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护墙板设计有没有必要在家里弄,真的好看嘛?


文丨谦叔 图丨来源于网络

《流金岁月》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时尚编辑馋的是倪妮……的穿搭;


原著党在意的是,演员像不像“亦舒女郎”;


取景地从石库门、老洋房到K11一网打尽,我们的【宅记】又怎会错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既然是双女主剧,就从蒋南孙&朱锁锁住的房子开聊。

搬出老洋房,蒋南孙就做不了公主?

蒋南孙他们家,称得上Oldmoney 。

一开场,蒋南孙出现的场景,一是校园,二是家里。


读的是建筑学院,一路读到考博,是典型的“富养”的女生。

因为不需要立马挣钱,贴补家用,才会选择这种一读要读很久,“变现”又没那么快的专业。

校园的乌托邦氛围,让人更能由着性子来,没事儿怼怼王永正,比闯社会、混职场单纯多了。


在家里,蒋南孙同样是被按照“小公主”路线打造的。

按照剧里的交代,他们家住的是复兴路的老洋房。


实际取景的地点,是在愚园路865弄32号,这个门头上有地址。


蒋先生在隔壁躲避催债的,门牌号是相邻的:愚园路865弄30号。


网上也有路透照,主演们在愚园路密集拍摄。


不管是复兴路,还是全长3公里、跨了三个区的愚园路,都是上海市中心、老租界区的精华地带。

张爱玲《色戒》原著小说里,王佳芝放走老易,跟黄包车司机说的就是:去愚园路。

这栋洋房是指挥家黄贻钧(写出过《花好月圆》)的故居,清水红砖墙的外立面,保持状况良好,是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


一整栋洋房就是一户,入户门对着弄堂开,环境闹中取静。



进门有个转角楼梯,通往二三楼。

楼梯栏杆和墙面上,装饰的是雕花铁栏杆,厅堂里有罗马柱。


大壁炉,落地窗,墙壁包了护墙板,拼花地板打了蜡,海派风情呼之欲出。

一楼是起居空间,二楼住着两户人家,三楼利用阁楼的空间,作蒋南孙的卧室——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式建筑结构。


不管是用餐的空间,还是个人的卧房,采光条件都很优越。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人家还有个花园,可以坐在里头喝茶聊天。


按照建造年代(1930年代),所处区域(法租界),以及独栋洋房的配置,三十年代至少也是个外籍高管的住宅。


复兴路现在的房屋价24万+,取景的洋房面积320㎡ ,实际价格不会低于8000万。

从上菜的次序到碟子的搭配都有讲究,吃蟹要搭配黄酒的奶奶,跟老洋房的调性是最搭的。


蒋南孙的爹蒋鹏飞,但凡有个固定工作,能做点正经营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老克勒。

很可惜蒋先生不是这个路数的。没上过班、没吃过苦、做不来什么实际的事,最高愿望就是:

①、炒股发大财;②、把女儿嫁给有钱人。

从蒋先生跳楼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炒股,只有赌徒心态,没啥方法论,俗称:韭菜。


成天只想着攀上叶谨言,套到所谓的“内部消息”。


南孙呢,从小供她穿名牌、学音乐,一把琴就要二十万,用意也是,以后在婚恋市场上能吃香一点。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问题往往出在中间那一代身上。

像蒋家就是,奶奶养尊处优,南孙外表小公主,其实早就在小姨、朱锁锁的影响下,相当独立有主见,问题都不大。

恰恰是蒋鹏飞,既不会挣钱,也不会理财(反倒很会漏财),手头没钱了就问老妈要,财富稳定程度可能还不如他瞧不上的章安仁。


一张两百万的欠条,就已经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自己都要出去躲债了。

一大家子从复兴路洋房搬出,住进了朱锁锁租的公寓。


其实这个公寓区位也不差,从这个镜头能看到,依然在复兴中路。


(门牌号:复兴中路1360弄1号)

150+㎡的内部空间,朱锁锁一个人住,太大了。

把蒋南孙一家四口全塞进来,空间依然绰绰有余。

这个客厅的面积,就相当于一个单间公寓了。


居住空间的朝向,都是光照充足的。


奶奶都可以单独住一个房间。


从这个舷窗式的玻璃窗设计来看,也是当年法租界上好的公寓。


但,对奶奶来说,从“过生日要吃16道菜”,到只能吃西红柿炒蛋,已经是生活条件的降维打击了。


朱锁锁拼死要留在销售部卖房子,不惜预支薪水、跟叶总借钱接济蒋家,都只能缝缝补补,因为窟窿实在是太大了。

甚至,叶谨言买下这栋洋房(而且是全款,朋友们),还清欠债之后,都只能结余几十万。

蒋家的流金岁月,从蒋鹏飞跳楼那一刻,基本就画上句号了。


弄堂之花朱锁锁的升级进化

跟蒋南孙刚好相反,朱锁锁算低开高走,一路逆袭。

都是住弄堂房子的上海本地姑娘,愚园路865弄占地面积约2415㎡,建筑面积约1462㎡ ,只有5栋洋房,空间格局超宽裕。

而朱锁锁寄宿的舅舅家,门口还是石板路,推开窗都能看见对面的住户,属于新式里弄的石库门房子。


家里也没有蒋家那么多的花瓶、古董、瓷器……都是过日子的家伙事儿。

继续在弄堂生活,她最多成为“弄堂一枝花”,而不是销售精英。


父母不在身边,寄人篱下的生活,朱锁锁的能耐跟本事,是“饿”出来的。

蒋南孙没吃过的苦,朱锁锁吃过,所以她对房子、对挣钱,都是有着极大热忱的。


第一次看走眼,跟马师傅拍拖,她想的就是:终于要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刚进精言集团工作,她跟杨柯提条件,也是:要租个大一点的房子。

这一点,还蛮亦舒女郎的。

毕竟,亦舒女郎的物质符号之一,就是回家踢掉高跟鞋,对着海景喝香槟。


搬到蒋家,跟南孙同住,整个空间都一下子明亮、宽敞起来了。

进精言集团,与其说是机缘巧合、小姨打招呼,不如说是,她天生就是吃这一行饭的。


《安家》里的中介们,开了一单学区房,都要弹冠相庆了;

朱锁锁小姐开的第一单,可就是420㎡的东篱12C。

谢宏祖看房看得无心插柳,还被老妈电话叫走。朱锁锁坐在豪宅里喝酒,顺便感慨了一下:这要是自己的,就好了。


卖给谢宏祖一套+富二代朋友两套,三套房子就是朱锁锁的业绩背书,也是第一桶金。

从这里开始,画风也变了。

逼仄的弄堂容不下她的美艳风情,她的大红裙子也过于触目。可是精言集团的江景办公室、谢宏祖的社交场合容得下。


自小没有家人的温情、男性的爱护,在她搬进公寓之后,也开始改变了。

谢宏祖靠着给奶奶送餐,一下子就得到了长辈的认可,实打实的生活照料,比妈宝表哥可强多了。

蒋南孙的流金岁月,是往昔好时光的夕阳;朱锁锁的流金岁月,名副其实流的是真金白银。


所有人的发展,都跟房产有关

对中国人来说,房子的意义,永远不只是房子而已。

蒋南孙的奶奶都知道:租房不是长久之计,顶好是能有一套自家的房子。


凤凰男章安仁最在意的,除了学校的教职,就是浦东三林的房子了。

尽管这房子被蒋鹏飞鄙视得一文不名……

豆瓣上有个讨论:章安仁到底穷不穷?结论是,他的收入在小城市可以过得不错,在上海,可能扣除房贷之后,就过得紧紧巴巴了。


所以他的工作、生活,一步都不能踏错。


叶谨言这样的大佬,能出全款买下蒋南孙家的房子,财力不言而喻。

他自己住的,也是个独栋洋房。


(从门口的外景看,这套房子酷似《小时代》顾里他们住的那一套,欢迎大家一起考证对比)

对普通人而言,房子是暖老温贫的物质基础;对大家庭而言,家族命运的升沉,往往也是以房子为线索的。

《红楼梦》转向急管哀弦,就是从抄家开始;张爱玲小时候在天津租界住带花园的房子、在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家里“陡然多了很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搬进弄堂房子之后,她母亲回国看到,都气坏了:这怎么能住人?

蒋南孙家族里,奶奶临老了从洋房搬公寓,再从公寓搬到养老院,肯定不是她设想中的结局。

这个家族里最独立的小姨,成了过得最好的。

早就搬到了意大利,住在独栋别墅里,花园大到需要有专门的园艺师打理。


谈着姐弟恋,能摆平家族的纷扰,还能鼓励姐姐开启新生活,亦舒女郎基因抢眼。

时尚界有句话叫:你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人)。房子其实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注脚,标注着两个女主是怎么进出黄金时代,又是怎么各得其所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文丨谦叔 图丨来源于网络

《流金岁月》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时尚编辑馋的是倪妮……的穿搭;

原著党在意的是,演员像不像“亦舒女郎”;

取景地从石库门、老洋房到K11一网打尽,我们的【宅记】又怎会错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既然是双女主剧,就从蒋南孙&朱锁锁住的房子开聊。

搬出老洋房,蒋南孙就做不了公主?

蒋南孙他们家,称得上Oldmoney 。

一开场,蒋南孙出现的场景,一是校园,二是家里。

读的是建筑学院,一路读到考博,是典型的“富养”的女生。

因为不需要立马挣钱,贴补家用,才会选择这种一读要读很久,“变现”又没那么快的专业。

校园的乌托邦氛围,让人更能由着性子来,没事儿怼怼王永正,比闯社会、混职场单纯多了。

在家里,蒋南孙同样是被按照“小公主”路线打造的。

按照剧里的交代,他们家住的是复兴路的老洋房。

实际取景的地点,是在愚园路865弄32号,这个门头上有地址。

蒋先生在隔壁躲避催债的,门牌号是相邻的:愚园路865弄30号。

网上也有路透照,主演们在愚园路密集拍摄。

不管是复兴路,还是全长3公里、跨了三个区的愚园路,都是上海市中心、老租界区的精华地带。

张爱玲《色戒》原著小说里,王佳芝放走老易,跟黄包车司机说的就是:去愚园路。

这栋洋房是指挥家黄贻钧(写出过《花好月圆》)的故居,清水红砖墙的外立面,保持状况良好,是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

一整栋洋房就是一户,入户门对着弄堂开,环境闹中取静。

进门有个转角楼梯,通往二三楼。

楼梯栏杆和墙面上,装饰的是雕花铁栏杆,厅堂里有罗马柱。

大壁炉,落地窗,墙壁包了护墙板,拼花地板打了蜡,海派风情呼之欲出。

一楼是起居空间,二楼住着两户人家,三楼利用阁楼的空间,作蒋南孙的卧室——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式建筑结构。

不管是用餐的空间,还是个人的卧房,采光条件都很优越。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人家还有个花园,可以坐在里头喝茶聊天。

按照建造年代(1930年代),所处区域(法租界),以及独栋洋房的配置,三十年代至少也是个外籍高管的住宅。

复兴路现在的房屋价24万+,取景的洋房面积320㎡ ,实际价格不会低于8000万。

从上菜的次序到碟子的搭配都有讲究,吃蟹要搭配黄酒的奶奶,跟老洋房的调性是最搭的。

蒋南孙的爹蒋鹏飞,但凡有个固定工作,能做点正经营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老克勒。

很可惜蒋先生不是这个路数的。没上过班、没吃过苦、做不来什么实际的事,最高愿望就是:

①、炒股发大财;②、把女儿嫁给有钱人。

从蒋先生跳楼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炒股,只有赌徒心态,没啥方法论,俗称:韭菜。

成天只想着攀上叶谨言,套到所谓的“内部消息”。

南孙呢,从小供她穿名牌、学音乐,一把琴就要二十万,用意也是,以后在婚恋市场上能吃香一点。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问题往往出在中间那一代身上。

像蒋家就是,奶奶养尊处优,南孙外表小公主,其实早就在小姨、朱锁锁的影响下,相当独立有主见,问题都不大。

恰恰是蒋鹏飞,既不会挣钱,也不会理财(反倒很会漏财),手头没钱了就问老妈要,财富稳定程度可能还不如他瞧不上的章安仁。

一张两百万的欠条,就已经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自己都要出去躲债了。

一大家子从复兴路洋房搬出,住进了朱锁锁租的公寓。

其实这个公寓区位也不差,从这个镜头能看到,依然在复兴中路。

(门牌号:复兴中路1360弄1号)

150+㎡的内部空间,朱锁锁一个人住,太大了。

把蒋南孙一家四口全塞进来,空间依然绰绰有余。

这个客厅的面积,就相当于一个单间公寓了。

居住空间的朝向,都是光照充足的。

奶奶都可以单独住一个房间。

从这个舷窗式的玻璃窗设计来看,也是当年法租界上好的公寓。

但,对奶奶来说,从“过生日要吃16道菜”,到只能吃西红柿炒蛋,已经是生活条件的降维打击了。

朱锁锁拼死要留在销售部卖房子,不惜预支薪水、跟叶总借钱接济蒋家,都只能缝缝补补,因为窟窿实在是太大了。

甚至,叶谨言买下这栋洋房(而且是全款,朋友们),还清欠债之后,都只能结余几十万。

蒋家的流金岁月,从蒋鹏飞跳楼那一刻,基本就画上句号了。

弄堂之花朱锁锁的升级进化

跟蒋南孙刚好相反,朱锁锁算低开高走,一路逆袭。

都是住弄堂房子的上海本地姑娘,愚园路865弄占地面积约2415㎡,建筑面积约1462㎡ ,只有5栋洋房,空间格局超宽裕。

而朱锁锁寄宿的舅舅家,门口还是石板路,推开窗都能看见对面的住户,属于新式里弄的石库门房子。

家里也没有蒋家那么多的花瓶、古董、瓷器……都是过日子的家伙事儿。

继续在弄堂生活,她最多成为“弄堂一枝花”,而不是销售精英。

父母不在身边,寄人篱下的生活,朱锁锁的能耐跟本事,是“饿”出来的。

蒋南孙没吃过的苦,朱锁锁吃过,所以她对房子、对挣钱,都是有着极大热忱的。

第一次看走眼,跟马师傅拍拖,她想的就是:终于要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刚进精言集团工作,她跟杨柯提条件,也是:要租个大一点的房子。

这一点,还蛮亦舒女郎的。

毕竟,亦舒女郎的物质符号之一,就是回家踢掉高跟鞋,对着海景喝香槟。

搬到蒋家,跟南孙同住,整个空间都一下子明亮、宽敞起来了。

进精言集团,与其说是机缘巧合、小姨打招呼,不如说是,她天生就是吃这一行饭的。

《安家》里的中介们,开了一单学区房,都要弹冠相庆了;

朱锁锁小姐开的第一单,可就是420㎡的东篱12C。

谢宏祖看房看得无心插柳,还被老妈电话叫走。朱锁锁坐在豪宅里喝酒,顺便感慨了一下:这要是自己的,就好了。

卖给谢宏祖一套+富二代朋友两套,三套房子就是朱锁锁的业绩背书,也是第一桶金。

从这里开始,画风也变了。

逼仄的弄堂容不下她的美艳风情,她的大红裙子也过于触目。可是精言集团的江景办公室、谢宏祖的社交场合容得下。

自小没有家人的温情、男性的爱护,在她搬进公寓之后,也开始改变了。

谢宏祖靠着给奶奶送餐,一下子就得到了长辈的认可,实打实的生活照料,比妈宝表哥可强多了。

蒋南孙的流金岁月,是往昔好时光的夕阳;朱锁锁的流金岁月,名副其实流的是真金白银。

所有人的发展,都跟房产有关

对中国人来说,房子的意义,永远不止是房子而已。

蒋南孙的奶奶都知道:租房不是长久之计,顶好是能有一套自家的房子。

凤凰男章安仁最在意的,除了学校的教职,就是浦东三林的房子了。

尽管这房子被蒋鹏飞鄙视得一文不名……

豆瓣上有个讨论:章安仁到底穷不穷?结论是,他的收入在小城市可以过得不错,在上海,可能扣除房贷之后,就过得紧紧巴巴了。

所以他的工作、生活,一步都不能踏错。

叶谨言这样的大佬,能出全款买下蒋南孙家的房子,财力不言而喻。

他自己住的,也是个独栋洋房。

(从门口的外景看,这套房子酷似《小时代》顾里他们住的那一套,欢迎大家一起考证对比)

对普通人而言,房子是暖老温贫的物质基础;对大家庭而言,家族命运的升沉,往往也是以房子为线索的。

《红楼梦》转向急管哀弦,就是从抄家开始;张爱玲小时候在天津租界住带花园的房子、在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家里“陡然多了很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搬进弄堂房子之后,她母亲回国看到,都气坏了:这怎么能住人?

蒋南孙家族里,奶奶临老了从洋房搬公寓,再从公寓搬到养老院,肯定不是她设想中的结局。

这个家族里最独立的小姨,成了过得最好的。

早就搬到了意大利,住在独栋别墅里,花园大到需要有专门的园艺师打理。

谈着姐弟恋,能摆平家族的纷扰,还能鼓励姐姐开启新生活,亦舒女郎基因抢眼。

时尚界有句话叫:你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人)。房子其实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注脚,标注着两个女主是怎么进出黄金时代,又是怎么各得其所的。


文丨谦叔 图丨来源于网络

《流金岁月》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时尚编辑馋的是倪妮……的穿搭;


原著党在意的是,演员像不像“亦舒女郎”;


取景地从石库门、老洋房到K11一网打尽,我们的【宅记】又怎会错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既然是双女主剧,就从蒋南孙&朱锁锁住的房子开聊。

搬出老洋房,蒋南孙就做不了公主?

蒋南孙他们家,称得上Oldmoney 。

一开场,蒋南孙出现的场景,一是校园,二是家里。


读的是建筑学院,一路读到考博,是典型的“富养”的女生。

因为不需要立马挣钱,贴补家用,才会选择这种一读要读很久,“变现”又没那么快的专业。

校园的乌托邦氛围,让人更能由着性子来,没事儿怼怼王永正,比闯社会、混职场单纯多了。


在家里,蒋南孙同样是被按照“小公主”路线打造的。

按照剧里的交代,他们家住的是复兴路的老洋房。


实际取景的地点,是在愚园路865弄32号,这个门头上有地址。


蒋先生在隔壁躲避催债的,门牌号是相邻的:愚园路865弄30号。


网上也有路透照,主演们在愚园路密集拍摄。


不管是复兴路,还是全长3公里、跨了三个区的愚园路,都是上海市中心、老租界区的精华地带。

张爱玲《色戒》原著小说里,王佳芝放走老易,跟黄包车司机说的就是:去愚园路。

这栋洋房是指挥家黄贻钧(写出过《花好月圆》)的故居,清水红砖墙的外立面,保持状况良好,是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


一整栋洋房就是一户,入户门对着弄堂开,环境闹中取静。



进门有个转角楼梯,通往二三楼。

楼梯栏杆和墙面上,装饰的是雕花铁栏杆,厅堂里有罗马柱。


大壁炉,落地窗,墙壁包了护墙板,拼花地板打了蜡,海派风情呼之欲出。

一楼是起居空间,二楼住着两户人家,三楼利用阁楼的空间,作蒋南孙的卧室——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式建筑结构。


不管是用餐的空间,还是个人的卧房,采光条件都很优越。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人家还有个花园,可以坐在里头喝茶聊天。


按照建造年代(1930年代),所处区域(法租界),以及独栋洋房的配置,三十年代至少也是个外籍高管的住宅。


复兴路现在的房屋价24万+,取景的洋房面积320㎡ ,实际价格不会低于8000万。

从上菜的次序到碟子的搭配都有讲究,吃蟹要搭配黄酒的奶奶,跟老洋房的调性是最搭的。


蒋南孙的爹蒋鹏飞,但凡有个固定工作,能做点正经营生,就是上海人口中的:老克勒。

很可惜蒋先生不是这个路数的。没上过班、没吃过苦、做不来什么实际的事,最高愿望就是:

①、炒股发大财;②、把女儿嫁给有钱人。

从蒋先生跳楼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炒股,只有赌徒心态,没啥方法论,俗称:韭菜。


成天只想着攀上叶谨言,套到所谓的“内部消息”。


南孙呢,从小供她穿名牌、学音乐,一把琴就要二十万,用意也是,以后在婚恋市场上能吃香一点。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问题往往出在中间那一代身上。

像蒋家就是,奶奶养尊处优,南孙外表小公主,其实早就在小姨、朱锁锁的影响下,相当独立有主见,问题都不大。

恰恰是蒋鹏飞,既不会挣钱,也不会理财(反倒很会漏财),手头没钱了就问老妈要,财富稳定程度可能还不如他瞧不上的章安仁。


一张两百万的欠条,就已经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自己都要出去躲债了。

一大家子从复兴路洋房搬出,住进了朱锁锁租的公寓。


其实这个公寓区位也不差,从这个镜头能看到,依然在复兴中路。


(门牌号:复兴中路1360弄1号)

150+㎡的内部空间,朱锁锁一个人住,太大了。

把蒋南孙一家四口全塞进来,空间依然绰绰有余。

这个客厅的面积,就相当于一个单间公寓了。


居住空间的朝向,都是光照充足的。


奶奶都可以单独住一个房间。


从这个舷窗式的玻璃窗设计来看,也是当年法租界上好的公寓。


但,对奶奶来说,从“过生日要吃16道菜”,到只能吃西红柿炒蛋,已经是生活条件的降维打击了。


朱锁锁拼死要留在销售部卖房子,不惜预支薪水、跟叶总借钱接济蒋家,都只能缝缝补补,因为窟窿实在是太大了。

甚至,叶谨言买下这栋洋房(而且是全款,朋友们),还清欠债之后,都只能结余几十万。

蒋家的流金岁月,从蒋鹏飞跳楼那一刻,基本就画上句号了。


弄堂之花朱锁锁的升级进化

跟蒋南孙刚好相反,朱锁锁算低开高走,一路逆袭。

都是住弄堂房子的上海本地姑娘,愚园路865弄占地面积约2415㎡,建筑面积约1462㎡ ,只有5栋洋房,空间格局超宽裕。

而朱锁锁寄宿的舅舅家,门口还是石板路,推开窗都能看见对面的住户,属于新式里弄的石库门房子。


家里也没有蒋家那么多的花瓶、古董、瓷器……都是过日子的家伙事儿。

继续在弄堂生活,她最多成为“弄堂一枝花”,而不是销售精英。


父母不在身边,寄人篱下的生活,朱锁锁的能耐跟本事,是“饿”出来的。

蒋南孙没吃过的苦,朱锁锁吃过,所以她对房子、对挣钱,都是有着极大热忱的。


第一次看走眼,跟马师傅拍拖,她想的就是:终于要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刚进精言集团工作,她跟杨柯提条件,也是:要租个大一点的房子。

这一点,还蛮亦舒女郎的。

毕竟,亦舒女郎的物质符号之一,就是回家踢掉高跟鞋,对着海景喝香槟。


搬到蒋家,跟南孙同住,整个空间都一下子明亮、宽敞起来了。

进精言集团,与其说是机缘巧合、小姨打招呼,不如说是,她天生就是吃这一行饭的。


《安家》里的中介们,开了一单学区房,都要弹冠相庆了;

朱锁锁小姐开的第一单,可就是420㎡的东篱12C。

谢宏祖看房看得无心插柳,还被老妈电话叫走。朱锁锁坐在豪宅里喝酒,顺便感慨了一下:这要是自己的,就好了。


卖给谢宏祖一套+富二代朋友两套,三套房子就是朱锁锁的业绩背书,也是第一桶金。

从这里开始,画风也变了。

逼仄的弄堂容不下她的美艳风情,她的大红裙子也过于触目。可是精言集团的江景办公室、谢宏祖的社交场合容得下。


自小没有家人的温情、男性的爱护,在她搬进公寓之后,也开始改变了。

谢宏祖靠着给奶奶送餐,一下子就得到了长辈的认可,实打实的生活照料,比妈宝表哥可强多了。

蒋南孙的流金岁月,是往昔好时光的夕阳;朱锁锁的流金岁月,名副其实流的是真金白银。


所有人的发展,都跟房产有关

对中国人来说,房子的意义,永远不只是房子而已。

蒋南孙的奶奶都知道:租房不是长久之计,顶好是能有一套自家的房子。


凤凰男章安仁最在意的,除了学校的教职,就是浦东三林的房子了。

尽管这房子被蒋鹏飞鄙视得一文不名……

豆瓣上有个讨论:章安仁到底穷不穷?结论是,他的收入在小城市可以过得不错,在上海,可能扣除房贷之后,就过得紧紧巴巴了。


所以他的工作、生活,一步都不能踏错。


叶谨言这样的大佬,能出全款买下蒋南孙家的房子,财力不言而喻。

他自己住的,也是个独栋洋房。


(从门口的外景看,这套房子酷似《小时代》顾里他们住的那一套,欢迎大家一起考证对比)

对普通人而言,房子是暖老温贫的物质基础;对大家庭而言,家族命运的升沉,往往也是以房子为线索的。

《红楼梦》转向急管哀弦,就是从抄家开始;张爱玲小时候在天津租界住带花园的房子、在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家里“陡然多了很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搬进弄堂房子之后,她母亲回国看到,都气坏了:这怎么能住人?

蒋南孙家族里,奶奶临老了从洋房搬公寓,再从公寓搬到养老院,肯定不是她设想中的结局。

这个家族里最独立的小姨,成了过得最好的。

早就搬到了意大利,住在独栋别墅里,花园大到需要有专门的园艺师打理。


谈着姐弟恋,能摆平家族的纷扰,还能鼓励姐姐开启新生活,亦舒女郎基因抢眼。

时尚界有句话叫:你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人)。房子其实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注脚,标注着两个女主是怎么进出黄金时代,又是怎么各得其所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护墙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