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 我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之前便听过很多人对《沉思录》这本书的推崇,等到自己拿到这本书,看完它之后,实在无法相信这是一部一千八百年前的作品。本书的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位皇帝——玛克斯.奥勒留,这本书也是古罗马斯托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但作者在书中并不是进行哲学内容的探讨,而是在反省,作者更多的是在表现一种道德的热诚。

就像这本书的译者梁实秋先生所说的:“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得不说是人间瑰宝之一。”这本书也被誉为“世界之书”,在全世界有巨大影响的少数几部书之一。

“沉思录”这个书名是后人加上去的,作者原先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传世,只是用来记下他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记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书中文字的遣词造句中可以看出来。

书中的很多观点,与其说是观点,不如说是一种智慧箴言,从这位先哲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斯托亚派哲学思想中所提倡的四大美德:智慧,公道,勇敢,节制。一个人的人生,若是在这四大美德修行中都有所悟,那么他收获的人生或许便不会只是芸芸众生了。

反观我们身边很多的现代人,焦虑,迷茫,从众,丢失,大多的现实追根究底,他们大多数都迷失了自我,忘了自己人生有何追求,以至于人云亦云,慌乱了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解决问题之道,不过就是重返内心,弄清楚心之所求以及自己的信仰,重塑内心的简单,坚定,如此,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就像奥勒留所说的:“身外的事烦扰你了吗?忙里偷闲去再学习一些好的事物罢,不要再被外物牵意得团团转。不过当心别陷入另一种错误。终身苦苦追求,而漫无目标,每一冲动甚至每一念头都茫无指归,那些人也是儿戏无聊的人。”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小A刚毕业的时候,初入职场的他一早就知道职场上不能随便得罪人,在同事之中要合群,因而小A毕业后奉行的一个宗旨便是,如果别人有求于他,哪怕再难的事情,小A甚至会牺牲他自己的利益,时间去帮助他人,就像古人说的,出门在外靠朋友。

如小A所愿,毕业后还真的遇到了那么一个人,或许是因为年龄相仿,所以彼此更容易走近。这个过程中,不管对方提出什么要求,小A都会死命奉陪,成全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毕竟有些事也不是小A感兴趣的事。当时小A的想法便是,人与人之间不就应该是这样子吗?甚至于对方家里人的一些什么问题小A都是力所能及地去帮忙处理。

小A认为,自己做到这个份上了,多少也得收获一个交心的朋友了吧。就像奥勒留说的:“凡有所为,不要处于违心、自私、轻率、强勉。”或许小A本身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处于心之所向,是为了交一个朋友,中间多少有了勉强而非心甘情愿,所以后来发生的事情,小A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接受不了,甚至在某一瞬间出现了信仰崩塌。

后来的某一天,小A有事要出个远门,需要这个同事帮个忙,一个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同事虽然嘴里答应了,但是却要求小A把这事上报领导,把那5块钱的补贴还给他。那一刻,小A蒙了,曾经一度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是照做了。小A曾经安慰自己,把这份补贴给他也是应该的。

岂料,这才是事情的开始,后面发生的工作上的种种,小A终于在某一次对方得寸进尺地争利益的事件中爆发了。就像奥勒留所说的那般“如果不管别人心灵进行着的是什么事,一个人便很难得不快乐;但是如果不密切注意自己心灵的活动,则必定是不快乐的。”曾经的小A就是太过于去关照别人心里的事情而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才有了后来那么多的不快乐。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着合群,想着结交天下友人,想着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我们开始慢慢去经营所谓的人脉,总想着说现在多付出一点,往后自己要有个什么不顺,我们也可以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却忘了这世间最珍贵的便是“真心,简单”。

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提到“不要浪费你的残生去空想别人的事,除非你能把那些空想联系到共同的目标上去。因为那实在是耽误了你做别的事情。”后来的小A同样经过很长时间的反思,才明白了这一切症状之所在。世间万物的缘分讲究的都是一个自然之道,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去发展方可长久。而一个人的一生过得好不好,不在于外在的条件有多好,不在于你交了多少朋友,不在于你收获了多少的美名,而在于照顾好自己的内心。

而关于这一点,或许有人会问,怎样做才算是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呢?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密切关注自己心灵各种体验的变化,主动去参加人生的各种实践,少管别人的事情,对于身边的所有事情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

二、若是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当然不一定非得是宗教上的信仰,只要是健康的,积极的,带给你力量的。

三、对于要做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谈论这事,自己要竭尽全力去把它做到最好。当你把心思花在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收获的便是专注这件事的简单。

四、过好你的每一天,把你的每一天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虽然对于宇宙,我们的生命不过像彗星一般一扫而过,但我们依旧可以享受到做人的乐趣和价值。

五、开开心心,若是有所追求便主动争取,别期待别人的给予。

六、时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人云亦云。

当你打从心里重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机制,你便不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外在的人事物里。慢慢地,我们的心态也会随着发生改变。或许,在这样的尝试之下,我们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

  • 人们要学会解决问题,不能成为问题。 目光多看向自己。最近几年来,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一直在不断的向周围的同事学习...

  • 想学好英语,让它为你的职场技能加分?但是外教课买了,却一直没有学!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完美的身材,但是办了健身卡,却...

  • “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

  • 首先,必须介绍一下前言部分,如果没看前言,我可能屡屡放弃,也正因看了前言,才更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本书译者何怀宏,北...

  • 雨天,孩子不在家。 这两个条件足以让我可以安安心心地去深度阅读一本书了。 选择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因为偏哲...

  • ——序 美国家喻户晓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的报人和专栏作家费迪曼在《一生的读书计划》当中曾这样评价《沉思录》...

  • 要像一个哲学家那样度过一生,或者至少像那样度过后半生。 在读《沉思录》之前,我做梦也没想过我会接触哲学的书籍。哲学...

  • 一个模型和十大利器——你早该这么精进自己 V先生 一、精进的定义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是“勇猛精进”,在这里我们给精...

  • 我是若平,这是我的每日一篇文章,今天是第96篇。 *^_^* 今天我分享一下《高绩效教练》这本书的关键词。 只要你...

  • 当你拿到《沉思录》这本书准备开始阅读时,你可能很快就会遭遇一些难题。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书吗?为什么...

  • 今天给大家讲一本关于安身立命的书,也是一本哲学领域的书。它在体例方面,属于箴言体,共收录了400多条警句箴言。书名...

  • 《沉思录》 是我几年前就读过的书,而且都是断断续续的阅读,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不是一气...

  • 最近给自己开出了10本哲学类书单,并非说今年要看完,对于看书速度我是不追求也不比较,把书读透,看完书需要时间消化吸...

  • 当你拿到《沉思录》这本书准备开始阅读时,你可能很快就会遭遇一些难题。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书吗?为什么...

  • 字符串 1.什么是字符串 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集就是字符串。 引号中单独的符号、数字、字母等叫字符。 ...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楚自己》这本书是香海禅寺主持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及讲学录,此书从六个章节讲述了禅修是什么...

  • 偶然间从公众号里看见了小白训练营的课。就点进去看了看。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就是骗人的。后来一想,学费那么少。干嘛...

  • 第七章:理性的投资观 字数: 1.投资要围绕目的进行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投资的除了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投...

  试图控制和改变我们力所不及之事,只能带来痛苦。沉思录经典句子还有哪些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带来的沉思录经典句子,欢迎阅读!

  沉思录经典句子精选

  1) 自由来自于对自身力量的限度和上天所设置的自然之限度的了解。

  2) 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却是另外一回事。

  3) 困扰我们的正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

  4) 使我们摇摆不定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

  5) 当运用理性及其他手段都无济于事时,就要听凭天意的安排了。

  6) 在每个场合都要问自己 “当下要做的正事是什么”。

  7) 凡事不要当即就作出反应。退出冲突现场,这样就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并能使自己平静下来。

  8) 在与我们无关的事情上被认为愚蠢、幼稚,实际上是件好事。

  9) 不要试图建立你自己的规则。

  10) 记住当别人发生同样事情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要把这种感受转移到你当下的情境中,要学会理智地接受所有事情,包括死亡。

  沉思录经典句子大全

  1) 试图控制和改变我们力所不及之事,只能带来痛苦。

  2) 即使是生活中最令人困惑或痛苦的地方,在经过明辨与抉择之后,也可以变得比较容易忍受。

  3) 尽最大努力控制你的欲望。因为,如果你想得到的东西却是你控制不了的,失望必然接踵而至;同时,你还会忽略那些正是你可控制的又值得追求的东西。

  4) 幸福只能在内心找到。如果我们的头脑充满了不幸的恐惧与野心,就不可能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5) 记住:好的东西,究其实质,只会在你能控制的事物之中找到。如果你把这一点谨记在心,就不会再有那些虚幻的嫉妒或悲惨的感觉,也不会可怜巴巴地拿自己及自己的成就去和别人比较了。

  6) 不要期望成为其他任何人,而要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你能够掌控的事。

  7) 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

  8) 唯一能从人那里夺走的只有现在。

  9) 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10) 丢开你的意见,你们就丢开了这种抱怨:“我受到了伤害。”而丢开“我受到了伤害”的抱怨,这伤害也就消失了。

  11) 使你习惯于仔细地倾听别人所说的话,尽可能地进入说话者的心灵。

  12)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然后思考如果你还未拥有它们,要多么热切地追求它们。

  13) 在谈话中你必须注意所说的话,在任何活动中你都必须观察在做什么。在一件事情里你应当直接洞察它所指向的目的,而在另一件事里你应当仔细观察事物所表示的意义。

  14)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ohcom,请保留此标记人在称颂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

  15) 总是观察那些你希望得到他们嘉许的人,看看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支配原则。因为那样你将不会谴责那些不由自主地冒犯你的人,你也不会想要得到他们的嘉许,只要你看清了他们的意见和口味的根源。

  16) 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永远持续的,只要你记住它有它的界限,只要你不在想象中增加什么东西给它。

  17) 当你做了一件好的事情,另一个人由此得益,你为什么要像傻瓜一样寻求除此之外的第三件事--得到做了一件善行的名声或获得一种回报呢?

  18) 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那么教导他们,容忍他们。

  19) 洞察每个人的支配能力;也让所有其他的人洞察你的支配能力。

  20) 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

  21) 如果你仅仅努力过好那真正属于你的生活即现在的生活,那么你就能这样度过你所剩的那一部分生命直到你去世:不受烦扰、高贵、顺从你自己的神(即在你心中的神)。

  22) 我常常觉得这是多么奇怪啊:每个人爱自己都超过爱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视别人关于他自己的意见,却更甚于重视自己关于自己的意见。

  23) 一个人应该习惯于只思索一件事。

  24) 一般人隐居在乡间、在海边、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这样的生活;但这乃是最为庸俗的事, 因为你随时可以退隐到你自己心里去,一个人不能找到一个去处比他自己的灵魂更为清净,尤其是如果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顾,立刻便可获得宁静,所为宁静亦即 是有条不紊之谓。

  25) 人的心灵一旦收敛起来,并且发现其力量之所在,便与实际生活中的顺利与坎坷全无关系。

  26) 有些事物,追求固然苦恼,避免也是苦恼,其实那些事物并未来找你,是你去找它们的。所有你对那些事物的判断须要保持冷静。

  27) 一个人越近于宁静,越近于强有力。悲哀是一种脆弱,愤怒也是。二者皆能使人受伤,皆能使人崩溃。

  28) 在谈话中要注意所说的话,在行动中要注意所做的事。在后者中要于开始时洞察其所能引起的结果,在前者中要小心地把握其含义。

  29) 不要为将来担忧。如果你必须去到将来,你会带着同样的理由去的,恰似你带着理由来到现在。

  30) 在短期间,你就会忘怀一切;在短期间,一切也会忘记你。

  31) 试想一个人垂死的时候,其身心是什么样子?再想想人生的短暂,过去与未来的时间之无底深渊,一切物质之脆弱无力。

  32) 行为的原理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应该模范斗拳者,而不是比剑者。因为后者使用剑落地之后还要再拾起来,前者只要握紧拳头便可。

  33) 看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它们为本质、起因、目标。

  34) 如果是不该做的,不要做;如果是不真实的,不要说。要控制住你自己的冲动。

  35) 向内看。善的源泉是内在的。如果你肯发掘,它便会不断地喷涌。

  36) 向里面看,不要忽略任何一件东西的特质或价值。

  37) 当你的环境好像是强迫你烦恼不安的时候,赶快敛神反省,切勿不必要地停留在那不和谐的状态之中。不断地返回到内省和谐的安静,你便可得到更大的控制力量。

  38) 有些个东西忙着出生,有些东西忙着消逝,有些正在出生的东西,其中某些部分则同时已经凋谢。流动变迁使得这个世界常新,恰似那永无间断的时间的进行,使得万古常新。

  39) 适应你命中注定的环境,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而且是要真心地爱。

  40) 有一种人,行若无事。他做好一件事,并不大声喊叫,只是默默继续去做第二件事,就好像葡萄树在适当的季节,再去生一束束的葡萄一般。

  41) 要常加思索,一切存在的事物以及即将发生的事物,其逝去到无踪无影,是何等的迅速。

  42) 有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了吗?这是他的事。他的脾气是他自己的,他的活动也是他自己的。

  43) 所谓幸运的人乃是自己给自己安排幸运的人;所谓幸运乃是灵魂之良好的趋向,良好的动机,良好的行为。

  44) 一个人不管别人的言行思想是否正确,只管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那么这个人的生涯将是何等丰富!老实讲,一个好人是不要窥察别人内心的黑暗,而是“目不斜视地直赴目标”。

  45) 不要随波逐流。每一举措,须要合乎公道;每一印象,须要求其正确。

  46) 珍视你所学习的技艺,无论其为如何的低微,并且要安心乐业于其中。

  47) 按照自然之道去排遣这短暂的时间吧,漂漂亮亮地走向这旅途的尽头,像一颗橄榄烂熟落地一般,赞美那在底下承托着的大地,感激那令他滋长的万物。

  48) 要走最短的道路;最短的道路便是自然之道,这条道引人到最安稳的言行。能下这样的决心,便可免除烦恼与竞争,远离机巧与虚矫。

  49) 凡有所为不要出于违心、自私、轻率、强勉,不要用太好看的装饰打扮你的思想;不要太多话亦不要多管闲事;让你内心的神明作你的生活的主宰。

  50) 抛弃一切其他的东西,只把握住这些个吧,虽然只有这几个;要记取,人的生命只是目前这么一段时间,其余的不是业已过去,便是可能永不会来。

  51) 如果你做事能遵从正确的理性、诚恳的、勇敢的、从容的、专心一意的,保持内心的纯洁神圣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内容提要:这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是一部写给自己看的书,是自己与自己的12篇对话.书中,奥勒留考察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宇宙与人生的关系,理性与欲望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