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怎么样,值不值学?

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比实体企业会玩多了,强哥一个做普通消费品贸易生意的商人,不仅能占据科技头条,还携手奶茶夫人登上了娱乐版,刷屏朋友圈。

上周五,京东更是在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同时,宣布以每股9元,。双方交易一旦完成,就意味着京东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并拥有提名永辉两名董事(包括一名独立董事)的权利。

京东重金劈腿永辉的无奈

京东在短时间内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从表面上看或许是和阿里最近的动作有关。一方面是阿里巴巴到目前为止持有了银泰商业的32%股权,成为其单一的最大股东。同时,今年5月,阿里巴巴CEO张勇出任银泰商业的董事会主席兼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将全面接盘银泰商业,成为控股股东的同时,银泰商业将全面接入阿里系资源,成为阿里O2O乃至本地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是阿里巴巴前不久宣布全面进军商超领域,首站选定北京,在京东家门口狂砸10个亿。从相关的数据来看,天猫超市7月份在北京地区同比去年销售额增长近800%,物流配送服务也不断升级,并引入合作伙伴,专门为天猫超市在北京搭建了一张“当日达”配送网络。

或许是出于本能的防守+反手反应,京东急于寻找相应的合作伙伴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进行回击,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看到戏剧性的一幕,京东砸了43个亿劈腿了一个并没有奶茶妹妹漂亮的“小三”。而这次的劈腿与之前劈腿腾讯不同,之前劈腿腾讯可以说双方在那个时点确实有着一定的资源互补,也就是说在阿里大力发力移动端的时候,京东在移动端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此时的腾讯一方面与阿里你死我活的争夺着移动端的流量;另外一方面腾讯手里握着大量的移动端流量无法进行商业价值转换,此时遇到了在移动端如饥似渴的京东,两者刚好可以互补一下,由腾讯给京东倒移动端流量,然后由京东负责对流量进行商业价值转换。

但这一次不同,京东劈腿永辉这场戏到底想演出什么呢?真的就如京东所说的劈腿永辉是为了加强布局O2O吗?在我看来这要么是个托词,要么就是病急乱投医。先来看组数据:

京东:根据前几天京东针对财报回答杰富瑞分析师的问题来看,刘强东说,京东已经覆盖了中国4000个区县中的2106个区县,中国4万多个乡镇里面,京东已经覆盖了2万个;村庄方面京东的服务已经覆盖了4万6千多个村庄,到年底可以覆盖到10万个。也就是说,京东在这4万6千多个村庄中,每个村都有京东的村民代理,他们负责公司在这个村子的推广、宣传、送货、收款以及售后服务。

永辉:同样根据永辉超市的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开业门店达到361家,较年初净增加24家,已签约门店达到541家。2015年1-6月永辉超市新开门店23家,新签约门店32家;已开业门店经营面积334.6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62.96万平方米,单店平均面积9480.20平方米;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183家,储备面积201.54万平方米。

苏果:同样是区域性超市起家的江苏苏果超市,根据其公司介绍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苏果网点总数就已经达到了2109家。

接下来我们要来分析这组数据了,这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也就是说京东砸了这么多的钱如果是为了布局O2O而选择了永辉,那么对比着苏果,一个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个区域品牌而不是全国超市品牌来看,其门店数量还不及苏果2013年的1/5。这意味着永辉既不是区域性的强势品牌,更不是全国性的超市品牌。这就意味着京东选择永辉来布局O2O,不论是从区域性的竞争布局来看,还是从全国性的竞争布局来看,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在从京东线下服务店的数据来看,其与永辉之间可以说是天地之差。或许有人会说京东的线下服务店与实体店并不是一个概念,但这并不重要,京东只要结合自身后台的大数据,然后给这些线下的服务站一点费用支持,直接就把O2O给干起来了。也就是说直接将这个43亿砸给线下的服务点,补贴他们场地租金,直接将服务店直接升级为门店,然后京东再通过自身的仓储,或是拉拢经销商一起来给线下门店进行铺货。再加上京东在全国44 个城市运营的 166 个大型仓库,以及 4142 个配送站对这些门店的货物进行调配、支持、管理,这个大家一直在高唱的O2O就做实了。

京东:截至2015年6月30日,京东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145亿元,同比大增82%,净收入则达到459亿元,同比增长61%。净亏损为人民币5.104亿元(约合823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5.825亿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亏损人民币1570万元(约合25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180万元。

永辉:根据国信证券的分析来看,永辉公司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8.34亿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增长16.3%,扣非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2015年第二季度营收增长15.2%,净利润增长10.6%。上半年来看,盈利增速基本持平,销售净利率保持平稳,其中毛利率提升0.45%(服装类提升1.77%,食品及生鲜类基本持平),销售费用率增加0.82%(薪酬水平上升影响较大),管理费用率下降0.19%,财务费用受益定增资金到位,同比减少2826万元。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低于扣非增速,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减少6500万元,与中百转为长期股权投资有关。

这两组数据让我们分别看到了两点信息:一是京东尽管业绩增长很快,但至今还是亏损,并且目前还看不到赚钱的时间表;二是永辉尽管赚钱了,业绩也增长了,但对于今天处于互联网泡沫中的投资者来说,这个业绩增长速度以及它的赚钱能力无法满足投资者欲望。那么,对于京东来说要找点新的事情来讲新的故事给投资者听;对于永辉来说要找到互联网、电子商务、O2O的故事给投资者听。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不论是京东还是永辉,当前都面临着要讲一个动听的故事给投资者听。或许是处于彼此双方都有着这样一种强烈的需求,于是在投资者“愿望”的驱使下,京东无奈砸重金劈腿永辉。

43亿的O2O学费太贵

从前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双方除了披露了包养价格之外并没有披露更多的交易信息。不过根据双方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合作框架内容除了资本合作外,京东与永辉超市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在联合采购、仓储物流、打通线上线下O2O、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探索合作。那么我们就这些合作框架逐一来进行分析,看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联合采购:按照京东所发布的财报来看,仅2015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就达到了1145亿元人民币,净收入则达到459亿元,其第三方平台合作的供应商有约 76000 个;同样按照永辉所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截止报告期末,也就是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8.35亿元,当然,其供应商数量与京东之间也同样无法相提并论。

这就意味着对于京东来说要想通过这个合作,从永辉那里沾点供应链的好处不太现实。按照京东自己的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4000亿,而永辉一方面销售额只有京东的1/10;另外一方面其供应商数量也远低于京东。不过从永辉的角度来看,或许靠着京东这颗大树,是可以占到便宜的,至少也能从京东的供应链中选择一些更具性价比优势的供应商降低一部分的采购成本。不过要是从卖鱼虾、猪肉之类的生鲜品方面来看,永辉对猪的了解确实要比京东强一些,如果为了这只“猪”花43亿,似乎学费贵了点。

仓储物流:正如上文所说,京东的覆盖面已经非常广泛,可谓是推广、宣传、送货、收款,以及售后服务一条龙。不仅如此,“京东到家”服务开通的城市数量已经是7个,京东众包物流平台注册的物流员工已经超过5万人。

永辉不论是从物流还是仓储方面来说,与京东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尤其是物流配送方面几乎为零。或许京东能占到的便宜是借助于与永辉之间的合作,完善其生鲜冷链方面的仓储经验与资源。但总的来说永辉从京东那里可以占到更多的便宜,不论是从仓储、物流、配送、管理等方面,而京东则捞不到多少便宜。

金融:京东金融已经形成众筹、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支付/保险与证券七大业务板块。截至2015年6月30日,京东众筹项目筹资成功率已超90%,筹资人民币百万级项目超100个。而永辉在金融方面显然要弱势很多,尤其是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方面,永辉可以说还处于空白期。

那么,理论上可行的京东与永辉在金融方面展开的合作,实际上并不可行。这就意味着要么在两者形成紧密的合作过程中,消费者在永辉超市中的支付方式直接通过京东的钱包来实现支付,至少不能再与支付宝进行合作,但这对于永辉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除非是京东能够给出永辉明确的投资或者回报说法,毕竟永辉是一家A股主板的上市公司,需要对投资者有所交代。

或者是两者重新成立金融支付方面的合资公司,但这从目前来看似乎并不可能。当然,让京东的钱装入永辉,那就是天方夜谭。所以,对于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在我看来实质性的意义并不大。

信息技术:这个合作还是那个问题,京东做为依靠互联网技术,并通过整合供应链、消费者两端信息流所产生的商业模式,其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相比于永辉来说,这次的合作可以让它在信息技术方面占到不少好处,但对于京东来又是啥便宜也没捞到。

打通线上线下O2O:以永辉目前的情况来看,包括其未来的实体增长情况来看并没有太多优势,如果没有足够的线下实体店做为支撑,不论是京东还是永辉,要想下一盘全国性的O2O大旗,只能说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如果永辉为了配合京东的O2O战略布局而大举扩展线下超市,那么永辉将面临赔本赚吆喝的尴尬局面,但这对于A股的上市企业来说,投资者不会同意。当然要解决这个难点也有办法,就是京东要从线上导入消费者到线下的永辉店中增加永辉的实体店收入,而这样面临的问题就是京东的销售收入减少,这对于京东来说也不美好。不过或许他们可以借助于财务手段,分别独立“重复”计入各自的收入。

再来说一下关于双方合作中的一个人事问题,毕竟这个事情还需要人去干的,在我看来在京东花了43亿能看得见得到的就是拥有提名永辉两名董事(包括一名独立董事)的权利。这个提名是把双刃剑,任何一家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除非放弃自身的文化来兼容他人的文化,就如阿里与银泰的合作,银泰就直接放弃了自己的体系与文化,全盘交由阿里来改造。否则在合作过程中通常所能收获的就是两败俱伤,也就是说合作双方彼此都难以收获自己的目标。

从目前的合作情况来看,主动权还是永辉掌控,而京东如果派驻了两名董事会成员的话,必然会对永辉的战略决策构成影响。一旦永辉的文化、理念不能兼容,双方之间就会出现从上到下的内耗。就算董事会层面能够达成一致意见,要将这种变革落实到下面的执行层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在变革尚未成功的时间里就剧终了。而如果京东不派驻,或者说不参与主导永辉的董事会决策,那么对于京东来说难道真的要花43亿来交个学费吗?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继续向阿里学习,要包养就包养彻底,继续砸钱收购永辉,直到成为第一大控股股东,让自己掌握话语权来改造永辉。

或许有人会分析说,京东与永辉的合作在于布局生鲜的O2O市场。也就是说京东与永辉两者之间可以在生鲜、物流、冷链等方面展开合作。但在我看来,两者在这方面的合作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互补。如果我是刘强东,要想布局生鲜电商,我不会花43亿来劈腿永辉,而是会选择直接砸点钱来布局、吸引线下庞大的菜市场商户入驻,并由他们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区域配送服务。

相比于永辉目前的实体店来说,不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菜市场,其在线下都已经形成了以生活圈为半径的城市规划配置。而京东借助于自身现成的线上平台,采用自营与入驻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在菜市场入驻自己的铺位来实现自营配送;另外一方面可以吸引菜市场的商户入驻,采用由京东接单+商家配送的模式。

另外一方面在我看来,与其花43亿来包养一个并不能与自己形成优势互补的永辉,还不如花这个钱去包养几个物流公司,至少对于电子商务来说,不论是B2C 还是O2O,最后都是取决于物流。既然京东在电子商务上选择了自建物流的这样一种重资产模式,那就在阿里的菜鸟网络还不死不活的情况下,再多砸一点直接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给解决了。也就是说,与其京东在当前那么辛苦的跟着阿里的屁股后面奔跑,还不如绕道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就是快速的物流配送能力,这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线下流通管道。

【钛媒体作者介绍:陈根,微信公众号:陈述根本(微信号:caijinggenben)】

本文系作者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钛媒体平台仅对用户提供信息及决策参考,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

1999年4月18日,我在盐湖边,尝了一口盐湖水果然是咸的

19994月,我从休斯敦到了位于硅谷的康柏测试中心,原来这里是Tandem公司的总部,听了半天英文似懂非懂,突然听到有人说谁愿意到机房来试试,我举起了手,其实我根本不想替他们去拔高证明什么NON- STOP(不间断工作)之类的计算机,我只是想进机房中去照相。果然,我的阴谋得逞,我进了机房,我觉得我自己熟练地拔下了一块主板,这当然是我20年前的老本行,然后主机还在运转,一片掌声中,我获得了一个小手电筒做纪念。我当然很高兴,拼命拍照,我敢说我在康柏测试中心的照片最多。

由于我3月底当了Comdex/China什么CIO论坛主持没有去成Novell总部,所以我要在此次完成去Novell总部的工作,417日我自己从旧金山去了盐湖城。417日,温暖的阳光使人感到夏天即将开始(其实旧金山只有旱季和雨季),而在犹他州还能见到 阳光下美丽的雪山。没去犹他州之前听说了许多关于摩门教的故事,去了犹他州盐湖城反而觉得当地人里有很多青年举止文雅、衣着传统,且社会秩序十分好。418日正好是星期六,我还去了一个叫钻石的自然风景区,在那里享受了绿色和安静。

419日一早我就到了Novell总部采访,我的文章《目录无敌——Novell公司总部见闻》,也许能够表达我当时的感受:

你见过4月中旬雪山下盛开的郁金香吗?

你见过3400PC连成的模拟的网络吗?

Novell总部就坐落在美国犹他州这样的奇观中,

Novell公司就有这样的超级网络测试室。

然而,419日记者对Novell公司访问后得到的远不止这些,一阵NDS切入、目录无敌的感受油然而生。

不管你相不相信,NDS在今夏就要推出支持NT的版本了(NDS-forNT),5年前与微软为敌的Novell推出了支持对手的产品,NT这个使Net Ware几乎毁灭的产品,以后就要按用户的要求接受NDS了。难道微软眼看着被NDS“强加而不准备反击吗?当 然,Windows Active(后来的Active Directory)就是类似于NDS的目录服务,对于Novell幸运而对于微软公司不幸的是Active目前只是在襁褓中,与Windows 2000无缝连接,只能服务于1000万个对象。而已存在6年的NDS,不仅能够服务于10亿个对象,而且支持SolarisAIXHP- UXLinuxS/390 0S等几乎所有能叫得出名的操作系统产品。

不视任何公司为对手,甚至帮助过去的对手,NDS无敌,不能不说明Novell超然的战略。

听到记者这样的提问,Novell二号人物高级副总裁(主管公司市场总裁)John F.S连忙否认,哪里,事实上Net Caching可以把任何Web服务器性能提高10倍,上述产品销售收入占整个Novell公司的28%

其实上述产品在县- mail等市场中各有竞争对手,且每个竞争对手都不含糊,如果没有NDS作为先锋和驱动,它们打入市场有阻力,但有了NDS则完全不同了,事实上NDS原属Net Ware 5.0中的一个组件,只有NDSNet Ware5.0配合才是无缝的。

NDS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它出生于6年前,它早就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既然它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什么不可以采用通用数据库来实现?当时的通用数据库没有如今这么成熟,即使是现在拥有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公司也未免没动这个脑筋。然而,市场就是市场,IT市场不仅仅相信技术。

的确,几乎所有沾网、沾网络管理的公司都在用NDS,然而Novell自己呢?Novell自己也要明确这个真理,IT业不只相信技术。那么来看看Novell公司对市场、技术的投资比例吧。

F.S回答记者提问时说,Novell公司用于研发的费用占14%,咳,不简单了,甚至是可观的,用于销售预算占30%,记者难以置信这个比例,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Novell公司用于市场销售的成本如此之大。那好,既然研发、销售从费用上感觉不出来,那么看看人员的比例吧。John F.S说,Novell开发人员为1300人,而销售市场人员为1600人。

记者立即接话说,微软公司一个人研发两个人做销售和市场,你不认为Novell公司在研发和销售上的人员比例不合理吗?John F.S听到此话,开玩笑地说,或许微软公司产品问题多,需要为产品服务的人也多。

玩笑过后,就要面对严肃的现实。1991年微软公司的营业额与Novell公司的营业额相差无几,大约在20亿美元上下,而8年后,微软公司营业额竟然是Novell公司的10倍!微软公司凭什么?当时微软公司既没有Windows Ware如日中天直杀LAN,当时微软公司的技术和Novell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微软赢了,如今Novell也在与微软的较量中猛醒,但愿这时的猛醒不只是仅限于技术上的,因为还是那句话:IT业不只是相信技术。

Novell公司发言人说到NDS与电信厂商的关系时用了交换机厂商拥抱NDS”这样的句子。的确,目录管理在交换机这一层不仅附加了安全性,且可将网络管理负担减至传统网络管理负担的1/500对于NDS安装来说,它的用户与管理员的比例一般可以达到2501,最终可向5001挺进。

朗讯、北方电讯、Cisco等著名网络硬件设备公司及AOL等都需要并且已经宣布用NDS来实现分布式网络管理。

5.0及其NDS。主控室有40个显示器,每个显示器对应着一个Server40Server拥有200万个点。记者看到标有攤的Compaq Server主管美洲地区;标有IJCompaq服务器是主管拉美地区,网管系统采用HP Open Viwe,整个主控室只有两个网络管理员值班,监视Novell世界各地3000多个用户。

再来看看Novell公司的数据中心,也采用NDS,对150Seruer进行管理,数据中心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Oracle7.0,据介绍,这、是数据中心的一部分,Provo和附近Novell分部及硅谷三处共有上千个Server,连续24小时工作,每班只需要一位 网络管理员值班,也就是说实际上24小时网络管理员只需3人。

这些工作还包括对Novell新产品的试验,每月大概能发现并处理500个问题。据数据中心负责人Raymiller先生介绍,问题太多说明产品质量不好,问题太少说明产品隐患没有暴露,每月出现500问题属正常状态。

每年数据中心设备都要大约600万美元资金来更新维护,再先进的PC Server 3年就自然淘汰,记者看到P ⅡPC正在逐步取代pentium

在参观超级实验室时,感到NDS在电信平台上体现得尤其充分。走进装有1400PC的房间正当吃惊之际,被告知在另一问大屋子里还有1800PC,这些PC128Modem、光纤、帧中继、ATM等模拟成广域网,所有通信设备都是从CabletronBay等公司借来或他们自愿捐赠来的,这个实验可模拟100个用户、1000个用户运行Novell公司各种产品,产品在模拟网络中需要运行一周时间,才算初试合格。

据介绍,这个超级实验室80%的时间、资源为Novell公司自己所用,20%时间向外界开放。向外界或(合作伙伴)开放,租用费用为10美元x1x1PC

Stone所说,在Internet上至少有30种表示自我身份的版本,简直都把人给弄疯了。

把人要弄疯了的Internet的确需要网络生态保护。这种保护在于不仅仅是连接,也不仅仅是有身份,重要的是能够管理身份。这当然与应用软件有关,而Novell公司没有网络应用软件是否是生态圈的冒险行为?不,即有网络管理平台又做 网络应用软件才是冒险和过时的行为,我们应该与独立软件开发商一起来建立和保护网络生态圈。

Novell公司的勇敢在于他承认19941997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误的。用4年的时间作为代价来换取目前连续6个月的盈利到底值不值?不管怎么说Novell公司以实际行动来承认和改正了错误。

卖了它为代价换来了依靠独立软件开发商的经验,Novell公司你值不值?Novell公司勇敢地、默默地承受、承认了这一切。

勇敢的Novell才发现了NDS无敌。

勇敢的Novell、无敌的NDS,你走好。

1999年5月1号在少林寺

1999419日康柏总裁埃卡·菲费尔被董事会解职,我是421日回国后听到此消息的,我不明白当初在休斯敦上举行的改革论坛上为什么埃卡还洋洋得意呢?

4月底联想、方正、实达、金长城、海信等国内厂商的PⅢ降至万元以下,这是由于从226PⅢ发布整两个月以来市场因价格太贵罢买的结果。这次降价幅度在30%左右,给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谁也没有料到6月份、7月份以后的飓风会来临。

429日,中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免费PC。就在这一天,中国电信经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率先试验开通IP电话业务。此后不久,中国联通、吉通公司、中国网通陆续开通lP电话业务。

眼看到了“五一”,我最喜欢“五一”这个节日,因为这也算是春末的第一个节日,可以好好休息几天,我打算回趟江苏老家,给我那去世25周年的父亲扫墓。没想到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去了洛阳过五一。洛阳有个灵通报之类的电脑报,在洛阳很活跃,要和我们共同举办电脑展览会,条件是我们报要去位领导剪彩,反正这事最后轮到我头上,我无法推掉只有前去。一到洛阳头天晚上我就从洛阳市秘书长的宴请中了解到洛阳现有5万台PC等消息,晚上我就用饭店的信纸写了份发言稿(到了洛阳我才知道我还要在开幕式上致辞)。第二天我真的和洛阳市长等领导一起剪彩,洛阳电视台还有我剪彩的画面,这些都没什么,关键是一宣布开幕式完毕,观众们像潮水般地拥入展览会,把我差点挤倒在地。没想到全国大城市计算机展览会走向衰落之时,洛阳小城市计算机展览会却蒸蒸日上。这种感觉给我今后对各地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稿件如何采用打下了“垫底儿”式的基础。

5月初电子商务在中国十分热闹,我研究了当时国内的情况,发现厂商们的电子商务方案千好万好,没错,可是就中国的实际状况要实现电子商务却有困难。在这期间我与北京国信北方网络公司董事长钱卫列谈了一次话,他的许多观点都给我启发,于是《钻缝——怎样绕开电子商务市场困难》出手:

现在什么最时髦?当 然是上网、网上销售、电 子商务。现在中国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当然是电 子支付、信誉担保、网上交货,说到底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厂商和客户的电子商务,而且是一个全社会的电子商务工程。怎么 来解决这些困难?怎么能把社会化工程简化成非社会化工程?钻缝、绕过。

说的容易,怎么钻法?写的简单,怎么绕过?中国老百姓都没有信用卡(少数人有现金卡)怎么电子支付?冈上连根针都传不下来怎么 网上交货?如果不能电子支付和网上交货还叫什么 电 子 商务?IBM你光有什么电 子商务方案有什么用?康柏你说你有全面的解决方案又怎么样?

IBM、康柏、惠普你们的方案不可能变成企事业、老百姓手中的信用卡和刷卡过程,你们的方案也没有包括网上送货这项服务,这叫什么“Total Solution”?没有社会金融体系支持你们的电子商务,没有社会哪怕是下岗工人组织的网上送货队伍,充其量是个EDI,或者叫个什么查询系统,哪叫什么

加:当年电商无支付、无物流等生态支持。

可是,北京国信北方网络公司董事长钱卫列说,我们找网上可以“交货”的产品销,这不是电子商务吗?找网上“订货”、网下支付的产品做,这不是可以绕过目前中国不可以电子支付的困难了吗?

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网上交货的产品?网上交货的产品只有“信息类产品”,如软件、音乐、书籍。这些货物用Internet“运载需要的是电话线,使用的是时间。说实在的,花电话费送软件、送音乐也挺贵的,挺费事的。

偏有人不信这个邪,非要找到中国电子商务的切入点不可。电子商务,首先要针对商务,别针对“网虫”。针对商务的同时是一定要远距离的商务,越远的距离越能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楼上、楼下,隔条马路的商务还用什么电子商务,那才叫“瞎子带眼镜,多余框框”呢。

当年电子商务是电子麻烦

中美贸易远不远?美国人要在中国网站上定货可不可以,当 然可以,还可以解决电子支付问题。这里有一个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要把产品质量的关、把产品标准的关。把产品所有的标准发布在网站上,以免产生产品质量标准的纠纷,否则电子商务不如说是电 子麻烦呢。

做商务就要出差,出差要住饭店,能网上订饭店,网下付住宿费,这不是电子商务吗?就 兴你旅行社拿什么 六折优惠,钱卫列也能发展8万会员拿到56个城市300家饭店的优惠,网上订饭店生意开了。

厂商天天喊电子商务,但关键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有没有用,用户买不买你电子商务的账,否则再好的方案只是句口号而已。当然啦,别说电子商务,只要一沾商务就要是双向的,不是一厢情愿的。也就是说电子 商务当 前主要不是缺方案而是缺用户的支持,没有电子商务条件或者说无法进行什么 电子商务,买 电子商务方案干甚?

也有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画外音是取消国家海关,如果真的是这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就在电子商务。

上世纪送货解决下岗就业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会带动一些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前面说的是网上订货,网下送货,那送货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问题是电子商务交易也会带动交易商品的质量和标准,可以这么说,没有质量就没有什么电子商务。

当时电商缺社会服务体系

当前的电子商务不缺什么技术、产品、甚至什么方案、全面解决方案。缺什么呢?缺电子商务的社会金融信誉保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缺少一些暂时能绕过社会金融信誉保证体系带来的困难的切入点,缺少一些社会服务体系没健全时的商务缝隙。

说让电 子商务闭嘴有点过火,因为凡事总有个起头的,计算机厂商们说电子商务就算是个起头的吧,可实施起来,特别是在中国今天实施电子商务还得找缝儿钻。

微软投运营商50亿美元

57日,参考消息率先报道了微软公司向AT&T公司投资50亿美元,以保证自己能利用有线电视提供Internet接入电话、通讯及娱乐节目,同时用来对付去年1122AOL收购NetscapeSUN公司的合作联盟。任何专业媒体都没有直接采访到此消息。当然我们报也不例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商务专业好不好就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