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历史是怎样的?

1、历时九十八年。元朝(1271年—1368年),传五世十一帝。

2、元朝在1271年是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的,经历了九十八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3、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改称鞑靼。去国号,元朝正式灭亡。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重点 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难点 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元朝疆域图(1330年)》《元宣政院印与澎湖巡检司印》等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导入新课 【导入一】 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一住就是17年。他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东方世界。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向往。 自主探究:你知道元朝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在政治上实行何种制度? 【导入二】 在江门市新会区向南约50千米处有个地方叫崖山。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此进行一场大规模海战,宋军在这次战役中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8岁的少帝投海自尽,南宋残余势力彻底灭亡,元朝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国。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的统治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新课讲解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 1.元朝的特点 师:蒙古族是如何实现全国统一的? 生: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去世。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蒙古与南宋联合于1234年灭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灭南宋,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师:出示元朝完成统一的图片,指出: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封建时代继秦、西晋、隋之后又一次大的统一。元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生: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和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师:元朝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的疆域 师:元朝疆域是怎样的呢?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生: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3.民族融合 师:结合下面这段材料和预习知识,说出元朝时各族民族融合的一些表现。 元朝统一后,原已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同当地的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交往、交流,逐渐交融在一起。一些由中亚、西亚迁居中国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信奉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在中国,伊斯兰教有很大发展。元朝与各汗国来往频繁,中亚、西亚各地的穆斯林商人、学者和旅行家等来华者,络绎不绝。元朝称伊斯兰教为回教。 生: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师:那这些表现对各民族有什么影响呢? 生: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统治者应该怎么去管理呢? 二、行省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行省制度”这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1.师:元朝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在中央,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2.师:中央确立的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生: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3.地方设置了哪些机构? 生:行省制度的内容是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师:(1)大都及其附近地区相

1、试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要点:特点:(1)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2)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3)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的分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因而分封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结果:首先是周族的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其次是原居住于中部的殷人向周边地区的大扩散。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文化的形成——封建制以政治强力迅速打破当时各民族间的壁垒,使其在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域内逐渐融合,终于在数百年后形成了不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转型的局限性及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

仅就政治层面来说,转型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取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凝固不变的"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由于中央集权代替了分封制下的分权体制,为君主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央集权下的君主专制主义使君主个人的垄断利益不仅完全地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君主家族和贵族集体利益之上。上述政治转型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文官制度的成熟等技术角度来看,存在着显著的进展。局限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转型是在中国既定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转变,但它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发生根本改变,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皇权时典型的全能型权力?

答:要点:首先,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主性,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其次,作为政治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是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再次,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后,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4、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答:要点: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尽管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在制度上作了种种努力,但仍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外朝官一般有家族和师友背景,一些势大权重的朝臣也确实有可能夺取皇帝的权位,因而他们很难赢得皇帝的衷心信任.

其次,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禀性,投其所好,易讨得皇帝欢心,也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再次,从制度设置上看,随着历史的演变,外朝官的权力逐渐趋向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这就失去了能够于宦官相抗衡的体制力量.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

答:要点: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6、试述古代赀选制所反映的本质。

:要点:(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政制度,以应付各种突发的自然或社会灾难,不得不以赀选的方式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补充手段;(2)专制性皇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国家公共性权力转变为掠夺社会和垄断稀缺资源的工具,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7、从洋务运动出现的思想背景与意义,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答: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使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要求中国应把握变局的时机,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首先不要惧怕与外国人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外国,只有了解外国才能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其次,他们主张在理解西方国家长处的同时,尽量学习这些长处为己所有.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意识背景下出现的. 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的缓慢转型.

8、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答: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朝是谁建立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