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开房地产公司,还能赚钱吗?

6月30日晚间,汤臣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间接子公司以20.16亿元现金代价,将天津汤臣100%股权出售给天津招胜房地产有限公司,同时天津招胜提供3.44亿元资金,用于天津汤臣偿还其结欠卖房的同额垫款。

信息显示,天津招胜房地产有限公司股东分别为招商蛇口和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转让前,天津汤臣拥有天津津湾房产有限公司79.1%的股权,而天津津湾房产旗下的津湾广场二期项目7号楼和8号楼中,住宅便是为人熟知的“汤臣津湾一品”项目,商业部分则是“One Mall”。该项目剩余20.9%的股权,则被天津金融城所持有。

津湾一品是2010年汤臣集团和天津金融城合作开发的项目,规划显示,津湾一品由7号楼、8号楼和9号楼三栋物业组成,其中去年10月,汤臣集团已将所持有的9号楼京津中心的51%股权,以11.75亿元对价出让给温州市中保世纪投资有限合伙企业。

直到出售津湾之前,天津一直都是汤臣集团在内地除上海之外,唯一进入的城市。汤臣集团副主席兼执行董事汤子嘉早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天津和上海是集团“现阶段的两驾马车”。然而时隔七年,随着6月30日一纸公告,汤臣集团的马车已经卸了一条腿,退出天津市场。

尽管在行业内并没有上海浦东汤臣一品那样的知名度,但是从2016年年报上看,去年天津津湾一品出售了65%的住宅部分,并带来20.12亿港元的收入,占汤臣集团经营收益总额约48.21%,近乎半壁江山。

随着此番出让,集团内目前仅有上海和澳门两地还有物业可以出售。去年年报显示,上海洞庭湖花园项目仅剩一个单位,浦东汤臣一品还有1.42万平方米可售面积,按其400-600平方米单套面积计算,也只剩20多套房源可售。剩下的住宅用地,就只有上海浦东金桥—张江一块30.07万平方米的土地。这块2010年就收购的地块,直到去年底还有部分地块尚未交付。另外,还有其持有70%权益的澳门主教山一号项目可以出售。

盘点下来可以看出,按照各大房企土储量标准,汤臣目前持有的土地量可谓寥寥。近年来不论在公开的土拍市场还是隐秘的收购市场,都难觅其身影,反倒是去年底曾有消息传出,汤臣或将浦东汤臣一品项目出售给绿城。尽管汤臣随后出公告辟谣,并表示公司运营健康稳定,但有业内表示,汤臣的确曾和绿城有过接触,最后并未谈拢。不论如何,这家昔日的豪门港企正在显得日渐沉寂。

自上海汤臣一品问世以来,汤臣就以高价豪宅为人所熟知,在上海平均房价维持在1.3万元/平方米水准时,就以11万元/平方米的单价一炮打响。然而超高价也导致汤臣的销售周期极长,周转速度慢,也使得其难以离开上海这样拥有高净值人群的一线城市。

而在地价日益上涨的当下,像汤臣这样慢周转的港企,已经难以为继。年报显示去年汤臣集团收入41.7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不足40亿元,尚不足上海中环一块购地款。而其目前手上所持有的土地来看,也大多是在2011年以前获得。

事实上,曾经被内地企业视为榜样港企业,似乎正在失去昔日的荣光。就在不久前,港资巨头新世界百货对内地业务进行进一步调整,新世界百货中国宣布即将退市,加上之前出售了价值300亿元的土地资源,被视为看空内地楼市、大举撤资的表现。

而新鸿基、华人置业、恒基兆业、嘉华等老牌港资房企,在内地的土地市场,也难以觅得踪影,除了开发早年获得的土地外,只在部分二线城市,还能看到和其他房企合作拿地的情况。

戴德梁行中国区投资及顾问服务部董事总经理叶建成分析,不排除港企觉得自己开发又是没有内地开发商好,收缩地产业务,向投资者的角色转型。

实际上汤臣在公告上也表达出对“环球物业和金融市场一直起伏不定及重重挑战”的担忧,并表示“出售事项将有助该集团变现相关资产的投资潜力,进一步加强集团现金流及财务状况”。而在此之前,汤臣已经在电影发行、现场演出、高尔夫球会、塑胶业务、证券买卖和投资控股等业务方面进行投资。

不过到去年年底,除证券业务和投资控股外,其余多项投资业务都出现亏损,酒店业务也低于预期。由此看来,汤臣的转型,还需要找准方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里做房地产有钱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