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说下这个虚拟的数字藏品为什么那么贵?

  编者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为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随着国内数字藏品市场持续升温,一个崭新的业态诞生。数字藏品的风潮背后,有哪些发展基础与空间?未来的走势如何?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策划推出“数字藏品走势”系列报道,从产品、平台、消费、规范、确权等维度,把脉行业风向,探寻行业发展的可能性。

  数字藏品概念新鲜,注满情怀,自然地能受到爱好者的追捧。当前,国内不少机构、企业纷纷推出数字藏品,创意满满,甚至有的一上架秒空,引领文化消费新热潮。

  多行业涉足赛道 数字藏品市场成长迅速

  数字藏品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标识凭证的数字化作品或艺术品。它的展现形式主要包括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目前,数字藏品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据相关机构数据统计,2021年全年,各发售平台发售藏品数量达到456万个,总发行量市值约1.5亿。

  数字藏品“火”出圈。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尚不足百家;到5月份,国内数藏平台数量已经超过330家。阿里旗下鲸探、腾讯旗下幻核、网易星球数字藏品、京东的灵犀、百度超级链、Bigverse、唯一艺术、数藏中国等都是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数字藏品平台。

  不少互联网大厂纷纷在数字藏品领域争先布局,各自富有特点:腾讯幻核专注高端数字藏品,与博物馆、航天公司等单位展开合作;腾讯音乐“TME数字藏品”成为国内首个音乐数字藏品平台;百度发布全球首个月壤数字藏品,等等。

  5月18日,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南越王博物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等单位于当天及后续陆续上线21款数字藏品。其中,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发布了2款数字藏品,分别以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钟楼为原型打造;广州博物馆发售发售10000份“广彩方形茶壶”,也非常引人期待。

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

  早在去年,湖北省博物馆首个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限量万份,60万人在线抢购,3秒内售罄;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宇宙·千宫系列”数字藏品总营收超过60万元……数字藏品的市场潜力不小,是文博机构打开文创市场的新尝试。

  “不管是发售几万件,还是几十万件,一上架就秒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副馆长陈邵峰注意到市场的火热。同时,陈邵峰认为:“其实,文物经过二次创作而产生的数字藏品,所包含的原本文物信息量是有限的。消费者如果能通过数字藏品了解文物的年份及主要特点,并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实体文物,进而去观展,就已经达到文化传播目的了。”另外,他觉得发行数字藏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手段,消费者相互赠送数字藏品,扩大传播面,效果更好。

  数字藏品的传播面正在扩大的同时,应用项目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文物,还有影视、音乐、摄影、动漫、游戏、非遗等,越来越多领域与数字藏品赛道“牵手”。导演王家卫将1999年电影《花样年华》拍摄后未发行的片段制成数字藏品;爆款舞剧《只此青绿》联合灵境文化发行了数字藏品纪念票,成为演出行业的首个数字藏品纪念票;元始部落推出邓丽君音乐藏品……不少数字藏品让一部老电影、老歌令人掀起一波“回忆杀”,让作品焕发新生。

  数字藏品的流行,给文化艺术生态注入更多可能性。今年3月,故纸堆与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联名限量发售《春夏秋冬系列》数字藏品,备受关注。

  数字藏品受00后、90后热捧 广东藏家最多

  陈邵峰发现自己身边购买数字藏品的群体大多是年轻人;“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在被打造成数字藏品的时候,特意让取经图动了起来,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他告诉记者。

  据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文物类、收藏品类、音视频类、动漫类的藏品较受欢迎,而数字藏品的玩家主要分布在80后、90后、00后的年龄层。其中,00后、90后最为热捧。而且这些藏家大部分是男性,超过78%的比例。在地域方面,广东藏家最多。

  据了解,深圳本土IP运营商天拓文创联合故纸堆平台成功运作了《坐看云起时》《星光》《八骏图》等多个数字艺术藏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像《八骏图》设置集齐八马召唤神龙的活动,藏友们可以互相置换,在玩法和策划玩出“花样”。

  数字藏品为什么受年轻人欢迎?

  天拓文创负责人、故纸堆艺术顾问梁锦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数字藏品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赋予每个藏品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哈希值,具有藏品的属性,通过互联网使得获取途径便捷,年轻人对新生互联网产品接受度高。价格亲民,收藏门槛低,拉近了跟实物藏品的距离,一般花几十块钱就可以拥有经过版权方授权发行的IP藏品,比如稀缺文物相关数字藏品,这个价位在收藏历史上是一种创新,这为大部分年轻人进入收藏提供了低门槛的收藏条件。便于展示、转赠,目前很多年轻人也对所购买的藏品抱有增值心里预期,认为自己手里的藏品会增值。”

  数字藏品的科技性、创新性、独特性、收藏性以及虚拟属性等特质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消费的全新体验。对创作者来说,不仅有效保护了自己的权益,也省去了整个过程中许多繁琐而冗长的环节。而对消费者来说,可以通过较低的价格购买到真正意义上的“独一无二”,这一新型消费方式拉近了消费者与创作者的距离,甚至可以通过消费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伴。

  与优质IP“梦幻联动” 探索产业的更多可能

  目前,敦煌、中国航天等IP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记者梳理发现,5月份以来,各种IP与数字藏品的“梦幻联动”可圈可点。

  5月3日,港珠澳大桥推出首套工程类数字藏品,两款藏品于当天中午12点在阿里蚂蚁鲸探平台隆重首发,20000件藏品开售即售罄。本批次藏品是国内乃至世界第一套以工程为题材的数字藏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行政总监韦东庆表示,未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将进一步增强对大桥知识产权的保护,运营世界级品牌,持续打造这张靓丽的国家新名片。

  5月9日12时,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品牌人文之宝上线了一款新产品——正子公也百花三国志五虎将动态版画数字藏品,上线不到1分钟,首批25000份数字藏品即告售罄,第二波于14时上线,也在一分钟内售罄。本次藏品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将正子公也《百花三国志》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原画中的坐骑、武器、甲胄、服饰等元素“动态化”,为作品增加了传神的点睛效果。

  5月16日,爱奇艺宣布发布虚拟偶像厂牌rich boom的数字藏品,角色均以3D形象与观众见面,已达到动画电影级品质;今年1月推出过《风起洛阳》主题数字藏品,这不仅是爱奇艺首推国风数字藏品,也是剧集IP首次拉开元宇宙帷幕。

  广东美术馆发布的数字藏品是根据廖冰兄的“十二生肖书画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设计,12生肖各1款,合计12款,每款1000份,于5月18日在七级宇宙数字艺术平台发售。廖冰兄的十二生肖书画作品大巧若拙,十二种动物造型各具情态,或黠或憨,或威或猛,或善或勤,无不与世态相映成趣,令人忍俊不禁。此外,奥飞娱乐已在鲸探、丸卡、Bigverse等平台上推出多款“喜羊羊与灰太狼”等IP的数字藏品,颇受欢迎。

  优质IP本来影响力不俗,在数字生态背景之下,用心挖掘IP资源,进行技术加持,数字藏品将更加出新出彩。

  南方网记者 杨智明

二十年前的 8 位 QQ 号可以卖个还不错的价钱,可能会有人好奇,朋友圈发了十年的吐槽和自拍,不知道能不能变现?

之前不太可能,现在,这事还真就有可能了。比如 Twitter 创始人杰克·多西前两天在 Twitter 上说要把自己首条推文当作 NFT 拍卖,出价最高竟然达到了 250 万美元。

然而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上周“彩虹猫”的作者克里斯·托雷斯(Chris Torres)在彩虹猫诞生十周年之际,重制了动图——一只拥有粉色方形躯体的猫,在太空中奔跑,身后拖着一串彩虹。很快这个 meme(迷因)在 YouTube 播放量超过 1.8 亿次,Torres 将其放在“加密艺术”交易平台 Foundation 上,有人花 300 ETH(加密货币以太坊,约 59 万美元)买走。

《 Nyan Cat(彩虹猫)》,图来源于网络

从 2020 年开始,NFT 市场交易量大幅上涨。看起来,这股加密领域的最新热潮正在改变我们“数字化社会”的交易方式。

如果你还不了解 NFT 概念,需要从一款游戏讲起。2017年,一款基于以太坊平台运行的“云吸猫”游戏 CryptoKitties 走红。网友在游戏里可以购买、养育、繁育“数字猫”,每只猫的毛色、外观、性格不尽相同都会记录在链上,影响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像在现实中养猫一样,稀缺的猫可以卖到十几万。从 CryptoKitties 火出来的猫咪形象也算“老网红”了。

一只猫就是一个 NFT,也就是一份数字资产。说到这里,你应该大概理解了 NFT 是什么。NFT 是 Non-Fungible Tokens(非同质化代币)的缩写,“非同质化”其实是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同质化”对应来的,你用一个比特币可以交换另一个比特币,也能购买 0.1 个比特币,但是每一个 NFT 所代表的数字资产都有独特的价值,所以无法互换、拆分。

举个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即便是同等舱位的两张机票,因为所包含的乘机人信息,座位位置,所以具备“专属权”,不可互换。

不久前 Dapper Labs 与 NBA 合作,在公链平台 Flow 上推出收藏游戏“NBA Top Shot”。顾名思义,就是把 NBA 比赛中的精彩片段做成数字版“收藏卡”,收藏者可以在平台上购买,也能在平台上售卖。

这有没有让你想起小时候吃小浣熊,就为了集水浒卡的日子?

上线 5 个月之后,NBA Top Shot 销售额超过 1 亿美元。虽然一张高价 NBA Top Shot 可以卖到十万美元,对于玩家来说,他们收藏了球员的精彩进球瞬间,所以一种“另类投资”之外,玩家更是将其看作一段珍贵记忆,以及球星和粉丝之间的情感维系。

这事儿到底有什么意义,就连埃隆·马斯克的女朋友格里姆斯(Grimes)也要掺一脚。上个月,格里姆斯在 NFT 交易平台 Nifty Gateway 上出售了一系列数字艺术品,原本计划 48 小时内销售出去,实际上只用了 20 分钟。其中一首名为 Death of the Old 的原创歌曲视频被 38.9 万美元拍下。

从本质上来说,被 NFT 认证过的依旧是原来的视频,可以在网络上传播。不过即便任何人都可以“长按保存”,对应现实世界的艺术收藏品——只有买家拥有的才是“真品”,数字世界里也有“唯一性”,正是这种“唯一性”让数字产品具有交易价值。

用区块链技术负责溯源,标注数字资产所有权的做法已经在国外“先锋艺术家”圈里流行起来,在盗版满天飞的时代,这无疑具有优势。这样的交易方式又省去了“中介”,艺术家无需通过画廊或者拍卖行,“点对点”就能直接面向全球买家销售作品,以此获得更大的利润。艺术家有机会通过 NFT 设置一个版税比例,当作品转售时,创作者都有机会收取属于自己的份额。

NFT 出现之前,迈克·温科尔曼(Mike Winkelmann)—Beeple 只是“素人数字艺术家”。数字作品要想产生实际价值,必须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比如 Beeple 需要与服装品牌联名,依靠实物载体将“作品”变成“商品”。去年 12 月,Beeple 尝试将作品放到 NFT 交易平台上拍卖,最贵的一件以 77 万美元买走,所有作品销售额达到

摇身一变,Beeple 成为加密艺术圈最高身价艺术家。

就连有着 250 年历史的顶级拍卖行佳士得,也借由拍卖 Beeple 的作品,正式进入数字艺术品拍卖市场。这一动作开始让“主流艺术圈”对 NFT 更为关注。

Beeple 被拍卖的作品,图来源于网络

因为过去人们用实体收藏品展现爱好和品味,未来你在线上购买的音乐和画作,都可以代表你在数字社会里的“人物特征”。有些 NFT“狂热分子”甚至认为在区块链中拥有代表一件数字资产的代码都极富价值。正如 CoinFund(加密货币投资公司)创始人杰克·布鲁赫曼(Jake Brukham)说,“你不是在购买这幅画,你是在购买这幅画的所有权。”

佳士得拍卖专家诺亚·戴维斯(Noah Davis)称,接受加密货币可以帮助佳士得触达新的用户群,这些可能恰好是以前对传统拍卖市场毫无兴趣的那部分人。

基于很多 NFT 资产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很多“极客买家”愿意为此付出高溢价,甚至将 NFT 资产的交易视为一种投机行为。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用 NFT 来干什么?

美国手游巨头 Machine Zone 前 CEO盖比·莱顿(Gabe Leydon)说,以前人们在游戏中花了很多钱,但是一旦人们不玩了,钱就白花了。如果在游戏里花钱变成投资,游戏市场将会变得更大。

比如 The Sandbox 是一款类似《我的世界》的沙盒游戏,在虚拟世界中,玩家在区块链中构建和变卖自己的游戏资产。“玩家怎么会拒绝一款对他们有价值的游戏,我们并不是说传统游戏会消失,但是我们确实相信,当玩家拥有一些对游戏资产的所有权时,这是一个对他们更加友好的游戏环境。”The Sandbox 母公司(Animoca Brands)董事长萧逸(Yat Siu)说道。

收藏、参与感、专属…这些来自数字世界”原生“的需求,是推动 NFT 和区块链技术迎来增长的底层推动力。同时它推倒了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墙,可以锚定房产,一颗珠宝等,将其通证化,方便溯源资产的所有权。在投资人眼中,加密资产将成为一种更加主流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

凯文·凯利(Kevin Kelly)曾经在 2008 年的一篇文中预测,“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作者,你不需要百万粉丝。作为一名手艺人、摄影师、音乐家,你只需要 1000 个铁杆粉丝。他们会开 200 英里路听你唱歌,订阅你的 YouTube 频道,每月参加一次你组织的聚会…”

a16z 写道,凯利的愿景是希望互联网成为“媒人”,但是中心化的社交平台成为创作者和粉丝联系的主要方式,平台通过插入广告和算法剥夺了原本属于创作者的大部分收入。不过正好 NFT 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还处于发展早期,随着数字体验的构建,比如买卖交易、社交网络、收藏展示、游戏和虚拟世界,它的使用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也许它可以帮助创建一个新的数字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谁藏品出手成功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