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都是什么动力?

航母是检验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除了辽宁号之外,我国拥有的002号航母也已经向大众公开。对于一些翘首以盼的军事迷来说,002号航母或许会有一些遗憾。因为002号航母仍然采用了常规动力,和真正的核动力航母还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最近我国媒体报道,我国的003号航母目前已经开始建造,也让很多网友们非常的期待,究竟003号航母会不会使用核动力呢?

而我国的这艘航母建设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注意,美国媒体甚至专门发文报道了中国的航母。我国的航母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虽然辽宁号是通过改装得到的,但是其中一些核心技术也是非常的难以突破。而我国仅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也让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十分的震惊。

由于我国003号航母的信息并没有很多,目前仍在造船厂进行建造。但是目前官方承认,这艘航母使用的技术是直通甲板和电磁弹射技术。电磁弹射技术是非常高难度的一项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一艘航母采用了电磁弹射,如果中国的这艘003号航母能够建设完成,也将标志着我国的航母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电磁弹射技术能够使航母的作战效率提高很多倍,也是很多国家梦寐以求能够突破的。

至于最大的一个问题,003号航母到底是使用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由于我国的002号航母依旧是使用常规动力,所以003号航母在动力方面应该跨度不大。并且如果003号航母是核动力航母,那么舰载机起飞弹射器应该是安装在舰艇上的,这样电磁弹射的几率就不是很大了。而目前我们已经确定的,003号航母是使用电磁弹射的。因此003号航母可能依旧是常规动力。

而在我国目前的军事行动当中,并没有发现已经试验舰用核动力,因此也不太可能跨越式的出现核动力航母。我国的航母发展速度比较快,在一些技术方面还需要稳扎稳打。所以跨越式的使用核动力航母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等到技术发展成熟之后,再次使用核动力航母才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当然我国把核动力航母作为终极目标,我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也是肯定要问世的,就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而言,相信这个时间也不会很久。

建造中的我国003航母动力分段

我国建造中的003航母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的?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去年年初,中船重工发布了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实现核动力航母等装备攻关突破,为我国海军2025年实现走向深蓝远海的战略转型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既然我国核动力航母的目标定在2025年实现,那么到2025年核动力航母肯定已形成作战能力,至少也要服役。考虑到我国第一次建造核动力航母,而且核动力航母建造、舾装、海试、形成作战能力要比常规动力花的时间肯定要更久一些,从航母建造的时间进度周期来说,目前我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应该已经开工,并处于建造过程中了。

前一篇文章我们讨论了003航母的排水量。我国在建航母的排水量不低于美国福特级航母,排水量在十二万吨左右。这样大的排水量已经不适合采用常规动力了。国外排水量最大的航母是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排水量接近8万吨,国外也没有更大吨位的常规动力航母了。

那么,正在建造中的003航母到底是常规动力还是核动力呢?在已经公开的资料当中,我们能否找到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建造中的003航母是核动力的呢?实际上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照片,已经足够作出判断了。我们知道核动力和常规动力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进排气管道,常规动力有进排气管道而核动力是没有的。那么对于有进排气管道的常规动力航母来说,进排气管道在哪里呢?

1940年服役的英国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光辉号

英国光辉号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舱部分结构图

上面这张图是英国二战时期建造的光辉号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舱结构图。可以看到常规动力系统的进排气管道从动力舱内的锅炉上开始出发前往舰岛,但是管道不可能直接向上直通舰岛,因为上方是机库,所以要向右收拢之后再向上。蓝色方框内是防雷舱,管道不会从这里过,从这里过会破坏防雷舱基本结构,这对动力系统的防护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管道最起码要越过防雷舱顶部,也就是越过船体的吃水线上方,因为防雷舱的高度肯定要覆盖从船底到吃水线的高度。而且管道向上时要尽可能绕开机库,这样只能尽可能的靠近外侧船体部分。红圈内是防雷舱上方的两层舱室。可以看到动力系统的进排气管道穿过防雷舱上方的两层舱室前往舰岛。常规动力航母的进排气管基本上都是这样安排的,这是常规动力航母的基本结构特点决定的,二战之后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也是这样。

美国CV60萨拉托加号常规动力航母

福莱斯特级是美国战后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CV60萨拉托加号是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二号舰。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二战后建造的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舱结构,

CV60动力舱上方第一层舱室的结构图

我们找来CV60的舱室结构图,来看看进排气管道的布置情况。上面这张图是动力舱上方第一层舱室的平面图,上方为左侧,下方为右侧。可以看到船体两侧是防雷舱结构,黄色部分是进排气管道,从图上可以看到,管道从锅炉上方开始,跨了很远的距离向右侧收拢,在这一层的高度上基本上都已经贴到了防雷舱的侧面。

CV60动力舱上方第二层舱室的平面图

在这张图上红色部分向下一层就是防雷舱,黄色部分是进排气管道,红色部分和黄色部分已经出现重叠。可见进排气管道已经部分进入防雷舱上方第二层舱室。

CV60动力舱上方第三层舱室的平面图

图上红色部分向下两层就是防雷舱,黄色部分为进排气管道,蓝色部分为舰体外飘结构。从上图可以看到。进排气管道到防雷舱上方第三层舱室时,已经完全进入防雷舱上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不管二战之前或战之后的常规航母,其进排气管道都要穿过防雷舱上方的两层舱室向上前往舰岛。

建造中的003航母动力舱模块

从已公开的这两张003模块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正在建造的模块是003的动力舱分段,模块中间的空腔就是动力舱。可以看到总共有两个动力舱。每个动力舱内有都有横向隔板隔开成一前一后两个舱室,前面小后面大。大的舱室又被一个纵向隔板划分为左右两个舱室。整个模块的侧壁,在水线以下部分为防雷舱(图上蓝色方框内),防雷舱往上还有两层舱室。整个动力舱的顶部还没有封闭,因为动力系统还没有安装,动力系统要等到进船坞才会安装,目前模块还在船台上还没去船坞。因为整个动力舱上面还是大开口,为了防止变形,模块顶部焊接了几条横梁用于加强刚度。从照片上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防雷舱,以及上面的两层舱室。因为航母的舰岛通常都在右侧,所以如果003是常规动力的话,在模块右侧防雷舱上方第二层舱室的侧面位置应该有开孔或缺口,为进排气管道预留空间(在图上蓝色圆圈区域内)。或者第二层舱室顶部也就是现在整个模块的右壁顶部应该可一看到进排气管道的结构。因为常规动力航母的进排气管道体积相当大,所以在目前的照片上应该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目前公开的照片上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模块右侧的清晰结构,但是没有找到任何进排气管道的结构。

CV60动力舱段侧视图

那么是不是进排气管道没有经过现有动力舱的侧壁,而是直接向上越过现有模块的顶部然后才向右进入侧壁呢?我们知道美国在战后建造的航空母舰,不管是像小鹰号航母这样大型的常规动力航母,还是核动力航母。在动力舱分段,从动力舱向上到机库地板之间都有三层舱室。也就是说在防雷舱上方还有三层舱室,因为进排气管道体积比较庞大,转弯时还要留有一定转弯半径,所以在进排气管道在向右绕过机库前往舰岛的过程,不可能只在第三层舱室内穿过,而完全不经过下面两层舱室。这意味着在动力舱段,防雷舱上方第二层舱室肯定有进排气管道的结构存在。但是现在003航母动力舱模块上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构。

美国小鹰号航母的舱室基本结构

从目前公开的003模块照片来看,我国航母动力舱的基本结构和美国航母的基本结构相差不大。目前模块的建造高度已经达到防雷舱上方两层舱室的高度,对应于上图第七层甲板的高度,再往上一层舱室就会有明显的外飘结构了。其尺寸也会超出风雨棚的极限尺寸,所以第三层舱室部分只能到船坞里继续建造了。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建造中的国产003航母应该是核动力的。而后面的004航母肯定也是核动力的,否则我们在16和17号舰之外还要再专门发展一型常规动力系统。这对后勤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即使站在这个角度来说,003航母是常规动力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我国在一些如航空母舰在内的大型武器上在一开始就落后于世界上前列的大国,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我国一直是十分的重视,这不,我国已经有了第一艘国产的航空母舰了。不过,这一艘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则是采用的常规动力。对此,我国003型航空母舰也即将出现,那么其将会采用哪一种动力系统呢?技术尚未成熟,仍采用常规动力。

航空母舰是海洋上的一方霸主,不仅仅是国家的一个象征,而且还提升了远洋作战的能力。并且,其威力大性能强,在军事领域上的地位十分的突出。不过,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一直是落后于人,在先前的那一艘航空母舰还是通过翻新改造而来的。因此,我国在航空母舰上的研究一直是不断的进行研究探索,也终于研制出来了完全靠我国自己生产的航空母舰。

而对于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来说,第一艘采用的是常规动力。那么对于这之后的003型航空母舰会不会采用核动力系统呢?就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看来,短时间之内还是不可能搭载核动力的,因此,常规动力才是003型航空母舰的根本。至于没有搭载核动力主要还是因为起步晚,在技术层面上还不够成熟。虽然说,我国已经有核动力的潜艇,但是,航空母舰所需要的核动力的反应堆需要提供至少12万马力的输出,而现在我国的技术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哪怕是核动力的优势再强,也只能等待。

至于为什么不等到核动力技术成熟稳定了再去制造航空母舰,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本来在航空母舰上就是一个短板,目前的航空母舰数量不足以应付突发情况。因此,趁着现在先制造一些常规的航空母舰以备不时之需。

一艘航母建造之前,图纸必须冻结,也就是不能再修改了,不可能象几十年前边建边改。所有的成套设备已经订购了。有些影响工期的会提前下单,现代航母都是模块化建造,等我们能看到在船台上组装时,已经是开工之后几年了。各地建造的模块和成套设备运输到船厂,在船坞里组装,是非常迅速的,周期只有过去的几分之一。

去年暴出了很多的核动力船规划,如核动力破冰船,核动力补给舰等,有一些已经动工了。但这只是为核动力航母开路。有人说我国已经有核潜艇了,将核潜艇动力移植到航母上就行。实际上,就是不行。法国戴高乐号就是个教训。用的是凯旋级的反应堆,功率不足,只有26节,一般航母最大30节,是为了飞机起飞时提供甲板风,有利于飞机起飞。戴高乐就不行了,但法国人用了个歪招,就是阵风战斗机在离开甲板前,前轮可以变长,也就是增加飞机的迎角,类似于滑跃起飞。

中国的大型船用核动力必须经过验证,之后才能上核动力航母。这需要一段时间。急需是急不来的。

中国第二条国产航母也就是003不会是核动力航母。

话说几个重要节点,第一条航母,辽宁。第一条国产航母山东,第一条弹射航母,上海,第一条核动力航母是最需要打破头的啊,再不抢真没机会了啊

然后就是 为什么不是用反应堆烧开水的原因的原因。

大型舰用反应堆方面是中国的一个明显短板:虽然说中国大型核动力装置已经在俄罗斯核动力浮动电站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开始修建,这个作为陈仓的东西据说是16下水,不过没什么下文了,

即便一切顺利也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暴露出一些问题。再加上其他改进的话至少四年以内是不可能改出来成熟的舰用核动力反应堆

所以说兴建核动力航母还是言之过早。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一切顺利的话。

第三条或者是第四条国产航母就会装备中国自己的核动力反应堆。

至于说用已经很成熟的核潜艇的艇用堆么,可以问一下八核动力的企业和双核的戴高乐。

一个是八核动力,八核造价,八核风险。

美帝的四个不够上八个系列,然后造价一条企业能买两条小鹰。

另一个嘛25节的辣鸡东西要不是还有弹射器比印度的笑话还大。

所以嘛核动力航母什么的等着吧。 第二条国产航母绝对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器的。

我记得16年就流传出要求了三弹射器,常规动力,80米左右的宽度,30节的航速。搭载弹射版j20,中国鹰眼,以及将来的海四代。争论也就是说蒸汽的还是电磁的最后17年的时候电磁干死了蒸汽,所以003是电磁弹射,不过么暂时还没有核动力干死常规动力的苗头003就继续用油烧开水吧,还到不了用反应堆少开水的待遇。

小步慢跑战略一方面要求速度快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低风险啊,想想一步到位的戴高乐出了多少问题,中国绝对不会冒这个险。

现在网上很多意见认为,国产航母要跨越式发展,004航母确定要用核动力,而已经开工的003航母,则也有可能也要改成核动力。

这个说法,值得商榷。毕竟003是第一艘我们真正自己全新设计的弹射型主流航母,从当年048工程的不到7万吨的蒸汽弹射,一步到位的放大到8.5万吨以上,而且采用世界领先的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技术,这已经是惊人的技术大跨越了,若现在还要集成上核动力,这跨度和工程变更,将到了吓人的程度。

全部都是新技术的堆砌,美帝在福特级和DDG1000上,都已经栽了大跟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何况核动力毕竟需要一套完整的专用支持体系,不仅仅是造船厂本身,还涉及到从军港到后勤的一些列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并没有全部开动的迹象,说003马上就上核动力,让人难以信服。

因此,003用常规动力的可能性明显更大!

谢邀请。国产003航母不会是核动力航母,因为船体定型,核动力保括反应堆,一.二次屏蔽,及冷却,蒸汽发生器,防核控制及加注系统,机库所占体积空间庞大,o03航母的空间无法按装核动力繁多的系统装置。总不能拆除重新设计改制。但是,设计的蒸汽弹射可能改为电磁弹射。


国产003航母应该是核动力,排水量超8万吨级,直通式飞行甲板设计,电磁弹射、隐形舰载机、无人机、固定翼舰载预警机都将上舰,据有关消息将在10月份下水,拭目以待!

图片为中国中部某省陆上航母电磁兼容实验基地。

  近日,中国中部某省陆上航空母舰电磁兼容试验基地再次进行全面改建,其水泥甲板平台上还停放了新型固定翼预警机全尺寸模型,舰桥上的数个大型双多波段相控阵天线正在安装中,而其新的隐身塔形结构让人眼前一亮。军事专家陈忠告诉记者,建造这个陆上航母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研制新型号航母上所有大型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我们知道,国产航母上装有各种功能的雷达(包括有源相控阵防空预警雷达、导航雷达、各种火控雷达等等)、导航设备、大中型通讯设备、敌我识别器以及电子战系统、综合武器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

我国海军雷达陆上测试中心,图为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测试设备。

  实际上,航母上百余种天线林立,电子设备达到了高度饱和状态,这些系统都争用有限的频率范围,工作频段相当拥挤,甚至互相重叠。如果航母上的全部设备同时工作,势必造成相互干扰,舰船编队时,设备相互干扰将更趋严重。“这就好比一个交响乐队,各种乐器没有指挥,各自演奏自己的谱子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协同配合从而实现电磁兼容、工作协调”。

  不过,这个平台确实有点出人意料的是,这并不是已经下水并即将试航的002型航母的测试平台,而是正在开工建造的003型航母的测试平台,军事专家告诉记者,航母是国家的战略武器,其所具有的作战能力及战略威慑力是众所周知的,既使在非战争时期,航母及其编队在国家海上安全、海外利益保护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装备不可替代的。然而航母及其编队也是一个花费巨大的武器装备,一艘大中型航母的设计、建造、服役、报废各阶段总花费高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为了节省开支,中国和美国等都采取“先测试再上舰”的策略,在航母设计完成后,通过在陆地试验平台上进行大量电子设备和武器设备的试验,来减少设计和试验过程中所不必要的成本,应该说,“陆上航母”实际上等于航母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衔接,让设计在最后的测试中得到验证并解决一些新问题。

  正因为如此,这个003型航母的电子兼容试验设施的出现就让人感到非常有趣,按照我国航母建造和发展规律,在002型航母开工不久,在原来测试001型航母(辽宁舰)平台上就开始了改装002型航母测试平台的工作,按照这个规律,在对比国内多个文件和公开资料,中国003型航母已经开工时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先导实验分段已经建造完成,总体上来说,003型航母将是我国航母研制计划中,真正独立自主研制的,具有中国海军设计特色的新型航母,003型航母在沿用002型航母设计的一些基础元素上,采用了大量新设计:重新设计飞行甲板,增大了飞行甲板面积,能够停放更多的战机;对岛上建筑进行优化,充分考虑视野湍流等因素;为强调隐身性,对舰岛和舰船的突出部分使用有关材料,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特别是舰岛的隐身塔式结构让人眼前一亮,此外,该舰的舰船结构设计及特殊材料的应用是目前我军最高水平的,达到或接近美军新型航母的水平。按照002型航母建造的规律,在上海开工的新型航母很可能将在今年亮相,不过可能仅为龙骨结构,还看不出其具体的构型。

  军事专家,航母作战能力的发挥与母舰的设计有重大联系,我军舰载武器的配置也建立在充分考虑船舶设计的基础上。003型航母的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综合考虑各个部件的情况,对各部件进行合理的布置才能获得最佳的性能,这与船舶建造工业经验的积累与创新意识的应用密不可分,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刊文称,003型航母开创了中式航母的设计新思路,他们融合了俄罗斯和美国航母的特点,加上特别的武器设计和舰载机方案,003型航母不仅将采用电磁弹射器,还将通过新的设计为未来二代舰载机留下接口,美国媒体认为,003型航母的开工意味着中国航母工程开始正式进入到第三阶段,那就是发展核动力大型航母,按照现在的研制进度,中国的核动力航母或许将在2025年左右开工。

按照目前发展的情况与进度,暂时003型上核动力的可能性并不大。军事现代化建设的立足一定要稳,在和平年代发展军事科技更是要稳中求变。

目前我国更需要的是航母初具规模化的发展,以此来培养一批批优秀的能够驾驭航母舰队的人才来,这才是我们眼前最紧迫的事情。

一个国家发展军工科技不能太冒进,在创新领域冒进并不代表一定要把创新出来的不稳定基础立刻上马到最新的工程项目中,而是需要一个时间段来磨砺历练出其中的精华才能够真正的规范化应用到各个领域。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关核动力发展较多的则是海上核电站平台的发展,以此来逐步向海军核动力方向转化吸收,这个过程如果在和平年代需要的时间较长一些,如果维护和平的力量需要急速加强,则会转化的快一点。

海军核动力发展不能一刀切盲目性的去做,法国的教训很明显,虽然我们现在也许有能力,但是人才则需要分配次磨合培训。按部就班的完成每一批每一项人才的培养与完备才能为以后的将来积蓄更大的力量与动力。

中国有核潜艇,为什么航母却用常规动力不用核动力呢?

虽说目前全球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也不过,但至少还有“五常”和印度六个国家,可拥有核动力航母国家更少,只有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而我国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建造核潜艇,可在50年后的今天建造的两艘航母也都是常规动力,那为何我国能建造核潜艇却不能建造核动力航母呢?

首先,建造核潜艇与建造核动力航母所需要的技术难度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要知道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吨位最大也只有2万吨左右,最大航速也只有25节;而一艘核动力航母的吨位却可以轻松达到8万吨以上,而且最大航速也都在30节以上。所以,核动力航母所需要的动力要远在核潜艇之上。

当初的法国,在没有大功率核反应堆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去建造“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然后为了节省研究费用,就直接拿来了“凯旋级”核潜艇上面所用的K-15核反应堆(功率150兆瓦),而且还只用了2座K-15,这就使得4万吨的“戴高乐号”航母动力严重不足,最大航速只有25节左右,甚至成为了一个全球“笑柄”!

除此之外,美国第一款核动力航母“企业号”的时候,也算是用了核潜艇的核反应堆,不过美国为了防止功率不足,直接用了8座单堆热功率150兆瓦的A2W核反应堆,最终功率虽然够了,但8座核反应堆占据了很大的航母内部空间,而且8座核反应堆“并联”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都要差了很多,所以在建造了“企业号”之后美国又回头建造了“小鹰号”!

而截至到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功率最大的舰用核反应堆就是094型核潜艇上面所用的了,按照1.8万吨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和2.4万吨的“北风之神”核潜艇上使用的核反应堆来推算,水下排水量1万吨左右的094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功率应该只有90-120兆瓦,甚至不及法国的K-15核反应堆。

而若我们想用单堆热功率120兆瓦的核反应堆建造一艘满载排水量8万吨左右、最大航速在30节以上的核动力航母,至少也要“并联”8座094核潜艇所用的核反应堆,这样一来之前“企业号”航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也会都会再次遇到,而这无疑是一件得不偿失的选择。

所以,拥有建造核潜艇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建造核动力航母,这需要功率更大且足够小型化的核反应堆才可以。对于目前的我们,要想建造第一艘8万吨级核动力航母,需要先研制出单堆热功率300兆瓦以上的小型化核反应堆,然后“并联”4座这样的核反应堆就可以了。

核潜艇反应堆功率太小,无法满足航母需要,而我国战略环境也不需要核动力航母

核潜艇的反应堆功率太小,并不适合直接作为航母的动力。历史上已经有两个铁憨憨直接拿核潜艇的反应堆直接来用,后果都不理想。

第一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他用的是原本核潜艇上改进而来的A2W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功率只有3.5万轴马力,所以企业号核动力航母绑了8台A2W核反应堆才凑出28万马力的动力。整套传动系统和变速箱都极其复杂,而且维修起来麻烦无比,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第二个则是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其采用两台凯旋级核潜艇的K-15核反应堆,两台总功率只有7.62万轴马力。所有戴高乐号航母在海试时最高航速只跑出25节,严重影响其战斗力。

核潜艇排水量普遍教小,一般都在2万吨之内,而核潜艇水下航行没有兴波阻力,阻力要小于水面航行,所有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功率普遍要小很多。再加上核潜艇反应堆直径受限于在核潜艇耐压壳大小,功率也无法做大。要想满足大型航母的动力需求,那就只能学企业号那样拼命堆反应堆数量。

但是核潜艇反应堆设计又有不同,核潜艇不在战斗状态是很少进行满速航行,这样噪音太大,大多是低速巡航状态,核反应堆满功率运转次数要小很多。而核航母则不一样,经常需要高速航行产生甲板风帮助舰载机起降,舰载机弹射起飞时弹射器蒸汽也是由反应堆消耗热量产生。这两者的冲突导致反应堆可靠性降低,反应堆寿命减少,各种故障层出不穷,也是企业号航母头疼不止的。

所以美国海军在随后的尼米兹级航母上,专门研制A3W核反应堆,每台反应堆功率达到13万马力,两台反应堆就可以满足尼米兹级航母需求。同时反应堆寿命要比企业号的A2W反应堆高出一倍,每次添加核燃料的总成本也只有企业号的1/3。到了现在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上,其使用的A1B核反应堆单台功率高达28万马力,相当于企业号航母8台A2W反应堆的总动力。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目前战略环境,也不需要核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最大左右在于节省掉了燃料重量,特别是对于需要赶去地球另一端战斗来说,非常有必要。但是我国目前的战略态势,并不需要全球机动作战,当前我国战略出发点还是立足于本土防御,围绕第一、第二岛链实行反介入/区域阻止战略。阻敌于海岸线外,所以我国航母在战时,主要还是在我国近海范围内实施机动作战,我们不会跑到地球另一端进行远征侵略作战。

前苏联历史上一直是个玩核动力的行家,但是前苏联航母一直到第四代,苏联解体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才推进。之前前苏联航母都是采用蒸汽动力,原因在于前苏联红海军水面舰队在战时计划里面,也是围绕近海作战,在岸基航空兵掩护下,争夺波罗的海、日本海等海域制海权,以及确保核潜艇母港进出口的安全。

美利坚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采用的就是核潜艇反应堆发展来的A2W反应堆,不过单个功率只有3.5万马力,实在太小,所以联排装了8台才把马力堆积到了28万。

但是每一个反应堆都要冷却输出管路,彼此间需要配合联动,结果最后就是几个反应堆占了许多地方,浪费大量吨位,最后动力效果还很一般。

此后美国就开始不断加大单堆功率,在尼米兹航母上,就装了2台第三代的反应堆,每台单功率可达13万马力,2台就能使10万吨级的航母航速达到32节。

核潜艇空间小,常年在海面下活动,着重于隐蔽和静音效果,大多时候只需要低速巡航,所需要的功率自然小的多,而航母体积大,吨位高,在海面航行,需要长时间全速全功率航行,所需要的反应堆功率一定得又大又稳,靠拼凑串联起来的功率不可靠也不稳定,法国的戴高乐航母,拼起来才8万马力,结果这小小的航母最快也就27节速度且老出问题。

我们要研制核动力航母,那肯定得一步到位上大功率的,前面已经有足够的悲剧例子摆在我们前面作为教训,我们就没必要再去走这个弯路,得好好研究研究,毕竟,这核航母一旦出了问题可不得了,上面的几千官兵那可是军队的精英,我们损失不起。

另外,发展核动力航母也真的不需要太操之过急,这玩意不仅有技术上的难度需要去克服,还有相应的配套建设、作战体系建设等等需要去完善和布局,这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毕竟,核动力航母的战斗群和战斗体系布局和常规的辽宁舰、山东舰是不同的,我们得一步一步来。

毕竟,灭国神器核潜艇在手,我们也不需要担心时间上来不及,核相关的武器和装备,说穿了讲,真正发挥灭国作用的还是核潜艇,这玩意一旦打击陆地,那就是灭国,核动力航母嘛,除了提供外科手术打击的平台,另外就是博弈和扳手腕的作用了。

总之啊,核动力航母无需操之过急,它的时代早晚来临,而且也快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航母是什么动力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