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燕是不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

春分时节,大地回暖,清气上升,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古人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而风筝制作技艺也是中国重要传统工艺,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燕”风筝更成为老北京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实际上,古人一开始发明风筝,并非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有着重要的军事目的;最早的“风筝”也不是如今我们熟悉的“纸鸢”,而是一种风铃……


《十美图放风筝》清 杨柳青年画 中国美术馆藏

从“木鸢”到“纸鸢”:风筝最初是军事用具

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古代被称为“纸鸢”、“纸鹞”、“鹞子”等。古人很早就幻想着制作出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的工具,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就曾发明出来这样一件艺术品“木鸢”:“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意即墨子花了三年时间制作而成一只能在天上飞的木鹰,可惜一天就坏了。传说公输班(即鲁班)也制造过类似的“飞行器”,《墨子·鲁问》说:“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意即鲁班做了一个木喜鹊,结果飞了三天。《渚宫旧事》说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说鲁班发明了木鸢,可以载人,乘着它,可以窥探宋城的情况。《太平御览》说张衡做了一只木鸟,并将这只木鸟饰之以羽毛,腹中设置机关,能飞数里。这些说法不知可信与否,但风筝的发明应该与人们早期利用风能的经验以及对鹰等鸟类飞翔原理的探索有关。

东汉以后,随着纸张的普及,文献记载中,“木鸢”渐少,而“纸鸢”增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风筝。而“纸鸢”这一词语的出现,则要到了唐代。不过,“风筝”最初用来指“风铎”,是一种风铃,风一吹,响声如筝,李白《登瓦官阁》曰:“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其中说的“风筝”就是“风铎”。那么,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用“风筝”来称呼“纸鸢”呢?大约是到了五代时期,明陈沂《询刍录·风筝》曰:“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有个叫李邺的,因制作的风筝加入了丝绦、竹笛等物件,风吹声响,如同“筝”音,故其制作的纸鸢被人们称为“风筝”。但这之后,“纸鸢”或“风鸢”等称呼也存留着,大概“风筝”与以前的区别是能不能发出声音,能发出的声音的被称为风筝,不能发出声音的则仍用旧名,而到了明代,“纸鹞”、“纸鸢”与“风筝”则混为了一谈,更到后来,“风筝”成为了统一的称呼。

唐以前,风筝一般被看做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宋高承《事物纪原·纸鸢》说汉代的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打算趁着刘邦不在家,挖地道进入宫内,“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做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惜传如此,理或然也。”《南史·侯景传》记载说,南北朝时期,因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困宫中,他想利用风筝向外发送信号求救,可惜被敌人发现射了下来,“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新唐书·田悦传》记载,唐代的张丕被困,他也利用风筝求救兵,“急以纸为风鸢”,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些例证都说明,风筝确实有着其军事用途的一面,而且应该是其最初的功能。

娱乐健体、清目败火:放风筝有什么好处

唐以后,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而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放风筝可以为人们带来乐趣。唐代赵昕《息灯鹤文》记载说宫廷里的太监们把灯笼挂在风筝上,夜晚放上天空以观赏。《夷坚志》说宋人把脸谱做成风筝的装饰放上天空,博人一笑。放风筝还可以强身健体,尤其是对小孩子的成长很有利,唐代诗人唐采《纸鸢赋》曰:“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 宋苏汉臣的《百子图》描绘了小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北宋苏汉臣《百子图》,左上角有一儿童在放风筝

放风筝成为了娱乐项目,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清高鼎《村居》诗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此外,一些人还指明了放风筝对小孩子具体有哪些好处,如宋《续博物志》记载说:“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这是说,原来小孩子放风筝有助于败火;清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这是说,放风筝对儿童眼睛视力的发展也有好处,可以明目等等。

随着宋代以后放风筝活动的普及,风筝也成为了一种题材和意象,文人士大夫阶层,出现了大量借写风筝表达志趣的诗篇。如寇准《纸鸢》诗曰:“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陆游《村居书事》曰:“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等等。在诗词中,放风筝的“好处”往往被符号化,它可以如鸢飞戾天,终共白云,居庙堂之高而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不经纶世务,只放风筝,和谐安乐伴儿嬉,颐享天年。

祈福驱邪、造型多变:风筝的民俗寓意

在民间,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驱邪”、“祈福”。宋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了春分时节、尤其是清明节的习俗。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即有放风筝的画面,宋周密《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清明的时候,人们要到郊外放一天的风筝。元明清时期,记载人们清明节放风筝的活动就更多了,如明《永平府志》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树子儿赌胜负,童子用纸为风鸯引绳而放之。”放风筝之所以流行,一方面,人们认为这一天放风筝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另一方面,古人认为清明时节的风最适合放风筝,《清嘉录》记载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春分时节,天气回暖,正是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好时候,而风筝其造型,又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除了以像鹰的鸢或鹞为模型的风筝,常见的风筝还有燕子形状的,北京城里燕子多,而燕子也成为了北京地区风筝的一个雏形,即传统北京沙燕风筝,其翅膀上也往往画满蝙蝠,表示求“福”等寓意,而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则是受到了传统祥禽瑞兽的影响。风筝进入民间后,被赋予了诸多的文化意义,如传说“放风筝”可以放掉晦气,人们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将风筝放到高处,然后剪断绳索,所谓的“晦气”就被带走了。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丰子恺《忙趁东风放纸鸢》( 竖图)

《红楼梦》里也曾多次提到风筝的特殊寓意。林黛玉放风筝,李纨就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都带了去就好了。”探春的判词也和风筝有关:“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前“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状”,象征探春远嫁,如同断了线的风筝。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暮春之际,诗社众人正填词,忽而有一断线风筝挂到了竹梢上,大家便有了放风筝的性质。薛宝琴取了一个大红蝙蝠风筝,而宝钗则是“一连七个”的大雁风筝。大雁往往一辈子只选择一个伴侣,如果一只去世了,另一只就会孤独终老,这大概也预示了宝钗最后的选择。宝琴的风筝是蝙蝠风筝,薛姨妈曾对贾母说宝琴“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母亲又是痰症。”没有“福”的宝琴放了一个求福的风筝。可见,风筝在造型与纹饰上又与吉祥文化融合。除了蝙蝠,常见的风筝纹饰还有龙凤、鲤鱼、仙鹤、乌龟等等。

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不断探索风筝的原理,至两汉南北朝,风筝常常被用于军事。唐代以后,风筝从实用工具很快变为了一种娱乐、健身项目,并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功能--祈福驱灾。于是,风筝艺术成为了民俗符号,而风筝本身的结构、造型与纹饰又与民间年画、刺绣、雕刻等艺术相融合,使得风筝不仅是娱乐休闲的玩具、祈福驱灾的“吉祥物”,也是一种可以用于装饰的精美艺术品。

(作者为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讲师)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许多人成了“低头一族”。当视力下降、脖子疼了,颈椎出问题了,他们才想起来去治疗。而在诸多治疗方法中,最绿色、最安全、最持久的就是放风筝,抬头看天,既可以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又能纠正颈椎曲度,缓解脖子疼痛。

放风筝不仅是预防近视和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描绘了孩子们在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相传风筝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鲁班曾用木头做成小鸟在天上飞。南朝时梁武帝被困台城,制成纸鸢飞出城外发出求救信号,这是风筝第一次作为通讯工具使用。唐宋时期,风筝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玩具,其样式越来越多,其做工越来越考究。

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上曾出现过几种常见的风筝,有的是币面主体图案,有的是币面陪衬物,它们以独有的文化韵味为币面增添了些许姿彩。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国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由此,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铂纪念币(第1组)之一就选取了风筝,文字标注为“蝴蝶风筝”及“公元前(BC)四世纪”。

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风筝”还只是木制小鸟,这么高大上的蝴蝶风筝最早也得出现在纸张普及之后。蝴蝶风筝作为主体图案,刻画得比较细腻,其造型美观、做工精致,可以想象其色彩也是十分鲜亮的。

币面背景为古人放风筝,高耸的城门外,杨柳依依,三个古代儿童正在放飞沙燕风筝和八卦风筝,两个在前面牵着风筝线奔跑,另一个紧随其后,玩得不亦乐乎。轻松愉悦的放风筝场景,让原本严肃的“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题材变得生动有趣,人们很容易记住了风筝这一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发明。

古人喜欢在清明前后放风筝,因为此时天气渐暖,风力柔和,适宜操控风筝,而且阳气上升,万物生长,接触大自然,对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1998年“迎春图”金银币上,三个身穿古代服装、留着古代发型的男孩和女孩散学归来,迫不及待地去放风筝,他们一个扛着沙燕风筝,一个举着蝴蝶风筝,一个在地上摆弄着金鱼风筝,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将在美好的春天里趁着东风放飞欢乐、放飞自由、放飞梦想!

1989年国际拯救儿童基金会70周年金币上,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放飞沙燕风筝,硕大的风筝,借助风的力量,轻盈地飞在空中。

设计师运用浮雕、镜面、喷砂等造币工艺,逼真还原了风筝上的每一个纹饰、每一种颜色,呈现了中国传统风筝技艺之美。远处的天空上,两个沙燕风筝的引线分别撇向左右两边,给人的感觉就是“此地无人却有人”,在币面所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孩子,他们和小女孩一起,自由自在地放风筝,幸福快乐地成长。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5盎司扇形银币背面为曹雪芹写作的场景,背景墙上为什么要挂一只沙燕风筝呢?首先,曹雪芹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介绍了二十多种沙燕风筝的扎法,他本人也擅长制作、放飞风筝。其次,曹雪芹生在南京,后搬迁至北京,在此期间,他创作完成了小说《红楼梦》,里面有不少放风筝的故事情节。

最后,《红楼梦》里的民俗、语言、饮食等各方面都带有浓郁的北京味。所以,作为北京特产的沙燕风筝出现在《红楼梦》金银币上也就理所当然了。

2006年5月,风筝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巧的是,2006年9月发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组)银币之一的图案即为“放风筝”。北京特色的沙燕风筝,交代了本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小男孩则体现了“体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

春暖花开、燕子归来,小男孩一边跑一边放着线,沙燕风筝将带着他的理想飞上蓝天。

欣赏完金银币上的风筝之美,大家是不是有了放风筝的冲动呢。为了我们的眼睛和颈椎的健康,赶快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在这和风丽日的好天气里,到大自然里尽情地放风筝去吧!

“四世同堂”风筝,图片选自《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

  79岁的费葆龄每天的功课是就着几碟广告颜料,在灯下画风筝。小屋的光线很暗,即便在白天也得开着灯。院子小,盖了一个小厨房就剩下一条过道了。
  老伴不时给费老爷子的紫砂茶壶里添水,或者掰一小块无糖的萨其玛塞进他嘴里。她偏过头小声跟记者说:“他跟小燕儿一样。”
  “燕儿”是79岁的费葆龄玩了一辈子的游戏。他的燕儿不长羽毛。竹篾的骨架,高丽纸的血肉,五彩的颜料把它们描摹得雍容典雅,眉目传情,他的燕儿叫“扎燕”。“你别看他现在这样,他放起风筝来,带劲儿着呢。腕子一旋,手指头把线抖几抖,风筝就上了天。”老伴指着老头儿说。

  时光退回到70年前的北京。每当大街小巷传来绵远悠长的叫卖声“菱角米来呦——”,在屋里“猫”了一冬的孩子们就乐了。他们知道,喝完香甜的腊八粥,他们盼了一年的风筝就飞来了。
  旧年腊月初八到新年清明风筝上市,这是老北京的规矩。届时,从货郎摊子上一个大子儿(铜钱)一个的“拍子”(俗称“屁股帘”)到24个子的“扎燕”,风筝将成为上至皇族、外国公使,下至黎民百姓、黄口小儿的玩物。
  “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冬天比现在可冷了去了。孩子们一个冬天不让出门,都圈在屋子里头,风筝来了才得解放。大人不反对,风筝既是玩意儿,又锻炼腿脚,锻炼眼睛,锻炼心肺。自一过了腊八,窑台(今陶然亭)、四面钟(今天桥)一带放风筝的人越聚越多。连胡同里的树杈上也常见折下来的残风筝。”费葆龄从小就是个风筝迷。父亲经商,家里颇有闲资,费葆龄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成为哈、金、宋、王四大风筝名铺长期的“照顾主儿”。不过要等到日后成为风筝玩家,他才知道哈、金、宋、王都是从曹(雪芹)氏风筝开枝散叶出来的。
  曹氏扎燕风筝是一个家族。肥燕是雄健有力的雄燕;瘦燕是能歌善舞的雌燕,有赵飞燕的风流;比翼燕是恩爱两夫妻;半瘦燕是“世事未谙多棱角,胸怀坦荡喜争雄”的少年郎;小燕是“眉清目秀意顽皮,胸中洁白更无欺”的稚子;雏燕是“眉开眼里含笑,黄口呢喃学话”的胖娃娃——这些扎风筝的绝活儿,被曹雪芹写成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此书的真本今天已经踪迹难寻,它的鸿爪却曾滋养老北京的风筝行。
  “那时候艺人的艺德——你有的,我不重复,各人都有一手绝活儿,都有饭吃。”哈氏善做大沙燕,王氏做“半胖儿(半瘦燕)”,金家就做雏燕,宋四用细篾(高粱杆)做小沙燕和小哪吒——这是一门绝活,别家都用竹篾扎风筝。
  南城讲究大沙燕,北城好放“黑锅底”。因为北城多满人,满人尚白。“黑锅底”类似摄影的“反转片”,两只风筝,花纹一样,只不过一只是黑色的地方,另一只恰好为白。在曹雪芹留下来的几种沙燕扎活里,“黑锅底”是按“雏燕”做的,雏燕的受风面积计算得比较合理,最爱飞,是人就会放。那时候有个民谣“黑锅底真爱起,一个跟头折到底”,在北城的朔风中,黑白分明的“黑锅底”有动有静,有阴有阳,特别醒目好看。
  风筝姿态各异,四位掌柜的为人、扮相也各有各的讲究。伙计出身的王四是一身短打扮。金氏金福忠原来是宫廷供奉(给皇上做手工艺品的六品官),永远的长袍马褂。那时候大型风筝的交易不在铺面进行,各铺伙计直接把风筝送到顾客指定的放风筝的场地试飞,顾客放完风筝也不拿走,寄存在场子旁边的茶馆里。交易就在这个茶馆里进行,除了买风筝的钱,顾客还需多付一元车钱。其他铺面接钱的时候,都殷勤地道一句“谢谢您嘞”,只有金福忠的伙计是一句不卑不亢的“让您破费”。
  若到铺面上交易,熟识的主顾一般也不言“买卖”。挑好了,跟金福忠说一声“金大爷,我拿俩风筝放去”,拎着风筝就走;逢年节,一边往柜台上放上铜子儿,一边说“金大爷,给您打酒喝”——这酒钱,势必比当初风筝的价码高。而金福忠呢,跟费葆龄这样熟主儿也时常聊聊闲篇,比如轻描淡写地絮叨一句:“我伺候过光绪爷。光绪爷叫我做风筝的样子,我还留着呢。”
  京城另一位不言买卖的扎风筝好手是广安门外南线阁千佛寺的和尚郭昆峰。据说,郭昆峰是曹氏风筝又一支。“曹雪芹写《红楼梦》和写《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交替进行的。脂砚斋批红楼的时候就住在这庙里头。”费葆龄说,郭昆峰的主顾多为梨园界的头牌们,日后这些主顾就成为他化缘的对象。“梅老板,春天我们打算修庙,您慈悲。”缘布递上去。

79岁的费葆龄曾经跟梅兰芳、尚小云、侯宝林一起玩过风筝   李涛/图

  在费葆龄的青少年时代,北京的东南西北四六八城各有放风筝的去处。北城在皇化门、故宫箭道,南城在窑台、四面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放风筝也是一样。在四面钟放风筝的多为殷实富户、买卖人家。在窑台放风筝的一般是梨园界的。费葆龄也常去那儿。在窑台,人们常能见到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等。
  费葆龄说,梅兰芳放风筝是为了练他的眼睛。在戏台上,旦角的眼睛得流光溢彩,顾盼神飞。放风筝,人的眼睛和长线之外那个摇摇曳曳身姿的对视,正好练这个。
  放风筝一般是在下午3点。两点以后,各路玩家聚集到窑台风筝场附近的茶馆,不急放风筝,先在茶馆里来一壶酽茶,扯扯闲篇儿,伸出手去试试风,觉得风行了,再走出茶馆正式放风筝。
  有些玩家表面上一团和气,肚子却另憋着一股气:他的瘦燕三把线就上去了,我的捯了五把,明儿势必到哈家或金家的铺子里叫给糊一个跟他的一样的。大户人家雇有专管放风筝的风筝把式,就像包月拉洋车的一样,这些风筝把式也暗自斗艺,一边放风筝,一边留神别人腕子上的功夫。
  风筝不止是庶民的游戏,王爷放,皇帝也放。
  “王爷的风筝比皇帝的好。为什么呢?皇帝的风筝装饰纹样都是一定,扎糊的时候也不敢用什么绝活,都是四平八稳的大路货。”常年在风筝铺子里厮混的费老爷子精于此道。
  风筝不仅是拿来玩的,也常常成为上得了台面的礼物。讲究的扎燕风筝上布满蝙蝠、蝴蝶、牡丹、猫、蝶、鱼等吉祥图案。《南鹞北鸢考工志》里记录的每一式风筝都有自己的讲究。“蛱蝶寻芳”和“百蝠骈臻”是用蝙蝠拼成桃花和柳叶的形状,布满风筝的全身,象征浓浓春意;“四世同堂”则在风筝的两翼画上两只大狮子,在剪刀尾巴上画上两只小狮子,取“狮”与“世”的谐音讨吉祥。
  谁家有老太太过生日,送一个绘着花狸猫和蓝翅粉蝶的“耄耋富贵”,或是绘着大蟾蜍和粉瓣荷花的“蝉联益寿”;谁家有公子定亲,送一只绘着开屏孔雀、大红牡丹和比翼鸟的“屏开雀选”。

  1949年之后,放惯了风筝的费葆龄心痒手也痒,风筝铺子全没了。憋了一阵子,像他一样的风筝迷们纷纷翻出家里存的老风筝,照着扎,照着画,实在年头久远的,干脆把纸撕了,另糊另绘。这些人渐渐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上,还是每天下午3点。四五十个穿着蓝褂蓝裤的风筝迷散在广场上奔跑,仰脸张望天空中彩色的精灵。
  1963年,费老爷子在放风筝的人群里遇到了孔祥泽。孔祥泽是孔子的第75世孙。孔子的后裔按居住地分为南北两派,籍贯合肥的孔祥泽家族是“南孔派”。其父孔繁恩是民国时期陕甘宁的督军,人称“陇南王”,母亲富瑾瑜是恭亲王府大管家富竹泉的女儿,对《红楼梦》颇有研究。因为孔祥泽是父母在居丧期间所生,按家法入不了族谱,遂被过继给同宗“北孔派”,成为民国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堂兄弟。
  1931年,酷爱美术的孔祥泽被父亲送到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创办的“北华美专”。在那儿,他从一个日本商人手里见到了曹雪芹著的《废艺斋集稿》残本。
  书是当时在“北平国立艺专”教书的日本教员高见嘉十从他的同乡、一位叫金田的日本商人处借到的。高见嘉十逛春节的厂甸庙会,对风筝摊上的风筝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请孔祥泽协助他整理一本介绍中国风筝的书。两人到图书馆去翻资料,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后来,高见嘉十辗转从日本同乡、商人金田处借到一本写风筝扎制技艺的线装书,拿给孔祥泽等“北华美专”的师生看,众人在书的序言中发现了“曹子雪芹”数字,大喜过望,有人脱口而出:“了不得了,这是曹雪芹的作品!”金田马上问:谁是曹雪芹?听说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时,金田“啪”地把书合起来,要拿走。高见嘉十以“请中国专家鉴别真伪”为由,央求金田准他们借阅1个月。
  实际上只借出26天。在26天的时间里,孔祥泽等人加班加点,把格子信纸覆盖在书稿上,用铅笔拓印。书被要走的时候,还没完工,但曹氏的风筝美学已经如出水芙蓉,清晰可见:“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

  后经红学家考证,偏居北京西山的曹雪芹以自在遨游的扎燕风筝家族表达他的隐逸理想:“观其御风施放之奇,心手相应,变化万千,云鸢听命乎白刃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壁上观者,心为物役,乍惊乍喜,纯然童子之心,忘情忧乐,不复知老之将至矣。”
  而《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他为接济潦倒的穷朋友于景廉所著。于景廉“从征伤足,旅居京师,家口繁多,生计艰难,鬻画为生”。这一年的年关,他找到曹雪芹说孩子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曹雪芹同情他,但自己也是境遇不佳,于是留他暂住,以便想一个长久之计。闲谈之间,于景廉说起京城的公子哥买一只风筝的钱足够他一家老小好几个月的嚼果。曹雪芹一向喜欢扎风筝,便随手扎了几个,给于景廉,叫他去卖卖看。除夕那天,于景廉牵着驴,满载时蔬酒肉来道谢。原来曹雪芹给他扎的风筝早已高价销售一空。曹雪芹由此开悟: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去,鳏寡孤独、老幼病残皆可自食其力。


一句话我们哥俩琢磨了30年

  孔祥泽在天安门广场上遇到费葆龄的时候,昔日的孔家大少已是贫病交加。他曾引以为傲的孔子第75世孙的身份给他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他告诉费葆龄,自己藏有一部曹雪芹风筝的抄稿。早年间,这本抄稿曾在京城的风筝大铺秘密传抄,至少金福忠就有过一本。孔祥泽问费葆龄愿不愿跟他合作把他存的这份抄稿还原成色彩绚丽,撒手就能上天的活物。
  35岁的费葆龄“大喜过望”、“如获至宝”。
  多年后,有人问孔祥泽,天安门那么多放风筝的,你怎么单单把这书给了老费?孔祥泽说,我准知道我给了老费,这风筝姓不了费,还姓曹。
  孔祥泽的眼力不错。30多年后,记者问费老爷子能不能在报道中使用他绘制的风筝图谱,下面会标注“费葆龄创作”。费老爷子马上一摆手,急急地说:“那不行!”“您只能写‘费葆龄作’,咱没那么大本事,不能贪天之功。”
  也幸亏是抄稿给了费葆龄。孔家在“文革”中不断被抄,孔祥泽自己收藏的抄本被撕的撕,烧的烧。倒是零星借给爱风筝的朋友们的一页两页幸免于难。
  然而,要把简略写意的扎制歌诀和孔祥泽在30年前用铅笔拓描的图谱复原成实物谈何容易。两人一起琢磨歌诀的含义,没受过美术训练的费葆龄则负起丹青的责任,因为孔祥泽的胳膊那时候刚被砸坏。
  有时候,歌诀上只写着风筝的腰拴上要描绘五元寿、蝴蝶和五蝠,这些纹样是什么颜色,怎么安插,没人知道,要参考钟鼎纹饰或是其他工艺品。
  瘦燕歌诀有言“眉心夔纹翠点碧,眸外花颜红润玉”,这句好理解,是说眉心要画上夔纹和翠绿色,眼球外睑用红色。而另外一句“琴瑟凝歇曲似终,降幅缤纷舞又起”“曲似终”怎么落实在画面上?老哥俩悟了30年,终于悟到这句的意思是说,燕翅和燕尾上的羽纹要画成钟形曲线,而不能画成直直的线条。这样,当风小的时候,瘦燕上装的锣鼓、风琴声亦渐弱,就像曲子将尽,美女赵飞燕裙子上的旋转的花纹在一点点收拢,而花纹中那些红色的蝙蝠却像桃花瓣一样犹自盘旋。
  费葆龄把《易经》里的一段话竖排抄在一张16开的格子纸上,纸已泛黄,上面写的是:“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张纸像护身符一样包裹着两页孔祥泽誊录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的抄稿。一根红丝带把它们扎成一个纸卷。主人恭敬地把它们放在一个纸筒中。
  “风筝的事情不能说透,往深里说,一个风筝就是一卦,我琢磨了一辈子也没琢磨透。”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表情紧张而惶惑,好像一个小男孩,在诉说着他青春期的秘密。

  10年时间,费葆龄和孔祥泽躲在小屋里,偷偷钻研他们的风筝,不管窗外的风云变幻。
  1972年,周总理见工艺美术品大半被列为“四旧”,提出三个原则,黄色的不展,丑的不展,封建迷信不展,征求全国作品办“全国工艺美术展”。那时参展的都是单位,没有个人。费葆龄到展厅一看,风筝的展台上只有寥寥几个天津风筝,而在介绍性的文字中压根儿就没提到曹氏风筝。费葆龄央告主办者半天,您看看我那东西,就看一眼,看看行不行。主办者奈何他不过,叫他拿来看看,这一看不打紧,费葆龄在那次展览上有了独一份的个人专柜。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北京还有这么美的风筝。
  从那以后,费葆龄一发不可收,他辞了人民银行的工作,专门扎起风筝。1980年代,北京市经委牵头,办起一家风筝公司,费葆龄在那儿培养了一批徒弟,后来这些徒弟成为友谊商店、工艺美术商店的技师。不过公司很快就散架了,在费葆龄看来主要是因为经营不善,“还没怎么样呢,就买上车,坐上车了”。
  费葆龄的风筝在英国、加拿大和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都展出过,洋人们称赞说,“中国的丝绸风筝美不胜收”。其实那些风筝都是用绢做的,早年间做风筝的高丽纸早已绝迹。费葆龄陆续被北京市政府、国家发改委命名为“民间工艺大师”。奖状和证书,老爷子收藏了厚厚一摞。
  “得了个奖,也让人高兴,‘大师’,不过,高兴一下就过去了。照着图谱,三遍五遍七遍地修改,把一个风筝扎得让我跟老孔都觉得‘这回差不多’了,那个高兴劲儿你是说不上来的。”老爷子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楼梦里面的贾雨村是什么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