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什么

【摘要】:2.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一个规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全世界,而且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长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二)度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指标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即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区域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在日常应用中,人们普遍接受以人均GDP/GN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唯一指标,并据此进行分类。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一)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先有后,都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也一样,也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平衡性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指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它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上的量的差异,这包括上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上的质的差异,这包括、水平、经济效益、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高低。

2.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是一个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全世界,而且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长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所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长期的、绝对的,经济发展总是由旧的不平衡不断地向新的不平衡演变,呈现波浪式上升过程。这一规律具体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1)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不发达区域长期并存。但并不是说,发达区域永远发达,落后区域永远落后,恰恰相反,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发达区域如果停滞不前就可能转变为落后区域,而落后区域经过跨越式发展可能会超过原来的发达区域,后来居上,进而出现新的经济发达区域和经济不发达区域,产生新的不平衡。

(2)经济发达区域和经济不发达区域各自内部都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小区域。经济发达区域内有经济不发达的小区域,经济不发达区域内有经济发达的小区域,其各自内部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现象。

(3)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速度,有时发展快,有时发展慢。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都是在不平衡中进行的。

(二)度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指标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即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区域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

度量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指标有许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如图2-2所示。它通常用来观察之间、个人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图2-2 基尼系数几何图

图中横轴表示地区所占的累计分布,纵轴表示收入分配的累计百分比。对应于一定累计百分比的地区,有一个特定的累计收入的百分比,这种对应性形成一条从原点O到对角点D的曲线,被称为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由图可见,当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OD重合时,代表一种收入分配完全均等的情形;当洛伦兹曲线与两个边线所组成的直角线OCD重合时,代表一种收入分配完全不均等的情形。显然,反映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洛伦兹曲线处于完全均等与完全不均等情形之间,即图中O点到D点的曲线。这时,图中显示两块面积:一是反映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曲线与对角线OD组成的面积(A);二是对角线OD与折线OCD组成的面积(A+B)。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G=A/(A+B)。面积A占面积A+B的比例越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就越大;反之,面积A占面积A+B的比例越小,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就越小。因此,按照基尼系数的定义,其取值在0~1之间变动,反映收入分配从绝对均等到绝对不均等的变化。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与评价,由于研究者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表征认识不同,因此,在选择具体的测度指标时产生出多种不同的选择;或者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指标选取的范围也各不相同。这种不一致的选择,毫无疑问会影响最终的研究结论。概要分析,研究者们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时,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单一统计指标和多项统计指标。

采用单一统计指标进行界定和评价,比较方便直观,简单明了,而且其结论可比性很强。迄今为止,在许多研究中经常被采用。在日常应用中,人们普遍接受以人均GDP/GN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唯一指标,并据此进行分类。主要采用平价的人均GDP/GNP作为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划分的唯一标准。单一统计指标评价的明显缺陷是无法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以人均GDP/GNP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经济发展水平,事实上就忽略了其他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和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比如、储蓄和等因素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用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等统计指标。因而,它具有片面性。

采用多项统计指标进行界定和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克服单一统计指标片面性缺陷,但采用多项统计指标比较复杂和困难。这里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各项指标。选择哪些指标,进而建立指标体系,要服从于研究的需要,而且要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真正能测量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选择指标时,还应考虑不同指标的作用及应用的条件。统计指标有量的指标,也有质的指标;有相对指标,也有绝对指标;有即时指标,也有长期指标,等等。这就要求要设计出一个的指标体系,否则,选择不同的指标组成的不同指标体系来评价和测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结论。经济发展研究所(UNRISD)在1970年从73项指标中筛选出16项指标,作为衡量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体系。M.D.莫里斯在1979年的《世界贫困条件的度量:物质生活质量指数》一书中提出了一种“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这种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每个指标分为100个等级,1代表最坏的实绩,100代表最好的实绩,将三个指标的得分加权平均,便得到该国或地区的综合发展指数。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度量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HDI),它是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其后进行了修正。这个指标体系也是由三个指标构成,即寿命、程度和生活水准。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算出每个指标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

二是对选择确定的多项统计指标如何进行综合。常见的方法主要有评分法、加权评分法、加权法。无论哪一种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评分的尺度、权数的确定等,这就使各项统计指标综合评价的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尽管人们不断地从方法上采取措施来控制主观因素的影响,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界定和评价,并由此进行分类,不仅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了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必须构建起一个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如何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服从研究目的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范围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也是大家不容争辩并加以认可的客观事实。我们研究区域经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评价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以此为基础来加快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使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趋于协调。因而,我们在选择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时,就应考虑我们的研究目的,它是为政府的提供基础性资料,从而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思路,也为落后地区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借鉴。

2)评价指标的设计应从现实需要出发

只有现实的,才是可行的。指标是对事物或现象的量化描述,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量化,对于那些难以量化的事物或现象就很难使用统计指标来刻画和分析,也就无法纳入统计指标体系之中。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受到来自于统计资料的制约。因此,统计指标的选择,既要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又要易于获得,便于分析。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3)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有代表性、综合性

在探讨区域差异时,究竟选什么样的指标,选多少指标,除了考虑研究目的和现实需要之外,还应考虑不同指标的代表性和综合性。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由于不同指标的作用不同,代表的方面不一样,所以在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时,既要注意各指标的作用,又要注意每种指标应用的先决条件及其局限性。总量指标只能用来反映一定时间区域经济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相对指标是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便于看清区域发展的差异。平均指标是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这三类指标各有各的侧重点,必须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注意各项指标的内在联系

作为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并不是已有的各项统计指标的简单罗列、集合和叠加,各项指标之间应尽可能用量比的方式反映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仅应有当前状态的指标,同时应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指标,从而能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全面地描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界定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客观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从而揭示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5)指标体系中应突出投入绩效指标

投入绩效指标,从广义上说,是指社会、经济、资源、四大子系统的协调度。从狭义上说,是指经济效益的指标。所谓地区经济效益,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要素投入与有效产出的对比。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经济效益是否有提高。因而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就得有揭示现实生产力状况以及挖掘发展生产力的潜力的指标。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世界上著名的发展(W.A.Lewis)指出:“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富裕,一些地区(不一定是最富裕的地区)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因为,首先,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增长潜力,某些地区的矿物资源或水资源丰富,或者具有良好的自然,而另外一些地区资源极度贫乏;其次,即使所有地区都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起步,由于地理上的集中,个别地区将会获得更集中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差异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严重的且不断扩大的区域差异,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省区经济面貌都有很大改观,都超过了改革开放前各自的增长水平。然而,由于发展起点的差异和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的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而且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5.9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022元),5.6倍于贵州(3603元)。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似的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1978—2003年间其人均GDP列于表2-1。

表2-1 三大地带人均GDP比较 元/人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东部不包括海南,西部不包括西藏。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比较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并不明显;改革开放后的1979—1992年,各省区经济增长率差距拉大,其不平衡性十分明显,全国GDP年增长率为9.0%,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广东达)

如何看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多数学者主要从负面影响来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全世界,还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绝对平衡的发展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建立在所有地区都有所发展的基础上的,各省市、各地区以及城乡只存在发展快和慢的区别,而不存在有发展与无发展的区别。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要从两个方面看,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它的消极面。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就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肯定和赞赏,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方面。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如果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没有差距,表现为一种均质状态,那么在这种经济状态下,人们就可能沉浸在一种满足与安逸的情绪下生活,失去创新热情和发展动力。而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就自然成为发展状态较差地区所效法的榜样,发达地区就会更加进一步发达,落后地区就会奋力追赶,从而形成你争我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只有这样,经济才会有发展,社会也才会有进步。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基于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而展开的。区际的竞争是一条主导线索,经济合作一方面是迫于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合作本身也是一种竞争,或者说是竞争范围扩展与延续。区域优势不仅仅是区际经济联系的基础,而且在逻辑和实践上也是区际竞争的结果。在区际竞争过程中,区域的经济资源由于其流动性将以区域优势为基础而实现重新配置。同时区域资源的重新配置也可以通过区域间的合作来实现。根据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的差异进而形成的竞争优势的不同,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如资源型优势与加工型优势的区际联合。

因此,没有差异,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无论是区际竞争,还是区际合作,均是出于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优势互补的目的,以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争先恐后的和谐格局,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G.Myrdal)所指出:“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限制与障碍的复合体。”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十分明显,而且还存在着继续扩大的趋势。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如果要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协调各地区经济关系,谋求各地区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而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势必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关系不协调和发展差距,实质上是各地区产业结构不协调在区际关系上的反映和体现。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地区分工协作关系,进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目前中国发达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原材料、能源等需求迅速扩大,然而落后地区缓慢的增长难以保障原材料和能源等的供给。这样,由区域差异拉大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等的供给与加工能力和消费市场严重脱节,进一步加剧了国民经济“短腿”,使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抑制,落后地区不能尽快增长,从而使国民经济不能持续发展,总体效益趋于下降。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区域经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对人、财、物的争夺上。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收入水平高,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导致落后地区的人才大量向发达地区转移,形成所谓的“人才效益外溢”;发达地区又由于投资回报率高,具有资金上的优势,又导致落后地区的资金大量地向发达地区转移,形成所谓的“投资效益外溢”。这两者都使得落后地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造成发达地区变得愈发达,落后地区变得更落后,从而扩大区域经济的矛盾,产生区际冲突。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主要还是由政策倾斜等主观因素导致。政策倾斜在短时间内是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如果这种倾斜长期存在,对于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而国家和政府有义务提供这种政策上的帮助。如果在一国中长期存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公平得不到实现,则无法调动社会民众的积极性,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少数人富裕、少数地区发达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要求,而且是广大人民,特别是落后地区人民的热切愿望。如果在长时期内看不到共同富裕实现的前景,就会引起人们对共同富裕原则的怀疑,从而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是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根源。世界历史上的许多国家都是因为地区发展差距过大而走向内战和分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和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及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民族问题和地方主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地方主义行为泛滥,甚至区域间的冲突,从而危害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所以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差距,实现区域间、城乡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的前提。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尤其对大国来说是永恒的。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的差距是不断扩大的。因为在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效应:“扩散效应”(Diffusion Effect)和“回流效应”(Back Wash Effect)。回流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因此,“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差异”。艾伯特·赫尔希曼也认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因为,只有不平衡增长,激励创新,才能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动力。在他看来,社会经济中存在具有最大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主导部门。一旦特定的主导部门被确定在某一地区,那么新的投资就会受其引导流向这一地区,这一地区也就发展得越快。由于主导部门通常集中在发达地区,这就决定了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地区之间的发展将越来越不平衡。与缪尔达尔和赫尔希曼等人的观点不同,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逊(J.G.William-son)根据24个国家截面和时间序列资料,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倒“U”形理论。他认为,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而表现出逐步扩大→趋于稳定→日益缩小的变化状态,呈倒“U”字形状。

如果说上述西方学者主要论述地区之间的差距能不能缩小,那么,中国学者在相当长时间里所讨论的主要是地区之间的差距该不该缩小以及近来如何缩小地区差距问题。有些学者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观点和主张。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解决,有如下几点建议。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各地区经济的有机结合构成国民经济总体。一国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能在短期内消弭时,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各区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为各区域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创造软(制度等方面)、硬(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对于这种国情来说,要想使各地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证明,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正确的。由此产生的地区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是发展快与慢的不同。我们的目标不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两极分化,而是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在地区发展上,共同富裕是目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手段。因而,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然要继续发挥沿海地区和城市的优势,以沿海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发展,而不能为了各地区的平衡发展,牺牲沿海地区和城市的发展,不能削高填低。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肯定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难以避免,绝不意味着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漠然视之。为此,一要适度地调整区域政策导向。如逐步创造全国统一的市场环境,铲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投资,鼓励外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落后地区投资;加强跨省区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省区和城乡经济联系创造条件等等。二要调整产业布局,引导某些资源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增强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区城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政策的调整要区别轻重且要有所侧重,而不能是发达地区优惠政策的简单移植,要针对中国落后地区的现实:一是全面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二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消除制约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甚至还有可能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落后地区就自甘落后,在差距面前无能为力。事实证明,有些落后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的甚至后来居上。目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大都具有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发展潜力都是不小的,只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制定一个符合本身实际的区域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加上国家和发达地区的支持,完全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1.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Countries)这一名词,目前使用得非常广泛,但到底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人并不清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曾经回答说:发展中国家是人均产出低于1980年美元价值2000美元的国家。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其划分的标准逐年变动。以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为例,低收入国家是指那些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820美元左右的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是指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950美元左右的国家。同刘易斯的解释一样,世界银行也是一种数量的规定。

要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这一范畴,还必须从质的规定性方面去分析。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来说,呈现出更多多样性,而且在国土、人口、自然资源、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收入水平低下,而且收入差距较大;生活水平低下,贫困人口较多;管理能力差,生产率水平低下;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就业不足,失业率较高;农业部门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初级产品(主要为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且品种单一;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异大;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依附、受支配和脆弱的地位。总之,贫困和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和根本特点。

Countries)等,也常常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它们的含义有时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也有时具有一些差异。“发展中国家”这一范畴使用得最为普遍,它既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和追赶的特点。

2.关于“落后地区”的界定

“落后地区”一词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等名词被借用到一国范围内使用的概念。于是也就有了“发展中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等相通用的名词。

关于“落后地区”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侯景新在1999年出版的《落后地区开发通论》中进行了界定。他在开篇中指出:“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地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而有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这样,后者我们常称之为落后地区。落后地区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程度的相对概念。所谓多层次,既包括落后地带、落后省区、落后县市,又包括落后乡镇、落后村落等;所谓多方面,既包括经济落后,又包括社会、文化、观念等的落后,当然,经济是主要方面;所谓多程度,既包括各类贫困地区,同时又包括和发达地区相对而言的诸多落后地区。”他依据地域范围、区位及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等的不同,将中国落后地区分为落后经济地带、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地区、广大农村等四个类别。这是中国学者对落后地区的研究比较详细和明确的阐述。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在2000年出版的《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一书中对“不发达地域”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所谓不发达地域(Underdeveloped Regions)是指那些低度开发的落后地区或边缘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经济发展尚未突破‘起飞转折点’。从经济的内部条件到内部循环看,低水平陷阱依旧存在,从外部环境和外部循环看,中心—边缘的不平等关系也起着作用。”杭州商学院的陆立军在2002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的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从发达程度来看,区域经济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以此为基础,若将全中国范围来划分,那么东部地区即为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即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则为落后地区;若将湖南省来划分,那么,长沙、株洲、湘潭、岳阳为发达地区,常德、郴州、衡阳为欠发达地区,怀化、邵阳、益阳、娄底、永州、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则为落后地区。若以永州市为例,冷水滩、零陵、祁阳、东安、道县为发达地区,双牌、江永、宁远、蓝山为欠发达地区,新田、江华则为落后地区。由此可见,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

(1)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它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于发达和欠发达的地域来说,显得落后,如果地域范围变化了,那么落后地区的范围也会随之改变。比如从中国三大地带来看,东部的12个省市为发达地区,但如果从东部地区内部来看,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四个省市为发达地区,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六个省为欠发达地区,广西、海南两个省区则为落后地区。再以广东为例,广东省为发达地区,但拿广东的城市与农村相比较,城市为发达地区,而很多农村地区则为落后地区。

(2)落后地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落后地区往往具有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迅速发展,可以摘掉落后地区的帽子,转变为欠发达地区,甚至为发达地区。

(3)落后地区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言,但并不仅仅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的落后,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观念、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落后,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

(4)落后地区与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并不完全等同,这要看以什么作为参照系。诚然,从一般意义上讲,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老少边穷地区都是属于落后地区,但这些并不完全代表落后地区。就农村地域范围来说,有些农村发达,有些农村显得落后。我们通常说农村地区落后,是相对于城市地区而言的。贫困地区主要是指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线)的地区,在中国主要讲的是县和乡。落后不是贫困,但贫困肯定是落后,摆脱了贫困并不意味着甩掉了落后。落后说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落后地区的发展基础与条件

落后地区要想取得迅速发展,追赶发达地区,首先必须弄清楚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落后地区作为后发地区与发达地区或先发地区相比较,既存在着“后发优势”,同时又存在着“后发劣势”。因此,我们应予全面把握,不能只注意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不然,就会缺乏对落后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的正确估价,从而导致错误的战略决策,产生严重的后果。

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落后地区(或后发地区)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一般来说,落后地区所拥有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力量

最早提出“后发优势”概念的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schenk-ron)于1962年探讨了后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其核心假设是相对的经济落后性具有积极作用即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爆发性的经济增长。他认为,落后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性,即后进性和突进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其经济发展的起步就往往缺乏连续性,从而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突然启动。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人们所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一旦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其力量是非常巨大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激发落后地区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 在现时代,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改革才能解放束缚自身的体制,开放才能看到自身与外界的差别,从而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形成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凝聚力,诱导出一种无形的超越精神,进而使原动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和最大限度的启动,最终产生出巨大的长效的推动力量。

2)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知识和经验

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必定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摸索和创造,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如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与规则、发展战略与模式、管理的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以及片面的经济增长、贫富分化悬殊、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教训。这些对于后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后发地区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追则有目标,戒则有所鉴,能避免走许多弯路,从而减少制度成本。发达地区往往是先行者,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说明肯定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和管理知识,这些就是后发地区的宝贵财富,充分利用这笔财富是后发地区的优势所在。

3)有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可供利用

科学技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直接改变生产力状况,促进经济结构的变革,提高经济产值和经济效益,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状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当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来自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取得主要来自于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落后地区作为后来者,有很多现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利用,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与开发,同时也缩短了时间差距从而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大量资源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并且还可以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和高起点自主创新技术,以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

4)可以吸收大量的外来资金,加快资本积累

落后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收入低下。人均收入低下,使得资本形成过程很容易陷入两个难解的恶性循环之中,即:在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在需求方面,低收入→低购买力→低资本形成→低产出→低收入。严重的资本短缺,成为“经济起飞”的制约性条件。因此,如何才能获得加快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提高投资率,便成为落后地区的重要问题。仅仅靠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靠外来资金。对于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存在着资本相对过剩,必然产生资本外溢。落后地区正好可以吸收这批资金,借助外来力量加快自身发展。

5)有利于本地区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

经济建设与发展是靠人来进行的,现代型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开发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如果缺乏大量的现代型人才,经济发展便成为一纸空话,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不能想象一个严重缺乏人才的地区能够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型人才包括现代型的劳动力、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决策者以及教育者等等。就经济发展而言,落后地区不仅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更缺乏现代型的人才。虽然落后地区不能指望其全部人才皆由发达地区培养和提供,但是如果借助于某些适当方式,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途径,还是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现代型人才的。

6)有利于提早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转换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科学技术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资源。这种变化趋势对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毫无例外的。然而,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具体过程却是不同的。如果按照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先后顺序,把一个国家内部分成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那么可以看到,先发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的顺序发展的。这个结构转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后发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则可以打破这种顺序,跨越式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因为后发地区可以通过利用先发地区已有先进科学技术,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区际分工,建立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产业部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也可以通过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后发优势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后发劣势。所谓后发劣势,是指落后地区(或后发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不利环境和条件。这些不利环境和条件,也可以说是落后地区的发展障碍,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水平低下

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人均值、收入水平、生产率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显著落后于发达地区。例如广东省2003年的生产总值(13625.9亿元)是宁夏(385.3亿元)的35.4倍;上海市2003年的人均生产总值(46718元)是贵州(3603元)的13倍。1980—2002年的22年间,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西部地区1.7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最高的上海为14867.5元,高出全国水平6395.3元,最低的宁夏仅为6530.5元,低于全国水平1941.7元,两者落差8337元;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最高的上海为6653.9元,高出全国水平4031.7元,最低的贵州仅为1564.7元,低于全国水平1057.5元,两者差5089.2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认定的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就有515个,占全国贫困县的87%,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80%以上,贫困面广、贫困程度高将是落后地区的主要经济特征之一。2003年基本建设投资最低的西藏只有118.3亿元,最高的广东则高达1828.4亿元,西藏的基本建设投资不到广东的1/15。再以城市和农村比较来看, 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相差5850元。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6511元,而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仅为1943元,相差4568元。不仅如此,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1990—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4.3%,相差3.4个百分点。

总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其发展动力和速度明显强于落后地区。而且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都十分低下,缺乏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加上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后发力量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2)经济关系上的依附性

落后地区或后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要面临着十分不利的外部环境,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中不得不居于“外围”的从属地位。因为发达地区或先发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往往在地域分工和区际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扮演“主角”。落后地区的这种依附性主要表现在:①落后地区多数粮食不能自给,要从发达地区调进粮食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②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轻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基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的自给程度很低,要依赖于区外输入;③落后地区输出的产品主要是初级资源型产品,而输入的是工业制成品,不平等的区际贸易使得落后地区存在价格上的“双重流失”;④落后地区投资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高,投资来源相对单一,对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投资依赖度极大;⑤落后地区的财政收不抵支,赤字较大,长期依赖国家和上级政府的补贴;⑥落后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经济发展自主性以及技术创新势头减弱,从而成为依附性地区。

落后地区这种对中央政府、上级政府以及发达地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依附性,使自身处于十分不利的处境,缺乏“内在生长力”。

3)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自然地理因素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落后地区大多深处内陆边远地区,远离经济、政治中心,自然环境较差,资源开发的难度很大,山地多,荒漠多,可耕地少,土质低劣,生态环境脆弱,加上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草原沙漠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原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受到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形成低水平无序成长的恶性循环。

由于上述的自然环境条件,落后地区的区位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在经济辐射和吸引上几乎是一个“盲区”。落后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很大制约,特别是交通,已严重地制约着落后地区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西藏至今才刚刚建成一条铁路,云南每平方公里只有4.5米铁路、170米公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4)市场发育程度低,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在落后地区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落后地区的市场关系特征集中表现为市场发育迟缓、市场体系不健全及市场机制不完善。落后地区历史上市场发育程度就较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又较多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创业意识低下,限制了市场发育,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的空间难以伸展,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从总体上看,落后地区市场体系存在着:①残缺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②封闭性,追求本地区自成体系,阻止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③落后性,市场网络不健全,交易方式和手段落后,市场组织效率低下;④垄断性,市场集中度和产业进入壁垒较高;⑤混乱性,市场组织管理松散,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

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以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少量现代工业与大量传统农业和原始手工业并存,凋敝和闭塞的农村与日益膨胀的城市并存,现代化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并存。这种二元经济的长期存在是落后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又要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将会导致城乡差异过大和城乡严重分割,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5)人们思想保守,价值体系紊乱,文化差异很大

落后地区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尊崇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和变革的意识,甚至对别人的创新加以压制。同时又面临着以强势经济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外来大众文化的侵蚀和冲击,使得本土文化和价值体系出现紊乱状态。人们原有价值准则失效,而新的价值准则和约束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这种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价值紊乱和文化差异,促使人们寻求种种有利于自己的短期行为,以迅速增大自己的经济利益。于是各式多样“钻空当”“搭便车”以及违法乱纪等不正当行为带来的非法收入,迅速使少部分人变得富有起来,拉大了收入差距,并诱发出许多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腐败问题、贫困问题、治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可以说,落后地区的制度、文化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当今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就难以起飞。

此外,受收入和利润驱动的影响,落后地区的人才和资金的大量外流,也严重地制约和影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此,落后地区必须予以重视。

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后发优势,又有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有助于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强劲的动力,有助于为落后地区经济建设获取必不可少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资源,有助于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确定提供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有助于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和代价,从而最终有效地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但后发劣势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落后地区在人口、制度、资本、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劣势,它会使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有所降低,会使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受到阻碍,甚至产生摇摆与波动,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还有可能削弱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后续推动力。因此,可以说,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既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又面临着希望和机遇,如果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显然,落后地区对于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明智态度应是扬长避短,即尽可能地发挥、扩张后发优势,使之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地避免或抑制后发劣势,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发展自身经济,追赶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从而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6.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了30 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7.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1)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3)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

  (5)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正是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难点总结之改革开放专题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巿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3.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髙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难点总结之经济体制创新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第二,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一框架包括五个部分: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①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②自然垄断的行业;③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④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短时期内迅速集中起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和积聚的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

  间的矛盾。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既要划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又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

  (三)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及确立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由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最终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正确认识收入差距问题

  (1)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收入分配矛盾过于突出,影响社会公平,会挫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

  (2)造成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3)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

  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

  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

  四要取缔非法收入。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

  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部分先富的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提出的这一大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他在提出这个大政策时强调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2)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

  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就是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着重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就应该逐歩把“共富”作为重点。这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发展结果始终不偏离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考研政治毛中特总结之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唯一途径,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在本质上是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配等内容。

  2.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又强调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①要大力培育能源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④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⑤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5.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从特点上看,它们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中国工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从体制基础、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看,毛泽东时代是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封闭半封闭封锁被封锁的国际环境下的工业化;现在的工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经济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工业化。

  从内容上看,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而新型工业道路则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而我国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活宽裕----中心环节

  生活宽裕----目的

  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政治保证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做出了“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工作布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四)统筹区域发展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1)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4)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1)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

  (2)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

  (1)处理好一个关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转变三种传统观念

  ①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②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③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考研政治毛中特总结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使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取缔非法收入。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其加快发展。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也应支持其加快发展。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一,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髙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难点总结之党的建设专题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决定的,也是现实的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

  (2)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明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实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领导方法。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巿场经济的发展,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

  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1.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十分重要又十分急迫。

  第一,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全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难点总结之统一战线专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首先,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第二,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1)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

  (3)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4)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

  4.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5.建立统一战线的历史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实质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发展服务。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考研政治毛中特总结之中 共对资产阶级的政策

  1.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即对其革命性的一面,采取联合的政策,对其动摇妥协的一面,进行必要的斗争。中国革命是在间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问题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

  (1)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这种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具体政策是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进行没收,将其转换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

  (2)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

  第一,反帝反封建、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二,解决大资产阶级与官僚资本问题,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1)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现代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2)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这种保护不是无条件的。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和平赎买的含义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2)和平赎买的必要性

  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③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夺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4)和平赎买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5)和平赎买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 “四马分肥”。资方红利大体占1/4,资本主义的剥削受到限制,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已经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国家委派人员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调配企业的人、财、物,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6)和平赎买的基本经验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共同富裕政策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措施或对市场会造成一定冲击,对消费股形成拖累,对科技成长股形成情绪影响,但情绪影响已基本结束。

在新发展阶段背景和共同富裕目标下,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格局,过去以差异化、选择性为基本特征的产业政策将逐步向普惠性、功能性特征转变。在当前阶段,普惠性、功能性产业政策将在创新、民生领域发力;差异化、选择性产业政策更适宜在补短板补链方面发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根本上需要支持类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优质供给,规范类政策短期内扭转不合理的行业弊病但并非长久之计。

我们认为,共同富裕政策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措施或对市场会造成一定冲击,对消费股形成拖累,对科技成长股形成情绪影响,但情绪影响已基本结束。我们继续提示,2021年中国下半年信用收缩之后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货币政策逐渐走向放松,无风险收益率继续下行并形成利率债和科技成长股发力为主的股债双牛。

共同富裕目标下产业政策将如何调整?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在新发展阶段背景和共同富裕目标下,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格局,过去以差异化、选择性为基本特征的产业政策或将难以完全适用,需要向普惠性、功能性特征转变。我们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产业政策以支持类为主,重在效率;以规范类为辅,侧重公平。

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在支持自主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等高新产业方面,选择性产业政策较难精准发力,以功能性产业政策进行普惠性支持更具优势。一方面,通过反垄断、完善行业规则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对非垄断企业形成普惠性支持。另一方面,各区域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市场化方式选择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高新产业发展,浙江省的共同富裕行动方案在产业选择上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省份。同时,选择性产业政策支持补短板补链,提升经济循环效率。补短板补链稳固内循环基础,应从具体卡脖子环节出发,运用更为精准导向的产业政策发力支持。

共同富裕缩小差距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在民生领域,短期内通过规范类政策扭转高成本等不合理现状,重塑产业格局,进而与中长期的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相结合推动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于扩大供给。浙江省已有较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基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相对较小,其他发展较为不足的省份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时仍需循序渐进。另外,共同富裕需要畅通城乡区域经济循环,破除制约城乡区域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共同富裕实现生态文明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共同富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但同时也应注意“双碳”目标的艰巨性,支持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较慢的中长变量,规范高耗能行业扩张是较快见效的短期变量,当前仍需规范与支持相结合,或更多依靠规范类政策,但根本上还需要向支持类政策为主导转变。GEP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基础制度,其重要性将逐步提升。

共同富裕实现精神文明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我们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应主要依靠市场选择、政府起到规范作用。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消费有望快速增长,这将促使符合精神文明趋势、大众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产业受益。产业政策应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出发制定规范性专项政策,通过负面清单方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负面清单之外交由市场创造优质服务。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中精神文明的建设应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禀赋有序进行差异化发展,可借鉴浙江省试点的经验但不能直接复制。

共同富裕目标下产业政策将如何调整?

> 共同富裕推动产业政策转向普惠型、功能性

产业政策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在新发展阶段背景和共同富裕目标下,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格局,过去以差异化、选择性为基本特征的产业政策或将难以完全适用,需要向普惠性、功能性特征转变。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支持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

我们认为,差异化、选择性产业政策与普惠性、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产业选择并主导资源向特定行业集中加快其发展,后者则将产业选择交给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专注于维护公平、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第一,产业发展趋势决定产业政策需向普惠型、功能性方向逐步转向。一方面,当前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相比于过去有发达国家作为参照模板的阶段,通过赶超目标为参照选择产业的后发优势已不存在,使得选择性产业政策难度提升、风险加大。另一方面,我们在前期报告《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中提出,未来产业间的融合将加速催生新业态新产业,选择性产业政策更容易顾此失彼,通过普惠型、功能性产业政策营造适宜技术创新、新业态产业的环境,普及更多市场主体。

第二,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充分特点使得差异化、选择性产业政策仍将较长时间存在。虽然普惠型、功能性产业政策是转变方向,但由于我国仍存在不少短板领域、卡脖子问题需要解决,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使得我国补短板补链任务较为紧迫,差异化、选择性产业政策能够集中力量,适宜运用于赶超型产业。

我们认为,未来产业政策能否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于运用好惠普性、功能性产业政策与差异化、选择性产业政策之间的配合。例如,在推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中的核心产业或环节上,通过选择性产业政策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占据技术制高点,同时运用功能性产业政策营造普惠环境,促进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催生更多新业态。

> 产业政策以支持类为主,重在效率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除收入分配改革外,根本上还需要做大蛋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离不开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效率。一是支持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释放各类要素活力,二是加快短板领域,打造国内大循环基础,从而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

除兜底政策外,提高低收入群体更需要发展类产业政策支持。我们在前期报告《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中提出,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更需注重产业增收。一方面,从我国已有的脱贫攻坚实践经验来看,通过发展电商、光伏、家政等产业以及对外劳务、发展边贸等市场化方式亦有助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另一方面,城乡差距的缩小需要农业农村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支持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相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提升农业效率,为农村群体增收。

> 产业政策以规范类为辅,侧重公平

第一,普惠型、功能性产业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代表的相关规范类政策,有助于防止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产业格局固化,通过构建具有普惠性的规章制度让中小企业有公平机会参与到市场中,激发更多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普惠型、功能性产业政策支持公平普惠的民生环境。一方面,短期内通过规范类产业政策先扭转相关不利于民生公平的产业现状,例如近期我国已在居民降成本方面开始发力,如“双减”政策、医保目录“扩容”、“房住不炒”长效机制等。另一方面,中长期更需要扩大民生产业优质供给,弥补市场对公共品供给的失灵,例如提升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促进民生公平。

第三,规范不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趋势的产业,实质上是保障践行产业结构升级群体的公平。在我国由过去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各地区各行业通过变革自身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协同完成全国整体的转型目标,规范类产业政策促使各地区各行业完成各自分解目标实现公平,例如,能耗双控目标的践行促使各地区相对公平地协同完成全国能耗目标。

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功能性产业政策支持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支持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支持自主创新主要依靠普惠性、功能性产业政策。除部分基础科学攻关项目外,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探索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促进产业集群、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需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更多起到搭建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的作用,营造适合市场主体创新的环境。 

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高新产业。但由于数字经济具有与众多产业融合的特点,选择性产业政策较难精准发力,以功能性产业政策进行普惠性支持更具优势。

一方面,通过反垄断、完善行业规则等方式规范行业发展、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对非垄断企业形成普惠性支持。例如反垄断将促进更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有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再投资。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反垄断的主要手段可能将集中在建立规范的平台规则,对于涉事企业进行罚款,真正施行企业分拆的概率较低,重点可能会落在合并审查、事前规制上。但对于公益性质较强且不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不排除进行拆分的可能性。重点将聚焦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另一方面,各区域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以市场化方式选择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高新产业发展,浙江省的共同富裕行动方案在产业选择上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省份。浙江省《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加快形成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等具有全球影响的数字产业集群,实现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产业大脑应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这符合浙江省本身创新能力较高、数字要素较强等优势特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能够更好地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选择性产业政策支持补短板补链,提升经济循环效率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建立在两个大循环的基础之上,应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经济良性循环、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意见》中提出:“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在率先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畅通经济良性循环。”《实施方案》中从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等方面出发畅通经济良性循环。

第一,补短板补链稳固内循环基础。应从具体卡脖子环节出发,运用更为精准导向的产业政策发力支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

第二,共同富裕需要健全现代流通体系,补足流通体系中的短板,提升流通效率。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对于畅通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强调:“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高效联动,打造国家级和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和商贸枢纽型市场,形成互联互通、智慧绿色的数字化流通体系,增强现代流通竞争力。”

共同富裕缩小差距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差距,短期内通过规范类产业政策扭转不合理的产业现状,中长期仍需要支持类产业政策扩大优质供给:第一,规范暴利行业,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政策力度,降低民生成本;第二,发展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好富民增收“组合拳”。

> 规范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降民生成本

共同富裕政策除了从收入端调节一次、二次、三次分配以外,还可以从成本端降低居民的生活必需成本,从而缩小差距,这其中主要包括教育成本、医疗成本和住房成本。

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高成本已形成一定的固化趋势,短期内需通过规范类政策扭转社会对此类行业的惯性思维,打破现有局面,重塑产业格局,进而与中长期的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相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供给尚未形成的初期,规范类政策并不会一刀切,而会采用类似白名单的方式规范现有企业,主要起预期引导作用,大概率会根据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情况在政策的松紧程度上微调,但总体趋势并不会改变。

例如,在教育行业“双减政策”并非要将培训机构完全禁止,而是采用白名单方式,只有通过审核进入“白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才能恢复运行,从而达到对培训机构规范目的。

又如,今年在房地产三条红线的规范政策收紧背景下,近期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部分省市房地产价格回落显著,由于房地产在经济体系中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地位,因此部分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推出“限跌令”,体现规范类政策的短期放松,长期来看并不改变趋严态势,但更需依靠支持类政策扩大供给更为根本。

> 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于扩大供给

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便强调了加大公共服务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等切实民生领域重点发力。

我们认为,浙江省已有较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基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相对较小,其他发展较为不足的省份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时仍需循序渐进。浙江省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以下扩大供给的支持政策为主:

第一,在教育均衡化方面,浙江省持续推进,大迈步走向共同富裕。截至2020年浙江已实现所有县(市、区)参与结对帮扶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受援结对两个全覆盖,全省共有3000余所、1600余对城乡学校参与结对帮扶,有效撬动学校生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布。共同富裕方案将“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系数”指标首次写入了重要文件,该指标体现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程度,目前该系数已经控制在0.3以内,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浙江省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第二,城乡双域大力打造现代化新单元,浙江省将升级全域住房服务。城市方面,将主要推进城市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公租房保障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至2020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住宅加装电梯3766台,并将持续推进改造以实现到2025年,全省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00个,改造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而乡村方面,将继续推进乡新社区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并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例如余东村、浦山村等乡村版未来社区的建设已经迎来卓越成果,不仅建设了现代化农村,还为当地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

第三,浙江省为实现共同富裕将探索多条推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浙江省持续多年探索县乡医疗服务的优化,通过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截止2020年浙江省已有70个县(市、区)将208家县级医院与1063家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为161个医共体。浙江省还将规划有序推进三甲医院从中心城市向县市延伸、落实乡镇医疗卫生的“网底工程”与“山海”工程等以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

> 推动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需支持配套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农业和生态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增进人民福祉大有裨益。

浙江省的城镇化率水平位居我国各省前列,2020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17%,其推动城镇化的同时,相比其他省份也保持了较高的城乡均衡水平,其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浙江省《实施方案》文件中明确要开展新型城镇化“十百千”行动,加快四大都市区建设,推进“百县提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城市更加健康安全宜居、城市产业加快创新转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共同富裕需要畅通城乡区域经济循环,破除制约城乡区域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推进‘百县提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

第一,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农村居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福祉。《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着重强调了城乡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第二,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化进程的绿色化和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培育未来城市实践区和现代化郊区新城,健全“轨道+公交+慢行”绿色出行网络,推动职住更加平衡适宜、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第三,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还强调要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造福当地百姓。《意见》指出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共同富裕实现生态文明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 支持和规范政策并举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共同富裕目标包含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经济绿色转型。《方案》明确将碳排放达峰作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的目标,到2025年形成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发展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但同时也应注意“双碳”目标的艰巨性,支持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较慢的中长变量,规范高耗能行业扩张是较快见效的短期变量,当前仍需规范与支持相结合,或更多依靠规范类政策,但根本上还需要向支持类政策为主导转变。

第一,在产业结构转换上,应支持低碳绿色行业发展,支持传统行业技术改造促进绿色转型升级,同时规范“两高”行业发展倒逼其技术改造。一方面,推动建筑、交通、农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支撑,以最小碳排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推动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能耗双控等规范类政策倒逼传统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第二,在能源结构调整上,支持构建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例如,应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提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浙江省在《方案》中提出更高要求,“确保完成能源‘双控’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4%”。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方面,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第三,支持创新更多方式助力双碳目标。例如开展“零碳”体系试点建设,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数智体系和综合应用场景,推进低碳转型立法。

> GEP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可能路径

Product)是指特定地域单元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价值,通过确定核算地域范围、明确生态系统分布、编制生态产品清单等步骤,算出绿水青山的“价格”。自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把资源、环境、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后,2013年2月25日,中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机制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实施,随后在浙江、云南、深圳等多省市进行试点。2021年5月19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浙江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试点工作指南(试行)》,明确各试点地区要积极探索推动GEP核算成果进规划、进考核、进政策、进项目,同时鼓励GEP核算数字化,推进省级、地级平台建设。

我们认为,GEP作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基础制度,其重要性将逐步提升。为实现共同富裕,《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完善具有浙江特点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体系。”在GEP核算体系建设上,探索建立具有浙江特点的常态化GEP核算和考核制度,制定发布陆海GEP核算标准,全域推进GEP核算应用体系建设,完善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在试点工作上,推进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深化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创新优质水资源价值实现路径;其他的措施还有构建数字化和绿色发展相融合的生态经济体系、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培育发展生态产品和生态资产交易市场、高标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等。

共同富裕实现精神文明如何影响产业政策?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浙江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打造国家数字出版、短视频、音乐、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支持横店创建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先行示范区;实施百家文化名企创优工程,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纵深推进“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推进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民宿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海洋旅游、山地旅游重要目的地,争取开展出入境游便利化改革试点。我们认为,共同富裕中精神文明的建设应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禀赋有序进行差异化发展,可借鉴浙江省试点的经验但不能直接复制。

我们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应主要依靠市场选择、政府起到规范作用。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类别的消费有望快速增长,这将促使符合精神文明趋势、大众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产业受益。产业政策应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出发制定规范性专项政策,通过负面清单方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负面清单之外交由市场创造优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所说的共同富裕是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