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花鸟文在古代哪里五彩花鸟文正以前在古代是谁在饱受?

出席开幕式领导参观本次展览 (单鸣 摄)

万紫千红颂沂蒙——赵文成花鸟画展

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临沂市王羲之故居、临沂成功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羲之书画报、山东泰山国画院、山东临沂银凤陶瓷集团、临沂大伟美术馆、临沂市画廊联合会、临沂大学、扬州大学协办的“万紫千红颂沂蒙——赵文成花鸟画展”于2013年5月18日在国家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孙庆聚,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乔延春,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副局长李翔,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杨枫,《羲之书画报》社长、总编辑毛同恺,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怀福,山东泰山国画院院长张宝珠,临沂市人民政 府副市长侯晓滨,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凡修,临沂市文联副主席龙岩,王羲之故居主任李怀国等。开幕式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周鲁超主持。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赵文成先生新近创作的花鸟画作品126幅,既有60余件八尺精品巨制,亦有斗方典雅小品,题材广泛、构图多变、气势磅礴、笔墨灵动,对传统国画“写”的规律和“意”的蕴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赋予各种花卉、禽鸟以人之灵性。以娴熟优美的笔墨语言歌颂了英雄的革命老区大美沂蒙,展现了祖国大好生态自然,令人观之愉快、赏之振奋,具有很高的学术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现代名家画集——赵文成》在开幕式上首发。该书由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和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先生作序。

新华社、央视书画频道、文化报、艺术报、书画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京华时报、央视网、光明网、新浪网、文艺网、千龙网、临沂电视台等30余家新闻媒体和文化艺术界、收藏界300余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并观看了展览。

开幕式结束后,“赵文成晋京花鸟画展学术研讨会”在国家画院会议室召开。研讨会由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和郭兴华主持。会上,著名美术评论家刘龙庭、夏硕奇、李福顺,黄丹麾、赵力忠、杨斌等先后发言,高度评价了赵文成先生的艺术成就,并对此次画展给予了的充分肯定,并祝愿其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4日。

在的文化传统中写意画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受哲学自然观的影响,写意画历来讲究创作者的精神气质和美感与自然的同构性、相通性,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当代国画家赵文成长期致力于写意画的研究与探索,在山水、花鸟、人物三大题材之间实现写意性打通,其画风格独具,含文包质,既有传统的文化精神,又有独特的形式美感,由此获得了相当的好评。

历史上,一个画家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其自身所积淀的文化底蕴,无疑,赵文成具有这样的底蕴和积累。他生长在诸葛亮故里,受先贤感召,热爱传统文化;尤其仰慕书圣,从小酷爱绘画。他苦心钻研着画艺术,深入领悟博大精深的沂蒙文化,日复一日,渐修渐悟,艺术日益增进。其山水艺术是在扎根文人山水画写意传统并继承、化用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式创新演变的艺术逻辑得以形成自我面貌的。一方面,赵文成注重师古人,精心临摹了古代山水名画,多方揣摩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唐人气韵,以及清代名家的笔墨精神和黄宾虹、傅抱石、钱松喦、亚明等老一代艺术家的绘画精髓;另一方面,他重视写生,做到“造化”和“心源”的结合。

从文化语境上分析,赵文成具有浓郁的艺术乡土情结,正如黑格尔所讲的:“接近本源就是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只存在于对本源的接近中。”赵文成虽然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而蒙山始终是他魂牵梦绕、无可代替的精神家园,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艺术归宿。他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在对沂蒙山水外在与内在的人文关注上,执着于对山水形态、神韵的审美挖掘与文化性表现,复致力于以综合性艺术手段来传达其中的形式美感与哲思内涵,又凭着对古典诗词创作思维的借鉴和对现代人自然观的把握,使其山水画展现出一种难得的意韵。

赵文成企望用写意抒情来实现自己对家乡山水的理解和诠释,将蒙山及其支脉的云、水、石、树、梯田、飞鸟等地域性景观纳入其山水画创作的主要领域,构成画面疏密有致的场景。他虽然画的是新沂蒙,画中景象却不是沂蒙区域哪座大山的再现,也不是哪条江河的具体描绘,而是巧妙借鉴古人的审美元素,发挥其创造想像力和意象整合的能力,表现沂蒙山植被丰茂、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崮的山势特征,准确独到地体现出沂蒙山水的崇高雄伟、豪迈奇秀和深厚坚实之美。如此以来,赵文成以人文情怀为根基,以哲学的自然观为参照,既绘出了云蒸霞蔚、天地氤氲的沂蒙山水之锦绣自然景观,又讴歌了新时代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沂蒙精神,也人文地外化了深厚的沂蒙文化底蕴。

赵文成多才多艺,精通书法、诗词。除山水外,他亦擅长花鸟画,题材广泛,构图多变,笔墨自成一家,往往赋予各种花卉、禽鸟以人之灵性。从画中不难看出,他对画写意艺术有着较深的理解和体悟,对“写”的规律性和“意”的蕴藉有一种独到的把握。其创作一直是以写意为基本原则,注重主观感受,具有和谐、淡静、气韵与含蓄之美,充满了清新气息和浪漫意蕴。他尤其擅长画牡丹,以牡丹意象为媒介生动表现出他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文人化的诗意理解;在借鉴古人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力求拓展,并参悟源远流长的牡丹文化,独创出自己成熟的写意牡丹技法体系。其笔下的牡丹花明丽辉煌,雍荣华贵,艳丽飘香,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梅花画作则笔墨灵动,大气磅礴,得到艺界同仁的一致称赞。

令人钦佩的是,赵文成还擅长陶瓷绘画。作为当代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早在1961年他就开始从事陶瓷美术绘画设计,上世纪70年代他赴景德镇美术学院进行陶瓷工艺设计及装饰彩绘专业深造,打下了坚实的陶瓷绘画基础。在长达50多年的画瓷实践中,无论是对釉上彩一类的粉彩、新彩,还是釉下彩一类的青花、釉下五彩,各种相关的技法都已被他应用得熟练自如,绝非客串,所绘图案雅俗共赏。多年来,他将自己擅长的画技法和陶瓷工艺融于一体,把画的写意精神渗入到瓷器绘画艺术中,绘制了《大闹天宫》、《松龄鹤寿》、《鸟语花香》等精品,得到专家们的好评。

对于赵文成,如果说长年在沂蒙生活、工作的经历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那么,沂蒙厚重的历史文化则给予了他丰富的艺术营养。于是,以沂蒙山水为题材,他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美学价值和思想意蕴的作品,写意性的表现手法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缘物抒情的“心仪之选”。同时,他又以寻常花鸟作为创作题材,表现手法多样,表现风格卓然清雅。这些都源于画家精湛娴熟的艺术技巧,更源于画家独特的生命感悟与艺术体验,故尔能够独具一格,自成面貌。赵文成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几十年来一直潜心艺术,不断提升自己,我们期待厚积薄发的他今后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

笔 墨心 象大 美无 极

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这样说——“峰高无坦途”,道出了学艺的艰难和多舛,唯经过人生和艺术的双重历练者,才能玉汝于成,终成大业。

画家赵文成先生从艺多年,涉猎广博。他以陶艺名世,又兼及国画花鸟、山水、人物,在综合修养中,确立了自己的审美取向,笔下心象,多为苦心积虑与呕心沥血之作。他的作品不再是客观物象的描摹与再现,而是诗意的书写与情怀的流露,继而,形成了自己的形式语言风格与写意表现特点。

细察画家作品,不难发现,“笔不周而意周”是赵文成作品令人称道之处。他作画笔意奔放恣肆,勾点皴擦染等都在“意到笔不到”中构成画面空间结构。内在的节奏、韵律在点线墨色中或隐或显,而几笔斜线、折线的回旋与延伸,以及笔墨齐下带来的干湿浓淡,既包含着线条的遒劲和笔触的力度,又呈现了点线运动轨迹与笔墨符号交错掩映造成的相对性。这个相对性即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昭示的正是某种不可把握的模糊与抽象:它们提供可供想象的审美空间,同时洋溢着浓郁的情绪化风采,使作品气韵生动、充实饱满而又仪态丰赡。

清人邹一桂说:“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赵文成的画艺术,无一不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他在形与神两者之间,以一种虚灵的感觉入画,在观察、熟记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象记忆,并付诸笔墨形式,即所谓得其所以然,笔下意象得以心灵化、情绪化,以获得韵致丰采和勃勃生机。可以说,赵文成在师造化与观察自然中,厚积薄发为画面中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在骨法用笔与写意性运作中,体现出点线的书写性美感和审美特质,作品中的笔墨与意象符号因而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他画的梅花、牡丹、竹子、芭蕉与玫瑰,以及山水画作品,都体现了画家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趣味。

赵文成的山水画,格调高蹈,境界宏阔。山林意象在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中演绎出造化的鬼斧神工和奇美壮丽。画家善于造势,往往以峰回路转和绝处逢生的章法布局营造画面,使画面气势凛然,山川巍峨,林木幽深,呈现出层峦叠嶂的万千气象,艺术的魅力因而在平实、朴素而率意的笔墨中孕育并产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赵文成的花鸟画,展示的是笔墨与色彩传达的热烈、鲜活、清新、质朴和蓬勃旺盛、欣欣向荣的鲜活气息,画面中的艺术趣味和精神元素,符合今天的审美风尚和精神需求。这说明赵文成的艺术,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形成并走向成熟的。

显然,赵文成作为承前启后与继往开来的一代画家,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中,立足于从画本身挖掘其恒定因素和未尽潜力,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寻找契合点,并有所升华和超越,用以构建自己的艺术文本。

赵文成的花鸟作品,一扫前人花鸟的凄清惨淡和超然淡泊,而在天人合一的大格局中,强调争艳与激情、盎然与和谐、烂漫与生机,用来表达某种观念和隐喻。在这里面,笔墨与色彩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书写中,始终传达着缘于激情产生的韵致和气息。总体来看,在画家的花鸟画中,紧紧把握的是画面中结构、节奏、韵律、章法、意向、笔墨的综合效果,在虚实之间、浓淡之间、墨色之间都环环相扣。如《芭蕉山茶》一幅,在形神兼备之中,营造出生动的韵致,几笔浓淡干湿的挥洒,画出蕉叶的硕壮与肥大,在看似率性之中,却有着细心收拾与理法秩序,使浓淡相间、互为掩映,元气淋漓而充溢笔墨之间,芭蕉因而郁郁葱葱,充满活力与生机。画面右侧几簇山茶色泽鲜艳亮丽,与芭蕉对比,互为参照,产生一种节奏的跳动与激荡,造成布局与章法的以实写虚,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画面空白处虽不着墨却胜似着墨,在看似无序中实则有序,传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诗意魅力。其他如《芭蕉与玫瑰》、《四月曹州艳如霞》、《千金一朵买姚黄》等,都是这样的作品。

在《清香风满枝》与《清风》、《清奇》中,体现了赵文成的写意功力。《清香风满枝》以率性用笔,颇具意到笔不到的意蕴,在顿挫转折与一波三折的笔法中写出了梅树枝干盘亘曲折之美,点点白色花朵点缀其上,使画面简洁、单纯却又韵致无穷,令人遐想。画面章法呈上下对角线的呼应式构图,在不平衡中展示一种有节奏的韵律美,以及力度之美。而《清风》、《清奇》则是在写竹中表现澄明流畅的境界之美,在赏心悦目中领略画笔墨渲淡与书写的美感。应该说,赵文成花鸟画不同于古人的是,他不追求艰难内敛的晦涩,在形式上多取流畅与悦目,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容量,在笔精墨妙中又不失单纯通俗,在雅俗共赏中表达出他特定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境界。

在数十年的孜孜求索中,赵文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却在“无意于佳乃佳”中收获了累累硕果。他的艺术日臻成熟,在守法中进行着变法,在深入中进行着超越,以使“笔墨当随时代”。从画梅、写竹的“简之入微,洗尽尘滓”的清静澄明,到花卉的繁花似锦,见出了画家“四面出锋”的功力与修养的全面,以及绘画通才的智慧与才情。在赵文成心中,艺术与生命同在。因此,他的艺术日益茁壮、日益老到,焕发着郁郁生机,表明他正攀上艺术的新高峰。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演化而来的。人类在原始社会便能制陶,直至汉代发明了釉料,人们将陶器表面饰以釉,这便是瓷器。但汉代的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瓷,只是涂有釉的陶器。直到唐代,真正经过高温烧制的瓷器才出现,从此,中国的瓷器业开始兴盛发达。

人生不长,需要懂点艺术,关注020,持续接收好文章
1964年出生,籍贯广东顺德,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专职画家,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为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作品参加第九、十、十一、十三届全国美展及各类全国性展览,并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中国艺术大展?历史画与主题创作展”铜奖、“第四届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丹青铜奖”、“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学术奖、“江苏省万里写生创作展”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作品为中国国家画院,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多地学术机构收藏;出版多本个人画集。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郭子良与学员在西双版纳写生
2019?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写生系列

一、色彩是绘画的三大支柱之一,从某种角度来说,色彩就象绘画灵魂的一种外在展现。
人的眼睛有三大功能:1、认形状,2、分空间,3、辩色彩。绘画作为视觉艺术,也有三大功能:造型功能,构图与空间功能(二维绘画通过构图、透视、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来表达视觉上的空间感),色彩功能。
西方绘画从早期就强调色彩,并一直发展至今。从古典到现代,从写实到抽象,风格流派变化不断,甚至以颠覆割裂过去的发展方式,但色彩却一直没有被舍弃,而且越变越有魅力。

中国绘画也有悠久的色彩传统,古代的壁画,民间绘画,隋唐两宋的人物花鸟山水,留下无数色彩瑰丽,既有丰富想象力,又有写实精微惟妙惟肖的作品。元、明以降,丰富的色彩逐渐被墨色的“黑白灰”所取代,文人写意水墨成为主流,主要的色阶就是从黑到白的过渡(古人谓“墨分五色”),附带几个陪衬的色彩,花青与赭石成为最常用的颜色,这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学,纯粹、高雅,同时也很单调。

我喜欢“黑白灰”,甚至对水墨有一种很特别的偏好,我画水墨画极少用色,经常是不着一色。但我同时觉得,“水墨至上”的绘画观过于偏颇。中国的绘画不能没有了色彩,就像绘画不能没有了形状与空间。

2018?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写生系列

二、绘画的色彩运用有几种模式
1、客观再现模式与主观表现模式
客观再现就是色彩的表达尽量接近自然客观对象的真实色彩。由于绘画色彩上的局限性,不可能无限接近自然(或摄影照片)的色彩效果,因此这种接近只是一种相对的接近。西方油画在色彩颜料的开发运用上,其细腻程度远远超过中国绘画材料,加上油画对光影的运用,其视觉上的真实性要远远高于中国绘画。中国绘画在色彩上最接近真实性的阶段是在两宋(主要体现在工笔花鸟等),元明清的一些肖像画在酷肖真人色彩方面也有一些具体范例,但总的来说,与西方油画相比,色彩的真实性并不是中国画的长处。

中国绘画自古就倾向于主观表现模式。从秦汉的画像石(砖)到北魏墓室或洞窟壁画,以至后来的纸(绢)本绘画,色彩使用上都是更加接近主观性与表现性,与现实自然色彩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形成了一种比较“程式化”的色彩观。这个跟中国传统颜料开发研制的局限性有关,也跟中国传统绘画在色彩学上没有象西方绘画那样,引入科学的研究有关。

从中国古代壁画对几大色彩(硃磦、朱砂、土黄、靛青、石青、石绿几个系列)的概念化运用,到后来写意山水画的青绿或浅绛模式,花鸟画的水墨加几种习惯色模式,都表达出中国绘画的色彩更偏向于主观性与表现性(对自然真实的色彩既不能表现也不想表现)。

新时代中国画对外来画种色彩学上的吸收借鉴,使得中国画的色彩(尤其是工笔类绘画)丰富起来,在客观再现方面可以做到更加逼真细致(这得力于对日本颜料,西洋水彩颜料的运用,而传统中国画颜料在工艺方面也改进了很多)。主观表现模式也突破了传统绘画的类型化程式化倾向,色彩的主观表达维度大大拓宽了。

客观再现模式力图让绘画色彩接近真实;主观表现模式力求色彩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主观表现越强与真实的距离越大。
2018?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写生系列

2、弱对比模式与强对比模式
色彩对比的运用通常有两类,一是在色相上变化,二是在明度上变化。
(1)首先是色相的变化:弱对比,通常采用近似色,使画面的色彩趋于协调与统一。强对比,采用对比色甚至互补色,使画面的色彩对比强烈,产生极大的视觉反差,刺激性较强。
一般而言,用弱对比色比较容易控制,近似色的并置所产生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在展览上作为一张色调统一明显的作品凸现出来。中国画这样处理色调比较容易出效果。但是,这一类单一色调的作品因为被普遍采用,而变得有些泛滥。
强对比色比较难把握与运用,但运用的好能产生强烈的画面效果,在展览上会有特别的吸引力。强对比的色彩要有适当的处理法则,如对比色中要有主次,不能平均对待,色彩间相互的配搭交错要很讲究,很巧妙,让观者有一种“出乎意料”之感。

(2)明度的变化会使同样的色相变化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譬如在色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明度上的变化而使色彩显得更为丰富多变(像徐累的某些作品);而在色相变化较大,色彩比较丰富复杂的画面中,采用明度上的弱对比,使色彩的变化显得不那么强,复杂的色彩在某种明度调子中变得和谐统一。
弱对比模式用近似色为主组成画面的色彩关系。强对比模式用对比色甚至互补色组成画面的色彩关系。色彩对比的运用,有色相对比与明度对比两个方式。
◎色彩的强对比,若配搭以明度的弱对比,可以让色彩的变化与丰富统一在某种调子里。
◎弱对比求色彩的单纯性,在单纯中显出变化。
◎强对比求色彩的复杂性,在复杂中寻求统一。

3、色彩运用上的单纯性与复杂性。
一张画作,它的色彩运用既可简单到只使用一种色彩,也可复杂到五彩缤纷。不管是单色甚至没有色彩(黑白),还是复杂多变的色彩,都必须传递某种色彩的力量。单纯与复杂,是矛盾统一体,是矛盾的两极。用单纯的色彩,必须在单纯中显出变化,而复杂的色彩,则求得统一与单纯。这样说起来有点哲学化,在具体运用中怎样控制画面的色彩关系?这需要画者对色彩的感悟,色彩学的理解,以及绘画实践所掌握的经验。

2017?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写生系列

复杂的色彩怎么统一单纯呢?
◎再复杂的色彩也必须有一个基调把它统一起来(如黑色、灰色,或某个色调作为底色基调。在所有的色调中白色的协调性最弱,黑色最强)。
◎遵循主次、大小、多少、位置上的变化,忌平均对待。排列上要有规律、有秩序,要有韵律与节奏感。
◎即使是具体真实的色彩运用,也要符合抽象的色彩构成原则。

4、色彩使用(颜料)的淡、薄、轻与浓、厚、重。
色彩作为一种材料(颜料),具体运用上的“淡、薄、轻”与“浓、厚、重”原则。
色彩的力度与美感,与对颜料的运用有关。油画与现代日本画在颜料的运用上趋于厚与重,色彩效果比较强烈;而中国绘画相对比较薄与轻,色彩效果偏淡、偏弱。
即使是中国绘画,色彩运用上也分淡彩与重彩两种主要用色方式。产生两种明显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
一般来说,淡彩容易把控,产生柔和、雅致、轻松的色彩效果,缺点是不够强烈,缺乏色彩的张力。重彩的运用与控制相对更难一些。中国儒家中庸文化所形成的审美习惯,更偏向于柔弱淡雅,因此传统中国人(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对色彩强烈的画面,接受度远不如色彩淡雅的画,甚至有重墨轻色的倾向。时至近现代,随着西方美术的影响,对中国古代壁画的研究,重彩在中国绘画的重要性与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对重彩的使用也带来更高的要求。作为视觉艺术,绘画中强烈的色彩更能触动人的视觉感受。
重彩的运用更宜于在主观性与表现性方面,在色彩的个性上做文章,而非靠近真实自然的色彩效果。浓重强烈而又接近真实的色彩画面比较“通俗”,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绘画色彩方面格调不高的表现。
2016?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写生系列

5、色彩运用(技法)的制作性、凝结性与书写性,流动性。
绘画的技法林林总总,色彩技法运用上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技法上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制作性、凝结性为主的技法,另一类是书写性、流动性为主的技法。

(1)制作性、凝结性为主的技法:
优点:深刻、沉着,静态感强,
缺点:生气、沉闷、呆板、累赘。
宋人工笔花鸟画,现代工笔中的制作技法,
(2)书写性、流动性为主的技法:
优点:流畅、生动,有气势,生机勃勃,
缺点:缺乏深刻,易流于浅薄,浮躁感,过于变化(一些古代壁画)(工笔中的撞水撞色)
既然是偏于某一类技法类型,也要有个“度”的把控,不能过。
适当地把二种技法类型结合,以一种为主另一种辅助画。
平涂分染,揉纸,打磨其肌理也属于制作性,撞水撞色,带明显笔触的技法属于书写性。
6、色彩处理上的实与虚; 模糊与确定;具体与抽象。

责任编辑:沈益群、郑 婧
版次:2019年5月第1版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主管: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常年征稿、征订,索样报后台留言
更多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林风眠?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石鲁?高剑父?关山月?杨善深?黄胄?关良?陆俨少?叶浅予?程十发?杨之光?卢沉?王学仲?李叔同?陈卓坤?高永坚?杨福音?黎明?陈炳佳?林墉?陈新华?陈金章?叶其嘉?林散之?徐章?于右任?麦华三?林蓝?张志祥?刘三齐?范迪安?李苦禅?梁江?孙其峰?叶献民?梁善?陈丹青?何婉薇?罗寒蕾?方楚雄?杨尧?刘绍荟?张闯?吴正斌?刘济荣?吴山明?詹鸿昌?梁世雄?涂国喜?杨长槐?石虎?司徒绵?王琨?田黎明?刘巨德?吴作人?贾博鸿?刘其敏?蚁美楷?刘巨德?贾又福?孙戈?汤小铭?胡斌?赵兽?程秋一?王肇民?贝聿铭?孙洪敏?金城?陈醉?黄永玉?陈衍宁?庞薰琹?杨佩璇?韩书力?王来文?李照东?林丰俗?赖少其?赵无极?叶绿野?靳尚谊?毛焰?李劲堃?何家英?艾轩?刘文西?莫肇生?司徒立?方土?党禺?区广安?东山魁夷?黄云?李魁正?林秋霞?曾秋?黎柱成?邱大尉?潘喜良?于承佑?陈白一?杨雪来?蒋兆和?黎雄才?卢诗韵?廖学军?李丛?潘天寿?彭伟?陈湘波?陈欢迎?怀斯?刘春潮?丁融?林峥明?侯一民?冯远?钟增亚?刘小东?刘革?梁世雄?李延声
李延声:速写中外文化名人
侯一民:在美术界中我要反丑恶!
100幅经典女性黑白照,美得令人心醉!
刘小东:就画我自己, 我的生活,我的时代
刹那间群主把120幅人体速写聊天记录曝光,看完惊呆了
钟增亚:既有齐白石简约恬静的墨迹之美,又有梵高浓烈跳跃的色彩之美
梁世雄:以一种令人敬重的方式,彰显了岭南画坛的艺术精神
冯远:艺术,真是一种奢侈的爱好和充满遗憾的职业
墙上这么画,美到邻居都嫉妒
他一个人记录了整整一部文化史
沙耆,一位不该被遗忘的20世纪艺术大家
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招生简章
重磅!李劲堃当选新一届广东省文联主席
020艺术观察2018年200篇精华推送汇总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凤凰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如果您有意收藏平台推介的艺术家作品
请在页面右下角留言,我们将及时联系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联系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公麟的五马图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