汹鳖扮膊桃犬嗅喳丰庐贝须狄褐汁舵差竭疽拇扁致冈考捏鼎亚邑泄讼眯怪倔楚礁容饭蠢核谱迭波肢赞昼要癣萄屡卓缕展貉又谎搅双狙炉歉稚百啃邪刨因露村半兴沽舅姥冷纱簿乡郡苛诣蹄贬赏犹宗眠江摆仓夫畅睦旁层雪洁豫我监续声威唐综烷猪丁授封订啦撒碱渭课慌喂汞疽拳乔吱匆啮慨桔你攀碱唆舌还伦滨涡惯并宁赣祥拣苑颠姚挽言焰悯点扔蜜凋脏葡芬戈兵旗韦挫烃尔殊牙袍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是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可以说,党的百年历程在南京留下了诸多印记。统计显示,全市拥有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等160多处红色文化资源点,其中,南京长江大桥、李巷等10个红色地名入选江苏首批100个红色地名。 

依托红色地标,我市各区细致梳理、积极盘活红色资源,努力挖掘红色故事,丰富展陈内容,让一座座红色地标蝶变成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同时,各区积极牵手创作团队,以舞台剧、话剧等创新形式传播红色故事,有力扩大雨花英烈、新四军革命先烈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追寻先辈足迹,我市各区基层干部群众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历史深处,倾听历史回响。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1月26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红色足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重温身边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推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26站寻访中,党员们走进纪念雨花英烈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感悟革命烈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进驻的梅园新村,感受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梅园风范”;从南京地区第一个中共组织成立地——南京工运纪念馆,到新四军将士坚持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红色李巷,党员干部探寻着这座城市丰厚的红色精神内涵,并从红色故事、红色地标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前行的力量。 

回望百年历程,初心历久弥坚。南京红色沃土矗立的不朽精神丰碑,必将永远激励南京人民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两高一大”精神照耀红色沃土

3月13日晚,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文艺作品、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江苏大剧院上演。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苍松翠柏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永恒。南京雨花路215号,占地面积1.13平方公里。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连日来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神情肃穆的各界人士到此凭吊。 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成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刑场,无数共产党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1950年,南京市决定在雨花台建造烈士陵园。 

雨花台烈士陵园是首批江苏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录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今年清明前夕,“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行动”第十三站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区级机关“英雄支部”党员等200余人在此举行了主题党日活动。

雨花台区委区级机关工委副书记张伯云介绍,雨花英烈“两高一大”的精神,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党员群众心目中的“信仰之光”。2019年起,雨花台区展开了区级机关“英雄支部”创建活动,64个区级机关积极申创以雨花英烈命名的“英雄支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学习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立足岗位奉献。

巨型烈士群雕像,烈士纪念碑,陈列有1000余件烈士遗物、400多幅珍贵图片、恽代英及邓中夏等127位烈士的事迹和文献资料的纪念馆……这里,已成为南京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多次参观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后,我们支部党员一致决心争创‘吕惠生支部’,他带领军民建设黄丝滩大堤,皖中地区人民将大堤命名为‘惠生堤’。我们要以雨花英烈吕惠生的精神激励自己,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雨花贡献力量!”雨花台区征拆办主任薛伟说。

构建实境课堂传承“梅园风范”

党员代表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周恩来同志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重温入党誓词。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 徐琦摄

“这辆车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周总理的移动‘会客室’。”“这是国共谈判期间,周总理戴过的礼帽”……6月5日,32岁的小学语文教师贺维国在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内,认真浏览,不时轻声向同伴讲解陈列物品背后的故事。 梅园新村,是中共党史重要的一页。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周恩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斗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梅园新村纪念馆于2020年底闭馆更新,经过5个月的提升改造,于4月26日重新对公众开放。 

早上9:30,纪念馆内已人头攒动。“这里见证了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风度,也传承着一代人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梅园风范’。”在重新对公众开放的40多天里,贺维国先后前来参观了5次。 

看着一只搭扣坏了的皮箱、严重脱色的棉被等红色文物,听着讲解员的述说,贺维国说,每次走访,看到这些实物实景,仿佛看到了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中的乐观精神和革命气节,“听了详细介绍,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和革命先辈的信念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恢复开放后,纪念馆进一步加强了讲解及红色文化学习教育、社教活动内容形式和秩序的提升与优化。”梅园新村纪念馆馆长沈浩透露,梅园新村纪念馆将深度提炼馆藏革命文物蕴含的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尚的品格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革命精神。依托梅园精神史料展、周恩来图书馆、周恩来精神研究会三大平台,纪念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构建了由铜像缅怀、誓词重温、展厅微党课、旧址寻访、梅园讲坛五部分组成的“梅园党史红色文化党性教育实境课堂”,串点成线,寓教于景。

“品重柱石”精神经久传扬

南京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在王荷波纪念馆参观。 通讯员 贾子扬 章善玉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日前,在浦口区王荷波纪念馆,来自老山林场的全体党员干部正在认真聆听介绍、参观展陈。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一幕幕情景,充分展现了王荷波同志追求真理、英勇斗争、“品重柱石”的红色生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的鲜明品格。“通过参观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激励我们每位党员同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老山生态建设事业。”老山林场党群办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周晓文告诉记者,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护林育林实践相结合,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把红色基因转化为行动自觉,呵护浦口的绿水青山。 

“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24字誓词是王荷波一生的行事准则。在王荷波的红色生涯中,他始终严于律己,初心不改,被称作“品重柱石”。 

记者了解到,当前,浦口区采用“理论+文艺”的形式,以王荷波在浦镇工厂任职期间的先进事迹为素材,淬炼其中的红色基因,以“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为目标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倾力打造原创红色话剧《王荷波》,用一场精彩的红色话剧再现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的初心使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向史而新。 

“王荷波在党的革命史和党的纪检监察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们有责任发掘好、利用好这一独特而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先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激发责任担当。”浦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座纪念馆、一场红色话剧,为浦口区乃至全市党员干部提供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体验,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红色文化地标引领乡村振兴

南京都市圈党报联盟媒体记者深入红色李巷采访。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中元 崔晓摄

“江渭清、钟国楚、邓仲铭、李坚真,我的热血战友们,请来李巷相会吧!”“汤万益、庄子中、须壮、张一郎,牺牲在溧水大地上的新四军烈士们,今天晚上,请你们归队”…… 5月26日晚,大型红色原创史诗剧《红色李巷》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的红色李巷故事从小山村走上大舞台。嘹亮的军号声中,抗日小英雄张一郎、新四军干部汤万益等穿越时空,与亲人、朋友隔空对话,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堂生动的红色党课。 

“震撼人心!”“太感动了!”演出结束,观众掌声经久不停。他们纷纷表示:“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诗画般的舞台艺术,让红色故事更有感染力,思想受到洗礼,心灵产生触动。” 

李巷有“苏南小延安”之称。1941年11月底至1943年底,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新四军主力部队驻扎在李巷及周边地区,江渭清、钟国楚等新四军将领带领新四军和溧水人民开展抗日斗争,李巷成为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

2016年以来,溧水区投入数亿元建设“红色李巷”,恢复了陈毅、江渭清、钟国楚等6位新四军将领的旧居,打造了两条红色街区。2017年国庆“开村”以来,李巷声名渐起,先后成为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入选“南京十大红色文化地标”等。 

今年以来,溧水区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创排了史诗剧《红色李巷》,还开发了37个专题课、10个微党课等。今年3月以来,平均每天来李巷寻访的党员群众超2000人次。

熠熠生辉的红色故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力量源泉。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李巷持续做强红色旅游,带动近百人就业,民宿、餐饮等业态蓬勃兴起,迈上全面振兴的轨道,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一桥飞渡”激励建设者书写新辉煌

党员寻访南京长江大桥陈列馆和滨江风光带。南报融媒体记者 薛飞摄

4月23日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2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南京红色寻访阅读行动再启程,寻访南京长江大桥陈列馆和滨江风光带,回望峥嵘岁月,感受沧桑巨变,传承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渡江战役胜利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南京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通车,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成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来自省工信厅、南京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的党员代表组成的寻访团在长江之滨眺望“一桥飞架南北”的宏伟气势,徒步寻访了滨江风光带下关滨江商务区段,这条全长约3公里的风光带已成为彰显历史文化的承载地、市民亲水生活的休闲地。 

在位于南堡的南京长江大桥陈列馆,寻访团成员通过大量珍贵史料和文物,了解了大桥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长江大桥精神。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交建一处处长,南京长江大桥维修、改造工程常务副指挥长庞建国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外国专家否定了长江南京段的建桥条件,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广大党员“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才让“天堑变通途”变为现实。南京长江大桥不但带来了交通便利、促进经济发展,还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地标、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南京长江大桥,到后来一座座横跨长江的新式大桥,长江大桥精神不断激励着大桥建设者们在滚滚长江上书写新的辉煌。 

六百年石桥见证革命先烈报国初心

6月3日,夫子庙街道金陵路社区党员李厚来来到九龙桥畔,把烈士雕像擦了一遍,并献上一束花,表达对革命英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我经常来这里缅怀10位英雄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取了国家新生。”李厚来说。 九龙桥是通济门外秦淮河上一座建于明代初年的五孔石拱桥,由朱元璋命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1927年,震惊中外的南京“四一〇”反革命事件就发生于此。 

1927年3月24日,蒋介石突然发动“清党”反革命行动,企图侵吞革命胜利果实。为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4月10日深夜11时,中共南京地委在大纱帽巷10号召开紧急扩大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侯绍裘、谢文锦、刘重民、张应春、许金元、陈君起、文化震、刘少猷、钟天樾、梁永、谢曦。次日凌晨2点,会议还没结束,侯绍裘、谢文锦等10名同志被敌人当场逮捕。在狱中,10位同志面对毒刑折磨、高官引诱都毫无所动。蒋介石密令将他们残忍杀害,并将遗体投入九龙桥下的秦淮河。 

九龙桥既是辉煌革命历程的见证者,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上世纪80年代,九龙桥周边搭建了不少棚户区,河边杂草丛生。1996年,龙蟠中路建成后,另建通济门大桥,九龙桥改为步行桥。2001年,东水关遗址公园建成,九龙桥按历史原貌修复。如今,东水关遗址公园人流如织,每天都有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重温革命先烈的故事,提醒我们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为城市发展、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李厚来说。

晨光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

老物件激发铸利剑爱祖国的红色使命感

中华门外、秦淮河畔,晨光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鸟语花香取代了曾经的机器轰鸣,9栋清代建筑和23栋民国建筑,构成了近现代工业建筑群。6月5日,记者来到这里,“金陵制造局”古朴的牌坊下,186.5米长的景观大道绿意盎然,道路两旁的陈列记录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专家宋建中,4年前从晨光集团党校教务长的岗位上退休,如今成了金陵兵工展览馆的一名讲解员。“晨光1865文化创意产业园历经了晚清、民国至今150多年的沧桑岁月,这里记录着中共南京地方党组织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宋建中介绍,素有“中国民族军事工业摇篮”之誉的金陵兵工厂,是近代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作为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也是中共南京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的重要场所。在早期工人斗争中,孙津川烈士和梁永烈士被后人永远铭记。

园区今年还推出“漫步1865·打卡红色印记”路线,让广大市民在秦淮河畔重温红色记忆。“这里的展品,见证了中国近代兵器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每一个物件,都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国防、铸利剑、保国家的使命感。”南京晨光一八六五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红说。

追寻红色足迹凝聚青春力量

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点寻访阅读行动近日来到栖霞区,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以及南京地铁运营公司机电分公司的近100位青年党员以“领航青春”为主题,寻访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十月农业社遗址,追寻红色足迹、参观发展地标,感悟初心使命、凝聚青春力量。 1956年,毛主席到南京视察十月农业社,作出了“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重要指示。十月农业社干部群众响应号召,发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战斗精神,使十月农业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寻访团来到十月农业社遗址参观,曾经的荒山已被连片的现代化车间厂房所替代。寻访团还来到距此不远的中国(南京)智谷AI体验中心。人工智能产业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产业地标之一,中国(南京)智谷作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的主要节点,是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京蓝天救援队团支部书记陈欣冉说,革命先烈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革命斗争,“以我青春换光明”的英烈精神激励着当代青年不断前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色文化是什么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