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京东下单后金融提现信息看到订单?

当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可以下载京东金融app来进行资金的管理,那么如何在该应用内完成付款账单的查询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到告诉大家。

  1. 1. 第一步,打开手机并在桌面找到京东金融图标,进入app主页后,点击左下角的我的选项。

  2. 2. 第二步,切换至我的页面后,点击左上角的个人信息图标。

  3. 3. 第三步,跳转至我的页面后,滑动屏幕然后找到我的服务功能选项。

  4. 4.第四步,在我的服务页面下,找到我的账单功能,点击打开。

  5. 5. 第五步,切换至账单页面,就可以看到所有的账单,然后点击一个账单并进入详情页面。

  6. 6. 第六步,在账单详情页面内,就可以看到该账单的优惠与支付信息。

  7.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在手机京东金融app内查看付款账单的方法。

  • 京东金融借款提现步骤,一般是指京东金条业务,该业务需要先认证激活,后提现。具体步骤为:

    1、打开并登录京东金融App,点击首页“金条借款”,点击“立即开通”。按照提示绑定银行卡,提交个人信息资料,设置支付密码,即可激活成功。

    2、激活后,进入首页点击“金条借款”-“我要借款”,输入借款金额、收款银行卡、取现用途,确定还款日、利息等信息后点击“确认借款”,之后等待审核通过,借款到账即可。

导读:2022年的第一次年中大促,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这场由京东发起的大促活动,吸引了淘宝、天猫、拼多多、抖音、快手、唯品会等头部平台的加入。

出品|网经社网络零售部

然而,各大电商平台的预售、现货等形式多样,营销手法让人眼花缭乱。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发布“618”网购消费预警,提醒消费者握好算盘、守好钱袋子,避免踩坑。(更多内容详见网经社专题:/zt/2022618/)

一、狂飙态势离去 618“边际效应”递减

从4月26日京东召开618商家大会开始,今年的618活动就开始预热。5月23日晚八点,京东618正式启动,全面开启预售。同日,苏宁易购、唯品会也开始了大促活动,可谓是打响了年中大促的第一枪。淘宝、天猫、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紧随其后,纷纷开启年中大促活动,618“混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与往年的电商购物节相比,今年的618仿佛有些“偏冷”,这与后疫情时代息息相关。大众“消费降级”,对大促活动的消费热情减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今年618各大电商积极投入,上半年因疫情影响,人们消费有一定限制,此次为拉动消费,各大电商通过拉长购物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加大力度等方式来释放消费。平台也能利用好这个促销节点,来提升二季度的业绩。总体来看,今年的电商年中大促618有些“冷淡”,这与疫情有关,影响到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消费力度大大减弱,其次,监管的收紧也有一定影响,再者上半年不少电商公司传出裁员消息。大众在线上线下的消费积极性相对会理性,毕竟是关乎“钱包”的事情,大家也会合理安排。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指出,疫情反复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618有些影响。今年来看,由于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消费紧缩是一个基本的趋势。从平台也好,从消费者也好,会更加关注民生类的商品。今年可能围绕着日常消费这样的一些商品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这是需要引起商家和平台特别注意的方向。

鲍跃忠还表示,618是营销举措,作为营销举措就面临边际效用的递减。特别这几年我们看到不论是618还是双11已经没有原来的那种影响,原来消费者感觉这样的促销活动比较新鲜,现在已经都非常适应了。未来,特别像京东、淘系电商等需要换招。他们需要转换新的玩法,用新的模式去做一些新的东西了。

“今年所谓的提振,本身是提供一条尽量畅通的线上消费渠道,以应对消费者线下消费能力的不足,但是相比于往年,这种提振的效果个人觉得不至于太乐观,毕竟有很多商家在前疫情阶段,是纯走线下的,这部分并未能够体现在线上消费数据中。但是无论如何,大促毕竟是一个网上购物习惯的延续,尤其是疫情反复的当下,消费者还是会到线上进行消费的,无论是被迫还是延续习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疫情也好,或者其他什么情况,线上线下一定是两条线,不可能全部偏于一端,偏于一端就会出问题。消费者本身就是两条线消费,各归其位,因此后续该大促应该是表现比较平稳,不可能出现就像刚开始的那种狂飙的态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说道。

二、警惕618十大预警 消费者避免“入坑”

电商平台的增多、促销玩法的多样化也带来了不少乱象,如红包“战术”、优惠“套路”、特价限购、“疯狂种草”等。消费者面对众多电商平台,更应擦亮双眼,切勿掉入平台和商家的“迷魂阵”。

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根据历年用户投诉情况统计显示“618”电商大促后容易出现消费者爆发式投诉的情况,问题集中表现为:先涨后降、虚假宣传、质量参差不齐、定金不退、发货迟缓、退换货受限、售后不佳、消费欺诈、快递延误等。

为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发布“618”电商年中大促消费十大预警,包括满减陷阱、红包“战术”、直播引流、优惠“套路”、分期消费、订金陷阱、消费返现、退货规则、发货时效、信息泄露等方面,提醒消费者谨防促销中的各类陷阱,避免“入坑”。

预警一:优惠券、满减福利暗藏玄机 警惕凑单陷阱

优惠券、立减金、满减福利等是618常见的营销手段,其中的确有为消费者带来实际的优惠,但有些优惠只是诱导消费的噱头,更多的情况是商品价格先涨后降。而且,满减优惠有可能驱使消费者非理性购物。为了凑单,消费者往往会加购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如淘宝,既有满300减50,又有满200减20,两者不能叠加,消费者为了凑单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优惠活动的商品。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马恺浓律师表示,根据货物的性质,不同种类货品可使用的满减优惠不同,可能存在“300-30””200-20”等多种满减优惠,且各类优惠分别计量,不能互通。消费者应在网购时注意平台优惠种类,以及平台优惠可否与商家优惠及其他种类优惠共同使用,尽最大可能维护自身权益。

预警二:“瓜分红包”没分多少  时间倒是花了不少

“组队瓜分百万红包”等,是各大电商平台常用的玩法。这类活动通常需要用户将活动信息分享至微信好友,好友进入电商平台才能组队,组队后需要玩小游戏才能瓜分金额不等的红包,在购买商品时使用。此外,还有一些平台宣称只要好友助力就能提现上百元,如拼多多的领现金红包活动。然而这个过程需要用户花大量时间,有些人到最后也没有领到红包,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表示,先了解优惠规则再消费,以免因规则不明影响消费体验。尽量选择规则完善的购物平台和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物,即使商家不愿意配合售后,平台会为消费者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以外也可以联系所在地消委会组织或拨打12315反映情况。

预警三:直播低价引流 擅长价格误导 看清楚再下单

在一些直播电商平台中,如抖音、快手平台中,有很多直播间商品标注“)提醒大家,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此外,消费者需谨防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多倍的商品要谨慎购买,仔细甄别,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马恺浓律师认为,先付后退,商家往往承诺前几小时购物的给予价格优惠,但并非购买时直接低价,而是成交后予以退费。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商家会信守承诺,按照付款时间予以退费,但也有部分商家在活动结束后修改页面,矢口否认。建议消费者预先截屏或录屏,保存好相关的活动页面优惠政策,再下单购物。

预警五:买不起赊账也要买?

“618”大促期间,为刺激消费,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纷纷推出类似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分期乐之类的“赊账服务”,而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给出了更多的优惠。然而,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会收取一定收手续费服务,并且多数未标明具体的服务费用,等到还款时消费者才幡然醒悟。

李旻律师表示,提前检查好付款设置及资产情况,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贷消费、背上贷款。

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平台甚至没有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待还款时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诧然。此外,开通并使用多个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忘记还款,影响个人信用的情况。

预警六:“定金”“订金”傻傻分不清

每年618预售,几乎都涉及定金和订金,每年都会出现大批因预售付了定金不想要的消费者无法退回定金的情况发生。一些商家发出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搞不清楚状况的消费者最后只能叫苦不迭。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京师(泉州)律师事务所丁秋萍律师曾表示,根据《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 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如果商家和消费者约定的是定金,那么消费者后期取消订单时,商家对于消费者预付定金是可以不退款的,从法律上站得住脚。

预警七:消费返现 前XX名下单有礼 真的能拿到吗

除了满减外,一些商家还会推出特价限购、消费返现或是秒杀送礼等活动,如商品页面显示特价商品限购50件,前50名下单的用户签收后联系客服返现,然而实际上,消费者签收后,商家却以已达上限等理由,拒绝返现。更有甚者,秒杀成功后客服却称人数已达上线,要求消费者取消订单或是不送礼品。如天猫618的“一元抽新潮好物”活动,最终究竟有多少人能抽中呢?中奖率是多少?消费者不得而知。

李旻律师表示,尽量选择规则完善的购物平台和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购物,即使商家不愿意配合售后,平台会为消费者提供基础保障,除此以外也可以联系所在地消委会组织或拨打12315反映情况。

马恺浓律师认为,如果不幸进坑,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平台投诉、315电话举报、联系律师进行诉讼维权等。

预警八:了解退换货规则 下单前与商家确认清楚

618期间,订单量增加,商家在商品出库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消费者收到问题商品的概率有所增大。不少消费者抱着能退货的心理还是会轻易下单。然而,实际情况是“7天无理由退货”真的“零风险”吗?不少消费者在退换货时往往会遇到这几类问题:(1)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售后因没有证据,客服多次推诿不作为导致商品过了7天,之后告知已过退货周期不予退换货;(2)商品本身有问题,退换货却仍需支付运费;(3)一线客服的处理范围及赔偿权利较小,遇到消费者因售后商品造成损失需通过上级进行处理,由于对接和事件大小被推迟处理,导致过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期限,售后困难。

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618期间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消法》规定的生鲜易腐、定制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确规定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谨慎下单。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应该保留证据,方便维权,如果是贵重商品从拆开包装到使用最好录入的视频,以防维权之用。遇到客服推诿不处理的,向平台举报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李旻律师表示,保留好宣传及购物证据。包括直播和商品页面的宣传内容、促销活动截图、与商家的聊天截图,购买记录、快递单号、签收记录等,为后续维权打好基础。

预警九:避开高峰期 关注物流状态

618期间,接连不断的促销活动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给商家和物流带来压力。目前,菜鸟和京东等都推出新的物流保障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网点和新技术,但物流慢以及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并不一定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此外,商家的发货能力有限,订单激增,商品出库慢也将影响用户体验。若是有急用商品,最好避开发货高峰期下单。

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提醒大家,大促期间购物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而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对于未经同意就放代收点的物流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预警十:谨防诈骗 保护个人信息安

年中大促期间,商家促销信息、物流信息不断,消费者要学会辨别,切勿相信不法分子的假冒淘宝客服短信,假的二维码和链接。谨防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各类诈骗方式。此外,也要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2021年,海豚家、洋码头、蘑菇街、真快乐、微店、好省、别样海外购、当当、寺库、优信二手车、海淘免税店、苏宁易购、淘集集商家版、熊猫优选、易车、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等电商APP因泄露个人信息问题被工信部“点名”。

对此,李旻律师认为,消费者保存好个人信息,警惕电信诈骗,切勿点击不明链接、短信、二维码,选择正规平台解决售后问题,若发生诈骗应及时报警

三、这个618有何新看点?

)运行10余年来,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影响1亿+网络消费用户,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24h在线、自助维权、同步直达、实时处理、进度查询、评价体系、法律求助、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目前,平台“绿色通道”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实时受理、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电诉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热点投诉地区、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等模块,让投诉过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动态。

2021“电诉宝”消费评级榜

获“谨慎下单”/“不建议下单”/“不予评级”评级

京东|贝贝(贝店)|孩子王|抖音

生|活|服|务|电|商

获“谨慎下单”/“不建议下单”/“不予评级”评级

获“谨慎下单”/“不建议下单”/“不予评级”评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金融账单详情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