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马楼乡第二批黄河滩区搬迁有哪些村庄?

8月8日 河南省委书记***到台前检查黄河防汛工作,察看了韩胡同控导工程险情,并登临幸福闸慰问抢险群众。
8月9日 濮阳市抗洪抢险紧急现场会在范县杨集乡召开。省委副书记宋照肃、市委书记张世军针对台前、范县的抗洪抢险和迁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两县不惜一切代价,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做好险工抢修和滩区群众迁安工作,死守黄河大堤,确保黄河安全度汛。
黄河一号洪峰进入台前境内,韩胡同控导工程出现重大险情,9号坝被冲毁。14日24时,黄河二号洪峰入境,孙口站流量为5540立方米/秒,水位高达49.66米,河水含沙量每立方米123公斤。马楼、清河、孙口、打渔陈、吴坝、夹河乡滩区先后被淹,平均水深2米一3米,最深处达7米,水围村庄112个,受灾人口8.23万人,倒塌房屋5258间,损坏房屋1.4万间,淹没耕地8.95万亩,水利、电力等设施全部被毁,直接经济损失6.7亿元。省、市、县领导积极组织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解放军部队协助迁安。

马楼乡位于县城西南部。乡政府驻马楼村,距县城12公里。临黄堤沿北部横贯乡境,东、南分别与山东省梁山、郓城县隔黄河相望,西与清水河为邻,北、东北与后方、孙口乡相连。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9公里,呈扇状。总面积6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有2400亩背河洼地,其余38155亩在黄河滩区。辖55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9万人。除汉族外,还有回、苗、布依、侗族等少数民族(她们多为婚迁女性)。
马楼乡属于老解放区。**战争后期,区政府先后从清水河迁至黄那里、刘楼村、最后迁至马楼,定名为马楼区。县**民主政府曾驻黄那里。1958年8月马楼区改为人民公社,后曾与清水河几经分合。1974年属台前办事处,1978年属台前县,1984年改为马楼乡。
古迹有:马楼村东北有明代裴城寺遗址,裴城寺村有裴城寺遗址,尚岭村西南有宋代大觉寺遗。

近年来,马楼乡全面实施"工业兴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理清思路,强化措施,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已初步形成了木材加工、汽车配件、林下经济等三大特色产业。实现了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下面,我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乡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突出特色抓工业,取得新突破。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其在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解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我乡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鉴于此我们围绕特色产业大作文章。一是按照"政府引导、自愿加入、自我管理"的原则,5月筹建了马楼乡汽车农机配件行业协会,目前,入会会员占到全乡从事配件行业人员的3l%,10月份被评为全市民营社团组织登记先进单位。6月份,又成功召开了马楼乡汽车配件产业发展座谈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并就相关企业的发展与新产品开发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指导,为企业和职能部门建立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规划完善了前张胡同工业园区,聘请市设计院专家设计了图纸,规划了园区工业路四条,全长640米。园区功能完善后,可容纳17家大型工业厂家,预计明年可新搬入厂家4家。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创企业发展平台。07年全乡新上和技改扩建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企业6个,其中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个,分别是:位于前张胡同工业园区内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引资240万元的濮阳市金辉电器厂。位于马楼乡黄那里村总投资470万元,其中引资250万元的马楼乡寰宇垫胎厂。位于前张胡同工业园区内总投资1 72万元的马楼乡豫达电器厂。位于前张胡同工业园区内总投资1 40万元的台前县瑞鑫铜套厂。位于马楼工业小区内技改扩建投资120万元的台前县帝豪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前张胡同工业园区技改扩建投资350万元的濮阳市百顺齿轮厂。此外,新兴汽车电器厂、龙泉股份有限公司、绿源木业等企业也都进行了技改扩建,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发挥优势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全乡植树面积已经达到10万亩,形成两个万亩大方。我们积极推进产业化结构调整进程,努力做好林下经济这篇大文章。在刘心实和前张胡同村进行草坪种植,已发展20余亩;在张贯、刘心实、武楼等村在南滩林下进行的围网养殖金蝉,目前已完成幼苗种植150亩;韩庄村投资40余万元的烘干机厂和菌种厂已建成投产,年生产量可达3.5万公斤。今年又新发展银耳养殖户15户,新上烘干设备2台。同时,该村还积极发展蘑菇种植,目前已拥有养殖户31户,两项产业预计可产生效益120万元。大力发展养殖业。在东尚岭村利用围网养殖建设完成了两个分别占地25亩和160亩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目前柴鸡存栏量已达18000只;在各集村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7.5亩、拥有种猪30头、商品猪存栏420余头的各集开创养殖场,预计可增加畜牧产值300万元。去年,全乡完成植树造林3000余亩,位居全县第一名。同年,又荣获全市"森林杯"先进单位。
三是多措并举狠抓综治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几年来,我们一直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全乡社会大局的稳定。首先,继续推行"一村一队,区域联防"的防控模式。各行政村均成立了10人以上的打更巡逻队伍,乡治安巡逻队24小时不间断巡逻,同时,在全乡交通要道刘楼村设立了平安哨卡,对深夜过往车辆和人员严格排查,努力构筑专群结合,整体联动的巡防防控网络。其次,建立了"边界联防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三,加大技防力度,实行村民联防。协调移动部门在各村设立了平安大喇叭,村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通过手机遥控平安大喇叭,即可呼叫全村村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在重点村还准备安装电子防盗铃,实行十户联防,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平安创建先进乡”。

濮阳台前县有三分之一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土里刨食都是问题,但是他们却抓住机遇发展起了汽配产业,并实现了从“散兵游勇”到“集团军”的转型升级,成为助力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这里是濮阳台前县中孙村的一个扶贫就业基地,这里主要以生产汽车用的发电机为主,这些小小的电机却承载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40岁的孙凤景将刚下生产线的车用电机一一仔细测量。

濮阳台前县后方乡武口村村民 孙凤景

这个属于是电机的心脏,最关键了。一点细节都不能放过,一点点、一个头发丝似的(差距)也不行。

咱们现在工资一个月能拿多少?

濮阳台前县后方乡武口村村民 孙凤景

一千二三吧。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反正也不要求你这一天数量多少个,总是要求你这质量做上去。

乐观敬业的孙凤景是武口村的贫困户,丈夫去世,公公半身不遂,家里的生活一度很艰难。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孙凤景来到华强电机公司上班,收入稳定了,生活也有了改善。

濮阳市华强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庆强

咱员工是65人左右,贫困户是在25户左右,去年光脱贫了有二十几人了,今年又纳入咱们公司来了又有一部分贫困户。

台前的汽车配件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是家庭作坊、小门店式的经营,目前已拥有汽配生产加工企业50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濮阳市华强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庆强

当时起步的时候,也没有钱,是租赁的农户房屋。始终政府很关注我们汽配人。资金、包括土地,还有各方面的政策,都是很贴近我们企业。

目前,汽配产业成为台前县脱贫攻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政府筛选了一批责任感强、有带动能力的配件企业作为扶贫就业基地。

马楼镇规划了汽配产业园,园区内企业不仅可以抱团发展,在扶贫带动方面,能提供的岗位更加丰富,附近七八个贫困村的村民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合适岗位。

濮阳台前县马楼镇党委委员 副镇长 韩长振

我们园区一期占地有二百亩,现在入驻企业有46家,从业人员600余人,现在贫困户有100余人。

濮阳台前县马楼乡闫五斗村村民 韩金周

(每月)能挣1000多块钱。你像这厂里不能干的这些老弱病残疾的他都有,不能干重的干轻的。

为了让企业能吸纳更多贫困户进入务工,台前县从政策和资金上进行了引导扶持。

台前县县委书记 常奇民

比如说新建的扶贫就业基地,我们有50万元的补助,改造提升有10万的补助。手续办理上,开通直通车、开辟绿色通道、土地手续、工商登记等等,这方面又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的服务。

如今,台前县的124个扶贫就业基地,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就有38个。在去年脱贫的8000多人中,从事汽配行业的有2000多人。

扩大我们本土这些技术人才的力量,通过这些途径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吸纳贫困户进入这些企业,这样可以解决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问题。

责任编辑:韩云 编辑:李宁

内容总监:左光瀚 时汉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录片黄河流过的村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