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字画作品如何?

书法作品印章知识及常见问题文章一共分了六个部分,分别讲解了书法印章的作用、书法作品中常见的几种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种类和用法)、书法作品盖印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书法印泥的使用与保养以及硬笔书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识。主要根据李炯老师的文章《书法作品印章知识》做了增删,同时针对老师的文章加了一些图片以辅助大家理解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这样大家看起来可能更轻松些,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了解书法印章方面的知识有帮助。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卢中南老师书法斗方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印章的种类及用途)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此为启功(字元白)先生书法作品大家可以看到老先生的名章和字章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此图中上方的是阳文,下方的为阴文。所谓阳文就是字在石头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反之。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上图中呈现的印章都是闲章

上图中呈现的印章都是闲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启功先生这幅书法作品就用到了引首章

书法作品中的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1)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钤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画面,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上图是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就有多枚鉴藏章

三、书法作品盖印章时需要注意什么?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随意钤盖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盖得不当,非但不能锦上添花,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因此,怎样钤印,需要认真对待,精心斟酌。通常情况可掌握以下几点:

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一幅作品钤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避免头重脚轻之弊。倘属几人合作,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

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间隔,既忌拥挤,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钤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较轻,白文印份量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宜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

印章的风格,应与作品的书体,风格相协调一致。如单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钤盖在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不可违悖,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如“祖国河山”印不能刻得支离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纤细无力。如此等等。

四、书画印泥的使用与保养

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没有质地细腻厚重光洁的印泥,就不能将其风神充分地显现出来,效果就会大为逊色。一般说,大字多用殷红印泥。小字多用朱红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钤印,则必须用朱红印泥。

清朝以来红色加重,甚至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讲究者,钤盖一遍,惟恐其色过浅,遂重盖一遍,以增其厚重。当然需相重如一,这只能借助印规才能办到。钤印时下面的垫物,可用胶皮或其他较软物,但不能过软,过软易失印迹。启明在盖印的时候,一般会拿一本书,翻开几页,然后再盖印,因为有的书可能封皮较厚,盖印的时候难以压下去,所以我会翻几页书再盖印,这样效果最好!

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绒三者混合一起组成的。朱砂质重、油脂质轻,若长期不调和,两者会分离,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结变质,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用骨制的桨(不可用金属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匀和。翻拌时,要顺一个方向,不要来回倒。

印泥要经常保持清洁。印章蘸泥前,应先揩擦干净;特别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笔道内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时,用力不宜过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揿,可顺印泥的丝缕,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几次,使印泥均匀地沾在印面上。钤盖时,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匀,勿动摇,勿偏重一侧或一角,这样,钤印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五、硬笔书法中印章如何使用?

传统的毛笔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规则和规律,书与印已经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印章成了传统书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硬笔书法,应如何使用印章呢?

这首先要了解一下印章的作用。书法作品中使用印章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丰富画面,均衡构图。

(2)补充、丰富款题内容。

(3)印章本身的艺术魅力。

(4)有利于鉴赏、收藏。

由于硬笔书法与传统书法在书写工具上的差别(笔、纸),也就形成了两者在形式上有所区别。由于钢笔书法字幅小,且一般使用普通白纸,因此在印章的使用上,硬笔书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1.印章风格:硬笔书法的线条特征以“瘦硬”为主,因此宜选用挺健、瘦硬风格的印章。硬笔楷书可选用印文工整的印章,行草书则宜选用印文苍劲的印章,隶篆则宜选用印文古朴的印章。

2.印章的大小和数量:因硬笔书法所用纸幅小,字体也小,因此硬笔书法所用印章,宜小不宜大,一般以8~10mm的印章即可。使用的印章过大,是目前许多硬笔书法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同理,同一幅作品使用印章的数量宜少不宜多,一般只需一方,最多两方(用两方印时,以一朱一白为佳)。对于作者,当然应多备几方风格不同的印章,以便选择使用。

3.印文的字数和内容:硬笔书法所用印章较小,所以印文字数宜少不宜多(一般只刻一个字即可),宜简不宜繁。印文内容,一般刻上作者的“姓”即可。有些作者落款时只署名不署姓,所盖印章也只是“名章”(无姓),这样即有重复感,又不能完整地表示出作者的姓名。倒不如落款时署名,再盖上一个字的“姓”章,这样落款有名有姓,有字有章,可谓相得益彰。

4.起首章:硬笔书法,由于受字幅限制,一般不必使用起首章。

另外,传统书法使用的是宣纸,盖章后经装裱可长久保存。而硬笔书法用的多是普遍白纸,盖章后印泥浮于纸面上,保管不善则易污损。因此,硬笔书法宜少用印章。特别是落款后,已无盖章位置时,更不可强盖。对于印泥,更应择善而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刻字店刻的“印章”多无艺术性,与书法作品格格不入,最好不要使用。

总之,硬笔书法的用印,宜少宜小,要根据作品风格选定印章的风格,要根据作品布局的需要,当用则用,不可勉强。恰当地使用印章,可为作品增光添彩,反之,则只能破坏作品的艺术性。

价值数亿元书画藏身武汉黄鹤楼

  提起黄鹤楼,武汉人无人不知,可是对于黄鹤楼的国宝级书画却鲜有耳闻。倘若有幸一睹黄鹤楼馆藏的上千幅名家书画,你一定会叹为观止――作者均是书画界响当当的人物,包括齐白石、李可染、关山月、吴作人等等。有人估算,这些书画的市场价值达数亿元,已超过了黄鹤楼本身的硬件设施。不过,我们更将其视作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为不少作品饱含着作者对黄鹤楼的深情厚谊。

  馆藏千件精品价值数亿元

  今年10月8日,黄鹤楼白云阁名家云集,陈立言、冷军、张善平、贺飞白、王心耀等我省书画界大家一一到场。让他们如此捧场并盛赞的是一场题为“国宝丹青映名楼”的全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展,展出的75幅精品均为黄鹤楼馆藏名作,包括齐白石的《葡萄》,李可染的《山水》,关山月的《梅花》,吴作人的《翔千里》等等。这是继2000年在澳门展出后的11年来,这批书画精品首次对外展出。现场,陈立言等名家盛赞:“如此大的规模,连专业的美术馆也少有。”

  其实,这仅仅是黄鹤楼馆藏名家书画作品的一部分,黄鹤楼共有名家书画作品千余幅。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算,这千幅精品的价值已达数亿元。以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为例,记者从一家拍卖行了解到,目前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每平方尺在200万元左右,而黄鹤楼馆藏的李可染先生的《山水》,长、宽分别达143.2厘米和104.4厘米,如此巨幅作品,市场拍卖价已过千万元。去年11月在中国嘉德2010秋拍上,李可染先生的《长征》以2200万元起拍,最终以1.0752亿元的“天价”成交。

  然而,“这不是用钱来衡量的,”黄鹤楼公园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楚民说,因为不可复制,这些作品是无价的,更显示出名家与黄鹤楼的情谊。

  名家赠书画仅收千元润笔费

  李可染的《山水》,峰回回而路转,雾茫茫而弥漫,野寨茅村,笔笔千金;关山月笔下的梅,笔力老辣,章法雄健,是当今画梅之一绝;吴作人的《翔千里》,以浩瀚烟波中的二三只白鹤点出了自然的本色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融融诗情;陈立言以朱砂红和流畅的笔力描绘的《大江图》,融诗书画为一体;林散之的作品“黄鹤又归来,铁厂钢桥相并美;青山依旧在,龟趺蛇岛总留名”,返璞归真方显大家风范。除此之外,还有刘海粟、启功、沈鹏、李苦禅、黎雄才、程十发的书画作品……“当代书画名家中,有90%的人给黄鹤楼留下了墨宝。”黄鹤楼公园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楚民称。

  黄鹤楼的名家书画作品从何而来?余楚民告诉记者,1985年黄鹤楼重建开放,为纪念这一盛事,并提升文化内涵,公园开始收集名家的书画作品。去公函求字画,登门求字画,盛情邀集各地书画名家登楼赏景并留下墨宝,是这批书画作品得来的三种方式。

  收集高峰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黄鹤楼的名气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名家们对于登门求字求画十分支持。

  记者了解到,黄鹤楼馆藏的上千幅作品,绝大多数可以说是书画名家“免费”赠送的。收到作品后,公园会登门拜谢,以千元润笔费来表谢意。这与名家作品最少数万元、最高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市场价来说,显然不值一提。“像陈大羽先生的同类作品,如今市场价已拍到40万元,当初我们给先生的感谢费仅1000元。”余楚民称。

  150万购得6幅齐白石画

  劲挺的藤架,淡墨渲染的藤叶,其间点缀着串串紫色葡萄,整个画面淳朴大气,意趣盎然,画旁写着“白石90岁之作”……这是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葡萄》,黄鹤鹤公园收藏的齐白石先生的6幅作品之一。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张国保称,这6幅画是1998年以150万元的价格购得,除此之外,还“顺带”拿回了107幅其他作者的书画作品。

  这113幅书画作品用专车运回武汉,一路上有武警当“保镖”。不过,也正是由于价钱太划算,曾有人质疑齐白石先生的这几幅作品不是真迹,“后来,我们特意找了专家鉴定,齐白石先生的孙子还出具了鉴定书。”黄鹤楼公园负责人称。

  作品背后显露大家真性情

  当时,余楚民常常出差,奔波在各大城市拜访名家,求索佳作。每次登门拜访前,黄鹤楼公园都会几经周折,托人与名家们“对上话”,说明意图并约定好时间。“当时,由于名家们大多数都年事已高,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与他们的见面都规定了时间,最长不过40分钟。”余楚民称,与启功先生的见面时间最短,只有15分钟,往往是见面寒暄过后就直奔主题了。尽管接触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名家们的敬业、豁达和大家风范,让余楚民油然起敬。他特意提到了武汉知名书法家黄亮老先生。

  黄老先生给黄鹤楼留下了一幅碑文,这可以说是黄老的封笔作之一。余楚民回忆,去黄老家里求字时,黄老因病正卧床休息,他便为老人端茶送水,精心照顾。其间,黄老几次想起床为黄鹤楼写字,无奈身体不允,复又躺下。如此反复几次,到了傍晚,黄老感觉身体稍有好转,便又起床铺纸磨墨,终于完成作品。题字后不久,黄老先生因病离世,但他的为人谦谨让黄鹤楼的工作人员感动至今。

  在这次精品展中,吴作人先生的画作《翔千里》让人印象深刻,画作中三只展翅飞翔的鹤,意境清远。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最初吴作人先生给黄鹤楼所作的并非是鹤,而是鹰。

  余楚民介绍,当年登门求字画,吴作人先生把其所作的《鹰》赠与黄鹤楼公园。公园重建开放后,《鹰》就挂在黄鹤楼主楼的四楼展出。

  大约展出一年后,吴作人先生来函换画。他在信中写道,因为要在新加坡举办个人作品展,手中所存好作品不多,想把《鹰》换回拿去展出。随后,吴作人先生送来一幅以鹤为主题的《翔千里》。而且,就黄鹤楼公园的历史文化来说,鹤更加贴切。

  书画保管库房严似金库

  黄鹤楼重建开放26年来,绝大多数时间,这批字画都是在库房中度过。库房戒备森严,完全按照博物馆、银行金库的标准来进行管理,红外线摄像头24小时监控。

  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库房有3把钥匙,分别由3个不同的人掌管。要进入库房,必须3人同时到场,缺少一把便打不开库房。

  书画存放的要求颇高――室内必须恒温,保持一定的干湿度,同时还要经常防霉、防虫。

  2000年,为庆祝澳门回归一周年,武汉市政府在澳门举办名家书法展览,展出的作品就有黄鹤楼的100件书法精品,殊不知“国宝出门”颇费周折。原来,齐白石、李可染、关山月、李苦禅、吴作人等大师的作品,海关禁止出境,后来经政府部门证明担保,才得以在澳门顺利展出。出关前,每一件作品都被拍照并登记在册。入关时,作品一件件地清点,每张作品都打开来看,与名单一一对应。

  这些作品,将和黄鹤楼的文化相融,世代相传。

随着艺术市场的深入发展,名人书法字画不再只是藏于锦盒里的收藏品,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烘托家居、企业办公室等场所的艺术元素。

近年来艺术市场的持续繁荣,各类艺术品公司也纷纷崛起,线上线下销售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问题出现了,很多藏友在选择字画商城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比较靠谱的,对于当代热门书法家老师的书法作品,很多朋友也不知道该去哪里选购真迹。针对这类问题,作为经常网购的我,在这里给您一些靠谱的答案。

  观山老师现场挥毫泼墨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在中国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她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心理和人文信息,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除了她完美的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外,更主要的则是书法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具有决定和指导的因素。

  家庭必备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新品书法《和》(作品来源:易从网)

观山书法为何如此受欢迎?

观山,原名:田观朝,河北人氏,生于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共党员,现定居北京,易从网签约书法家。现为国宾礼特供书画艺术家,中国华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空军防空某部艺术顾问 (军旅书法家),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名人字画鉴定协会副会长,中国厚德豪文化书局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钓鱼台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莲心禅意书画院副院长。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作品《天道酬勤》(作品来源:易从网)

观山老师曾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书画大赛并获奖,并应邀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举办展览及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赞扬和推崇,其大量作品已被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家和鉴赏家收藏。其书画作品经国宾礼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国礼作品”,并聘为“国宾礼特供书画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观山书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品来源:易从网)

观山书法字字精妙,颇具大家风范,而有着“国宾礼书法家”之称的观山先生并不认为书法艺术仅仅只是追求笔尖下那点技巧,而是更注重文脉上的传承,更在意将自己深厚的学养融入笔墨之中,如此才能挥毫间才能心无旁骛,下笔自然可传神韵。

  励志修身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最新力作《天行健》(作品来源:易从网)

观山书法作品价值体现:

1. 装饰:中国人喜欢在家里悬挂几幅名人书法作品,因为他们深知好的书法作品,可以用来家居装饰,那些充满激励的文字,时时刻刻影响着家人,陶冶家人的情操,一些比较经典的书法内容,给家庭提供了文化的支撑、源远传承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让我们成为精神生活的“富翁”!真乃人生一大雅事、幸事!

     诸葛亮家训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2. 收藏:书法艺术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一直源远流长,无论是古代名家书法,还是当代书法家作品,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值,变得越发值钱!比如“国宾礼书法家”观山(原名田观朝),可谓是当代收藏界的黑马,近年来,其书法作品升值趋势表现不俗,是当代人不可错过的收藏佳品(注:书法家观山是易从网独家签约书法家)。

  观山八尺横幅对开书法作品《沁园春雪》(作品来源:易从网)

送礼:国人喜欢书法,送礼时也会挑选几幅书法当做礼品,送礼送书法的好处:一来可以表达心意,二来显得有面子,三是艺术品位更受欢迎。生活中,工作中,送礼常有之事。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们,不同的心情所选择送礼的书法也是有所不同。中国书法包含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内容丰富,所以更符合各行各业人群的送礼要求,比如开业送礼、祝寿庆生、结婚生子、送领导、送客户等等,不论您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到易从网请书法家观山老师为您私人定制。

  观山老师和书法作品合影

网上买观山书法去哪?藏友一致选择正规字画商城【易从网】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字画商城。正规的字画商城是保证正品的有力保障,折射到实体店时,它就像一个正规的大商场,其商品质量值得信赖。易从网展示的每一幅书法字画作品均保证是老师本人手绘原稿,即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性,又降低了作品的成本,使得易从网能够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质优价廉、物超所值的书法字画作品。

好消息!!!2018年【易从网】书法定制服务升级啦!

假如我们商城没有您喜欢的书法内容,您只需把书法内容或者书法图片发给客服,我们会安排签约的知名书法家为您“一对一”创作。

假如您看上了我们网站的书法作品内容,却因为尺寸问题不合适,那么您只需要把想要的书法作品尺寸发给在线客服,便可以为您预约书法家定制。

假如您有喜欢的书法内容和字体,那么易从网的签约书法家皆可以为您提供启功体、行书、隶书、草书、楷书、瘦金体、篆书、汉隶、魏碑、榜书等等书法字体定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字画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