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听”字的繁体去掉右边的“𢛳”,即“耳”下面一个“王”是什么字?

“德”甲骨文做“得”(去掉双人旁),像手执贝形,表示“得到”“获得”之意,金文、小篆则在甲骨文“得”(去掉双人旁)的基础上,添加“彳”符。表示是一种动作行为。《说文》以为是从彳得(去掉双人旁)声的形声字。
在古代汉语中,“得”是个动词,主要表示“得到”“获得”或表示情况允许,“能、能够”等词义。
在现代汉语中,“得”多虚化为结构助词,有时充当一个构词的虚语素。正确把握“得”在现代汉语具体语境中的性质是很有意义的。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现代汉语语法时,为了方便学生区别定状补这三种句子成分,常常说:“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得”后面出现的是补语。这句话就有一议的必要。请看下例:
笑得甜 跳得高 跑得快 觉得累
初看上去,这几个短语结构相似,“得”后均为形容词,“得”前均为动词(动词性语素),如果把“得”看作补语的标志,将其后的词全划归补语,就发生了错误。“笑得甜”,“甜”是对“笑”的情态进行补充;“跳得高”,“高”表示“跳”的程度;“跑得快”,“快”表示“跑”的状态,而“觉得累”,“累”是感觉中体察到的一种情况。前三个短语中“得”后均为补语,后一短语“得”后为宾语。那么,要正确区分“动词(动词性语素)+得”后面的成分是补语还是宾语,就应该确定“得”在句中的性质,如果“得”是助词,其后是补语;如果“得”是虚语素,其后是宾语。
区分方法很简单,将“得”前的动词(动词性语素)用“AA”或“A一A”的形式重叠,如语意通畅,则“得”是助词,反之,“得”虚语素。
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值得”“觉得”均是由实语素加虚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得”后是宾语。有了这种方法,“动词(动词性语素)+得”后面跟的是补语还是宾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聆听繁体字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